高中一年级数学必修4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78.50 KB
- 文档页数:33
高中必修四数学全套教案第一课:直线与平面一、知识点概述1. 直线的性质:直线是一次元的图形,有无限多个点,两个点确定一条直线。
2. 平面的性质:平面是一个二维的图形,有无限多个点,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3.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直线可以在平面内或平面外,也可以与平面相交,平行或垂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性质。
2. 掌握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及相互位置关系。
3. 能够运用直线与平面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1. 直线与平面的性质及关系。
2.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位置关系。
四、教学内容1. 直线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2. 平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3.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及相互位置关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直线与平面的概念。
2. 讲解:介绍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关系。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拓展应用直线与平面知识的情况。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六、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成绩。
2. 学生提问问题的情况。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第一课教案完整版:教学目标:了解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性质,掌握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及相互位置关系,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的性质及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位置关系教学内容:直线的概念和性质平面的概念和性质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及相互位置关系教学步骤: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直线与平面的概念。
讲解:介绍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关系,图示说明。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引导学生拓展知识,探讨其他情况。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评价方式:课堂练习成绩学生提问问题的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这是第一课的教案范本,其他课程的教案内容和教学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高中数学必修4全部教案第一课: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够应用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2+bx+c- 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开口方向、顶点、轴对称、判别式等- 二次函数的应用:抛物线运动等2.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2+bx+c=0-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配方法、公式法等练习题:1.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解。
2. 已知二次函数y=2x^2-x+3,求其顶点坐标和判别式的值。
第二课:直线和方程组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直线的一般方程和截距式方程,能够解决线性方程组的问题。
1. 直线的一般方程和截距式方程- 直线的一般方程:Ax+By+C=0-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x/a+y/b=1- 直线的性质和应用:直线的倾斜角、截距等2. 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 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唯一解、无解、无穷解练习题:1. 求解线性方程组2x+3y=5,4x-6y=8的解。
2. 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3x-4y=8,求L的截距。
第三课:数列和等差数列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概念,能够应用数列和等差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1. 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数列的概念:数列的项、通项公式等- 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数列的求和公式2. 等差数列的概念和应用-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等差数列的性质:首项、公差、通项等-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n/2*(a1+an)练习题:1. 求下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3,5,7,...2. 求等差数列2,5,8,...的第10项。
以上是高中数学必修4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必修四教案(6篇)高一数学必修四教案(6篇)高一数学必修四教案1 教学准备教学目的1·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3·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4·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λ,使=λ五,课堂小结〔1〕请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教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六、课后作业P107习题2·4 A组2、7题课后小结〔1〕请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教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课后习题作业P107习题2·4 A组2、7题板书高一数学必修四教案2 教学准备教学目的o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并会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o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o通过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才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才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会表示向量·教学难点: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的区别和联络·教学过程〔一〕向量的概念: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高中数学必修4全套教案第一课: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基本关系教学目标: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基本性质和关系。
教学内容:1.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符号表示2. 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和计算3. 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关系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三角函数的概念,并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2. 讲解:详细讲解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不同角度的三角函数值。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巩固对正弦、余弦、正切的理解。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三角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和性质。
教学资源:教材、黑板、粉笔、练习题第二课: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目标: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能够根据函数的性质进行分析和解题。
教学内容: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特征2.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3. 三角函数的极值和最值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观察三角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发现其特征和规律。
2. 讲解:详细讲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特点,以及它们的周期性、奇偶性等性质。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理解。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教材、黑板、粉笔、练习题、实物示例第三课:三角函数的应用教学目标:掌握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和分析。
教学内容:1. 三角函数在几何和物理问题中的应用2. 三角函数在工程和建筑中的应用3. 三角函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出三角函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三角函数在几何、物理、工程、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方法和计算原理。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进行实践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数学必修4教案数学必修4教案(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必修4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必修4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奇偶性的概念,回会利用定义判定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在奇偶性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和非凡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在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爱好,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函数奇偶性的判定难点是对概念的熟悉教学用具投影仪,计算机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函数的单调性,它是反映函数在某一个区间上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性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函数的另一个性质。
从什么角度呢?将从对称的角度来研究函数的性质。
对称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在生活中有很多对称,在数学中也能发现很多对称的问题,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所学的内容中,非凡是函数中有没有对称问题呢?(学生可能会举出一些数值上的对称问题,等,也可能会举出一些图象的对称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函数具体化,如和等。
)结合图象提出这些对称是我们在初中研究的关于轴对称和关于原点对称问题,而我们还曾研究过关于轴对称的问题,你们举的例子中还没有这样的,能举出一个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的吗?学生经过思考,能找出原因,由于函数是映射,一个只能对一个,而不能有两个不同的,故函数的图象不可能关于轴对称。
最终提出我们今天将重点研究图象关于轴对称和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从形的特征中找出它们在数值上的规律。
二.讲解新课2.函数的奇偶性(板书)教师从刚才的图象中选出,用计算机打出,指出这是关于轴对称的图象,然后问学生初中是怎样判定图象关于轴对称呢?(由学生回答,是利用图象的翻折后重合来判定)此时教师明确提出研究方向:今天我们将从数值角度研究图象的这种特征体现在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有何规律?学生开始可能只会用语言去描述:自变量互为相反数,函数值相等。
高中数学必修4教资教案
课程名称:高中数学必修4
课时安排:共40课时,每周3课时,共13周完成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材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高中数学必修4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集合与常用逻辑符号
教学内容:
1. 了解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和常用符号。
3. 学习常用的逻辑符号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集合的概念和常用逻辑符号的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用常用逻辑符号表示命题、复合命题的判断。
教学方法:示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1. 引入集合的概念,讲解集合的定义和性质。
2. 介绍集合的表示方法和常用符号,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 学习常用的逻辑符号及其含义,讲解逻辑符号的运用。
4. 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集合和逻辑符号的理解。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熟练掌握集合和逻辑符号的用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介绍集合的概念和常用逻辑符号,学生在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
备注:本教案为高中数学必修4教材第一章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高一数学教案必修四5篇高中必修书籍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们应当有好的教案,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新课标高一数学教案必修四5篇最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新课标高一数学教案必修41高中数学必修教案一、教学进程1.复习。
反函数的概念、反函数求法、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定义域值域的关系。
求出函数y=x3的反函数。
2.新课。
先让学生用几何画板画出y=x3的图象,学生纷纭动手,很快画出了函数的图象。
有部分学生发出了“咦”的一声,由于他们得到了以下的图象(图1):教师在画出上述图象的学生中选定生1,将他的屏幕内容通过教学系统放到其他同学的屏幕上,很快有学生作出反应。
生2:这是y=x3的反函数y=的图象。
师:对,但是怎么会得到这个图象,请大家讨论。
(学生展开讨论,但找不出原因。
)师:我们请生1再给大家演示一下,大家帮他找找原因。
(生1将他的制作进程重新重复了一次。
)生3:问题出在他挑选的次序不对。
师:哪个次序?生3:作点B前,挑选xA和xA3为B的坐标时,他先挑选xA3,后挑选xA,作出来的点的坐标为(xA3,xA),而不是(xA,xA3)。
师:是这样吗?我们请生1再做一次。
(这次生1在做的进程当中,按xA、xA3的次序挑选,果然得到函数y=x3的图象。
)师:看来问题确切是出在这个地方,那么请同学再想想,为何他采取了毛病的次序后,恰好得到了y=x3的反函数y=的图象呢?(学生再次陷入摸索,一会儿有学生举手。
)师:我们请生4来告知大家。
生4:由于他这样做,正好是将y=x3上的点B(x,y)的横坐标x与纵坐标y交换,而y=x3的反函数也正好是将x与y交换。
师:完全正确。
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y=x3的图象及其反函数y=的图象的.关系,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什么样的关系?(多数学生回答可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于是教师进一步追问。
) 师:怎么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生5:将y=x3的图象上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交换,可得到y=的图象。
高一数学必修4教案【1】《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案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性、最大(小)值、单调性、奇偶性;(2)能熟练运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正弦函数在R上的图像,让学生探索出正弦函数的性质;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归纳能力;让学生体验自身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矛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经;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 正弦函数的性质。
难点: 正弦函数的性质应用。
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在数学一中已经学过函数,并掌握了讨论一个函数性质的几个角度,你还记得有哪些吗?在上一次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弦函数的y=sinx在R上图像,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图像一起讨论一下它具有哪些性质?【探究新知】让学生一边看投影,一边仔细观察正弦曲线的图像,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2) 正弦函数的值域是什么?(3) 它的最值情况如何?(4) 它的正负值区间如何分?(5) ?(x)=0的解集是多少?师生一起归纳得出:1. 定义域:y=sinx的定义域为R2. 值域:引导回忆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线,结论:|sinx|≤1(有界性)再看正弦函数线(图象)验证上述结论,所以y=sinx的值域为[-1,1]课后小结归纳整理,整体认识(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课后习题作业:习题1—4第3、4、5、6、7题.板书略高一数学必修4教案【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2)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不同的定义方法;(3)了解如何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4)掌握并能初步运用公式一;(5)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2、过程与方法初中学过:锐角三角函数就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引导学生把这个定义推广到任意角,通过单位圆和角的终边,探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最终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角终边所在位置不同,分别探讨各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以及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最后主要是借助有向线段进一步认识三角函数.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3、情态与价值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方法,而且各种定义都有自己的特点.过去习惯于用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比值”来定义,这种定义方法能够表现出从锐角三角函数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推广,有利于引导学生从自己已有认知基础出发学习三角函数,但它对准确把握三角函数的本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从角的集合到比值的集合”的对应关系与学生熟悉的一般函数概念中的“数集到数集”的对应关系有冲突,而且“比值”需要通过运算才能得到,这与函数值是一个确定的实数也有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本节利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这个定义清楚地表明了正弦、余弦函数中从自变量到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也表明了这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公式一).难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三角函数线的正确理解.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三角函数的定义;2、三角函数在各象限角的符号;3、三角函数在轴上角的值;4、诱导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5、三角函数的定义域.要求:记忆.并指出,三角函数没有定义的地方一定是在轴上角,所以,凡是碰到轴上角时,要结合定义进行分析;并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探究新知】1.引入:角是一个图形概念,也是一个数量概念(弧度数).作为角的函数——三角函数是一个数量概念(比值),但它是否也是一个图形概念呢?换句话说,能否用几何方式来表示三角函数呢?2.边描述边画]以坐标原点为圆心,以单位长度1为半径画一个圆,这个圆就叫做单位圆(注意:这个单位长度不一定就是1厘米或1米).9学习小结(1)了解有向线段的概念.(2)了解如何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3)体会三角函数线的简单应用.1. 作业:比较下列各三角函数值的大小(不能使用计算器)(1)2.练习三角函数线的作图.课后小结小结(1)了解有向线段的概念.(2)了解如何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3)体会三角函数线的简单应用.课后习题板书略高一数学必修4教案【3】《任意角和弧度制》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大于角和负角;(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4)掌握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角)的表示方法;(5)树立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6)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7)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转体,逆(顺)时针旋转”,角有大于角、零角和旋转方向不同所形成的角等,引入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角的概念得到推广以后,将角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象限角、非象限角的概念及象限角的判定方法;列出几个终边相同的角,画出终边所在的位置,找出它们的关系,探索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表示;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3、情态与价值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即有正角、负角和零角之分.角的概念推广以后,知道角之间的关系.理解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教学工具投影仪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思考: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多少度?[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要正向或反向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转一周以上,这就是说角已不仅仅局限于之间,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探究新知】1.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展示投影]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如图1.1-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就形成角a.旋转开始时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OB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叫做叫a的顶点.2.如上述情境中所说的校准时钟问题以及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 (即转体2周),“转体”(即转体3周)等,都是遇到大于的角以及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再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大于的角或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的例子,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区分和表示这些角呢?[展示课件]如自行车车轮、螺丝扳手等按不同方向旋转时成不同的角, 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研究推广角概念的必要性.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positive angl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negativeangle).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zero angle).8.学习小结(1) 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吗?(2) 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3) 你熟练掌握具有相同终边角的表示了吗?会写终边落在x轴、y轴、直线上的角的集合.五、评价设计1.作业:习题1.1 A组第1,2,3题.2.多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于的角和负角”的例子,熟练掌握他们的表示,进一步理解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特点.课后小结(1) 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吗?(2) 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3) 你熟练掌握具有相同终边角的表示了吗?会写终边落在x轴、y轴、直线上的角的集合.课后习题作业:1、习题1.1 A组第1,2,3题.2.多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于的角和负角”的例子,熟练掌握他们的表示,进一步理解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特点.板书略高一数学必修4教案【4】《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平面向量复习教学重难点平面向量复习教学过程平面向量复习知识点提要一、向量的概念1、既有又有的量叫做向量。
高一数学必修4教案3篇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全套重点难点教学:1.正确理解映射的概念;2.函数相等的两个条件;3.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一.教学过程:1.使学生娴熟把握函数的概念和映射的定义;2.使学生能够依据已知条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3.使学生把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二.教学内容:1.函数的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假如根据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yf-A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A?叫值域(range)。
明显,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留意:①“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映射的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假如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4.区间及写法:设a、b是两个实数,且a(1)满意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2)满意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5.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①解析法②列表法③图像法高一数学必修4教案高一数学必修4教案3教学目标:(1)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和不属于关系;(3)把握常用数集及其记法;教学重点:把握集合的根本概念;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级在体育馆集合进展军训发动;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讨论对象的总体。
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优秀7篇高中数学必修4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表达式y=Asin(ωx+φ),掌握A、φ、ωx+φ的含义;(2)熟练掌握由的图象得到函数的图象的方法;(3)会由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讨论其性质;(4)能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例题和学生练习,使学生能正确作出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并根据图像求解关系性质的问题;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缜密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
难点: 各种性质的应用。
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问题,是三角函数中的重要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因为,函数y=Asin(ωx+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模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六、布置作业: 习题1-7第4,5,6题。
课后小结归纳整理,整体认识(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课后习题作业: 习题1-7第4,5,6题。
板书略高一上册数学必修四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平行四边形这个几何模型,归纳总结出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的问题的”三步曲”;2、明确平面几何图形中的有关性质,如平移、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可以由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表示。
高一数学必修四教案把握利用单位圆的几何方法作函数的图象,结合的图象及函数周期性的定义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最小正周期。
一起看看高一数学必修四教案!欢送查阅!高一数学必修四教案1一、学习目标与自我评估1 把握利用单位圆的几何方法作函数的图象2 结合的图象及函数周期性的定义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最小正周期3 会用代数方法求等函数的周期4 理解周期性的几何意义二、学习重点与难点“周期函数的概念〞,周期的求解。
三、学法指导1、是周期函数是指对定义域中全部都有,即应是恒等式。
2、周期函数肯定会有周期,但不肯定存在最小正周期。
四、学习活动与意义建构五、重点与难点探究例1、假设钟摆的高度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1)求该函数的周期;(2)求时钟摆的高度。
例2、求以下函数的周期。
(1) (2)总结:(1)函数(其中均为常数,且的周期T= 。
(2)函数(其中均为常数,且的周期T= 。
例3、求证:的周期为。
例4、(1)争辩和函数的图象,分析其周期性。
(2)求证:的周期为(其中均为常数,且总结:函数(其中均为常数,且的周期T= 。
例5、(1)求的周期。
(2) 满足,求证:是周期函数课后思考:能否利用单位圆作函数的图象。
六、作业:七、自主体验与运用1、函数的周期为( )A、B、C、D、2、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A、B、C、D、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A、B、C、D、4、函数的周期是( )A、B、C、D、5、设是定义域为R,最小正周期为的函数,假设,那么的值等于()A、1B、C、0D、6、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那么7、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不大于2,那么正整数的最小值是8、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T,且,那么正整数的值是9、函数是周期为6的奇函数,且那么10、假设函数,那么11、用周期的定义分析的周期。
12、函数,假如使的周期在内,求正整数的值13、一机械振动中,某质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1) 求该函数的周期;(2) 求时,该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高一上册数学必修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必修四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2.能够理解和运用高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特别是与直线、圆、三角函数、导数和微积分有关的基本知识;3.掌握高中数学的解题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并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4.建立数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有理数–有理数及其表示–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有理数的比较2.整式与分式–多项式及其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有理式及其运算3.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及其表示–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二次根式的化简4.带参数方程与函数–方程与函数的基本概念–带参数方程的基本性质–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5.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直线–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直线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直线的性质和方程6.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三角形的相似与合同7.圆–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圆上的基本概念及性质–圆的切线及其性质8.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三角函数的运算法则–三角函数图像的性质和变换9.导数与微积分初步–导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导数和函数的图像–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及应用三、教学方式1.理论授课–通过PPT、板书等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2.课堂练习–融入课堂,完成和课本相关的练习题,并逐一与学生进行讲解与解答;3.互动讨论–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微信群、QQ群等,组织有针对性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相互分享学习的心得和经验。
四、教学要求1.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2.学生应该具备较好的英语阅读能力,理解数学英文术语并能够准确掌握;3.学生应该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学运算和图形绘制;4.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五、教学评估1.学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2.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3.学生在课外积极学习的情况;4.学生在大学入学考试中数学成绩的提高情况。
高一数学必修4教案高一数学必修4教案1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
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
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熟练掌握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的知识经验较为丰富,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学生思维活泼,积极性高,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4)学生层次参次不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二、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
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线,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标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目标的制定和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____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单调增函数、单调减函数等概念;能运用函数单调性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函数单调性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难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基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按照临沂市高中数学“三五四”课堂教学策略,采用探究――体验教学法为主来完成教学,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采取了:1、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2、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正确地形成概念.3、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顺利地完成书面表达.(二)学法在学法上我重视了:1、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并通过正、反例的构造,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质的飞跃。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今天?无忧考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上册数学必修四教案5篇》,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上册数学必修四教案一、教材《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XX的内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从知识体系上看,它既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延续与提高,又是学习切线的判定定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
从数学思想方法层面上看它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揭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及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学情学生初中已经接触过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和判定;且在上节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点的坐标、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掌握利用方程组的方法来求直线的交点;具有用坐标法研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解题思想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确用图形表示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可以利用联立方程的方法和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简单判断出直线与圆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操作、观察、探索、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从而锻炼观察、比较、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锻炼积极探索、发现新知识、总结规律的能力,解题时养成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用解析法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难点体会用解析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五、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以几何画板为平台,通过图形的动态演示,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可以为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同时有利于发挥各层次学生的作用,教师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设计一系列问题串,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高一数学必修4教案模板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
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一起看看高一数学必修4教案!欢迎查阅!高一数学必修4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和"不属于"关系;(3)掌握常用数集及其记法;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级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二、新课教学(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思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2)我国的小河流;(3)非负奇数;(4)方程的解;(5)某校2022年级新生;(6)血压很高的人;(7)的数学家;(8)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9)全班成绩好的学生。
对学生的解答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备课时间:13、5、7 主备人:审核:高一数学组上课时间:13、5、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并会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2.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3.通过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平行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难点: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自主学习】1.向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量的表示:(1)图形表示:(2)字母表示:3.向量的相关概念:(1)向量的长度(向量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_(2)零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3)单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平行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共线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相等向量与相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起点是原点的单位向量,它们的终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____(2)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量“共线”与几何中“共线”有何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例1.判断下例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1)零向量是唯一没有方向的向量;(2)平面内的向量单位只有一个;(3)方向相反的向量是共线向量,共线向量不一定是相反向量;(4)向量a和b是共线向量,//b c,则a和c是方向相同的向量;(5)相等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例2.已知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在图中标出的向量中:(1)试找出与EF共线的向量;(2)确定与EF相等的向量;(3)OA与BC相等吗?例3.如图所示的为34的方格纸(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试问:起点和终点都在小方格的顶点处且与向量AB相等的向量共有几个?与向量AB平行且AB的方向相同且模为的向量共有多少个?【达标训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1)向量AB 和CD 是共线向量,则A B C D 、、、四点必在一直线上; (2)单位向量都相等;(3)任意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都不想等;(4)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AB CD =; (5)共线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2OA =,则A 点构成的图形是__________3.四边形ABCD 中,1,||||2AB DC AD BC ==,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是_________4.设0a ≠,则与a 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是______________5.若E F M N 、、、分别是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的中点。
求证://EF NM【课堂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点?还有什么疑惑?遵守交通,文明出行!2.2.1 向量的加法备课时间:13、5、7 主备人:肖崇祎 审核:高一数学组 上课时间:13、、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向量加法的定义;2.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法则和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3.掌握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计算【学习重难点】重点:向量加法的三角法则、平行四边形则和加法运算律; 难点:向量加法的三角法则、平行四边形则和加法运算律;【自主学习】1.向量的和、向量的加法:已知向量a 和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向量OB 叫做a 与b 的和,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向量的加法注意:两个向量的和向量还是一个向量;2.向量加法的几何作法: (1)三角形法则的步骤: ① ② ③OA ∴就是所做的a b +(2)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步骤:①② ③OC ∴就是所做的a b +注意: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对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相加,而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对于任何两个向量都适用。
3.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1)向量加法的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量加法的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如果平面内有n 个向量依次首尾相接组成一条封闭折线,那么这n 条向量的和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例1.如图,已知O 为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作出下列向量: (1)OA OC + (2例2.化简下列各式(1)AB BC CD DA EA ++++ (2)AB MB BO OM +++(3)AB DF CD BC FA ++++ (4)()AB CD BC DB BC ++++abABOba例3.在长江南岸某处,江水以12.5/km h 的速度向东流,渡船的速度为25/km h ,渡船要垂直地渡过长江,其航向应如何确定?【达标训练】1.已知,a b ,求作:a b +(1) (2)2.已知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________ (1)AB CB AC += (2)AB AD AC +=(3)AD CD BD +≠ (4)0AO CO OB OD +++≠3.设点O 是ABC ∆内一点,若0OA OB OC ++=,则点O 为ABC ∆的______心;4.对于任意的,a b ,不等式||||||||||a b a b a b -≤+≤+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点?还有什么疑惑?遵守交通,文明出行!2.2.2 向量的减法备课时间:13、5、7主备人:肖崇祎 审核:高一数学组 上课时间:13、、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理解向量减法的概念;2.会做两个向量的差;3.会进行向量加、减得混合运算baba4.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三角形法则难点:三角形法则,向量加、减混合运算【自主学习】1.向量的减法:①a 与b 的差:若__________________,则向量x 叫做a 与b 的差,记为__________ ②向量a 与b 的减法: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注意:向量的减法是向量加法的逆运算。
2.向量a b -的减法的作图方法: 作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A a b =-3.减去一个向量等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 ()a b a b -=+-4.关于向量减法需要注意一下几点:①在用三角形法则做向量减法时,只要记住连接两向量的终点,箭头指向被减向量即可.②以向量,AB a AD 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则两条对角线的向量为,AC a b =+BD b a =-,DB a b =-这一结论在以后应用还是非常广泛,应加强理解;③对于任意一点O ,AB OB OA =-,简记“终减起”,在解题中经常用到,必须记住.【合作探究】例1.已知向量,,,a b c d ,求作向量:,a b c d --;思考:如果//a b ,怎么做出a b -?例 2.已知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若,,,AB a DA b OC c ===试证明:b c a OA +-=本题还可以考虑如下方法:1.(1)OA OC CA OC CB CD =+=++(2)c a OC AB OC DC OD OA AD -=-=-==+2.任意一个非零向量都可以表示为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和。
例3.化简下列各式(1)()AB BC BD AD -+- (2)AB DA BD BC CA ++-- (3)()()AB DC AC BD ---【达标训练】1.在ABC ∆中,90C ∠=,AC BC =,下列等式成立的有_____________cdbaacbB(1)||||CA CB CA CB -=+ (2)||||AB AC BA BC -=- (3)||||CA BA CB AB -=-(4)222||||||CA CB AB AC BA CA +=-+-2.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与O 点,且,AO OC BO OD ==,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ABCD 是一个梯形,//,2AB CD AB CD =,,M N 分别是,DC AB 的中点,已知,,AB a AD b ==试用,a b 表示BC 和MN【课堂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点?还有什么疑惑?遵守交通,文明出行!(编者:尹欣)2.2.3 向量的数乘(1)备课时间:13、5、8 主备人:肖崇祎 审核:高一数学组 上课时间:13、、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掌握向量数乘的定义,会确定向量数乘后的方向和模;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律,并会用它进行计算;3.通过本课的学习,渗透类比思想和化归思想【学习重难点】重点:向量的数乘及运算律; 难点:向量的数乘及运算律;【自主学习】1.向量的数乘的定义:一般地,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_______;它的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1)||||||a a λλ=(2)当0λ>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0λ<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0λ=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向量的数乘 2.向量的线性运算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 3.向量的数乘的作图: 已知,a 作b a λ=当0λ>时,把a 按原来的方向变为原来的λ倍;当0λ<时,把a 按原来的相反方向变为原来的λ倍;4.向量的数乘满足的运算律:设,λμ为任意实数,,a b 为任意向量,则 (1)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1)向量本身具有“形”和“数”的双重特点,而在实数与向量的积得运算过程中,既要考虑模的大小,又要考虑方向,因此它是数形结合的具体应用,这一点提示我们研究向量不能脱离它的几何意义;(2)向量的数乘及运算性质可类比整式的乘法来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