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管理制度(最新版)
- 格式:docx
- 大小:45.78 KB
- 文档页数: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具有广泛的传染性和较高致病率,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突发性事件。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及时准确的信息报告是确保事件得到科学应对和管理的基础。
为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制定了本制度。
二、定义和范围1. 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各相关部门应迅速汇总和报送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和管理依据的行为。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管理工作。
三、工作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及时性:信息报告应及时上报,确保上级主管部门能及时掌握事件情况。
2.准确性:信息报告应准确无误,确保上级主管部门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
3. 统一性:信息报告应按照统一的报告格式和要求进行,避免信息混乱和误解。
4. 保密性:对于涉及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报告,应严格保密,依法保护相关信息。
5. 责任制: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责任制,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人和责任范围。
四、报告流程1. 收集信息1.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收集的机制,及时收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
1.2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信息收集专班,组织人员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 分类整理2.1 收集到的信息应及时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明确信息的来源、内容和重要性等。
2.2 将信息按照信息报告的要求进行编目整理,并建立信息报告的数据库和档案,方便查询和利用。
3. 审核核实3.1 信息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是保证信息质量的关键,应进行审核和核实。
3.2 对关键性信息和敏感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报告上报4.1 完成信息的整理和审核后,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报告方式,将报告及时上报。
应急管理制度文件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应急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三条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广泛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第二章应急组织架构第四条各级政府应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负责研究、决定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应急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业、本领域的应急管理工作。
第六条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应急管理工作职责,配备专职或兼职应急管理人员。
第三章应急预案管理第七条应急预案应包括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应对、救援、恢复等环节。
第八条应急预案制定应按照从高到低、从综合到专业的原则,分级编制、审批、公布和组织实施。
第九条应急预案应定期组织演练,评估和修订。
第四章应急资源保障第十条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保障应急物资供应。
第十一条单位应根据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物资。
第十二条应急资金应纳入政府预算,保障应急管理工作需要。
第五章应急信息与沟通第十三条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应急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发布和反馈机制。
第十四条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应急信息沟通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第六章应急响应与处置第十五条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应急救援。
第十六条应急指挥部应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确定应急响应级别,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七条应急结束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违反本制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责任:(一)不履行应急管理工作职责的;(二)不按照规定编制、审批、公布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的;(三)不按照规定配备应急装备和物资的;(四)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突发事件的;(五)其他违反本制度的行为。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第三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规范、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工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突发事件应对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培训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应对意识和能力。
二、预防与预警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对突发事件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防范和应对措施。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体系,加强对突发事件隐患的排查和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第九条预警信息的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采取多种形式,确保人民群众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风险。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接到预警信息后,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三、应急处置第十一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第十二条应急救援工作应当服从统一指挥和协调,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控制事态发展,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
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和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组织救援、封锁危险区域、疏散人员、控制污染物扩散、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等。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应当及时发布事态发展情况、应对措施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核设施及有关核活动发生的核与辐射事故造成的辐射污染事件按照核与辐射相关规定执行。
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有关规定执行。
造成国际环境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的涉外应急通报和处置工作,按照国家有关国际合作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最新版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一、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的基本理念1.以人为本,人民至上。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责任。
在制定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时,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2.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
应急救援工作要注重预防,重在预防,预防优先,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做好应急救援的各个环节,从预警、救援、恢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
3. 救援高效,彰显国力。
应急救援工作需要高效率,及时迅速的响应,彰显国家的应急救援实力。
这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4. 多元参与,强化责任。
应急救援要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社会各界的应急救援能力。
5. 自愿互助,国际共担。
在应对国际大灾大难时,要实现国际合作,积极互助,共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的内容1. 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建立健全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国家级、地方级的救援基地、救援队伍,形成由国家、地方、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层次、多部门、多力量的应急救援体系。
2. 应急救援预警机制建立救援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信息,预警预报,提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减少损失。
3. 救援资源的调配和保障完善救援资源调配机制,包括救援装备、救援人员、物资保障等方面,合理配置各类救援资源,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化建设,在救援工作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指挥协同,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
5. 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工作,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应急救援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和流程,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
7. 国际救援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应急救援合作,推动各国之间在应对全球性灾难和突发事件中的共同合作,共同应对各类灾难。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为提高XXX公司(以下简XXX公司)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突发事件的分类本制度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企业形象受损或危害社会,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事件可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地震灾害、雷击灾害等。
2、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等。
3、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发生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员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各类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二.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把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利益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XXX公司对应急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按集团公司----部门----各子公司三个层次分级负责。
4、应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应急预案及措施的管理,使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宣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公司员工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能力;提高员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三、应急预案体系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1、总体应急预案。
总体应急预案由集团办公室负责制定,是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集团办公室会同各子公司和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是企业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一、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医院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成立医疗救护、消毒防疫、技术专家、后勤保障及应急队伍等相关组织。
各部门及各科室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即时应急处理的工作。
三、应急管理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统一领导、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加强合作的原则。
四、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发生时,由相关部门及时报告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经批准后,立即启动《预案》。
五、医疗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药事管理部门、门诊部、保卫科、后勤科、医学设备科、病案信息科负责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医院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
七、任何部门、科室、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八、接到报告后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取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及时报告调查情况并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全院各部门要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开展工作。
十、通过督导、检查、分析、总结、反馈、通报、处理、整改,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医院实行医疗质量院科两级三层管理制:决策层:即院长办公会和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控制层:各专业管理委员会和各业务职能部门。
执行层:即各科室/病区主任、护士长及科室管理小组。
二、明确院长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部门领导、科室主任为本部门和本科室的第一责任人。
各级监管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共同参与医疗安全督导、检查、评价,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三、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制订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890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最新版)第一章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目的及范围第一条编制目的:是通过预先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资源,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其发展,保护现场职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与安全,并将事故对环境和财产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
第二条编制范围:凡可能影响生产安全的事故、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都应编制预案。
第二章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审核、审批第三条厂技安部门负责编制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见附件二十二。
主要内容:1.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国家有关规定,确定重大危险源部位;2.建立应急救援机构和指挥中心,以及相应职责;3.编制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4.应急救援的资源管理;5.应急救援的程序;6.事故的处置。
第四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报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安全副厂长(厂长助理)审核后,报厂长批准执行。
第五条厂其他职能部门根据专业编制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见附件二十二(如:能计处负责编制《供电预案》、设备处负责编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职工医院负责编制《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保卫处负责编制《灭火预案》等)报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安全副厂长(厂长助理)审核后,报厂长批准执行。
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公司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确保公司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司正常运营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编制依据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1.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和善后工作。
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2 职责(1)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负责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3)负责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4)负责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报告和发布;(5)负责突发事件善后处理工作;(6)负责应急资源的配置和管理;(7)负责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三、预防与预警3.1 预防措施(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防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2)加强对公司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3)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4)建立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5)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6)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发布制度。
3.2 预警级别及发布根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一级(特别严重)、二级(严重)、三级(较重)和四级(一般)。
预警信息通过公司内部通知、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方式及时向公司员工发布。
四、应急响应4.1 启动条件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根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2 应急响应措施(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进行救援;(2)根据事件性质,采取相应的控制、隔离、疏散等措施;(3)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共同开展救援工作;(4)组织受影响员工撤离危险区域,确保员工安全;(5)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根据要求发布信息;(6)对受影响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关怀;(7)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应急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一):应急管理制度为提高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潜力和水平,切实做好管委会值守应急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更加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应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制度。
一、职责和任务东营港管委会应急管理办公室(管委会总值班室)承担管委会值班工作,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制度。
其主要职责是:承办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政府值班室)交办事项,办理各部门、单位向管委会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及时掌握并向主要负责领导同志报告我区重大状况和动态,传达市领导同志的有关重要批示和指示;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跟踪和研判,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评估和报告工作。
具体任务是:(一)接听电话和接收传真、网络以及其他形式的重要信息。
(二)及时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和报告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影响较大事件的信息和相关材料,承办需报送市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工作。
(三)承办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政府值班室)交办事项,分送、办理各部门、单位上报的紧急重大状况请示和报告。
了解掌握、汇总分析我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等紧急重大状况,及时向主要领导同志报告。
协助有关领导同志处置个性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协调各有关部门处置较大、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四)负责报告每日接报的突发公共事件和管委会领导同志作出的有关批示。
(五)组织突发公共事件评估报告工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处置效果和相关职责进行报告。
(六)筹划、组织各类应急演练,负责开发区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会议及其他活动。
二、工作办公程序(一)在值班工作中,按照及时、准确、稳妥、保密的原则,主动了解和掌握我区紧急重大状况,加强舆情分析,并认真办理有关事项。
事前、事中、事后要及时向有关领导同志报告。
(二)对各部门、单位报告的紧急重大状况,值班人员要认真记录,及时报告。
应急管理制度范本一、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及职责1.设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组成,负责制定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公司应急管理政策;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应急工作;指导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修订应急预案,并监督实施。
二、应急预警机制1.建立完善的应急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各类突发事件的信息。
2.明确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和责任部门,并制定工作流程。
3.加强与有关部门、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协作,建立跨部门应急信息共享平台。
三、应急组织与人员1.明确应急组织的设置和人员职责。
2.建立应急队伍,包括领导小组成员和各部门的应急人员。
3.明确应急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配备计划,并定期进行演练。
四、应急预案1.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2.预案内容包括应急机制、预警措施、人员处置、通信联络、物资调配、群众疏散等。
3.加强对预案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并能够正确执行应急预案。
五、应急设备和物资准备1.建立合理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各类应急设备和物资的及时准备和更新。
2.明确设备和物资的管理责任部门,制定保养和维修计划。
3.定期对设备和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可用性。
六、应急演练和评估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措施和预案的有效性。
2.根据演练结果,及时修订和改进应急预案。
3.建立应急演练评估机制,对演练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并整改。
七、应急宣传和培训1.加强应急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2.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和知识培训。
3.建立应急培训档案,记录培训内容和参与人员。
八、信息管理和报告1.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和汇总应急信息。
2.明确信息报告渠道和报告时间要求。
3.建立信息报告和反馈机制,及时向上级汇报应急工作进展和成效。
以上是一份应急管理制度的基本范文,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应急管理制度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管理,促进灾害事故的防范和减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应急管理制度是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应急管理主体为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对应急管理工作所采取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第三条应急管理制度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科学管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方针,强化应急管理主体的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紧迫性。
第四条应急管理制度应当遵循科学、严谨、公正、透明的原则,依法合规,积极创新,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水平。
第五条国家支持应急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对于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及时总结应对情况,及时发布应对情况信息。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应急管理制度的机构建设、人员培训、装备配备等工作的支持和监督。
第七条全社会各级单位和组织应当加强对应急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工作,提高应急管理意识和技能。
第八条应急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章应急管理机构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应急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机构包括: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部等。
第十条应急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二)研究制订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管理预案和工作方案;(三)组织实施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应对、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四)组织应急管理培训、演练等工作,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五)发布突发事件的应对情况信息,宣传应急管理知识;(六)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各类资源,支持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应急指挥部应当包括政府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疫情、传染病、食品安全事件等。
第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开、依法、及时的原则。
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四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应强化预防控制,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事件,降低事件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危害。
第五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应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社会动员和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二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监测第六条各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加强对可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测,及时预警。
第七条对于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向各有关部门发出通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第八条各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国家和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共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数据和信息,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九条各管理部门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及时发布风险评估结果,指导社会公众做好防护措施。
第十条各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及时报送。
第三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第十一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应立即启动,各管理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必要时,可以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和指导应急工作。
第十二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应积极组织医疗救援、疫苗研发、药物供应和紧急物资保障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第十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应遵循科学、规范和透明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事件信息,告知公众防护措施和就医指南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本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师有关部门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同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相关信息。
1、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
三十团医院、疾控中心全体职工。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2、报告程序和时限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单位和个人发现突发事件,应在____小时内向所在地突发事件监测机构报告,同时向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接到或发现突发事件,应在____小时内向上级突发事件监测报告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或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蔓延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3、报告方式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突发事件后,应以最快方式报告,并及时报告书面材料。
4、报告内容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进程等,每一起突发事件必须做初次报告、阶段报告、总结报告。
初次报告要快,阶段报告要新,总结报告要全。
初次报告要求在发现和报告突发事件后____小时内完成。
初次报告必须报告的信息有:突发事件类型和特征、发生地点、时间和范围、受害人数、事件的地区分布以及已采取的相关措施等内容。
阶段报告应根据事件的进程变化或上级要求随时上报。
应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原因或可能因素。
在阶段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总结报告应在事件处理结束后____个工作日内上报。
应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本(2)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报告管理,确保快速、准确、及时地获取和传递相关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公众健康与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
(完整版)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室值班制度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室值班制度1. 引言为了保障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和处理,特制定本值班制度。
2. 值班岗位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室设立以下值班岗位:1. 值班主任:负责监督和协调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对其他值班人员进行指导和安排;2. 值班人员:根据安排轮班制度,负责接听、记录和转达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并实时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3. 值班安排值班安排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24小时全天候的值班工作。
3.1 值班主任值班主任负责每天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的值班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早班:08:00 - 12:00- 中班:12:00 - 16:00- 晚班:16:00 - 20:003.2 值班人员值班人员按照轮班制度进行排班,确保每个时间段都有人员在岗。
具体排班安排由值班主任负责协调。
4. 值班流程4.1 突发事件接听与记录- 值班人员负责接听紧急电话、报警电话和突发事件报告电话,全程录音录像,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值班人员将接听到的突发事件信息及时记录在突发事件处理系统中,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具体情况等。
4.2 突发事件报告与响应- 值班人员将接听到的突发事件信息立即报告给值班主任;- 值班主任负责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3 突发事件处置与决策- 值班主任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和相关部门的建议,制定突发事件处置方案,并报请领导决策;- 值班主任负责发布突发事件处置方案,并监督协调相关部门落实。
5. 值班纪律值班人员应遵守以下纪律:- 准时到岗,不能早退、迟到或请假;- 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敏感信息;- 值班期间,不得使用手机、上网娱乐等与工作无关的事务。
6. 总结通过建立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室值班制度,可以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一、工作目标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害,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
(3)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各级应急队伍的应对能力。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法律法规,确保应急处理工作的合法性。
(2)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通报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
(2)优化应急资源调配,确保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等资源在第一时间投入使用。
(3)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合力,提高应急处理工作效率。
三、组织管理1、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包括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报告等工作。
3、建立专家咨询组,为应急处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4、组建应急处理队伍,包括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心理援助等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
5、明确各级应急队伍的职责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应急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6、建立健全应急值守制度,确保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及相关人员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迅速到位,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制定并落实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包括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规范。
(2)加强对公共场所、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等场所的卫生监督和检查,确保卫生条件符合国家标准。
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1 目的为规范公司应急响应程序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故、事件的能力,保证快速、有序、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行动,预防、降低事故损失和社会影响,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3 引用规范性文件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 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3. 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 号;3. 5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3. 6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4 术语和定义4. 1 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4. 2 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保障。
4. 3 应急响应: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 4 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4. 5 应急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5 工作职责5.1 公司应急机构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担任应急总指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副总指挥,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通讯联络组、治安维护组、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抢险救援组。
5.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5. 2. 1 组织制定各项应急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并督促落实;5. 2. 2 负责二级及以上安全环保事故的应急救援指导和善后处置;5. 2. 3 督促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质,协调外部应急救援资源配置;5. 2. 4 启动公司总体应急预案;5. 2. 5 向政府安全主管部门和饲料部及中粮贸易报告紧急事故;5.3 总指挥职责5. 3. 1 贯彻国家有关应急救援工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5. 3. 2 建立完善公司应急预案体系;5. 3. 3 根据事故应急抢险的需要,确保相应的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资金落实到位;5. 3. 4 分析紧急状态、确定预案响应级别,决定进入和终止应急状态;5. 3. 5 指挥和协调应急反应行动;5. 3. 6 对外部机构通报紧急状态和申请援助;5.3 副总指挥职责5. 3. 1 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救援任务;5. 3. 2 应急总指挥因故未能履行职责时行使总指挥职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范本____红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____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
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
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2、有关科室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5、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有权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____红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予以配合。
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6、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突发事件管理制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突发事件管理制度(最新版)
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本矿投资的利益,促进本矿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本制度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本矿规章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更为有效组织安全生产突发事(案)件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制度。
1、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主要负
责人,情况紧急时可直接向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2、主要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启动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救.并在一小时内向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报
告,不得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
3、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事故抢救过程中确需移动现
场物件的,应做好标记和记录。
4、落实资金用于抢险救援、善后处理和医疗费用。
5、积极配合宥关部门进行抢险救援、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接受调查询问,如实提供相关资料、文件等。
6、保证通讯、信息畅通,及时上报事故处理有关信息。
7、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格执行事故处理决定,处理事故责任人,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严肃教育职工,落实防
范和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8、建立值班制度、举报电话.任何人都有举报事故的权利和义
务,对举报事故及隐患和在事故抢险救援中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