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史读书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5.85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法制史》学后感《中国法制史》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它阐明了法学各个分科历史发展的源流关系,因而较之法学分科的内容更加丰富。
中国法制史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属专门史,因而较之一般的历史学尤为深邃。
因此决定了研究中国法制史不仅需要文史哲方面的知识还需具备法学的功底,因而是一门艰深的学问。
从古到今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学者代有人出,相关的文献、著作汗牛充栋。
以下是学习《中国法制史》后的几点心得:一、法制史总体把握与多角度相结合。
法制史的是非常复杂的、深邃的,不能简单化。
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好像是一个圆,但截取每一段都可能是直线。
” 直线只是历史的一部分,不是整体,不是真实的全部的发展历程。
历史又像是一座大厦,任何光源也不可能照彻每个角落,所以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研究。
只有总体把握与多角度相结合,才有可能揭示中国法制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二、历史上法律调整功能的多样性。
法制历史是复杂的,它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也是复杂的,因此,法律调整的功能、方式也是多样的。
在阶级社会中,法制自然拥有对敌对阶级反抗进行专政的功能,否则法典中对反、逆、叛等大罪的严厉制裁就成为无对象的了。
过去,把阶级社会法制的功能唯一归结为阶级专政是不全面的,忽略了法律对社会的调整功能,但不能因此把阶级社会的法制史说成人类自身解放的历史。
三、法制史学的任务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法文化,科学的总结历史经验。
中华法文化是悠久的,内容是丰富的。
其中不乏跨越时空的民族性因素,需要从正面加以肯定、阐发,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内涵。
四、注意理论与史料的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纷至沓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已不再一枝独秀,出现了多元的百家争鸣,这是可喜的,但却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应有的理论深度。
当然,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也是需要发展的,而理论分析也不是空发议论,而是有的放矢,揭示本质和其规律性。
西方的理论,也值得学习,但要弄懂弄通,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理论要与史料统一,重视史料但不“唯史料论”而是发挥它在实证法制历史中的价值。
学习《中国法制史》有感通过一个学期系统的学习,我对《中国法制史》的学习有如下几点体会:一、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
第一,学习中国法制史,掌握其基本知识、发展线索和规律,可以更好地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理解,增强法制观念。
法制史与法理学同为基础法学,两者关系极为密切。
法理学是对法的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离开了法制史的基本知识,法理学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学习中国法制史,获得法制方面的国情教育,使我们能更主动、更自觉地为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而努力。
“观今宜鉴古”,中国古代的法制,为现实法制建设提供了许多非常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法律制度,更是我们现实法律制度的直接。
因此,学好中国法制史,了解中华民族为人类法律文化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掌握法律制度的发展线索和规律,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更能促使我们自觉地为今天的法制建设而发奋努力。
第三,学习法制史,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现行各部门法学的理论和知识,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贯彻执行法律。
尽管中国古代的法典是以刑为主,但细加分析,又不难发现其中也包含有行政法、经济法、民法、诉讼法方面的内容,特别是从清末开始,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法律制度的过程中,更是制定了大致完备的各种部门法典,这些遗产无疑将成为我们现行的各种部门法的知识元素,所以学好中国法制史,会帮助我们加深对现行各种部门法的理解。
二、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方法。
中国法制史属于边缘学科,既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历史学中的一门专史,这种特点使其学习方法有别于其他部门法。
第一,掌握中国法制史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法制史”教材在编写上以朝代为经,以主要部门法为纬,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分为17章。
如按社会性质来分,又可以分解为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奴隶制时期、封建制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时期。
掌握这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并进而弄清楚每个阶段都具体包括哪几个朝代、时期,再进一步找出作为这一阶段法律制度的一些共性特点,是学好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程首先应该注意的一点。
读书报告──《浮生取义》《浮生取义》是吴飞先生继《麦芒上的圣言》后的又一佳作,书中提出了人们对于家庭领域和公共政治领域自杀的不同看法,并用了很大篇幅进行解读。
由于我之前对自杀问题知之甚少,并且带有明显的偏见,所以,合上书时,我对自杀问题形成了几乎全新的认识。
该书与法律硕士考研专业课法制史教材(以下简称教材)相比,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的差异:一、对自杀的态度不同二、对个人价值的定性不同一、对自杀的态度不同自杀,按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舍生取义,比如宁死不过江东的楚霸王项羽、带着末帝跳崖自尽的南宋丞相陆秀夫、狼牙山五壮士、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先生、文革中不堪忍受迫害自杀的老舍先生、傅斯年先生;另一种则是发生在私人领域的自杀,比如《浮生取义》陈述的木兰喝农药自杀、木根上吊自杀、坠露吃安眠药自杀等。
对待这两种自杀,主流舆论的评价是差别很大的,中国人好面子,把气节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对舍生取义的自杀,可以用文天祥的遗诗来概括:“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充分予以肯定;与此同时,主流舆论对纯粹私人领域的自杀,几乎是完全否定的,因为自杀冲击了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中国人的生命不仅是属于自己的,更被看做是家庭或家族血脉的延续,家庭的传承是一项神圣的使命,擅自终结自己的生命,是对家庭的背叛,如果因此导致家庭血脉消失,则更是极大的不孝,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很有可能不能入祖坟、不能入祠堂。
遗憾的是,教材之中并没有直接关于自杀的法律规制,仅仅在抗日民主政权法律制度中的婚姻法规里,出现了“严禁堕胎、溺婴,违者以杀人罪、违反人道罪论处。
”进一步推广到婚姻家庭法领域,也主要是婚姻制度和继承制度,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姓不婚、七出三不去、一夫一妻、婚姻自由”等,要更加深入探讨家庭政治中导致自杀的原因,则需要进行大量的扩展阅读。
这样的差异,一方面是因为,教材作为官方出版物,必须符合主流思想的要求,在敌我矛盾已经基本消失的今天,自杀则意味着社会存在不公正,个人受到了委屈或者愿望,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明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另一方面,受制于法制史在专业课中的分数,作者必须提纲挈领,为读者筛选出重点知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通常会省略原因和过程,直接给出结果和影响,类似颁布实施《临时约法》这样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没有约法诞生的原因,只在其主要特点的陈述中,写到了“(1)在国家政权体制问题上,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有关中国法制史学习心得(2)二、全面认识中国古代法律体系要科学地阐述中国法制发展史,必须对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有一个全面认识。
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律典是国家的刑法典,其内容是对有关违反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以及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犯罪行为进行刑事处罚的规定。
律典属于刑事法律的范畴,只是诸多法律中的一种。
从古代法律的立法形式看,不仅名目繁多,有关法律形式的名称以及各朝注重的法律形式也不尽一样。
如秦有律、命、令、制、诏、程、式、课等;汉有律、令、科、品、比;晋为律、令、故事;唐有律、令、格、式;宋于律令、格、式之外,重视编敕、又有断例和指挥;元有诏制、条格、断例;明、清两代于律和各种法律形式的单行法外,广泛适用例等。
此外,历朝还颁布了多种法律形式的地方法规。
每一种法律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以唐代为例,“律”是有关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令”是指国家组织制度方面的规定和行政命令,“格”是皇帝临时颁布的各种单行敕令、指示的汇编,“式”是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的办事细则,各种法律形式共同组成唐朝的法律体系。
我们在了解中国古代法制的面貌时,不能只偏重刑事法律,而忽视其他形式的法律。
中国古代法律如按内容分类,是由行政、经济、刑事、民事、军事、文化教育、对外关系等方面的法律共同构成的法律体系,其中行政法律是大量的。
各种形式的法律,其体例结构既有综合性编纂方式,也有大量的各类单行法律法规。
以明代为例。
除《大明律》、《问刑条例》和一些单行刑事法律外,有关行政方面的单行法规有数十种之多,如《诸司职掌》、《六部条例》、《吏部条例》、《宪纲事类》、《宗藩条例》等。
明代还制定了不少经济、军事、学校等方面的单行法规,制定了《教民榜文》这类民间诉讼和乡里管理的单行法律,县以上地方长官或衙门还以条例、则例、禁约、告示等形式颁行了大量的地方法规。
中国法制史读后感中国法制史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和法律制度变迁的重要史书。
通过学习《中国法制史》,我深刻体会到法律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中国法制的演变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我读后感受与大家分享。
中国法制史的实用性中国法制史作为一部法学教材,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实践意义。
通过学习中国法制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体验到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法制史也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法制建设的经验。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强调的,法律制度具有其特定时代和社会背景,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法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
中国法制史的全面性《中国法制史》以时间为线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法制史中的重要时期和法律制度。
从古代至今,它覆盖了从先秦时期的礼法制度到现代法治建设的进程,横跨了几千年的历史。
这让我对中国法制的演进过程和发展轨迹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同时,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法律制度进行对比,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中的变革与延续,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变动机制。
中国法制史的深刻性读《中国法制史》,我不仅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其中,作者对于法律变革的起因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使我对法律制度背后的深层次因素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此外,作者对历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和变化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使我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中国法制史的启示性通过学习《中国法制史》,我认识到法律制度的重要性与作用,同时也感受到法律的变革与进步。
中国古代法制的演变历程表明,法律需要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只有不断改革和完善法律制度,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时,正视法律的局限性,鼓励人们更多地参与到法律建设中,也是中国法制史给予我们的启示。
通过阅读《中国法制史》,我对中国法律发展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看到了中国法制史对于我们理解当今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感想和体会---宗派主义与中国宪政史在本学期的中国法制史中,老师讲了中国法制在历史上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论述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法治及法制思想和它们对中国法律发展进程的特殊影响。
在分析“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老师讲到了中国宗派主义对中国宪政的影响,总的来说,宗派主义对中国宪政弊大于利,“宪政意义上的权利制衡演变成派系之间的斗争”,“个人之间的恩怨凌驾于政党的利益与目标之上,政党之间的斗争又凌驾于国家的利益与目标之上”,“中国宪政运动中的派系斗争不仅使得宪政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而且久而久之也动摇了人们心中的宪政信念以及对宪政追求的决心”。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但从字面上来看,这些说法毋庸臵疑是正确的,从历史与法制发展的大致走向来讲,宗派主义确实不利于宪政在中国的发展,久而久之,势必成为阻碍中国宪政发展及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绊脚石。
但是如果从另外的角度来考虑,宗派主义在中国历史上应该也产生过一些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法制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哲学家们曾说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待每一个问题,存在即合理,如果一个事物在其整个过程中没有对好的事物起到过一丝一毫的推进作用,那我想它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宪政的实质就是规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它要求对政治权利加以限制,防止政治权利被某一部分人滥用来侵犯人权和自由。
宪政是民主与法治的结合,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
宪政也被称为“立宪政体”和“立宪主义”,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如以上所述,关于宪政这个概念的说法多种多样,但是其中的关键是“宪法”、“民主”、“规制政府权力”、“保障人民权利”。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宪政的本质就是人民可以通过制定宪法以及宪法的实施来保障自己的权利,而不是机械地听从于政府及其制定的法律的安排。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体系各个方面剧烈的变更,其中政权体系的变更应该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因为新生的阶级只有利用政权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
中国法制史学习心得篇一:中国法制史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中国法制史,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精神。
西周的法律制度的特点是礼法一元化,礼就是法,法律的精神就是儒家的,尽管此时儒家并未真正出现。
而至春秋战国,由于法家思想更符合现实,因此法家实际上取得了立法主导思想的地位,法律的精神主要在这一时段主要是法家。
中国古代的法律儒家化肇始于汉代,汉武帝之前的法律是法家化的法律以及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法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的官方地位,并通过春秋决狱,将儒家思想引入了司法领域。
而其后的引经注律更是以儒家经典注释律文,使法律儒家化。
从魏晋至唐,是儒家思想进入法典的时期,这个时期通过立法行为,儒家思想进入了法典,具体表现有曹魏新律的八议制度,西晋的“准五服以制罪”,南北朝的官当、重罪十条以及存留养亲制度的形成,这种礼法和一在唐律中正式形成,形成了“一准乎礼”的《唐律疏议》。
宋以后至清末是中国法制的进一步深化,此时儒家精神在中国法律中已经定型,法律的演进也就限于形式上的演化,直至清末近代化才开始引发新的变化,打破原有“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结构,引入民主宪政理念,逐步去除了法律中的儒家精神。
篇二:中国法制史学习心得范文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完善,都经历了长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
回顾多年来法史研究走过的路程,人们不难看到,影响法史开拓研究、古为今用的症结,多是与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法制、法律文化及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有关。
因此,正确对待传统法律文化,科学地认识和阐述中国法制发展史,是推动法律史学走向科学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正确看待和评价中国传统法制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法制和法律文化?从理论上讲,似乎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人们都认同对其应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然而,时至今日,人们在论及中国传统法制和法律文化有哪些优良传统时,仍是泛泛而论、空洞无物,而在说到其消极因素时却生动具体,给人一种传统法律文化“糟粕大于精华”的感觉,好像一部中国法律史除君主专制、刑罚残酷、控制和镇压人民之外,没有多少积极意义。
中国法律史读后感中国法律史是一部承载着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历程和法律文化的深厚积淀的重要著作。
通过阅读《中国法律史》,我对中国法律的演进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就此作一次读后感的分享。
回顾中国的法律史,我深感其博大精深,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着丰富的法律制度,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较为完备的法律规范和审判程序。
然而,中国法律史的特点之一是其灵活性和包容性。
无论是秦代统一法律制度的形成,还是唐宋以来诸多法律典籍的编纂,都展示出中国法律自古以来的不断完善和进化。
通过本书,我了解到中国法律史中的一些重要篇章,如汉代的法律治理体系、唐代的律令制度、明清时期法律思想的演进等。
这些重要篇章影响着中国法律史的发展方向,并对后来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我也领悟到,中国法律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包含了很多曲折和挫折。
不论是外来法律的影响,还是内外战乱带来的法律混乱期,都是中国法律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我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弥漫性和影响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中国法律史书中不仅仅涵盖了法律制度的发展,还记录了法治思想、法律教育和法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法家与儒家的法律思想交锋、科举制度对法律人才的培养等,都是古代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法律史中不仅有法律条文和制度的发展,还有着法律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同时,通过阅读《中国法律史》,我对中国法律史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有了新的认知。
本书将中国法律史按照历史时期进行了详细的分章介绍,并通过案例分析、文献引用等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这种系统的研究方法使我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理解,也让我对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方法有了初步掌握。
我意识到,研究中国法律史需要广泛涉猎各种史料和文献,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解读,以得到更全面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阅读《中国法律史》,我不仅加深了对中国法律发展的认识,也对中国的法律体系和法治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题目中国法制史读书报告姓名严书元学号 3100104509 指导教师金敏专业班级法学1003读书报告严书元3100104509笔者一直觉得学习是愉悦的,学习的愉悦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满足知识上的积累和增长;二是不仅增长知识,并且可以获得思想上的刺激和锤炼。
这学期的中法史课程,通过“通论”部分的课堂讲授和课下的拓展阅读,笔者感到同时获得了上述两方面的愉悦。
具体来说,通论部分分四讲,由学习的方法论说起,廓清学生对历史的误解,通过比较不同法概念指导下叙述的中法史,使学生对中法史研究的不同范式有了初步了解,并将本学科的最新潮流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法系的基本精神与特征。
笔者即在“通论”方法的指导下,开始阅读《公主之死》、《红楼梦的法律世界》、司考用书、叶版教材、黄宗智《民法的表达与实践》等书目,由学而思,由思而觉,寒暑往来,终得由一门缝而窥两千年中国法制史之宝库,获致些许感悟。
今年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出版50周年。
中法史学者们借由“范式”来解释百年来中法史学科在研究范围、方法论以及对中华法系价值评判等方面的几次转变。
笔者在这学期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范式这一概念,但经由老师的引入,逐渐发现这一概念强大的解释力,便不由自主地借用起来,审慎地比较司考用书和叶版教材。
严格的说,司考用书中的“中国法制史”部分不能以教材的标准衡量,笔者愚见,倒像是一份标准答案集。
其最大的特点是重点突出。
基于中法史部分在司法考试中的分量,司考用书在中法史叙述中可谓“惜墨”,具体做法是:1、章前明示“基本要求”,将知识点按重要程度分为“了解”、“理解”、“熟悉”三个层面。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法制历史资料中替读者“撷取”了编者认为最能体现中华法系基本精神与特征、最有借鉴意义、最值得记忆的历史片段(包括法律思想、法典、历史事件、法律制度等)2、历史分期跨度较大,将中法史分为三大阶段:“西周至秦汉魏晋”、“唐宋至明清”、“清末与民国”。
学习中国法制史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中国法制史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学习中国法制史心得体会(1)中国法制史的进程反应出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通过对法制史的学习联想现在的社会生活,可以看出法律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我国第一个国家的产生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法律也一直延续至今,通过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也不断地建立健全和完善,从一个国家的法律不难看出一个国家的社会水平。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曾经历了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开始的,而国家的萌芽也在这一时期产生。
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启”是这个国家的开创者,从他通过暴力夺得政权后,我国便进入了阶级社会,其标志就是建立了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
而法律也是在这一时期产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习惯渐渐无力调整和对抗性的阶级矛盾,体现奴隶主阶级利益、由国家认可、靠国家强制力实施的法律便产生了。
夏朝建立了国家制定了法律但法律多不成形,夏朝的奴隶主用神权法对奴隶进行欺骗。
商朝全部继承了神权法思想,并较夏更进一步,发展为一种典型的神权法思想,商朝的审判通过占卜求神问天,在一定的程度上说占卜的官吏拥有了一定的司法权。
而到了西周,其政治制度更加完善,西周是宗法奴隶制国家,各级政权机构与宗法制度相结合,使国家的政权与宗族权利融为一体,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的“家国相通”的统治网络,有力的维护了西周的统治。
这一时期所创造的治国经验,对整个封建后世都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
春秋时期打破了古代传统秘密法的状态,首次出现了成文法,成文法的出现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为叔向责难提供了依据,其次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观念,明确肯定了法律对于限制贵族特权所起的作用。
商鞅变法又是我国法制史进程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主要内容是:①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②按军功授爵,废除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③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全国设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强迫人民编成“伍”、“什”,由国家统一控制;④奖励耕织,生产多的可免徭役,鼓励发展生产。
中国法制史学习心得体会中国法制史学习是我们大学的重要课程,它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的法制史,而且也使我明白了其中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在这次学习中,我领略到了中国法制史中无穷的古老和弘扬的传统,而这就是我们今天保留下来并继续发展的历史智慧。
比如,汉代有“准则”——唐初有《新唐书》,明代有《刑律》,它们构成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对当今的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中国的历史上也有很多司法典籍,比如《大宋裁判所志》、《康熙律例》等,这些书籍不仅规范了当时的司法,同时也帮助当代法律工作者检视其工作,还能通过比较衡量司法实践的发展。
通过学习,我也发现了中国法制演变中的一些趋势,比如从古汉法到大宋法,从封建到商品经济,从帝国到民族,都是中国法制发展的历史过程,每一步都在为我们的法制现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并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许多仪式性法律,而且也在质量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比如把对反对腐败的法律更加完善,更加细致。
在学习中国法制史的过程中,我也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经验和启示:首先,在当代立法活动中,我们应牢记历史发展经验,把不断更新的重要经济社会要求转化为保护公民权利平等的法律;其次,尊重历史,尊重司法活动,客观面对法律,更加严格地遵循法律,同时也不断努力改进和完善现行法律;最后,集中力量打击腐败,建立和维护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
总之,在本次学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法制史的重要性。
它不仅让我更加清楚了当前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对将来的司法活动也充满了信心,也因此更加坚定地把历史经验和已有的法律知识融会贯通,当今的司法活动才能够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我们还应该知道,中国传统法制史上有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当代的法律。
比如,从古代汉法到现代法制,执法主体从原先的君主统治到民族独立的共和制,司法制度从封建官制到今天的法治思想,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方向,这些经验也能为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提供借鉴。
中国法制史心得1500字(5篇)关于中国法制史心得,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1500字。
我国是一个法制史上的法治国家。
在法治中国的国家,法治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发展,都是与法律有关。
而法律的实质是法制,而法律实际上就是国家与法律有着一个法律的保障。
中国法制史心得(范文):1我国是一个法制史上的法治国家。
在法治中国的国家,法治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发展,都是与法律有关。
而法律的实质是法制,而法律实际上就是国家与法律有着一个法律的保障。
《中国法治》中的“中国法治”的实质是法律。
中华民族法律是中国的权力,是的利益所在。
法律的实现,最终实现的就是法律实现。
法治的实现有三个层次:一是实现法律权威,二是实现法律规范。
实现法律实现的最大目的是实现法律效力的增强。
实现法治的实现是建设和保持我国国家的法律尊严的战略目标的需要,实现法律的实现就是为实现法律规范的提供法律保障。
实现法律的实现要依靠法律。
《中国法治》中的“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是中国法律实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律是法制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国家法律的基本体现,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中的法律地位。
法律实现不仅要依靠法律的规范,而且还要实现国家法律的规范。
《中国法治》中的“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则对我国法治建设有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实际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中国法治建设的一大特征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
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依靠法律的力量。
法律实践证明,实施好社会主义法治,就是为实现国家的法律规范和各项法律制度所作出的一切努力。
这也是我们国家法律实现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构,法律的实现需要法律的支持,法律的保障。
中国法制史心得(范文):2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及其他法律法规,使我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法律规定了法律的行为准则,不允许任何行为的偏差。
这次学习中,我认真学习了中国法制史,通过对法律的学习,对法律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以及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提高,现将我的学习体会与法律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做一个法律人,一个法律工。
题目中国法制史读书报告姓名严书元学号 3100104509 指导教师金敏专业班级法学1003读书报告严书元3100104509笔者一直觉得学习是愉悦的,学习的愉悦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满足知识上的积累和增长;二是不仅增长知识,并且可以获得思想上的刺激和锤炼。
这学期的中法史课程,通过“通论”部分的课堂讲授和课下的拓展阅读,笔者感到同时获得了上述两方面的愉悦。
具体来说,通论部分分四讲,由学习的方法论说起,廓清学生对历史的误解,通过比较不同法概念指导下叙述的中法史,使学生对中法史研究的不同范式有了初步了解,并将本学科的最新潮流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法系的基本精神与特征。
笔者即在“通论”方法的指导下,开始阅读《公主之死》、《红楼梦的法律世界》、司考用书、叶版教材、黄宗智《民法的表达与实践》等书目,由学而思,由思而觉,寒暑往来,终得由一门缝而窥两千年中国法制史之宝库,获致些许感悟。
今年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出版50周年。
中法史学者们借由“范式”来解释百年来中法史学科在研究范围、方法论以及对中华法系价值评判等方面的几次转变。
笔者在这学期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范式这一概念,但经由老师的引入,逐渐发现这一概念强大的解释力,便不由自主地借用起来,审慎地比较司考用书和叶版教材。
严格的说,司考用书中的“中国法制史”部分不能以教材的标准衡量,笔者愚见,倒像是一份标准答案集。
其最大的特点是重点突出。
基于中法史部分在司法考试中的分量,司考用书在中法史叙述中可谓“惜墨”,具体做法是:1、章前明示“基本要求”,将知识点按重要程度分为“了解”、“理解”、“熟悉”三个层面。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法制历史资料中替读者“撷取”了编者认为最能体现中华法系基本精神与特征、最有借鉴意义、最值得记忆的历史片段(包括法律思想、法典、历史事件、法律制度等)2、历史分期跨度较大,将中法史分为三大阶段:“西周至秦汉魏晋”、“唐宋至明清”、“清末与民国”。
中国法制史学习心得体会在学习中国法制史的过程中,我对中国法制发展的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法制史,我发现中国法制的演变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下面是我对中国法制史学习的心得体会。
1. 历史背景和起源中国法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形成阶段。
最初,中国古代社会以部落为单位,法律规范主要是由族长或部落长老等负责制定和执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迅速形成了以王朝为中心的帝国制度,法律规范也开始由中央政权制定和执行。
从夏朝开始,中国法制进入了官制阶段,法律逐渐被系统化和正式化。
2. 各个时期的法制发展中国古代法制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法律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采用了以大夫为基础的官职制度,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由一些特定的贵族成员负责。
随着秦始皇的统一,中国法制进入了法家统治时期,法令更加统一,而且实行严格的法律制度。
汉朝时期,随着儒家思想的盛行,法律趋于温和,讲求人情和善治。
隋唐时期,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诸多法律典籍问世。
宋代以后,法律逐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法制进一步规范。
3. 司法制度的演变在中国法制史中,司法制度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古代中国的司法机构主要分为三个层级:地方官司、中央官司和皇帝的审判。
同时,审判过程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先秦时期的可以舞刀断案,汉代推行公诉制,由公民告状并由官府进行判决,隋唐时期实行了律例法,设置了各种专门的审判机构。
4. 法律文化的影响法律文化是中国法制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十分丰富多样。
例如,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非常深远,主张仁爱之道、德治为本。
佛教的传入也使得中国的法律体系更加注重人的内心修养和善行。
另外,中国古代还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法律规范和习俗,如家法和乡约等,这些都是中国独特的法律文化。
5. 历史教训与现实启示通过学习中国法制史,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历史教训和现实启示。
读书报告第一节课上老师展示了10级严书元学长的优秀读书报告,依稀记得其中说到“学习中法史是愉悦的”,但笔者却认为学习中法史的过程是“苦乐交加”的。
苦,苦在“Being invited a new method of seeing”,关于很多原来所知的颠覆性观点、看问题的角度,把自认为熟悉的东西变得模糊、不熟悉甚至陌生,如“历史”的定义、叙述的角度、方法与叙述的内容关系、“法”与“灋”、“法”与“law”的对应关系,似乎之前了然于心的观念一瞬间被怀疑、被推翻、被摧毁,使得学习的过程就像是一场迎难而上的征程;苦在“老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金敏老师的中法史课不像别的有些课程那样循规蹈矩地牢牢围绕“权威教材”,一个学期把一门课“全面”而“系统”的讲完。
然而中法史课上,我们这群“小鱼”即使被带领着,仍然需要自己做大量的功课:全神贯注听课、抓紧下课时间消化或者与老师交流答疑,抱着“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态度学习司考教材,先行阅读叶版教材并比较其两者异同,进而拓展阅读推荐书目……甚至有点像几个出国留学同学描述的他们的课程学习样式。
然而笔者惊喜地发现,随着学习的深入,自己在中法史的学习上变得越来越主动,除开叶版、司考教材外先后阅读了《法律史的视界》《 Civil law in traditional China》《公主之死》《红楼梦的法律世界》及部分《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部分《中国史纲》,差不多已经是之前整一个学期的阅读量。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慢慢理解了老师介绍给我们的观点,并且在“苦”的学习过程尝到了甜头,收获到了学习的快乐。
乐,乐在从无到有,所谓之无,是指初学之时不知其所云;所谓之有,在于思考、领悟之后的畅快淋漓与融会贯通。
往后不再盲目地心急于想赶快学习分论,既然存在“原初记忆的丧失”,所以“我们对过去的再现、所拥有的材料都是被选择和定型的”,那么就不应再狭隘的认定历史,不应毫不存疑地轻信一家之言,从而愿意尽可能去全面了解中法史,了解历史。
中国法律史读后感《中国法律史读后感》最近读了中国法律史相关的书籍,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奇妙旅程。
中国法律的发展历程,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长篇剧集。
从古老的夏商周,到封建帝制的明清,法律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变。
这其中的故事,有的让人惊叹,有的让人唏嘘。
就拿秦朝的法律来说吧,那叫一个严苛!秦律规定,偷采别人不值一钱的桑叶,就得被罚服徭役三十天。
这在咱们现代人看来,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你就偷摘了几片桑叶,咋就要受这么重的惩罚呢?但在当时,秦朝统治者就是靠着这样严厉的法律来维持统治秩序,试图把国家的方方面面都管得死死的。
可结果呢?百姓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最终导致了民怨沸腾,秦朝也没能长久。
再说说唐朝,那可是个法律相对比较完善和人性化的时代。
唐朝的法律注重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对于犯罪的认定和处罚也比较合理。
比如说,对于杀人罪,会根据杀人的动机、手段、后果等多种因素来综合判断罪行的轻重。
而且唐朝还有“三司会审”这样的制度,也就是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个部门一起审理重大案件,以确保审判的公正。
这就好比现在的合议庭,多个部门一起商量,总比一个人说了算要靠谱得多。
我还记得书里提到的一个案例,说是有个商人在长安城里卖丝绸,结果被人诬陷说是卖的假货。
这要是在一些混乱的时代,可能这商人就倒霉了,被随便定罪处罚。
但在唐朝,官府可没那么草率。
他们先是找来了专业的鉴定人员,对丝绸的质量进行了仔细的检测。
然后又询问了周围的商户和顾客,了解这个商人平时的信誉。
最后经过一番调查,发现是诬陷,还了商人一个清白。
这个案例让我深深感受到,唐朝的法律不仅有规矩,还有温度,它努力去追求真相,保护无辜的人。
还有宋朝,商业发达,法律在经济方面的规定也特别有意思。
比如说,对于商业合同的规范就很详细。
假如你租了个店铺,合同里会把租金怎么交、房子怎么维护、啥时候能解约等等都写得明明白白。
这样一来,商家们做生意心里就有底了,知道自己的权益能得到保障。
学习中国法制史有感学习中国法制史有感本学期,通过学习中国法制史的课程,让我懂得中国法制史主要讲述的是中国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也就是说,是研究我国有史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本质、内容、体系、原则、特点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及其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和基本规律。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为日后其他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我认为要学好中国法制史,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条理清晰,重点明确。
《中国法制史》课程的体系是:以中国历史断代为经,以主要部门法为纬,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顺序分为17章。
这17章,按照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可以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半殖民地半封建法、革命根据地法四种。
中国法制史的发展相应地也可以划分为:奴隶制法阶段、封建制法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法阶段、革命根据地法阶段四个阶段。
从更大的发展阶段来说,奴隶制法、封建制法是古代法,1840年以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和革命根据地的法是近代法。
这是我们学习《中国法制史》这门课首先应该搞清楚的。
接着要进一步掌握:在这四个发展阶段中,每一个阶段又包括哪几个朝代、时期,各自属于什么历史类型的法。
课本上的内容经过梳理、整合、归纳后不再纷繁复杂,我们就会学习到一部脉络清晰、重点明确的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史。
二、循序渐进,不断深入。
在我们对这门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培养了浓厚的兴趣以后,还需要在理论上作更深层次的分析,要掌握每个阶段、每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也就是要进一步把握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上的,是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是在什么法制指导思想指引下形成的。
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掌握这一阶段或这一时期法律制度的阶级本质,并进而把握其特点。
三、旁征博引,纵横前后。
法制史虽然是以法律制度为主,但是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些法律制度,是需要对相关的人文、社会等背景进行了解。
这又需要我们向有深厚的历史知识积淀和较高的古文功底的老师请教,分析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知识,使我们对法制史的把握更为清晰和准确。
15贯中法史观后感《十五贯》是一部经典的昆曲作品,其故事背景和情节都与法律和司法制度密切相关。
通过观看这部作品,我对中国的法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法律和司法制度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十五贯》的故事情节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司法制度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在剧中,熊友兰、熊友蕙兄弟各遭冤案,双双被判死刑。
然而,在监斩前夜,苏州知府况钟梦见有两只熊前来向他乞哀,于是上奏请求复审,最终平反了冤案。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司法制度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在古代社会中,司法制度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此司法审判往往存在着很多的不公和不义。
同时,由于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完善,也往往存在着冤假错案的情况。
其次,《十五贯》中的人物形象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法律人的精神风貌和追求。
在剧中,况钟作为苏州知府,是一个有正义感的法律人。
他不仅认真审理案件,还敢于挑战权贵和传统观念,为冤案平反。
他的形象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法律人的精神风貌和追求。
同时,剧中的其他人物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追求,如熊氏兄弟的忠诚和坚韧,娄阿鼠的机智和狡猾等。
这些人物的形象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十五贯》中的艺术表现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昆曲的魅力和价值。
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十五贯》作为一部昆曲作品,其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都非常突出。
演员们的表演非常精湛,唱腔和身段都非常优美,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昆曲的魅力和价值。
同时,《十五贯》的剧情也非常紧凑和扣人心弦,让观众们看得非常过瘾。
总之,《十五贯》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昆曲作品,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都非常出色。
通过观看这部作品,我对中国的法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法律和司法制度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十五贯》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昆曲的魅力和价值。
我相信这部作品将会成为我心中永恒的经典之一。
中国法史导论黄源盛读后感
本书以中国法史为引线,通过解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重探讨了法律与政治、道德、宗教等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以及法律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和特点。
黄源盛教授的写作风格清晰明了,深入浅出。
他不仅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法律制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还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展示法律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此外,黄教授在书中对一些重要法律概念和理论的解释非常精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和理论。
黄源盛教授在书中详细阐述了法律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演变,揭示了法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他指出,法律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与社会其他方面紧密相连。
同时,黄教授还强调了法律的稳定性和变迁性,表明法律既要保持其稳定性,又要适应社会变迁而变化。
黄源盛教授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当今社会的法律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法律仍然是我们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也需要不断适应和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利用法律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法史导论是一本优秀的法学著作,黄源盛教授的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使得这本书通俗易懂。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法律史的发展过程以及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为解决当今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读书报告──《浮生取义》
《浮生取义》是吴飞先生继《麦芒上的圣言》后的又一佳作,书中提出了人们对于家庭领域和公共政治领域自杀的不同看法,并用了很大篇幅进行解读。
由于我之前对自杀问题知之甚少,并且带有明显的偏见,所以,合上书时,我对自杀问题形成了几乎全新的认识。
该书与法律硕士考研专业课法制史教材(以下简称教材)相比,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的差异:
一、对自杀的态度不同
二、对个人价值的定性不同
一、对自杀的态度不同
自杀,按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舍生取义,比如宁死不过江东的楚霸王项羽、带着末帝跳崖自尽的南宋丞相陆秀夫、狼牙山五壮士、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先生、文革中不堪忍受迫害自杀的老舍先生、傅斯年先生;另一种则是发生在私人领域的自杀,比如《浮生取义》陈述的木兰喝农药自杀、木根上吊自杀、坠露吃安眠药自杀等。
对待这两种自杀,主流舆论的评价是差别很大的,中国人好面子,把气节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对舍生取义的自杀,可以用文天祥的遗诗来概括:“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充分予以肯定;与此同时,主流舆论对纯粹私人领域的自杀,几乎是完全否定的,因为自杀冲击了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中国人的生命不仅是属于自己的,更被看做是家庭或家族血脉的延续,家庭
的传承是一项神圣的使命,擅自终结自己的生命,是对家庭的背叛,如果因此导致家庭血脉消失,则更是极大的不孝,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很有可能不能入祖坟、不能入祠堂。
遗憾的是,教材之中并没有直接关于自杀的法律规制,仅仅在抗日民主政权法律制度中的婚姻法规里,出现了“严禁堕胎、溺婴,违者以杀人罪、违反人道罪论处。
”进一步推广到婚姻家庭法领域,也主要是婚姻制度和继承制度,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姓不婚、七出三不去、一夫一妻、婚姻自由”等,要更加深入探讨家庭政治中导致自杀的原因,则需要进行大量的扩展阅读。
这样的差异,一方面是因为,教材作为官方出版物,必须符合主流思想的要求,在敌我矛盾已经基本消失的今天,自杀则意味着社会存在不公正,个人受到了委屈或者愿望,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明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另一方面,受制于法制史在专业课中的分数,作者必须提纲挈领,为读者筛选出重点知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通常会省略原因和过程,直接给出结果和影响,类似颁布实施《临时约法》这样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没有约法诞生的原因,只在其主要特点的陈述中,写到了“(1)在国家政权体制问题上,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2)在权力关系的规定上,扩大参政院的权力以抗衡袁世凯。
”1而这些知识在先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晓,自然不能与《浮生取义》这样的专著带来的冲击相提并论。
1《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第十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浮生取义》的素材,来源于吴飞先生三年的田野调查,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其母亲的好人缘,第一手的资料往往是最真实可信的,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了解他们的故事之后,会发现很多自杀的原因看上去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比如陆离因为父亲指责他不挑水,喝农药自杀、国富因为儿媳妇偷藏馒头,上吊自杀、兰枝因为儿子打游戏机屡教不改,喝农药自杀等。
正因为原因和结果的反差,让我们有了探究自杀者内心活动和背后的社会原因的动机。
二、对个人价值的定性不同
一言以蔽之,教材对个人价值的定性,与思政教材一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浮生取义》对个人价值的定性,则是会过日子,有尊严地做人。
教材以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为起点,四千多年间,朝代不断更替,政权屡经变更。
从宏观上,按照发展阶段及风格特色等标准来粗略划分,将中国法制史的历史大致分为早期法制、战国以后的古代法制和近现代法制三个大的部分。
这三个部分,大致可以对应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进程的划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王朝更替,和制度的革新。
比如封建五刑“笞杖徒流死”取代奴隶制五刑“墨劓剕宫大辟”、曹魏时“八议入律”等,再加上对中华法系“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刻板印象,总体感觉都是冷冰冰的。
所以,当清末修
律宣告中华法系走向解体时,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就好比封建王朝的更替,曹家取代了刘家、司马家取代了曹家、李家取代了杨家,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任何社会事件,总有着复杂的起因,因而也是生动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而教材这样的编辑方式,把史实变成了干瘪的压缩饼干,能够满足读者应试的知识需要,但是无法发人深省。
在家天下的思想统摄下,朕即国家,君主就是整个国家的家长,个人的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就是忠君爱国。
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如战国时期主持秦国变法的商鞅、颁布“一条鞭法”的张居正、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孙中山先生等,他们都左右了中华文明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篇章,可以说是各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
以正统的成功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无疑都是治国平天下的成功人士。
我的理解是,教材中出现的人物表明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于名垂青史。
但是,历史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改革或革命势在必行这是必然,但由谁来主导这场改革或革命则是偶然,如果没有商鞅,也会出现王鞅或李鞅,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人物都具有可替代性。
《浮生取义》则主要侧重于描写普通人修身齐家的奋斗,即过日子。
而这样的人生奋斗,给我留下的印象明显更深,因为我们当中大部分人最终都会是普通人,都将经历和书中人物一样的悲欢离合。
对于整个社会或者国家而言,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成员,但是对于自己的家庭而言,我们就是半边天。
在以核心家庭为主的
现代中国,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存在对整个家庭都有重要意义,每个成员的喜怒哀乐都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氛围,而每个家庭的兴衰荣辱也会影响到其中每个成员的生活。
因此,家庭对每个人的生命有着根本的存在意义,即,生命是作为家庭的一部分存在的。
过日子,就是管理家庭,并在管理家庭的过程中安顿自己的生活。
只有自己所在的家庭整体过得好了,一个人才谈得上安顿了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过上好日子了。
为子女者,在没有成家立业的时候,其生命是以父母为首的家庭的一部分。
在这个家庭中,父母把子女当做自己生命的延续,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成为家庭生活中非常核心的一部分,以致家长常常说:“日子就是为孩子过的。
”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父母用住房公积金为孩子付买房的首付。
孩子们有没有出息,决定了这个家庭的日子过得好不好。
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是独立成家立业。
在他(她)自己的核心家庭中,他(她)的日子是否过得好,就是由他(她)与配偶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过得好不好。
我们说他(她)可以过自己的日子了,是说他(她)可以自立门户,作为一家之长了,把自己的生命延续到配偶和孩子之上了。
如果他(她)没有成家,但独立去生活了,也并不是说他(她)不能过日子,而是说,他(她)仍然作为一家之长,掌管着只有自己一个成员的家庭。
而每个人在年老之后,都要依靠子女的赡养,享受天伦之乐,直到最后在风光体面的葬礼中辞别人世。
从被抚养教育,到成家立业,再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最后平和地离开,这个过程看
似简单,但要平平安安地走完全程,却并不容易,需要满足一些基本要素。
一个家庭要过日子,离不开人、财产、礼三个基本要素。
家庭首先是由有亲缘关系的人组成的,而这个单位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单位。
生活在同一家庭中的人,需要以适当的规则维系家庭的存在,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
出生、婚姻、丧葬的仪式,同样是维护其存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2家庭理应是我们温馨的港湾,在这里我们都应该受到尊重、发挥价值,自己受到委屈回到家里,也希望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在这样的心理预期下,如果自己的尊严或价值被侵犯或忽视,我们心理上的反应会比发生在公共领域更加剧烈,也更容易作出过激的行为。
我认为,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个人价值的实现,首要的标准,既不是金钱,也不是权势,而是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在没有战乱和民族危亡的前提下,不要抛弃妻子去奉献,当然共产党员另当别论,因为对于社会和国家而言,你只是螺丝钉,是可以替代的;但对于父母、配偶和子女,你就是他们的依靠。
2吴飞,《浮生取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