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4
2.1信息的获取过程与方法一、案例背景信息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请在教材版本前的括号内打“”)()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教出版社4.学时数:非上机时间15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30 分钟,其他活动(如:实地调查、访谈、课下调研等),请指出活动方式:,大约用分钟本教学案例参与人员基本信息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来源,了解信息的分类方法。
过程与方法2、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能对信息获取的效率合理选择信息获取的工具。
3、掌握信息保存的方法。
4、了解计算机中信息存储格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5.选择适当的方法合法地获取信息。
(二)内容分析1、重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常用信息获取的使用方法,理解信息获取的多样性。
2、难点分析正确根据问题选择信息获取的工具。
(三)学生分析目前,信息获取的工具已经大众化了,大多学生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了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
所以,本节课,以有效获取信息为主要内容,促使学生根据问题来选择信息获取的工具,掌握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格式。
(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以“提出问题、问题求解、练习、拓展”为主线组织教学。
首先创设情景,由信息来源分类,引出获取信息的不同方法,同学们通过了解信息采集方法,掌握信息保存方法。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3.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1)教师参与提出问题的小组讨论;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1、教与学的过程描述2、关键环节提炼(1)引入:应用示例,激发兴趣,提高学生信息多样性的认识。
(2)体验:学生分组练习(3)交流和讨论:让学生交流、谈体会,(4)总结提升:通过汇报,互评,提高对需求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获取信息的方法教学设计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教学设计《获取信息的方法》教学设计 ****市第六中学 *** 【教材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已经成为信息呈现方式的主流。
本节课选自上海科教版信息技术基础高一必修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信息的需求和信息的之后,在众多的信息中,因特网成为获取信息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通过因特网检索信息的能力就成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
显然,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和探究自然成了本章的重点。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二班的学生,通过多年知识的积累及能力的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
上节课学习后,他们已经掌握了有关信息的基本知识,但对获取信息的方法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归纳。
本节课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 1.了解信息的几种获取方法。
2.了解目录检索和关键词查询两种因特网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
◆技能性目标 1.熟练使用两种检索方式检索信息。
2.根据主题活动的要求,运用合适的搜索方式和技巧查询检索资料。
◆情感性目标 1.树立合法获取信息的意识。
2.充分认识到搜索技巧在搜索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在生活、学习中充分运用网络工具的意识。
3.初步体会信息资源管理中文件管理的重要性。
4.通过四川汶川 ___的引入,再次激起学生对灾区人民的关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熟练使用两种检索方式来检索信息。
难点:运用合适的搜索方式和技巧查询资料。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话引入:今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一件令人关注的事情,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事情吗?……〖设计意图〗:通过四川汶川地震的引入,既可以再次激起学生对灾区人民的关注,又达到了揭示课题的作用。
二、自主合作,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搜索引擎的含义以及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的两种方式:目录检索和关键词查询。
第二章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第三课时滨海县獐沟中学汤凤池【教材分析】新教材以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结、归纳和提升为手段,从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的需求出发,以“信息获取一般过程”为主线,突出将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与实践中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学情分析】通过前2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已懂得信息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也能较深入地分析一般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几个环节。
但少部分同学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不大,学习积极性不高。
本节课通过对上帝之眼这个软件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剖析信息获取过程的各个环节,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教学难点】信息获取一般过程的正确剖析【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探究研讨法等【教学过程】一、导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板书)任务目标:找到美国现役的一艘航空母舰的当前资料。
(如停靠位置,舰体尺寸,当前装载战斗机数量等等)也许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但是,今天老师通过秘密手段已经掌握了这个信息的取得方法,老师也不藏私,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节课就把这一招传授给你们。
等大家掌握了这一招以后,就可以从上帝的角度观察我们的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我们一直说的这个神秘主角隆重登场:《上帝之眼》(板书)软件介绍:这个神奇的软件,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的汽车以上大小的物体,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上面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对信息获取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宏观把握,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信息需求,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是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⑵过程与方法:能够剖析信息获取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教学难点】¥信息获取一般过程的正确剖析【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探究研讨法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小结第一章)前面几次课我们讨论和学习了第一章的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认真学习了信息的含义及其一般特征,以及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其发展趋势等,知道了信息的重要性。
那么又该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呢下面几节课我们着重来学习第二章的内容——《信息的获取》。
(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一切信息来源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当今世界,人们的生产、科研、生活、学习、政治以及军事等活动过程中,信息无处不在,而且举足轻重。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生活中不是没有信息,而是缺少获取信息的方法。
在信息的海洋里,如何及时、合理、准确、高效、科学、合法地获取所需信息呢信息获取是否有规律可循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师问:好,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是如何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中考成绩的生答:声讯电话;泰兴招生网师问:你们又是怎么知道各个学校分数线的生答:电视(泰兴新闻、教育新闻)报纸上登的打电话到学校打听的别人说的……师:很好,电话、电视、报纸、网络、身边的人都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第一节《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案“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学习任务单一、信息的来源有哪些?1.信息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了解奥运会有关情况的途径是:途径一:途径二:途径三:二、如何获取信息?1.信息的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获取信息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信息?1.你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有关奥运会信息的?途径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途径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途径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问题时使用的搜索引擎是_________________使用的关键字是:_______________四、不同历史时期人类获取信息的方法一样吗?请填写不同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不同方法:五、通过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通过学习,你还有哪些新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的获取教案【篇一: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教案】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必修中的重点章节,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获取的方法,尤其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对本单元内容及学生的分析,对信息文化的追求应当最终以流畅的内化为个体自然意识为最高境界。
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加深获取信息的成功的体验和印象,为以后的使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往知识的基础上,在对学生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不同起点采取分层次教学,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同时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与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度等。
教材版本:青岛出版社课时 1知识目标①了解信息的来源,掌握获取信息的常用方法②理解信息需求的四个要素③了解信息价值的判断标准。
技能目标①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信息的需求;②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采集信息,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保存信息;③能够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合理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体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②提升科学、高效、合理、合法获取信息的意识;③提升鉴别信息和自我防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信息的获取、保存方法。
教学难点:信息需求的四个要素教法:任务驱动,实践操作,分析归纳。
学法:采用自主阅读、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快乐导航】今年的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2周年,请同学们以“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写一篇关于学习雷锋的文章。
【教师活动】当你们接到这个研究任务时,是不是要围绕这一主题收集相关信息。
请同学们谈你们过去是怎样获得与学雷锋这一主题相关的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讨论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1 获取信息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体验信息获取过程,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原因,能根据实际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获取信息,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了解信息来源的一般分类,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体会学习信息获取方法的价值和意义,自觉关注信息获取的效率,并努力提高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说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要让学生对信息来源的多样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并能够明确可从多种信息源获取同一类信息,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2、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说明:要求学生根据信息不同来源,理解并能选择获取的信息的相应方法,同时要引导学生使方法具体化成可操作的行动方案。
三、教学难点分析信息需求。
说明:学生虽然在生活、学习中经常要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但他们可能很少认真关注分析的方法,这需要老师引导其认真归纳、总结。
从而养成规范分析问题的良好素养。
四、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实践操作,分析归纳。
2、采用自主阅读、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环境:网络教室七、教学过程:学情分析学生升入高中后,对计算机的使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处理信息这一部分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方法,基于此通过合理的教学案例设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研讨交流,形成合理合法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良好意识。
效果分析本课结束后,向学生下发教学反馈表,评价教学效果和老师表现,学生反映对本节课知识掌握较好,对获取信息的过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自己获取信息的技能。
并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作品制作。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材分析1、本节是整个教材的重点,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基本信息技术,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而本节内容就是达到以上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信息的获取》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科学探究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我对学生、教师和教学过程作了定位: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构建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以此为依据,设计策略如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真实的任务为切入点,以“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 的四个环节为逻辑线索呈现各节的学习内容,突出第一节“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这个重点。
第二、三节的内容穿插到“采集信息”这个环节中去,这样使得每节课的内容均与逻辑线索紧密结合,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了必修模块之教与学的特色,掌握获取信息过程的思想方法,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前分析1、教学内容的选择及硬件环境(1)教学内容:信息的获取(2)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电子教室2、学习者的特征分析(1)知识基础: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问题的调查(见附件4),通过调查发现1、学生上网搜索技巧与下载方法基本掌握,但缺乏深度。
2、对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缺乏认识及重视程度。
(2)能力基础: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及接受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思维活跃,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强。
(3)心理基础:大部分同学对网络方面的知识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存在重技能、轻理论,对知识思考、归纳有畏难情绪。
三、明确学习任务1、教学目标A、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搜索引擎的分类查找、关键词查找方法。
(2)合法下载网络中的文件。
B、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通过亲历体验获取信息的过程,从中理解和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
(2)通过协作学习,培养他们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竞争意识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注重观察、总结学习过程的经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3)使学生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形成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一节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二单元的第一节内容(教材的第28页至36页),本节主要分析信息获取的有关渠道,非数字化信息转换为数字化信息的有关方法。
学生分析: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己经感受到生活中的信息是丰富多彩性,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认识信息世界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如何获取需要的信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一节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掌握获取信息的多面性。
2、过程与方法: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根据需要来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与获取的多面性,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理解信息可多渠道获取,掌握文本、图像信息数字化表示的基本知识及转换的基本方法。
难点:面向实际应用的信息多渠道获取、存贮的思想方法,数字化表示的相关术语的理解。
教学课时:2个学时。
课程标准: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交流、合作式、任务驱动、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类型:新授课型[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一、导入:(1)复习旧课:同学们,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并对我们所处的五彩斑斓的信息社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那么请同学们回忆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而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
而信息的表现形式有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
(2)导入新课:据说在某所大学的大门上刻着这样的一句话:“知识的一半就是知道到哪里去寻求它。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获取信息的方法教案及教学设计2.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3. 教学对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4. 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2)掌握常用信息获取工具的使用;(3)培养学生运用信息获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获取的?引入本课课题——获取信息的方法教案及教学设计。
2. 讲解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1)传统信息获取方法:如查阅书籍、报刊、杂志等;(2)现代信息获取方法:如利用互联网、数据库、电子书籍等。
3. 演示常用信息获取工具的使用(1)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2)数据库:如CNKI、万方等;(3)电子书阅览器:如Kindle、多看等。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使用上述工具获取信息,并分享获取过程及成果。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讲解信息获取的方法与技巧(1)关键词搜索:如何准确地输入关键词;(2)信息筛选与评估:如何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价值;(3)信息整合与呈现:如何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展示。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信息获取方法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信息获取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2.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3. 学生作品展示:评价学生信息获取、筛选、整合和呈现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用于导入新课;2. 信息获取工具:如搜索引擎、数据库、电子书阅览器等;3. 案例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信息获取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获取方法;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信息获取方法。
关于“信息的获取”的教学设计【课程内容】1.信息获取2.网络信息检索【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明白搜索引擎的分类。
2.能力目标: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培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
3.情感目标: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基础》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本章节正是围绕“信息的获取”所展开,是信息加工、管理等其他章节学习的前提,其中涉及的操作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关键开端,同时也为学习如何从因特网下载信息作准备。
【学生分析】经过前几次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有所了解,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充满好奇,但对信息的来源缺乏了解,部分能力强的同学只会通过固定的途径查找需要的信息,大多数同学根本不会查找信息,并且缺乏动手查找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不同类型信息的下载。
【教学难点】多种网络信息搜索方式的原理、操作区别及其策略和技巧。
【教学设计】1.在学习信息获取的过程与方法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对具体的信息获取活动进行剖析,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2.信息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引导学生尝试从多种途径有效地获取信息,避免了单纯利用图书或网络获取信息。
3.本学期的教学:通过分组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组织教学。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可将前后知识点的学习贯穿:首先通过网络搜索查找与研究性学习主题相关的各种信息(文字、图片、视频……);然后通过下载来收集相关的各种信息;通过“信息加工”来处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集成和交流”来形成展示成果并展示;最后“管理”研究性学习的信息资源;正是信息技术的体现。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获取信息中的“搜索”展开:(1)每个小组自定一个贴近自身学习生活、有价值的主题作为本小组的研究课题。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山东省滨州市邹平一中郭凤广一、教学设计背景(一)内容分析本节要求学生对信息获取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信息需求,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是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这也表明,对信息文化的追求应当最终以流畅地内化为个体的自然意识和自觉行为为最高境界。
(二)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并且此前又学习了信息的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另外,高中生已经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时能够运用自己的思想进行描述和说明。
因此,他们基本具备了在实践基础上接受信息文化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过程;分析信息来源与获取的多样性;能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获取信息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会根据需求选择信息来源,掌握信息获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能针对实际问题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获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逐步养成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习惯;能对信息获取的效率进行关注。
(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合适的方法获取信息。
2.教学难点:分析信息需求。
(五)设计理念问题解决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但目前对其理解还比较片面,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学生总被要求去解决由他人提出的问题,这很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此外,问题解决是一个包含了多个环节、多个层次的复杂过程,单一的问题很难完整的诠释、运用教学内容。
因此,本节课采用基于问题主导的创新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问题解决视野下去建构知识、亲历技术实践、理解技术思想、发现新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问题一:小虎是一个记者,有一天他正在赶稿子,突如其来的陌生电话打断了他的思路,郁闷中看到来电显示是1381796XXXX。
2.1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本章概述课程内容标准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2、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3、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5、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一、教材分析1、本章的作用和地位本章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第二章,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章强调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信息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侧重培养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
另外,本章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也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2、本章主要内容介绍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
本章设置了四节内容:第一节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本节从“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的主题活动出发,提出为解决问题要先获取一定的信息,让学生沿着“确定信息需求”→“寻找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的流程开展探究、交流活动,探索、归纳获取信息的一般规律,从而掌握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和常用方法。
第二节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本节由案例“开心辞典”引出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任务的设置,让学生着重学习了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并利用“下载MP3音乐”任务的设置,让学生在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网络中文件的下载方法及下载时应注重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
第三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本节由案例“来自国外的免费馅饼”和“天气通报”引出了信息评价判断的三个基本方法: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和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第一节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一) 设计思想与理念
本章学习采用的是建构-探究(Construction-Inquiry Learning)学习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通过学习者积极、主动、协作的探索研究活动,完成学习目标、有效改善学习、培养学习者学习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2.能将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用各种不同方法收集信息.
2.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鉴别与筛选
3.对收集后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收集个人主题中的相关资源,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2.正确引用网络信息资源,尊重知识产权,以避免侵犯版权
3.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结协作意识
(三) 内容分析
1. 教材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选自粤教版教材《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中四节的内容,分别包括“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以及“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游计划”。
这部分内容涉及搜索引擎的相关操作,如果按教材的先后顺序进行学习,学生没有从需求出发很难理解学习内容的实际意义,我将学习内容的了解和掌握适时穿插于整个主题的设计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兴趣的基础上,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前提下,带着热情去探索新知,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还能自我建构出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新知识。
2. 教学重点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2) 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取合适的方法获取信息。
3. 教学难点
1) 能从包含的问题中分析信息需求,能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
(四)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但是在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方法不够得当,因此在这方面应该有所加强。
(五)教学方法
讲解、探究、任务驱动和协作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策略设计
一.激情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引入研究性学习必做的课题,以课程整合的形式让学生明确探究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思考,为探究学习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
上周我校进行了高一年级同学远足活动,同学们身穿校服在路途中英姿飒爽,步伐整齐,振奋人心。
虽然留了很多汗水甚至是泪水但是大家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人生的历练。
请同学们谈谈远足的感受。
学生活动:
积极参与,畅谈自己在远足中的感受:挫折,勇敢,认真,团结,积极,成功,团队精神,伤痛,累,汗水,疲惫……
二..新授:
教师提问:
这次的远足留给每位同学很深的印象,留给我们许多的记忆和震撼,所以,为了纪念这次远足,我们要来制作一期《远足特刊》。
我们要完成这份特刊首先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学生活动:
获取信息。
教师活动:
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
思考并阅读教材了解信息需求的过程,通过填写附表一,感受分析信息需求的过程
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1、确定信息需求。
2、确定信息来源。
学生活动:
根据自己列出的信息需求清单讨论主要可以从什么来源获取信息。
3、采集信息
教师活动:
(1)根据信息的不同来源会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
教材表2-2给出信息采集的一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表2-2,了解采集信息的一些方法。
(2)采集信息的工具在信息社会,采集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多,我们应善于借助工具来采集信息,同时还应该注意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信息的采集,表2-3中给出了采集信息的一些工具,学生们可以从表中进行了解。
学生活动:
(1、)学生阅读教材表2-2 ,根据教师的指导掌握采集信息的方法。
(2、)学生交流对不同信息采集工具的认识和了解。
(3、)进行交流,谈谈自己在采集信息方面的经验。
并讨论如何从刚才所选择的信息来源获取信息
4、存储信息
教师活动:
(1)获取信息后就要学会保存信息,采集来的信息往往比较杂乱,需要进行整理。
教师给学生讲解如何将信息整理和分类,填写信息采集卡。
(2)将信息保存在计算机中。
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能力非常强大,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而信息在计算机中主要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的,不同类型的信息存储的格式是不同的。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保存可以使用文件系统提供的文件夹进行保存,也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
学生活动: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学会信息的整理和分类保存的方法,理解信息采集卡的意义
附表一信息需求表
附表二信息采集卡(以下只列出部分内容)
【练习】
“蛋奶工程”使许多学生受益,但是因为引用学校提供的奶中毒事件却时有发生,如果你是主管此项工作的负责人,你将如何为学生们的饮用奶做一个选择。
选定需求信息,信息类型及来源,完成信息需求清单,并利用课后及第四、五节课的“搜索引擎”知识,进行信息采集,完成信息采集卡并将信息保存在计算机中(两个周的完成时间)。
读以下一段材料: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辽宁省海城市发生“学生豆奶中毒”事件以来,引起社会公众和媒体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是“学生饮用奶”蒙冤。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办公室有关负责人
再次提醒我们:只有经国家有关部门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认定的生产企业才有资格生产学生饮用奶,目前全国共有48家,已在媒体上公布;进入学校的必须在包装上印上“中国学生饮用奶”专用标志等。
三。
小结。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远足为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同学们强烈的关注,同学们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每个同学都有可以发言的话题,课堂气氛很活跃,师生互动和默契,在畅谈与交流中融入了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点,过渡自然,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总体来说效果不错。
不足处:
学生对于信息需求把握的不是很好,心里需求内容相对单一,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