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
- 格式:doc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32
【康复心理学考试整理】
1、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其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帮助控制行为。
)
2、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应用于医学领域中,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及其在健康与疾病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3、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学派:
(一)精神分析或心理动力学派
创始人是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疗法,其理论有:
(1)心理层次论: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提出潜意识理论。
(2)心理结构论:本我(生物层面)、自我(心理层面)、超我(社会层面)。
本我:建立人格的基础,处于无意识中,表现为各种本能性的冲动;
自我:是人格的执行部分,既要寻找本我的冲动得以满足的方式,又要考虑到所处的实际情况,根据现实的可能性行事;
超我:人格中体现道德准则的部分,是早年儿童时期体验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奖励和惩罚,被自身内化后形成的伦理、道德、价值标准。
(3)心理防御理论:包括自恋的、不成熟的、成熟的三类防御机制。
(4)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形成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即口欲期(约至1岁)、肛欲期(约1~3岁)、性蕾期(约4~6岁)、潜伏期(约6岁~青春期)、生殖期。
(5)病理心理的冲突理论:欲望的满足与阻碍之间的矛盾的妥协结果形成症状。
精神分析认为潜意识里的冲突是导致神经症性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潜意识冲突主要指童年时形成的,没有得到解决的冲突。
(二)心理生理学派
(1)心理生理学是以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改变)为自变量(因),以生理改变特别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内脏活动以及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改变为因变量(果),来进行研究的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生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也可以说它是医学心理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2)上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注意到强烈的情绪变化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到下丘脑的激素分泌,并导致心血管活动的改变,从而提出了‚情绪心理说‛。
(3)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H.Selye)根据个体对过强的刺激进行抵御时引起非特异性反应,即表现出的一般适应综合征(GAS)而提出了应激(stress)的概念和学说。
(4)1950年后美国医生沃尔夫(H.G.Wolff)和马森J.W.Mason)等发现不同的情绪变化可以造成消化系统血流及分泌的改变,进而造成黏膜损伤,为心身疾病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
(三)行为学派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为其主要理论支柱。
A、经典条件反射,又叫反应性条件反射,它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
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的。
B、操作性条件反射,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认为一些精神疾病和病态行为都是通过操作
性条件作用获得的。
华生、桑代克和赫尔等人均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2)认为人类的各种行为,包括适应性行为和非适应性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
适应不良行为来源于错误学习、不适当的联系或学习能力缺乏,可以通过重新学习或训练进行矫正。
(3)行为治疗是直接的、由治疗医师引导的、强调治疗针对靶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治疗短期,能对治疗效果进行系统客观的评定。
由于行为治疗模式强调客观研究,疗效较为肯定,因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四)认知学派
(1)70年代以来,行为学派的观点出现了一些改变:拉扎勒斯认为不该忽视人的内心活动,他将认知成分整合到治疗技术中,为认知疗法的应用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2)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引起了人们对认知因素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式——认知模式。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称作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的获得不是通过条件作用的途径进行的。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建者。
(3)贝克的认知治疗模式:基本理论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情感和行为障碍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找出这些认知曲解,提供‚学习‛和训练方法以矫正其认知方式,就能使心理障碍消除。
(五)人本主义学派
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主要代表。
(1)认为每个人‚都有向着健康的积极意志、向着成长的冲动或向着人的潜能自我实现的冲动‛。
(2)人本主义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仅仅注意缺陷,它重视人的独特性、寻找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性。
(3)患者中心疗法:人本主义的治疗模式在于鼓励患者接受自我,尝试利用个体的潜能,包括:
①创造一个宽松的无威胁性的环境,有利于患者采取开放的态度审视自己。
②设身处地地理解患者独特的世界观。
③鼓励患者完全地自我接纳和自信,在此基础上作出行动的选择。
4、康复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和揭示康复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识三个方面,其中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与意识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认识的过程可以从感觉、知觉、学习、思维、注意等方面来研究。
6、感觉的一般特性:
感受性: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适应:机体的感受性因刺激对感受器作用时间的长短而改变的现象。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适应最不明显的是听觉。
感觉阈限:只有达到一定的强度时机体感受器才能产生感觉,能引起感觉的最低刺激强度即感觉阈限。
感受性高,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7、感觉中听觉是感觉阈限最不明显的。
8、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①知觉的完整性(接近律、相似率、连续律)②知觉的选择性③知觉的理解性④知觉的恒常性。
9、影响知觉的因素:
知觉者:经验、性格、需要
知觉对象的特征:背景、动静态、重复性
情境因素:时间、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10、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感觉只需个别器官的活动,知觉需各种感官共同的活动。
知觉是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11、错觉和幻觉的区别:
错觉是指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志杰作用下,主观上发生歪曲的反应,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幻觉是指在没有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直接作用时发生的不真实的感知,也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12、学习是指凭借知识经验和实践使行为或行为浅势产生比较持久改变的过程。
13、人类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而来,主要由家庭和社会因素两个因素会造成一定影响
14、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指以往感知过得事物,思考过的问题,曾有过的情绪体验,学习过的动作行为等在人脑中留下一些印记,并且这些印记在一定条件下在头脑中浮现出来。
15、记忆的分类:感官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其中感官记忆的时间是最短的。
(运动记忆又称肌肉记忆保持时间最长)
16、记忆的基本过程:
(1)识记:识别和记住信息的过程,或理解为将输入的具体信息改变为抽象的、便于记忆中储存并提取的编码的过程。
(记忆的开端,保持的前提)
(2)保持:指识记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记忆中中心环节。
(实现再认和再,现的重要保证)
(3)再认和回忆:是信息的提取与输出的过程。
(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
再认是以往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被识别出来
回忆是在头脑中重新呈现以往曾经经历过,但现在不在眼前的事物
1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随时间增加记忆减少。
17、遗忘症指病理性遗忘,分器质性遗忘和心因性遗忘,可以发生在记忆过程的任意一个环节,遗忘往往从最近发生的事件扩展到以往的记忆,并有一定的选择性。
18、逆行性遗忘指患者不能回忆疾病之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顺行性遗忘指患者不能回忆之后一段时间所发生的情况。
19、由严重的心理创伤等原因,造成患者不能回忆过去生活中某一阶段与强烈痛苦情绪体验有密切联系的经历或事件,成为心因性遗忘。
具有保护作用。
2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性反应,这些反应主要借助语言来实现的。
(概括性、整体性)
21、思维的过程:
(1)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多个部分,抽取出具体的个别属性加以考察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把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的不同属性结合起来,从事物的整体方面加以考察的思维过程
(2)抽象和概括:
抽象: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加以区别,舍弃非本质属性而抽取出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把客观事物抽取出来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应用推广到同类事物的思维过程
(3)判断和推断:
判断:是根据客观事物和各种想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对事物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推断:是从一个或几个判断得出新判断的思维过程。
22、衡量注意的标准:
(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的察觉或认识客体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能否较长时间的保持在某种事物或从事的某种活动上。
(3)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注意分配在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动作与对象上。
(4)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23、注意的分类:有意注意:有目的需意志努力。
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又无需太多意志努力。
24、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心理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是不易被个体所控制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是人们难以控制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24、情绪与动机的关系:
(1)情绪是伴随着动机性行为而产生的,个体的动机能否满足,自然伴随产生不同的情绪,满足则快乐,不满足则痛苦,在追求过程中受到阻碍,则产生恐惧、沮丧等心情。
(2)有时情绪本身就具有动机作用,能促进个体的行为活动,恐惧活动可以促使人产生逃跑、攻击行为。
25、情绪理论:
(1)詹姆士—兰格情绪外周学说: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反常识‛的理论:情绪并非由外界刺激引起,而是由身体上生理变化所引起。
(2)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
a、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会产生同样的生理变化,个体并不能凭对生理变化的
知觉来辨别自身的情绪状态
b、个体并不能察觉情绪变化引起的所有生理变化
c、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3)沙赫特(斯开特)—辛格的情绪因素学说: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情绪是个体对刺激情境和身体生理变化两方面认知解释引起。
)
比较:a、一般常识:‚我颤抖是因为我害怕‛
b、詹姆斯—兰格:‚我害怕是因为我颤抖‛
c、坎农-巴德:‚这个狗使我颤抖和感到害怕‛
d、沙赫特:‚我认为我的颤抖和害怕是因为我意识到了这个情境的危险。
(4)情绪相对历程论:假设大脑中管理情绪的部位可能存在某种组织,该组织在某种情绪状态时,会发生与此状态反向的相对作用。
26、能力是人顺利完成魔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7、能力按倾向性分为一般能力,即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和特殊能力。
28、人格: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经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包括需要、气质、性格、能力等。
人格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1)能力:即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
(2)气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3)性格:为完成活动而采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
29、气质类型及特点
(1)胆汁质:急躁、直率、热情、兴奋性高、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外向性。
‚热情而急躁者‛
感受性底,耐受性高,可塑性低,敏捷,情绪外倾明显。
行为表现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思维敏捷但粗心,缺乏准确性,情绪强烈而不稳定,。
情绪强烈而不稳定。
(兴奋型/急躁型)
(2)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快、喜交往。
注意力易转移、兴趣易改变、外向性。
‚活泼而好动者‛
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可塑性较高,不随意反应强,兴奋性高,较外倾。
行为表现热情活泼,充满朝气,敏捷好动,但心境易变,注意力易转移,兴趣广泛易变。
情绪体验不深刻,遇事不往心里去,容易适应变化的生活环境,好交际,但轻承诺。
(活泼型)
(3)粘液质:稳重安静、反应慢、沉默寡言、情绪不外露。
注意稳定但不易转移、善忍耐、具内向性。
‚沉着而稳定者‛
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可塑性低,不随意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低,内倾,安静稳重,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做事专心致志,善于自制,行动缓慢,遇事多沉默,冷静但过于拘谨。
其心理活动的显著特点是安静、均衡。
(安静型)
(4)抑郁质:行动迟缓而不强烈、孤僻、情绪体验深刻、感受性很高,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的细节、具内向性。
‚情感深厚而沉默者‛
感受性高,耐受性低,不随意反应性低,明显内倾,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刻持久,反应速度慢并且刻板。
行为孤僻,行动迟缓,对事物反应敏感,善于观察别人易忽略的细节,不愿与人主动交往,基本心境消极,工作学习易感疲劳,总显
得信心不足。
(抑郁型/神经质)
30、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性格的社会性较强,气质生物性较强;气质更多受到人的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而性格主要是指个体行为的内容,它们是在后天形成的,更多的是受到了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②生理基础不同:性格是后天条件反射系统,气质是先天神经类型。
③性格形成晚且较易变;气质形成早且不易变。
④气质具有明显的天赋性,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而性格是后天获得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性格则有好坏之分。
⑤气质是生下来就有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而性格则是在个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中,随着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发展的。
相对于气质而言,性格较易发生改变。
(2)联系:
①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如飞行员必须具有冷静沉着、机智勇敢等性格特征,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这些性格的形成就会掩盖或改造胆汁质者易冲动、急躁的气质特征。
②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改造的速度
当某种气质与性格有较大的一致性时,就有助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相反会有碍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如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勇敢、果断、主动性的性格特征,而黏液质的人就较困难。
③气质影响到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例如,同是勤劳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表现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会表现出踏实肯干,认真仔细;同是友善的性格特征,胆汁质的人表现为热情豪爽,抑郁质的人表现出温柔。
3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人格的基本结构由三部分构成:自我、本我、超我。
荣格的人格理论:一种是关注客观世界、即外向性;一种倾向个人的内在世界,即内向性。
31、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第一阶段(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在这一阶段如果婴儿得到适当的爱抚和照料,就会产生基本信任感,反之就会产生基本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1~3岁):自主性对含羞和疑虑。
这时儿童学会爬、走、推拉、说话等随意动作,父母也开始对儿童进行训练和教育,控制儿童的行为,儿童的自我意愿与父母的意愿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如果父母保证儿童发展其社会许可的行为,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反之就会产生羞怯。
第三阶段(4~5岁):主动对内疚。
这时儿童开始积极的探究外部世界,如果父母积极的鼓励他们创造性行为,他们就形成主动性;反之,形成内疚的特点。
第四阶段(6~11岁):勤奋对自卑。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正规教育,若儿童能以稳定的注意刻苦努力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则会产生勤奋感;反之,形成对能力缺乏信心的自卑感。
第五阶段(12~20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儿童进入青少年期,个体意识分化为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如果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达到统一,就形成信任、主动、坚定与勤奋等品质;反之,否则就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20~24岁):亲密对孤独。
这一时期个体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
一性结合起来,具备与他人亲密相处的能力,个人人际关系顺利的话,个体就会形成亲密感,反之就形成孤独感。
第七阶段(25~65岁):繁殖对停滞。
这一阶段是人的中年期,人们努力实现同一性,同时还要繁殖后代,从事生产。
第八阶段(65岁以后):自我完整对失望。
这是人的晚年期。
只有回顾一生具有一种圆满感和满足感。
3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33、动机:行为的直接动因,是引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
分为原始性动机和习得性动机。
(1)原始性动机:①饥饿动机;②渴动机;③性动机;④母性动机;⑤瞌睡动机;
⑥好奇动机。
(2)习得性动机:①恐惧动机;②攻击性动机;③亲和动机。
34、动机冲动的三个基本类型:
(1)双趋冲突(接近—接近型冲突):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
(2)双避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择其一,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
(3)趋避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
双重趋避式冲突: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
35、挫折:指个体因动机性行为遇到无法克服的阻碍而体验到的不快、烦恼和沮丧情绪。
对挫折的忍受力影响: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以往的生活经验决定。
(1)个人的生理状况:发育正常、躯体健康的个体,一般比躯体患有疾病或有缺损的个体对挫折忍受力强。
(2)个体对挫折情境的判断评价:对同样的挫折情境,有的个体可能认为是严重的挫折,而另一些个体却认为是无所谓的事情。
36、变态心理学
第一节变态心理概述
广义:指所有偏离正常的心理过程或行为。
狭义:心理障碍,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偏离常规或公认规范并且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
一、概念
变态心理是指人的感知、思维、情感、智能、判断、行为、记忆及人格等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发生异常。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地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地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
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异常心理活动的特点: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
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别标准
1.经验的标准
病人自己的主观体验
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
2.统计学标准
比较客观,操作简便,但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正态分布;受到社会文化影响,不能普遍适用。
3.医学标准病理
心理现象+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的根据;部分心理障碍仍缺少可测量的生物学指标。
4.社会适应性标准
(1)与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2)与自身常态比较;(3)受到不同时代、地域、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依据日常生活经验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1、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统计常模;
2、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3、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4、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5、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我国学者也提出了许多心理健康标志,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 智力正常;(二)情绪稳定;(三) 意志健全;(四) 行为协调;
(五) 个性良好;(六) 自我意识正确;(七) 人际交往和谐;
(八) 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
第二节精神病性障碍
(一)精神病性症状
1.幻觉(hallucination)
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
2.妄想(delusion)
是病人在意识清晰下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