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6
民国时期的农业问题与农业改革民国时期,中国农村是一个广大而落后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基础脆弱,农村经济相对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缺失,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得不到保障,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农业问题和农业改革一直是民国时期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这个话题,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
一、民国时期农业问题的表现1.生产方式落后:中国农村生产方式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耕种、种植、养殖等人力劳动阶段,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使用都异常单一和粗糙,农业生产总体效率低下。
2.资源匮乏:中国的土地、水资源都非常匮乏,加之人口众多,资源压力非常大。
3.经济不稳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全国的经济发展缺乏平衡,为农村居民提供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非常匮乏。
4.收入不稳定:农村居民因为生产收入低而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农民衍生的问题较多,如贫困、流浪、不良岗位分配等问题。
5.劳动力短缺:因为经济落后,很多年青人来到城市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
二、民国时期农业问题的根源1.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滞后:中国农村的传统生产方式和技术十分单一,稳定性强,但是每年由于人均土地面积逐渐缩小,这些方法变得愈发不适用。
2.国土资源局限:中国土地资源非常有限,而人口紧缺,据统计每400人只有一个公顷的耕地,总面积不超过 1.54亿公顷,土地流转问题显著。
3.社会矛盾激化:因为农村地区的长期贫困,城市的生活成为了一个与农村生活互补不了的吸引力,城市和农村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大。
4.基础设施建设缺失: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交通、邮电和通信设施,不能打通城乡东西南北联系。
三、民国时期农业改革方案为了改变农业问题,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以期望解决农村的诸多矛盾,包括:1.土地政策方案:在民族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授权实行土地私有化,实行土地义务细则,夯实农村干部队伍,开发资源及水利基础设施。
2.农业组织结构改革:建立农业协会、农业社、农村集市等,厘清农业生产关系,以实现农民自治和直接参与,实行国家和社会资助政策3.财税体制改革:改进税收体系,设定公共投入计划,避免地方政府过度依靠农业发展投资。
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_科学家集体传记角度的分析一、内容概述本文将简要介绍近代中国农业的社会背景与发展环境,为农学的崛起与发展提供历史背景。
本文将阐述科学家们对农学研究的初步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农作物改良、农业技术应用和农业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努力。
本文将揭示这些科学家如何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依然坚守科学研究的初心,推动农业科学的不断进步。
文章将分析科学家们如何将农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这包括他们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教育改革以及农业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科学家不仅致力于实验室的研究,还积极参与农业实践,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在农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群体,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对农学发展的贡献。
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将激励更多的年轻科学家投身于农学研究中。
本文将分析当前中国农学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将指出农学研究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文章还将探讨未来农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以期为农业科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 简述中国近代农学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根植于国内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国际农业科技进步的双重背景之下。
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随着西方科技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农业开始融入现代科技元素,逐步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这一历史转型时期,是中国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节点,也是近代农学萌生和发展的土壤。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标志着中国农业开始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进程,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模式。
近代农学的兴起,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对于缓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代农学的发展培育了一批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们为中国农业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农业推广简史第一节我国农业推广简史一、古代劝农史(一)远古教稼的开创与兴起1.神农时期氏族部落内部人们共同劳动,相互之间主要传播粗放的垦种技术和原始驯养技术。
2. 通过尧舜时期的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由自发传播向自觉推广,逐步形成农业推广体制。
后稷成为兴起教稼的第一位农师。
(二)古代劝农的辉煌成就春秋战国时期以铁制农具和牛耕为标志,原始农业转向传统农业。
我国最早的农书《神农》、《野老》;我国最早的农学论文《管子.地员篇》、《吕氏春秋.上农四篇》。
1.西汉时期著名农官赵过首创培训、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跳跃式传播范例。
2.历代编撰农书作为劝农教材。
西汉《汜胜之书》;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羽《茶经》;宋代《陈平农书》;元司农司孟祺《农桑辑要》,元《王桢农书》,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明马一龙《农说》,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清方观承组织《御题棉花图谱》,鄂尔泰《授时通考》。
在农业推广史中,由朝廷颁行农书,利用大众传播方式进行农业推广,最早记录于唐代。
3.宋太宗时期首创“农师制”,充分发挥民间力量配合作好劝农工作。
4.元明之际黄道婆对发展凇沪棉业和明清之际陈振龙推广世家对传播甘薯的历史性贡献。
5.清圣祖康熙令李煦试种双季稻,创造出试验示范、繁殖、推广的整套程序。
二、近代农业推广史(一)开创与发展农业教育1905年京师大学堂分设农科大学,,这是我国兴办的第一所农业大学。
(二)建立农业科研机构1909年在上海建立育蚕试验场,这是全国第一所专业性农业科研机构;1902年在保定建立综合性直隶农事试验场;1906年在北京创立中央农事试验场,这是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
1932年民国政府在南京设立中央农业实验所。
(三)制定农业法规条例1898年光绪帝听从维新派主张下诏。
1906年清政府制定农会简章共23条。
(四)民间社团的活动与农业推广实验区的成绩1897年,中华农学会在上海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农业学术社团,罗振玉任会长,创办《农学报》。
山西农经/ 2021年20期DOI:10.16675/14-1065/f.2021.20.039浅析1927—1937年农业发展状况□黄军摘要:抗战前10年我国在农业现代化探索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不仅体现在现代化农业行政机构的设立,也体现在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废除了阻碍农业发展的各种制度,并对传统农业改良做了很多努力,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趋势。
经过10年的发展,由于国内政治环境相对缓和,国内局势较稳定,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比如废两改元、法币政策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使得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趋势显著加快。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农业行政体系;农业商品化文章编号:1004-7026(2021)20-0098-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9文献标志码:A(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1农业法令与政策一般来说,在一个现代体制政府中,农业行政体系的构建有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农业的发展进程。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10年,中央农政机构主要有农矿部(1928—1930)、实业部(1930—1937)、农村复兴经济委员会(1933—1937)、全国经济委员会等,这些机构均有管理农业农村的职能[1]。
经过1927—1937年的努力,建立了相对完善、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农业行政体系,为这一时期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制度保障,我国农业行政的近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各机构间职责划分不明确,机构众多,略显臃肿,纰漏甚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农业行政效率的提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问题的处理应谨慎,保护农民的利益。
1927年以后,我国开始关注并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比如《佃农保护法》《清理荒地保护法》《土地法》等。
这些法令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传统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但是在租佃制制度上做了一些革新,表现为:保障农民的佃权并限制土地集中,限制田租以减轻佃农的负担。
民国时期的农业现代化探索民国时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探索时期,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政府和社会各界致力于农业技术创新、农村教育改革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等方面的探索。
本文将从农业技术改进、农村教育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技术改进在民国时期,中国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改进的工作,包括引进新品种、推广肥料和农药的使用等。
一方面,通过引进适应中国气候条件的新品种,改善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另一方面,推广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地的肥力和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这些措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农村教育发展民国时期,农村教育发展被视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之一。
政府通过设立农业学校和农村教育机构,为农民提供农业知识和先进农业技术的培训。
这些教育机构不仅培养了一批批农村教师和农业专业人才,也提供了相关教材和教具,帮助农民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民国时期,农业机械化也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政府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并组织农机合作社和农机拖拉机服务站,推广农业机械的使用。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
在民国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由于时代背景和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农业现代化探索为后来的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对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民国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农业技术改进、农村教育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方面。
这些探索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农业现代化将不断迈向新的阶段,为农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与推广学的理论体系高启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94)[摘 要]我国大陆恢复农业推广学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新的形势下学科发展面临很多新问题。
本文在对农业推广发展历史与趋势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阐述了农业推广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探讨了农业推广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理论来源和理论体系,对于把握农业推广学的实质及其发展方向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业推广学;理论体系 一、农业推广发展的基本趋势现今各种文献上对农业推广的表述方式甚多,这是因为农业推广工作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上具有差异性。
这进一步告诉我们:仅仅从若干实务经验当中推导农业推广的含义是不够的,要理解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必须了解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一般认为,自从有了农业,就有了农业推广,这无疑强调了中外农业推广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然而,与农业和农村生活相关的有组织的推广活动起始于19世纪中叶(高启杰,1997)。
“推广”一词的实际使用,起源于1866年的英格兰,当时剑桥大学和牛当大学首先采用“大学推广”系统。
“推广教育”一词,是剑桥大学于1873年首先使用的,用来描述当时大学面向社会,到校外进行农业教育活动的教育创新(S w a n s o n, 1984)。
后来,“农业推广”一词在美国得到广泛使用。
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合作推广的《史密斯—利弗法》,给“农业推广”赋予了新的意义,从而也形成了美国赠地学院教学、科学试验和农业推广三结合的体制。
在我国,使用“农业推广”一词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当时许多大学的农科都学习美国赠地学院模式,设立推广部。
例如,金陵大学农林科于1920年成立棉作推广部,聘请美国农业部的一位棉花专家进行指导,从事中棉育种和美棉驯化工作,开始推广棉花良种,还到各省宣讲农业改进方法,并于1924年正式成立推广部,以安徽和县乌江为据点,推广爱字棉,为后来在该地成立农业推广实验区打下了基础。
农业推广学课程简介:农业推广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的产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性活动。
古书记载,早在4000年前的尧舜时代我国就产生了农业推广活动的萌芽,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和演化,但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只是近百年的事。
随着研究的深入,《农业推广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于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
1.学科性质该课程是一门新型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与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以及农学等许多自然科学关系密切。
2. 教学目的《农业推广学》是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必修课,课堂讲授46学时,教学实习一周。
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综合运用一定的推广方法和技能,自觉地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
3. 基本要求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从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一些技能与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灵活运用大众宣传、集体指导、个别指导的推广方法。
掌握娴熟的农业推广试验示范技能、教育培训技能、经营服务技能、信息服务技能、写作演讲技能、组织管理技能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王慧军主编《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第1版参考书:郝建平等编著《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1998.5第1版张仲威主编《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1996.1第1版高启杰主编《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11第1版汤锦如主编《农业推广学》东南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10 第1版绪论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二、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三、农业推广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基本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史,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农业推广的性质、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农讲所参观宣传稿一、农讲所历史简介农讲所,全称为“农业讲习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农业教育机构。
它起源于民国时期,旨在培养农业人才,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农讲所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近现代农业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著名展品展示农讲所珍藏了大量珍贵的农业文物和历史资料,其中包括各类传统农具、农业古籍、历史照片等。
这些展品充分展示了中国农业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为观众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的机会。
三、传统农业文化介绍在农讲所的展览中,深入介绍了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精髓。
通过对古代农业思想的解读,以及对传统农业技术的展示,使观众领略到中国农业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四、农耕器具展览农耕器具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农讲所的重要展品之一。
从原始的农耕工具到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各种类型的农耕器具在农讲所汇聚一堂,生动展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历程。
五、现场演示体验活动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传统农业技术,农讲所安排了丰富的现场演示体验活动。
观众可以亲身体验传统农耕方式的操作过程,感受农业生产的不易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六、参观须知和导览信息为了确保参观效果,请提前了解以下参观须知:1.请遵守博物馆规定,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2.请勿触摸展品,以免造成损坏;3.请按照导览路线参观,不要在非指定区域逗留;4.请注意保管好个人物品,如有遗失请自行负责;5.如有特殊需求,请提前联系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导览信息:导览员会为观众提供专业的讲解服务,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如需导览服务,请在入口处咨询工作人员。
七、预约参观方式和开放时间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建议您提前预约参观。
您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电话进行预约。
预约时请提供您的姓名、联系方式和参观人数。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00。
周一闭馆,节假日另行通知。
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民国时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该时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会。
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由城市化推动的工商业和科技创新两个方面。
首先,民国时期的城市化进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机遇。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中国的城市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各种新兴产业在城市中迅速崛起,例如纺织业、钢铁业、矿业以及航运和交通运输等。
这些兴起的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为大量农村民众提供了就业机会。
其次,科技创新在民国时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该时期的教育改革和知识普及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
不仅有新的学校和大学涌现,还有大量的中国留学生返回国内,将在国外获得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引入中国。
在民国时期,中国的科学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学者们积极进行各种研究,包括医药学、农业技术、工程学和社会科学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不仅使传统产业现代化,也催生了一些新兴产业。
例如,农业科技的进步对提高农业生产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引进新的农作物、改良农田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中国农民的收入和产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种提高不仅带来了城乡居民的福利提升,也为工商业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市场。
此外,民国时期的铁路和公路建设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市场扩大。
铁路的铺设不仅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也连接了不同地区的经济。
公路的建设使得农产品和工业品更容易进入市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此外,革命时期的社会动荡也带来了经济机遇。
战乱和政治变革推动了国内市场的调整和发展,为投资者和企业家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空间。
在这个时期,许多企业家通过投资和开办新的企业获得了成功。
这些企业在民国时期的经济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总而言之,在民国时期,中国经历了一段经济发展的时期。
民国时期甘肃农科类学校研究——以西北技艺专科学校为例发布时间:2021-09-03T00:47:11.215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8期作者:韩丽霞[导读] 抗战方殷,政务院决定筹设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为开发西北,发展西北生产事业储备人才。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全面抗战时期,时人主张开发西北,发展生产事业,承担抗战重任。
在政务院的提议和教育部的规划下,成立了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1944年改为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该校成立后致力于专门人才的培养,为开发西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甘肃;西北技艺专科学校;民国一、创办过程抗战方殷,政务院决定筹设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为开发西北,发展西北生产事业储备人才。
因正值抗战,学校创办过程极其艰难,但以曾继宽为首的筹备专家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兰州将学校建立了起来。
1939年,年四月间行政院提议设立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6月6日,教部派曾济宽为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筹备主任,7月12日,曾主任抵兰州后,即假甘肃学院成立筹备处,聘请齐敬鑫、杨著诚、殷良弼等人为筹备员,一面在皋兰县境内勘查校址,一面函请甘肃省教育厅,商借临时校舍。
于10月16日在所借之临时校舍中,开学上课,本校乃正式成立。
但当时正值抗战,战火不断,临时校址遭到了日军空袭。
11月29日及12月26、27、28日,敌机先后袭兰,灾情惨重,本校新借校舍受损严重,不得已暂时放假。
于1940年2月1日教部聘曾继宽为校长,3月被炸校舍修复竣工,进行复课,四月敌机不时轰炸,为防空安全,在距离兰市西南十五公里之西果园,购得良田六十四亩作为新校址,九月遂开始迁移至新校舍办公上课,至此本校之基础乃定。
二、专业设置及师生(一)专业设置1939年,本校开始筹备之处,部章规定开设畜牧、兽医、农艺、森林、农业经济、农田水利、化学制造、机械、纺织等九科[1],考虑到现实原因,西北技艺专科学校成立之初,目的在培养应用科学人才,故着重实习,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校暂时开设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农学、森林等五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
从引进到本土化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大力引进了许多先进的农业科技,并逐步将其本土化,从而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引进期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的农业科技,这一过程加快了中国现代化的脚步。
1912年,北京成立了农事试验场,以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此时期,介绍了一些西方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手段,如肥料应用、喷灌技术、高产优质作物品种、病虫害防治、畜牧养殖技术等。
1928年,中华农业科学院成立,是当时中国最高的科技机构。
成立之初,中华农科主要从国外引进农业技术与作物品种,同时在国内推广种植新品种、施肥等措施。
这对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土化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传播,民国时期,中国农业科学家开始着眼于将引进的农业技术进行本土化,即在中国国情和土壤特点下进行深化和改良。
1935年,任口波率领的科学家小组首次在植物遗传学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随着遗传学研究的推进,中国科学家获得大量的植物新品种,这些品种更适合中国的气候、土壤和农业条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
同时,中国的稻种改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依据中国特点选育出了适合本土环境的高产优质新品种。
此外,民国时期国内畜牧业也逐渐得到了改善。
南阳农业学院第一次独立发明了具有中国特色和高标准的牛奶酸奶制造工艺,并将之推向市场,进而带动整个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总体而言,民国时期,在积极引进先进农业科技的同时,中国农科家们也致力于本土化突破,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力。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中国农业生产不断得到提升,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得以有效推进。
民国时期农本局研究(1936-1941)的开题报告尊敬的导师、评审专家:我拟以“民国时期农本局研究(1936-1941)”为题,开展一项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农本局在民国时期及其研究成果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农本局是民国时期国家主导的一个农业科研机构,成立于民国26年(1937年),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整并为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本局以作物育种和农艺研究、施肥和土壤研究、农药和植保研究、动植物疫病防治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晚稻中的优质品种“香稻1号”、早稻中的杂交稻品种“早粳6号”等等,这些成果对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对于农本局的研究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现在:1. 研究文献缺乏:尤其是有关农本局研究实践和研究方法的文献较少,需要深入挖掘和整理;2. 研究角度不够多样:绝大多数研究基于档案资料和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而对于农本局在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和实践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访谈等,深入探索农本局在民国时期的研究经历、成果和经验,借此分析农本局对于民国时期农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和发展。
二、主要研究内容1.农本局的组织和运作:详细探讨农本局成立的背景、目的和组织架构、管理体制,以及人员编制、资金来源和支出等方面的情况,理清农本局的政策定位和研究重点。
2.农本局的科学研究:基于文献收集、访谈和实地调研等途径,分析农本局在农业科学研究中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比较其与国内外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差异,初步评估农本局研究成果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
3.农本局对民国时期农业发展的影响:对农本局推广和应用的各种农业技术进行梳理和评估,重点关注其在农作物种质资源、土壤养分管理、植保和肥料使用等领域的贡献和影响,探讨其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发展的作用。
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
【摘要】: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是一个极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课题。
本文基于档案资料、文集、日记、校刊等珍贵的一手资料,从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互动的层面对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全文以“服务”和“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和行文主线,采用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发展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探寻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实践的历史动因、发展历程;以大学农业推广区域实验为窗口,探究大学开展农业推广的目的与意义、实施路径与策略、影响与成效、困难与不足等;从大学校长服务社会办学理念的视角,剖析大学校长办学理念对大学农业推广的影响,揭示大学农业推广作为大学办学行为的内在运行机制。
运用教育学、经济学、农业推广学等多学科理论客观评析民国时期大学开展农业推广实践活动的成就、特点、经验与不足以及现代价值。
全文立足于活动史与问题史的研究,通过全面系统研究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实践活动,深刻揭示中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轨迹,为当代大学开展“三农”服务提供启示。
具体而言,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深入探究大学农业推广的具体实施,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部分评析大学农业推广的经验与不足以及现代启示,包括第五章和结语。
各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发现如下:1.民国时期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教育等多种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
归国留美农科生积极引入了美国大学社会服务理念和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的办学体制,开辟出民国时期大学拯救民族危机的有效路径。
大学农业推广旨趣与政府县政改革目标有契合之处,赢得了宝贵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
限于诸多传统因素的阻碍,技术变革成为大学化解农业危机的主要路径,所以,农业科技推广成为大学农业推广中心任务,贯穿整个民国时期。
2.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随时局变更而嬗变,经历了发轫期(1897-1911)、初创期(1912-1927)、成熟期(1927-1937)和转折期(1938-1949)等四个发展阶段,总体呈现出产生——发展——高涨——低潮的历史态势。
从民国初年到抗战前夕,大学农业推广的制度建设、推广范围、推广成效呈现上升态势。
从总体上说,高校内迁使大学农业推广范围和成效不及战前,重心转向辅导和训练推广人才。
但从局部的内迁地而言,大学农业推广为内迁地输入了现代文明和科技文化元素,解决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提高了当地科技文化教育水平。
抗战后,高校复原重建,大学农业推广工作趋于萎缩。
3.源于有限的办学条件和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点,民国时期大学开展农业推广采取区域实验形式,实验形式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
分散式区域实验始于二十年代大学在各地建立农事试验场进行的农事试验,由于试验区域广收效不佳,至三十年代,大学将分散式推广改为集中式推广,建立各种稳定的农业推广实验区,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成效的区域实验是以乡镇为中心农业推广实验和以县为单位农业推广实验。
抗战爆发前十年是大学开展农业推广区域实验的黄金时期。
4.内忧外患的生长环境和学贯中西的学术背景使民国时期
的大学校长逐渐形成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
在办学过程中,他们倡导读书不忘救国,主张大学为社会、民众和国家服务,培养改造社会、转移国运的领袖人才;重视学生人格训练,培养爱国主义和奉献牺牲精神。
因此,农业推广作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大学的一种办学行为。
竺可桢、陈裕光和邹鲁三位著名大学校长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及其领导的大学农业推广服务,彰显了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在大学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5.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化解近代农业危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推动了农业科技和乡村教育的进步,促进了大学自身在学科、专业、师资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衍生出社会服务的崭新职能。
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参与院校的多元化、内容和形式的灵活性、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等典型特点。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大学农业推广在人才、经费、成效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推广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6.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实践在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办学模式、农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改变农民行为、大学为“三农”服务等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历史告诉我们,今天的大学理当发挥自身优势,在推动农村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发展中有所作为,再建新功。
【关键词】:民国时期的大学农业推广区域实验社会服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9.2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4绪论14-35一、选题缘起和意义14-18二、核心概念界定18-21三、研究综述21-32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32-33五、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方法33-35第一章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历史动因35-53一、农村复兴: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经济动因35-41(一)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崩溃35-36(二)解决农业危机的路径选择36-41二、乡村自治: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政治动因41-45(一)从村治到县政改革42-44(二)农业推广与地方自治的契合44-45三、体制嬗变: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办学动因45-53(一)经验农学向实验农学的转变46-48(二)”三一制”的移植48-53第二章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发展进程53-85一、大学农业推广的发轫期(1897-1911)53-55(一)清末农学教育的勃兴53-54(二)清末农事试验的推行54(三)新型农业行政系统的建立54-55二、大学农业推广的初创期(1912-1927)55-63(一)北洋政府对农事改良与推广的倡导55-56(二)大学农业推广思想的萌芽56-58(三)大学农学教育体系的建构58-60(四)大学农业推广的初步开展60-63三、大学农业推广的成熟期(1927-1937)63-74(一)大学农业推广制度环境的形成64-65(二)大学农学教育体系的扩充与完善65-68(三)大学农业推广的深入开展68-74四、大学农业推广的转折期(1937-1949)74-85(一)战时政府农业推广体制的构建74-76(二)战时农学教育的发展76-78(三)战时的大学农业推
广78-82(四)战后的大学农业推广82-85第三章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区域实验85-120一、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策源地:农事试验场85-94(一)大学农事试验场的建立和发展85-89(二)大学农事试验场的研究与推广89-92(三)大学农事试验场的历史贡献92-94二、以乡镇为中心的大学农业推广实验94-110(一)以乡镇为中心的推广实验区的选定94-96(二)推广实验的条件保障96-103(三)农业推广的主要内容103-108(四)推广的成效与困难108-110三、以县为单位的大学农业推广实验110-120(一)县单位大学农业推广实验的形成和发展110-113(二)县单位农业推广实验的目的和意义113-114(三)县单位大学农业推广实验:以温江县为例114-120第四章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社会服务办学理念与大学农业推广120-159一、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社会服务办学理念的形成120-123(一)中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的萌发120-121(二)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社会服务理念的形成121-123二、竺可桢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与浙江大学的农业推广123-137(一)竺可桢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125-129(二)浙江大学的农业推广服务129-137三、陈裕光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与金陵大学的农业推广137-148(一)陈裕光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138-143(二)金陵大学的农业推广服务143-148四、邹鲁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与中山大学的农业推广148-159(一)邹鲁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149-153(二)中山大学的农业推广服务153-159第五章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评析159-178一、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成就159-167(一)为化解近代农业危机进行了有益探索159-160(二)推动了近代农业科技进步160-161(三)积累了乡村教育经
验161-163(四)开创了农业推广合作的多种途径163-164(五)促进了近代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164-166(六)拓展了近代大学的职能166-167二、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特点167-172(一)鲜明的区域性167-168(二)参与院校的多元化168-170(三)内容与形式的灵活多样170-171(四)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171(五)救国与治学并举171-172三、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172-178(一)推广经费匮乏172-174(二)推广人才奇缺174(三)不平衡性174-176(四)成效有限176-178结语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给我们留下了什么?178-184附录184-193参考文献193-203后记203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