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至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262.00 KB
- 文档页数:17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GAC)不分版本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GAC〕第一卷一、选择题:此题共15小题,每题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5〕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1.以下句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距.关,毋内诸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张良出,要.项伯。
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也。
..。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C.将军战河北..不敢有所进。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学科试卷(外专版)出题人: 储婷婷审题人:林胜利第一部分:听力(共20小题,满分20 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as the film really like?A。
It was interesting。
B 。
It was not interesting.C. It was not worth seeing.2. Why did Bill lose his job?A。
He was usually late for work.B。
He often made mistakes in his work and asked for leaves.C. He made a serious mistake in business with a company.3。
What did the man mean?A. He quite agreed with the woman。
B。
He enjoyed the lecture the whole time。
C. The lecture was more than one hour long.4.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tomorrow afternoon?A。
Paint the front door。
B。
Weed the garden.C. Wash the car.5. How will the couple get home?A。
They will walk home。
B. They will take a taxi。
C。
They will take the subwa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出题人:蒋黎茉审题人:王微微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长春十一高白城一中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基础题阅读题(共61分)一、课内基础选择题1~8(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蓊.郁(wěng)窈.窕(yǎo)癸.丑 (kuǐ) 叱咤.风云 (zhà)B.伶俜. (pīng) 长篙. (hāo) 平仄. (zè) 前仆.后继 (pū)C.愀.然 (qiǎo) 百舸. (gě) 袅娜. (nuó) 一椽.破屋 (chuán)D.颤.动 (zhàn) 婆娑. (suō) 猗.郁 (yī) 峥嵘.岁月 (róng)2.下列各项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敛裾杂揉踯躅夙兴夜寐B.落寞羁鸟侘傺忸怩不安C.斑阑垝垣芰荷惠风和畅D.葳蕤阡陌嗔目不绝如缕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失其所与,不知B.偭规矩而改错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D.便可白公姥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A.舞.幽壑之潜蛟B.死生亦大.矣C.越国以鄙.远D.火尚足以明.也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A.哽咽..不能语B.同心..而离居C.叶叶相交通..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例句:何厌之有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而又何羡乎C.客有吹洞箫者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其声呜呜然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其孰能讥之乎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国文学史上素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GAC)出题人:刘明娜审题人:高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5)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1.若集合A={x|x>1},B={x|x≤2},则A∩B=() A.{x|1<x<2}B.{x|x>1或x≤2}C.{x|1<x≤2} D.∅2.若集合A={x|﹣1≤x≤1},B={x|0<x<3},则A∪B=()A.{x|﹣1≤x<3} B.{x|0<x≤1} C.{x|1≤x<3}D.{x|0≤x≤3}3.若全集U=R集合A={x|1<x≤3},则∁U A=()A.{x|x<1或x≥3} B.{x|x≤1或x>3} C.{x|x <1或x>3}D.{x|x≤1或x≥3}4.若集合A={x|﹣2≤x≤2},B={x|a≤x≤a+2},当A∪B=A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2,0]B.[﹣2,0)C.(﹣2,0)D.[﹣2,0]5.函数f(x)=的定义域为()A.[﹣2,2] B.(﹣2,3) C.[﹣2,1)∪(1,2] D.(﹣2,1)∪(1,2)6.若f(x)=,f(1)=4,则f(﹣1)=( )A.4 B.3 C.﹣3 D.﹣47.不等式x2+ax+6≤0的解集为{x|2≤x≤3},则实数a的值为()A.5 B.﹣5 C.6 D.﹣68.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A.y=x+ B.y=x3C.y=D.y=|x|+19.下列函数中在(0,+∞)上为增函数的是()A.y=x2﹣2x+3 B.y=()x C.y=﹣D.y=|x﹣1|10.已知a=(﹣)﹣1,b=2,c=(),d=2﹣1,则此四数中最大的是( )A.a B.b C.c D.d11.若函数f(x)=为R上的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a<4 B.1<a≤2 C.0<a<1 D.2<a<4 12.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对任意的x∈R都有f(﹣x)=﹣f(x)且当x≥0时f(x)=x2﹣2x,则不等式xf (x)<0的解集为( )A.(﹣∞,﹣2)∪(0,2) B.(﹣2,0)∪(0,2)C.(﹣2,0)∪(2,+∞)D.(﹣∞,﹣2)∪(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13.函数f(x)=x2﹣2x+3的值域是.14.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5.函数f(x)=a x﹣1+2(a>0,a≠1)的图象恒过定点.16.若函数f(x)=a•2x+2﹣x为偶函数,则实数a的值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解不等式()<().18.已知集合A={x|1<2x﹣1<7},集合B={x|x2﹣2x﹣3<0}.(1)求A∩B;(2)求∁R(A∪B).19.(1)若f(x+1)=x2﹣2x+3,求f(x)的解析式.(2)若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 (x)=2x+1,求x>0时f(x)的解析式.20.定义在[﹣3,3]上的增函数f(x)满足f(﹣x)=﹣f(x),且f(m+1)+f(2m﹣1)>0,求实数m的范围.21.已知函数f(x)=;(1)证明f(x)为奇函数;(2)证明f(x)在区间(0,2)上为减函数.22.已知函数f(x)=x2+2ax+a2﹣1.(1)若对任意的x∈R均有f(1﹣x)=f(1+x),求实数a的值;(2)当x∈[﹣1,1]时,求f(x)的最小值,用g(a)表示其最小值,判断g(a)的奇偶性.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汉和东汉各历时约两百年,中间经过新莽的中断15年,如果视为一个朝代,则它连亘4个多世纪,为上承秦始皇下迄满清两千年来帝祚最长的一个朝代。
中国的人口,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
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至汉亡时仲长统估计,应逾千万户。
则两汉在正常状态下,人口总数应当是5000万到6000万之间,公元前及公元后并无显著的差别。
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
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也能大概维持。
汉武帝还要竭全国之力伐匈奴。
这游牧民族在王莽后永远的分为南北,给东汉窦宪一个绝好的机会。
他在公元89年的北征,出塞三千里,他的部下更追逐五千里,以致于北单于“不知所终”。
西汉既有张骞之通西域,东汉则有班超打破他的纪录。
只是东汉有一个边疆问题,其棘手的程度,为西汉所无,此即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
这些藏族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
草原地带既无法占领,东汉的移民实边也极耗费。
招羌人内属不仅无实效且有后患,汉亡之前董卓的拥兵自重,即靠羌人编成的部队撑腰。
在当时人看来,两汉实际上只是一个朝代。
光武帝刘秀,出自汉文景帝的苗裔,也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
他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
长春十一高、白城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英语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68分)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1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题0.5分,满分2.5分)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uch did Sue pay for the shirt?A. £30.B. £35.C. £40.2. What will the woman give the man?A. A pen.B. A stamp.C. A postcard.3. Where did Sally go this afternoon?A. To a library.B. To a supermarket.C. To a bike shop.4.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buy?A. A camera.B. A computer.C. A phone.5. What will the woman buy?A. Bananas.B. Apples.C. Pears.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Husband and wife.B. Customer and sales woman.C. Boss and secretary.7. What will the man do in Bordeaux?A. Stay with his friends.B. Buy a castle.C. Plant grapes.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和第9两个小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学科试卷 出题人:张超 审题人: 王钊 于华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 页。
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140 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4 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谜语的文化源头,应该是人类远古的神话。
神话中问与答的形式孕育着谜语这种文化形式的各种要素。
在神话思维的追问下,远古的先人们一点点地积累起关于世界的解答。
把先人的文化问答通过新颖、曲折、变形的游戏问答加以传授和衔接,谜语就产生了。
设问与回答是后世猜谜活动的本体,谜语的一切文化的发生都始于此。
中国谜语文化自中国文字创立后与文字的发展同步相生,并走上了特立独行的发展道路。
甲骨文的出现基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也算得上是一种猜想的文化),谜语与此相生,出现了离合隐语与谶语。
比如汉代的“千里草,河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隐“董卓当死”),就是拆字、测字与文义隐语相结合的产物。
这种文字性谜语,在形式上主要围绕拆字、离合、会意、谐音、别解来动脑筋。
也正是在汉代,关于汉字的造字法,有了“六书”之说。
“六书”之说与制谜、解谜的技巧有高度的关联。
“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也是创作字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只是有更多生发与引申。
汉字的象形性、图画性与字谜的形象性、象征性,两者之间其实就是以形表意和以意表形这样一个思维本质上的逆反过程。
因此,中国的历代文人多有制字谜猜字谜的雅好。
唐代诗人皮日休为了隐晦地歌颂黄巢起义,作有如下字谜:“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卷一、根底知识(每题3分,共9分〕1、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纳兰性德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重臣明珠之子,是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贵胄公子。
B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膜,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快乐。
C凡经历过这场劫难的人回首往事;痛定思痛....,都感慨万分。
D身为奴隶,他囚首垢面....,下巴蓄着浓密的胡子,两只手被绳子捆绑在一起。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植物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他们还可以分化为其他类型的植物细胞,最终产生出新的植物器官。
B.博物院关注公众需求,目的是以“定位国民终身教育,改善公众效劳〞为宗旨,结合观众年龄层次,不断创新社会教育形式,使观众人数持续增长。
C.尽管有完善的法律规定,但侵害女性员工正当权益的事件还是屡屡发生,特别是在私企民企,更是侵权行为的高发地,这类企业不应成为监管盲区。
D.局部救援队员用水管、灭火拖把等工具“对抗〞明火,局部队员在火势蔓延的方向将可燃物刨开阻断火势,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控制了山火。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时下,以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介〞的风行,让“微审美〞引起热议。
交流渠道、生活习惯、娱乐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社交媒体的崛起,。
有人认为“微审美〞带来了方便,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有人认为“微审美〞这种网络碎片化浅阅读取代了深阅读、慢阅读,摧毁了传统的交往方式。
A.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让我们的审美方式因此大为改变C.悄然改变了我们的审美方式D.让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完全改变二、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4~9题。
〔共18分〕4、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秦王购.之金千斤购:购置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C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D见陵.之耻陵:侵犯、欺侮5、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吾其.还也君知其.难也B夜缒而.出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C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箕踞以.骂D行李之.往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6、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张良出,要项伯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箕踞而骂曰7、以下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行李..拊心也..之往来,共其乏困 B此臣日夜切齿C樊将军以穷困..也..来归丹 D备他盗出入与非常8、从句式的角度看,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③夫晋,何厌之有④假设属皆且为所虏⑤敢以烦执事⑥大王来何操A⑤/⑥/④ B④/⑤/⑥C⑤/⑥/ /④ D④///⑤/⑥9、以下对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出题人:付荣审题人:姜长清刀。
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早在中国文字诞生之前,我们的先人就开场了有目的的诗歌创作活动。
作为这种集体创作的记录,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出现。
?诗经?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作品,共三百零五篇作品,故又称?诗三百?。
?诗经?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了我国北方人民众多的生活场面和生活希望,题材广泛,笔法多样,情调各异,涉及到劳动、祭祀、爱情、战争、阶级对立等诸多领域,深刻宽阔地显示出我们先人高度兴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能力,既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在世界文学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几乎与?诗经?的同时,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人民创作了另一种体裁的诗——楚辞〔楚地之诗〕。
与?诗经?根本上四行一句的格式不同,楚辞的写法较为灵活,句式参差多变,且注重想象,虚幻性强,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经由伟大诗人屈原之手,楚辞得以发挥和完善,形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的现实主义交相辉映,代表着中国诗的两大文学传统。
两汉时代,是我国诗歌开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汉诗总的风气,是对质朴的写实主义的推崇,不重华美,反对空洞,因而,诗的现实性都很强,生活气息浓郁。
这一时期,中国诗经历了从四言诗向五言诗的转折。
多了一个字,既加大了容量,又多了一种表现形式,诗作的技巧也有了更多的经历。
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诗进入了另一个重要阶段。
一方面,魏晋诗人继承了汉诗直面人生的艺术精神,产生了曹操那样大方悲歌的豪气诗人。
另一方面,由于魏晋时的阶级斗争更加剧烈,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倾轧更为无情,稍有不慎,性命不保,因而,文人们外表上只谈玄学,从空到空,实那么是痛不欲生,对现实极为不满。
这就形成了魏晋诗凄苦闷郁的另一基调。
这时期已经出现对七言诗的探索。
从?诗经?、楚辞开场,中国诗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产生了一批伟大的诗人,诞生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文科)出题人:王微微审题人:董文颖一、基础知识(共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真是好事多磨。
经历了许多挫折,他的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他也可以安之若素了。
....的态势,但其票房已②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两周以,虽然口碑一直呈现泾渭分明....超过5亿元,排在国产动画票房亚军位置,仅次于《大圣归》。
,讲了③会议开始,小刘被要求首先发言,他没有话说,却又必须发言,只好搜肠刮肚....五分钟,便草草收场,下台休息。
④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村被盗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是,....我们仍应加强防盗意识。
⑤在国家校车安全立法后,不能因为企业的利益诉求而降低保障生命安全的校车安全技。
术标准,而企业执行高标准的校车技术标准更是责无旁贷....A.②④ B. ①⑤ C.①③ D. ③⑤二、阅读下面一段课内文言文,完成2~7题。
(共25分)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出题人:张 超 审题人:姜 睿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6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日前,酝酿了十余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首日票房即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
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这不是第一次:此前有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也有最近票房大卖的电影《捉妖记》。
上古神话是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
这些先民口耳相传的故事经过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主要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
上古神话如何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 首先,主创者需找到上古神话与当代相呼应的精神内核,创造出既符合神话精神又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象。
这就需要创作者做好充足的功课,深入了解上古神话的文化内涵,借鉴当前神话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自己的二度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避免由于自身知识的缺陷而导致创作时一叶障目、捡了芝麻丢西瓜。
《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纹章:鲲鹏、大椿、凤凰、祝融、貔貅、嫘祖等神话形象汇聚一堂,其姿态动作抓住了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其法术神力抓住了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
影片的人物矛盾设臵意在凸显家族伦理、敬畏生死、天道有常等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并最终在人(片中的神即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获得新的价值平衡。
资料概述与简介 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①儒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为政在人”,“人”即治于人的“人民”和治人的“人才”;为政在人的核心是服务人民的人才与人民的需求要和谐促进。
②为政之首在选人,儒家推重“尚贤使能”,打亲亲关系。
孟子认为,选用贤才时,应当允许关系疏远的人越过关系亲近的人。
荀子也宣称:王公贵族的子孙,如果没有德才,那就只能沦为平民百姓。
相反,平民百姓的子孙,如果德才兼备,就应当把他选拔到政府去担任官职;推举贤能只应遵循一条标准,即使他是一位有德才的人,既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仇人而不推举,更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亲属而降低条件。
③其次在管人。
儒家认为礼治德教是最根本的。
孔子说,平时对老百姓不进行教育,而到他犯了法时就杀他,这叫做暴虐。
推论下去,人才也需要时时接受教育,而不能单靠法的威严来慑服他们。
礼治德教是建立在人们内心自觉的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自觉性的,而每一个人也很难时时事事处处都做到自觉。
尤其是掌握了国家权力的人才们,稳定而持久的自觉性更难得到保证。
因此,为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带有强制性的法治刑罚,也是不可缺少的。
④儒家强调“为政在人”不是说不要“法”,是说在“法”与“人”二者中,“人”的因素更为重要。
荀子指出,不用道德教育,只依靠刑罚,法律条令再详细周密,也是防不胜防的。
相反,如只用道德教育而不用刑罚,那么丑恶就得不到应有的惩治,这也是不行的。
荀子认为:法是不能独立起作用的,而依法所推衍出来的各种政策条令也不可能自动地产生。
只有有了好的执行者,法令和律条才能发挥其作用,否则就没有任何作用。
法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而有德有才的人则是法的本原。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早在中国文字诞生之前,我们的先人就开始了有目的的诗歌创作活动。
作为这种集体创作的记录,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出现。
《诗经》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作品,共三百零五篇作品,故又称《诗三百》。
《诗经》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了我国北方人民众多的生活场面和生活希望,题材广泛,笔法多样,情调各异,涉及到劳动、祭祀、爱情、战争、阶级对立等诸多领域,深刻宽阔地显示出我们先人高度发达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能力,既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在世界文学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几乎与《诗经》的同时,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人民创作了另一种体裁的诗——楚辞(楚地之诗)。
与《诗经》基本上四行一句的格式不同,楚辞的写法较为灵活,句式参差多变,且注重想象,虚幻性强,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经由伟大诗人屈原之手,楚辞得以发挥和完善,形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的现实主义交相辉映,代表着中国诗的两大文学传统。
两汉时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汉诗总的风尚,是对质朴的写实主义的推崇,不重华丽,反对空洞,因而,诗的现实性都很强,生活气息浓郁。
这一时期,中国诗经历了从四言诗向五言诗的转折。
多了一个字,既加大了容量,又多了一种表现形式,诗作的技巧也有了更多的经验。
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诗进入了另一个重要阶段。
一方面,魏晋诗人继承了汉诗直面人生的艺术精神,产生了曹操那样慷慨悲歌的豪气诗人。
另一方面,由于魏晋时的阶级斗争更加剧烈,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倾轧更为无情,稍有不慎,性命不保,因而,文人们表面上只谈玄学,从空到空,实则是痛不欲生,对现实极为不满。
这就形成了魏晋诗凄苦闷郁的另一基调。
这时期已经出现对七言诗的探索。
从《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产生了一批伟大的诗人,诞生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楚辞的浪漫主义影响不很显著,杂言诗也不太多。
《诗经》的影响却是一目了然的。
这一阶段的诗,现实性都很强烈,其形式由四言发展到五言,且趋于完善,七言诗也出现,诗的创作在形式和技巧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唐朝诗人把这一阶段的诗统称为“旧体诗”或“古风”。
这的确是一股神奇的、深邃的、美丽的古风,直到今天,它还在时时吹拂着我们,为我们的心灵注入清丽的奇思和幽深的玄想。
(节选自王长虹《风歌一曲唱辉煌——唐以前的中国诗》)1.下列对《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我们先人有目的的诗歌集体创作活动,早在中国文字诞生之前就开始了它的创作。
B.《诗经》中的作品题材广泛,涉及到劳动、祭祀、爱情、战争、阶级对立等诸多领域,《诗经》从而成为中国诗歌现实主义风格的源起。
C.《诗经》所收录的作品大约三百零五篇,这些作品是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
D.《诗经》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它深刻宽阔地显示出了我们先人高度发达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能力。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楚辞的产生几乎与《诗经》同时,它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人民创作的一种体裁,后来成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B.两汉时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此时期诗歌由四言到五言,虽只多了一个字,却代表了中国诗的转折。
这时期,也出现了对七言诗的探索。
C.魏晋南北朝时代,诗风有两种走向,一方面是慷慨悲歌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凄苦闷郁的基调。
D.旧体诗的形式由四言发展到五言,之后五言诗趋于完善,又出现了七言诗,诗的创作形式和技巧也渐趋成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A.楚辞体诗注重想象,虚幻性强,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B.两汉时代,诗风质朴,作品现实性都很强,生活气息浓郁。
因而,此时的诗不重华丽,推崇写实主义。
C.魏晋时的文人们因为身处斗争残酷的政治环境,只好通过谈玄论道,宣泄内心苦闷和不满。
D.从《诗经》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是先人留给后人的丰厚的文化遗产,直到今天,它还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朱自清朱自清先生的大名和成就,连年轻人也算在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差不多都念过他的散文名作:《背影》和《荷塘月色》。
我念他的《背影》,还是在中学阶段,印象是:文富于感情,这表示人纯厚,只是感伤气似乎重一些。
一九二五年他到清华大学以后,学与文都由今而古,写了不少值得反复诵读的书。
一九三七年以后,半壁江山沦陷,他随着清华大学到昆明,以及一九四六年回到北京以后,在立身处世方面,许多行事都表现了正派读书人的明是非、重气节。
不幸的是天不与以寿,回北京刚刚两年,于一九四八年十月去世,仅仅活了五十岁。
我没有听过朱先生讲课,可是同他有一段因缘,因而对他的印象很深。
这说起来难免很琐碎,反正是“琐话”,所以还是决定说一说。
我的印象,总的说,朱先生的特点是,有关他的,什么都协调。
有些历史人物不是这样,如霍去病,看名字,应该长寿,却不到三十岁就死了;王安石,看名字,应该稳重,可是常常失之躁急。
朱先生名自清,一生自我检束,确是能够始终维持一个“清”字。
他字佩弦,意思是本性偏于缓,应该用人力的“急”补救,以求中和。
但他终归是秉性难移,多情而宽厚,“厚”总是近于缓而远于急的。
他早年写新诗,晚年写旧诗,古人说:“温柔敦厚,诗教也。
”这由学以致用的角度看,又是水乳交融。
文章的风格也是这样,清秀而细致,总是真挚而富于情思。
甚至可以扯得更远一些,他是北京大学一九二0年毕业生,查历年毕业生名单,他却不是学文学的,而是学哲学的。
这表面看起来像是不协调,其实不然,他的诗文多寓有沉思,也多值得读者沉思,这正是由哲学方面来的。
泛泛的谈了不少,应该转到个人的因缘了。
是一九四七年,我主编一个佛学月刊名《世间解》,几乎是唱独角戏,集稿很难,不得已,只好用书札向许多饱学的前辈求援,其中之一就是朱先生。
久做报刊编辑工作的人都知道,在稿源方面有个大矛盾,不合用的总是不求而得,合用的常是求之不得。
想消灭求之不得,像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好办法,于是只好碰碰试试,用北京的俗语说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希望万一会掉下一两个。
我也是怀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心情这样做的,万没有想到,朱先生真就写了一篇内容很切实的文章,并很快寄来,这就是刊在第七期的《禅家的语言》。
当时为了表示感激,我曾在“编辑室杂记”里写:“朱自清教授在百忙中赐予一篇有大重量的文章,我们谨为本刊庆幸。
禅是言语道断的事,朱先生却以言语之道道之,所以有意思,也所以更值得重视。
”这一期出版在一九四八年一月,更万没有想到,仅仅九个月之后,朱先生就作古了。
大概是这一年的五月前后,有一天下午,住西院的邻居霍家的人来,问我在家不在家,说他家的一位亲戚要来看我。
接着来了,原来是朱先生。
这使我非常感激,用古人的话说,这是蓬户外有了长者车辙。
他说,霍家老先生是他的表叔,长辈,他应该来问安。
其时他显得清瘦,说是胃总是不好。
谈一会闲活,他辞去。
依旧礼,我应该回拜,可是想到他太忙,不好意思打搅,终于没有去。
又是万没有想到,这最初的一面竟成了最后一面。
死者不能复生,何况仅仅一面,但我常常想到他。
朱先生学问好,古今中外,几乎样样通。
而且缜密,所写都是自己确信的,深刻而稳妥。
文笔尤其好,清丽,绵密,细而不碎,柔而不弱。
他代表“五四”之后散文风格的一派,由现在看,说是广陵散也不为过。
可是我推重他,摆在首位的却不是学和文,而是他的行。
《论语》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这里无妨断章取义,说:与他的行相比,文可以算作余事。
行的可贵,具体说是,律己严、待人厚都超过常格,这二者之中,尤其超过常格的待人厚,更是罕见。
这方面,可举的证据不少,我感到最亲切的当然是同自己的一段交往。
我人海浮沉,认识人不算少,其中一些,名声渐渐增大,地位渐渐增高,空闲渐渐减少,因而就“旧雨来,今雨不来”。
这是人之常情。
朱先生却相反,是照常情可以不来而来。
如果说学问文章是广陵散,这行的方面就更是广陵散了。
说来也巧,与朱先生告别,一晃过了二十年,一次在天津访一位老友,谈及他的小女儿结了婚,问男方是何如人,原来是朱先生的公子,学理科的。
而不久就看见他,个子比朱先生高一些,风神却也是谦恭而恳挚。
其时我老伴也在座,事后说她的印象是:“一看就是个书呆子。
”我说:“能够看到朱先生的流风余韵,我很高兴。
”(选自张中行《负暄琐话》,有删改)4.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朱自清先生给本文作者的总体印象是:有关他的,什么都协调。
例如人如其名,他一生自我约束,清廉温厚,堂堂正正做人,能够始终维持名字中一个“清”字。
B.本文选材琐碎但不多余。
比如文中霍去病、王安石是为了反衬朱自清先生宽厚的性格,而结尾处写朱公子,则直接映衬出朱先生谦恭而恳挚的性格。
C.朱自清先生的品行、学问和文采都很出众,但作者最推崇朱自清先生的还是其“行”,和他律己严、待人厚的“行”相比,他的“学”和“文”就显得无关紧要,可以忽视。
D.本文作者虽然与朱自清先生只谋一面,交往不多,但用质朴平实的语言写了些零星的回忆,全面表现了朱自清先生的性格,表达了对朱自清先生的敬仰之情。
5.请从作者与朱先生的交往中举例说明朱先生“待人厚超过常格”。
(4分)6.结合全文,概括朱自清先生行、文、学的主要特征。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银合欢台湾南部的山区里,有一种终年都盛开着花的植物,它的花长得真像一个个绒线球,花色的大部分是鹅黄色,也有少数变种的可以开出白色或粉红色的花来,它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银合欢”。
在种满银合欢的山坡地上,远远望去,仿佛遍地长满小小的绒球。
最美的时候是晴天的黄昏,稍微有一些晚风,阳光轻浅地穿透银合欢质地温柔的花蕊,微风缓缓地摇曳,竟让人感觉山上的银合欢是至美的花,不像是长在山地野田间的灌木丛。
萎谢的银合欢花,会从花茎中生出长长的夹果,先是柔软的绿色,很快地成熟为褐黑色,最后爆开,细小的种子就随风飘落各处,第二年又长出一丛丛的银合欢树。
如果坡地上有一丛银合欢,没有多久它们就盘踞了整个山坡。
在我们乡下,银合欢一直是烧火最好的材料,而且是取用不绝。
尤其在贫瘠的土地上,农人通常撒下银合欢的种子,到冬天的时候把遍生的银合欢放火烧掉,它的灰烬很快成为土地最好的肥料,隔年春天,就可以在那里种花生、番薯等容易生长的作物。
童年的时候,我对银合欢有种说不出的好感。
这种好感不只是来自它花的美丽,而是它的羽状叶子能编成非常好看的冠冕,它的枝杆又常常成为我们手中的剑,也是我们在荒野烤番薯最好的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