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拱形的力量精品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8.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第3课时拱形的力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
【教学难点】
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做拱形的纸,课件(教师用)。
180g绘画纸一整张裁成长21cm、宽10cm的小块,铁垫圈、螺帽若干,垫板(三层板裁小长21cm、宽10cm大小)。
学生准备:每生带四五本书用于抵住拱足。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比一比:拱桥和平桥谁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第一步:两张相同材料相同大小的纸,一张用来做平桥,一张用来做拱桥,请你们轻轻地在它们的中间部位放一个垫片,仔细观察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学生操作)
第二步:提醒学生:再往上面叠加垫片,观察有没有新的变化。
板书:拱形在受力时,力量的示意图
二、探讨
1.提出问题:在不改变材料又不变形的前提下,你有什么办法让拱桥承受更大的压力呢?
2.
控制实验:当拱形弯曲到什么程度,就算做不能再加垫圈了。
实验记录表:
3.教师演示课件说明: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如果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
四、长寿的石拱桥
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
五、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的规律及评价体系,教学反思一般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学资料的有序性、教学结构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的确切性、学生参与的进取性、反馈矫正的及时性等方面进行反思。
为了使教学反思能够深入且富有实效,我认为不必须面面俱到,根据科学课的特点,主要要进行以下反思。
(1)教材重点难点把握是否到位。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难点在哪。
课后反思时,就应当反思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否妥当,对知识在教材中地位的确定是否正确;教学难点有没有在教学预设中顺利地突破。
(2)活动的设计是否严密、科学。
科学课上概念的构成都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构成合作、交流、探究等本事并建构科学概念。
所以活动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必须是教师在课后认真反思的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