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双评价)
- 格式:pptx
- 大小:10.39 MB
- 文档页数:87
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2019-07-29 10:13空间规划类的术语——“双评价”“双评价”是个简称,由“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两部分构成。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一定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一定地域范围内资源环境要素能够支撑的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最大规模。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和区位条件以及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
01“双评价”要评什么呢?“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判断区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旅游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资源环境要素,对这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建设规模的支撑能力。
概括地说,就是判断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生态(基线)、灾害(风险)四类要素,定量测度国土空间发展的综合潜力,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以及为人的经济、社会活动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实际上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底的相对客观的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用于判断国土空间自然条件对城镇(开发)、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三类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及评判分级,是着重于从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关系、人地关系分析基础上的分析和判断。
“双评价”的最终出口,都要落实在用地的适宜性分区、开发的限制性分类和风险的警示性分级上。
02“双评价”怎么评?“双评价”总体的技术流程是这样的:“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集成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其中涉及海域的,还要开展陆海统筹。
不同功能指向和评价尺度,是要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
开展“双评价”工作,许多分项专业性很强,实际操作复杂性较高,最大的难点在于:会不同程度地受数据精度和可靠性的制约。
开展“双评价”之前,应先通过数据筛选、转换、集成,构建可靠可比的基础数据库。
03开展“双评价”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国土空间资源的“双评价”,对空间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技术方法,增强空间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和协调性。
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概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是编制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一般而言,“双评价”在进行省级(或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时进行,工作流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工作准备、本底评价、综合分析、成果应用⏹工作准备: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等⏹本底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进行评价过程中进行有机整合,不是各自的独立评价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承载规模评价四部分⏹综合分析:包括资源环境禀赋分析、现状问题和风险识别、潜力分析、情景分析资源环境禀赋分析、现状问题和风险识别强调对比潜力分析主要涉及到不适宜以外的区域情景分析主要强调多方案对比⏹成果应用: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线”划定的基础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三区”划定的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基本概念生态保护为基础资源环境为条件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为目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适用范围市县级以上包括市和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评价目标生态优先,其中生态保护极重要区是重中之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工作流程省(或市)级“双评价”是必选动作县级“双评价”是可选动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工作准备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基期时间一致无法一致则用最新;标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本底评价总体原则两个评价作为有机整体名称叫法⏹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建设——适宜性⏹承载规模本底评价的四个方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本底评价⏹省级评价为基础⏹市县评价为补充和修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本底评价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性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海岸防护功能重要性生态脆弱性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沙化海岸侵蚀沙源流失重要区极重要区脆弱区极脆弱区重要区极重要区重要区极重要区重要区极重要区重要区极重要区脆弱区极脆弱区脆弱区极脆弱区脆弱区极脆弱区脆弱区极脆弱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集成加总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示意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性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海岸防护功能重要性评价方法极重要区标准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量水资源涵养量累积水资源涵养量最高的前50%区域生态系统类型植被覆盖度地形特征坡度≥25度且植被覆盖度≥80%森林、灌丛、草地生态系统物种遗传资源略查表生态系统类型大风天数植被覆盖度土壤沙粒含量大风天数≥30天植被覆盖度≥15%(青藏高原30%)土壤沙粒含量≥85%森林、灌丛、草地沿海防护林红树林、盐沼基岩砂质海岸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生态脆弱性生态脆弱性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沙化海岸侵蚀沙源流失评价方法极脆弱区标准剧烈极强烈石漠化重度及以上风力侵蚀强度剧烈极强烈海岸底质类型风暴潮增水侵蚀速率略略水力侵蚀强度海岸底质类型风暴潮增水侵蚀速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本底评价⏹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外⏹省级评价为基础⏹市县评价为补充和修正、识别优势农业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本底评价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种植业生产适宜性畜牧业生产适宜性渔业生产适宜性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示意图牧区畜牧业农区畜牧业渔业捕捞渔业养殖种植业生产适宜区种植业生产不适宜区畜牧业生产适宜区畜牧业生产不适宜区渔业生产适宜区渔业生产不适宜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种植业生产适宜性畜牧业生产适宜性渔业生产适宜性牧区畜牧业农区畜牧业渔业捕捞渔业养殖评价方法不适宜标准水、土、光、热组合干旱地形坡度大于25度土壤肥力很差光热条件不能满足一年一熟土壤污染物含量大于风险管控值干旱、半干旱草原饲草能力越高雪灾、风灾等气象灾害风险低地势平坦相对集中连片略略湿润、半湿润受自然条件约束小饲料供给环境容量备注:种植业生产适宜区全部可捕获渔业资源鱼卵幼稚渔数量天然饵料供给能力渔业资源再生产能力退化水域水质不达标或环境污染严重水域水域环境自然灾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本底评价⏹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外⏹环境、粮食、地质安全后⏹省级评价不适宜区⏹市县评价为适宜区与不适宜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本底评价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城镇建设适宜区城镇建设不适宜区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示意图水资源短缺地形坡度大于25度海拔过高地址灾害海洋灾害危险性极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承载规模评价本底评价⏹不涉及生态保护⏹短板理论,取最小值作为最大合理规模⏹省级以市级(或县级)为单元⏹市级以县级(或乡镇)为单元注:从承载规模评价不涉及生态保护来看,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承载力”这个词不成立,应该为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本底评价承载规模评价承载规模评价农业生产承载规模耕地最大承载规模最大合理规模除生态保护极重要区种植业生产不适宜区以外各类约束条件的最小值畜牧合理规模渔业合理规模最大承载规模最大合理规模各类约束条件的最小值除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城镇建设不适宜区以外城镇建设承载规模“以水定人、已人定地”承载规模评价评价示意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综合分析⏹资源环境禀赋分析与现状问题和风险识别,都强调对比⏹资源环境禀赋分析,对比国家、省,对标国际⏹现状问题和风险识别,对比评价结果与现状,对比承载规模与现状规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综合分析⏹潜力分析,针对评价结果中的不适宜以外区域⏹情景分析,整合多要素、形成多方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成果应用⏹成果,报告、表格、图件、数据集⏹过程、结果⏹指导建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成果应用⏹成果,报告、表格、图件、数据集⏹过程、结果⏹指导建议⏹整体的相对性⏹生态保护——底线⏹农业、城镇——多宜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成果应用⏹主体功能定位⏹单一的直接确定⏹非单一的综合分析后确定主体功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成果应用⏹生态保护极重要区——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种植业适宜区——永久基本农田优选区⏹城镇建设适宜区——城镇开发边界优先选择——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成果应用⏹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资源利用效率⏹重大基础设施和各个服务设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成果应用与各类专项规划衔接。
如何进行“双评价“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规划师杂志社2019/7/24空间规划类术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双评价“(简称)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两个重要评价内容之一。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指一定国土空间内,自然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活动的综合承载水平。
是判断一定区域内的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生态基线、灾害风险四类要素,定量测度国土空间发展的综合潜力,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建设规模的支撑能力,以及为人的经济、社会活动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底相对客观的评价,目的在于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为统筹优化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布局提供支撑。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
一、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1)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 国家提出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基础和重建工作的前提。
此后,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后来的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实施规划中都得到了应用, 而且被逐步被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所重视。
(2)2010年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3)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 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等具体要求。
(4)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受到高度重视。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2019年1月18日前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
按中央要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为确保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编制本技术指南。
本技术指南重点阐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技术流程、单项评价及指标算法、集成评价与综合方法等技术要点,主要内容包括:总则、陆域双评价、海域双评价、陆海统筹、附则5部分。
本技术指南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经济管理科学研究所。
目录前言 (1)1 总则 (1)1.1基本概念 (1)1.2评价原则 (1)1.3技术流程 (2)2 陆域双评价 (4)2.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4)2.1.1单要素评价 (4)2.1.2 集成评价 (25)2.2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30)2.2.1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30)2.2.2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33)3 海域双评价 (44)3.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44)3.1.1单要素评价 (44)3.1.2集成评价 (54)3.2海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57)3.2.1渔业资源利用适宜性评价 (57)3.2.2港口航运用海适宜性评价 (61)3.2.3工业利用用海适宜性评价 (64)4 陆海统筹 (69)5 附则 (70)5.1基础数据获取 (70)5.2适用范围 (72)附录 (74)1 总则1.1基本概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一定国土空间内自然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活动的综合支撑水平。
双评价的理解空间规划类的术语“双评价”“双评价”是个简称,由“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两部分构成。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一定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一定地域范围内资源环境要素能够支撑的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最大规模。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和区位条件以及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
01“双评价”要评什么呢?“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判断区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旅游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资源环境要素,对这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建设规模的支撑能力。
概括地说,就是判断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生态(基线)、灾害(风险)四类要素,定量测度国土空间发展的综合潜力,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以及为人的经济、社会活动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实际上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底的相对客观的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用于判断国土空间自然条件对城镇(开发)、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三类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及评判分级,是着重于从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关系、人地关系分析基础上的分析和判断。
“双评价”的最终出口,都要落实在用地的适宜性分区、开发的限制性分类和风险的警示性分级上。
02“双评价”怎么评?“双评价”总体的技术流程是这样的:“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集成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其中涉及海域的,还要开展陆海统筹。
不同功能指向和评价尺度,是要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
开展“双评价”工作,许多分项专业性很强,实际操作复杂性较高,最大的难点在于:会不同程度地受数据精度和可靠性的制约。
开展“双评价”之前,应先通过数据筛选、转换、集成,构建可靠可比的基础数据库。
03开展“双评价”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国土空间资源的“双评价”,对空间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技术方法,增强空间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和协调性。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今日为大家推荐《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一文,来自上海数慧。
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
按中央要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本文以双评价为例介绍分析评价流程。
欢迎加入国匠规划学社(国匠规划学社简介:一起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进一步讨论学习相关话题。
2018年,自然资源部成立,承担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职责,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上海数慧上海数慧 6天前国匠城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
目标是推进国土空间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加剧,我国的资源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如何解决以上矛盾和问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人类建设空间,提高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目的意义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的目的:(1)针对空间要素的状况、格局变化,进行自然生态本底的分析,摸清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数量和环境特征等资源本底条件。
(2)旨在甄别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风险类型,辨识资源环境风险在空间上的分异,对承载状态进行判断。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2019年1月18日前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
按中央要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为确保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编制本技术指南。
本技术指南重点阐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技术流程、单项评价及指标算法、集成评价与综合方法等技术要点,主要内容包括:总则、陆域双评价、海域双评价、陆海统筹、附则5部分。
本技术指南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经济管理科学研究所。
目录前言 (1)1 总则 (1)1.1基本概念 (1)1.2评价原则 (1)1.3技术流程 (2)2 陆域双评价 (4)2.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4)2.1.1单要素评价 (4)2.1.2 集成评价 (25)2.2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30)2.2.1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30)2.2.2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33)3 海域双评价 (44)3.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44)3.1.1单要素评价 (44)3.1.2集成评价 (54)3.2海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57)3.2.1渔业资源利用适宜性评价 (57)3.2.2港口航运用海适宜性评价 (61)3.2.3工业利用用海适宜性评价 (64)4 陆海统筹 (69)5 附则 (70)5.1基础数据获取 (70)5.2适用范围 (72)附录 (74)1 总则1.1基本概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一定国土空间内自然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活动的综合支撑水平。
双评价双评估内容
“双评价双评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双评价”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主要关注特定地域范围内资源环境要素能够支撑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最大规模;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则更侧重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和国土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等要素条件,评估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
“双评估”是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以及现行空间类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主要从数量、质量、布局、结构、效率等角度,找出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所在,同时可结合影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因素的变动趋势,分析国土空间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
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则是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林业草业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空间类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识别不同空间规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总结成效和问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件或咨询专业人士。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26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浙江省“双评价”成果应用与反思□刘宗元1 潘 凡1 夏皓轩2 岳文泽2 孙宇婷1 彭 瑞1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浙江省各地完成了“双评价”工作。
但随着规划编制工作的深入推进,“双评价”成果如何支撑、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当前的关注点。
本文通过梳理浙江省“双评价”成果的应用现状,总结反思“双评价”成果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双评价”成果应用提供思路借鉴。
一、评价方法及成果(一)评价方法浙江省“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通过解构承载力内涵,厘清承载力与适宜性的逻辑联系。
首先,从“能力-压力-潜力”三个维度,测算土地资源、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海洋资源五个要素的相关等级,集成得到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功能指向下的综合承载能力。
其次,对全省域空间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在土地资源极限承载能力区域内开展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指向的适宜性评价。
最后,依据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修正适宜性评价结果,形成全省“双评价”成果。
(二)评价成果一是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成果。
浙江省生态保护重要性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
生态保护重要性高和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浙西北山区以及东部丘陵地区。
生态保护重要性较低和低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杭嘉湖平原、温台沿海平原和金衢盆地。
二是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成果。
农业生产适宜性呈现高适宜区集聚、低适宜区分散的地理格局。
适宜区和较适宜区分布于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金衢盆地和温台平原;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受浙江省山区和丘陵的地形影响,主要分散分布于浙江省西部、南部等区域的山区。
三是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成果。
城镇建设适宜性整体上集中连片分布,适宜区和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杭嘉湖平原、浙东沿海平原和金衢盆地等地区。
城镇建设适宜性空间与农业生产适宜性空间基本一致。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双评价”分析与探究发表时间:2020-04-14T09:07:44.173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作者:李桐[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双评价”发展,备受各领域的高度重视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双评价”发展,备受各领域的高度重视。
为各人们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我国相关部门与人员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双评价”积极探究,参与到各项工作环节中,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提升我国资源利用率。
“双评价”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第十八次会议的召开中,党就明确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策略,坚持保护有限政策,逐渐优化与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制度,为各项工作的实施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双评价”;问题;措施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各领域的发展都加大了对各资源的需求,为了满足各领域的发展需求,需要我国相关部门与人员加大资源管理力度,针对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加大对我国资源保护。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针对“双评价”体系与制度的全面分析,可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与不足,具有针对性地分析,采取科学措施的有效解决,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而关于资源开发工作,要针对自然环境的客观分析,绝不可为满足各领域的发展需求,而对资源肆意开采与使用,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现代化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双评价”问题(一)不完善的规划体系,造成资源浪费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双评价”所产生的相关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善的规划体系,在实施与管理过程中,无法确保整体质量与效率。
针对国土空间规划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未及时发现与解决,各部门与人员之间缺乏协作,无论是对资源管理目标,还是实际管理行动等,都缺乏统一性。
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本文选自《国土空间规划》,吴次芳等著一、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内涵所谓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是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
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框架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和空间区域内,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条件下,资源环境所能维持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与保障能力。
其主要包括两大内涵:①指区域内固有自然资源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模、限度及潜力。
②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负外部性的容纳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在特定目标、需求与条件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思维来探索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支撑社会发展的承受能力,确定区域内资源环境条件本底、状态、潜力和趋势的评价。
从评价对象上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关注的是国土空间内资源禀赋、环境要素和人类社会活动三大基本要素。
从研究内容上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关注的是资源环境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相互关系,探索资源禀赋和环境要素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
区域资源禀赋和环境要素的现时状态奠定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并且受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活动影响。
一般而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越高,越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越低,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越弱。
从研究目的上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在挖掘资源禀赋支撑人类社会活动的程度,定位环境要素约束人类社会活动的阈值,旨在理解资源环境承载与人类开发活动强度的矛盾,推动国土空间开发的资源环境与社会活动的统筹协调。
2.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中,国土空间适宜性指国土空间的城镇扩张、农业开发、生态保护等不同开发方式、功能和空间的适宜程度。
其主要包括两大内涵:①探索以土地为载体的多种适宜性,如城镇开发适宜性、农业开发适宜性、生态保护适宜性等。
②基于空间视角研判区域内国土开发方式、功能定位和结构组织。
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在特定目标、需求与条件下,分析不同国土开发方式、功能和空间在特定资源环境背景下的适宜程度的评价。
解读︱一图看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
价指南(试行)》
政策解读︱一图看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指南(试行)》
大数据中心国地资讯 2020-02-05
导读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2020年1月19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从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评价目标、评价原则、工作流程、成果要求、成果应用等方面,为各地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工作做出指导,以保证评价成果的科学、规范、有效。
国⼟空间规划“双评价”的思考与探索导读:1、概念资源环境承载能⼒评价指的是对⾃然资源禀赋和⽣态环境本底的综合评价,是确定国⼟空间在⽣态保护、农业⽣产、城镇建设等功能指向下的承载能⼒等级,也指在⼀定国⼟空间内⾃然资源、环境容量和⽣态服务功能对⼈类活动的综合⽀撑⽔平。
国⼟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的是国⼟空间对城镇建设、农业⽣产等不同开发利⽤⽅式的适宜程度,是在资源环境承载能⼒评价的基础上评价国⼟空间进⾏城镇建设、农业⽣产的适宜程度。
2、总体技术流程“双评价”应本着尊重规律、⽣态优先、因地制宜、简便易⾏的原则,在充分搜集数据的基础上,串联递进地开展“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集成评价-国⼟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如果涉及海域,还将开展陆海统筹。
对不同功能指向和评价尺度,采⽤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并进⾏综合分析,为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提供⽀撑。
3、数据准备基础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是“双评价”的重要保障,也是“双评价”重难点之⼀。
收集数据时应保障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时效性与可获取性,所需数据包括基础地理、⼟地资源、⽔资源、环境、⽣态、灾害、⽓候⽓象等,数据质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评价流程(1)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的指标体系聚焦三类功能(⽣态保护、农业⽣产、城镇建设),六⼤要素(⼟地资源、⽔资源、海洋资源、环境、⽣态、灾害),评价的重点要结合区域本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阈值。
(2)资源环境承载能⼒集成评价在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分别针对⽣态保护、农业⽣产、城镇建设三类功能,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集成评价,综合集成评价结果对应三类功能,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依次分级。
(3)国⼟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资源环境承载能⼒集成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分别针对⽣态保护、农业⽣产、城镇建设三类功能,开展国⼟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5、双评价⼯作的要求(1)科学、系统、规范化双评价成果是国⼟空间规划的基础,需要有⼀套科学、系统、规范化的实施办法来保证双评价⼯作顺利实施。
国土空问规划"双评价"技术流程与评价方法探讨作者Editor.XIU在国土空问规划,政策解读,热点新闻标签三区三线•双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问规划体系,多规合一•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編制"双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问开友适宜性评价的简称。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的是对目然资源票赋和生态环境本底的综合评价,是确定国土空间在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功能指向下的承载能力等级,也指在一左国土空间内目然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活动的综合支挣水平;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4介指的是国土空间对城镇建设、农业生产等不同开发利用方式的适宜程是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确上评价国土空间进行城镇建设、农业生产的适宜程度。
度r2019年5月10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習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 ) 18号)明确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貝为主的方针,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阳上,科学有席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友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随着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陆续开晨,作为其前置条件的双评价工作更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一. 总体技术流程"双评价"应本着尊重规律、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在充分搜隼数据的基础上,串联递进地开展“资源环境要表单项评价•资源坏境険载能力隼成评价•国土空问开友适宜性评价",如果涉及海域,还将开展陆海统萼。
对不同功能指向和评价尺度,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井进行综合分析,为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提供支撑.双评价技术路线示意图(来源:整理自《技术指南》)二.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开炭适宜性需要综合考糜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与资源条件、发展基础与潜力来判断开发适宜性■需要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 价基础之上,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水土流等为主要因素,开展生态保护综合评1介f 划分生态重要性等级;以数据准备基础数据库构建數据处理 饕素分析 指标计算 阈值率定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评价!壊成 :评价国土空间幵发 适宜性评价综合分析++地块; 连片度1 1!脱 塚合 :黨中度优势虞1 __________ _1 1农业生产/城頂建设适宜性评价生昨功能指向 的承我袴级农业功能指向 的桑戏存级 :生总保护适宜性分区农业生产 适宜性分区农业备选农用地隼中连片度、农用地类型.质重等别.利用等别等为主要因责,开展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划分农业生产适宜等级;以影响国土空间开发的区位、人口、交通、产业和经济等为主要因素,开展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划分建设开发适宜等级.在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评价单元上,主要以行政单元或GIS地理格网单元为主,后者评价结果相对更为精细f打破行政边界,能更好地体现空间上的差异性。
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两个评价”“两个评价”是指“陆海全覆盖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国土空间开发网格化适宜性评价。
开展“两个评价”是省级空间试点方案确立的空间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两个评价”是开展空间规划的基础和划定“三区三线”的主要技术依据;是揭示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指导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并进行优化空间布局的基础依据;是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式。
开展陆海全覆盖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和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网格化适宜性评价。
结合现状地表分区、土地权属,分析并找出需要生态保护、利于农业生产、适宜城镇发展的单元地块,划分适宜等级并合理确定规模,为划定“三区三线”奠定基础。
同时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技术方法,增强空间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和协调性。
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一)概念内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可以预期的时间内及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基于区域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完整且生态功能良性发挥的前提下,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旅游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资源环境要素,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及建设规模的支撑能力,以及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选择既具有整体性又具有针对性的指标(如自然地理特征、可利用土地资源等),对县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评判分级。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探讨人类与自然长期共存中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综合了区域资源、环境以及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三大要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通过衡量三大要素内和三大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整体结果,定量测度国土空间发展的综合潜力,为国土空间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越高,越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未来建设用地布局的首选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越低,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