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动力研究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356.58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研究综述作者:詹正茂黎秋岑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07期摘要:动机会促进或制约个体的行为,对个体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一直以来,学者们对动机的研究没间断过。
本文基于当今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的现状,对学习动机内化的相关理论等进行综述研究,认为当前学习动机内化研究存在不足,要不断积极探索学习动机内化的新发展。
关键词: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综述一、引言动机能够促进或者制约个体的行为结果,但学习动机是如何作用于学习的呢?在生活中人们都体验到,当个体自愿参与某个活动时,他会全身心投入,而且这个活动体验的过程是愉快的,收获也是很大的。
这也可以引申到学习活动中来,当个体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时,学习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所以内部动机的激发,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
因此,注重学生内部动机的发展,将外在学习动机内化不仅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何为“内化”?心理学 [1 ]上关于内化的定义是个人将社会的价值或实践标准认可作为自己的一部分。
而以Dukheim [2 ]等人则提出,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动机内化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将外在获得的东西转化成自身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
简而言之,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即个体将外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学习动机的过程。
本文基于当今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的现状,对学习动机内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进行研究综述,指出当前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的存在不足,不断积极探索学习动机内化的新发展。
二、外在动机内化的理论研究纵观其研究,目前关于外在动机内化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折扣定律。
Kelly [3 ] 认为个体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大多数情况下会忽略自身内在因素,而重视外在奖励,这会使行为理由打折扣。
可以看出,该理论强调外部动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个体行为,但会减弱内在动机。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宋思颖国内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综述摘要:以2006年-2015年国内在大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文献为对象,将已有文献分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单一因素相关性研究和对策研究,总结研究结果,展望研究方向,期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国内;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综述任何行为的付出背后都有与之对应的驱动因素,大学阶段是学生对接独立的社会生活的重要阶段,因此探讨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寻找激发学习动机的途径,是大学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展开了大量研究,文章将2006-2015年以来,国内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将其研究分为4个类型:文献综述、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单一相因素相关性研究和策略研究。
其中,针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综述在此次检索时间范围内还没有。
以下对调查研究、关系研究、影响因素研究和激发策略四个方面的文献分别进行回顾和分析。
1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盛瑶环等(2006)对赣南医学院的5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学习动机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动机组成的复杂结构,个体之间有差异,但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求知和发展才能,普遍存在于学生的动机之中[1]。
众多学者研究了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在不同维度上的比较。
在性别差异方面,“依赖他人评价”、“关注人际竞争”和”选择简单”维度上,女生动机强于男生,而男生“内生动机”通常高于女生[2][3][4]。
公办大学生比民办大学生更倾向选择简单的任务;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的内生动机水平高,他们在学习的“热衷性”和“挑战性”上都强于城市学生;低年级学生的内生学习动机高于高年级学生[3]。
高职艺术类大学生在挑战性、热衷性、依赖他人评价三个维度上,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在选择简单任务、关注人际竞争、追求回报三个维度上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4]。
在其他影响因素中,刘健(2007)发现实用主义是影响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5]。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析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影响他们学习质量和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学习动机会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和态度,因此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发展个人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为改善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
一、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种。
外部动机是指受到外部的奖励或惩罚而引发的学习动机,如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家长的奖励等。
内部动机是指个体内在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所引发的学习动机,如对知识的渴望、自我提升的愿望等。
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大学生的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
二、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两类。
认知需求是指对知识、技能和自我提升等认知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大学生学习的根本动机。
情感需求是指对学习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情感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
三、自主性和目标取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分为自主性和目标取向两种。
自主性是指个体自主选择学习活动、自主控制学习过程、自主评价学习成绩等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至关重要。
目标取向是指个体在学习中设定并追求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它们驱使着大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自主性和目标取向是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动力,它们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教育环境、学习经历等。
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教师和家长应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控制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动机。
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
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首先,我们对大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多
数大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在4-6小时之间,有些学生甚至超过8小时。
这表明大学生对学习非常重视,愿意花费大量时间来提升自己的知
识水平。
其次,我们还了解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
分大学生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包括听课、阅读、做题、讨论等。
他
们认为多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我们还对大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
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自己的要求。
他们
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更好的成绩,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们还了解了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学习压力大、知识
掌握不牢固、时间管理不当等。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大学生表示会
积极寻求帮助,包括向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参加辅导班等。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大学生的学
习情况。
大多数大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同时,他们也会积极应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让他们在学习道路上更加顺利前行。
学生学习动力调查报告第一节:调查背景我们对学生学习动力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力来源和影响因素,以及对提升学习动力的建议。
第二节:调查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0份。
问卷主要涵盖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源、学习态度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第三节:学习动力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主要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
内在动力包括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追求;外在动力主要是来自于对家庭、老师和同学的期望。
第四节:学习态度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持积极态度,认为学习是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对学习抱有厌倦和消极的态度,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束缚和负担。
第五节:影响因素——家庭家庭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是显著的。
调查显示,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家长的期望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长的激励会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第六节:影响因素——教师教师在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激励性的教学方式和鼓励性的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魅力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积极影响。
第七节:影响因素——同学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同学间的友好合作和相互激励会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
而竞争和排斥则可能对学生学习动力产生负面影响。
第八节:影响因素——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学校的教育资源、学习氛围和学习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着直接影响。
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中,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第九节:提升学习动力的建议——家庭针对家庭对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影响,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龙源期刊网 学生学习力研究的文献综述作者:周伟广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06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力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着重从学习力的起源发展、概念、性质、构成要素以及学习力、学习者和学习过程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总结分析。
探讨学生学习力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学生;学习力;学力当今社会,个人的发展、团体的进步、时代的突飞猛进都离不开学习更离不开任何一个学习者的学习力。
学习力是一个学习者的根本,是学习者可以好好学习的根基、资格。
提到学习力,我们会想到学生的学习力,其实学习力存在于我们古往今来的每一个人身上。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学习、有知识,而有学习、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学习力的存在。
学习力被心理学、教育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广泛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学习力引入教育学。
我国学者多将其应用于中学生、大学生、教师、课程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的梳理,从学习力的起源发展、性质、作用机制和构成要素等方面分析学习力的发展趋势。
一、学习力的发展“学习力”的概念最早由系统动力学创始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弗瑞斯特(Forrester.J.W)在1965年提出,将学习力定义为: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总和。
而后他的学生,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自己的代表作《第五项修炼》中详细探讨,并在弗瑞斯特的研究基础上将学习力界定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个要素。
上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柯比(W.C.kirby)将“学习力”引入教育学领域,并在其《学习力》一书中结合哈佛大学的情况对学习力进行了探讨。
随后,学习力被教育学界广泛应用到学生、教师、学科等方面的研究。
二战后,日本教育界出现了一个与“学习力”概念相似的概念“学力”。
“学力”的内涵不同于“学习力”,他所表现的是个体通过将习得的知识、技能进行吸收、内化与自身原有知识结构结合并灵活地去运用新的知识、技能的能力。
而学习力则在此基础上体现了去改变生活、工作状态的能力。
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以下是调查报告的主要发现:
1. 学习动力: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动力,有76%的学生表示他们对学习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他们需要更多的激励和支持。
2. 学习时间:绝大多数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花费了足够的时间。
超过80%的学生表示他们每天至少花费2-3小时在学习上,这显示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和投入。
然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间上有所不足,他们需要提高自己的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
3. 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使用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他们采用了多种学习方式,包括课堂笔记、讨论小组、复习计划等。
然而,还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方法的意识和技巧,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学习。
4. 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下学习,这对他们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仍然有一些学生在各种噪音和干扰下学习,这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果。
学校和家长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动力、合理的学习时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学生需要更多的激励和支持,他们需要提高自己的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学习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学习。
学校和家长可以在这些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学生学习动力在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学生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时,他们会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呢?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
第一,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历史课上,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历史事件,让他们体验到历史的魅力;在科学课上,可以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身感受科学的奇妙之处。
通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实践能力,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第二,为学生设立具体的学习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学习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目标的设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和方法。
同时,目标的设定也应该灵活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有所不同。
第三,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动力的发挥。
教师可以提供一个积极、和谐、尊重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设备、图书馆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给予学生充分的赞扬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第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会随着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变化。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故事讲解、小组合作、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决策中,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动力。
第五,鼓励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学习动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合作项目等,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交流思想、分享知识,增强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学习动力是学生投入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学校和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环境。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能够利用这种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等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有趣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其次,教师要倡导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方式。
通过与同学相互合作,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互相鼓励,增强学习的效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并互相督促彼此完成任务。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学生在受到关注和支持的情况下,会更愿意主动学习,增强学习动力。
此外,教师还要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积极向上的教育手段,如鼓励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学生合理的奖励等,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是被认可和赏识的。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图书馆、课外辅导等,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学校和家长也要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良好的教育设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鼓励孩子坚持学习,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信心。
自我鉴定探索自己的学习动力来源自我鉴定:探索自己的学习动力来源学习动力可以说是每个人在求学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然而,不同的人对于学习的动力来源可能存在差异。
有的人可能受到外部激励的驱使,而有的人则更多依赖内在的兴趣和动力。
在本文中,将探讨自我鉴定的方式来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动力来源,并为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动力提供一些建议。
一、认识自我首先,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动力来源,我们需要对自己进行鉴定。
这种鉴定并非简单地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习”,而是要对自己的兴趣、目标、价值观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兴趣爱好:回顾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思考自己是否对某些特定的学科或领域有特别强烈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那么对它的学习动力也会更强烈。
2. 目标与愿望: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思考这些目标背后的原因。
你是否希望通过学习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还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现学习的动力来源。
3. 自我评价: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某个学科或领域有独特的才能或技能,那么这也可以成为推动你学习的动力来源。
二、外部激励的作用虽然内在的兴趣和动力对于学习很重要,但外部激励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外部激励可以包括家庭、社交关系、老师和他人的鼓励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部激励来源:1. 家庭支持:家人对于学习的支持和鼓励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的期望和鼓励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学习动力。
2.社交关系:与朋友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可以成为学习的动力来源。
与他人共同学习和讨论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和交流,从而增加学习的动力。
3. 奖励和认可:得到老师或他人的认可和奖励会增加学习的动力。
例如,取得好成绩、完成一项困难的任务或者获得奖学金等。
三、内在动力的重要性内在的兴趣和动力在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学生学习动力的反思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学习环境的变迁,学生的学习动力已经成为教育界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学习动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参与学习的内部动力和外部驱动力。
通过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反思,我们可以探讨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原因,并找寻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
一、认知因素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知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
如果学生能够理解学习的意义和目标,并且对自己有信心能够完成学习任务,那么他们就会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
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任务感到困惑或没有充分的准备,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下降。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清晰明确地传达学习任务的目标和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2. 提供适当挑战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3. 鼓励学生制定和实施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责任感。
二、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情感因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情感状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
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而消极的情感体验则会削弱他们的学习动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教育者可以尝试以下措施: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2. 引导学生发展学习兴趣,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社会因素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社会因素是指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学习动力的影响。
家庭、同伴和学校等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动力都有重要作用。
例如,家庭中的家长教育方式、同伴间的学业竞争和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改善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应该:1. 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配合;2. 提供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确保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支持;3.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同伴关系。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13小教1 43 孙泽贤人做出这样那样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原因,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这一术语对人们的行为原因进行描述。
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外来鼓励、学习后果(如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等)以及客观现实环境的要求(如考试、竞赛和升学)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
学习动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机,是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也会发展变化,而且社会环境是复杂的,这就决定了学习动机不仅是动态的、变化的,还是受个体对环境认知及差异左右的,因而也是复杂的、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应该弄清,学生是为什么和怎么样被驱动来进行学习的。
一、学习动机研究的分类(一)国外学习动机研究一类是理论分析研究。
国外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首推Houle在《心灵的探究》中所提出的三个因素类型论,即学习活动可分成三种动机类型。
一是目标取向:以学习作为完成明确目标的方法;二是活动取向:参与学习是基于学习环境的意义,与学习活动目的和内容无关;三是学习取向:为求知而求知。
Houle的动机三分类型论推出后,受到广泛的注意与讨论。
为证实Houle类型论的正确性,Sheffield、Burgess及Boshie先后发展三种量表进行研究,并分别为后来的研究所采用。
BernardWeiner在《来自归因的个人内部和个人之间的动机理论》中进一步阐述了两种相关的动机理论:一是个人内部的理论,包括自我定向意图(特别是成功的期望)和自我定向情感因素(骄傲、内疚和害羞);另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论,包括他人有关责任心的信念和他人定向生气和同情的情感因素。
这两个理论各自是由两个不同的比喻,作为科学家的人和作为法官的人所指导的。
学生管理工作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3月下 总第133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成效不仅与学生的智力因素相关,也与其非智力因素相关。
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核心力量,它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高。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结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可以从内在需要、外部诱因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学者不再满足于从单一的社会心理视角来探讨大学生学习动机,开始依据国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动机理论,从生理学、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多个视角对其结构进行了解析。
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组成成分的研究主要从动机的需要理论和动机的取向两方面展开的。
黄希庭等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需要可分为6种基本类型:生理、安全、交往、尊敬、发展和贡献。
根据这6种需要在学习上的体现,编制了问卷并对大学生施测,测查结果显示,问卷中的6种动机与6种需要相对应:求知进取的动机对应发展的需要,社会取向动机对应贡献的需要,物质追求的动机对应生理的需要,害怕失败的动机对应安全需要,个人成就动机对应尊敬的需要,小群体取向动机对应交往的需要。
池丽萍和辛自强从动机的不同取向出发,将大学生学习动机划分为六个纬度。
其中内生动机包括挑战性和热衷性两个维度;外生动机包括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关注人际竞争和追求回报四个维度。
张建玲、毛晋平以扩招为背景,采用自编《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经探索性分析对我国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学历层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扩招后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内容、结构上较以前有所变化,且其中6种主要学习动机按强度顺序依次为:报答、求知、就业与生活、成绩目标、社会奉献和消极回避。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大学生学习动机强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刘淳松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总体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物质追求、求知进取、小群体取向、社会取向、害怕失败和个人成就。
学生学习动力学生学习动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驱使其积极学习的各种内外在动力的综合体现。
学生学习动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因此,了解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和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内在因素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内在因素是指学生个体内部的动机和心理状态,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习目标和价值观念等。
首先,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是影响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对某一门学科或者特定的学习内容充满兴趣,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乐趣。
其次,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另一个重要内在因素。
学生应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一个清晰的学术规划,明确自己想要取得的成绩和学习成果。
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才会有积极的学习动力,更加专注于学习。
最后,学生的价值观念也会对学习动力产生影响。
如果学生认为学习重要且有价值,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认识到学习对未来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外在因素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外在因素是指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外部环境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外在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不能忽视。
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需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认可,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的提升。
其次,家长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学习,关心并参与到他们的学校生活中。
家长可以与教师建立紧密的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在家庭氛围中,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大学生学习动力研究综述
作者:万燕花, 李林波, 吴兵, WAN Yan-hua, LI Lin-bo, WU Bing
作者单位:万燕花,WAN Yan-hua(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李林波,吴兵,LI Lin-bo,WU Bing(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刊名:
技术与创新管理
英文刊名: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年,卷(期):2012,33(5)
被引用次数:1次
1.江文英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研究[期刊论文]-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2.李群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7(01)
3.侯莞娇;石舒萌;张建波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教育与职业 2010(26)
4.刘亚琴;丁勤德;何洲俊影响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09(08)
5.陈善晓;张兴红从大学生学习动力现状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008(06)
6.陈晶大学生学习动力分析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006(02)
7.郑林科;王建利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力的预测模型研究 2008(04)
8.陈钢大学生学习动因的调查及其学习动力激发途径的探索[期刊论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0(03)
9.陈运普;张立改大学生学习观念变革对学习动力的影响探析[期刊论文]-社科纵横 2009(11)
10.郑庆柱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论析[期刊论文]-社会科学家 2007(02)
11.王智文;刘美珍;蔡启先激励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 2007(22)
12.祝志;王鹏;林琳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期刊论文]-金融理论与教学 2009(03)
13.蒋青青;黄晓阳激发本科生学习动力的班导师工作方法的探讨[期刊论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14.祖凤霞学习动力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期刊论文]-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15.张嫒嫒浅析环境异化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负面影响[期刊论文]-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1.陈荣元.徐雪松.申立智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与对策——以信息管理专业为例[期刊论文]-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5)
引用本文格式:万燕花.李林波.吴兵.WAN Yan-hua.LI Lin-bo.WU Bing大学生学习动力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