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ISSIM仿真的信号交叉口优化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14.44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VISSIM的环形交叉口渠化及信号控制方案仿真研究作者:梁雪琴来源:《科技视界》2019年第31期【摘要】环形交叉口一般情况下无须设置信号控制,但交通量较大时,绕环岛行驶的机动车容易封锁环道造成行车混乱和拥堵。
为此本文以乌兰察布市新华大街和建国三路相交的环形交叉口为例提出了提高其通行能力的渠化方案和信控方案,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不同方案进行仿真评价,将通过车辆数、车辆延误、V/C、排队长度作为提高交叉口交通效率的优化指标,最终得到最佳改善方案,同时证实此次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改善方案;VISSIM仿真建模中图分类号: U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1-0015-003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9.31.007【Abstract】In general,there is no need to set up signal control at the roundabout,but when the traffic volume is large,the vehicles running around the roundabout are easy to block the roundabout,causing traffic chaos and congestion.Wulanchabu city based on xinhua street and three way cross the intersection as an exampl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traffic capacity of Banks and credit control,and changes in traffic flow from low to high,the intersection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design schemes,finally using the VISSIM simulation software, will be sent to you by number of vehicles,vehicle delay,V/C,the optimizing index of queue length a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intersection traffic,obtained the best improvement plan,and confirmed the feasibility and rationality of optimization design.【Key words】Circular intersection;Capacity;Improvement scheme;VISSIM simulation modeling0 引言隨着城市交通复杂性的增加和智能交通的飞速发展,单一的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活动对交通的需求。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arts• 41•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信号优化方案与评价席睿璞(西安市铁一中学,西安710043)摘要:现如今,城市经济的增长带来一系列交通问题,传统交叉口优化方案的效用已逐渐减弱。
本文利用VISSIM微观仿真软件,通过韦伯斯特配时法和不饱和度法对现状交叉口配时方案进行优化,并结合行程时间、排队长度及延误等指标展开评价。
关键词:VISSIM;交叉口;韦伯斯特配时法;不饱和度法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拥堵问题也 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
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 生活,交叉□的信号配时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叉口 的通行能力,因此如何确定最优的交叉□信号配时方案能 够帮助更好地解决相关交通问题[2]。
本文基于此,提出了基于VISSIM仿真的方法进行交 叉□优化。
VISSIM是一种微观的、基于时间间隔和驾驶行 为的仿真建模工具,它可以对各交通条件下城市、公共交 通的运行状况作出有效分析。
1交叉口现状分析1.1交叉□渠化和配时该路□为规则的十字交叉□。
其中南向和东向的进口 道为3车道,出□道为2车道;北向和西向进□道为2车道,出□道为2车道。
交叉□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以分势,也是橡胶悬置系统研究的一大特点。
3.3注重稳健性优化设计确定性优化设计是悬置系统研究的经典方式,基于 所建模型的最优化设计在可行域内寻求系统参数的最优 解,理论上能够充分发挥悬置系统的性能。
但在实际工程 应用过程中,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例如:一般的橡胶悬 置元件刚度的制造误差普遍约为15%[||],利用上述优化结 果指导实际生产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偏差,因此降低系统 性能对最优参数及其周围参数的敏感度,即采用稳健性 设计来降低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系统不稳定是近年来研 究的一个热点。
4结语目前来看,研究人员对一些规则橡胶元件刚度计算 经验公式、橡胶材料的本构模型和橡胶悬置的有限元分 析法都有了深入的研究,在金属橡胶、橡胶液力隔振器的 弹性/阻尼特性方面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
基于VISSIM仿真的城市信号交叉口优化设计
包天雯;周桂良;吴鼎新
【期刊名称】《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3)2
【摘要】信号交叉口是限制车流消散的主要瓶颈,是导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节点,对其优化设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针对南京市中央路-湖南路交叉口存在的转弯半径过小、交通流量饱和、路口间距过短等问题,提出渠化车道、增加禁止掉头标志、增加相邻路口右转信号控制、增加相邻路口相位的优化方案,运用韦伯斯特模型计算各相位的信号配时方案,使用VISSIM仿真软件对设计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实施优化方案后,平均排队长度由12.96 m减少为11.3 m,减少12.81%;车辆平均延误由44.36 s减少到39.48 s,减少11%;平均停车次数由1.15次减少到0.96次,减少16.52%。
对南京市中央路-湖南路交叉口提出的优化方案是合理的、有效的,研究结果对方案落地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总页数】6页(P1-6)
【作者】包天雯;周桂良;吴鼎新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2.37
【相关文献】
1.基于vissim仿真的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优化设计——以宁波大榭岛某交叉口为例
2.基于Vissim仿真的城市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分析
3.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设计
4.基于VISSIM仿真的道路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设计
5.基于VISSIM仿真的信号交叉口配时优化研究———以西安市文景路某交叉口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VISSIM仿真的道路交叉口改善方案评估摘要:为缓解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拥堵,制定更加合理的改善方案,需要进行科学评估。
以南昌学府大道-丰和大道交叉口交通改善为例,首先,对交叉口现状几何条件、信号配时、交通量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交通改善的总体方案。
其次,借助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改善前后的行程时间、延误、排队长度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估方案的合理性。
对交叉口改善方案进行仿真评估,能够为其它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改善方案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VISSIM;交叉口;交通改善;仿真评估0 引言城市道路网络是支撑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城市居民日常交通出行,实现城市之间交通联系的重要载体。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主要发生在交叉口位置,由于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效率低,交叉口通行能力仅相当于路段的一半左右,这是造成城市道路交叉口成为“交通瓶颈”的主要原因[1]。
解决交叉口通行能力问题,需要对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各环节进行研究,并合理选择交叉口形式。
在规划阶段,可针对不同类型交叉口选型,建立环境评价、节能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多维度分析,从而提出更加合理可行的规划方案[2]。
在设计、建设阶段,可结合交叉口交通组成复杂、交通行为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对交通岛、导流线等要素进行精细化设计,从而提高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3]。
在运营、管理阶段,对交叉口进行交通改善,需要从信号配时、交通组织优化、交通管理提升等方面进行研究。
利用交通仿真软件进行改善方案验证和评估,可有助于提高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4]。
因此,利用交通仿真模型对交叉口改善方案进行评估,已经成为交叉口交通改善治理的一种新思路。
1 VISSIM仿真介绍交通仿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建立交通仿真模型,对复杂的城市交通状况进行模拟演练、直观展示的一种技术手段。
依据交通仿真研究对象、层次和指标等不同,可将交通仿真分为宏观交通仿真、中观交通仿真和微观交通仿真三类。
基于VISSIM仿真的驯海路交叉口延误分析及优化设计文章首先详细地介绍了驯海路交叉口的现状并对其拥堵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微观交通仿真的方法,开展道路交叉口改善优化的研究。
通过信号交叉口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延误时间、高峰小时系数等评价指标,从交通组织优化方面提出优化方案,并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方案具有可行性。
标签:道路交通;优化;仿真引言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路网中最常见、最普遍、最直接的交通拥堵发生源及交通事故多发地点。
对于信号控制的单点平面交叉口来说,信号配时优化对于减少车流的平均延误、停车次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德国PTV 公司开发的VISSIM 仿真软件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而且VISSIM 能直观、形象、详细地仿真出车辆、道路、交叉口、信号灯等随时间变化的三维动画状态,能真实、精确地重现交通网络交通运行状况,弥补了在拟定交通控制方案及对方案进行评价时因无法直观观测车辆在道路及交叉口的运行状况而引起的不足。
1 路口现状及分析1.1 路口现状1.2 冲突点与冲突区域分析(1)冲突点:A路右转车辆与B路直行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A左转车辆与B直行、左转、H直行的车辆形成的冲突点2、3、7;A直行车辆与B直行和H左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4、5;H左转车辆与B左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6;H直行车辆与B直行车辆形成的冲突点8;G左转车辆与E左转、C左转、D直行车辆形成的冲突点9、10、11;G直行车辆与E直行和右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2;D直行车辆与C左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3;I左转车辆与C直行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4;E直行车辆和C左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5。
(2)冲突区域(如图中方框内区域所示):A、B、F、H路口交叉区域Ⅰ。
A路车辆直行左转,B路车辆左转直行右转,H路车辆直行右转,均在此处汇合,且B和H路来向车辆以大型车辆居多,加之桥墩与东西方向呈锐角角度(约75度),H左转车辆转弯半径较大,使其它车辆正常行驶受到干扰,使车速降低。
68软件开发与应用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1 引言城市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路网中交通流在交叉口汇聚、分散、转向,会产生合流、分流、交织、拥堵冲突等现象,是交通事故的易发点。
[1]同时,交叉口汇聚的非机动车与大量行人过街,也导致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要远低于道路服务水平。
由于交叉口严重拥堵,往往会造成附近道路交通中断和长时间延误。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科学合理地对交叉口进行规划设计,交通控制与交通秩序管理,以此提高城市路网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延误时间。
保障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实现安全、高效、有序的交通管理目的。
VISSIM 仿真软件是基于时间间隔和驾驶行为的仿真建模工具,常用以进行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运行的建模。
可以分析各种交通条件下,如车道设置、交通构成、交通信号等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的运行状况,是评价交通工程设计和城市规划方案的有效工具。
本文以黄兴大道与盼盼路交叉口为例,从交叉口渠化措施和信号周期配时两方面对路口进行优化,应用VISSIM 对改善前和改善后的交通延误水平和道路服务水平进行分析和对比,验证交叉口优化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2]2 路段现状与问题分析2.1 路段现状黄兴大道与盼盼路交叉口是长沙经济开发区比较繁忙的交叉口,周边分布有较多学校、商铺、小区等交通流量聚集点,是经济开发区工业园载货汽车通行的重要路段,全天人车流量大,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以及学生上下学期间交通流量增加明显,常有交通拥堵现象发生。
前期通过初步调查得到交叉口改进前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2 问题原因分析以交叉口的实际调查为依据,得出交叉口交通拥堵现象频发,行人过街秩序混乱的原因在交叉口道路设计上,主要存在人行横道设置不规整,行人过街效率低、交叉口导流岛设置不足,车辆右转通行效率差、交通信号周期难满足交叉口南北方向载货汽车通行需求等问题。
14AUTO TIME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基于VISSIM 仿真的城市交通路口优化设计成军宇 王宁 白彦凯黄河交通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 河南省焦作市 454950摘 要: 道路交叉口是道路交通流的集中地,它既是道路系统中的重要节点,也是容易发生道路交通问题的区域。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交通问题,也使得城市交通体系的压力逐年加大。
道路交叉口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将影响到城市交通道路工程的整体安全性以及畅通性。
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理念,先进的方式和技术手段进行交叉口的设计尤为重要。
文章以武陟县连固线和云叶线交叉口为例,通过分析交通信号交叉口的交通特性和机动车辆运行特性,找出存在的交通问题。
制定优化设计方案,并使用VISSIM 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评价其优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城市交通路口 连固线与云叶线 优化设计 VISSIM 仿真1 背景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将各个道路交叉口进行连接,道路交叉口的顺畅与否直接决定了整个道路交通是否顺畅,从而影响到整个城市,同时道路交叉口也是整个城市车辆与人流交汇的重要节点,由各个方位的车辆、各种的车辆组成了复杂的交通状况,是道路拥堵的主要矛盾焦点,从而非常容易引起车祸与堵塞,也由此使得道路交叉口成为了城市中非常混乱的交通部分,交通事故的多发、拥堵导致了道路网通过能力严重下降,而杂乱的道路交叉口也就此成为城市高效运行的阻碍。
交叉口是城市交通中问题最多的部分,通过选择正确的管理形式和正确的渠化设计措施,优化现有问题,组织交通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路口的容量,合理利用路口的空间资源,保证车辆沿路的安全和高效运行,减少路口的事故,改善整个城市路网的连接现状。
因此,设计和优化城市道路是极为重要的。
2 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2.1 渠化交通的方法交通渠化的主要功能是确定各交通流对道路的空间使用权,从而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事故频率。
交叉⼝的vissim仿真与优化本科毕业论⽂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量急剧增加,引发了⼀系列严重的交通问题和社会问题。
作为交通⽹络重要组成部分的交叉⼝,往往是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延误等交通问题的多发地带,成为整个交通⽹络的瓶颈。
近年来,淄博市张店区交通问题⽇益凸显,整个城市的交通设施、管控⽔平急需进⼀步组织优化。
因此,本⽂结合张店交通实际,深⼊研究平⾯信号交叉⼝的交通组织优化⽅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价值。
本⽂⾸先运⽤交通流理论分析了交叉⼝处的交通流运⾏特性,揭⽰了交叉⼝交通问题的成因和根源,为解决此类问题找到了切⼊点和依据。
接着从优化原则、放⾏⽅法、渠化设计和信号优化控制等⼏个⽅⾯,详细探讨了平⾯信号交叉⼝交通组织优化理论和⽅法,指出了各种优化措施的实施⽅法、适⽤条件和注意事项。
最后,利⽤本⽂所研究的优化理论对张店南京路与新村路交叉⼝进⾏优化设计,并运⽤VISSIM仿真软件进⾏仿真实验。
仿真结果表明,根据本⽂研究的交叉⼝交通组织优化理论为解决交叉⼝交通问题提供了⽅法和依据,提出的优化⽅案具有很强有效性和可⾏性。
关键词:平⾯信号交叉⼝,交通组织优化,放⾏⽅法,渠化,信号控制Abstract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traffic flow has been increased sharply, which brings a series of traffic problems and social problem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raffic network, the intersectionwith signals is always regarded as the frequent issues area of traffic jams, traffic accidents and traffic delays etc.,meanwhile, it will be the bottleneck for the entire transport network. Recently, the traffic problems in ZiboCity zhangdian district have been emerged up, simultaneously, the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nd managements in this city need further optimization urgently. Therefore, there is a deep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for intersections with signals in Zibo City zhangdian district in this paper. It will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in future.First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flow in intersection is analyzed in traffic flow theory in this paper, and the causes of traffic problems occurred in intersection are also revealed to solve such problems. Secondly,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optimization for intersection with signal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rough optimization principles, discharging method, channelization design, signal optimization control and so on. The suitable conditions, implementing methods, and cautions for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have been put forward. Finally, Zhangdian NanJing Road and New Village Road intersection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by software VISSI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ation theory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in intersection with signals provides ways and basis to solve the traffic problems. It has been proved feasible and effective.Keywords: intersection with signals, traffic organizing optimization, discharging method, channelization, signal control ABSTRACT (2)第⼀章引⾔ (5)1.1研究背景及意义 (5)1.2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1 国外研究现状 (5)1.2.2 国内研究现状 (6)1.3本论⽂的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7)1.3.1 研究内容 (7)1.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8)第⼆章交叉⼝通⾏能⼒和服务⽔平 (9)2.1道路通⾏能⼒ (9)2.1.1 基本通⾏能⼒ (9)2.1.2 实际通⾏能⼒ (10)2.1.3平⾯交叉⼝的通⾏能⼒ (12)2.2服务⽔平 (14)2.2.1 道路服务⽔平 (14)2.2.2 交叉⼝服务⽔平 (16)第三章平⾯交叉⼝的优化理论及⽅法 (17) 3.1平⾯交叉⼝优化设计的主要原则 (17) 3.2平⾯交叉⼝交通流运⾏特性 (18)3.2.1 ⼤型交叉⼝的概念 (18)3.2.2 平⾯交叉⼝机动车流特点 (20)3.3平⾯交叉⼝渠化设计 (26)3.3.1交通渠化的概述 (26)3.3.2 渠化设计的措施 (26)3.3.3交叉⼝渠化设计流程 (27)3.4交叉⼝信号控制和相位设计 (28)3.4.1 信号相位、阶段、基本参数 (28) 3.4.2信号控制⽅式的选择 (29)第四章交叉⼝优化⽅案评价指标 (31)4.1服务⽔平(效益指标) (31)4.1.1 饱和流率损失时间 (31)4.1.2 饱和度 (32)4.1.3 延误 (32)4.1.4 排队长度 (34)4.2安全指标 (35)4.2.1 ⼈车分离度 (35)4.2.2 交叉⼝冲突数 (36)4.2.3 交叉⼝安全度 (36)4.3⼩结 (37)5.1南京路与新村西路交叉⼝概述 (39) 5.1.1 交叉⼝附近交通、⼟地使⽤情况 (39) 5.1.2 交叉⼝道路基本情况 (39)5.1.3 交叉⼝的设施情况 (40)5.1.4 交叉⼝的信号配时 (42)5.2交通调查 (43)5.2.1 交通量调查⽅案 (43)5.2.2 延误调查⽅案 (43)5.3交叉⼝交通数据分析与仿真 (44)5.3.1 交叉⼝交通量 (44)5.3.2交叉⼝的延误调查及服务⽔平 (46)5.4交叉⼝优化⽅案及评价 (49)5.4.1 交叉⼝的优化⽅案 (49)5.4.2 优化设计⽅案的评价 (49)5.5结论 (51)结论 (52)参考⽂献 (53)致谢 (55)第⼀章引⾔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量快速增长,现阶段的城市交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交通延误增加、事故频发、⾏车时间增加、环境污染加重、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VISSIM交叉口仿真报告目录1. VISSIM简介 (1)2定义路网属性 (1)2.1物理路网 (1)2.1.1准备底图的创建流程 (1)2.1.2添加路段Links (2)2.1.3连接器 (3)2.2定义交通属性 (4)2.2.1定义分布 (4)2.2.2目标车速变化 (4)2.2.3 交通构成 (6)2.2.4 交通流量的输入 (7)2.3路线选择与转向 (7)2.4 信号控制交叉口设置 (9)2.4.1信号参数设置 (9)2.4.2信号灯安放及设置 (9)2.4.3优先权设置 (10)2.3.4 冲突区域集 (11)3仿真 (13)3.1 参数设置 (13)3.2 仿真 (14)4评价 (14)4.1 行程时间 (14)4.2 数据采集点 (16)4.4 排队计数器 (17)1. VISSIM简介VISSIM为德国PTV公司开发的微观交通流仿真软件系统;用于交通系统的各种运行分析..该软件系统能分析在车道类型、交通组成、交通信号控制、停让控制等众多条件下的交通运行情况;具有分析、评价、优化交通网络、设计方案比较等功能;是分析许多交通问题的有效工具..VISSIM采用的核心模型是Wiedemann于1974年建立的生理-心理驾驶行为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路是:一旦后车驾驶员认为他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小于其心理安全距离时;后车驾驶员开始减速..由于后车驾驶员无法准确判断前车车速;后车车速会在一段时间内低于前车车速;直到前后车间的距离达到另一个心理安全距离时;后车驾驶员开始缓慢地加速;由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加速、减速的迭代过程..2定义路网属性2.1物理路网2.1.1准备底图的创建流程1、导入底图:选中View菜单—〉Background—〉Edit…;选择需要导入VISSIM的目标图片文件..如图2.1所示..图2.1导入底图操作示意图12、关闭背景选择窗口;在巡航工具栏中点击;显示整个地图..3、再次打开背景选择窗口;选择待缩放的文件;点击Scale;图2.2..此时;鼠标指针变成一把尺;尺的左上角为“热点”—〉按住并沿着标距拖动鼠标左键—〉释放鼠标;根据导入底图的实际尺寸;输入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点击OK;见图2.3..图2.2 背景选择窗口图2.3导入底图的实际尺寸2.1.2添加路段LinksVISSIM路网编码的第一步工作是描绘路段轨迹:寻找进出交叉口的所有道路;确定道路上的车道数..每条道路表示为一个路段..选中快捷工具栏上的;在路段的起始位置点击鼠标右键;沿着交通流运行方向将其拖动至终点位置;释放鼠标;会出现图2.7所示界面;创建一路段Link..●Number ——路段Link的编号:路段的唯一编号仅能在创建路段时编辑;●Link Length ——路段Link的长度;●Type ——路段类型:它控制了诸如路段颜色、驾驶行为等特征量;●Lanes Width ——车道宽度;定义路段上每条车道的宽度;●Various Land Widths ——不同车道宽度:分别定义每条车道的宽度;●Land Closure ——车道限制:车道限制:针对选定的车辆类别关闭路段的一条或多条车道;实时禁行管理..车道关闭对车辆运行的影响如下:–禁行车辆不能在禁行车道上行驶..–禁行车辆不能进入禁行车道从交通量输入开始;除非所有车道全都禁行该类车辆..2图2.7创建路段机动车道输入界面如此;将背景图中的所有道路一一覆盖;如下图所示:图2.8 交叉口路网机动车道图2.9 创建路段自行车道输入界面2.1.3连接器1. 用鼠标左键单击快捷工具栏上的连接按钮——;2. 用鼠标左键单击作起点的路段;3. 将鼠标指向第一个节点;按住鼠标右键拖动到期望的终点位置另一个路段;松开鼠标;将会出现图2.10所示对话框:4. 选择要相互连接的车道..3图2.10 车道连接器对话框依此连接所有可行的link;为下一步输入车流打好基础..图2.11 车道连接器连接后2.2定义交通属性2.2.1定义分布1.目标车速分布交通构成中;每种车辆类型都可以定义目标车速的随机分布..依次选择:Base Data →Distribution→Desired Speed…;打开期望车速分布窗口..图2.12 期望车速分布窗口●通过Edit…键可以编辑VISSIM软件提供的缺省速度分布特性●通过New…键可以自己定义新的速度分布特性2.2.2目标车速变化当VISSIM路网的自由流车速发生变化时;需要定义一个车速分布变化..定义车速分25布变化的方法有两种:➢ 暂时性车速变化如:车辆转向;使用减速区定义➢ 永久性车速变化;使用目标车速决策定义1. 减速区➢ 选择减速区模式..➢ 选择需要设置减速区的路段或连接器..➢ 在路段/连接器上减速区的起点;点击鼠标右键;沿着路段/连接器将其拖动到目标位置..减速区的长度同时被定义..➢ 释放鼠标;打开创建减速区窗口..➢ 针对通过该路段/连接器的每一车辆类型定义合适的车速和加速度..➢ 点击确定..➢ 对于多车道路段;需要为每一条车道分别定义减速区..图2.13 创建减速区窗口图2.14 减速区2. 目标车速决策➢ 选择目标车速决策点模式..➢ 选择需要设置目标车速决策点的路段/连接器..➢在目标位置点击鼠标右键;打开创建目标车速决策点窗口;见图2.15..➢针对通过该路段/连接器的每一车辆类别定义合适的车速分布..➢点击确定..➢对于多车道路段;需要为每一条车道分别定义目标车速决策点..图2.15目标车速决策点窗口图 2.16目标车速决策点2.2.3 交通构成交通构成是对进入VISSIM路网的每一股交通流构成的定义..注意:公交线路上的交通构成需要单独定义..交通构成是VISSIM输入交通流量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在定义输入交通流量之前对其进行定义;行人流量也可以定义为一种交通构成..依次选择:Traffic Composition…;定义输入交通流量的交通构成..交通构成包括一种或多种车辆类型及其在输入交通流量中所占的相对比例;以及车速分布的列表..图2.17交通流量的机动车交通构成图 2.18交通构成22.2.4 交通流量的输入用户可以定义不同时间进入路网的交通流量..输入交通流量与路段和时间间隔有关..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车辆进入路段的规律服从泊松分布..定义输入交通流量➢选择输入交通流量模式..➢选择需要定义输入交通流量的路段..➢鼠标左键双击该路段;打开车辆输入窗口..➢点击新建;创建一个新的输入交通流量;点击编辑;打开编辑车辆输入窗口;编辑已有的交通流量输入..➢定义输入交通流量属性..➢点击确定..图2.19机动车流量输入图2.20机动车交通量输入表2.3路线选择与转向车辆的行驶路径由从路径决策起点红线到路径决策终点绿线的一个固定的路段和连接器序列组成..路径决策起点与路径决策终点是一对多的关系..车辆行驶路径的长度不是一个固定值..行驶路径决策功能仅对经过定义的车辆和没有任何路径信息的车辆起作用;这些车辆只有在通过路径决策终点后才能够接收新的路径信息..一条线路是指从路线选择点到目的点的路段和连接段固定顺序;每一个路线选择点可以有多个目的点..1. 用鼠标左键选中—按钮;2. 用鼠标左键单击某一条道路;选中这条道路;73. 在希望选择路线的地方单击鼠标右键;路段上会出现条红色的短线;然后弹出下图所示的对话框:图2.21希望选择路线对话框4. 用鼠标左键单击目的点的那条道路;选中这条道路;5. 在这条道路上单击鼠标右键;路段上会出现条绿色的短线和黄色的线段;指示出路线方向;并且会弹出下图的对话框:图2.22路线方向指示窗口当所有路径完成后;如下图和下表所示图2.23所有路径起终点 2.24所有路线方向指示窗口22.4 信号控制交叉口设置2.4.1信号参数设置1.选择菜单Signal Control—>Edit controllers 弹出“Signal Control ”界面;2.在“Signal Controll”界面左边中;单击右键出现菜单;单击“New…”;3.在“Signal Controll”界面右边上部;输入Number、Cycle Time周期、Type信号控制类型;如预定周期式、感应式、外部信号控制等及其他参数..4. 在“Signal Controll”界面中;单击按钮“Signal Groups”;在下面空白处单击右键出现菜单;单击“New…”5.在“Fixed Time Signal Group”界面中;输入“Number”相位号、“Type”显示方案:Cycle周期显示、Permanent Green 全绿灯、Permanent Red全红灯、Red/Amber红黄灯起始时间、Amber黄灯起始时间、Red End红灯结束时间、Green End绿灯结束时间..图2.25相位设计示意图2.4.2信号灯安放及设置Vissim可对每一车道进行信号控制;具体步骤如下:1. 工具栏中选择“Signal Heads ”按钮;2. 单击鼠标左键;选中信号灯所在路线;3. 在选定的路网上;在信号灯放置位置单击鼠标右键;信号灯标志红线出现;同时弹出“Signal Head”界面;94.在“Signal Heads”中;输入“Number”信号灯序号、“SC”序号、“Signal Group”相位序号选项、“Vehicle Class”控制车辆类型等选项..图2.26车道信号灯设置示意图2.4.3优先权设置有时在交叉口;某两个方向的车流因缺少信号控制;汇合时会产生交织..为保证行车安全;这时次要流向的车流必须停车;让主要方向的车流具有优先权先通过;然后在车头间距和时距得以保证时汇入自由车流..车头间距:在设定检测的自由流断面处;距离该断面的最近车辆必须保证的最小距离..车头时距:在设定检测的自由流断面处;距离该断面的最近车辆必须保证的最小行驶时间..具体步骤如下:1. 在工具栏中选择“Priority Rules ”按钮;2. 单击鼠标左键;选中次要方向的Link;图2.27 停车位置设定示意图3. 在次要方向的Link上;车流需停车等待的位置处;点右键;设定停车位置红色;4. 点左键需要确保车头间距或车头时距Link;5. 在选定的路线上;在需要检测车头间距或车头时距的断面处;点右键设定检测点绿色;同时弹出“Priority Rules ”界面:图2.28 车头时距检测点设定示意图6. 在“Priority Rules”界面上;需要输入“Min. Gap Time”最小车头时距、“Min Headway”最小车头间距、“Vehicle Classes”检测的车辆类型等参数..2.3.4 冲突区域集之后;针对交叉口中信号灯不能解决的一些冲突;使用最左边工具栏里的进行冲突区的处理;使用左键选取想要选取的两个路段;这是它们同时变成黄色;此时点击右键调节;这时绿色表示优先通行;而红色表示让行..这是处理完所有冲突点之后的效果:11图2.29 冲突区设置3仿真依次选择:仿真→连续或单步;运行仿真程序..点击默认快捷键<F6>1次;向前运行1个仿真步长..点击;从连续运行模式切换到单步运行模式..点击默认快捷键<F5>;连续运行仿真程序..点击缺省快捷键<Esc>;终止当前运行..3.1 参数设置依次选择:Simulation→Parameters…;打开仿真参数窗口见图3.1;设置以下仿真参数:Comment ——注释:仿真程序运行的注释..Traffic regulations——交通规则;右行/左行:指定车辆的标准行车位置如:英国和香港采用左侧通行..它将影响高速公路上的驾驶行为快车道上的超车行为、已知路段的反向路段的位置、港湾式公交站点的位置..Period——仿真时间:仿真运行时间长度..其中包括了仿真运行初期的准备时间..Start Time ——起始时间:时钟上显示的仿真运行开始时刻..Simulation resolution ——仿真步长:即一个仿真时钟内1~10计算车辆位置的次数..1表示车辆在每个仿真时钟只移动一次;10表示每个仿真时钟计算十次车辆的位置;这使得车辆运行更加平顺..仿真运行速度的变化与仿真步长成反比..Random Speed——随机数:初始化随机数产生器..使用相同的输入文件和随机数;将产生相同的仿真运行结果..随机数不同;车辆的到达规律也不相同;因此可能导致仿真运行结果的差异..Simulation Speed ——仿真运行速度:仿真时钟与实际时间的比值;单位:秒..如果选择最大值;仿真程序将以最快的速度运行..仿真运行速度的变化对仿真运行结果没有影响;因此可以在仿真运行期间对其进行调整..Break at ——中断时间:仿真程序运行到该时刻时;VISSIM自动切换到单步运行模式..使用该选项;可以在仿真运行期间有选择地观看某个特定时间的交通状况..13图3.1仿真参数输入 3.2多运行模式输入3.2 仿真在设置完各参数后;选择菜单“Simulation— >Continuous”;程序开始进行仿真;可以点击、、;可以对仿真进行中断、停止以及继续;如图3.2所示..图3.2仿真运行窗口4评价4.1 行程时间在路网中定义了行程时间检测区段;VISSIM 能够评价平均行程时间..检测区段由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组成..平均行程时间包括停车时间是指车辆通过检测区段的起点直至离开终点的时间间隔..1. 选择行程时间检测模式..2. 在选定路段上;点击鼠标右键;设置检测区段的起点..设置成功后显示为红线;在状态栏中可以查看该点的坐标..3. 选择需要设置行程时间检测区段终点的路段如有需要的话;使用聚焦或滚动条..4. 在选定路段上;点击鼠标右键;设置检测区段的终点..设置成功后显示为绿线;同时打开创建行程时间检测窗口..5. 在VISSIM 路网中;如果distance为空;则检测区段起点与终点之间不存在连续的路段;这可能是由于路段之间没有使用连接器连接;或是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存在问题..行程时间编辑模式处于激活状态时;在VISSIM 路网外部点击鼠标右键;可以打开所有已定义的行程时间检测区段列表..6. 依次选择:Evaluation →file→travel time→configuration;配置行程时间的相关参数..图4.1 创建行程时间检测窗口15图4.2 配置行程时间的相关参数7.单击“OK“ ;开始运行..结束后在文件夹中将出现.rsz的文件;用记事本打开..图4.3行程时间文件内容数据表4.2 数据采集点使用数据采集点可以进行单点数据采集操作..1. 选择数据采集点模式..2. 选择需要设置数据采集点的路段..3. 在目标位置点击鼠标右键;设置数据采集点..4.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一个数字;点击确定..图4.4 设置数据采集点窗口5. 依次选择:Evaluation→file→data collection→configuration;配置数据采集点的相关参数..图4.5 配置数据采集点的相关参数窗口4.4 排队计数器VISSIM 的排队计数器可以提供三类数据:⑴平均排队长度⑵最大排队长度⑶排队车辆的停车次数..这里所指的排队是从上游路段或连接器的排队计数器的设置位置开始计数;直至排队状态下的最后一辆车..如果排队计数器设置在多车道路段上;它将记录所有车道的排队信息;并报告最大排队长度..只要车道上仍有车辆满足排队计数器定义的排队条件;排队计数器将始终处于开启状态..排队长度的单位是米;而不是车辆数..17排队计数器可以设置在路段或连接器上的任何位置..但是;最合适的设置位置是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停车线..1. 选择排队计数器模式..2. 选择需要设置排队计数器的路段..3. 在目标位置点击鼠标右键;设置排队计数器..4.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一个数字;点击确定..图4.6 设置排队计数器窗口5. 依次选择:Evaluation→file→queue length→configuration;配置排队计数器的相关参数:图4.7配置排队计数器的相关参数6. 单击“OK“ ;开始运行..结束后在文件夹中将出现.图4.8排队计数器文件内容数据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