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话题《少年有梦》
- 格式:doc
- 大小:205.5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二框少年有梦1.什么是梦想?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1)含义:梦想是我们对未来。
(2)原因: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
②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让生活更有色彩。
③有梦想,就有。
④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的愿望:。
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人类才能苓断地。
2.今天的少年梦想具有什么特点?(1)及严密相连。
明确的,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2)及严密相连,及中国梦密不可分。
①我们共同享有的时机。
②我们共同享有的时机。
③我们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的时机。
3.我们怎样把梦想变成现实?(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
(2) ,是梦想及现实之间的桥梁。
4.什么是努力?(1)努力是一种。
(2)努力是一种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3)努力是对自我的坚决信念和对美好的。
5.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1)努力,需要。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2)努力,需要。
①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
②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困难,也有时机离梦想。
1.有梦就有希望【关键词】少年时代航空报国的梦想“竹蜻蜒〞寄托了宋代中国人飞上天空的梦想。
早在少年时代,他就受到竹蜻蜓的启示,热爱上了航空。
我国的直升机水平及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坚决了他航空报国的梦想。
他认为,只有把自己的爱好和祖国的利益联系起来,才有实现生命价值更广阔的舞台。
从竹蜻蜓到武直—10的研发成功,为了这一天,他倾注了30年的激情。
他就是开创中国武装直升机新纪元的吴希明。
(1)飞行梦给吴希明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向吴希明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追求怎样的梦想?(3)作为今天的中国少年,你的梦想是什么?2.努力就有改变【关键词】足球梦“铿锵玫瑰〞琼中女足,一群来自大山深处的女孩,最小的11岁,最大的13岁。
她们来自琼中的穷乡僻壤,没有场地、没有管理机构、没有食堂。
少年有梦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的课第二框题《少年有梦》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有一下几大构建:1、有梦就有希望;2、努力就能改变。
本课是起始单元中的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开启中学生活的新篇章,本课内容丰富,知识点难易适中,有助于帮助我们的学生适应新的中学生活,编织美好的梦想,做好中学生活的短期规划和长远目标,用自己的努力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引导学生向美好的新起点努力奋斗。
二、【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学习,让学生从小怀抱梦想,树立目标,用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去实现创新进取的人生。
2.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初步具有辩证思维能力。
3.认识梦想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对于刚刚升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梦想仿佛若离若现,在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学习生活,很多学生依然是茫然,通过本课的学习,很多学生可能会有顿悟之觉。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梦想难点:如何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努力实现梦想。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3.情景创设策略:创设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讨论、体验和感悟中。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二目多媒体多功能教室学生课前准备的素材(故事、图片、卡纸、便签纸等)七、[教学课时]一课时八、[教学过程]新课预习,完成PPT中的导学题目(设定分数值,可以开展竞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新课教学:梦想导航——织梦篇1.听音乐《怒放的生命》师:“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同学们你们想要怎样的中学新生活呢?让我们开启梦想的大门,去追逐中学时代的梦想。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期第二课时少年有梦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知识解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期【思维导图】新的起点——初中生活新体验中学序曲成长的礼物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缘中学时期咱们做好准备的方式有梦就有希望——少年要有梦想的原因少年有梦尽力就有改变——少年实现梦想的方式【知识整合】一、中学序曲一、新的起点(初中生活有什么新体验?)(1)中学生活把咱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硕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窗……咱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非是很长,却可以为咱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3)中学时期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咱们开始深切探访生命的奥秘,满怀好奇地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随着自我意识的慢慢觉醒,咱们开始主动发现和熟悉自己;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咱们对世界的熟悉越发具体而深切;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硕,咱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这将为咱们的人生长卷打上加倍丰硕而厚实的底色。
二、成长的礼物(1)生命给了咱们哪些成长的礼物?中学生活,对咱们来讲意味着新的机缘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咱们的成长礼物。
‚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缘。
集体生活,修养咱们的品格,丰硕咱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咱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硕多彩的社团活动,给咱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类各样的社会实践,为咱们打开熟悉社会之门……ƒ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咱们的潜能,鼓励着咱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咱们似乎天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
④在新的环境中,咱们有机缘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窗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从头塑造一个“我”。
(2)咱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理解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热情。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有许多困惑。
他们开始意识到人生的重要性,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尚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理解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理解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
2.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提问,以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名人的梦想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够取得成功?他们的梦想对他们的影响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少年有梦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你们的梦想是什么?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探讨如何实现梦想。
提问:你们的梦想如何实现?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品质?4.巩固(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提问:你们的梦想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如何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相结合?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课时少年有梦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主要讲述了青春期的成长特点,让同学们了解和认识自己在生理、心理上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应对青春期的挑战。
本课时的内容为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少年有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梦想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树立梦想,并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生理、心理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自己和未来充满好奇,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
然而,他们也可能因为面临挑战而产生焦虑、困惑等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正确看待青春期,树立梦想,并为实现梦想努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学会树立梦想。
2.培养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明确梦想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树立梦想的方法和技巧。
3.引导学生学会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4.帮助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调适自己的情绪。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梦想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梦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分析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明确自己的梦想。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锻炼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素材,如视频、图片等。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搜集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案例,进行分析。
4.安排实践活动,如制作梦想卡片、分享梦想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或图片引入青春期的话题,让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
提问:你们对自己的青春期有什么期待?有什么困惑?2.呈现(10分钟)展示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案例,让学生分析他们是如何树立梦想并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
第2课时少年有梦1 教学分析知识目标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能力目标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
2.师导入:看了视频中的梦想,大家都开心一笑,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第2课时《少年有梦》(板书课题)3.解释少年: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少年儿童,也就是少男少女。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有梦就有希望1.梦想的含义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2.梦想的重要性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作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1)这段话中你能得出梦想的重要性吗?(2)你的梦想是怎样的?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教师总结: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有梦想,就有希望。
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的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3.朗诵《我为少男少女们歌曲歌唱》(1)何其芳的这首诗,让你想到了什么?提示:少年需要梦想。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
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4.少年的梦想的特点材料一海伦·凯勒有这样的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地上爬。
”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她,毕业于哈弗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1)海伦·凯勒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提示: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少年有梦》教案课题:少年有梦教材分析:《少年有梦》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内容由有梦就有希望和努力就有改变两目组成。
既承接了上一课中学序曲,学生的新起点;又为后面的有效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整个单元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本框也是对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教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这一阶段,学生刚刚步入中学,面临新的生活环境,对于中学生活充满向往与期待。
这时梦想在他们的心中渐渐成长,有了迫切实现自己梦想的渴望。
但是学生的这种期待是不清晰的,对于梦想的理解是不恰当的,没有形成对梦想的明确规划与实践。
因此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形成对梦想的正确态度,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目标:树立实现梦想的信心;培养实现梦想的正确态度;增强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梦想相连接的认同感、使命感。
理解梦想的含义和现实的关系;知道梦想的作用和特点;掌握努力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少年梦想的特点;如何实现梦想教学难点:梦想与现实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1、感受梦想,导入新课。
我将会出示几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别人的梦想是什么,接着会问学生你们有梦想吗?梦想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实现梦想呢?今天我们就带着对自己梦想的思考,一起来学习《少年有梦》。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能够迅速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设问,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初步感受梦想,引出课题。
2、认识梦想,体验新知。
环节一: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少年有梦呢?梦想又是什么呢?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能够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同时能够自然地引出第一目有梦就有希望,自主归纳出梦想的含义。
环节二:播放歌曲《隐形的翅膀》,提出问题,隐形的翅膀是什么?隐形的翅膀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能够让学生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对梦想的认知不断深化,认识到隐形的翅膀就是我们的梦想,总结出梦想对我们的重要意义: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第二课时少年有梦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梦想是对生活的盼望。
少年时代,是一次绽放青春的机遇,是一次放飞梦想的机会,少年的梦想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态度。
2.了解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3.懂得把生活变成梦想的意义,而实现梦想则需要付出努力。
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放飞梦想的机会,绽放自己绚丽均青春。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领学生正确分析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现实、关注未来的思想情感。
2.引领学生了解影响梦想的因素,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3.明白努力可以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重难点:探究新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
启动思维方法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想象。
通过播放与学生生活贴切的歌曲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从而进入对本课内容的学习。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疑问和好奇中主动参与学习。
过程:创设情境,播放歌曲《小小少年》。
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未来的梦想是什么?开展小组交流(教材P8),必要时,教师给予正确引导。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的梦想也不一样,我们的梦想可能是当警察、教师、公务员、医生,也有可能是科学家、宇航员、歌星、运动员、世界冠军等等,但无论你们的梦想是什么,梦想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因为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是我们的一种追求,即使我们的梦想最终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也会充实而有意义。
揭示课题,教师板书。
方法2:角色表演,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安排角色表演和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展示提供了较好的机会。
过程:结合教材(P8)通过学生角色表演导人。
要求学生将课前准备的材料进行小组交流,然后以多媒体呈现出较典型的同学的感受,进入对本课内容的学习。
活动:“运用你的经验”问题1:你怎么看待他们的梦想?学生A: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梦想。
而追梦的过程则是一个收获的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
问题2: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学生B:教师、医生、律师、公务员、宇航员、科学家……问题3: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学生C:即使人生梦想不能成为现实,梦想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梦想是对自己未来人生的一种期望,是人生前进的动力,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一个人有了梦想,也就有了奋斗目标。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使我们每个人对梦想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梦想的内容。
教师板书,导人新课。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活动1:通过朗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交流体会学生自主学习,朗读诗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教师:大家从这首诗歌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以看出作者很渴望回到年轻时代,重新拥有年轻时代的梦想和激情。
教师:作者由衷地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正是因为年轻人可以无拘无束地做梦,无拘无束地追梦。
正是梦想和激情,让年轻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板书:(一)有梦就有希望活动2:“探究与分享多媒体展示美文,由学生代表朗读,提出问题,分组探究,由学生代表交流。
多媒体呈现:美文(“探究与分享”教材PIO)。
1998年,六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
一天,老师在上课时讲道: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许多人因为喝不上干净的水而死去。
“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小瑞恩暗暗下定了决心。
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在他的感召下,亲戚、朋友、邻居纷纷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人们纷纷解囊相助。
2000年,瑞恩的第一口井打好了;2001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挖了七十多口井。
出示问题:端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分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将课前准备的相关内容展示出来并进行交流)教师: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学生:瑞恩梦想着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他的梦想感召了很多人和他一起努力,甚至成立了基金会,为非洲挖了很多口井。
教师:你从他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学生A:梦想有时候看起来不切实际,但坚持下去,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B:小小的梦想有了众人的帮助,就变成了伟大的事业。
学生C:梦想是让我们进步的伟大力量。
教师归纳: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教师板书:1.梦想是对生活的盼望。
2.少年的梦想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态度。
活动3:“相关链接【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内容,一方面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指明方向,引导学生带着欲望进入学习任务,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过程:多媒体呈现:相关链接(教材P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莲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教师:通过前面的讨论和学习,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么,少年的梦想和什么有关系?中国梦和我们的梦想有什么关系?学生A:少年的梦想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有关,因为时势造英雄。
学生B:和他的家庭条件有关,因为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
学生C:与他个人的奋斗目标有关,因为个人的奋斗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努力的方向……学生D:少年的梦想和中国梦密不可分。
因为只有祖国强大了,少年的梦想才有实现的土壤。
学生E:无论我们的梦想是什么,但我们作为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师归纳:1.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生目标也各不相同。
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准前进的方向。
2.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因为时代的变迁促进梦想的提升,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所以,少年的梦想不仅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还和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教师板书:1.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2.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教师:生活如此多彩,丰富了我们的梦想。
如果说织梦是一种幸福,那么追梦则是一种成长。
同学们,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进取。
教师板书:(二)努力就有改变三、全员互动,交流共享【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采用抢答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积极状态,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对于体现了创新意识的同学,不失时机地予以评价和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通过理论探究使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使每个同学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活动1:“探究与分享”出示问题: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你赞同以上哪种观点?学生抢答:学生A:我赞同2。
实现梦想是将来的事,我们现在还小,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就行。
学生B:梦想不一定能够实现。
因为人生的道路很长,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种种难以预料的事情,但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领前进的方向。
我赞同3。
学生C:我赞同5。
只要我们努力,就没有干不成功的事,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学生D:我赞同l。
因为有梦想才有动力,通过努力,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教师归纳: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梦想决定现实的高度,而现实常常会打败梦想;但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
梦想和现实之间,也许会有很大的距离,也许只是一步之遥,它们之间总有通道,这个通道就是努力。
把生活变成梦想,平淡的日子因为有了意义才会散发光芒;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
梦想带给我们动力,而只有努力才会带来改变。
因此,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缩小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教师板书:努力,让我们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活动2:“探究与分享”过程:多媒体呈现:人类没有翅膀,像鸟儿一样飞翔是人类的梦想。
莱特兄弟年轻时是自行车修理工,但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在天空中飞翔。
他们在一本关于滑翔的书中看到:“谁要飞翔,谁就得模仿鸟。
”受此启发,他们决心研制出一台能够飞上天空的机器。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莱特兄弟白天出去观察鸟的飞行,晚上钻研飞行知识和原理。
历时两年多,经过上千次的失败,他们终于制造出了带有方向舵的滑翔机。
1903年,弟弟奥维尔·莱特驾驶飞机“飞行号”飞行了12秒,安全降落,飞行了120米。
1908年.41岁的哥哥驾驶飞机在天空中飞行了2小时20分23秒。
莱特兄弟飞上蓝天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从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学生A:不一定。
因为一个人要实现他的梦想,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除了主观因素可以通过努力克服之外,还有很多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但是,追梦的过程,能够让我们收获更多喜悦。
学生B:不一定。
但通过努力和付出,会缩短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
学生C:如果付出努力也没有实现梦想,也没必要懊悔。
因为我们曾为梦想奋斗过、努力过,追梦的过程虽然充满了艰辛,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但依然是一个十分幸福的过程。
教师:通过上述问题的学习和讨论,由此可以说明: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只有通过努力,才有实现的可能。
因此,努力是行动,努力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板书:努力是行动,努力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活动3:多媒体展示-----方法与技能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努力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使用过什么方法?再结合以上给出的方法,总结反思。
教师:以上方法你对哪一种最为认同?学生A:方法3。
努力必须要坚持,才能取得成效。
学生B:方法4。
盲目努力是没用的,还必须学会思考,选准努力的方向。
学生C:方法5。
个人必须融入集体,才能实现更大的梦想。
教师总结:以上方法都是非常中肯的建议。
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不蛮干,讲究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
板书:“努力”也有方法第三课时少年有梦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梦想是对生活的盼望。
少年时代,是一次绽放青春的机遇,是一次放飞梦想的机会,少年的梦想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态度。
2.了解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