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数学教案:1.1.2《集合之间的关系》(1)(沪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24.50 KB
- 文档页数:3
1.2集合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设计
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掌握子集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子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辨析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设计
(1)回答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列举法、描述法。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二、引入:
观察和比较下列各组集合,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共性)
(1){}1,2,3A =,{}1,2,3,4,5B =;
(2)A =N , B
=Q ; (3)A 是××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 是××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说明] 给出几个具体的集合,从元素角度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出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概念。
二、学习新课
1.概念辨析
定义1: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
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 ,那么集合A 叫作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或B A ⊇(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
注1:(1)A B ⊆有两种可能:①A 中所有元素是B 中的一部分元素;②A 与B 是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
(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3)判定A 是B 的子集,即判定“任意x A x B ∈⇒
∈”.
定义2: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
且B A ⊆,那么叫做集合A 等于集合B ,记作A =B (读作集合A 等于集合B );
注2:(1)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集合相等;
(2)判定A B =
,即判定 “任意x A x B ∈⇒∈,且任意x B x A ∈⇒∈”.
定义3: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
,并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那么集合A 叫做B 的真子集,记作:A B Ü或B A Ý,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
注2:(1)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A ∅Ü
;(2)判定A B Ü,即判定“任意x A x B ∈⇒∈,且存在00x B x A ∈⇒∉”;
(3)子集与真子集符号的方向;
(4)易混符号:①“∈”与“⊆”②
{}0与∅
2.例题分析 1、写出数集N 、R 、 *N 、Z 、Q 的包含关系;
2、写出集合{},,x y z 的所有真子集;
3、已知集合{}1,3,5,7,9M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M 的子集: (1)
以集合M 中的所有质数为元素; (2)
以集合M 中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为元素; (3) 以集合M 中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为元素。
4、设集合{}|1,A x x x R =>∈,{}|5,B x x x R =≥∈;
(1)判断2分别与A 、B 的关系 (2)确定A 、B 之间的关系
5、确定下列两个集合关系:
(1){|21,}A x x k k ==+∈Z , {|21,}B x x m m ==-∈Z
(2)*{|21,}A x x k k ==+∈N ,*{|21,}B x x m m ==-∈N
(3){|41,}A x x k k ==±∈Z , {|21,}B x x k k ==+∈Z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1练习1.2
四、课堂小结
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掌握子集、集合相等、真子集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他们的各种符号表示及证明方法。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 ,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当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时,进一步详细讨论,若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那么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若集合B 也是集合A 的子集,那么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
两个集合之间也不一定存在包含关系,如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属于集合B ,集合B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属于集合A ,等等,这些在集合运算中能得到体现。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P11习题1.2
(选做题)设集合,,{0,1,2,3,4,5}A B A C B ⊆
⊆=且,{0,2,4,6,8}C =,求
集合A 的个数.
七、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集合这个章节的第二节,是继第一节集合概念后的又一节概念课,通过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比较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使同学们加深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用定义的方法来判定集合与集合的关系,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需要对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掌握。因此,本节课内容较多,需要同学们通过简单而直观的实例来区分概念,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