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2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7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一、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阅读训练】1、选出下列划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荻画地以:用B、教以书字书:写C、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xx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给划横线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3)宁信度()()5、翻译下列句子。
xx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6、《xx》告诉我们什么道理?7、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三、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及答案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铁杵磨针【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
[杵](chǔ)棒槌。
[卒业]完成学业【阅读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方()欲()还:()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三、日攘一鸡【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字:是.非君子之道.()()以待.来年然后已.()2、翻译下面句子(4分)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是非君子之道译文: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四、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
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
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
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②秦青弗止.()③响遏.行云()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译文: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五、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初中课外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1儿骑善马,广药骑脸而上胡1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土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土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土卒不尽更广不会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广为人长,援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那么画地为军陈,专以射为戏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空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传?,有删改〕⑴以下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行十余里,广佯死〔佯:假装〕 B.广暂骗展而上胡〕儿马〔暂:暂时)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将:带着〕..与人居那么画地为军陈〔陈:通“阵,,阵地〕⑵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见水土车/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堂食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土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见水土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土卒/不尽食广/不尝食⑶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李广勇猛机智,被匈奴捉住,也能伺机逃脱.B.李广保护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士兵们都乐于为他效力.C.李广身高臂长,善于射箭,他的子孙和向他学习的人,都赶不上他.D.李广射术高超,在战场上射杀敌人,任何时候都能百发百中.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鞭马南驰数十里.②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二、阅读?柳宗元传?节选,完成各题.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调所亲日:“禹锡有用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借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假设是?*即草套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住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那么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多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土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管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1.以下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如何与母借行〔一同,一起)8.西南绝域〔阻断,与世隔绝)C总园谓所亲日〔告诉,对……说〕D.时人义之〔正义〕2、下面各组中,加点询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请以柳州授禹锡,自住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B.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C∙乃出私钱赎之乃入见〔?■刿论战?〕D.裴度亦奏其事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3.下面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人.“国锡终易连州"是说刘国锦最终和柳宗元交换去连州上任了.B.柳宗元为官,能为民办实事,比方革除地方陋习.C/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说明柳宗元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D.本文短短两百字,却清楚的写出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婶三方面的优秀品质,给人深刻的教4益、.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假设是?②江岭间为进土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三、阅读?白水索女?,完成各题.白水素女东晋陶渊明皆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道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①,未有妻,邻人共IB②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昌下得一大端,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餐中杳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端调邻人为之意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日:“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后以鸡叫出去,平早潜归,于筒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乃到灶下问之日:“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黄中,不能得去,答日:“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③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师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此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果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行.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有翻改〕【注释】①出居:单独居住.②感〔湘P:同情、可怜.③权:蓄且、姑且.1 .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3分〕〔端〕以为异物取以归Ie 瓮中杳之十数日.2 .以下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侯官县有个名叫谢端的孤儿,被好心的邻居收养,一宜到了十七八岁,后来由于触犯了法律,他就撤出来独立生活了.B.邻居们都很关心谢端,根据乡里的规矩,给他娶了一个妻子,但是谢端由于家中一贫如洗,没有能够留住这个妻子.C.白水素女知道谢端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自愿下凡来帮助他.D.白水素女的身份暴露后,必须回到天庭,不能再帮助谢端致♦了,临走前她留下了田螺壳,让谢端有取之不尽的米谷. 3 .下面是这个故事的尾声,顺序被打乱了,请排出正确的顺序〔只填写序号〕.〔)(2分)3居常饶足,不致 大喜耳. ②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 ③于是乡人以女妻之.④后任至令长云.4 .这个故事与“牛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灰姑娘"等故事,有相似的情节结构模式.请从人物身份、境品质、遇、结局等方面进行探究,写出此类故事的模型.〔3分〕四、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国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殖①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日:“吾终无以给母,那么母子俱死.等死,何假设用吾强壮,少延用旦夕活乎?“即以母JB 两弟,自佣回鹘人,既而,回鹘人转卖清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Y 鬟③尾行.问之,那么日:“港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IK 道乞.渡港,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盘跪日:“吾女幸完It 肉,归见乡里,免橇④霜露盗贼,君力也.且若去家久用丕知在亡臣食於城募星有兄弟加坯熊SL 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君必无归生那么毅然谢日:“吾何敢以假设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周衰耄⑥,,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士乎?*遂告归.〔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注】①atUin ):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凄:此处意为像Y 鬟那样.④稚〔心:遭受⑤箕帚妾:持 籁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嫌称瞭重〔皿前〕:年老体衰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C )(2分〕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神情与苏、黄不属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忙庐舍必城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城葬/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城/葬虽育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D.旦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城乔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5分〕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3分〕②于是日操国道乞.〔2分〕4 .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4分〕乃告母日:“儿当佣钱才 数月,将钱米活家,母勿忧A.自度无所得食B.即以母属两弟C.即具酒炙乐D.生那么毅然谢日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局部断句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五、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吾母姓钟氏,名令■,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做数千金,∙箧蔚然.越二载,生锭,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MM-锭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_眼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Ie声.母与拴皆弱而多病,铃每病,母即抱钱行一室中,未尝疫;少疫,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那么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邱,督铃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止,未尝倦也.铃故不能荒于婚,而母教更是益以严.〔选自蒋士钱?忠雅堂集?〕【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青已去世的父亲.②泰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里"的意思.③锭:作者蒋士卷自称.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⑤戚党:亲威和乡邻.⑥吟Ie声:读诗的声调.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⑧扑之:责打我〔锭自指〕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家益港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B.锭每病,母即抱铃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先府君荀有过及∙ΛT过寻阳〔?孙权劝学?〕口.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5.以下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例句: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C.咨臣以当世之事。
一、《请君入瓮》①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
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①瓮(wèng):大坛子。
②鞫(jū ):审讯犯人。
③推事:研究事情。
④炙(zhì ):烧烤。
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
推:追究,检举。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2、囚多不承3、当为何法4、因起谓兴曰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2、以炭四周炙之三、翻译下列句子。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四、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的方法。
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二儿故琢钉戏③,了无遽容。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儿可得全不⑤?”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⑥。
〔导读〕:八九岁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难时毫不惊恐,很是了不起。
说明孩儿的明理聪明,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株连迫害的罪恶。
〔注释〕:①孔融被收: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
②中外惶怖:朝廷内外非常惊恐。
中外,指朝廷内外。
③二儿故琢钉戏: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
琢钉,古时一种儿童游戏。
④罪止于身: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
意思是不涉及家属。
⑤二儿可得全不:这两个孩子可不可以保全他们生命?⑥亦收至: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孔融被收2、冀罪止于身3、二儿可得全不4、寻亦收至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2、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三、《鲁人曹沫》①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2一、閱讀下文,完成11——14題(12分)骂鸭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至夜,觉肤痒。
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
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
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
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
”卒.不骂。
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注释】①邑:县城。
②茸生:柔密丛生的样子⑧良已:果真痊愈了④异史氏:作者自称。
⑤攘:偷窃。
11.依次对文中四个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领会终于更加实行B.能够去世好处实行C.得到终于更加做D.发现终于好处做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13.翁从“不骂”到“骂”,是因为某“”。
(2分)14.我们曾学过的《狼》也是异史氏作品,所以异史氏就是(人名)这篇故事,异史氏特地设计了雅量的“邻翁”责骂偷窃者并使之病癔的情节,其实是喻示了的道理。
(4分)二、閱讀下文,完成 10—13 題(12 分)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馔(zhuàn):准备食物。
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觉饥甚而不敢去.(2)果蔬皆不具.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二)(一)蛛与蚕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①,黄口灿然②,固之自裹。
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③躯。
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④天子衮龙⑤百官绂绣⑥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⑦,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
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选自《雪涛小说》)注释:①经纬:纺织品中直线为经,横线为纬。
此指所吐之丝。
②黄口灿然:即言蚕黄色的嘴金光灿灿。
③厥(jué):作代词用,意为“其”,“他(它)”。
④文章:带花纹的织品。
⑤衮龙:衮(gǔn),衮龙,古帝王之礼服。
⑥绂绣:绂(fú),绂秀,祭祀时穿的礼服。
⑦枵腹而营口:枵(xiāo),枵腹,空腹。
营,经营,此为“寻找”意;营口,即寻找食物糊口。
1.解释加点词:⑴蛛语蚕曰语:⑵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汤:⑶我固自杀固: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原句: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译句: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5处)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官绂绣孰非我为4.蚕答蛛的话运用了怎样写作手法,表现了蚕怎样的感情?5.读了本选文,你必会想到唐代诗人李商隐关于春蚕的千古名句,该诗句是。
(二)刘羽冲偶得古兵书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
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经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甫成③,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③沟洫,沟渠;甫,刚。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会有土寇会:⑵几为所擒为:⑶使试于一村使:⑷自谓可将十万将: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篇一: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txt>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铁杵磨针【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阅读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方()欲()还:()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三、日攘一鸡【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字:是非君子之道()()以待来年然后已()....2、翻译下面句子( 4 分)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是非君子之道译文: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四、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
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
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
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②秦青弗止()③响遏行云()...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译文: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五、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初一语文的课外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初一语文的课外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
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语文的课外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语文的课外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1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铁杵磨针【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
[杵](chǔ)棒槌。
[卒业]完成学业【阅读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方:欲:还: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一语文的课外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2(一)齐人偷金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①被衣冠,往鬻②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③而夺之。
吏搏④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⑤不见人,徒⑥见金耳。
” ——《吕氏春秋》[补充] ①清旦——清早。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二)(十六)螳螂捕蝉(《说苑》)[选文]吴王欲伐荆(1),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3)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4),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5)得其前利(6),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1)[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
(2)[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
(3)[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
(4)[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
(5)[务欲]一心想要。
(6)[前利]眼前的利益。
[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伐()旦()子()延()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词,并写出相应的句子。
(1)则怀丸操弹于后园。
字:句:()(2)如是者三旦。
字:句:()3、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
(1)[ ]欲取蝉,而[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2)[ ]欲啄螳螂,而[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4、填空。
(1)《螳螂捕蛇》写了和两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理是:(2)《螳螂捕蝉》写了、和等几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理是: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阅读提示]本文通过年轻的侍从官给吴王讲的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凡事须瞻前顾后,全面权衡,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却身后的祸患。
(十七)以学自损,不如无学(颜之推《颜氏家训》)[选文]夫学者,所以求益(1)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2)长者,轻慢同列(3)。
人疾之(4)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释](1)[求益]求得长进。
(2)[凌忽]欺侮和轻视。
(3)[同列]同辈。
(4)[疾之]怨恨他。
[练习]1、下列各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初一课外文言文1:“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弥子瑕不肖而任事。
卫大夫史鰌患之,数以谏灵公而不听。
史鰌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
吾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是不能正君也,生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置尸于北堂,于我足矣。
”史鰌死,灵公往吊,见丧在北堂,问其故。
其子以父言对灵公。
灵公蹴然易容,寤然失位曰:“夫子生则欲进贤而退不肖,死且不懈,可谓忠而不衰矣。
”于是乃召蘧伯玉,而进之以为卿,退弥子瑕。
徙丧正堂,成礼而后返,卫国以治。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习题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卫大夫史鰌患之( ) ②史鰌病且死 ( )③是不能正君也( ) ④灵公蹴然易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于我足矣苛政猛于虎B.卫国以治皆以美于徐公C.谓其子曰其如土石何D.成礼而后返为坛而盟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蘧伯玉贤而不用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夫子生则欲进贤而退不肖,死且不懈,可谓忠而不衰矣。
(2分)译文:(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2分)译文:11.史鰌以什么打动了卫灵公?(2分)8.(1)①担心②将要③纠正改正④踩(踏、跺)(2)D9.蘧伯玉/ 贤 / 而不用10.(1)先生活着的时候就想要进谏(推荐)贤臣辞退(罢免)不贤能的人,死了尚且不懈怠这件事,可以说是忠心不减啊。
(生,欲,且,谓,忠为关键词)(2)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11. 卫灵公被史鰌的忠心(1分)和执著(1分)所打动。
初一课外文言文2:“梁鸿家贫而尚节”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①。
学毕,乃牧豕②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其主犹以为少。
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
”主人许之。
因为执勤,不懈朝夕。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欧阳修习字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荻画地以:用B、教以书字:写C、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多诵古人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唯读书是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5、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二)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铁杵②,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③。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①媪[ǎo]年老的妇女。
②铁杵[chǔ]:棒槌③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去:_________ 方:__________ 欲: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文言文课外浅易短文阅读训练(初一)一.孔子犹江海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
”简子不说③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注释】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
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③说:同“悦”。
④终业:完成学业。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孔子犹江海2.赐不能识也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
2.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3.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三、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谓语提前的倒装句:2.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四、下列对文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赞扬赵简子求贤若渴、不耻下问的作风。
B.称赞子贡谦虚好学、尊重老师的品德。
C.说明孔子的贤明犹如江海,深不可测。
D.闸述求学问必须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二.推敲《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一、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始欲着“推”字( ) 2.炼之未定( )3.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 4.与为布衣之交( )三、下列朗读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岛/初赴举/京师B.岛初赴/举京师C.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D.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四、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五.翻译句子。
1.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一)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①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②,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注]①适:到……去。
②味败:品味败坏。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2)愚人食盐不已.()2.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是一则寓言,它的寓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
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俄闻自投地,伏罪。
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B.俄.闻自投地(不久)C.乃遗.布二端(赠送)D.后更无盗.(强盗)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掩耳盗铃范氏①之亡②也,百姓有得钟③者。
欲负而走,则④钟大不可负,以椎⑤毁之,钟况然⑥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⑦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⑧也! (选自《吕氏春秋·自知》)【注释】①范氏: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齐国。
②亡:逃亡。
③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④则:但是。
⑤椎(chuí) 槌子或棒子。
⑥况(kuàng)然:拟声词,形容钟声。
⑦逮(jù):急速地。
⑧悖:违背道理,错误。
【阅读指津】“掩耳盗铃”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愚蠢可笑的行为。
他的可笑之处就在于以为自己听不到钟声,别人也就听不到了,其实这是徒劳的!文章的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暗示国君,不要害怕听到别人对自己过错的批评,因为过错是客观存在的。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欲负而走.( ) (2)则钟大不可负( )(3)以.椎毁之( ) (4) 恶.人闻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3.“掩耳盗铃”的做法可笑在什么地方?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二)呆如木鸡纪渻子①为王养斗鸡②。
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应响影③”。
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④。
”十日又问。
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选自《庄子·外篇·达生》)【注释】①纪渻子:人名。
姓纪,名渻,子是对其的尊称。
②斗鸡:是一种比赛,供人们娱乐。
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
③响影(yǐng):响,声响。
影,影子。
这句话是说鸡听到声响,看到影子就回应。
④疾视而盛气: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阅读指津】“呆如木鸡”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呆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
课外文言文训练(一)(一)陈万年教子万年尝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于床下。
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③(chǎn)也。
”注释:①咸:陈咸,陈成年之子。
②戒:同“诫”,教训。
③谄:奉承拍马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日夜恒鸣( ) ②然而不听( )③多言有益乎()④时夜而鸣()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伏食如故( )②不合其耳也( )③孤犊之鸣( ) ④即掉尾奋耳(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
③沟洫,沟渠;甫,刚。
1、解释加点字:(1)会有土寇()几为所擒()古人岂欺我哉()惟此六字()1、解释下列加线字;(1)吾之患在鼠(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3)是非若所知也( ) (4)不病于无鸡乎?( )2、选出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当的一项()例句:自鲁之齐(到,往。
动词)A、乌封人跪而食之(他,代管仲。
代词)B、如子之言(的,助词)C、我且贤之用(无义,宾语前置的标志)D、辍耕之垄上(到,往。
动词))注释: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
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
②尤:格外,十分。
③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
④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
⑤或:有时。
⑥已:止,停止。
⑦蒇(chǎn):完成。
⑧故:所以,因此。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翻译下列句子。
3、故笔法超绝与前文的哪些词句相照应?(原文回答)笔法超绝原因是什么?注释:①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
②市井人:做生意的人。
③长厚:为人忠厚。
④忤:触犯。
⑤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⑥十千:即一万铜钱。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翻译下列句子。
3、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文章揭示了什么现实意义?1、解释加点的斜体字2、翻译句子。
3.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
注释:①平事,商量事情。
②咨嗟:叹息。
③侪:chái,同辈,同类的人。
(完整)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有答案)(2)(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有答案)(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有答案)(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说明:本练习共有6篇阅读,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整体的难度偏大,因为部分词语还没有积累,但文章的内容上练习较为紧密,可以猜出词义。
另外,题目与实际的考试题难度相当,可以感受一下初中文言文的难易程度。
(一)师旷论学(18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4分)①恐已暮矣()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③臣闻之()④善哉(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 )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二)欧阳修论作文(16分)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分)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②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 ③自工()④疵病不必待人指摘()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4分)①学而时习之( )②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③唯勤读书而多为之()④多作自能见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题
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荻画地以:用
B、教以书字书: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把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阅读文言短文《郑人买履》,完成4-7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
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4、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3)宁信度
5、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7、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至9题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
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
②方:正在。
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
④奚为:何为,做什么。
⑤御者:车夫。
8、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9、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至12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坐:因为。
1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席上食菱食:欲以去热也去:仕于南方仕:席上啖菱啖:我非不知此知:
1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其人自护其短
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2、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至16题
楚人有卖其珠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注:①椟(dú):木匣②桂:肉桂,椒:花椒③辑:连缀
④玫瑰:如玫瑰花色的美玉⑤鬻(yù):卖
13、楚人对木匣加以修饰,造成了什么结果?请用原文回答。
(2分)
14、文中加点的“此”指的是谁?(1分)
15、文中最后一句议论批评的是哪个人?这个人错在哪里?(3分)
成语“买椟还珠”在如今一般用来说明什么道理?与故事本来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一【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C
2、D
3、多读古人的文章只是致力于读书.
二【译文】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等到了集市,他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
他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会相信自己的脚。
”4.(1)dúo量(长短)(2)d 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5.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6.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
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7.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
反归取之(脚的尺寸)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三【译文】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
’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
’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
’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
’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
8、①我想要去楚国②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9、①南辕北辙或背道而驰
②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认清努力方向。
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
四【译文】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
他到南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
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
”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道:“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上,哪里没有呢?”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0、(1)吃(2)除掉、去掉
11、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说成知道的。
(关键词:曰,土产,强,知)12、略。
言之成理即可。
五【译文】楚国有一个向郑国人卖他的珠宝的人,用一种叫做木兰的香木制做了一个匣子,用肉桂、花椒等香料熏染,用珍珠和宝石来连接,用美玉来装饰,用翠鸟的羽毛来连缀。
郑国的人买了他的匣子,却归还了他的珍珠。
这真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卖珍珠啊.13、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14、指卖珠的人
15、批评的是卖珠的人。
他在卖珠的工作中过分注重了木匣的装饰,以至匣子的价值及其外表的美观胜过了珠,主次颠倒了。
16、如今用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批评“买珠者”一类的人,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本质。
(121.57.191.7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