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豆角死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209.19 KB
- 文档页数:2
豆角的六大病虫害和防治措施豆角是夏天盛产的蔬菜。
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夏天快要到收获的季节我就为大家分享下种植豆角时遇到的豆角的六大病虫害和防治措施:豆角的病害豆角锈病、豆角疫病、豆角枯萎病、豆角煤霉病、豆角病毒病等。
1、豆角锈病豆角锈病的主要症状:该病以侵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也为害叶柄和豆荚,病原为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
发病初期的叶片下面出现星星点点褪绿黄白色斑点,斑点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
在病斑相应的背面生成黄褐色稍突起的斑点,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
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最后枯瘦而死。
豆角整个生长期均可感染病菌发病,在始花至结果期间抗性减弱,感病性增强,减少侵染源。
防治方法:以加强土种肥水的管理为基础,适时喷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清洁田园。
收获后应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毁。
选择前茬作物为种植禾本科的田块,不选前茬作物为种植豆科或花生的田块种植。
选用粤夏2号、铁线青豆角、穗丰8号等抗病品种。
于病发初期及时施药防治。
药剂可选用50%硫磺悬浮剂15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粉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
每隔8--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豆角疫病症状:主要为害茎、叶及荚果,多发生在茎节部或节附近,尤以近地面处居多。
病部初时呈水渍状,后环绕茎部湿腐缢缩,病部以上叶蔓枯死。
湿度大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
叶片染病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扩大为圆形淡褐色斑,表面生白霉。
荚果被害病部亦生白霉,腐烂。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
实行轮作。
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采用高畦深沟,合理密植,使其通风透光,注意雨后及时排水。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溶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豆角种植管理技术豆角(也称作四季豆、长豇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种植管理的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豆角种植管理的关键技术。
1. 地块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避免连作和病虫害较多的地区,以减少病害传播的风险。
2. 育苗:豆角适宜进行移栽,可以提前进行育苗。
选择优质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如浸种、热水处理等,以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育苗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除草、补光和追肥,培育健壮的苗。
3. 土壤准备:在种植前进行充分的土壤准备工作。
翻耕土壤,除去杂草和病虫害残留物,平整土壤表面。
可以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4. 种植与支架搭建:在土壤中开沟,将豆角苗移栽至沟内,并保持适当的株距。
豆角是攀缘类蔬菜,需要搭建支架供其攀爬生长,可以使用竹竿或金属网等材料搭建牢固的支架结构。
5. 浇水管理:豆角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能积水。
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缺氧和病害的滋生。
浇水时应注意避免叶片淋湿,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6. 施肥管理:豆角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应根据生长期进行适时的追肥。
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按照植株的需求进行施肥。
注意施肥均匀,避免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烧苗。
7.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豆角植株,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合理轮作、间套作物、定期清除杂草、利用生物防治等方法。
继续为豆角种植管理提供技术:8. 病害防治:常见的豆角病害包括霜霉病、斑点病和蚜虫等。
采取预防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适时疏除病叶、及时清除病残物等。
如发现病害,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注意按照使用说明和剂量使用农药,避免过量和频繁使用。
9. 采收和收获:豆角的采收时间取决于品种和需求。
一般在豆荚成熟但未变硬之前进行采收,以保持嫩豆荚的口感。
使用剪刀或手工轻轻采摘,避免损伤植株和豆荚。
及时清理采收后的残留物,以减少病害传播。
10. 管理注意事项:定期修剪植株,促进分枝和生长。
豇豆(豆角)种植管理技术豆角多坐荚的种植管理方法豆角难于管理是很多菜农都知道的,易陡长难坐荚,甚至落花落荚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坐荚难呢?一、定植密度要合理:豆角幼苗心叶刚展开时为最佳定植苗龄。
豆角合理的行距一般小行60厘米,大行80厘米,架高1.8~2米,架越高行距就应越大,株距45厘米左右,一般为双株定植。
如果定植密度过大,会引起豆角植株徒长难坐荚。
18℃。
温达到17(25%乳油乳油1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豇豆的定植期要根据栽培方式和生育指标来确定。
采用营养土块育苗时一般于第一复叶开展时即可定植。
采用营养钵育苗时可延迟至2~3片复叶时定植。
幼苗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快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
3、豇豆前期不宜多施肥,防止肥水过多,引起徒长,要合理浇水、施肥、除草、防病虫害,喷施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大大提高农药和养肥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4、当植株开花结荚以后,应增加肥水,抽蔓后要及时搭架,架高2.0~2.5m,搭好架后要及时引蔓,引蔓要在晴天下午进行,不要在雨天或早晨进行,以防折断。
喷施菜果壮蒂灵,使果类蔬菜增强花粉受精质量,循环坐果率强,促进果实发育,无畸形、无空壳、无秕粒,整齐度好、品质提高、使菜果达到丰产。
早熟豇豆覆盖黑地膜利于增产特早熟豇豆是南方地区的主要夏季蔬菜生产品种之一,年栽种面积超过122.5万亩。
近几年来,由于田间杂草危害严重,早熟豇豆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有些地区使用除草剂除草,导致产品农残超标,食用的安全性下降。
为此,湖南省特种蔬菜研究所进行了特早熟豇豆田杂草生态调控及其对产量影响的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用黑地膜处理可以达到杂草防除的最佳效果。
对于豇豆生长及产量形成,黑地膜处理中的豇豆生长迅速,枝叶茂盛,叶片浓绿,生长期长,且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10%以上,而白地膜处理的始花期与始荚期早于黑地膜处理,且前期产量较高。
病豆角疫发病规律:该病害主要在每年12月至第二年的2月份,低温阴雨时发生,病原菌主要在土壤中存活,条件适合时通过孢囊孢子和游动孢子或菌丝体直接萌发,侵染瓜菜。
通过流水或土壤进行传播。
病原菌:疫霉菌炭疽病症状:病状类似冬瓜炭疽病,病斑表面有明显轮纹。
发生规律: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氮肥过多,通风不良时容易发病。
细菌性疫病症状:叶片正面出现许多膜质状病斑,边缘有黄晕,造成叶片干枯、脱落。
症状:嫩叶畸形、变厚,叶片皱缩、褪绿、畸形,生长缓慢。
豇豆疫病:为害症状植株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蔓茎、叶片和豆荚。
(1)根颈及顶心:植株对口叶期,根颈受害水渍状缢缩变细,倒伏,呈猝倒状死亡。
顶心受害后缢缩并蔓延至对口叶,后萎蔫枯死。
(2)蔓茎:第1复叶展开后,爬架前的蔓茎多在节或近节处发病,初暗绿色水渍状,缢缩变细,后为灰褐色,褐色或红褐色,从病处倒折,造成病部以上死亡。
爬架后病部亦可出现在节间,缢缩明显与否,因蔓茎木质化程度而异。
因有架材支撑,病处不倒折,变色可较浅,有时受腐生菌二次侵染出现白霉或黑霉,病部以上死亡。
(3)叶片:叶片受侵后产生不规则灰绿色坏死斑,病斑中间灰褐色,皱缩不平整,叶脉变细、色深,雨水多时常腐烂,晴天干燥后病处青白色,易破碎。
(4)叶柄、花梗:症状与蔓茎同。
叶柄受侵后,其着生的叶片转为黄绿色萎垂而死亡,拖在地面的蔓茎和豆荚在落雨时易受侵染。
(5)豆荚:豆荚受侵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斑,雨天或湿度大时可见稀疏白霉,很快致全荚软腐;天气干燥时病处失水变细,且不规则屈曲。
以上发病部位边缘均不明显,病部在潮湿情况下可生稀疏白霉。
防治方法:雨季前5—7天开始施药,施药时采用灌根与喷雾相结合,每隔7天防治一次,连续三次。
药剂选用:保护药剂安泰生品润杜邦蒙特森杜邦易保大生百菌清等治疗药剂锐扑杜邦克露甲霜灵锰锌2.豇豆叶霉病:仅在叶片上发病。
发病初期在叶片的两面产生紫褐色的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直径1~2厘米的近圆形深褐色病斑,病斑边缘不明显,表面密生煤烟状霉,特别是叶背面更为明显,发病重时,叶片早期枯死脱落,仅残留顶端嫩叶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以使用腐霉利大生蒙特森可杀得3000 甲霜灵等3.豇豆枯萎病:早春季节豇豆苗发病后,由于气温较低,不表现出症状。
豆角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豆角整个生长期均可感染病菌发病,但在始花至结果期间抗性减弱,感病性增强。
该病以侵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的叶片对大面积栽培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锈病的防治,主要可利用锈菌寄生专化性这一特点进行抗病品种的选育;新叶展开后喷药防治,可选用25%的粉锈灵1500~2000倍液、敌锈钠250~300倍液、5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0.2~0.4%的波美度的石硫合剂、75%的氧化萎锈灵3000倍液,那么豆角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1、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春植豆角收获后,将残株死苗收集烧毁,以减少侵染来源。
2、选种与选地:
①选种栽植:选用抗病品种,起畦栽培,宜双行植或单行植,这样易排除积水及疏通透气,不利于夏孢子的降落及侵入。
②选地:最好选择前茬作物为种植禾本科的田块,不选前茬作
物为种植豆科或花生的田块。
这样能避过锈菌的直接侵害。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使根瘤活动增强,植株生长粗壮,叶片浓绿厚实,抗病性增强。
4、适时施药防治:于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
药剂可选用50%粉锈宁600―800倍或50%硫悬浮剂500―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施。
每隔8―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豇豆(豆角)灰霉病的防治方法【植物病虫害】豇豆(豆角)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图:豇豆(豆角)灰霉病
【专家解答】
症状及危害:
豇豆(豆角)灰霉病是造成豆角烂荚的主要病害,多从残花开始侵染,然后逐渐侵染豆荚,造成烂荚,植株死亡。
灰霉病是豆角主要病害之一,茎蔓、叶、花及豆荚均可染病,苗期子叶受害后,呈水浸状,变软下垂,然后在叶缘处长出灰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片染病从叶缘处开始,病部呈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扩大环绕茎蔓。
防治方法:
1.及时摘除豇豆(豆角)病叶、病果,为避免摘除时传播病菌,用塑料小袋套上病部再摘,连袋带出田间集中销毁。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
灰霉病在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时易于发生,所以要避免田间积水。
3.定植后发现零星病叶就要及时喷药防治,可用的药剂有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7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9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甲霉灵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等。
【本人总结】
豇豆(豆角)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加上病菌寄主较多,危害时间长,防治较为困难。
豇豆(豆角)灰霉病会使植株全身染病,叶、茎、花、荚果均可染病,一般先是根茎部出现症状,再慢慢向上展现。
本人在本文中给你介绍了豇豆(豆角)灰霉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苗期豆角蔫叶怎么回事
苗期的豆角蔫叶可能是土壤水分过多或者水分不足导致的,如果水分过多,就要及时给豆角排水,要是水分不足,就要立即为豆角浇水,还有可能是光照过强引起它蔫叶,此时要为豆角遮阴,还要做好控温通风措施,这样豆角才能健康生长。
豆角苗期蔫叶的原因
1、水分过多
苗期的豆角蔫叶可能是水分过多导致的,豆角不耐水涝,如果土壤里面有积水产生的话,那么它根系就会无法良好的呼吸和生长,此时我们需要及时给豆角排水,这样豆角才能逐渐的恢复生机。
2、水分不足
苗期豆角蔫叶,还有可能是水分不足导致的,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给豆角浇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最好,如果空气湿度较低,那么还要在豆角植株周围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这样才能改善它蔫叶的现象。
3、光照过强
苗期的豆角不能被强光暴晒,如果光照过强的话,那么它也会出现蔫叶的现象,这时需要及时给豆角采取遮阴措施,让其有柔和的光线照射最为适宜,不然长期让苗期的豆角被暴晒的话,它就很有可能会枯死掉。
4、温度不适
豆角性喜温暖,在豆角苗期的时候,如果温度过低的话,那么它也有可能会叶子发蔫,此时需要提高豆角周围的温度,一般把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最为适宜,同时还要做好通风措施,这样豆角才能健康生长。
豆角锈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豆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相信很多人都吃过豆角炒肉,豆角不仅口感好,而且还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等营养元素,市场需求稳固。
目前,我国豆角的栽培面积也是十分广阔,有露地栽培的,也有大棚种植的。
但不管哪种种植方式,想要种好豆角,病害防治工作一定要做好。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豆角的常见病害——锈病。
豆角锈病的主要症状豆角全部生长期均可感染锈病,但在始花至结果期间抗性减弱,感病性增强。
该病以侵害叶片、叶脉、叶柄等部位。
主要症状以下:1、叶片受害:初生黄白色的斑点,稍隆起,后逐渐扩大,呈黄褐色斑,严重时病部变红褐色,远看叶片似炙烤。
最后叶片干枯,功能丧失,植株衰老死亡。
2、叶脉、叶柄受害:早期形成梭形或近梭形条状的病斑,隆起,褪绿,水渍感,中央持有褐色至黑褐色小粒点。
蔓茎、叶柄及花梗上的夏孢子堆多为近圆形或短条状,也可围生一圈长圆形的次生夏孢子堆。
随着植株衰老或天气转凉,夏孢子堆转变为黑色的冬孢子堆,散出栗褐色粉状的冬孢子。
豆角的发病条件及规律一、发病条件1、豆角锈病在高温条件下易产生流行,多阴雨高湿度的连阴雨天气,发病最严重。
2、如低洼积水,种植过密,透风不良的地块易感染锈病。
二、发病规律锈病病原菌主要以冬孢子随同病株残体留在地里越冬,在南方暖和地区夏孢子也能越冬。
冬孢子萌发时产生前菌丝和小孢子,小孢子侵入寄主形成初侵染。
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形成夏孢子堆及夏孢子,孢子成熟后,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粉末状夏孢子,借助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豆角锈病的防治方法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多菌灵拌种,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
2、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多菌灵拌种,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
3、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
一样于豆角收获后,将残株死苗收集烧毁,以减少侵染来源。
4、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使根瘤活动增强,植株生长细小,叶片浓绿厚实,抗病性增强。
二、化学防治豆角锈病发病早期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间隔7至10天防治一次,连续2-3次。
豆角种植时间和管理技术_豆角什么时候种比较好豆角是一种我们经常会吃到的蔬菜,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
在种植豆角上,是需要讲究时间的,同时也要掌握好各方面的管理技术。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豆角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豆角的种植时间栽培季节豆角在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春、夏、秋均可栽培,生长季节长;必须根据各种季节的气候条件,选用适当的品种。
豆角一般分春季栽培和夏秋季栽培。
春季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6月上旬至8月中旬采收,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种。
夏秋季栽培于5月中旬至8月初播种,7月上旬至10月下旬采收。
1、矮菜豆:2月下旬,冷床营养钵育苗,每亩用种量3.5公斤。
4月上旬定植:畦宽1米,沟宽50厘米,每畦栽2行,穴距23厘米,每穴丛植2—4株。
5月下旬一6月中、下旬采收,亩产750一1000公斤。
2、架菜豆:3月上旬,品种为“丰收一号”、“西宁菜豆”等,冷床营养钵播种育苗,每亩用种量2.5—3公斤。
3月下旬,塑料小拱棚定植,行距66厘米,穴距26厘米,每穴丛植2株。
5月中旬一6月中旬采收,亩产1500公斤以上。
豆角的种植的管理技术一、播种育苗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
豆角采用高温消毒“籽”播种,多采用直播,大棚内实行育苗移栽法,可充分保护根系不受损伤。
育苗期要根据前茬蔬菜的拔秧期推算,苗龄一般为20—25天,一般在冬至前后育苗。
二、间苗定苗合理密植是豆角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出苗率不高的情况下,应及时查苗补缺。
豆角的间苗定苗应在出苗后4-5天内进行,以减少断根,提高移苗成活率。
三、整枝引蔓幼苗长至30-40厘米时应及时搭架引蔓,应搭人字型支架。
引蔓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10时以后进行,以减少断蔓。
豆角主要靠主蔓结荚,因此,应将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摘去,以增加主蔓的花序数及其结荚数,提高豆角产量。
当植株生长过旺,影响通风透光时,应适当摘除基部老叶、病叶,减少病害发生。
豆角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摘要】豆角叶霉病是豆角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
本文从豆角叶霉病的病因和病症、发生条件、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
豆角叶霉病的发生主要与环境湿度高、气温适宜、土壤过湿等因素有关,而其症状表现为叶片出现灰白色霉斑和黄化枯死等现象。
针对豆角叶霉病的防治,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其中生物防治方法更受青睐。
结论部分总结了豆角叶霉病的防治策略,强调了生物防治方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希望能够帮助农民有效预防和控制豆角叶霉病的发生,提高豆角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豆角叶霉病,病因,病症,发生条件,防治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防治策略,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豆角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概述豆角叶霉病是豆角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豆角的产量和质量。
该病的发生给豆角种植业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豆角叶霉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豆角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需要我们对其病因和防治措施有深入的了解,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少病害发生,提高豆角产量。
本文将从豆角叶霉病的病因和病症、发生条件、防治措施以及化学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豆角叶霉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通过对豆角叶霉病的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治策略的制定,可以有效减少豆角叶霉病的发生,提高豆角产量,保障豆角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豆角叶霉病的病因和病症豆角叶霉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害。
其主要病因是豆角叶片受到高湿度、高温和气候变化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病原菌易于在豆角叶片上生长繁殖。
病症表现为豆角叶片上出现灰白色或灰褐色的霉斑,严重的情况下叶片会干枯脱落,严重影响豆角的生长发育。
豆角叶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有褐色孢囊菌和粉孢霉等。
这些病原菌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或伤口进入植物内部,然后在叶片组织内生长,释放出孢子,继续感染周围的健康组织,形成新的病斑。
除了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豆角叶霉病的发生还与栽培管理不善、土壤养分不足、植株抗病能力较弱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