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说课稿 2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5
《玲玲的画》说课稿4篇《玲玲的画》说课稿篇1 一、教材分析《玲玲的画》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为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要参加评比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结果这幅画在第二天参加评奖时得了一等奖。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意深刻,对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设计意图1、课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玲玲的情感变化。
在进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时,我抓住这条主线,让学生找出玲玲对自己画画作品的满意、不小心弄脏画的着急、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喜悦。
让学生在寻找玲玲的情感线索的过程中,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2、在进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时,我把重点词、句放到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解决,有意识地把字、词、句、篇四者结合起来。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既能强化二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又能为高年级语文的教学埋下伏笔。
3、在进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时,我采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读课文学生听、分角色读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学生齐读课文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充分对课文自读自悟。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①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体验小主公玲玲从满意到着急到喜悦的情感变化。
②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懂得爸爸的话,从而内化课文的主题思想。
③用这种暗示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阅读和语文的兴趣。
4、在进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时,我注意到了“端详”、“叭的一下”、“懒洋洋”这三个不太好理解的词语。
于是,我采用了语言解释、表演解释、说话练习等方式对这三个不太好理解的词语做出详释,意图是让学生在掌握词语的同时懂得词语的运用。
三、课堂体验1、生活是一首多彩的歌,这首歌里有喜怒哀乐。
《玲玲的画》教会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原地哭泣,要开动脑筋、奋勇向前,把坏事变成好事。
玲玲的画(说课稿)玲玲的画(说课稿)引言概述:玲玲是一位充满创造力和激情的画家,她的画作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介绍玲玲的画作,包括她的艺术风格、创作灵感、作品特点以及对观众的影响。
一、艺术风格1.1 独特的色彩运用玲玲的画作中,色彩运用非常独特。
她善于运用明亮、鲜艳的色彩来表达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她经常使用大胆的对比色,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1.2 线条的运用玲玲擅长运用线条来表现画作中的形状和结构。
她喜欢使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轮廓,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1.3 融合多种艺术元素玲玲的画作中常常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如音乐、舞蹈等。
她通过将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二、创作灵感2.1 大自然的美玲玲的灵感常常来自于大自然的美。
她喜欢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景色和生物,从中获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画作中的形象和情感表达。
2.2 内心情感的表达玲玲的画作中常常蕴含着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
她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2.3 文化和历史的启迪玲玲对文化和历史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她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从中获取灵感,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画作中,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三、作品特点3.1 情感的表达玲玲的画作充满了情感的表达。
她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等艺术元素来传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观众能够感受到画作中所蕴含的情感力量。
3.2 故事的叙述玲玲的画作常常带有故事性的叙述。
她通过画面中的细节和情节来讲述一个个小故事,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
3.3 多样的题材和风格玲玲的画作题材和风格多样,涵盖了人物、风景、抽象等各个方面。
她善于尝试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使自己的画作更加富有变化和创新。
四、对观众的影响4.1 激发观众的想象力玲玲的画作常常给观众留下一些未完成的部分,这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填补画作中的空白,与作品进行互动。
《玲玲的画》说课稿胡缘鑫一、说教材《玲玲的画》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教材的主题是“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
《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
因此教学中我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玲玲”这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人物的心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其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是教学的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一)、抓主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浅显,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该如何下手?考虑再三,我决定把课文故事编成绘本,再以玲玲的情感变化:画弄脏(哭)——一等奖(笑)为本文的主要线索展开教学。
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再通过对三幅画进行排序,并用“弄脏”、“动脑筋”、“一等奖”这三个词语让学生描述图片内容。
从而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
在此基础上学生也悄无声息地掌握了“脏、脑筋、奖”这几个我会认的生字。
(二)、抓朗读,读中体会,悟中朗读。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跟“读(走进文本)--- 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带着感受读(表现文本)”这一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
《玲玲的画》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玲玲的画》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玲玲的画》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玲玲的画》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为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要参加评比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结果这幅画在第二天参加评奖时得了一等奖。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意深刻,对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设计意图1、课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玲玲的情感变化。
在进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时,我抓住这条主线,让学生找出玲玲对自己画画作品的满意、不小心弄脏画的着急、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喜悦。
让学生在寻找玲玲的情感线索的过程中,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2、在进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时,我把重点词、句放到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解决,有意识地把字、词、句、篇四者结合起来。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既能强化二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又能为高年级语文的教学埋下伏笔。
3、在进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时,我采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读课文学生听、分角色读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学生齐读课文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充分对课文自读自悟。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①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体验小主公玲玲从满意到着急到喜悦的情感变化。
②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懂得爸爸的话,从而内化课文的主题思想。
③用这种暗示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阅读和语文的兴趣。
4、在进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时,我注意到了“端详”、“叭的一下”、“懒洋洋”这三个不太好理解的词语。
于是,我采用了语言解释、表演解释、说话练习等方式对这三个不太好理解的词语做出详释,意图是让学生在掌握词语的同时懂得词语的运用。
5 《玲玲的画》说课稿一、说教材: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
《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
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说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2、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四、说教法:1、抓主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我决定以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满意(画好作品)--着急、伤心(弄脏作品)--满意、喜悦(画更漂亮)为本文的主要线索展开教学。
2、抓朗读、读中体会、悟中朗读。
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感悟时间。
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接读、范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我始终牢牢抓住那条情感主线,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3、抓字词、落实训练、积累语言。
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抓住了课文中的两个词语进行训练。
一个是"端详",另一个是"懒洋洋"。
针对学生对两个词语的感知程度,我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说课内容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课《玲玲的画》。
二、教材解析本课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的第二篇课文。
本课主要讲了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第二天就要参加评奖了,却不小心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画看上去更好了的故事。
揭示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的道理。
根据单元目标,课文内容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做以下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本课要求会认的15个生字,指导书写“及”“拿”“另”“并”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玲玲“得意,伤心,满意”的心情变化。
3.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词语讲故事。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玲玲“得意,伤心,满意”的心情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词语讲故事。
教学方法:本文以故事的形式叙述,简单明了。
引用“情境导入法”和“关键语句、词语的自读自悟法”“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三、教学程序:开课伊始童趣导入(师书写课题)。
(出示玲玲的图片)和玲玲打个招呼的情境导入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授课内容作铺垫。
复习生字,词。
(指名读,领读,点读)阶梯式复习,主要达到正音,巩固,激发兴趣的目的,为接下来的感情朗读做准备。
接下来读课文,悟情绪。
玲玲是个聪明的孩子,竟把一件坏事变成好事,知道为什么?因为爸爸告诉他一个秘诀。
(出示ppt: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中心句前置,改变教学顺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重点做准备。
学生朗读并画句子。
说出坏事是什么事?好事是什么?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玲玲是怎么做到的呢?圈出表示玲玲心情变化的词语。
《玲玲的画》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玲玲的画》说课稿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玲玲的画》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玲玲的画》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
《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
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的识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其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是教学的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策略、抓主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浅显,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该如何下手?考虑再三,我决定以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满意--着急、伤心--满意、喜悦为本文的主要线索展开教学。
在复习完生字词后,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画出能表现玲玲心情变化的有关词语,理清了玲玲从“满意”到“哭了起来”再到“满意”的情感变化。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只要……就……”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玲玲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并不完美,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创造,就能找到美好的事物。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玲玲的画2. 生字词:玲、玲、画、展、示、厅、视、觉、暗、详、绳、详、暗、厅、视、觉3. 语法知识:只要……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只要……就……”造句。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只要……就……”造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2. 学具:铅笔、橡皮、课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课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4.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的心情变化。
5. 学习语法知识: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用“只要……就……”造句。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玲玲的画1. 课文内容:玲玲的画2. 生字词:玲、玲、画、展、示、厅、视、觉、暗、详、绳、详、暗、厅、视、觉3. 语法知识:只要……就……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课生字词。
2. 用“只要……就……”造句。
3. 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语法知识掌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5.玲玲的画教学目标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坏事也能变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大转盘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同学们,五彩缤纷的生活真奇妙呀!一张画纸上难看的污渍一瞬间就变成了一只懒洋洋的小花狗,你想知道是谁这么聪明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
我们快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不高兴的事情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1页。
(教师板书课题:玲玲的画)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画”。
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字。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同桌合作学习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吧。
◎如果哪个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个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知大意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
推荐一位组员读,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并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词。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
(坏事)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结果: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好事)5.设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下节课学习的时候告诉老师吧!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玲玲的画》。
一、教材分析作为二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单元,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绘画与颜色。
本篇课文《玲玲的画》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展示了小学生玲玲在画画过程中的种种感受,以及初步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绘画能够表达人的思想和感情;(2)了解画画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学习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3)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思考和记录。
3.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2)启发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三、教学步骤1.导入(1)教师出示一些有趣的画作,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并谈谈为什么喜欢这幅画;(2)教师简单介绍绘画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白绘画具有表现能力和美学价值。
2. 阅读(1)学生独立阅读一遍全文,理解全文大意;(2)学生询问不懂的地方,教师解释;(3)学生跟读一遍,纠正发音和语调。
3. 理解(1)教师提问:都有哪些画作在玲玲的心里?为什么会有这些画作?(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答案;(3)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回答和文中的描写联系起来,理解玲玲眼里的画作发自内心的情感。
4. 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文思维路径:通过画作展开引子,描述自己对画的理解和想象,再讲述自己画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成功的喜悦和挫折的失落,最终回到画作的视角中。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句子结构和用词,让学生了解作者用了哪些语句来描写画作、描写玲玲的情感。
5. 创作(1)教师带领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想象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事物,并画出来;(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画作的自我评价和分享。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让学生了解绘画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和表达能力;(2)帮助学生感受到成功和挫折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每次失败都是成功的前提;2. 难点(1)让学生了解玲玲画画的情感变化;(2)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事物。
《玲玲的画》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玲玲的画》这本绘本,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提高幼儿对绘本的欣赏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幼儿进行与绘本相关的创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玲玲的画》这本绘本,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提高幼儿对绘本的欣赏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
准备《玲玲的画》这本绘本。
了解幼儿的阅读理解和艺术表达需求,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与绘本相关的创作和表达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玲玲的画》这本绘本的封面和讲述故事背景,引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和好奇。
2. 绘本阅读
引导幼儿阅读《玲玲的画》这本绘本,并进行讲解和讨论,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 想象和创造
引导幼儿根据绘本中的情节和画面,进行想象和创造,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创作和表达
组织幼儿进行与绘本相关的创作和表达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5. 展示和分享
引导幼儿展示他们的创作作品,并进行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其他与绘本相关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故事创作等。
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其他绘本和艺术作品,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玲玲的画》是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该课文是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玲玲的绘画故事。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绘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并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2.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使用本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提炼文字信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2.学生能够用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来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2.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用观察和想象的能力进行绘画创作。
2.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绘画作品时,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或图片,唤起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入本课的话题。
2. 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流畅度和准确度。
3. 梳理课文主要内容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小女孩玲玲画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画这些?她是怎么画出来的?4. 单词和短语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这些单词和短语。
5. 绘画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用纸和颜料进行绘画创作。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主题或者情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6. 学生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赞赏。
7. 小结和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板书设计生词:•绘画•彩虹•手•点短语:•画出来•画得很好看•用手画六、课堂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继续绘画创作,并将作品带到下节课展示。
玲玲的画(说课稿)引言概述:本文将介绍一幅名为《玲玲的画》的作品,通过四个部份的详细阐述,揭示出这幅画作暗地里的故事和艺术价值。
一、画作的背景故事1.1 玲玲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背景1.2 玲玲对绘画的兴趣和才华的发现1.3 玲玲的画作对她个人意义的重要性二、画作的艺术特点2.1 色采运用和表现力2.2 绘画技巧和笔触的独特性2.3 画作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三、画作的艺术价值3.1 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征3.2 画作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3.3 画作所展现的主题和艺术价值的深层含义四、画作的欣赏与欣赏4.1 欣赏者对画作的第一印象4.2 画作所引起的思量和情感共鸣4.3 画作对欣赏者的艺术启示和情感冲击正文内容:引言概述:《玲玲的画》是一幅引人注目的作品,通过四个部份的详细阐述,我们将揭示出这幅画作暗地里的故事和艺术价值。
一、画作的背景故事1.1 玲玲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背景玲玲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她的父母都是务农的农民。
由于家庭的经济难点,玲玲并没有机会接受艺术教育,但她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1.2 玲玲对绘画的兴趣和才华的发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玲玲发现了她对绘画的天赋。
她用简单的画笔和颜料,在纸上表达了她内心的世界,展现了她对美的独特理解。
这些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她的才华逐渐被发现。
1.3 玲玲的画作对她个人意义的重要性对玲玲来说,绘画是她表达情感和思量的方式。
她的画作记录了她成长的点滴,展示了她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这些画作对她来说是珍贵的财富,也是她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二、画作的艺术特点2.1 色采运用和表现力《玲玲的画》运用了丰富的色采,色采的搭配和运用展现了画作的表现力。
色采的明暗变化和饱和度的调整,使画作更加生动、鲜明。
2.2 绘画技巧和笔触的独特性玲玲的画作展现了她独特的绘画技巧和笔触。
她善于运用细腻的线条和精准的笔触,创造出细腻而富有张力的画面效果。
2.3 画作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玲玲的画》通过绘画的形式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5《玲玲的画》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玲玲的画》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课文篇幅短小,主题明确。
课文讲述了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增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生活就是这样,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文中爸爸的话对孩子很有教育意义,揭示了课文的主题,引人思考。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把深刻的道理用简单的故事呈现出来,对于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启发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玲、详、幅”等15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含义深刻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1.认读“玲、详、幅”等15个生字,会写“画、福、评”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爸爸说的富有哲理的话。
二、说学情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讲究因材施教,学生是教学的关键,作为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开展好教学活动。
学生通过近两年的学习,他们的识字、阅读能力基础较好,课文中除了生字外,都能顺利完成。
本课教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生活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强,他们中的大部分能处理生活中一些小事,对文中爸爸富有哲理的话理解不会太困难,这就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理解了这些道理,再用它去指导生活中的类似的事。
三、说教学准备这次我准备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生字苹果卡片,一件小女孩的衬衣,三张幻灯片,玲玲画的画。
四、说教法教学效果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这是一篇寓深刻道理于故事的课文,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遇事能动脑筋的能力的课文,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我采用如下教学法:(一)导入新课时,我用实物展示法,实物就是我女儿一件衬衣,这是一件很漂亮的衬衣,但因为不小心,后背处被蚊香烧了一个小孔,一件漂亮的衣服变成这样,很遗憾,我根据衣服的花色特点,在被烧的小孔处绣了一朵小花。
玲玲的画(说课稿)引言概述:玲玲是一位热爱绘画的小朋友,她的画作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玲玲的画作。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玲玲的绘画风格、她的创作灵感、她的绘画技巧、她的作品展示以及她的未来展望。
一、玲玲的绘画风格:1.1 玲玲的绘画风格独特而富有个性。
1.2 她喜欢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3 她的画作常常充满了童趣和幽默感,给人带来快乐和欢笑。
二、她的创作灵感:2.1 玲玲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她身边的一切事物。
2.2 她善于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转化为画作的灵感。
2.3 她的画作中常常融入她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于动物的喜爱。
三、她的绘画技巧:3.1 玲玲熟练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2 她善于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水彩、铅笔、油画等。
3.3 她注重细节的处理,通过细腻的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立体。
四、她的作品展示:4.1 玲玲的作品曾在学校艺术展上展出,并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4.2 她的作品也参加过一些小型的艺术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3 她的画作也在社交媒体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
五、她的未来展望:5.1 玲玲希望能够继续深耕绘画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水平。
5.2 她计划参加更多的艺术比赛和展览,与更多的艺术家交流学习。
5.3 她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专业的画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更多的快乐和美好。
总结:通过对玲玲的画作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她独特的绘画风格、创作灵感和绘画技巧。
她的作品展示了她的才华和激情,同时也展示了她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相信在未来,玲玲会继续在绘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一位杰出的画家。
2024《玲玲的画》说课稿范文《玲玲的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玲玲的画》是一篇描述小女孩玲玲画画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玲玲喜欢画画,并且擅长画动物。
同时,课文中也体现了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对孩子发展才能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语言目标:学会读懂并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意思。
②情感目标:通过课文,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绘画的热爱和创造力。
③文化目标:通过了解玲玲画画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艺术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情景导入法,让学生通过情景的感受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法是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一些图片和展示材料,用以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的内容。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绘画用具,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际的绘画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四、说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我将准备一些图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案,并引导学生猜测这些图案是如何画出来的。
然后再引入课文,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是《玲玲的画》,让他们期待接下来的内容。
2、导读课文通过图片展示玲玲画的一些动物图案,并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感受和想法,然后给予一些简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细读课文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并回答一些简单的理解问题,让他们对课文中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4、分析课文通过导读和细读,我将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意义。
5、语言运用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一些句子和词语,进行语言的模仿和运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6、艺术创作我将提供一些绘画用具,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绘画活动,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图案,并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玲玲的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玲玲的画》。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玲玲的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从而使画变得更好的故事。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情节生动,富有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这篇课文不仅有着丰富的语言训练点,如“端详”“收拾”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生活经验还比较有限,对于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玲、详、幅、奖、催、叭、脏、筋”等8 个生字,会写“画、幅、评、奖、候、报、另、及、拿、并”等 9 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读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教学难点:1、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思考的习惯。
五、说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玲玲的画》说课稿《玲玲的画》说课稿说课稿重在说教学理论,说教学设计意图,如何突出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不要说成如何如何上课的。
接下来店铺为大家带来了《玲玲的画》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
《玲玲的画》说课稿一我今天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玲玲的画》。
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
《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
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
从而反映出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依据教材的内容,确定本课的设计理念为:1、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2、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理解文章的蕴意;3、帮助学生在想、述、读、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设计特点:(一)情感为线、深度感悟语言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到着急再到战胜困难后的喜悦。
教师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
例如:课文开始,教师抓住“得意”来理解“端详”的含义,“好的”这个语言的语气;课文中间抓住“着急”来体会“画弄脏了”的不同感受;课文最后抓住“克服困难的喜悦”来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这样,学生在体会人物感情的基础上,析词品句,感受文本中的语言,向学生渗透文章的表达方式。
(二)以读为本、尊重个性感悟《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为了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保证阅读的时间,从整部分朗读,到重点句子的研读,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
其次,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范读、评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且激发学生对于读文的兴趣。
《玲玲的画》说课稿
易中仁秀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来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玲玲的画》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内容短小,主题明确。
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被弄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的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增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生活就是这样,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文中爸爸的话对孩子很有教育意义,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引人思考。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把深刻的道理用简单的故事呈现出来,对于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启发性。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玲、详、幅、奖、催、叭、脏、筋八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含义深刻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3、教学重难点
(1)认读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爸爸说的富有哲理的话。
二、说学生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讲究因材施教,学生是教学的关键,作为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才能开展好教学活动。
通过
近两年的学习,学生的识字、阅读能力基础较好。
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接触的事物多是农村生活的。
他们的生活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强,根据经验,这些学生出自农村家庭,家庭成员较多,爸爸妈妈负担较重,这样也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大部分能处理生活中一些小事,对文中爸爸富有哲理的话理解不会太困难,这就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理解了这些道理,再把它用去指导生活中的类似的事。
三、说教学准备
这次我准备生字卡片、幻灯片课件。
四、说教法
1、导入新课时,利用猜谜的形式来引入课题,通过提问学生们耳濡目染的《司马光砸缸》和《乌鸦喝水》的故事,意在引导生体会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生字归类、生字组词的方式。
对课文的朗读采用示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表演读的方式。
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采用了教师引导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课件展示法。
五、说学法
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采用上述教法,学生通过拼读、赛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方法完成生字学习,在学习课文中,学生通过朗读、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分角色朗读、看课件等学习方法掌握课文内容,从而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六、说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读导读内容
设计意图:《玲玲的画》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我先让学生知道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让教学主题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所以,我
引导学生读导读部分。
接着我概括:本单元教学主题是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用于与课文内容相同的例子引入新课,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完全投入到学习中来。
(1)猜谜引课题,通过提问学生们耳濡目染的《司马光砸缸》和《乌鸦喝水》的故事。
揭示本课主题: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出示课题:25.玲玲的画,相机学习“玲”,学生齐读课题。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设计意图:生字学习是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由易到难地学习,最重要的是在朗读中学习生字,新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生字学习环节,自主,高效,以学生为主得到充分发挥。
1、初步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小组汇报的形式讲生字。
如有不准确,老师给予纠正。
2、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不会的字请注上拼音。
3、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子,遇到生字拼读拼音,请教同学或请教老师。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应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在读中领悟,所以我安排学生高声齐读课文。
4、指10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先让学生标好自然段序号。
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学习他们的优点。
老师检查学生读不准的词或句子,再重点指导读准确。
(四)学习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说,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然后老师归纳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学生对课文朗读已经顺利了,现在要把课堂教给学生,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2、课件出示“玲玲的画”。
重点指导学习并动作理解“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高兴地心情,并用“端详”练习说话。
学生讨论交流:第二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叭地一下”、“哇地哭了起来”说明什么?
(五)出示课件:玲玲和爸爸的两次对话。
怎样读好爸爸和玲玲的话?学生试着读,老师指导读好,再指名读。
(六)玲玲为什么满意地笑了?学生体会玲玲通过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之情。
(七)爸爸的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让学生说出,然后课件展示玲玲的前后两幅画和爸爸说的富有哲理的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八)老师总结:生活中有的事真有意思,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可能办成。
我们要做善于思考的孩子,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指导学生读好爸爸的话。
(九)拓展延伸:让学生说,生活中你遇到类似的事吗,你是怎样解决的?
设计意图: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和处理事的能力。
(十)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低年级孩子好表现,分角色他们更加喜欢,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十一)作业
在课后“读读抄抄”里抄写爸爸说的富有哲理的话。
七、说板书设计:根据玲玲的作品变化及与之相对应的心情变化来简单明了的向生阐述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5.玲玲的画
哭了笑了画弄脏画小花狗(坏事)肯动脑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