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内设机构问题及改革构想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0
检察机关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问题及展望陈鹏飞【摘要】推进落实司法责任制,是本轮检察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检察制度的重大变革.经过司法责任制改革,检察长与检察官的办案权限得以初步划分,检察官的主体地位在制度上初步建立,新的办案责任机制初步形成.在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主任检察官与部门负责人、主任检察官负责制与承办负责制之间关系没有理清,检察官主体地位不够彻底,检察委员会改革力度不足以及司法责任难以落实等困境,影响了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实效.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仍然是继续推进并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各项任务和改革举措,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与纠偏,确保司法责任制能够落地生根.%A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reform, the judici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has a essential role, and it will brings a significant change to the procuratorial system. Through the reform, the procurators' dominant role has been consolidated, and the new mechanism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ically. However, there also has these problems of that the procurators' dominant role needs to be strengthend, the reform of the procuratorial committee is largely invisible. And, there is also a conflict between the director procurator and the head of the department, between the director procurat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the undertake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 next step, the key point of procuratorial reform is advancing the reform mission established, perfect the judicial respon-siblity system, and then ensure the reform measures will come true.【期刊名称】《时代法学》【年(卷),期】2018(016)003【总页数】10页(P88-97)【关键词】检察机关;司法责任制;司法改革【作者】陈鹏飞【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检察院,重庆北碚 4007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16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改革在稳步推进,开启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
检察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
1. 检察机关权力过大,缺乏监督和制衡,容易出现滥用职权、侵犯公
民权利等问题;
2. 检察机关人力资源短缺,司法能力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制约检察
工作质量和效率;
3. 检察与其他司法机关的协作不够,案件办理效率低,处理过程中存
在信息沟通不畅、指责相互扯皮等问题;
4. 科技手段应用不足,信息化程度低,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
建议:
1. 严格规范检察机关权力,建立健全监督和制衡机制,防止滥用职权,确保公民权利不被侵犯;
2.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全员素质和专业水平,增强司法能
力和办案效率;
3. 加强对协作机制的建设,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力,加强信息共享和沟
通合作,提高案件处理效率和质量;
4. 推进信息化建设,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化办案流程,提高办
案效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的去行政化改革路径杜婷摘要:根据国家对于依法治国政策的大力推广,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目标号召下,我国推出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是制约检察官办案的一个重要屏障,当前在这个机构内存在很多行政化的制度,不利于检察机关办案的公平公正,所以要推出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的去行政化改革,去行政化改革的推出一方面可以让检察官可以有更多的办案自主权,同时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原则,要对检察官进行监督和错案追究问责机制。
所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于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的侦查办案问题就会减少,阻力减弱,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也更加有利于我国法治文明进程的发展。
本文主要对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去行政化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去行政化的新突破。
关键词: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去行政化;改革路径引言:当前的中国在经历巨变之中,法治文明建设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之中,在当今我国审案侦查采用检察机关内设机构以后,想要提高办案效率就要提出更多改革的措施。
针对案件中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审理中上级干预的问题,行政化问题十分突出,增加了检察机关以及检察官办案的外在阻力,能够使检察官真正从法理的角度来审理案件,做到法律的真实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本文从办案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度去行政化改革的立场出发,提出对于檢察机关内设机构的办案机制改革的应对措施和发展建议,从本质出发,提出可行性的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去行政化改革的有效措施,促进检察机关运转更加快速。
一、现行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评析(一)检察机关内设机构侦查办案组织机制现状1.主任检察官办案外在干扰因素多虽然在当前的政策引导下,实行了主任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制度,但是现在很多高官以自己的官位给检察官办案带来很多困难,因为这种地位上的悬殊很容易造成办案的不公平的出现,这不利于案件的审理和惩治违法犯罪现象的出现。
基于这种现状而言,给检察官办案会带来很多的干扰因素,这个办案机制进行改革要给检察官更多的独立性,但是这种独立性并不是完全脱离监督的独立,也要受到相关群众和相关部门的监督。
检察院办公室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引言检察院办公室是检察机关的重要部门,负责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多项工作。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检察院办公室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人员配置、工作流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探讨检察院办公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人员配置问题1. 人员数量不足在某些地区的检察院办公室中,由于各种原因,人员数量不足。
这导致了工作量过大,任务繁重,容易出现疏漏和错误。
2. 人员结构不合理有些地区的检察院办公室中,职位结构不够合理。
例如,在一些地区,只有一个主任和几个副主任,但缺乏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
这种结构会导致管理混乱和职责不清。
解决方案:对于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应该加强招聘和培训。
对于特殊情况下需要临时增加人手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外包或者借调等方式来解决。
对于人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应该重新规划职位和职责。
同时,应该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选拔,提高管理层次和专业技能。
三、工作流程问题1. 流程繁琐在某些地区的检察院办公室中,工作流程过于繁琐,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一个任务。
这样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工作质量。
2. 流程不规范有些地区的检察院办公室中,缺乏规范的工作流程。
例如,在文件处理方面,有些地区没有统一的文件编号和归档方式。
这种情况容易造成混乱和错误。
解决方案:对于流程繁琐的情况,应该优化工作流程。
可以通过简化手续、减少环节等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流程不规范的情况,应该建立规范化的工作制度。
例如,在文件处理方面可以建立统一编号和归档制度,并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监督。
四、信息化建设问题1. 信息系统不完善在某些地区的检察院办公室中,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例如,在文件管理方面,没有建立电子档案系统,需要手工归档。
这种情况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信息安全问题。
2. 信息系统使用不当有些地区的检察院办公室中,虽然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但干部使用不当。
例如,在电子邮件处理方面,有些干部经常忽略重要邮件,或者回复不及时。
检察院内设机构职能及布局图建议检察院内设机构职能及布局图基层检察院的内设机构的存在问题有:基层检察院科室过多,官多兵少;重复审查,效率低下;职能交叉,力量内耗;分工过细、人浮其事;机构繁杂,缺乏统一;司法与行政主次不分,业务部门力量薄弱等严重问题。
为此,依据司法机关的属性,制定检察院内设机构职能及布局图如下:针对中国司法机关严重“地方化、行政化、大众化”的弊端,建议对基层检察院予以改造,实现3个基层检察院合并一个地区检察院,或一个中级检察院加上一个郊县检察院组建一个地区检察院,本文以三个县级基层检察院合并组建一个模范地区检察院为例,设置内设机构,配备相应人员,明确相应职能。
该地区检察院管辖三个县的辖区(每个县人口为100万),每个县由地区检察院派驻:重案厅1个、公诉厅2个、公益厅1个。
地区检察院共设置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3人,主任检察官4人,检察官42人,执行处(特工)56人,辅助人员若干。
具体布局如下:地区检察院(检察长)一、重案检察署(副检察长)(一)重案一厅:(主任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18人1.重案一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侦查员6人)2.重案二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侦查员6人)(二)重案二厅: (主任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3.重案三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侦查员6人)4.重案四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侦查员6人)(三)重案三厅:(主任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5.重案五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侦查员6人)6.重案六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侦查员6人)(四)执行处:(处长、政委)20人1.情报组(6人);2.特勤组(6人);3.预审组(6人)二、刑事公诉署(副检察长)(一)公诉一厅:(主任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10人1.公诉一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2.公诉二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3.公诉三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4.公诉四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二)公诉二厅:(主任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5.公诉五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6.公诉六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7.公诉七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8.公诉八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三)公诉三厅:(主任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9.公诉九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10.公诉十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11.公诉十一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12.公诉十二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四)公诉四厅:(与上面公诉厅设置相同)(五)公诉五厅:(与上面公诉厅设置相同)(六)公诉六厅:(与上面公诉厅设置相同)三、公益检察署(副检察长)(一)公益一厅:(主任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8人1.公益一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2.公益二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3.公益三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二)公益二厅:(主任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4.公益四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5.公益五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6.公益六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三)公益三厅:(主任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7.公益七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8.公益八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9.公益九室:(检察官1人,书记员1人)四、案件监管厅:(主任检察官1人、检察官3人、书记员2人)负责:案件质量检查和考评;处理各项法律上(如:公安对不捕提请复议的;被害人对不诉提请复议的;请求抗诉的)的复议和复核工作,负责处理对采取逮捕、羁押、监居、扣押物品、冻结存款等有异义的投诉。
工作心得:整合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检察机关重建以来,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历经长久的发展,随着新形势的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与实际工作出现了不协调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检察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影响检察机关整体效能和机构活力的发挥。
最高检在《关于深化检察改革的意见(201X—201X年工作规划)》中提出“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进一步完善检察体制,优化检察职权配置”,为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作出科学的定位和引导。
一、机构整合的模式类型近年来,不少基层检察院重新整合机构,优化人员配置,主要有以下几类模式:(一)“九部一委制”模式XX省基层检察院实施的“九部一委制”——职务犯罪检察部、刑事检察部、控告申诉和刑事执行检察部、民事检察部、行政检察部、政治部、检务管理部、检务保障部、监察部和机关党委。
(二)“五部制”、“七部制”模式XX、XX等13个基层院,XX市检察院的“五部制”——即批捕公诉部、职务犯罪侦查部、诉讼监督部、案件管理部和综合管理部等五个工作机构。
XX市基层检察院的“七部制”,不同的是将批捕公诉部拆分为批捕部和公诉部,将诉讼监督部细分为刑事诉讼监督部和民事行政诉讼监督部。
(三)“三局两部一办”模式重庆渝中区检察院的“三局二部一办”制——即刑事检察局、职务犯罪侦查局、诉讼监督局、政治部、事务部、检察长办公室。
二、检察院内设机构整合的效果、问题分析与对策(一)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整合的效果各地检察院整合内设机构虽然模式不同,但都取得一定效果。
1、整合机构打破“官本位”的思想。
通过“大部制”整合改革,领导班子成员兼任部门负责人,工作亲自研究部署,并直接安排到具体的主办检察官,解决内部机构职能重叠化问题,减少了职能交叉,整合了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实现了人员优化、资源配置的最大化。
2、主任检察官责任和工作积极性增强。
整合机构后实行人员分类管理,主任检察官具有办案组织权、监督权和职权范围内案件的决定权,对案件定性和质量把关。
工作建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工作建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
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现司法公正、司法高效和司法权威;根本任务是建立健全司法责任制,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
当前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本文试以我区检察机关为例,对司法体制改革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进一步完善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一定基层实践。
一、全区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我区检察院现有人员编制数为63名,其中政法专项编制56名、机关工勤编制4名、事业编制3名。
现实有检察干警51人,其中员额制检察官19人、司法辅助人员15人(检察官助理14人、书记员1人)、司法行政人员7人、司法警察7人、机关工勤人员3人;在职级上正县级1人、副县级1人、正科级15人、副科级14人、科员16人、机关工勤人员3人、试用期干部1人。
1.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状况。
按司法体制改革要求司法人员分为员额制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三类,其中司法辅助人员包含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
现已基本确立了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体制:一是员额制检察官。
经全省统一公开报名考试考核,并经省检察院批准,最终确定了19名员额制检察官,其中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2名、检察委员会委员6名、检察员9名、助理检察员1名,检察官等级为四级高级检察官5人、一级检察官2人、二级检察官8人、三级检察官2人、四级检察官2人、无五级检察官,分布在侦查监督科2名、公诉科4名(含检察长1名)、反贪局4名(含副检察长1名)、反渎局3人、刑事执行局1名、控申科和案件管理办公室1名、民行科3名(含副检察长1名)、研究室1名。
二是司法辅助人员。
根据实际情况主要把没有入额又具有检察官身份或已经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证的人员划归为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辅助人员共15名,其中检察官助理14名、书记员1名,其分布在侦查监督科1名、公诉科3名、反贪局3名、反渎局1名、刑事执行局1名、控申科和案件管理办公室1名、民行科2名、研究室1名、职务犯罪预防科2名。
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设置及改革之初探基层检察院是指县、市、自治县、市辖区人民检察院,不包含各种派出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
基层检察院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基础单位,其内设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检察职能的发挥以及检察机关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的设置虽然一直处于在实践中不断改革的状态,但与社会发展要求及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仍存在着差距。
为此,对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的设置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当前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的设置现状及问题(一)机构臃肿,力量分散。
从目前我国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的数量来看,机构过于臃肿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以笔者所在基层院为例,内设机构有政治处、办公室、侦查监督科、公诉科、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民事行政检察科、控告申诉检察科、检察技术科等1 0个,整个宁波的基层检察院机构数目大致如此,只不过有的分出研究室和行装科,但总量上都差不多。
由于机构设置过多,大量的检察人员被分散在各个部门,甚至出现了一线人员反比非一线人员少的反常现象,一线办案人员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但机关中3/5的人却忙于其他事务。
由于力量分散,平均用力,不能集中警力办案,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受到影响。
(二)职责交叉,力量内耗。
内设机构职责交叉、任务重叠,情况严重。
如侦查监督科与公诉科,两科主要是通过审查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移送的案件,一个审查决定是否逮捕,一个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或不诉来实现侦查监督。
在检察实践中就势必出现重复阅卷、讯问、熟悉案情,分别装订卷宗(副卷)等,降低办案效率,浪费人力物力等现象,使人员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
职责交叉,本来一个部门能独立完成的事情,却要由几个部门去进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如检察宣传职能,按理归口在政工部门,但有关业务方面的宣传却又要由办公室来做,又如接待工作,一般归口于办公室,但一般办公室不管车,车辆和就餐问题还得和行装部门联系,严重影响办事效率。
四大检察力量不均衡整改措施
四大检察力量通常指的是检察机关内部的侦查监督、公诉、法律监督和案件管理等职能。
如果存在不均衡的问题,整改措施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资源配置: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各个检察职能都能得到足够的支持和资源。
2. 加强培训和人才引进:通过专业培训和引进专业人才,提升各个检察职能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3. 制定明确的工作指标:为每个检察职能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评价标准,确保工作的量化和可评估性。
4. 加强内部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内部协调机制,促进各个检察职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5. 强化案件管理:通过案件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优化,提高案件处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各个检察职能在案件管理上的均衡发展。
6. 提升法律监督效能:加强对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确保侦查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防止滥用职权和违法行为。
7.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公正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
8. 增加公众参与和透明度:提高检察工作的透明度,让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监督检察工作,增强公众对检察机关的信任。
9. 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外部审计:定期对检察工作进行自我评估,并邀请外部专家进行审计,以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10. 加强与其他司法机关的协作:与法院、公安等其他司法机关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秩序。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逐步解决四大检察力量不均衡的问题,提升检察机关的整体工作效能和社会公信力。
浅谈检察院办公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检察院办公室作为检察机关的综合职能部门,是检察院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新的形势对检察院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其协调各方、服务全局的作用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着重对当前检察院办公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检察院;办公室;政治意识;创新;协调检察院办公室作为检察机关的综合职能部门,集机要保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和文秘等工作职能于一体,是承上启下、联系各方的枢纽,承载着为检察机关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提供参谋、协调、监督、保障的重要任务,虽不直接参与办案,却与实现检察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检察院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新的形势对检察院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其协调各方、服务全局的作用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因而,本文着重对当前检察院办公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当前基层检察院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办公室人员的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提升办公室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其工作成果不如业务科室明显,这使得办公室工作人员时常有一种付出多于收获的感觉,从而产生倦怠情绪,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不高的不良后果。
此外,一些人员的思想还相对落后,工作中墨守陈规,靠经验办事,直接导致了工作质量出现差强人意的情况。
(二)办公室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高办公室工作事无巨细,内容繁杂,需要综合素质优异的人员从事办公室工作。
而目前办公室人员状况和综合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一些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提高,因而与新时期检察工作的变化和发展不相适应。
(三)办公室与业务部门的联系需进一步加强检察信息调研宣传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各类案件,而业务部门的办案人员掌握了第一手有价值的资料,但一些部门和干警对信息调研宣传工作不够重视,缺乏撰写文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缺乏主动向办公室提供素材的意识。
我国检察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我国正处于全面改革推进的关键时刻,而司法体制改革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与依据,中国的检察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司法改革的整体背景下推进,并与其他改革全面统筹、相互协调。
检察体制改革应该如何推进,体制内外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笔者认为当下中国的改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面临的问题也符合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点,检察改革必须遵循检察规律而深化,追求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检察体制为目标。
我国现行检察体制面临以下几个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深入开展检察改革重中之重。
一、检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难以保证检察权独立、高效行使由于实际施行的双重领导体制,检察机关的人员管理、经费来源、职务任免等等受制于地方党委、行政部门和权力机关以及自身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使检察机关难以独立、高效地行使检察权。
长期以来,我国检察机关实际起作用的管理体制是以地方管理为主、以上级检察机关管理为辅的模式。
地方检察机关人、财、物主要都由地方负责,上级检察机关的管理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造成检察管理地方化。
如在对地方检察机关干部的管理上,同级地方党委是主管机关,上级检察院是协管机关,任命检察长、副检察长的提名权主要由地方党委掌握,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干部管理只能起到一种最低限度的保障作用,尤其在保证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和主要骨干配备的专业化,或解决因检察干部秉公执法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问题时显得较为被动,与宪法关于上级检察机关法律地位的规定不一致;在对地方检察机关经费的供给上,缺乏硬性制度的保障,地方各级检察机关的经费基本上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根据财力予以安排,上级拨款仅占极少部分,并具有不确定性。
一些地方因财力有限,财政拨款偏少,无法保障检察机关履行职能的基本需要,办案经费严重不足,检察机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质装备条件较差,一些基层检察院拖欠干警工资问题严重,这在贫困地区的基层检察院尤为突出。
检察管理地方化,导致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难以从体制上得到保障。
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三定方案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三定方案是指基层检察院对于内部机构设置进行的具体规定和安排。
一般来说,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包括综合部、刑事部和民事行政部。
综合部主要负责基层检察工作的协调、组织和管理,包括人事、财务、行政和档案等方面的工作。
刑事部主要负责对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和执行阶段的监督,包括犯罪预防、犯罪侦查和犯罪嫌疑人起诉等工作。
民事行政部主要负责对民事、行政案件的审查、起诉和执行阶段的监督,包括涉及国家机关和公务员职务犯罪的案件审查和起诉等工作。
具体的机构设置可以根据基层检察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以适应工作需要和管理要求。
根据基层检察院的规模和工作需要,可以进一步细分和调整内设机构。
以下是可能的一些内设机构:1. 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确保侦查工作合法、公正。
2. 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基层检察机关内部的纪律行为进行监督和调查,维护机关的纪律、廉洁和正常运转。
3. 司法警察部门:负责执行基层检察机关的强制措施和司法警察职责,确保案件的顺利办理和司法的公正进行。
4. 司法鉴定部门:负责对涉及司法鉴定的案件进行鉴定工作,提供科学、客观的鉴定意见。
5. 法律援助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6. 宣传教育部门:负责对外宣传基层检察工作,加强法律教育和宣传普及工作,提高社会对检察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通过合理的内设机构设置,基层检察院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司法的公正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具体的机构设置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并与上级检察机关的要求和指导相统一。
作者: 王胜华[1] 李姝蓉[2]
作者机构: [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北京100088 [2]新疆兵团农七师检察分院,新疆奎屯833200
出版物刊名: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页码: 140-14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检察机关 内设机构改革 模式
摘要:机构对应型、职能适应型和监督回应型是我国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过程中呈现的三种模式.三者立足点相同,没有绝对的界限,但由于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司法运作效果就会有所差异.因此,各级检察机关进行内设机构改革时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检察资源、科学行使检察职权,努力构建检察监督工作的新格局.。
检察机关机构改革的设想
陆正明
【期刊名称】《政治与法律》
【年(卷),期】2001(000)002
【摘要】@@ 现行检察机关机构设置基于1983年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特别是检察官法的颁布实施和检察改革的不断深化,检察机关机构设置的弊端和缺陷开始显现并日趋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最高人民检察院将内设机构改革列为检察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笔者为此谈点粗浅看法,旨在抛砖引玉.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陆正明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检察院,226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6.3
【相关文献】
1.民族地区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构想——以甘南藏族自治州检察机关为例
2.关于检察机关机构改革和队伍建设的设想
3.新时期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问题研究
4.机构改革背景下我国检察机关的职能重构
5.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的双重身份及协调——兼论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机构改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检察机关的内部机构设置的构想
盛文治
【期刊名称】《检察实践》
【年(卷),期】2000(000)002
【摘要】(一)设立“职务犯罪侦查局”专职侦查职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侦查权。
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有三类:一是贪污贿赂类犯罪案件,涉及罪名12种;二是渎职类犯罪案件,涉及罪名34种;三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涉及罪名7种。
【总页数】1页(P20)
【作者】盛文治
【作者单位】四海省邛峡市人民检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6.3
【相关文献】
1.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设置改革研究 [J], 甄贞
2.我国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设置改革研究 [J], 冯中华
3.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及工作机制研究 [J], 林希
4.欠发达地区工商银行内部机构设置的构想 [J], 蒋秦蜀
5.欠发达地区工商银行内部机构设置的构想 [J], 蒋秦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检察机关内设机构问题及改革构想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这既体现党的治国理政思路,又回应了学者多年来修改该部法律的呼吁。
从我国法治工作的进程而言,也极其必要。
总体上,现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促进了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职能职责的发挥。
但是,随着检察工作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以及我国法治建设的新进程,原有组织法对内设机构的规定逐渐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内设机构显现的弊端亟待革除,职能亟待改革、规范、完善,促进检察机关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修改检察院组织法,改革内部的组织结构对于检察制度的建设、检察权运行,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讨论内设机构应如何进行改革前,应首先明确内设机构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主要问题
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各级检察院普遍上下相对应地设立内设机构。
各级检察院的内设机构根据职能设置,在保证了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检察监督权运行不到位。
宪法明文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但是现在的检察机关履行的是监督侦查机关、审判机关的职能,没有履行过一般监督权的职能。
实际上,我国1954年的《人民检察署的组织法》规定了检察机关一般监督权的职能,范围很宽泛内容很广,包括可以对国务院所属各工作部门和地方各级国家
机关的决议、命令和措施是否合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遵守法律等,实行监督。
然而,在宪法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明确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后,检察机关反而没有行使1954年所规定的一般监督权。
而且令人费解的是,全国各地的检察机关一方面是没有认真行使一般监督权,履行好法律赋予的一般监督权职责。
另一方面是各地检察机关在不断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不断“延伸检察职能”的提法被鼓励和广泛宣传报道。
法律监督权特别是一般监督权作为一项公权力不存在延伸也不存在创新的问题,如果本来就有监督国务院所属各部门、地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为的权力,则履行职能是其职责所在,不是所谓“延伸”,如果没有做到则是工作不到位甚至渎职;如果本来就没有此项职能,法律监督权作为公权力,无授权应该不得行使,创新和延伸当属违法行使职权。
当前,检察机关内设机构中,侦查监督部门负责监督侦查机关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公诉部门负责监督法院的审判工作是否合法。
在内设机构中,再没有其他内设机构的职责是监督政府部门及其公职人员的,也没有相应的机构负责监督各级国家机关的决定、决议、命令、措施等一般规范性文件是否违法。
显然,从立法的层面以及从对法律的解释而言,法律监督当然应当包括对行政法,以及对行政命令、决定等的监督,而不仅仅是对刑事法律的监督。
当前的检察机关显然上没有行使好一般监督权,这是修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改革内设机构职能首要应当考虑的。
(二)内设机构设置不科学。
无论是宪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或者是中共中央相关的文件,均把检察机关定位为“司法机关”。
但
是,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设置令人感觉不到其完整的司法属性,主要以下几方面:一是内设机构称谓行政化。
法院系统内设机构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地方基层法院的称谓一般是“庭”,其少部分非办案内设机构才称谓为“办”、“中心”。
但相比较而言,从上到下的各级检察院内设机构的称谓有厅、处、科、室、局、中心、办等多种称谓。
内设机构称谓多,反映的是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称谓缺乏严肃性和统一性,尤其明显的是,这些称谓特别是“厅、处、科”等明显是参照我国现行省、市、县各级行政机构内设机构的称谓。
作为内设机构的称谓既不统一又不严肃,既无法显示出司法机关的独特性,又弱化上下级别联动关系,从称谓上难以令人想象检察机关的司法属性。
二是从事“杂”事的内设机构较多。
既然是司法机关的定位,从事司法工作是检察机关的“主业”。
但是当前各级检察机关的“非业务”工作占了检察机关工作的相当大一部分。
这一特点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及省级人民检察院尤其明显。
各级检察机关都设有相应的机构负责机关的文秘、统计、档案、行政事务、财会、保密、装备、后勤以及检务督查、人事管理、政治思想、纪检监察、目标管理、教育培训、法律宣传、党建工作、局域网管理等工作,有的检察院还要抽调大量的干警参与政府拆迁、综治维稳、平安建设、信访以及其他行政事务。
由于事务繁杂,分工过细,导致必须有较多的内设机构和大量的人员从事上述各项工作,也同时大大削弱了检察机关的司法属性。
三是科室偏多。
目前,绝大部分检察院设有十多个内设机构,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往往设有正职和副职,人数较多的内设机构还往往有2-3人的副职,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