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程序
- 格式:docx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2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程序(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程序(新版)为规范船舶安全检查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制定本程序。
A部分通用部分1船舶安全检查员(以下简称“检查员”)登轮实施检查前,应根据船舶种类、建造时间、尺度、吨位、航区确定适用的我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强制性规范以及我国缔结、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的要求。
2检查员实施船舶安全检查时,应当向船方出示能够显示其身份和对应资质的检查员证件,表明来意。
尚未取得相应资质的见习人员应向船方出示《海事行政执法证》。
3船舶安全检查对船舶适用项目实施抽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3.1船舶配员;3.2船舶和船员有关证书、文书、文件、资料;3.3船舶结构、设施和设备;3.4载重线要求;3.5货物积载及其装卸设备;3.6船舶保安相关内容;3.7船员对与其岗位职责相关的设施、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中国籍船员所持适任证书所对应的适任能力;3.8船员人身安全、卫生健康条件;3.9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性;3.10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国际公约要求的其它检查内容。
4检查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以下方式对船舶进行检查:4.1查阅证书、文书以及相关记录;4.2现场核查;4.3询问;4.4要求船员测试或操纵船舶设施、设备;4.5要求船方进行相关演习。
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程序1 检查员登轮实施检查前,先了解目标传接受检查情况,根据船舶种类、建造时间、尺度、吨位、航区确定适用的我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强制性规范3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3.1 船舶配员;3.2 船舶和船员有关证书、文书、文件、资料;3.3 船舶结构、设施和设备;3.4 载重线要求;3.5 货物积载及其装卸设备;3.6 船舶保安相关内容;3.7 船员对与其岗位职责相关的设施、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中国籍船员所持适任证书所对应的适任能力;3.8 船员人身安全、卫生健康条件;3.9 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性;3.10 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国际公约要求的其它检查内容。
4 检查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以下方式对船舶进行检查:查阅证书、文书以及相关记录;现场核查;询问;要求船员测试或操纵船舶设施、设备;要求船方进行相关演习。
6 除特定原因外,选择目标船实施船舶安全检查应尽量避免以下情形:6.1 船舶拟定开航前2小时内;6.2 对在航船舶进行检查或拦截在航船舶驶往指定地点接受检查。
7 船方可就船舶安全检查时发现的缺陷及处理意见进行陈述和申辩,检查员应充分听取。
如缺陷及处理意见不合理,检查员可当场调整或撤销有关缺陷及处理意见。
船旗国监督检查第1条目标船选择1.1 船舶信息的收集,可结合船舶动态管理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进行。
1.2 经海事管理机构检查的船舶,自检查完毕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再进行检查,但下列船舶除外:1.2.1 客船、油船、液化气船、散装化学品船;1.2.2 发生水上交通事故或者污染事故的船舶;1.2.3 被举报低于安全、防污染、保安等要求的船舶;1.2.4 新发现存在若干缺陷的船舶;1.2.5 依选船标准核算具有较高安全风险指数的船舶;1.2.6 连续两次及以上由同一海事管理机构实施船舶安全检查的;1.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指定检查的船舶。
船舶检验流程船舶检验是保障船舶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其流程严谨而复杂。
在进行船舶检验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以确保船舶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下面将介绍船舶检验的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船舶检验的流程一般包括四个主要环节,申请、准备、实施和报告。
申请阶段,船舶所有人或经营者向相关机构提交检验申请,包括船舶基本信息、检验类型、检验标准等内容。
准备阶段,船舶所有人或经营者需要按照检验要求对船舶进行准备,包括整备船舶文件、备齐检验资料、配合检验机构的前期准备工作等。
实施阶段,检验机构派遣专业人员对船舶进行检验,包括对船舶结构、设备、系统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
报告阶段,检验机构出具检验证书或报告,对船舶的检验结果进行评定和总结。
其次,船舶检验的注意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首先,船舶所有人或经营者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船舶的合规性。
其次,船舶在接受检验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整备船舶文件、备齐检验资料、配合检验机构的前期准备工作等。
最后,船舶检验过程中需要全程配合检验机构的工作,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船舶检验是保障船舶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其流程严谨而复杂。
在进行船舶检验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以确保船舶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船舶所有人或经营者需要充分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船舶的合规性。
同时,船舶检验过程中需要全程配合检验机构的工作,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船舶检验流程严谨而复杂,需要船舶所有人或经营者充分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船舶的合规性。
同时,船舶检验过程中需要全程配合检验机构的工作,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船舶检验是保障船舶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
船舶安全检查制度模版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合理利用航行资源,维护船舶运营秩序。
适用于所有船舶的日常运营和安全检查。
二、定义1. 船舶:指所有在水上运行的载运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商船、客船、渔船等。
2. 安全检查:指对船舶进行定期、临时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和运营可靠。
三、主要内容1. 船舶日常安全检查1.1 船舶外部设备检查- 检查船体结构和船壳是否完好无损。
- 检查船舶灯光、标志和信号是否正常。
- 检查锚、锚链、舵和螺旋桨等设备是否完好。
- 检查救生艇、救生圈和救生衣等救生装备是否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
1.2 船舶内部设备检查- 检查船舶机舱、舱室和甲板等区域是否整洁、清爽。
- 检查主机、辅机和电力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 检查消防设备、通风系统和燃气探测器等安全设备是否正常。
1.3 船舶人员检查- 检查船员的证件和资质是否完善。
- 检查船员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合规。
- 检查船员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2. 船舶定期安全检查2.1 物料和货物装载检查- 检查货物的稳定性和堆放情况。
- 检查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使用情况。
- 检查船舶的容积和载重限制是否符合规定。
2.2 船舶设备维护和保养检查- 检查船舶驱动设备的润滑和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 检查船舶的电气设备和通信设备是否正常。
- 检查船舶的航行控制和导航设备是否准确可靠。
2.3 船舶安全管理检查- 检查船舶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规范执行。
- 检查船舶的事故报告和应急预案是否齐备。
- 检查船舶的航行记录和航行日志是否完整和准确。
四、责任和监督1. 船舶所有人负责制定和执行本制度,并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2. 相关船舶检查机构和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对船舶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船舶采取相应的处罚和整改措施。
3. 船舶运营单位和船员应积极配合船舶检查机构和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营和合规性。
船舶安全检查规程一、引言船舶作为海上交通的重要工具,承担着运输和贸易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和防止事故的发生,船舶安全检查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从船舶检查的目的、重点和程序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船舶安全检查的目的船舶安全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船舶以及其乘员和货物的安全。
通过严格的检查程序,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航行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并维护航海秩序。
三、船舶安全检查的重点1. 船体结构船舶的船体结构是承受外界力量和环境的最重要部分。
船舶安全检查应重点关注船体的刚度、可靠性和防腐保护等方面,确保船体具备良好的结构完整性。
2. 动力系统船舶的动力系统是保证航行效率和持续航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船舶安全检查应重点关注主机、燃油供应和蓄电池等方面,确保动力系统正常运行。
3. 操纵和导航设备操纵和导航设备的可靠性对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船舶安全检查应重点关注舵机、操纵台和雷达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操作性能,确保船舶能够准确地操纵和导航。
4. 消防和救生设备消防和救生设备是保障船舶乘员安全的基本保障。
船舶安全检查应重点关注消防器材、救生艇和救生衣等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5. 航行文件和记录航行文件和记录是船舶安全管理的关键。
船舶安全检查应重点关注航行计划、航海日志和船舶证照等文件的合规性和完整性,确保船舶按照规定运行。
四、船舶安全检查的程序1. 预检查准备船舶安全检查前,应进行充分的预检查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船舶管理和操作程序的合规性,准备检查表和记录表格,明确检查的范围和重点。
2. 检查船舶外部首先,检查船舶的外部结构和设备。
包括船体、甲板、桅杆等结构的完好性和防腐保护的情况,以及锚、绳索和防护栏等设备的可靠性。
3. 检查船舶内部接着,检查船舶的内部情况。
包括船舱、机舱和控制室等地方的清洁度和卫生情况,以及仓库、油舱和水污染防护设备的工作状况。
4. 检查设备和系统然后,检查船舶的设备和系统。
第三章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程序1 目的为加强对船舶技术设备状况、人员配备及适任状况的监督检查,保障水上人命财产的安全,防止污染水域,规范统一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检查员管理规定》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工作程序。
2 船舶安全检查的分类2.1对国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船舶实施的船舶安全检查;2.2对外国籍船舶实施的港口国检查;2.3对外国籍船舶实施的沿岸国检查。
对外国籍船舶实施沿岸国检查的工作程序由海事局适时予以制订。
3 船舶安全检查依据对中国籍船舶的安全检查,以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我国认可的有关国际公约为依据,对于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所驶往国家、地区、港口的特殊要求可作为检查依据;对外国籍船舶的港口国检查,以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我国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以及《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为依据。
4 适检船舶的指派及选定适检船舶由部海事局指派和各海事局选定的方式决定。
4.1部海事局可根据船舶动态信息系统、港口国监督信息数据系统、各海事局、海事主管机关的通报及其他信息,指派各海事局完成相应的船舶安全检查工作。
部海事局指派检查的船舶为必须检查的首选船舶。
对指派船舶检查的变更、暂缓或取消需报部海事局;4.2各海事局根据“优先选择”船舶的首选原则,依据“信息来源”的通常途径,根据各局辖区范围内船舶的进、出、移泊动态(包含预动态),选定适检船舶。
4.2.1优先选择船舶的首选原则1、客船、滚装船和散货船;2、可能引起特别危险的船舶,包括油船、气体船、化学品船及运输包装类有害物质的船舶;3、首次到达,或经12个月或更长时间后再次到达港口的船舶;4、东京备忘录年度报告所公布的超过平均滞留率连续三年平均表所列船旗国的船舶;5、已被允许离开其主管机关为东京备忘录签字方的港口,但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纠正缺陷的船舶;6、根据引航员或港务当局的报告,或由船员、专业机构、协会、工会或其他与船舶、船员、乘客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有关的个人提供的关于船舶的存在或可能存在危害性缺陷的船舶;7、装运危险或污染性货物但未向主管机关报告有关船舶资料、船舶动态及关于所装运的危险或污染性货物相关资料的船舶;8、前6个月内因安全原因已被终止船级的船舶或非ICAS成员的船舶;9、滞留缺陷无法在检查港纠正,被指定驶往下一港修理,而出海前未满足检查港当局所确定条件的船舶;10、船龄15年以上的单壳油船、液化气船和散装化学品船及船龄20年以上的其他船舶,初次进入辖区水域且以往六个月内未在我国港口接受船舶安全检查的船舶;11、在港口国监督信息数据系统中目标因素值高的船舶;12、部海事局在阶段性时期要求检查的重点类船舶(包括集中整治、重点跟踪船舶等);13、根据另一海事部门的请求,或依据另一海事部门提供关于存在或可能存在危害性缺陷的船舶;14、本海事局或上级部门在阶段性时期要求检查的重点类船舶;15、发生各类水上交通事故或发生海损、机损事故的船舶;16、因船舶、港口设施的保安起因需进行检查的船舶;17、带有各类遗留缺陷而未能纠正或进行复查的船舶;18、因各种起因对辖区水域存在或可能存在危害性缺陷的船舶。
船舶安全检查通报制度范本一、背景为了维护航行船舶的安全,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加强船舶安全管理工作,特制定船舶安全检查通报制度,以确保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规范与高效。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1. 确保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全面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2. 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增强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 加强船舶安全意识,培养船员的安全责任感和紧急应变能力;4. 加强船舶与港口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促进海上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三、通报程序1. 安全检查内容船舶安全检查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船舶结构、设备和系统的完好性检查;B. 船舶动力装置和通讯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C. 船舶航行灯、信号器具和救生设备的齐全性检查;D. 船舶舱舶和负载的合理性检查;E. 船舶锚泊设备和航行区域的安全性检查。
2. 检查对象和频率根据船舶类型和性质,确定船舶安全检查的频率和内容。
船舶安全检查可以分为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包括日常巡航检查、季度检查、年度检查和特别检查等。
不定期检查主要针对重大活动前后、航行前后、特殊气候条件下等时段进行。
3. 检查记录与通报对于每次安全检查,必须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并及时通报相关人员。
检查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A. 检查日期、时间、地点;B. 检查对象、内容和结果;C. 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D. 应采取的纠正措施和整改要求;E. 下次检查的时间和地点。
通报应当及时进行,通报内容包括安全隐患和问题的相关描述,要求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并确定整改时限。
四、整改措施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相关人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整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和部件;2. 增加设备和系统的保养和维修频率;3. 加强船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4. 调整航行和停靠计划,避开危险区域。
五、监督与评估为了确保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有效实施,应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
船舶安全检查管理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船舶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发生,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章工作目标第二条船舶安全检查的工作目标是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船舶及其载运物体的安全运输,维护沿海港口的安全。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三条船舶安全检查的工作职责包括:(一)制定并完善船舶安全检查规章制度;(二)组织实施船舶安全检查工作;(三)整理、分析和报告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结果;(四)组织船舶安全培训和演练;(五)配合相关部门处理与船舶安全检查相关的事故处理工作。
第四章工作程序第四条船舶安全检查的工作程序如下:(一)确定检查对象:根据相关规定,确定需要检查的船舶对象;(二)制定检查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船舶安全检查计划;(三)进行船舶安全检查:按照检查计划,组织人员进行船舶安全检查;(四)整理检查结果:整理检查结果,编制船舶安全检查报告;(五)报告汇总分析:定期将船舶安全检查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六)制定整改措施:针对船舶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七)整改验收:对进行整改的船舶进行验收,确认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八)追踪检查:对整改的船舶进行追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第五章工作要求第五条船舶安全检查的工作要求包括:(一)守法合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船舶安全检查;(二)标准规范: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船舶安全检查;(三)严格执行:严格执行船舶安全检查计划,确保检查工作有序进行;(四)全面细致:对船舶安全检查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五)及时整改:对船舶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六)事故报告: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并参与相关事故调查工作;(七)培训演练:组织船舶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八)信息交流:积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信息交流,共同提高船舶安全水平。
船舶安全检查制度是一项重要的航运管理措施,旨在保障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并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本文将从船舶安全检查的目的、内容和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全面介绍船舶安全检查制度。
一、船舶安全检查的目的船舶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保障乘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事故和灾害的发生:船舶安全检查旨在发现和纠正船舶设备故障和潜在的安全隐患,以预防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通过检查船舶的船体、机械设备、消防装备等方面,对船舶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其在航行中处于良好的状态,减少事故风险。
2. 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船舶安全检查可以促使船员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设备。
通过培训和演习,提高船员的紧急处置能力,增加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 遵守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船舶安全检查要求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员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
通过检查,确保船舶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安全规则和标准,提高船舶的安全性。
4. 保护环境:船舶安全检查要求船舶所有人和船员遵守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定,减少船舶排放和污染。
通过检查船舶的污水处理设备、垃圾处理设备等,确保其符合相关环保标准,保护海洋环境。
二、船舶安全检查的内容船舶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船舶的船体结构、机械设备、消防设备、生命救助设备和航行设备等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船体结构:检查船舶的外观和船体结构,发现和修复船体的裂纹、变形等问题,确保船舶的结构完整和稳固,防止船体严重损坏或沉没。
2. 机械设备:检查船舶的主机、辅机及相关设备,发现并修复机械设备的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对机械设备的润滑、冷却和清洁进行检查,避免设备故障时造成事故。
3. 消防设备:检查船舶的消防设备与消防的协调和合资制背书的制度消防设备。
检查火警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报警,消防管道监测,消防水泵,消防栓等)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一、总则为加强船舶安全管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船舶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我国境内注册的船舶及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船舶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协调、监督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对船舶安全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2. 船舶安全检查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船舶安全检查,对船舶进行检查、记录、报告和整改,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3.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负责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船舶符合安全航行要求。
四、船舶安全检查内容1. 船舶证书及文件检查船舶证书、船舶文件、船员证书等是否齐全、有效。
2. 船舶设备检查船舶设备、系统、装置是否完好、有效,符合船舶安全航行要求。
3. 船舶安全设施检查船舶救生设备、消防设备、防污染设备等是否齐全、有效,符合船舶安全航行要求。
4. 船员配备及培训检查船员配备是否符合规定,船员是否接受过安全培训。
5. 船舶操作检查船舶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规范,是否存在违章操作。
6. 船舶维护保养检查船舶维护保养情况,确保船舶处于良好状态。
五、船舶安全检查程序1. 制定船舶安全检查计划,明确检查时间、内容、范围等。
2. 组织实施船舶安全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报告。
3.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及时整改。
4. 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 对船舶安全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对不符合安全航行要求的船舶进行处罚。
六、奖励与处罚1. 对船舶安全检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2. 对违反船舶安全管理制度,导致事故发生的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依法进行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船舶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印发《船舶安全监督工作程
序》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17.07.20
•【文号】海船舶〔2017〕372号
•【施行日期】2017.07.2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印发《船舶安全监督工作程序》的通
知
海船舶〔2017〕3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海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海事局,长江海事局,江苏海事局,各直属海事局:
为规范船舶安全监督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监督规则》有关要求,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制定了《船舶安全监督工作程序》(以下简称《程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单位要迅速组织《程序》的宣贯和培训工作,确保船舶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熟悉程序要求。
二、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将加快船舶动态管理系统升级和中国籍船舶综合质量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
三、各单位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及时向我局报告。
四、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印发<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程序>的通知》(海船舶〔2010〕614 号)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废止。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2017年7月20日附件:船舶安全监督工作程序。
船舶安全检查管理工作制度一、概述船舶安全检查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对船舶安全的管理,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船舶安全检查管理工作,确保船舶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船舶安全检查管理工作。
四、工作职责1. 船舶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
2. 船舶检查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安全检查,并及时记录和报告检查情况。
3. 船舶所有人应配合船舶安全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合作。
4. 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检查结果及时传达并得到相关各方的关注和处理。
五、工作程序1. 安全检查计划编制1.1 依据船舶管理部门的要求,编制船舶安全检查计划。
1.2 确定检查的时间、地点和范围,并制定详细的检查内容和方法。
2. 安全检查实施2.1 根据检查计划,组织检查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2.2 检查人员应仔细检查船舶的船体、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安全情况,并记录检查结果。
3. 安全问题整改3.1 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向船舶责任人提出整改要求。
3.2 船舶责任人应按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措施。
3.3 检查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到位。
4. 安全检查报告4.1 检查人员应将检查结果及时整理成报告,并报送船舶管理部门。
4.2 船舶管理部门审核报告,并向船舶所有人及各相关单位汇报检查结果。
六、工作纪律1. 检查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安全检查,不得迟到、早退或缺席。
2. 检查人员应保持专业素养,不得泄露检查信息,不得索取贿赂或接受请托。
七、工作要求1. 安全检查工作应注重细节,做到全面、准确、客观。
2. 检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得缺乏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3. 船舶责任人应重视安全检查工作,积极配合检查人员的工作。
八、工作监督1. 船舶管理部门应对船舶安全检查工作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船舶安全检查管理工作制度是指船舶运营单位或船舶管理者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旨在确保船舶安全,并规范船舶安全检查的程序和要求。
1. 安全检查组织机构:- 设立安全检查部门或安全检查小组,负责船舶的安全检查工作。
- 确定安全检查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指定专人负责船舶安全检查的协调和监督工作。
2. 安全检查程序:- 制定船舶安全检查计划,确定检查的频次和内容。
- 按照计划进行定期检查,对船舶的结构、设备、电气设备、消防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
- 配备合格的检查人员进行检查,确保检查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 检查完成后,及时编制检查报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追踪整改情况。
3. 安全检查要求:-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确保船舶的安全操作和管理。
- 对船舶的设备、管线、消防设施等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 加强船舶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 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处理。
4. 安全检查记录:- 检查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船舶检查档案,记录每次检查的时间、内容、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 各部门应按照要求保存相关的检查记录和报告,以备发生事故时的追责和调查。
5. 整改措施和责任追究:- 对于发现的问题,安全检查部门应及时要求船舶运营单位或船舶管理者进行整改。
- 对于拒绝整改或整改不力的情况,应采取相应的纪律措施,并按照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通过上述制度的实施,可以加强对船舶的安全管理,提高船舶的安全运营水平,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也有助于防止船舶发生事故,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船舶安全检查程序规定船舶安全是船运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确保船舶运行期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各国及国际组织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检查程序规定。
本文将介绍船舶安全检查的程序规定。
一、船舶安全检查的背景与目的船舶安全检查是为了保障船舶及其乘员、货物和环境的安全而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测试。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船舶运营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风险。
二、船舶安全检查的主体船舶安全检查的主体可以分为国际组织、国家航运监管机构和船舶所有人三个层面。
1. 国际组织:国际海事组织(IMO)是最主要的国际组织之一,在船舶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IMO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规则,如《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MARPOL公约)等,船舶安全检查的程序规定也来自于这些国际公约。
2. 国家航运监管机构:各个国家都设立了航运监管机构来负责船舶安全检查的管理和执行。
这些机构负责依据国际公约和国家法律法规,对船舶进行巡检、审查和认证等操作。
3. 船舶所有人:船舶所有人是船舶安全检查中的主体之一,他们需要确保自己的船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并配备适当的设备、保证船员培训和遵守操作规程等。
三、船舶安全检查的程序规定船舶安全检查的程序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船舶准备: 船舶所有人需在船舶出航前对船舶进行全面检查和准备工作。
这包括检查船舶结构完整性、设备设施运行状况、货物安全放置等。
2. 船舶登记: 船舶所有人需要将船舶登记在国家航运监管机构或其他相关机构,并获得船舶安全证书。
这是船舶合法运营的前提。
3. 定期检查: 船舶需要定期接受国家航运监管机构的检查和审查,以确保船舶的安全状况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
4. 特殊检查: 在特殊情况下,国家航运监管机构可能要求进行特殊的检查,如重大事故后的现场勘查、事故调查等。
5. 随机检查: 为了强化船舶安全监管,国家航运监管机构可能随机对船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船舶设备的运行状况、船员的培训情况、航行记录等。
编号:SM-ZD-27766 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程序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程序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规范船舶安全检查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制定本程序。
A 部分通用部分1 船舶安全检查员(以下简称“检查员”)登轮实施检查前,应根据船舶种类、建造时间、尺度、吨位、航区确定适用的我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强制性规范以及我国缔结、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的要求。
2 检查员实施船舶安全检查时,应当向船方出示能够显示其身份和对应资质的检查员证件,表明来意。
尚未取得相应资质的见习人员应向船方出示《海事行政执法证》。
3 船舶安全检查对船舶适用项目实施抽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3.1 船舶配员;3.2 船舶和船员有关证书、文书、文件、资料;3.3 船舶结构、设施和设备;3.4 载重线要求;3.5 货物积载及其装卸设备;3.6 船舶保安相关内容;3.7 船员对与其岗位职责相关的设施、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中国籍船员所持适任证书所对应的适任能力;3.8 船员人身安全、卫生健康条件;3.9 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性;3.10 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国际公约要求的其它检查内容。
4 检查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以下方式对船舶进行检查:4.1 查阅证书、文书以及相关记录;4.2 现场核查;4.3 询问;4.4 要求船员测试或操纵船舶设施、设备;4.5 要求船方进行相关演习。
5 检查员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搜集相关缺陷,特别是滞留缺陷的支持证据。
检查员可采取摄像、录影、录音,扫描、复印、探测、记录等一切有效手段收集证据。
6 除特定原因外,选择目标船实施船舶安全检查应尽量避免以下情形:6.1 船舶拟定开航前2小时内;6.2 对在航船舶进行检查或拦截在航船舶驶往指定地点接受检查。
7 船方可就船舶安全检查时发现的缺陷及处理意见进行陈述和申辩,检查员应充分听取。
如缺陷及处理意见不合理,检查员可当场调整或撤销有关缺陷及处理意见。
B 部分港口国监督检查第1条目标船选择1.1 海事管理机构应收集在本辖区停泊、作业船舶的信息。
船舶信息的收集,可结合港口国监督计算机信息系统、船舶动态管理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进行。
1.2 经《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成员当局检查的外国籍船舶,自检查完毕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再进行检查,但下列船舶除外:1.2.1 客船、油船、液化气船、散装化学品船;1.2.2 发生水上交通事故或者污染事故的船舶;1.2.3 被举报低于安全、防污染、保安、劳工条件等要求的船舶;1.2.4 新发现存在若干缺陷的船舶;1.2.5 依选船标准核算具有较高安全风险指数的船舶;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指定检查的船舶。
第2条初步检查2.1 检查员应对船舶进行巡视,获得有关该轮总体状况的印象。
2.2 核查船舶证书、文书和船员证件及缺陷的纠正情况。
2.3 船舶两年内接受过详细检查且在上述2.1、2.2 的检查过程中未发现安全、防污染、保安、劳工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或者隐患,检查员应结束检查,并按照本部分第6 条的相关规定签发“检查报告”交船方。
第3条详细检查3.1 船舶存在前述1.2.2、1.2.3、1.2.4 和1.2.6 款所述情形的,应进行详细检查。
其中1.2.4 款所述若干缺陷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3.1.1 缺少适用的国际公约要求的设备或布置;3.1.2 适用的国际公约要求的证书无效,或不在船上,或不完整;3.1.3 缺少适用的国际公约要求的文书;3.1.4 船舶存在可对船舶结构、水密或风雨密完整性构成严重威胁缺陷;3.1.5 船舶在安全、防污染和航行设备方面存在严重缺陷;3.1.6 船长或船员不熟悉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的基本操作,或未执行这些操作;3.1.7 主要船员之间不能进行交流,或不能与船上其他人员进行交流;3.1.8 误发射遇险报警信号后,未执行正确的取消程序;3.1.9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存在严重不符合或一般不符合所规定的情形;3.1.10 船舶存在保安方面的严重缺陷;3.1.11 船上工作条件严重影响船员安全或身体健康。
3.2 开展详细检查,检查员应告知船方详细检查的理由。
3.3 详细检查可参照经IMO A.882(21)号决议等修正的IMO A.787(19)号决议《港口国监督检查程序》或《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手册》相关导则进行。
第4条中止检查4.1 如果详细检查发现船舶明显处于低标准状态,检查员可中止检查。
4.2 在中止检查之前,检查员应当记录发现的滞留缺陷,并按本部分7.1 的规定对船舶实施滞留。
签发《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除满足本部分第6条规定外,还应注明中止检查。
中止检查后,应及时将检查信息输入港口国监督计算机信息系统。
4.3 海事管理机构采取中止检查并滞留船舶应尽快通知相关方。
通知应包括滞留信息并特别声明除非海事管理机构得到船舶已满足相关要求的通知,否则检查仍将被中止。
4.4 如果相关方已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船舶满足了有关要求,检查员应对船舶继续实施详细检查。
4.5 继续检查完毕后,检查人员应在原先签发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B 表中添加新发现的缺陷(如有)和继续检查日期。
新发现的缺陷和继续检查的日期应输入港口国监督计算机信息系统。
新发现的缺陷应添加在原先输入的船舶检查信息中;继续检查的日期,可输在相关的备注栏中。
4.6 解除船舶滞留按本部分7.2 的规定进行。
第5条缺陷判断和处理5.1 检查员应当根据我国缔结、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运用专业知识,准确判断船舶是否存在缺陷。
5.2 检查员应根据船舶检查情况,结合本港船舶修理能力、船舶配送能力以及实施检验的可行性,提出下列一种或者几种缺陷处理意见:5.2.1 开航前纠正;5.2.2 在开航后限定的期限内纠正;5.2.3 滞留;5.2.4 限制船舶操作;5.2.5 责令船舶驶向指定区域;5.2.6 驱逐船舶出港;5.2.7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际公约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6条检查报告6.1 检查结束后,检查员应签发《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
6.2 《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查员签发。
6.3 检查员填写《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缺陷描述应详尽准确,使用专业术语,标明缺陷处理意见,签名并加盖船舶安全检查专用章。
6.4 对于缺陷处理意见为滞留的,检查员应在《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相应栏目中注明理由。
6.5 《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应严格按照《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手册》中的《Guidelines for Completing Inspection Reports》填写。
《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一式二份,一份交船方,一份由实施检查的海事管理机构留存。
第7条滞留和解除滞留7.1 检查员根据本部分第5条有关规定对船舶采取滞留措施应按下述程序进行:7.1.1 检查组组长应尽快将有关情况报告本单位“指定负责人”。
7.1.2 “指定负责人”应在半小时内将是否采取滞留措施的决定通知检查组组长。
如检查组组长在半小时内未接到“指定负责人”通知的,可视为已同意。
7.1.3 检查组组长在接到“指定负责人”同意采取滞留措施的通知后,在《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B 表内“Action Taken”栏中签注滞留缺陷处理代码,在“Convention Reference”栏注明依据,需要时在“Recogonized Organization”栏注明认可组织名称,在《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A表相应栏目注明行动代码。
7.2 解除船舶滞留按照下述程序进行:7.2.1 实施复查的检查组组长应尽快将复查结果报告本单位“指定负责人”。
7.2.2 “指定负责人”应在半小时内将是否解除船舶滞留措施的决定通知检查组组长。
如果检查组组长在半小时内未接到“指定负责人”的通知,则可视为已同意。
7.2.3 检查组组长在接到“指定负责人”同意采取解除滞留措施通知后,应在“检查报告”相应“处理意见”栏内签注相应的缺陷处理代码。
第8条复查8.1 对导致滞留、限制船舶操作的缺陷,海事管理机构收到船舶提出的复查申请,应安排检查员登轮复查。
8.2 对其他缺陷,船舶自愿申请复查的,海事管理机构如无特别原因也应安排检查人员登轮复查。
不能登轮复查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及时告知申请人具体原因并作文字记录备查。
8.3 复查内容应限于检查报告中船舶申请复查的缺陷的纠正情况。
8.4 缺陷复查合格后,检查员应及时解除相应的处理措施,加盖船舶安全检查复查合格章,并在检查报告上签注复查意见、复查日期、签名、加盖船舶安全检查专用章。
8.4.1 对于海事管理机构签发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检查员应直接在报告的B表上签注、签名并加盖船舶安全检查专用章,并将前述《报告》复印后存档;8.4.2 对于《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成员当局签发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检查员应重新签发B 表。
重新签发的B 表应能反映出复查项目及复查结果。
前述两份《报告》均需复印存档。
第9条跟踪检查9.1 海事管理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对船舶纠正缺陷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9.2 如缺陷未完全纠正或仅临时修理,不管是否滞留船舶,实施检查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本部分10.2.1的规定,请求其他海事管理机构或《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成员当局对到港船舶缺陷的纠正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9.3 根据其他海事管理机构或者《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成员当局请求实施跟踪检查,应按照本部分10.2.3的规定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9.4 跟踪检查的内容包括:9.4.1 发出请求的海事管理机构或《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成员当局的要求跟踪检查的内容;9.4.2 船舶以及相关人员按照海事管理机构或《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成员当局签发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的要求对存在缺陷的纠正情况。
9.5 对已经纠正的缺陷,经跟踪检查合格后,检查员应按照本部分8.4的规定在原《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B 表上签注或重新签发《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B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