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楼工程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29.50 KB
- 文档页数:16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一、概述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转换层是连接不同结构体系的重要构件,负责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下部结构上。
结构转换层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施工前准备1.设计准备在进行结构转换层的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准备工作。
设计人员应根据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设计要求,合理确定结构转换层的尺寸、布局和材料,并制定相应的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为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应提前采购和加工好所需的结构转换层材料,例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等,并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施工组织设计在进行结构转换层施工之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程序、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以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三、施工工艺1.模板搭设模板搭设是结构转换层施工的第一步,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转换层的尺寸和平整度。
在搭设模板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布置,严格控制模板的尺寸和位置,避免出现偏差和不平整现象。
2.钢筋绑扎钢筋的质量和工艺对结构转换层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钢筋绑扎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严格控制钢筋的数量、尺寸和间距,确保钢筋的沉降和屈曲符合要求。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结构转换层施工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转换层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控制浇筑速度和层厚,避免出现渗漏和空鼓现象,及时进行振捣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四、施工现场管理1.安全生产在进行结构转换层施工时,安全生产是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方案和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一、概述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转换层是指建筑从低压层转为高压层的层面,通常为第一层或第二层。
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准备工作1. 安全措施:在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并组织工人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包括钢筋、水泥、砂浆、木材等。
3. 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开挖结构转换层的基坑,确保基坑的平整度和坡度符合要求。
三、施工工艺流程1. 施工准备:将基坑清理干净,并进行基坑的检查和验收。
放样并确定转换层的标高和平面尺寸。
2. 钢筋加工和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和构造要求,进行钢筋加工和制作。
在基坑铺设钢筋网,固定好钢筋,保证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
3. 模板搭设:在基坑内搭设好模板,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模板要安装牢固,确保混凝土浇筑时能承受压力。
4. 砼浇筑:根据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混制好砼,并进行抽样检测。
在模板内进行浇筑,要注意控制浇筑的速度和流动性,确保混凝土均匀分布和密实性。
5. 砼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养护。
可以采用水养护、覆盖养护或化学养护等方式,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防止开裂和收缩。
6. 隔断墙施工:砼养护完成后,开始进行隔断墙的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砖砌、石膏板或轻钢龙骨墙体的施工,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和强度。
7. 地面防水层施工:在结构转换层的地面进行防水处理,可使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材料,确保地面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能。
8. 排水系统安装:结构转换层的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安装,包括下水道、排水管道和雨水管道等,确保建筑的排水畅通。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材料: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并保存相关证明文件。
2. 施工工艺: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注意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尺寸准确、质量合格。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建筑工程中,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转换层是连接不同结构系统的层,通常在高层建筑或者特殊结构的建筑中会出现。
这一层的施工技术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施工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包括其设计、材料选取、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一、转换层的设计在进行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转换层的设计。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转换层的位置、承重、连接方式等因素,以确保转换层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结构转换的需要,合理利用材料和结构设计,确保转换层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材料选取在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中,材料的选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确保所选用的材料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压能力。
要考虑到材料的施工性和可靠性,使得施工过程可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材料的选取过程中,建议选择品牌信誉好、质量有保障的材料,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工艺1. 转换层的模板搭设2. 钢筋的安装钢筋的安装是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钢筋的安装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标准来进行,确定好钢筋的数量、尺寸和位置,以确保转换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钢筋的绑扎和焊接时,还需要注意到钢筋的连接质量和牢固度,确保钢筋的连接是稳固可靠的。
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转换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因此需要非常小心地进行。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浇筑密实性,避免产生气泡和空洞。
还需要注意到混凝土的养护问题,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长期耐久性。
四、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需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标准来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转换层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要点全套一、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特点1、转换层施工荷载大在结构转换层施工中,自重荷载是施工荷载最主要的部分,为做到转换层结构上下变化,克服自重的不利影响,应保证结构端面自然增大。
2、转换层支撑难度大转换层的标高较高,一般都在20~30m之间,使得巨大的施工荷载需要多层进行分载,转换层悬挑部分可利用桁架结构将施工荷载逐步传递到下部结构。
3、转换层钢筋施工量大转换层构件的跨度和截面尺寸较大,钢筋含筋量大且排布密集相互穿插。
施工时,须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同时便于钢筋的布置。
4、转换层混凝土强度高,体积大因转换层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因此要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硬化中水化热的发生,并防止各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二、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1、支撑系统的施工技术方式转换层因自身重量及上层负荷较大,对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精密的计算与设计,保证整个支撑系统的强度过硬。
常用支撑系统施工技术方式如下。
(1)钢管支撑结构。
此结构较适合于施工荷载相对较小或采用板式转换梁的情况。
转换梁的全局布置要密集,从而保证钢管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2)型钢构架结构。
此结构更适合于转换梁本身重量和上层负荷相对较大的情况,并且要求转换层的相对位置比较高。
一般的施工方法是在转换层下层的柱体中埋设型钢构架结构,成为转换梁的支撑体系,型钢结构利用柱子将上层的荷载逐一传递下来,直达地面,适合于传递纵向荷载。
(3)设置与转换梁方向一致的支撑架结构。
该形式较适合于转换梁自重与上层荷载相对较大的建筑物,更适用于转换梁相对位置不太高的情况。
在进行钢管支撑架的设置时,应准确计算立杆的距离以保证承力位置准确。
2、模板工程的施工为对转换层混凝土的结构质量进行有效稳固建设,要用模板进行支撑,在建设过程中因施工速度较快,需要铺设的模板较多,在施工过程中须注意更多的问题。
对于底模板的施工技术的运用而言,须将其支撑效果发挥出来,选择48mm×3.5mm的钢管脚手架建立支撑系统,并在对立杆间距、步高的测量分析过程中对建设稳固事项进行有效建立;在加强建筑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主楞骨与次楞骨的有效建设,使其对模板进行有效支撑,把握对重点支撑点的建设力度,并在对楞骨的质量防护过程中有效运用胶合板的塑料膜,使混凝土的底面温度、湿度保持到一定状态,将完善性保护、预防与建设稳固提升事项结合。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是指建筑结构在高度或布局上发生变化的部位,是建筑物中重要的转换节点。
转换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点和解决方案。
一、转换层施工的设计和准备工作在进行转换层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设计和准备工作。
设计阶段需要考虑转换层的功能定位、结构形式以及施工难点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明确转换层的所需材料、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等。
准备工作中还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采购、设备的准备、人员的培训等方面。
二、转换层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点1. 结构连接在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中,不同结构之间的连接是最为关键的技术点之一。
转换层一般是由梁柱结构转变为框架结构或其他结构形式,其连接处需要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以及抗震性能等。
在进行结构连接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选择、接触面的处理以及连接方式的设计,以确保连接部位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2. 施工工艺转换层的施工工艺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根据转换层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同时还需要考虑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时间等因素。
在进行钢结构安装时,需要考虑结构的组装顺序、焊接工艺、螺栓连接等。
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保证转换层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 安全措施转换层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以及施工设备的安全操作等。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需要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操作,确保其安全。
同时还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通道畅通等。
4. 质量控制转换层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关键技术点之一。
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转换层的设计图纸、材料规格等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测和验收,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结构规格等方面。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是指将建筑物由某一高度的结构转换为另一高度的结构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转换,例如改变楼层高度,增加或减少楼层数等。
1. 结构设计:在进行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前,需要进行结构设计,确定转换后的楼层结构形式,并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分析,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施工计划:根据结构转换层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计划的编制,确定施工顺序、工期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前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3. 施工工艺:根据施工计划,确定结构转换层的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包括拆除原有结构、加固转换区域、搭设临时支撑等。
在进行结构转换层施工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现有结构进行加固和支撑,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4. 施工材料:选择适合的施工材料进行结构转换层施工。
施工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螺栓等。
在选择施工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耐久性、施工性能等因素,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性。
5. 施工质量控制:在进行结构转换层施工时,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包括进行工期节点的检查和验收、检查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等。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一、转换层概述转换层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层,也是整个建筑结构中连接上下楼层的节点之一。
在建筑结构中,转换层承担着很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将上面的楼层荷载传递至下面的楼层,同时承担着高强度的横向荷载,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转换层的施工通常需要遵循建筑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转换层施工的技术要点:(一)转换层施工布置1. 建立转换层施工区域:在楼板与楼板之间之间建立施工区域,并根据建筑设计要求搭建施工平台、安装悬挑脚手架、安装加固杆和斜撑,等待施工。
2. 安装钢筋骨架: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根据进度和施工节奏逐一安装,保证骨架的水平度、竖直度和跨度的一致性。
3. 安装模板: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模板施工方案进行模板安装,保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模板结构的稳定性。
4. 进行混凝土浇筑:根据要求进入混凝土浇筑阶段,按照混凝土浇筑计划,保证浇筑层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5. 封闭转换层架空:在有顶板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架空封闭,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作安全。
1. 转换层钢筋的加工形状和尺寸应特别注意,要在制造技术上保证质量和准确性,并通过交联网和连接件连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2. 在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浇注高度、切面角度和振动时间,保证浇筑质量和外观质量。
3. 水泥是否符合建议标准,水灰比和净水度是否合理,也是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4. 在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上下楼层之间的结构布局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工艺。
5.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措施,特别是高空作业,应配备安全带、安全网和安全绳等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总结转换层是建筑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连接上下楼层的功能和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角色。
转换层施工技术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按照建筑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转换层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施工周期的准确性。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结构转换层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连接了不同高度的结构,同时也承担着分担水平荷载、垂直荷载和地震作用的重要任务。
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结构转换层的作用1. 混凝土浇筑技术结构转换层的施工首先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浇筑,这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第一步。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浇筑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避免出现裂缝和空鼓的情况。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振捣,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2. 钢筋加工和安装技术结构转换层的钢筋加工和安装也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钢筋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对钢筋进行剪切、弯曲和焊接等加工工艺,确保钢筋的长度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在钢筋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和安装,保证钢筋的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模板搭设和拆除技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搭设模板,模板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在模板搭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搭设,确保模板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在混凝土养护完成之后,还需要及时进行模板的拆除,以便进行后续的工序施工。
4. 安全施工技术在结构转换层的施工过程中,安全施工是至关重要的。
在施工现场,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安全施工的意识和技能。
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结构转换层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混凝土裂缝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浇筑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和钢筋进行预应力处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 钢筋连接问题在钢筋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钢筋连接不牢固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钢筋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是指在建筑物结构中由于结构体系的转换而设置的层面,是为了满足上层结构对下层结构的不同要求而设置的。
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本文中,将针对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结构转换层的作用1. 承重转换:在建筑物结构中,由于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承重方式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通过结构转换层来承载上层结构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下层结构上,起到承重转换的作用。
2. 结构连接:结构转换层不仅在承载荷载的同时还要保证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之间的连接,确保整个建筑物的结构系统能够协调运作,发挥最大的承载能力。
3. 隔震效果:在地震地区的建筑工程中,结构转换层可以起到隔震的作用,有效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二、结构转换层的施工工艺1. 材料准备:结构转换层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需要提前做好材料的验收和储备工作,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2. 模板搭设: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结构转换层的模板进行搭设,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准确性和整体性。
3. 钢筋加工:根据结构转换层的设计要求,需要对钢筋进行加工和安装,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连接强度。
4.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搭设和钢筋加工完成后,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分段浇筑和振实,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5. 预应力处理:对于需要预应力的结构转换层,需要进行预应力处理,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6. 表面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表面的打磨和处理,确保结构转换层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三、结构转换层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施工质量:结构转换层是建筑物结构的关键部位,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因此施工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
2. 安全防护:在结构转换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包括对高空作业的安全保护和现场施工环境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的技术措施(1)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由于转换大梁钢筋的直径大,数量多,为保证钢筋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快速施工,所以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
直螺纹丝头加工措施:①加工前应检查钢筋端是否有弯曲现象,如有,必须采用砂轮切割机将弯曲部分切除方能加工;②应该采用专用钢筋套丝机床进行加工,应采用水溶性切割冷却液,禁止采用油类冷却液,以免污染钢筋。
③直螺纹丝头加工完成后,应逐个检查,不合格者应切掉重新加工,合格的丝头应该拧上塑料保护帽,避免丝头受损。
④现场对接:先将钢筋端部的塑料保护帽和连接套上的密封盖摘下,并再次检查丝头质量,合格后,用连接套筒将两对接钢筋连接并拧紧,再用力矩扳手按规定的力矩值拧紧钢筋接头,完成钢筋的连接。
(2)钢筋的绑扎、安装转换梁的钢筋均在地面加工成形,利用塔吊并配以特制的桁架吊至施工楼层进行安装。
在安装箍筋、主筋及构造筋前,先在梁底上方搭设临时钢管搁架,以方便安装。
钢筋安装顺序为:搭钢管搁架→安装保护层垫块→套箍筋→分层摆放下部纵筋→分层吊挂上部纵筋→穿腰筋、附加吊筋等→拆除钢管搁架→验收。
主次梁交叉处的钢筋密集且布置复杂,容易上下错位。
因此,吊装前,应对加工成形的钢筋逐一编号,按编号的顺序吊装、铺放。
在每层钢筋之间每隔1-2m用与梁宽相同的φ32mm 短钢筋做衬垫,以保证梁底2 排或3 排钢筋的位置准确。
由于钢筋层数多,分布密集,因此必须采取分层分段进行验收,在底下一层钢筋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上一层钢筋的安装。
(3)预留插筋的定位转换层上部为标准层住宅,其构件的截面尺寸小于转换层构件截面尺寸,因此预留插筋定位准确是保证上层施工质量的关键。
具体施工措施:①施工测量放样时,便定出预留插筋的位置,并标识清楚。
②各预留插筋安装完成后,再进行复核。
③复查无误后,将其固定。
④砼浇筑前,拉通线检查,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各开间、门、窗洞口的相对位置,确保万无一失,复核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将上下两层建筑结构连接起来,同时起到过渡的作用,连接不同高差的建筑构件。
关于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以下为分析:一、涂料施工技术1. 底层处理:在转换层的底层构件涂刷底漆,使其表面呈现平整状态,然后再进行涂料施工。
底漆的作用是增强附着力,使涂料更加牢固。
2. 涂料施工:转换层涂料应选择具有良好强度和韧性的涂料,以便顺应建筑物由于地震等原因产生的振动和变形。
3. 涂料干燥:等底漆干燥后,可进行涂料施工,一般需要数次施工,每次间隔4-6小时,直至达到涂料工艺要求。
1. 砖之间应该留出适当的缝隙,以方便水分排放和扩大砖之间的粘结面积。
2. 在贴砖之前,需要对底层进行处理,平整、清洁、干燥,确保贴砖稳固,并防止空鼓和滑移现象。
3. 砖边需要用镂空的砂浆填充,以便密封砖缝处。
4. 水平线标记:在基层砖面上使用墨线或石灰线标记出水平线,以保证贴砖时的平整和美观。
5. 砖缝处理:当砖固定后,用灰泥或其他合适的填充物,填补砖缝,并留出适当缝隙,便于水分排放。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主要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包括:1. 模板施工:按要求搭建模板,确定模板厚度、长宽等参数,以确保整个转换层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2. 钢筋安装:按照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制作和安装,以保证转换层的强度和韧性。
3. 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为转换层的主体,应注意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合理的浇筑方法、保护等。
4. 混凝土养护:施工结束后,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可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
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如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需配合使用车载混凝土搅拌器等工具,以实现施工的高效、安全和方便性。
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一、转换层结构的施工特点部分竖向构件在转换层处被打断,使竖向力的传递被迫发生转折,而转换层就是实现转折功能的大型水平构件。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是一受力复杂、不利抗震的结构体系,该结构及其支撑系统有自身的特点。
(一)结构尺寸大,楼面支撑荷载重带转换层体系内力的改向是通过引发截面内力来实现的,结构内力分布比较复杂,同时为保证上部结构水平剪力顺利传往下部,对转换层楼面水平刚度有严格要求规范一般要求楼板厚度不小于,故一般转换层的结构构件尺寸较大、楼面荷载较重。
(二)分层浇筑,利用先浇部分构件承载转换层水平构件高跨比大,截面弯曲时水平纤维相对错动不可忽略,平截面假定不再适用,一般呈现短深梁或厚板的受力特性。
采用二次叠浇法进行施工时应对叠和构件进行仔细分析,考虑分层处水平剪力对构件的影响,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配合,进行一次设计,确保一次叠浇构件在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承载能力。
(三)结合下部结构,灵活布置支撑系统为减少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转换结构上下层发生刚度突变和剪力突变,设计不落地支撑系统时可以结合下部结构进行灵活合理的布置。
(四)通过下部竖向构件卸荷根据转换层设计时强化下部、弱化上部的原则,结构设计加强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刚度、弱化上部结构刚度,转换层结构在由地震荷载参加组合的工况下,下部竖向构件轴压比限值有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这使转换层下部竖向构件在施工阶段比一般竖向构件具备更大的延性和承载力储备,可以利用下部承载力富余的竖向构件作为支撑的传力构件。
(五)利用钢骨架或预应力卸荷在转换层结构中使用钢骨混凝土和预应力技术可以减轻自重、改善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设计模板支撑时可以利用己经成型的水平钢骨或预应力平衡部分或全部施工荷载,极大改善支撑受力性能,这种措施适用于转换层与上部结构没有形成整体工作的情况如上部采用的是小柱网框架或开口剪力墙、壁式框架等结构形式。
二、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基于混凝土转换结构的上述特点,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转换板的自重、施工荷载以及所承受的上部结构荷载往往非常大,所以应选择合理、可行的模板支撑方案,并根据转换板的结构特点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
高层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技术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建筑的主流,转换层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
转换层结构要承受上部各层的全部荷载,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 建筑工程转换层混凝土施工一、工程概况某项目结构为框支剪力墙,三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
楼板厚250mm,主筋每排10<28,腰筋 9 排。
二、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该工程转换层施工的主要关键点和难点为模板支撑加固、钢筋的连接与绑扎以及混凝土浇注及裂缝控制, 而这也是目前建筑施工人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梁底因施工荷载比较大,故必须进行承载力验算。
板底采用水平间距@900mm门型架搭设,而梁底采用门型架加独立支撑,布置如图1,对支撑系统作如下三个方面的验算:(1)门架横梁的承载力按《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规定:横梁承载力可采用图 2 计算模型:图1 模板支撑系统布置示意图图2 横梁承载力计算简图计算时应满足p≤28kN。
1)每 0.45m内结构自重:2500×0.45×1.11×1.8=2227.5kg;2)每 0.45m内模板、木枋自重:50kg;3)每 0.45m内施工活荷载:80kg;(二)立杆受压承载力按《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提供的计算方法;门架在门架平面内抗弯刚度比在门架平面外的抗弯刚度强, 所以门架的失稳破坏一般发生在门架平面外,在门架平面外,一侧立杆及加强杆的等效截面参数如表 1;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Nd=kAf式中:k-- 材料强度的调整系数,取 0.8;A-- 榀门架立杆的截面积;Φ-- 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可根据门架高度及等效截面回转半径查表得出,本例为 0.412;f-- 钢材强度的设计值,Q235 钢材为 205N/mm2。
Nd =0.8×0.412×61204×10-4×205×103=4312kN﹥P=28kN表1 立杆及加强杆的等效截面参数(三)下层结构承载力验算因转换层施工荷载大,除验算本层支撑承载力外,由于荷载的传递作用,尚应验算以下各层的结构承载力。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工艺分析(2)同时转换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线布置,就是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改变为框架的同时,柱网轴线与上部楼层的轴线错开,形成上下结构不对齐的布置。
常用于上下层功能变化较大或较复杂的建筑物。
1.2 转换层的结构形式由于转换层上下结构转换有多种类型,所以转换层本身的结构形式也有不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梁式结构的转换层。
目前国内用得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它设计和施工简单,受力明确,一般在转换层的楼面设置纵横交错的钢筋砼承重大梁。
为适应上部荷载的需要,梁的截面尺寸比较大,常用的尺寸有1000mm×2000mm,1200mm×2500mm,1500mm×3000mm等。
(2)桁架式结构的转换层。
一般多由梁式结构的转化层变化而来的,整个转换层由多组钢筋混凝土桁架组成承重结构,桁架的上下弦杆分别设在转换层的上下楼面的结构层内,层间设有腹杆。
由于桁架高度较高,所以上下弦的截面尺寸相对较小。
2 转换层施工技术2.1 转换结构支撑系统由于转换层结构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施工前应进行计算,确保支撑系统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常采用的支撑方式有以下几种:2.2 满堂红钢管支撑架适用于转换梁布置较密,结构自重及施工荷载相对不太大,或板式转换层结构的施工。
这类支撑系统通常采用钢管脚手架,转换梁下立杆间距在600mm×600mm以内,立杆下垫200mm×50mm木垫板。
2.3 沿转换大梁方向设置钢管支撑架适用于转换梁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的结构,且转换梁位置不太高的情况。
须计算确定立杆的间距、步距,合理设置水平及竖向剪刀撑。
某广场转换大梁支撑构造示意如下图所示。
2.4 型钢构架支撑在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中,梁侧模可采用厚覆膜胶合板或者组合刚模版,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侧压力将模板挤压变形而出现胀模现象,可在梁内设置对拉螺杆(≥Ф14mm),钢模板也可以设扁钢拉片(厚度≥3mm),螺杆纵横向间距为400~600mm。
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摘要]本文论述了转换层支撑体系荷载计算及施工中的工艺措施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转换层施工结构承载力高支模1、工程概况高层住宅楼工程位于市区,由某置业集团投资兴建,某建筑设计院设计,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包括A、B、C、D、E座五幢高层住宅楼及裙房组成,地下二层,地上31层;裙房地上4层。
总建筑面积约230000 m2,地面建筑总高度为98.99m。
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四层为设备转换层,框支梁最大梁截面为1000mm×2000mm,层高为5.8m。
首层、二层、三层板面活荷载标准值均为4.0KN/m²。
转换大梁下对应三层、二层梁截面450mm*700mm,两端为1000mm*1000mm的框架柱,最大跨度净长8000mm,二、三层梁板混凝土为C40。
2、施工方法2.1施工要点分析2.1.1框支梁下的三层梁板结构承载能力不足(因为本身楼层砼未达到强度),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法时,必须慎重地对三层及三层以下结构进行承载能力的验算,不足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三层及三层以下结构的安全。
2.1.2本工程转换大梁荷载采用二、三两层大梁协同承载方案,转换大梁下面对应下层位置梁支撑暂缓拆除,待大梁强度达100%后拆除(详见图1)。
2.1.3框支梁自重及其施工荷载是通过模板支撑系统传递到二层及二层以下的梁板结构上进行卸载的,因此,对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必须满足技术要求。
2.2施工方法2.2.1转换层整个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选用Φ48×3.5焊接钢管,脚手架采用接头扣件连接,立杆排距、纵距见图1。
2.2.2框支梁下设四排立杆,立杆下垫在宽250mm厚50mm的木脚手板上,用以扩散立杆下集中应力。
2.2.3在框支梁下纵向中部设两排3.3米至3.5米长立杆,上部采用丝杆调节大梁底标高,丝杆中心与上部梁下小横杆中心对齐,丝杆上部U形处用木楔子钉齐,外侧两排立杆顶端用双扣件与小横杆连接。
2.2.4设于梁底的承重钢管应放在大横管的上面,与立杆连接。
2.2.5框支梁底模、侧模采用胶合板支设,模板变形翘曲的禁止使用。
侧模外设垂直、水平两层Φ48钢管加固,用Φ14穿墙螺栓夹紧,水平方向间距@450,垂直方向设四道,间距见图2,每跨设三道斜撑,以保证梁不倾斜。
2.2.6框支梁截面大,砼浇筑后,内外温度差有可能超过25℃。
因此,应按大体积砼施工要求,做好养护期间的保温工作,防止产生温差裂缝。
3、转换层框支梁结构承载能力计算3.1大梁线荷载Q设计值计算(KN/M):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大梁施工时应考虑下列荷载:a、大梁自重(含钢筋重24KN/M3) 1.0×2.0×24=48KN/Mb、大梁翼板重(一边取0.7米宽) 0.2×0.7×2×24=6.7KN/Mc、施工荷载(取2.4米宽,2.5KN/M2) 2.4×2.5=6KN/Md、混凝土冲击荷载,按2.0KN/M计 1×2.0=2KN/Me、模板及支架荷载,按6.0KN/M计 6KN/M据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Q=1.2×(48+6.7+6)+1.4×(6+2)=84.04KN/M由于三层楼面浇完起码15天才能浇筑转换层梁板混凝土,8月份15天混凝土强度达100%以上,足以承受墙柱重量,因而不考虑这部分荷载。
3.2支撑架钢管承载力计算:支撑架用Φ48×3.5钢管,其承载力按下式计算P=A×f×ψ式中P—钢管承载力(N)A—钢管截面积, Φ48×3.5钢管A=489mm2f—钢管抗压强度,取205N/MM2/ iψ—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查得,λ=l—钢管计算长度,梁底净高5.8—2.0=3.8m,本支撑扫地杆距楼面0.2m,步 l距 1.5m,纵向中间两排立杆上端用可调节支撑顶住梁下小横杆, 可调节支撑伸出长度小于40cm,其中大部分小于30cm,按40cm考虑,上面自由长度取=h+2a=1.5+2×0.4=2300mm。
a=0.4,li--钢管回转半径,i =1/4×=15.78mmλ= l0/ I=2300/15.78=146 查相关表得ψ=0.199则每根钢管的承载力为P=A·f·ψ=489×205×0.199=19949N=19.95KN四层楼面转换大梁可调节丝杆二层模板支撑三层楼面600通长木板图1 转换大梁模板支撑示意图扣件最大抗滑力:单扣件8KN ,双扣件为12KN. 因此,如立杆上端与横杆扣件连接较好且为双扣件时,只能取 P=12KNn=Q/P=84.04/12=7,取8根安全。
即纵向(沿梁向)间距500,横向间距中间两根400,两边间距550,见图1。
3.3 转换层大梁下对应三层大梁承载力计算:验算三层对应大梁承载力情况:根据公式 f cm b x +f y 'A s '=f y A s ⑴ f cm bx(h 0-x/2)+f y 'A s '(h 0-as ')=M max ⑵本次验算 f y '=f y =400N/mm 2 , f cm =16.5N/mm 2b =450mm ,A s =2453.125mm 2,A s '=1962.5mm 2 h 0=700-25=675mm据公式(1)x =f y (A s -A s ')/(f cm b)=400×(2453.125-1962.5)/(16.5×450) =20.49mm M max =16.5×450×20.49×(675-20.49/2)+400×1962.5×(675-37.5)=488973724.9N.mm 该梁受力示意:qM max =1/24ql n 2q =164N/mm =164KN/m在此线荷载下,大梁须承受最大剪力V V =0.5×ql n =0.5×164×8.0=692.9KN 根据大梁配筋情况,实际承受剪力能力 V max = 0.07f c bh 0+1.5f yv A sv /S ×h 0=0.07×25×450×675+1.5×210×314/100×675 =531562.5+667642.5=1199205N =1199.2KN >V =692.9KN因此,无论抗弯还是抗剪,该梁都能承受164KN/m 的线荷载。
大梁本身承重(线荷载),取两边各半跨(保守) 板重 0.13×(7.8+3.6)/2×25=18.525KN/m 大梁自重 0.45×(0.7-0.13)×25=6.4KN/m次梁重 0.3×(0.55-0.13)×25×[(3.6-0.45)+(7.8-0.45)+(3.15×3-1)/2]/(3.15×3-1)=5.49KN/m.二层大梁实际承受本层重量 5.49+6.4+18.525=30.42KN/m 大梁富余承载力 164-1.2×30.42=127.5KN/m而支撑传至三层楼面大梁线荷载84.04KN/m,127.5KN/m >81.7KN/m三层梁能承担转换大梁传下的荷载。
但为保证此支撑体系在四层进度提前而转换大梁强度未能承受上面荷载时同样有效,因此本工程采用二三两层大梁共同承受转换大梁传下的荷载的支撑体系,即按照上述方案支设支撑。
3.4验算大梁两侧二层顶板受力和承载力情况3.4.1板受荷情况,取3.6m 跨计算,此跨板最大 ⑴ 均布荷载q 设计值由三层传递至二层顶板均布荷载q 3设计值计算三层板重 0.2×25=5KN/m 2 冲击荷载,取2 KN/m 2 2KN/m 2 振动荷载,取2 KN/m 2 2KN/m 2模板及支架荷载,取6 KN/m 2 6KN/m 2施工荷载,取2 KN/m 2 2KN/m 2q 3=1.2×(5+6)+1.4×(2+2+2) =21.6KN/m 2二层顶板自重q 2=0.13×25×1.2 3.9KN/m 2 q=q 3 + q 2 =21.6+3.9= 25.5KN/m 2⑵ 集中荷载 84.04KN/m集中荷载=R A =R D550 400 550R A =R D R B =R C R A +R B +R C +R D =84.04释放B.C 约束,q 、R B 、R C 对B 点引起的位移叠加为零,即y Bq +y BB +y BC =0 y Bq =q/48EI{4ax 3-2[x-(l-a)/2]4-ax(3l 2-a 2)}其中a=1.0 l=1.5 x=0.3 l-a=1.5-1.0=0.5y Bq =q/48EI{4×1.0×0.33-2[0.3-0.5/2]4-1.0×0.3(3×1.52-1.02)} =-2.49/EI其中P=R B,x=0.55=a b=l-a=1.5-0.55=0.95, L=1.5其中P=R C =R B , l=1.5, x=0.95 a=0.55 b=0.95R B =R C =25.83KN则R A =R D =(84.04-25.83×2)÷2=16.19KN 3.4.2验算双向板承载力 作四边固定算:⑴ q 引起的弯矩l x /l y =2850/3150=0.9 M x =0.0541ql x 2=0.0541×25.5×2.852⑵集中荷载引起的弯矩取M=P×aM=16.19×0.475=7.69KN.m 0.95÷2=0.475 0.475 ∑M=11.21+7.69=18.9KN.m3.4.3验算抗弯承载力根据公式 fcm bx= f'yA'sM = fcm bx(hO-x/2)其中 b=1000mm fcm =16.5N/mm2 h=130-15=115mmf'y=310N/mm2则板上负筋须 538÷84.04=6.4根φ10钢筋,则设计φ10@150足够。
3.4.4验算最大抗剪承载力而板受最大剪力每米不超过由于板底梁端配筋φ10@150ASV=84.04×1000/150=560mm2fsv=310N/mm2板底根部钢筋能承受剪力v=fsv ×ASV=310×560=173682N =173.68KN/m>55.18KN/m因此二层顶板大梁两侧板能承受三层顶传下的荷载,本方案为增加安全系数,二层顶板大梁两侧板下各保留一排立杆,详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