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21、IL—6的变化及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要点骨是具有新陈代谢的活组织,由破骨细胞吸收旧骨、成骨细胞生成等量新骨取代以完成骨转换,在伴随人一生的骨转换过程中,骨代谢生化指标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
其中骨形成标志物与骨吸收标志物合称为骨转换标志物。
骨代谢生化指标虽不能作为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但通过检测血、尿中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可以了解骨组织新陈代谢的情况,用于评价骨代谢状态、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
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钙磷代谢调节指标在骨代谢调节过程中,主要的钙磷代谢调节指标包括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
1.1甲状旁腺素对维持机体钙磷平衡和调节骨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PTH分泌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如维生素D、钙、磷、蛋白激酶、性腺类固醇类激素等。
PTH促进骨吸收和骨转换,动员骨钙入血,血钙升高。
研究表明,PTH对骨形成和骨吸收具有双重效应,PTH的生物效应取决于其作用剂量,在持续大剂量PTH的作用下,破骨细胞活性超过成骨细胞,导致骨丢失大于骨形成。
间歇性小剂量PTH促进骨形成。
PTH增高,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于肾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PTH减低,见于甲状腺手术切除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非甲状旁腺性高血钙症等。
测定血清PTH是诊断PTH相关性骨病的最重要指标,在判断和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可结合血钙、血磷和维生素D水平一起分析。
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时,当血钙异常时,为查找原因常检测PTH,而当血钙正常时,通常不常规检测PTH,但血钙正常PTH也有升高现象。
1.2降钙素降钙素(CT)是一种重要的参与钙磷代谢调节的多肽类激素。
6 项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检测靶标促炎因子: IL-6、IL-17、IFN-γ、TNF-α、抑炎因子:IL-4、IL-10、本项目涵盖由Th1、TH2、Th17、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更全面的反映疾病状态下机体免疫系统的改变。
重症疾病细胞因子水平是早期预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证(SIRS)的灵敏指标,SIRS 发生时IL-6、IFN-γ、IL-10、TNF-α等细胞因子大幅升高,是反映SIRS 的关键细胞因子。
对于临床重症患者,如脓毒症、不明原因发热、急性胰腺炎、重症肺炎、围手术期等患者,若发生SIRS 不能及时治疗,则易引发ARDS 和MODS,死亡率高达40-60%,因此,越完善的因子种类更有利于反映患者的细胞因子风暴,进而警醒临床医生及时干预。
IL-4 是机体Th2 细胞特异性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是机体Th1 细胞特异性分泌的细胞因子,临床中多用IFN-γ/IL-4 来反映机体Th1/Th2 漂移水平,Th1/Th2 漂移是评估肿瘤疾病病情的重要指标;自身免疫性疾病IL-17 几乎参与所有自身免疫疾病的炎症反应,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损伤评估的主要指标感染/炎症相关疾病IL-6、IFN-γ、TNF-α是感染患者主要升高的促炎因子,IL-4、IL-10 是机体最主要的抗炎因子,检测促炎/抗炎因子变化情况可评估感染病情进展及预后疗效。
细胞因子谱鉴别脓毒症和噬血细胞综合征(HLH)脓毒症:IL-6 显著升高,IL-10 升高较明显噬血细胞综合征:IFN-γ和 IL-10 显著升高革兰氏阴阳性菌细胞因子谱G-BIRCP:我们将 IL-6、 IL-10 同时高度增高>10 倍( X+S),定义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相关细胞因子谱( G-BIRCP)G+BIRCP:将 IL-6 为轻度增高>2 倍甚至>10 倍( X+S),但 IL-10 正常或增高值<10 倍( X+S)者,定义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相关细胞因子谱( G+BIRCP)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细胞因子谱IFN-γ>100pg/mL, ,IL-10>60pg/mL ,且 IFN-γ水平高于 IL-10 水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25期投稿邮箱:zuixinyixue@49·综述·浅谈IL-1、IL-6、IL-10在类风湿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曹爽,张成义(通讯作者)(北华大学,吉林 吉林 132000)0 引言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因多关节滑膜慢性症,从而导致滑膜纤维母细胞增生,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出现浸润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是一种有很高致残率的常见多发病。
近年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研究发现的细胞因子,如IL-1、IL-6、IL-10等为RA 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也为为应用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治疗RA 提供了新思路。
因此,本文对白介素类细胞因子IL-1、IL-6、IL-10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IL-1与RA 病机制的关系IL-1是一种由单核细胞或巨核细胞分泌产生的小分子多肽,IL-1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是2种主要的促炎细胞因子 ,它们在类风湿血管翳的形成中共同起到“中心犯罪”的作用。
RA 发病过程中,IL-1和TNF-α刺激滑膜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产生并分泌如MMP 在内的炎性介质,从而降低关节内包括蛋白多糖、胶原在内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IL-1和TNF-α还可以协同刺激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使中性粒细胞在滑膜腔内聚集,促进白细胞由血聚集到关节腔内;此外,IL-1 和 TNF-α还可共刺激滑膜巨噬细胞的分化,促进破骨细胞形成,从而导致RA 滑膜、软骨的破坏[1-4]。
IL-1β是IL-1家族中的亚型之一,在RA 病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IL-1β是一种分泌型兴奋因子,它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影响炎症过程,进而抑制骨和软骨的修复[5-8]。
2 IL-6与RA 发病机制的关系RA 的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形成,滑膜血管出现增生以及炎性细胞的浸润有关,这些炎性细胞刺激释放IL-6等促炎介质,继而导致关节内结构破坏。
细胞因子12项检测解读细胞因子是生命体特有的营养物质,有着诸多功能,它们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诊断、抗癌治疗、免疫调节、以及自身免疫等多种领域。
近年来,细胞因子检测日益受到重视,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提供有关慢性病影响的重要信息。
细胞因子12项检测是对常用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的常规化学检测,其中包括TNF-α、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IFN-γ、MANF和MMP-9。
TNF-α是一种炎症因子,主要调节免疫反应,通常受到慢性炎症的影响。
相比之下,IL-1β是一种关键的细胞因子,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IL-2和IL-4能够调节效应T细胞活动,促进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
IL-5是促进B 细胞分化和抗体合成的重要细胞因子,而IL-10能够调节免疫细胞活动,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
IL-6参与炎症反应的发生,促进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动,而IL-8则能够诱导白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IL-12能够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而IFN-γ是促进细胞因子的释放的重要细胞因子。
MANF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能够克服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
最后,MMP-9是一种重要的基因细胞因子,也可以调节免疫反应。
细胞因子12项检测能够检测上述12个细胞因子的水平,它们最常被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慢性病,尤其是自身免疫疾病。
此外,它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从而更好地进行治疗。
这项检测需要收集血液样本,经过特殊半定量分析来测量上述12个细胞因子水平。
通常情况下,这12个细胞因子的水平可以提供多样的发病状况的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病因并诊断和治疗疾病。
细胞因子12项检测不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病因,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疾病是否正在治疗。
例如,通过IL-2、IL-4和IL-10的水平变化,可以评估患者的炎症状况,甚至可以识别出潜在的慢性病;也可以通过IL-6和IL-8的水平变化来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从而给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高质量体检项目解读血清白介素(IL)异常指标的分析白介素(Interleukin,简称IL)是一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
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
体检中检测IL的水平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信息。
本文将就血清白介素(IL)异常指标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血清白介素IL-1β的异常指标IL-1β是一种早期炎症细胞因子,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的调控。
其异常的水平提示机体可能存在炎症反应或感染。
IL-1β的正常水平在体检中通常为低浓度或不被检出。
如果IL-1β的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机体正处于炎症状态。
这种情况下,临床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其他体检指标及影像学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炎症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二、血清白介素IL-6的异常指标IL-6是一种细胞因子,能够促进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
在炎症反应或感染时,机体会释放更多的IL-6,导致其血清水平升高。
IL-6的升高可能与各种疾病相关,如感染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等。
因此,血清IL-6的异常水平提示着可能存在炎症反应或疾病的存在。
临床医生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血清白介素IL-10的异常指标IL-10是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细胞因子,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活化。
在某些疾病过程中,机体对炎症反应产生过度的抑制,导致血清IL-10水平升高。
这种情况常见于某些免疫调节失衡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
当血清IL-10水平异常升高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辅助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四、血清白介素IL-17的异常指标IL-17是一类炎症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因子,参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当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时,IL-17的水平会明显升高。
异常的IL-17水平可能提示某些自身免疫疾病的存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12项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解读12项细胞因子检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测方法,它能帮助医生们更好地掌握患者病情,从而进行更为合理的治疗。
这种检测方法简单快捷,检测结果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诊断信息和防治指导。
12项细胞因子检测属于血液检查,是检测血液中各类细胞因子的变化,从而掌握人体某些疾病的病情变化,进而为医生提供治疗依据,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12项细胞因子,即免疫球蛋白的各类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TNF-α)、丝裂原激活因子(TGF-β)、干扰素、趋化因子(MCP-1)等,其中白细胞介素的各类因子是检测炎症反应的指标,它能检测出患者体内的免疫增强或抑制;丝裂原激活因子是检测慢性炎症反应的指标,它能够反映患者体内炎症的变化;干扰素也可以用来检测患者是否出现免疫反应,从而帮助医生加强治疗;趋化因子可以检测患者体内细胞活性,帮助更好地诊断疾病。
12项细胞因子检测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过程,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检测结果一般分为正常值和异常值,正常值说明患者的病情比较稳定,较少出现异常,但异常值则需要进一步检测,以确定患者的病情是否出现异常变化。
如果检测出异常值,医生就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诊断,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例如,若白细胞介素的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则可能与某些感染有关;而TGF-β的检测结果异常,可能与某些细胞有关;干扰素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则可能与抗体反应有关;趋化因子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则可能与某种肿瘤有关。
12项细胞因子检测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检测指标,这对于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医生们要熟悉这项检验,以帮助更好地诊断疾病,从而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尽快恢复患者的健康。
哮喘患儿血清中IL1IL2IL6的动态变化及意义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种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和介质的调节。
其中,细胞因子IL-1、IL-2和IL-6在哮喘的发病和进展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哮喘患儿血清中IL-1、IL-2和IL-6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IL-1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主要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
研究发现,在哮喘患儿中,血清IL-1的水平显著升高。
IL-1能够促进炎性细胞的趋化和活化,增强炎症反应,导致气道黏液过度分泌和支气管痉挛。
此外,IL-1还能够通过调节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如IL-4和IL-13,进一步加剧哮喘的炎症反应。
因此,IL-1在哮喘的发病和病情进展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促炎作用。
IL-2是一种T细胞特异性细胞因子,主要由CD4+辅助T细胞产生。
研究发现,在哮喘患儿中,血清IL-2的水平显著升高。
IL-2能够促进T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其对气道炎症的反应。
此外,IL-2还能够激活B 细胞产生IgE抗体,进一步增加哮喘发作风险。
因此,IL-2在哮喘的发病和进展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促炎作用。
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主要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
研究发现,在哮喘患儿中,血清IL-6的水平显著升高。
IL-6能够促进炎性细胞的趋化和活化,并且参与调节气道平滑肌收缩。
此外,IL-6还能够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进一步增加哮喘的炎症反应。
因此,IL-6在哮喘的发病和病情进展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促炎作用。
哮喘患儿血清中IL-1、IL-2和IL-6的动态变化反映了疾病的炎症状态和进展情况。
随着哮喘的发病和病情进展,这些细胞因子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这些升高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调节气道炎症反应、促进炎症细胞的趋化和活化、增加支气管痉挛的发生以及增加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产生。
因此,监测血清中IL-1、IL-2和IL-6的水平对于评估哮喘的病情和预测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蔡萧君;王旭玲;吴超全;胡春梅【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免疫机制在卒中后抑郁(PSD)中的作用,探讨IL-1β、IL-2、IL-6及TNF-α与PS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确诊的PSD患者90例和卒中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浓度,观察IL-1β、IL-2、IL-6及TNF-α浓度的变化.结果 (1)PSD患者血清IL-1β、IL-6及TNF-α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IL-2浓度水平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2)不同抑郁程度的PSD患者IL-1β、IL-6及TNF-α的血清浓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的血清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IL-2、IL-6及TNF-α与卒中后抑郁有相关性,提示相关细胞因子可能是参与器质性抑郁状态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PSD患者的抑郁程度与血清IL-1β、IL-6及TNF-α的浓度水平呈正相关,与IL-2的血清浓度水平无关.【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17(041)012【总页数】2页(P1222-1223)【关键词】IL-1β;IL-2;IL-6;TNF-α卒中后抑郁细胞因子【作者】蔡萧君;王旭玲;吴超全;胡春梅【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第三医院,黑龙江北安164092;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第三医院,黑龙江北安164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1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一种脑血管病并发症,比躯体损伤更常见。
据国外文献报道,PSD的发病率为20%~79%,以40%~50%居多[1-2]。
PSD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不仅可以导致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以及躯体功能障碍,还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有很大影响[3-4]。
白介素6(IL-6)检测及临床意义
一、概述
1、白细胞介素-6(IL-6)主要由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几乎可由所有的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
2、IL-6水平的检测可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但其缺乏疾病特异性,通过对IL-6水平的检测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疗效。
二、检测方法
IL-6的检测方法有流式荧光法、化学发光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等。
三、临床意义
(一)IL-6与感染
1、IL-6为来源广泛的正向调节因子,主要发挥促炎作用,正常机体血清IL-6水平处于低应答状态,其表达既受机体稳态控制,又可在炎症刺激后发生上调。
2、IL-6是炎症反应最早升高的标志物,是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
感染后1h开始升高,2h达峰值,升高水平
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3、IL-6可以介导肝脏的急性期反应,诱导CRP和PCT分别在感染后2h和6h升高,填补PCT和CRP未升高前的空窗期口是体循环中半衰期最长的前炎症介质。
4、IL6鉴别感染与非感染的敏感性比PCT和CRP高,动态观察可用于感染严重程度、抗生素疗效及预后判断。
5、IL-6和PCT联合检测是感染早期诊断的“黄金搭档“。
(二)IL-6与肿瘤
IL-6在某些肿瘤中表达升高如浆细胞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样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Lennert 淋巴瘤、霍奇金病、心脏黏液瘤和宫颈癌等,与肿瘤的发展变化以及治疗效果都密切相关。
(三)IL-6与其他疾病
IL-6 在多种疾病时均有明显改变,如冠心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缺血性脑血管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椎间盘退变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病相关。
肾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5500052.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0引言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litis,AS) 是脊柱本身及其附属组织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疾病,主要影响患者的中轴骨,常常侵及骶髂关节、髋关节、脊柱关节突及其邻近韧带,引起局部疼痛及进行性关节僵硬,最终导致关节的骨性强直与畸形[1]。
中医药在本病的保守治疗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将强直性脊柱炎归于“肾痹”“骨痹”“竹节风”“龟背风”等领域,阳气不得开阖,寒气从之是其主要发病缘由[2]。
本文拟借助网络药理学来分析肾着汤的治疗机制,以期为本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1.1肾着汤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标筛选文章通过使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查询茯苓、白术、干姜与甘草四味中药化学成分,设定口服生物利用度为(OB≥30%)、药物相似性为(DL≥0.18) ,筛选各味中药的关键活性成分,建立肾着汤生物活性成分Excel 表。
1.2肾着汤靶标预测及其相应基因名(gene symbol)的添加利用TCMSP 数据库查询肾着汤各个活性成分对应的靶蛋白,并应用UniProt蛋白数据库,把物种选择为“(Homo Sapiens)”,然后进行检索,下载蛋白数据库,匹配获取每个靶蛋白所对应的靶基因名,建立获取的靶基因名Excel表,删除无法匹配到和重复基因,所得结果即为肾着汤各个活性成分的靶点。
1.3强直性脊柱炎疾病靶点的预测以“强直性脊柱炎的英文“Ankylosing Spondylitis”为关键词分别在Drugbank、Gene Cards、OMIM疾病数据库检索相关靶点,汇总3个数据库的查找结果,删除重复项,其最后所得靶点即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相关靶点。
1.4药物与疾病作用靶点的预测将肾着汤中活性成分的靶点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靶点上传至Venny平台进行映射并取交集,获得肾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潜在作用靶点。
ESR与白蛋白比值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研究乐健;李天旺【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24(46)6【摘要】目的探讨ESR与白蛋白(ALB)比值(EAR)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AS)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AS患者298例为观察组,将观察组中Bath AS活动性指数(BASDAI)≥4的111例患者分为活动亚组,BASDAI<4的187例为非活动亚组。
另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85名为对照组。
收集两组对象的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Bath AS功能指数(BASFI)和BASDAI测定AS的疾病活动度。
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观察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这些诊断AS疾病活动度的效能。
结果活动亚组患者中性粒细胞与ALB比值(NAR)、PLT与ALB比值(PAR)、CRP、ESR、EAR、BASFI高于非活动亚组,ALB低于非活动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EAR与BASDAI、BASFI呈正相关(rs=0.213、0.329,均P<0.001)。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AR是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8(95%CI:1.001~1.034),P=0.035]。
EAR的AUC=0.613(95%CI:0.548~0.678)高于PLT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AR和PAR。
EAR诊断AS疾病活动度的最佳截断值为0.8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68和0.652。
结论活动性AS患者EAR水平较高,且与AS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
EAR对诊断AS疾病活动度有效好的效能。
【总页数】5页(P576-580)【作者】乐健;李天旺【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相关文献】1.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MMP-9、DKK-1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2.老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18和IL-37水平及其与疗效和疾病活动度的关系3.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FR)与溃疡性结肠炎内镜活动度关系的研究4.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补体C3、C4比值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关系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21、IL—6的变化及意义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血清IL-21、IL-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0例AS患者(分AS病情活动组30例、稳定组20例)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21及IL-6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AS患者活动期IL-21及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期IL-21及IL-6水平与活动期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IL-21和IL-6可能协同参与了AS 的发病过程,其水平高低随病情轻重、病程而变化;临床上对AS 患者应定期观察其血清中IL-21、IL-6 水平变化,以判断治疗效果及其预后。
标签:强直性脊柱炎;白细胞介素-21;白细胞介素-6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进行性发展以脊柱关节和骶髂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遗传和免疫等因素与AS的发生关系密切,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尚未明确。
IL-21 是由活化的CD4+T 等细胞产生的Ⅰ类细胞因子,其特异性结合IL-21R 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对不同阶段T、 B 淋巴细胞的分化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增殖均起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检测AS患者不同时期及健康体检者血清IL-21、IL-6水平,探讨IL-21、IL-6 在AS发病中的作用。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本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AS患者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11~48岁,平均(32±13)岁;其中活动期30例,稳定期20例,诊断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强直性脊柱炎纽约诊断标准[1]。
活动指标定义为:ESR>25 mm/h,有脊背痛,晨僵≥30 min,伴周围关节肿痛,Bath 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4。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21、IL—6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沈天行宋建新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2期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血清IL-21、IL-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0例AS患者(分AS病情活动组30例、稳定组20例)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21及IL-6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 AS患者活动期IL-21及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白细胞介素-21;白细胞介素-6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进行性发展以脊柱关节和骶髂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遗传和免疫等因素与AS的发生关系密切,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尚未明确。
IL-21 是由活化的CD4+T 等细胞产生的Ⅰ类细胞因子,其特异性结合IL-21R 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对不同阶段T、 B 淋巴细胞的分化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增殖均起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检测AS患者不同时期及健康体检者血清IL-21、IL-6水平,探讨IL-21、IL-6 在AS发病中的作用。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本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AS患者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11~48岁,平均(32±13)岁;其中活动期30例,稳定期20例,诊断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强直性脊柱炎纽约诊断标准[1]。
活动指标定义为:ESR>25 mm/h,有脊背痛,晨僵≥30 min,伴周围关节肿痛,Bath 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4。
分对照组为来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共30例,年龄12~49岁,平均(31±12)岁,无AS既往史和家族史,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表现。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集空腹静脉血4.0 mL静置约1.5 h后以3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出血清,置PC管中于-70℃保存,待全部收集完后同批检测。
血清IL-21及IL-6 水平测定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试剂盒购于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
2.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
2结果
AS患者活动期IL-21 及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IL-21是一种具有四螺旋束结构的I类细胞因子,由活化的CD4+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和辅助性T细胞(Th)产生[2],其受体复合物是由IL-21R亚单位和γ链组成的异源二聚物,与IL-2家族的其他成员(IL-2、IL-4、IL-7、1L-9、IL-13和IL-15)共用γ链。
IL-21与转录生长因子β(TGF-β)联用可抑制CD4+CD25+Treg的主要调节者Foxp3的表达,减少CD4+T细胞分化形成Treg细胞[3];Zhou等[4]研究发现,Thl7细胞自分泌细胞因子IL-21不仅可经IL-6诱导产生,它还可通过自分泌的方式诱导更多的IL-21和IL-23R表达,从而更大程度地促进Thl7细胞极化。
IL-21还可以通过激活JAK1和JAK3,STAT-1,STAT-3和STAT-5的磷酸化[5]。
目前已证明JAK2(编码该途径中JAK3 的配体)与AS 相关[6],IL-6是由许多细胞产生,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蛋白质分子量为26 kD,由184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
其可以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B 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如IgM、IgG和IgA,也可诱导T细胞分化。
IL-6作为炎症介质及MHCⅡ抗原诱导物,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AS患者治疗前血清IL-21、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提示IL-21、IL-6与AS的发病相关。
①IL-6增高诱导Th17细胞分化,使Th17细胞异常增多,导致IL-21和IL-23R表达,从而更大程度地促进Thl7极化,抑制CD4+CD25+Treg
的主要调节者Foxp3的表达,减少CD4+T细胞分化形成Treg细胞,Treg细胞数量减少,不能正常抑制自身反应性T、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过度活化增殖的Th细胞通过分泌IL-2、IFN-7等细胞因子,从而引发系统性炎症反应及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8]。
②IL-21通过STAT3 编码JAK-STAT信号通路下游IL-23R 部分成分,导致Th1、Th17 淋巴细胞亚群的活化,从而在功能上连接了初始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IL-6的高表达也导致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尤其是TLR-2和TLR-4高表达,,使细胞分泌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从而引发系统性炎症反应[9]。
稳定期IL-21 及IL-6 水平与活动期比较明显降低(P
总之,IL-21、IL-6与AS的发病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多种调节途径参与了AS的发生。
检测血清中IL-21、IL-6水平可为AS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更多的实验室依据。
参考文献:
[1]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 proposal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New York criteria[J].Arthritis Rheum,1984,27:361-368.
[2]Monteleone G, Pallone F, Macdonald TT. Interleukin-2l(IL-21)-mediated pathways in T cell-mediated disease [J]. 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 2009, 20(2): 185-191.
[3]Kom T,Bettelli E,Gao W.IL-21 initiates an alternative pathway to induce proinflammatory THl7 cells[J].Nature,2007.448:484-488.
[4]Zhou L,Ivanov II,Spolski R,et a1.IL-6 programs 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 by promoting sequentiM engagement of the 11,21 and JL_23 pathways[J].Nat Immunol,2007,8(9):967-974.
[5]MaJJ, Ma DX, Ji CY. The role of IL-21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J]. Cytokine,2011, 56(2): 133-139.
[6]Davidson SI,Liu Y,Danoy PA,et al. Association of STAT3 and TNFR1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n Han Chinese[J].Ann Rheum Dis,2011,70(2):289-292.
[7]Nomura S,Yanabu M,Kido H,et a1.Significance of cytokines and CD68 positive microparticles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Eur J Haematol,1995,55(1):49-56.
[8]Zhou L,Ivanov II,Spolski R。
et a1.IL-6 programs 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 by promoting sequentiM engagement of the 11,21 and IL-23 pathways[J].Nat Immunol,2007,8(9):967-974.
[9]毋静,于清宏,曲源,等. TLR.2、TLR-4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新医学,2011,3(42):166-169.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