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雷雨前(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8.54 MB
- 文档页数:64
18《雷雨》公开课教案18、《雷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让学生知道景色描写是作者观察了解事物现象而概括而成的,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喜欢猜谜语吗?快看看,谜底是什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与作者一同去触摸、去感受这场夏季的雷雨吧。
板书课题:18 。
雷雨(读课题)二、预习交流,质疑答疑。
(课件出示预习交流)师: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检查一下你们预习得怎样?在预习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困难?(出示提纲)师: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又是写雷雨后的景象?(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师:请打开书第80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通顺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完,师问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又是写雷雨后的景象?让学生分段读,师相应板书。
这篇课文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描写的。
三、合作探究(一)、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师:请大家朗读1-3自然段。
师:你们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师: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随生回答出示句子)师:(出示图乌云图)(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你能带着这种的心情,读好这句话吗?“黑沉沉”你读的特别好,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乌云的象我们压下来,大地一下子变暗了。
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师问: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透不过气来,你有什么感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2)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像也和我们一样。
雷雨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雷雨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7篇)雷雨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理念】:紧扣单元教学的主题——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开展教学;本单元围绕着导语的“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这句话来体会感受。
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课堂教学,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和价值观的引导。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随文认识巩固需要认识的四个生字:压、乱、垂、虹3、给课文分自然段,明确1-3自然段是描写雷雨前景象;4-6自然段是描写雨中景象;7-8是自然段描写雨后景象。
4、质疑。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雨,问:“你们知道多少种雨?”(微雨、烟雨、细雨、阵雨、春雨、雷雨、秋雨……)2、对,有一种雨,是大自然中的杀菌清新剂,也就是刚才小朋友们提到的——板书“雷”。
3、齐读课题。
二、质疑,初读课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一些引起人家思考兴趣的问题吗?2、很好,带着问题去读书,是一种懂得学习的表现。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能不能帮助我们回答刚才的问题。
打开课本80页。
3、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4、检查生字读音,先同桌互相检查再全班交流。
三、默读课文,划分段落。
1、自由默读课文,想想:哪些自然段是描写雷雨前的现象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雷雨中的现象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雷雨后的现象的?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3、指名分段读。
四、学习生字。
1、生字卡片:压、乱、垂、虹2、你知道这个字藏在课文哪个词语里?哪里句子里?3、进行认读: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第二课时(推荐课)【教学目标】:1、随文学习巩固会写的字:彩虹、蜘蛛、垂2、默读课文,读懂“雷雨”这本“书”,并能通过朗读,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感受。
授课内容:《雷雨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体味作者对天气热、闷的妥贴表达,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2、借助背景资料,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3、通过拓展迁移训练,深化象征手法的理解及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渴望革命风暴涤荡一切旧势力的火热激情。
教学重点:1、体味作者对天气热、闷的妥贴表达。
2、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教学设想:1、教具:多媒体课件2、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拓展延伸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1、猜一猜。
以谜语激趣导入。
2、教师简介作者。
二、读一读1、师生合作,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听读课文,思考:雷雨前的天气有怎样的特点?三、品一品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找出写天气热、闷的句子,并作赏析。
(1)教师示例,作方法指导。
(2)学生小组内赏析,班内交流。
3、浏览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文中苍蝇、蚊子、蝉儿在这种环境里有何反应?四、议一议1、出示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2、小组合作探究:文中闷热的天气、苍蝇、蚊子、蝉儿、雷电风暴各有何象征意义?3、有感情地朗读结尾部分,再次感受作者对雷雨(革命)的渴望。
4、小结课文,揭示文章主旨。
五、说一说1、出示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图片。
2、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喜欢 ,因为它象征着。
六、作业设计仿照范例,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写一首小诗。
例A:粉笔白色的犁耕耘在黑色的沃土例B:橡皮橡皮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为了纠正别人的错误耗尽了自己的生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附:板书设计雷雨前茅盾闷热的天气----社会环境苍蝇、蚊子----反动派及帮凶蝉儿----------口头革命者雷电风暴------革命呼唤、渴望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雷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第18课——《雷雨》。
在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积累一些词语,比如: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怒吼、大雨哗哗、彩虹微笑、空气清新、雨过天晴、蓝天白云。
请同学们看两幅图,认真描绘两幅图的情景,可以用刚才积累的词语来形容。
同学们,这两幅图展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那是谁带来的呢?今天我们将研究《雷雨》这篇课文,一起来读一读。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研究了《雷雨》的写作顺序,小作者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
请同学们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来描述一下。
今天,我们将研究《雷雨》中的雷雨前部分(第1至3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注意字音的准确,思考一下文中描写的景物是哪些,哪些景物让你感到恐惧。
文中写到“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这种程度加深的描写让人感到非常恐惧。
另外,乌云密布、黑沉沉的压下来、忽然一阵大风、树枝乱摆等描写也让人害怕。
文中还描写了一只害怕的蜘蛛、青蛙和小鸟,这些描写让我们更加感受到雷雨的可怕。
让我们一起朗读,把雷雨前的景象表现出来吧!同学们,在雷雨前,我们就已经感到害怕了,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雷雨时,是否会让我们更加惊恐呢?请默读课文第四至第六段,思考在雷雨中,你最害怕的是什么?第一段:“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这句话中使用了三个“哗”来形容雨下得急、下得大,读的时候需要重音和短暂的停顿。
老师问:“那么这场雨有多大呢?你能在文中找到相关句子吗?”在第二段中,我们可以看到“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这句话表明雨势越来越大,甚至看不清外面的景物。
老师也提到了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也在第二段中有所体现。
第三段中使用了“渐渐地”这个词,可以换成其他词汇,例如“逐渐地”,表明雨势逐渐减弱。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雷雨过后的情景。
请同学们阅读第七至第八段,思考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情景。
在这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雨过天晴,大雨过后的一切都变得清新宜人。
《雷雨》教学设计天星小学:潘晨18、雷雨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和图文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观察日记的写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挂图、播放器、自制蜘蛛网。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两组词语,谁会读?蒙蒙细雨倾盆大雨春雨绵绵狂风暴雨读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描写雨的)板书:雨。
2、是啊,雨是有脾气的,它时而温柔,时而暴躁,今天我们要认识的雨会是什么脾气呢?你们听,它来了!(播放雷雨声音)这是什么雨?板书:雷。
二、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yā luàn chén chuí hóng黑压压乱摆黑沉沉垂头丧气彩虹táo zhī zhū zhèn yuè chán逃走了蜘蛛一阵大风越来越亮蝉三、自读自悟。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边读边划分自然段,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三个部分。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第二课时:一、复习生词,导入新课:1、学生齐读生字词。
2、播放课文朗读。
二、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一)、研读“雷雨前”:1、朗读1-3自然段,出示挂图1:同学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乌云、树、蝉2、比较2、3自然段,和1自然段有什么不同?(想象2、3自然段)——树被大风吹得乱摆,蜘蛛赶紧逃走了,电闪雷鸣。
3、分析重点语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乌云的多、厚。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也一声不叫。
”强调没有一丝风,形容天气很闷。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18.《雷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受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感受雷雨的情景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有感情地朗读雷雨前的描写。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事天气预报出现的各种符号。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我们经常会看天气预报,那这些符号表示什么呢?)最后一张是雷雨。
2.你们知道雷雨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乎雷雨的课文。
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画记不认识的生字。
读完后和同桌讨论,课文写了雷雨那些时候的景象。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是哪些自然段。
(老师参与讨论)2.指名学生回答。
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三、精读课文(一)雷雨前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雷雨前会有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老师进行引导,如:雷公公打起了乌云宝宝的屁股,乌云宝宝吓得跑起来了。
)2.指名个别学生说。
3.老师这里有一副画,看看画上面都有些什么呢?他么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学生观察图(乌云、蜘蛛、蝉等等,)4.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叔叔写了雷雨前什么样的景象?①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a•画记黑沉沉”和压”,结合图和表演压来体会云层很厚很低。
b.比较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和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强调没有一丝风,天气很闷热。
②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a.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
(请所有小朋友都站起来,现在你们都是操场上的大叔,忽然刮过来一阵大风。
)b.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画面。
你觉得哪个字用得特别好。
为什么?结合图进行讲解。
③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两个“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