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传承美德 经典浸润人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国学浸润生命经典传承文明——新津县万和小学国学经典教育活动方案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灿若星河,熠熠生辉的国学经典凝聚了前贤圣哲的大智大慧,浓缩了华夏文明的思想精粹,是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也是我们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引导全校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使师生积淀国学底蕴,提升人文素养,树立人生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决定在全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实施原则1.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
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
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
4.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5.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6.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加强各学段的有机衔接,逐步推进。
二、实施目标1.通过国学教育,帮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汲取民族智慧,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结合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充分汲取传统和现代教育中的科学方法,科学、有序地实施国学经典教育,培养爱祖国、爱家乡,既能立足传统又能面向未来的现代新津人。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古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
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
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
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然而,由于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许多学生缺少健康心理和良好涵养,心境浮躁,性格极端的现状屡见不鲜。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老师责怪学生难管理。
如何打破德育工作这一僵局,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德育渗透,培养他们淳厚天性、良好品行,我们应该把目光投向具有极大教育能量的国学典籍。
大量的经典诵读,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创新德育途径,培养道德品质国学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知识载体,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是一种不朽的教育力量。
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国学教育培养新一代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责任感,是我们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二、重视国学诵读,营造校园氛围通过国学诵读,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中华文化之精神,培育博学、多思的深厚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学生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奠定国学基础,提升语文素养以记忆积累为重点,着力国学美文的诵读和积累,为写作和古诗文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经典美文的赏析诵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当今社会,少生优生,独生子女,二孩家庭居多,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心想事成,俨然成为家中的小皇帝。
另外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泛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致使中学生过早地沾染上了诸多不良习气。
国学熏陶心灵,经典浸润人生实验小学五、五班王沐兰唐诗、宋词、《弟子规》、《论语》、《百家姓》……一段段脍炙人口的国学经典,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看着小朋友们一个个神采飞扬的诵读,不知不觉我也跟着诵读起来。
这就是假期里我观看《国学小名士——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比赛》的情形。
每场比赛分三个环节:第一,“我爱记诗词”,让选手通过轮流背诵古诗词中常见某个字词来传递中华文化。
通过对弈古诗词,品读诗文里的美丽中国。
第二,“知识大比拼”:古代文人,穿越时空,为国学小名士出题。
这些身着古装的孩子,分别扮演小李白,小杜甫,小白居易,小李清照,小蔡文姬,小苏轼。
他们为国学小名士现场表演出题,考察选手们对古代文人墨客及其作品的解读领悟,。
第三,“美德大考验”:真人秀外景活动,体现选手“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理解。
这一环节的设置,在于通过对经典的诵读,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德。
刚看时,我更多的是关注比赛形式,谁胜谁赢,替选手们叫好或是惋惜。
但几场比赛看下来,我渐渐有了一种新的感受,那就是每场比赛的内容中所传达出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以及高贵的民族精神,每场比赛之后,我都会凝神好一阵子,许多古代人物、经典作品在心里面不自觉地涌出。
远古的吟唱——《诗经》,智慧的结晶——《三国演义》,岳飞的《满江红》道尽了一代忠臣的赤胆忠心和报国豪情;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包含了多少渴望建功立业的热血和壮志难酬的凄凉。
还有孔子孟子等圣贤们,他们的《论语》《孟子》又教给我们多少求学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美德。
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先哲们为我们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它们还像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们,为我们的人生指路。
人生中的许多风景,他们给我们浓缩:春天“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人生中的许多感情,他们与我们共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里是对友情的珍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对亲情的感恩;“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倾诉的是游子的凄楚;“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道出的是节日的欢乐。
“以雅言传承文明,用经典浸润心灵”班会案例学校:龙潭中学年级:高二教师:彭勃一、班会背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公认的经典,我们中华民族,就积累流传下了诸多千年不衰的经史子集。
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展现着人性光芒的经典著作,那些浓缩着丰富情感,蕴含着优美意境的诗词曲赋,就像灿烂的星河,熠熠生辉,令人心驰神往。
作为新时代的文科学生,本应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认识。
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发现,同学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还是颇感兴趣的。
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作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我,就想利用这次班会将同学们的兴趣全面激发出来。
本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并以积极踊跃的热情和丰富多彩的形式诠释自己心中对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热爱。
二、班会目标:1、熟悉经典,理解经典,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是教室里出现更多的手捧书卷的身影,传出更动听的琅琅书声。
2、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是他们更加具备高中文科生应有的文化素质。
3、培养诵读经典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诵读能力的提高,与高中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班会准备:材料:《品味书香》诗朗诵材料、故宫文化赏鉴及相关音乐、对联基础知识及趣闻,绕口令相关知识及范例,相关个无伴奏音乐等。
节目:1、背诵《孝经》 2、畅游故宫、传承文明——我眼中的故宫文化 3、对联常识及趣闻 4、我国丰富语言文化形式——绕口令 5、现代舞 6、诗朗诵《品味书香》场地:高二(4)班教室设备:多媒体参与人员:全体学生、校长、德育处领导、部分任课教师。
四、班会过程:(一)班会导入内容:云烟漫漫,翠华遥遥,在历史的车轮和马蹄声中,在华夏千年的纵横传奇和隔世遗音中,我们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重铸中国精神之长城。
设计目的:开门见山,引出主题:“以雅言传承文明,用经典浸润心灵”。
(二)活动环节1、名称:背诵《孝经》内容:大部分国人的启蒙教育,都始于一些国学经典,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本次班会以《孝经》为开场,让同学们感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始终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关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征文作文4篇关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征文作文一中华经典传承几千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魂与根。
寒假期间,我观看了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国学小名士》节目,让我真正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的心灵也受到了莫大的震撼与洗礼。
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如同让我们品尝了一道古代经典文化大餐,演绎出了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有代代传诵的唐诗宋词,有琅琅上口的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有千年流韵的名篇雅言……。
通过观看比赛,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等奖获得者张晓萍同学的《孝满天下,让爱回家》的朗诵,它让我们认识了以孝德感人的黄香、朱寿昌、朱德等,号召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人,不要给自己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而那些身着古装的国学小名士,他们扮演的小李白、小杜甫、小白居易、小李清照、小蔡文姬、小苏轼更是让我忍俊不禁,发自内心的喜欢;那一个个脍炙人口的诗句,声声入耳,涤荡着我的心灵;那出自圣贤孔子之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语句,让我懂得了应该以能者为师,学会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虚心向别人请教。
要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方能拥有高山般的1 / 7情怀大海般渊博的知识。
人生犹如一条漫漫长路,有许多岔道,当我们迷茫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需要一个智者的指引,那个人就是经典诗文;我们少年儿童犹如一颗颗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经典诗文就是我们所需要的阳光、雨露……“诵读经典,与圣贤对话;传承美德,让心灵成长。
”让我们开启心灵的大门,去吟诵去领悟,为传承祖国的文化传统美德而共同努力吧!关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征文作文二在假期里,我观看了由山东少儿频道播出的“国学小名士”。
看那朗朗上口的诗词,将我带入其境,让我去感受,感受诗中的苦,诗中的乐;看那宽大的衣袖,又将我带到古代,倾听那铿锵的音韵,感受那高山流水带来的美,用心享受那朗诵经典时与诗融为一体、情不自禁的动作。
弘扬国学宣传标语
1、与国学同行,与圣贤为友
2、国学滋养心灵,经典浸润人生。
3、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4、品悟博大之中华文化,浸染国学之书香气质。
5、学习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6、读国学书,做儒雅人。
7、读千古美文,做儒雅君子。
8、诵国学经典,品盛世文明。
9、传承国学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10、畅游国学经典殿堂,感受泱泱中华魅力。
11、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
12、诵读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
13、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
14、与圣贤为伍,与经典同行,继往圣绝学,扬时代新风。
15、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
1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7、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18、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19、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20、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校园。
21、与国学同行,打好人生底色。
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诵读,让校园精神起来!
22、最是国学书香能致远。
诵国学传承文明读经典浸润人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你听,伴着古典优雅的音乐,诵读《大学》经文,那是汶上县苑庄镇中学师生们在与经典亲密接触,与国学深层对话;全校师生为经典的魅力所打动,为国学的美丽所陶醉。
经典诵读的馨香时时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浓浓的书香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随着日前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带来了“国学教育的春天”的气息,成为百年教育植根铸魂的起点与标致。
苑庄中学借此“气息”把学生诵读国学经典视为奠基人生、成就未来的重要途径,大力渲染师生读书风气,打造浓郁书香校园。
全体师生孜孜不倦地汲取文化经典的精华,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
为了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教师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们诵读国学经典:每日一读,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各班进行10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每周一播,与校广播室配合,利用广播时间开辟一个“国学经典欣赏”栏目;每学期一活动,学校每学期安排一次全校性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这些活动大大激发诵读兴趣,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性情变得开朗,自信乐观,品格有相当明显的内化深化,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及家庭之间的人际关系明显改善,老师与家长皆可感受出来。
亲子关系因读经教学而更亲密,校园祥和。
在弘扬传统文化,开展国学诵读的实践中,学校注重了“三个结合”。
首先,注重把国学诵读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相结合。
素质教育首先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立德,而传统文化中的“十德”就是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精髓。
素质教育核心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不断从传统文化中了解博大精深,感悟源远流长,汲取精华养分,丰富文化底蕴,正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石。
其次,注重把国学诵读与德育工作系列活动相结合。
不论是德育目标,还是德育内容,我们现在所开展的德育工作系列活动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德育思想理念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
经典启迪智慧国学浸润人生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众多的智慧和启迪。
它以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为基础,以诗词、史记、论语等古籍为依托,以孔子、孟子、老子等伟大思想家为灵魂,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
通过学习和理解国学,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启迪,让国学浸润我们的人生。
国学启迪智慧的一大方面是人生哲理。
国学中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等,记录了古代圣人的言行,通过对圣人智慧的总结和反思,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比如孟子中有一句名言:“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善良本性,要善待他人。
又如《论语》中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对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不要伤害别人。
国学还能够启迪我们的情感智慧。
国学中的诗词,如唐诗宋词,以其婉约之美、深情之笔,让我们感受到那些古人的情感和痛苦。
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加与他人的沟通和理解。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描述寂静的夜晚和思念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能引起我们对于亲人思念之情的共鸣。
国学还能够浸润我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国学强调和谐、和平、仁爱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当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孔子的“仁者爱人”、“以礼治国”,告诉我们要有博爱之心、尊重他人,并让我们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又如道家强调“默而识之”,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不要被忧恼和烦闷所困扰。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启迪。
通过学习和理解国学,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人智慧的光芒,让国学浸润我们的人生。
无论是人生哲理、情感智慧,还是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国学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和指引。
学习国学,了解国学,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学经典润根育人——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介绍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路小学位于淮河西路51号,创建于2005年. 学校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独具淮河特色的“润”文化。
学校始终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秉持“润根育人的生命教育”理念,用经典的古诗文浸润孩子的心灵,实现“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光彩”的教育目标。
一、书声琅琅,风靡校园清晨,步入淮河路小学,伴着悠扬的古琴声,校园里书声琅琅,学生手捧着诗文陶醉其中。
诵读内容包括古诗词、《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分低、中、高三个阶段,形成六年一贯的诵读体系。
一年级:古诗文20首和《弟子规》;二年级:古诗文20首、《三字经》和《论语》1篇;三年级:古诗文30首、《千字文》和《论语》4篇;四年级:优秀古诗文20首、《论语》;五年级:《大学》、《中庸》;六年级:《孟子》。
二、吟诵路上,教师先行。
1、专家指导。
金校长亲自外出培训,找到国学与小学教育的切入点,邀请河南少年先锋学校国学院长侯超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儒家思想错误理解的辨析》。
袁校长带领学校骨干教师向河南省吟诵学会会长华锋教授请教。
华老先生亲自授课,讲授诗词吟诵的系统知识。
2、外派学习。
在课题引领下,学校外派骨干教师参加“现代与经典”培训、国学素养培训,带回了全国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
学校的袁蔚林校长、李建英主任专程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参加中华吟诵学会举办的培训班。
2013年4月,全体语文教师再次走进河南少年先锋学院,参加为期三天的国学素养培训。
3、开展活动。
学校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
老师们分享诵读国学的心得体会以及教学中的经验教训。
教师中的吟诵爱好者组成吟诵社团,定期在一起吟诗诵词,交流提升。
三、课题研究,科学定位为使学校学校师生更加科学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先后开展《儒学核心价值与当代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小学生公民人格的影响的研究》等课题研究。
浸润经典滋养道德——以国学经典诵读为依托开展班级德育活动的研究余姚市实验小学张艳摘要:国学经典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服务,使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是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出发点。
运用国学经典进行班级日常德育,布置教室环境营造国学氛围,利用班级活动灵活多变地理解经典,解决班级问题时巧用国学经典,潜移默化润泽品性,春风化雨育情育德,以国学经典为依托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让我们的班级德育工作汲取国学经典的丰厚营养,从而结出累累硕果。
关键词:国学经典班级德育国学经典作品承载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审美理想和生存智慧,既包含丰富的知识,又具有深厚的内涵,更富于审美的情趣。
国学经典所代表的传统学问,更是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所谓“学优者德厚,学浅者德薄”。
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不仅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的过程,而且具有熏陶气质、变化性情、提高涵养的意义。
国学经典教育不仅培养文义通晓、才华擅长、经书熟习、学问通彻的博学之士,更是要培养行谊谨厚、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励行的谦谦君子。
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我国历代大师、学者和名人如李白、杜甫、曹雪芹、毛泽东等无一不是从诵读经典开始其学业。
所以说,儿童时期进行国学伦理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儿童在这样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可以培养儿童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会开启儿童未来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奠定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使儿童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
“教之首,德为先”。
班级是德育工作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是心灵的归宿地”。
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增强学生的班级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充实。
班级的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传承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经典,争做博学少年。
——题记挥汗如雨,桂果飘香,在这个充满欢乐与文化气氛的季节里,让我们去弘扬我们博大精深的国学,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国学经典,发扬祖先的智慧。
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文明家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国学的标志,中国文化蕴藏着丰富的人生道理。
在中国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便一点点的形成,一点点的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记载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宝贵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的宝贵财富。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
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意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威武血气。
看着一个个小选手们机智的回答,巧妙的阐述和对答如流的话语,我只能感到自愧不如。
而其中关于母爱的一部分让我记忆尤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母爱如空气,阳光和水,必不可少,她却让平凡的生活充满色彩。
没有我们亲爱的母亲,即使有世上最华丽的珍宝,也不过是一堆无用的货物而已。
母爱神圣、伟大,只有给予,不求回报。
但我们一次次的辜负她,只求索取,不想报答。
我们将母亲一声声温馨的关怀当做一次次烦人的唠叨,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我们,难道连这点道理都理解不了吗?语言,在国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重视“多读书,读好书”。
放眼观望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的诗人虽然生活贫困,但精神的财富战胜了生活的贫寒。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财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气。
经典诵读可以提高我们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通过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历史,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经典浸润人生,传承国学文明。
经典启迪智慧国学浸润人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充满智慧和启示。
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学不仅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修养,一种生活态度。
贯彻国学思想,能够让人在日常生活中受益匪浅,更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智慧,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国学教育是培养国学素养和国学智慧的一种途径。
通过学习国学,人们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领悟文化的智慧,培养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进而影响自身的行为举止和处世态度。
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承,更是精神世界的启迪和灵魂的滋养。
通过学习国学,人们可以收获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己的领悟,可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国学的力量和智慧的光芒,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精彩。
国学所蕴含的智慧和启示,正是对人生道理的深刻思考。
国学思想强调的是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的道义观念,强调的是做人的原则和行为准则。
国学所弘扬的思想精华,是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探究,是对人生智慧和人生境界的追求,是对人性本质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国学的思想内涵丰富多彩,既有儒家的仁义道德,也有道家的自然观念,还有佛家的慈悲智慧,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洗炼和精华提炼。
通过学习国学,人们可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真谛,可以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世界的多元,可以体会到孔孟之道和唐诗宋词的情感,可以感悟到佛法之玄和道家之逍。
国学浸润人生,正是通过学习国学来提升修养和境界,从而使人的内心更加安定,人的行为更加庄重。
国学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和思想的启蒙,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和品格的提升。
只有通过学习国学,人们才能够净化心灵,达到心灵的平和与宁静,才能够提升品格和境界,达到做人的境界和处世的智慧。
只有在国学的浸润中,人们才能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人生哲理的深远,才能够在实践中感悟到文化的智慧和人性的本质。
国学的思想启示,是对当今社会和个人生活的一种指引和警示。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梁山二中开展庆国庆经典诵读活动
9月30日下午,为庆祝祖国66岁生日,传承国学文化经典,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梁山县二中开展了“爱我中华,诵读经典”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县教体局孟昭旺副局长、水泊商场解放桥店刘经理、金马家具城戚经理以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一起观看了比赛活动。
全校共24个班级全部参加了比赛活动,为在场师生献上了一场中华经典文化的视听盛宴。
《论语》《大学》等节目以悠扬的配乐与抑扬顿挫的诵读,生动地演绎出中华经典诗篇所蕴含的古典神韵;在《少年中国说》等节目中,同学们以精神饱满、铿锵有力的朗诵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与立志报国的决心;……国学经典与音乐、舞蹈融为一体,优美的意境,优雅的表演,激情的诵读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经过激烈角逐,比赛最后决出一等奖6个,二、三等奖各9个。
孟昭旺副局长、马立香校长等领导为获奖班级颁奖。
近年来,梁山县二中坚持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贯穿在教育教学中,大力营造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浓厚氛围,以吟、唱、诵、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文化学习活动,被评为“全国国学经典联盟校”。
本次活动,既激发了同学们“学经典、诵经典、用经典”热情,同时又让同学们尽情享受了
读书的快乐,感悟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推动了梁山二中校园文化建设。
(岳中华)。
践行国学,浸润成长感悟500字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千百年来的历史、汉字、四大发明等,无不体现出中华儿女的聪慧。
而国学更是经典,融入了每一位古人毕生的智慧,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深有启发。
孔子作为万世至圣先师,他的语录伴随着我慢慢成长,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没错,每一个人生下来就不可能十全十美,而和我在一起的人中,必有别人懂得的知识可以弥补我的缺陷,同时可以用更多的知识,去培养我、教导我、启发我。
这段经典语句,折射促一颗满怀谦虚好学的心,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可以互帮互助,用你的优点来弥补我的缺点,让我的不足渐渐减少。
这么经典的道理,又早在数千年前,就被孔子所悟到。
若此看来,孔子是多么的才华横溢啊!不仅如此,他还教会了我许多道理。
让我请教别人时要谦虚,即不失礼节,又可以“补拙”;让我在满怀兴奋中去迎接好友的远道而来;让我明白做事要换位思考,自己都不愿做的事不能强求别人去做;让我认识到做人就要有信誉,对自己的决定要负责任。
孔子门下弟子众多,很多弟子的品德才华都很出众。
没错,“孔融让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清楚地告诉了我“做人要宽容、善良、为他人着想”。
这些虽然经常说但又常被忽视的道理,一点一滴触动着我的灵魂,让我在国学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慢慢的影响着我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不仅仅是孔子的语录,还有很多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无不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我喜欢国学经典,它给了我想象的空间和快乐,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我会继续走进国学经典,因为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它将是我勇敢前行的无限动力。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
《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菜根潭》……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在我还对周围一切都懵懂无知的时候,妈妈就常在我耳边经常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经典启迪智慧国学浸润人生智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而经典是智慧的结晶。
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常常能够给予人们启示与启迪。
国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继承者和保护者,通过研习经典,不仅可以让人们获得智慧的滋养,还可以浸润人生,让人们具备更高的人文素养和丰富的精神食粮。
经典是智慧的源头。
中国的古代经典众多,包括《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史记》等,这些经典蕴含了千百年来中国智慧的积淀。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其中蕴含了孔子关于仁、义、礼、智等方面的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道德经》是老子的主要著作,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让人们重视温和、谦逊的品德。
《史记》是司马迁的史学巨著,通过记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使人们认识到历史对于现实的影响和借鉴。
这些经典的智慧不仅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也对人们的人生和思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经典启迪智慧,能够让人们在实践中获得指导。
经典中的思想和智慧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仅可以启迪人们的认知和思考,还可以指导人们的行动和实践。
《论语》中的德行思想可以引导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孙子兵法》中的兵法智慧可以指导人们在战争和竞争中取得优势;《道德经》中的道德智慧可以让人们在人际关系中取得和谐与平衡。
通过研习经典,人们可以从中提取智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国学浸润人生,可以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礼仪、道德和人伦关系的重要性。
国学注重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培养人们的情感修养和人际关系的良好互动。
通过学习国学,人们可以获得更宽广、更深入的文化视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修养。
经典启迪智慧,国学浸润人生,使得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加有力量,更加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底蕴。
通过研习经典和国学,人们可以获得智慧的滋养,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沉淀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浸润国学,传承经典【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孕育出了中华传统美德,而今却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浸润在经典的文化氛围中。
本文探讨了当前农村中学国学教育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让国学回归到初中学语文课堂中粗浅看法。
【关键词】国学传承经典回归语文课堂【正文】国学,是祖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博大精深;语文,承载的是让每一个中国人学习母语的工具学科。
语文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应该强化国学经典的味道,传承祖国文化的精髓。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更有责任让国学回归到语文课堂,用民族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灵。
那么,如何才能让国学教育回归到语文课堂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当前农村中学国学教育缺失的原因首先,中学语文教学的进度安排决定了能够留给国学教育的空间很少。
名义上,教学进度的安排取决于教师,但是教师一方面受到教学大纲进度的规定,另一方面承受着升学的压力,不能将太多的时间用于国学教育。
教学进度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很多有益的思考与停顿,导致即使教师在百忙中给学生欣赏一篇国学文章,也因为时间的关系而不能深刻地感悟其中的精髓。
其次,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教师队伍中能够对国学经典娴熟的教师不多,对于国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也相对不足,国学教育只是简单地围绕着“背诵—大意—默写”的程序来,对于其中人文精神的领悟则有所欠缺。
最后,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缺乏国学教育的动力,很多教师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很少扩展书本外的内容,在他们心中,学习成绩才是衡量教学成果的标志,至于学生的国学修养甚至上升到对于学生整体人格塑造的高度时,有很多教师采取的是置身事外的态度。
二、农村初中国学回归的教育思路1、创设氛围,经典伴随语文教师可以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要求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例如《弟子规》《全唐诗》《三字经》等,让学生每天浸润在国学经典的氛围中,持之以恒地与经典接触,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也可以每天让不同的学生上台领读等多种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国学传承美德经典浸润人生
----读国学经典有感
江苏省宝应县中学陆源远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博大而精深,传统文化犹如一座蕴涵丰富的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
而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一册册光辉的篇章,一首首、一曲曲气吞山河或如泣如诉的诗、词、赋、曲如群星璀璨、华光四射。
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在这样的星空下,生生不息,继承和创造着。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
“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得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
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
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院、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字经”开始。
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
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字经”为例。
《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被誉为“袖里通鉴”。
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子弟、学生的教育。
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
《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
书。
《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
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
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
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
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
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穿越两千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
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初读《论语心得》时,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为书中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
从求学、立身、明德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不难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在学习中提高,良好道德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统一,已经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此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候也能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这也使我们懂得了伟大来自于平凡的道理。
国学很简单,就象迈开自己的腿一样方便,但一步一步就可以行千里。
学问虽简单,确贵在坚持,要有信心,确信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我国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传世名篇,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
今后,我们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选择是越来越多,但也许就是由于我们的选择多了才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烦恼了。
我们可吃得东西多了,但经常却不知道想吃什么,我们可住上更大的房子了,但我们经常却为打理这个房子和还房贷而犯愁。
我们的通讯工具也越来越多了,可我们却很多有真诚的沟通了。
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
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
《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
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
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
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经典浩如烟海,我们只能撷英粹精。
让我们从小选取一些经典篇章来阅读,或许我们现在有许多还无法解读,但不要紧,我们重在濡染经典的灵气。
让经典长相伴随,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你也许会豁然顿悟,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脉气贯注于你,中华文明的特质熔铸了你。
你,就这样走向人生、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