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社会文化变迁与人格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300.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四章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1、对社会化的理解2、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3、人格、自我与社会化4、社会化的类型5、社会化的历程对社会化的理解:⏹1、关于天性与教养之争“我们的个性和社会行为究竟是遗传的产物还是学习的产物?” 这场社会科学家们旷日持久的争辩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19世纪—20世纪初:天性论占主要地位。
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就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对社会科学领域的渗透,发展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
由于遗传的作用,不同的阶级、国家或种族也有优劣之分。
许多心理学家罗列出他们设想中的“本能”战争——侵犯本能;社会——群集的本能;资本主义——贪婪的本能。
⏹20世纪:教养论的观点占主导地位。
理论基础来自巴浦洛的关于“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的实验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沃森论证人的行为和个性完全可以改变,可以朝任何一个方向熏陶和训练。
“给我12名身体健康的婴儿,并让他们在我指定的环境成长,我保证能把其中任意挑选出来的婴儿培养成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甚至培养成乞丐和强盗,而不管他的天资、能力、才能,以及他的祖先的种族情况如何”关于天性与教养之争的结论⏹如今,人们一致认为天性与教养之争是好无意义的,因为它将两个密不可分的因素完全对立起来,我们并不是单纯的遗传或学习的产物,而四这两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生物学上的因素提供了一种可能,而实现这种可能性要靠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社会化过程是我们籍以理解“天性与教养相互作用的关键,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正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彼此相遇并融为一体。
社会化的生物基础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婴儿的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婴儿从诞生之日起,便与周围的人和环境发生了联系。
首先是母亲对他爱护和照料,提供奶汁和食品满足他生理上的需求;以温暖的母爱去抚慰他,满足他情感上的需求。
他则以哭声反映饥饿与病痛,以满足生理需求或解除痛苦;以注视与亲人发生感情交往,获得亲人的喜爱。
社会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人格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总和,是人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人格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探讨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内在特质。
1. 人格理论的发展历程人格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格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格理论逐渐演变并发展出许多不同的学派和理论。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最常被引用的人格理论有五种:弗洛伊德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认知理论以及现代生物學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
2. 主要的人格理论2.1 弗洛伊德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是人格理论的一个主要学派,他认为人类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是人格的基础,并以个人经历和冲突为研究对象。
弗洛伊德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成果具有影响力,例如他的“动机-冲动”理论和“自我-超我-本我”理论。
2.2 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从实验数据中解释人类行为。
这个理论强调了环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重视人类习得的行为和社会学习。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人格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行为和外部确定性因素的变化,来证明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之间的关系。
2.3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从人的固有价值出发的人格理论。
这个学派认为每个人在生命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自我实现和探寻自我生命意义的需求。
他们倡导存在主义和自我决定论的概念,而采用首先哲学、而后是心理学的方式来研究个体的生命课题。
2.4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一个人格理论的分支,强调人格的构成和变迁取决于个体所接受的社会信息。
这个学派认为经验、记忆和认知能力在人格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人们的观察和沟通技巧也能显著影响人格的构成和变化。
2.5 现代生物學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现代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人格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这个学派通过观察大脑的神经活动,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原因。
这进一步使人们更加关注其数量、信度和效度的观测性证据,而不仅仅是过度言语化的崇拜或流行现象。
研究生心理学教案了解社会化与人格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化的概念以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2.分析社会化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3.探讨社会化对个体行为及社会关系的影响。
教学内容:1.社会化的概念和特点;2.社会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3.社会化与个体行为;4.社会化与社会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学生对社会化的概念,并让他们分享对社会化的理解和经验;2.引出社会化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社会化的概念和特点(20分钟)1.通过示意图或实例,解释社会化的概念;2.介绍社会化的不同类型(家庭社会化、学校社会化、同伴社会化等);3.探讨社会化的特点和过程。
三、分析社会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30分钟)1.讲解人格发展的概念和特点;2.分析社会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家庭、学校、同伴、文化等);3.阐述人格发展与社会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四、探讨社会化对个体行为(20分钟)1.讨论社会化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2.分析个体行为与社会化之间的因果关系;3.引出道德发展与社会化的关系。
五、探讨社会化对社会关系(20分钟)1.分析社会化对社会关系的影响;2.探讨社会化对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贡献;3.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化对社会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六、小结与延伸(15分钟)1.小结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的关系及其影响;2.提出关键问题供学生讨论:社会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有哪些因素?社会化如何影响个体行为?社会化与社会关系的关系是什么?3.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的研究。
教学资源:1.PPT或白板;2.学生阅读材料、案例或相关研究报告;3.提问和讨论题目。
评估方法:1.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学生书面总结或小组报告讨论结果。
延伸活动:1.学生编写一份研究报告,探讨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的具体关系;2.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地考察,了解不同社会化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3.学生改编故事或场景,展示社会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杨宜音杨国枢等人关于个人现代性研究述评从到远流图书公司,19-39社会变迁与人的变迁个人现代性北京本文对台湾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等人从事的有关中国人个人现代性研究从理论立场与研究策略研究结论关键词个人传统性在全球现代化的背景下作为的发展中国家1991Ãæ¶ÔÏÖ´ú»¯½ø³ÌÔÚÉç»áÐÄÀíºÍÈ˸ñÐÄÀí·½Ã洫ͳÖйúÈËÏÖ´úÖйúÈ˶ø½«»á²»»áµÈͬÓÚÌåÏÖÁËÈËÎÄÉç»á¿Æѧ¼Ò¶ÔÈËÀàÃüÔ˵Ĺػ³´Ó1962ÄêÆð¹þ·ð¹ú¼ÊÊÂÎñÑо¿ÖÐÐÄÃÀ¹ú¹þ·ð´óѧÉç»áÐÄÀíѧ¼Ò A. Inkeles¾-¼Ã·¢Õ¹µÄÎÄ»¯ÒòËØÑо¿¶ÔÓÚ¸öÈËÏÖ´úÐÔ1966年1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子课题的文献综述之一并受到杨国枢先生的大力支持与瞿海源研究员沈杰博士社会学家孙立平李培林折小叶史学家秦晖教授也对本研究提出过建设性的意见并在八年之后出版了一书英克尔斯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现代化历程对个人所造成的影响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中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1)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2)准备迎接社会的变革头脑开放(4)注重现在与未来(5)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办事讲效率(7)尊重事实和知识(9)重视专门技术(10)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11)相互了解主张非权势和平等相处(12)了解生产及过程常常被用来评定人是否现代化的标准1998 英克尔斯等人的研究发表之后到了八十年代初期瞿海源杨中芳面对台湾社会的急剧变迁成为开拓这一研究领域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他就开始关注国民性研究1965b继而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与现代生活适应1971c1995Ñî¹úÊà1972e杨国枢19841986a杨国枢1989aÑî¹úÊà1972f»Æ¹â¹ú杨国枢1974dÓà°²°î1989b个人现代性对社会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杨瑞珠杨国枢1981b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角度对个人现代性的比较研究1989b1996b ËûÒ²ÒÔ±¾ÍÁÐÄÀíѧµÄÈ¡ÏòÀýÈçÖйúÈ˵ÄÉç»áÈ¡Ïò1992中国人的成就动机杨国枢杨国枢黄丽莉叶光辉19881988bÒ¶¹â»ÔÑî¹úÊàÑî¹úÊà1987并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个人现代性问题的理论立场杨国枢1995可以说这些凝聚着杨国枢及其合作者35年学术兴趣对于处于快速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大陆学术界国民性价值观变迁等领域研究的学者来说本文将分五部分对杨国枢等人关于个人现代性的研究进行初步的梳理和述评理论立场与研究策略在及相关研究领域杨国枢的思考路径是与外国人有什么不同是否可将它们分为传统的和现代的哪些可适应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并研究中国人个人传统性和现代性对于社会变迁的适应在这一思路背后1 理论立场的转变从1969年到1984年大约完成了20项实证研究台湾民众的心理与行为变迁的情况1989这些研究采用了古典现代化理论的立场但现代社会只有一个根据这一1988aÐÄÀí¾ÛÁ²¼Ù˵psychological convergence hypothesis他认为世界性即具有一套共同的现代心理与行为特征的人认为这些特征将取代传统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993参见下图杨国枢对自己的理论立场和研究策略进行了反省从到传统性和现代性可能不是一个连续体的两极从到传统性和现代性可能不是单维变量从到现代性和传统性可能在不同生活范围中是不同的从到现代性和传统性研究的重心可能应是本土性的跨文化性的这一改变重新确定了杨国枢从事个人现代性研究的方向也反映了他对跨文化心理学立场的放弃他看到传统人现代人可能不是到的变化可能不等于会是从自己的传统人演变而来的而这一社会变迁或许与发达国家的社会文化变迁的趋向相一致他认为为此试图建立中国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1993a1997b他主张采用的立场探讨个人现代性发展的心理机制Yang, K. S.20002 文化生态互动分析框架的建立基于1985年以后的研究发现首先将个人现代性操作化为现代化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某一社会大多数人共同的普同性心理与行为同类社会独有性心理与行为工具性心理与行为例如集体取向或个体取向或功能性格调性或终极性心理与行为根据这一分类标准见表1表1 心理与行为的类别分析普同性特殊性独有性工具性 A B C非工具性 D E F杨国枢以为理论依据其基本的内容是第一传统社会现代社会民众不同类别的心理与行为受到该社会之生态环境特征工具性的心理与行为是适应社会生态环境所必需的普同性心理与行为因与人类基本身心结构与功能有密切关系经济特殊性心理与行为是适应某类社会畜牧社会渔猎社会或工商社会经济因此其形成受到此等因素的决定或影响比较大其中工具性心理与行为比其非工具性心理与行为受到此等因素的决定与影响更大人与文化生态处于互动的关系之中第二经济及社会变迁主要是从某种传统社会转变为工商社会原有适应传统社会的心理与行为在内涵上将有所转变并继续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下来如下图所示为了适应工商社会即现代性心理与行为如下图所示在社会变迁中其变迁趋势可能有两种1即某些传统的心理与行为是适应传统社会的主要心理与行为非交叉型变迁趋势某些现代的心理与行为是适应现代社会的次要心理与行为 此处插入图四此处插入图五第五两类心理与行为的变迁速度和程度的个别差异可以分为四种1¼´ÒÔ´«Í³ÐÔÐÄÀíÓëÐÐΪÌØÕ÷ΪÖ÷µÄ¸öÌåÀàÐÍ2¼´ÒÔÏÖ´úÐÔÐÄÀíÓëÐÐΪÌØÕ÷ΪÖ÷µÄ¸öÌåÀàÐÍ3¼´´«Í³ÐÔºÍÏÖ´úÐÔÁ½ÀàÐÄÀíÓëÐÐΪÌØÕ÷½Ô¸ßµÄ¸öÌåÀàÐÍ弱势混合型从这一理论立场出发杨国枢以和这两个概念分析了人类适应变迁的心理机制而且包括了对这些成份构成如何运作的心理机制的探索杨国枢二其三个主要特点是1按照心理学人格与态度测量的基本研究程序测量工具的编制施测根据具体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目的如深度访谈历史文献分析等例如其中多元个人现代性量表是迄今中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界在这一领域唯一根据自己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发展出来的测量工具内部一致性和效度主要发现和结论杨国枢等人关于中国人个人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研究相关的研究发现甚多限于篇幅1 心理成份中国人的个人传统性现代性应包括哪些心理成份经过对个人传统性和个人现代性主要范畴的题目编制筛选1710份主成分分析和陡阶测验获得五个因素1孝亲敬祖3宿命自保5Ç¿µ÷ÔÚ¸÷ÖÖ½ÇÉ«¹ØϵÓëÉç»áÇé¾³ÖÐÓ¦×ñÊØ°üÀ¨¸÷ÖÖ´«Í³¹æ·¶ºÍµÀµÂÒªÇóТÇ×¾´×æТ˳ÉÄÑøÊÌ·îÔÚ²àµÈ°²·ÖÊسÉÓëÈËÎÞÕù²»Çó½øÈ¡Ç¿µ÷Ã÷Õܱ£ÉíÇ¿µ÷ÄÐÅ®Óбð个人现代性的因素分析结果也是五个因素1独立自顾3尊重情感5Ç¿µ÷ƽȨ˼ÏëѧÉú¿ÉÒÔÓëÀÏʦ±çÂ۵ȶÀÁ¢×Ô¹ËÒ²ÓÐÖ»¹Ë×Ô¼º±ã¿ÉÇ¿µ÷ÀÖ¹Û¿´´ýÈËÀàµÄ½ø²½Ç¿µ÷ÒÔÕæʵµÄ¸ÐÇé×÷Ϊ½»ÍùµÄÒÀ¾ÝÄêÁäµÈÁ½ÐÔƽµÈÉç»áµØλµÈ·½ÃæӦƽµÈ2 心理成份的演变趋势这些被界定为中国人传统性或现代性的心理成分或人格特质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将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男性优越两性平等在1989年的报告中可以看到安分守成男性优越遵从权威但偏向同意大学生和社会成人不论男女都偏向同意两性平等以及这些因素有交叉变迁杨国枢等人的研究发现而且这些特质还会出现不同程度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共同的心理与行为在社会变迁中可能出现的变迁趋势的预测 表2 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同心理与行为之可能变迁的方向内涵转变较多弱势存在或全然消失A3 工具性独有心理与行为强度减弱较快新渐进线颇低部分内涵转变强度增大较快强势存在B3工具性独有心理与行为内涵重新形成新渐进线颇高新渐进线趋中新渐进线趋中六类传统性心理与行为都可能与现代性心理与行为同时并存3 心理机制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是这一研究的目标之三拒变反应2因应反应4È»ºóÒÔ´ËÀ´Ö§³ÖËû´ÓÎÄ»¯Éú̬»¥¶¯ÂÛ¶ÔÓÚ¸öÈË´«Í³ÐÔºÍÏÖ´úÐÔÔÚÉç»á±äǨÖлá³öÏÖ±äǨÕâÒ»ÊÂʵµÄ½âÊÍÔÚÇø¸ôµÄ×÷ÓÃϸ³ÓèÆ䲻ͬµÄÐÔÖʺÍÔË×÷Âß¼-´Ó¶ø´ïµ½Ã¬¶ÜµÄÐÄÀíÌØÖÊͬʱ²¢´æ¶øÏà°²ÎÞʼ´1不同生活范畴的心理区隔化使其各自运作另一些方面则依然故我在现代化的适应过程中即1行为与功能的心理解离化3ÔÚ¾-¹ý½ÏΪÏêϸµÄ·ÖÎöÖ®ºó¿ÉÒÔÊÓΪºÍµÄ¹ý³Ì此处插入图六四受到跨文化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学者的关注选择的理论立场和研究策略不同如果将著名的社会学家我们可以发现三个比较鲜明的差异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的一些社会因素教育水平社会流动工厂就业经历等对个人现代性所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到它的一个理论预设工业化将导致个人现代性的形成不同程度的工业化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个人现代性个人现代性将影响不同社会文化中的人对异文化的开放态度英克尔斯更倾向于把个人现代性看作一组由工业化带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类型迈向现代和中看到英克尔斯并非不注重人格特质民族性格一书中探讨了国民性格的内在和外在的定义由此英克尔斯关注人格特质的角度仍然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他始终将个人现代性放在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之中而杨国枢等人的研究属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或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价值观念的主要心理成份杨国枢更倾向于把个人现代性看作一组影响个体朝向个人现代性发展和演变的人格潜质进一步说应对社会变迁的思考角度从这个基点看但是仍然承袭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学术传统着重比较不同文化社会中个人现代化的程度这一立场背后的理论预设必然是将个人现代性视为泛文化的其结论是其现代性是有强有弱的英克尔斯希望回答除了对六个发展中国家个人现代性的研究德国和美国在态度心理状态和民族性格方面的差异幸福感试图发现一个不同地域复杂的价值观系统发现和描画一幅现代国家人格结构差异程度的图画是大有可为的事情一个世界能否出现和心理-社会的视角1997Ãñ×åÓëÎÄ»¯±È½Ï1995杨国枢的研究采取了本土心理学这一取向的表述被修改为2000ÖصãÔÚÓÚ´ÓÎÄ»¯Éú̬»¥¶¯ÂÛµÄÁ¢³¡³ö·¢¸öÈË´«Í³ÐÔ¸öÈËÏÖ´úÐÔ±àÖƲâÁ¿¹¤¾ßÒÔ¼°Ì½ÌÖÆäÐÄÀí»úÖÆËûµÄÑо¿±³ºóµÄÀíÂÛÔ¤ÉèÊÇ´«Í³ÐÔºÍÏÖ´úÐԵĸ÷Ö÷Òª³É·ÝÖ®¼ä¿ÉÄܳöÏÖÈ¡´ú½¥½üµÈ²»Í¬Àà±ðµÄ¹ØϵʲôÊÇÏÖ´úµÄÈ˸ñÌØÖÊÔÚÏÖ´ú»¯¹ý³ÌÖÐÇ°ÕßÊÇ·ñ¿ÉÒÔÌæ´úºóÕß3 选择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技术不同由于学科角度英克尔斯和杨国枢选择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技术也有所不同他编制的量表更多地带有态度问卷的意味英克尔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样本是在六个国家中抽取的国家之间的群际比较不同的工业化水平是影响个人现代性改变的自变量他不仅将传统性和现代性作为两个独立的变量群通过主成份分析获得重要的传统性或现代性因素杨国枢的研究样本最初采用了台湾大学生和社会成人五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或者说这也提醒我们以一个批评的立场审视这些研究对个人现代性的研究中暗含着价值评价的成分焦虑杨国枢等人发现疏离感社会孤立感作为中介变量与个人传统性和个人现代性均有正相关宿命自保而与其它传统性成份的相关系数平均为.43独立自主与的相关高达.44这些结果均值得深入探讨1989¸öÈË´«Í³ÐÔÓëÖйúÈ˵ÄÉç»áÈ¡ÏòµÈ±¾ÍÁÉç»áÐÄÀíÖ®¼äÊÇÒ»ÖÖʲôÑùµÄ¹ØϵÖìÈðÁá三而没有真正以本土的立场深入到传统如何受到现代因素的影响下作了某种程度的改变而成为现代这一问题杨中芳当我们想要进行中国大陆社会变迁中人的变迁研究并反省杨国枢等人的研究杨国枢等人后期的研究集中在个人现代性和个人传统性的心理成份从他们的研究发现中可以看到而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或此消彼长的关系即二者的关系为什么会是并存与宿命自保独立自顾例如男性优越两性平等安分守成男性优越平权开放与既并存又替代Óë³Ê¸ºÏà¹ØͬʱÓë³ÊÕýÏà¹ØÉõÖÁÊÇÎÞ¹ØÓëÎå¸ö¸öÈË´«Í³ÐԳɷݵ±¸öÈËÏÖ´úÐԳɷÝÓë¸öÈË´«Í³ÐԳɷÝÖ®¼ä´æÔÚÕýÏà¹Øʱµ±Ö»ÓÐÁ½¸öÖ÷ÒªµÄ¸öÈËÏÖ´úÐԳɷݻòÏÖ´ú¼ÛÖµ¹ÛÓë¸öÈË´«Í³ÐԳɷÝÖ®¼ä´æÔÚ¸ºÏà¹ØÄѵÀ¿ÉÒÔËã×ö¶Ô´Ó´«Í³½«»á±ä³ÉÏÖ´úµÄÇ÷ÊƵÄ×ã¹»Ö§³ÖÂðÑî¹úÊàʹÓÃÁ˽âÊÍÁË´«Í³ÓëÏÖ´ú³É·ÝµÄ²¢´æÐÄÀí½âÀ뻯µ«ÊÇÓÖÈçºÎ±íÏÖΪ´«Í³±»¼ÌÐø±£³ÖµÄµ±°üº¬×ŵÄÒâÒåʱТÒò´ËÀÖ¹Û½øÈ¡ÔÙÀýÈçËÞÃü×Ô±£²»¹âÓгÉÊÂÔÚÌìÖ®ÒåÕâÁ½ÕߵĺÍг¹²´¦ÊÇ·ñ˵Ã÷´«Í³³É·ÖÖаüº¬Óиü¼ÓÒ»°ãÐÔµÄÒòËØÄØÄÇôÖйú´«Í³ÎÄ»¯ÖмæÈݲ¢°ü˳Ӧ±ä»¯µÄÌØÐÔÓ¦¸Ã¿´×÷ÊÇ´«Í³»¹ÊÇÏÖ´úÄØÑîÖз¼ÔøÌáµ½µÄÓйصÄÑо¿1999从她的思路中即从传统成分本身具有的建构性如果从并存从区隔本土化则是第二步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立场来看深入探讨影响个人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心理与行为发生改变的社会因素教育生活方式而这些在英克尔斯的研究中则成为解释个人传统性和现代性心理与行为的自变量心理机制在他的研究基础上例如年龄群体职业群体地域群体和心理群体的比较研究或一致根据我国社会转型这一事实值得从群际比较的角度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生活方式婚姻质量等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主观指标研究提供支持个人现代性与个人传统性都面临社会赞许性的影响价值观当一个并非持个人意见选择至上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出现分离因而创造出一种可以容许分离的文化价值观这三者之间对立缠绕是不可避免的使用西方的个人变迁或个人现代性的研究策略或研究进路自然也会险象环生从这些方面看研究面对全球化中国人如何解读变迁应对变迁不仅将是一个非常有可能进入中国人本土心理世界的路径也是我们社会心理学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变迁的一个有价值的领域1989社会文化变迁的社会心理分析瞿海源编著巨流图书公司1965b现代心理学中有关中国国民性的研究3-19页1971c中国国民性与现代生活适应叶英堃现代生活与心理卫生台北1972d中国大学生的人生观李亦园1988中国人的性格台北李美枝杨国枢主编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杨国枢1972f中国大学生现代化程度与心理的关系李亦园1988中国人的性格台北黄光国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245-278杨国枢1974d中国的现代化有关个人现代性的研究37期杨瑞珠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79-95杨国枢叶启政主编1984¾ÞÁ÷ͼÊ鹫˾杨国枢现代社会的心理适应台北1981中国人的性格与行为的形成及蜕变139-55 杨国枢1984大学生人生观的变迁章英华主编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杨国枢1987传统价值观后儒家假说的一项微观验证1-48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台北1988b中国人之孝道观念的分析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台北叶光辉1988孝道的社会态度与行为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65期杨国枢概念与衡鉴131-169杨国枢1989价值取向及其变迁以大学生的研究为例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杨国枢叶明华概念与测量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杨国枢1991孝道的心理学研究杨中芳编中国心传统篇台北193-260杨国枢社会互动的观点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杨国枢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1993b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能否同时并存1993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的观点台北1995中国人对现代化的反应现代化与中国文化天津1997a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1997b三论本土契合性1997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197-237杨中芳余安邦主编理念及方法篇台北1999现代化试论现代化研究的本土化社会学研究57-72杨中芳远流出版公司余安邦1987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51-98朱瑞玲1993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89-119Yang, K. S. (1981b). Social orientation and individual modernity among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gy, 113,159-170Yang, K. S. (1986a). Chinese personality and its change. In M. H. Bond (ed.), The Psychology of Chinese people.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Yang, K. S. (1996a). The psyc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as a result of societal modernization. In H. S. R. Kao and D. Sinha (eds.), Asia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y.New Delhi: SageYang, K. S. (1996b). Theories and research in Chinese personality: An indigenous approach. In H.S. R. Kao and D. Sinha (eds.), Asia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y. New Delhi: Sage Yang, K. S. (1997).Indigenising westernised Chinese psychology. In M. H. Bond (ed.) Working at the interface of cultures: Eighteen lives in social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Yang, K. S. (1998). Chinese responses to modernization: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8)1:75-97Yang K. S. (2000). Mono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indigenous approaches: The royal ro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balanced global psychology. Asian Journal Social Psychology, 3:241-264图一中国人性格与行为形成与蜕变模式杨国枢传统性心理与行为的现代化历程中传统性心理与行为之强度减弱趋势1993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能否同时并存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 现代性心理与行为示意图1993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能否同时并存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 心 传统 核心现代性心理与行为 理 与 行为的强 现代度核心传统性心理与行为图四现代化历程中相反之传统性与现代性心理及行为的对应变迁形态来源如图三旧观念解决同类问题或因应同类情况重复失败两个重要部分之关联的解组两个主要部分各自改变或更新变迁或更新后两个主要部分重新加强结合重组后之结构功能单元可有效用于问题解决或情况应因。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的现代研究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考虑内容:1、社会心理学应以包括内隐过程和外部事件在内的人对社会刺激的全部反应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2、反映的主体不仅是生活于群体中的个人,而且包括由这些个人组成的大小不等的群体3、个人或群体的反应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人格及生物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总结: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
简言之,它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社会行为:生活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
社会行为的性质:1、人是社会行为的主体或曰物质承担着2、社会刺激是各社会客体对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3、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刺激作出的回答或曰反应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1、社会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受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2、既具有内隐性又具有外显性3、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社会、文化和人格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是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罗斯)强调社会或群体变量的重要性。
其基本的概念体系主要来自社会角色理论,强调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群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理解,其基本的方法是问卷法和访谈法。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麦独孤)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
主要建构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框架之上的,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尽管他们承认社会因素又是人格结构形成的基础。
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
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它是人类行为的基本组织形式。
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以及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本文将通过探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来进一步了解这两个领域的重要性。
一、人格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人格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核心特征,它包括了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这些个体差异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会不断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塑造。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的人格特征对其社会行为和与他人的互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人格特征影响了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认知和理解。
不同的人格特征会导致个体对同一行为的理解和解释存在差异。
例如,一个开放性较高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他人的观点,并接受不同的意见。
而一个外向的人则可能更善于社交,能够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其次,人格特征也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角色的定位。
比如,一个性格外向、善于沟通的人往往更容易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而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则更适合担任稳定的、执行性质的工作。
个体的人格特征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社会行为。
最后,人格特征还对个体的社交关系和人际互动产生影响。
人格特征会影响个体在社交中的行为方式、态度和情感。
一个友善、外向的人通常更容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一个孤僻、内向的人可能面临更多的社交挑战。
人格特征决定了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的行为方式,从而影响了社交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二、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心理学也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它关注的是个体如何与他人互动、如何适应社会环境。
首先,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个体的行为和观念会受到群体的影响和塑造。
个体将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与他人进行对比,并通过社会化来获取新的知识和行为模式。
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导语: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分支,它们分别研究个体的内在特质和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与互动。
本文将从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它们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一、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1 人格的定义与特质理论人格是指个体在长期内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特质理论认为,人格可以通过一系列特质来描述和解释,如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等。
1.2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基本特质倾向,而环境因素则通过社会化过程对人格进行塑造和发展。
1.3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案例研究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揭示人格的内在结构和动态变化。
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2.1 社会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和社会环境的知觉、思考和判断过程。
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对他人的态度、信念和行为的认知加工方式,如社会归因、认知失调和社会印象等。
2.2 社会影响与集体行为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的态度、信念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集体行为是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与互动,包括合作、竞争和领导等。
2.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采用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方法,以探索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其中,实验研究能够揭示因果关系,调查研究能够获取大量的数据,观察研究能够捕捉真实的社会情境。
三、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3.1 人格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人格决定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个体对社会刺激的不同反应,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行为。
3.2 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化过程中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等因素,会塑造和影响个体的人格特质。
3.3 人格与社会心理过程的相互作用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和社会认知、社会影响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
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的发展与理解教案主题: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的发展与理解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心理学的人格与社会心理的发展与理解。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概念。
社会心理是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通过深入了解人格与社会心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并提高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
接下来,我们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人格的定义、特点和形成因素(500字)1.1 什么是人格?- 解释人格的定义和涵义1.2 人格的特点- 阐述人格的稳定性、一致性和个体差异1.3 人格形成的因素- 分析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人格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的人格理论(500字)2.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介绍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和动力冲突的观点2.2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探究阿德勒的个人目标、社会利益和生活方式的理论2.3 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 介绍罗杰斯的自我概念和人本主义的观点2.4 堡垒理论:- 了解堡垒理论对人格特质和形成的理解第三部分:社会情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500字)3.1 家庭环境的影响- 分析家庭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3.2 同伴关系的影响- 探讨朋友和同伴关系对个体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性3.3 文化差异的影响-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对人格特征的形成影响第四部分:人际关系与社会心理的发展(500字)4.1 社会认知的发展- 解释社会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4.2 自我概念的建立- 探究自我概念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路径4.3 形成团体和建立社会关系的需求- 了解个体对社会关系的需要和团体行为的意义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人格的定义、特点和形成因素,了解了主要的人格理论,以及社会情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和人际关系与社会心理的发展。
深入理解和分析这些概念和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社交技巧,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心理发展的影响引言:社会文化变迁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迁不仅仅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也对我们的心理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文化变迁对社会心理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人际关系与社会心理发展社会文化变迁下的人际关系常常经历着多样性的变化。
传统的社会模式中,人们往往依附于固定的社交圈子,交往的对象多是来自相似背景的人。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交圈也变得更加宽广和多元化。
这种变迁对社会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社交圈的突破使得人们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这种跨文化交流不仅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使得社交技巧和互动能力得到了更全面的培养。
同时,多样的人际关系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成长机会和资源,促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二、价值观念与社会心理发展社会文化变迁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往往偏向于稳定、固定的观念,强调社会秩序和传统道德标准。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的畅通和思想的多样化,人们对于价值观念的认同也变得更加包容和多元化。
这种变迁对社会心理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人们在接触到不同的价值观念时,可以从中学习到更广阔的智慧和思考方式。
同时,多元化的价值观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创新的空间。
这种宽容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社会心理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变迁对人们的社会心理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传统社会中,信息的传播往往受到限制,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和人际传播。
然而,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这种传播方式。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社会心理发展更加快速和多元。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海量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拓宽了人们的知识面,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的现代研究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3、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肯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作出解释。
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1)吴江霖:“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这一定义力图将人的社会心理的发生、发展置于较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去考察,在一定程序上揭示了社会心理的本质属性,但这一定义却带有明显示的心理学化的倾向。
在这里,社会心理学只是关于个体的一种研究,尽管定义提及了“若干个体”,但这个“若干个体”显然不能象有些人说的那样就是“群体”。
因为这个“若干个体”至多是个体的一种算术总和,而群体(无论是大群体还是小群体)是不能归咎为这种算术总和的。
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2)沙莲香:“所谓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体反应”,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
”商榷:1、认定西方社会心理学家指的内行为只是一种“脑电反应或心电反应和生物介质的异常传递”(换言之,是一种生理水平的反应),因而决不是社会心理的内过程的说法是缺乏依据的;2、将社会心理的内过程等同于个体社会心理、社会心理的外过程等同于群体社会心理的观点是错误的,它解释不了马克思、恩格斯说的“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 那样一类社会心理现象。
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3)王康:“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产生什么影响的学科”孙晔、李沂等人的简化:“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社会文化变迁与新型人格的生成【作者】盛国军【作者简介】盛国军:中国煤炭经济学院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社会文化变迁,引发出新型人格生成的话题。
笔者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一切重大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最深层次的人的问题。
社会现代化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而人的现代化则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最终目的。
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新型人格的生成又是先决条件,因而,研究社会文化变迁时期新型人格的生成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社会文化变迁是新型人格生成的环境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文化的变迁是全方位的,略加疏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体制变革。
以市场取向的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线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市场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相互关系。
经济利益之间的商品货币关系,使得社会经济生活既简单又复杂。
说简单是因为各经济利益主体都践履着同一条生产经营法则:利润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说复杂是因为一方面旧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并遗留下大量“后遗症”,另一方面新的利益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竞争的法则也不健全,形成一个特定的“磨合”转型期,矛盾与冲突层出不穷。
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主体的人当然就面临着新的选择、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第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
与社会的经济、政治体制变革相适应,社会的各种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等结构要素出现重新分化和组合,比如经济生活中的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的大量涌现,各项新的法规、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等。
新体制确立中,人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角色等,也要重组。
这对于一部分人意味着既得利益的失落,对另一部分人则意味着机遇和发展。
第三,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价值观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虚”到“实”、由封闭单一到开放多元的态势上;在生活方式上表现为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由单纯的物质生活型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并重的二元型转变。
研究生心理学教案:了解社会化与人格发展一、引言•介绍研究生心理学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引入主题:社会化与人格发展在个体成长中的重要性二、社会化的概念与重要性2.1 社会化的定义•解释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行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过程2.2 社会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探讨社会化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家庭、学校和同伴等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塑造作用三、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1 Freud 的个性结构理论•解释弗洛伊德对人格发展认识中的冲突和动力源泉•分析个性结构中自我、超我和本我之间的相互作用3.2 Erikson 的心理社会阶段理论•阐述埃里克森关于个体在不同阶段任务上所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法,以实现健康人格发展3.3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论•探究班杜拉自我效能对个体的乐观态度和自信心的塑造作用,以及其对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四、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的研究领域4.1 家庭环境与人格发展•分析家庭环境对个体价值观、行为模式和性格特征的影响机制4.2 学校教育与人格发展•探讨学校教育在塑造个体社会适应能力、合作意识和道德价值观方面的作用4.3 同伴关系与人格发展•分析同伴之间互动和社交经验对个体自尊心、沟通能力和角色扮演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五、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的实际意义与应用•总结探讨了解社会化与人格发展对个体成长具有的重要意义:促进健康心理状态、增强适应能力和塑造积极人生态度等方面的益处•提示在研究生阶段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促进职业发展、个体心理健康以及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六、总结•对研究生心理学课程中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可能方向以上是根据您提供的主题进行的简要编写,如需详细内容,请再次提供更具体的细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