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资本管理练习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90.39 KB
- 文档页数:11
营运资本管理练习及
参考答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第十二章营运资本管理练习及参考答案
1-某企业预计存货周转期为90天,应收账款周转期为50天,应付账款周转期为30天,预计全年需要现金1080万元,该企业第12月期初的现金余额为300万元,第12月的现金收入为100万元,现金支出为80万元。
计算该企业的现金周转期、最佳现金余额和现金余缺额。
解:
现金周转期二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二90+50-
30=110(天),
最佳现金余额二现金年需求额X现金周转期/ 360=1080x110 / 360=330 (万元). 现金余缺额二300+400-80-330二-10 (万元)。
2.某企业有4种现金持有方案,现金持有量从4万元起每档次増加2万元;现金管理成本从5000元起每档次増加1000元。
现金短缺成本从2万元起每档次降低4000元;企业短期投资预计收益率为12%。
试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
解:计算与分析如下:
单位:万元
因此,最佳现金持有量为4万元。
3.某公司预计全年需要现金40万元,该公司的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
因此,当公司现金短缺时,公司就准备用短期有价证券变现取得,现金与有价
证券每次的转换成本为2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10%。
要求:用存货模式
计算该公司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低现金持有成本和有价证券最佳交易次数。
解:
最低现金持有成本二持有成本+转换成本二20000x10% / 2+400000x50 /
200000=2000(元),
最佳交易次数二现金需求总额/最佳现金持有量二400000 / 20000二20 (次)。
4.某企业每曰的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为4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
8%,每次转换固定成本为100元,公司现金余额最低限额为5000元,每年按
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公司最优现金返回线(目标现金余额)O
(2)计算现金控制上限。
(3)对公司现金控制提出建议。
解:
已知:F二 100, O二400,曰利率 K二8%/ 360二%, L二5000,
(1)公司最优现金返回线(目标现金余额)Z二Z*+L二3780+5000二8780 (元)。
(2)公司现金控制上限 H=3Z-2L=3x8780-2x5000=16340 (元)。
(3)该公司现金余额应在现金余额下限L、现金余额收益点Z、现金余额上限H之间进行调整。
5•某公司的年赊销收入为720万元,平均收账期为60天,坏账损失为赊
销额的10%,年收账费用为5万元。
该公司认为,通过增加收账人员等措施,可以使平均收账期降为50天,坏账损失降为赊销额的7%o假设公司的资金成本为6%,变动成本率为50%。
要求:计算使上述变更经济上合理的新増收账费用的上限(每年按360天计算)。
解:
原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成本包括:
(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720/360X60X50%X6%=3 . 6(万元)。
(2)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二5 (万元)。
(3)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二720x 10%二72 (万元)。
合计为80 . 6万元。
新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成本包括:
(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二(720 / 360) x50x50%x6%=3(万元)。
(2)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二5万元+新増收账费用。
(3)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720x7%=50 . 4(万元)。
因此,新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新增收账费用的上限二80 . 6-3-5-
□0 . 4=22 . 2(万元)。
6•某企业2001年产品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总成本为3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600万元,2002年该企业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用:甲方案:给予顾客
45天的信用期限,预计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货款将于第 45天收到,其收账费用为20万元,坏账损失率为货款的2%。
乙方案:信用政策为“2/10, 1/20, N/90”,预计销售收入为5400万元,将有
30%的货款于第10天收到。
20%的货款于第20天收到,其余50%的货款于第90天收到(前两部分货款不会产生坏账,后一部分货款的坏账损失率为 4%).收账费
用为50万元。
该企业A产品的销售额的相关范围为3000万~ 6000万元,企业的资金成本为8% (为简化计算,不考虑増值税因素)。
要求: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解:
变动成本率二(3000—600) / 4000二60%,
新信用政策的平均收账期=30%X10+20%X20+50%X90=52(天)。
(1)新、老信用政策的増量收益:
増量收益-心初N]-S O[( I -VCo)-BD()-/?()xp()]
=5400(1—60%—4%— 2%x30%— 1% X20%) — 5000 (1—60%— 2%)
=6 . 2(万元)。
(2)新、老信用政策増量成本:
増量垫支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VC[(S A/36O)X ACP V (5o/360)xACP fl]+A/ }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率
=60%x (52x5400 / 360—45x5000 / 360) x8%
=7 . 44(万元),増量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50-30=20 (万元)。
(3)比较増量收益与増量成本,只要増量收益大于増量成本,则应改变现行信用政策。
改变信用条件的净损益二6 . 2-7 . 44-20二-21 . 24万元〈0,所以不应改
变信用条件。
7•某企业预计年度赊销收入净额为1000万元,其信用条件是N/60,变动成本率为60%,资本成本率为10%,平均收账期为90天,估计坏账损失率为 3%,发生收账费用12万元。
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企业打算推出新的信用条件,即
“2/10, 1/20, N/60”,估计约有40%的客户将利用2%的折扣,10%的客户将利用1%的折扣,预计坏账损失率降为2%.收账费用降为 10万元。
要求:该公司是否应采用新的信用条件
解:
新的信用条件的有关指标计算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期=10x40%+20xl0%+60x505=36(天);
应收账款周转率二360-36二10(次);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二1000-10二100(万元);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00x60%xl0%=6(万元);
坏账损失=1000x2%二20(万元);
现金折扣=1000x(2%x40%+l%X10%)=9(万元);
现行方案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000-(360-90) x60%xl0%=15(万元)。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对两个信用条件方案对比分析如表12—2所示。
表12-2信用条件分析评价表单位:万元
计算结果表明,实行新的信用条件后,公司收益增加12万元,因此,企业应采取新的信用条件。
8.已知甲公司与库存有关的信息如下:(1)年需要量为30000单位(假设每年360天);(2)购买价每单位100元;(3)库存储存成本是商品买价的30% ;(4)订货成本每次60元:(5)公司希望的安全储备量为750单位;(6)订货数量只能按100的倍数(四舍五入)确定;⑺订货至到货时间为15天。
计算:
(1)最优经济订货量为多少
(2)存货水平为多少时应补充订货
(3)存货平均占用多少资金
解:
/八目、&、=化 s 八 (2A2? (2 x 60 x 30000 “山必 /亠、
⑴取优纟工济订丘0 =后={100x30% = 3°°(单位)
(2)再订货点 R二750+30000 / 360 X 15二2000 (单位)。
(3)存货平均占用资金 I 二©/2+R) X U= (300 / 2+750) X 1000=90000 (元)。
9.某企业年需采购甲材料3600吨,甲材料每吨1500元,每次采购费用4000元,每吨甲材料年平均库存保管费用为100元。
要求:
(1)计算甲材料经济订货量和全年采购次数。
(2)若甲材料由一次性批量供应改为陆续供应,每曰送货量为30吨,该企业每曰耗用甲材料10吨。
计算甲材料陆续供应和使用条件下的经济订货量和该订货量下的总成本。
解:
全年采购次数X*=3600 / 537=7
(次)。
2x4000x3600x100x^=43818 皿
TC(0°)
该订货量下的总成本
10•某企业使用M零件,可以自制也可外购,年需用量为72000件,曰平均需用量为200件,如果自制,每批生产准备成本为600元,每件生产成本9.8元。
若外购,一次订货成本为100元,单价10元。
假设无论自制还是外购,零件的单位储存成本相同均为10元。
外购零件可瞬时补充。
如果自制每天产量为600件,分别计算自制和外购下的经济订货批量,并判断企业应选择自制还是外购
解:
若自制,
若外购,
相关总成本TC=72 OOOx 10+ 72x72000x100x10 = 732 000 (元)。
由于自制的相关总成本小于外购的相关总成本,因此,应自制。
11 -若企业计划年度甲材料耗用总量为7200千克,每次订货成本为800 元,该材料的单价为30元/千克,单位储存成本为2元。
计算:
(1) 该材料的经济采购量。
(2) 若供货方提供商业折扣,当一次采购量超过3600千克时,该材料的单价为 28元/千克,则应一次采购多少较经济
解:
(2)TC(2400) =7200X30+ 72x7200x800x2=220800(元);
TC(3600)=7200X28+2X3600 / 2+800X7200 / 3600=206800(元)。
由于一次采购3600千克的相关总成本低于一次采购2400千克的相关总成本, 因此,一次采购3600千克较经济。
12 •某批发公司购进商品3000件,单位进价70元(不含増值税),单位售 价100元(不含増值税),经销该商品的一次性费用25000元。
若贷款来自银行 贷款,年利率9%,该批存货的月保管费用率2%,销售税金及附加10000元。
要求: (1)
计算该批存货的保本储存期。
最优订货批量°
(2)计算投资利润率为4%时的保利储存
期。
(3)计算实际储存期为200天时的实际利润。
(4)若该批存货的平均每天销售30件,计算经销该批货物的预计利
润。
(1)保本储存期
(100 - 70) x 3 ()()() - 25 000 -
10 000 二(9% + 2%xl2)x70x3000/360
286
(天)。
(2)保本储存期二(100- 70)x3 000 - 25 000-10000-70x3 000x4%
~(9% + 2% x 12) x 70 x 3 00() / 360
(天
(3)实际利润=(100—70) X 3000—25000—10000—200 X
(9%+2%
X12) X70X3000 / 360=16500(元)o
(4)若平均每天销售 30 件,预计利润=(100—70) X 3000—25000—10000—3000
/30X (9%+2%X12) X70X3000 / 360=35750(元)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