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出力降低原因分析及措施_1
- 格式:pdf
- 大小:274.33 KB
- 文档页数:2
锅炉出力降低原因分析及措施
发布时间:2023-02-28T01:38:04.076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0月19期作者:王坤
[导读]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逐步推进,各个行业都加强了对环保技术的关注度火力,
王坤
贵州金元集团纳雍发电总厂贵州毕业 551700
摘要: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逐步推进,各个行业都加强了对环保技术的关注度火力,发电厂也不例外,但是部分环保工艺应用以后,也对锅炉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导致锅炉运行中出现出力降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电厂的运行效率。
基于此,在本文中就针对锅炉出力降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提升锅炉的运行效率,保证电厂的安全稳定发展。
关键词:锅炉出力;降低原因;有效措施
引言
火力发电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量非常大,电力能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
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能够全面提升能源效率。
随着各种节能技术以及新型工艺的不断升级,电厂运行水平得到了急剧提升,锅炉作为电厂运行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在面临能源紧张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压力下,各大企业都应该不断的转变以往的生产工艺,有效降低电厂运行中产生的成本,提高电厂运行效率,因此做好锅炉的资源化利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在本文中就结合锅炉出力降低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设备概况
以某火力发电厂为例,该电厂选用1000MW机组设备,机组为其提供了两台35t/h的蒸汽型启动锅炉,锅炉在初期运行阶段,显示单台锅炉的出力仅为25t/h左右而随着锅炉的持续运行,其热吹扫负荷也在不断的提升,发现启动锅炉的出力明显达不到设计的相关要求,与额定出力相比,有着近10t/h的差异,而且其运行状态非常不稳定,很难真正实现自动化运行。
而且这一类型的锅炉并不是全新产品,是某一公司的定型产品,已经销售了近20台,在运行过程中均会出现出力不足的状况。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判断和分析,通过对燃烧器的供油量和配风量进行多次调整,显示供油量已经能够满足35t/h锅炉运行需要的油耗量,而且配风量也达到了最佳状态,在整个过程中燃烧器的火焰非常的稳定,而且尾部并没有出现黑色的烟雾。
但是,锅炉显示屏仍然显示其实际蒸发量仅为25t/h,积水流量为10t/h,所以根据蒸发量和积水量进行判断,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锅炉出力降低的问题。
2 锅炉出力降低的原因
结合现场的实际反馈状况进行分析,对该问题进行了梳理,首先需要确认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三按生产标准执行以及锅炉本体的烟墙结构是否存在破损,设备安装过程中有无问题,燃烧器出力以及辅助设备的性能参数是否能够满足实际运行的相关要求。
根据对多项因素进行排查以及调试结果分析,初步判断导致锅炉显示出力不足的原因,并不是锅炉本体设备产生问题,而是控制系统存在问题。
随后现场的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联系了锅炉控制系统的厂家,要求企业针对控制系统的硬件进行全面的检查,然后再对系统进行冷态模拟也证实了出现锅炉出力降低的原因在于控制系统的软件。
根据双方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严格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控制系统逻辑进行的全面的检查,最终找到了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可以发现锅炉在大幅和运行状态下炉内负压正常,所以能够排除引风机出力不足的因素,在高负荷运行状态下,送风机的调节挡板已经打开到100%的状态,仍然很难满足锅炉燃烧所需的空气量要求,而且炉膛口的烟气含量已经达到了技术要求的下限。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燃气的燃烧效率,避免产生煤气过剩的现象不能够再投入更多的高炉煤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随意增加燃料很有可能会导致燃烧不完全的状态,进而影响到锅炉的运行效率,如果煤气过剩还有可能会导致尾部烟道放炮现象的产生损坏设备,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人员财产的伤亡。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导致锅炉出力不足的主要因素在于设计的送风机余量不足。
3 锅炉出力降低解决措施
3.1 送风机出力不足改造
结合引风机处理不足的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找到了两种解决方案。
一种是更换新的送风机,需要将现有的送风机拆除,然后再更换功率更大的风机;第二是目前原有的电机还拥有一定的余量,可以对原有的风机进行改造,通过对原有风机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能够满足增大风量的需求。
实际维修过程中,如果选择第1种方案,则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风机,其相对应的轴承箱、出口风箱、电动机也需要进一步的改动,甚至风机基础也需要重新进行设计选择这种方式,需要投入的费用相对较高,而且工作量非常大。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的维护周期、减少维护费用,所以应尽量避免风机的整体更换,特别是改变风机型号,结合风机流量、功率、风压以及跃轮直径之间的关系,满足切割定律的要求,也就是说风机流量与叶轮直径成正比关系,可以发现叶轮直径增大的同时也能够同步增加风机流量风压以及功率。
为了能够确保其效率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要尽量避免对机壳进行改造,有效降低工作量可以直接增大一轮的直径,确保增大量控制在5%左右,所以根据工作人员研究决定增加叶轮直径50毫米,也就是将原有的在1350毫米增大至返1400毫米,利用休风的机会安排锅炉进行停机检修,并且完成送风机的改造,工作保持原有机壳尺寸不变,通过改造可以发现送风机的功率由原有的180kW增大到了250kW,且原有电机的运行能力完全能够满足改变后的处理要求,也不需要更换新的电机,经过改造以后送风量也增加了49,300立方米每小时,在保证煤气量充足的前提下,锅炉最高运行负荷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完全能够满足电厂运行的需求。
3.2 临时控制措施
首先,润滑油系统中,需要增强滤油,确保整体的时间,保证油质能够符合锅炉的运行需求。
第二,加强设备的巡检力度,特别是现场三脚架的连接部位、杠杆小轴承、错油门以及反馈滑阀等部位,确保其实际工作状态。
最后,汽轮机运行过程中,油动机运行在51~72毫米之间时可以使用阀控调节,避免目标阀位在45~55%区间内频繁出现调整,例如由于富裕机组增减负荷需要经过此阶段时,可以参考一次脉冲油压变化的正常范围,如果低于或者高于这一范围时都应该加大关注力度,提前进行故障的预判,还需要提前通知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注意负荷的突变,如果需要调整阀位时,还需要加大观察力度,将其停留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够快速的进行大幅度的增减。
3.3 燃烧器优化
锅炉燃烧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燃烧器组与燃烧器喷口的间缝会对射流补气条件产生一定影响,同时燃烧器组的整体规格即高宽比例也会对补气条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其高宽比偏大的情况下,游湖射流气体需要经过燃烧器组进入炉膛,会导致两侧的补气射流被削弱,且会出现明显射流偏移问题。
在高宽比例较大的燃烧器组作用下,导致射流偏斜问题集中发生于燃烧器的中部位置。
针对此类问题,可以采取分组设置燃烧器的方式,通过减小燃烧器组的高宽比来降低对射流补气条件的影响。
经过改造设置后,可明显减轻射流偏移的问题,同时燃烧切圆直径也可得到有效控制。
4 结束语
在本次文章中,结合不同原因导致的锅炉处理问题进行了判断,经过有效的处理以后达到了理想的运行状态,因此锅炉设备在制造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适当放宽送风机的设计余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改装费用,避免影响到后续的维护费用。
其次,在运行过程中还应该及时检查燃油器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时更换已经破损的设备,确保锅炉燃烧工况正常,以此来提升电厂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培旺,王东明.锅炉出力降低原因分析及措施[J].冶金动力,2020(11):45-46+50.
[2] 周祥,田莉勤,贾丹丹.低背压燃烧器对低氮改造锅炉出力影响分析[J].工业锅炉,2019(06):48-51.
[3] 黄其生.一台蔗渣锅炉出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J].装备制造技术,2017(11):197-198+207.
[4] 柴建忠,王军.75TCFB锅炉出力下降原因分析及改造措施[J].热能动力工程,2016,31(08):110-114+128.
[5] 姬抱平,赵立勇,付天增.燃气锅炉出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冶金动力,2014(1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