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题附答案(3)
- 格式:doc
- 大小:156.50 KB
- 文档页数:10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题附答案(3)
一、选择题
1.下列法律文献中不属于《罗马民法大全》的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理概要》
C.《十二铜表法》
D.《新法典》
2.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处。
下列古罗马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罗马共和国
②东罗马帝国
③罗马城邦
④罗马帝国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3.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越小的国家越容易实现民主。
”下列能够证实孟德斯鸠观点的是
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雅典D.斯巴达
4.从“征服意大利半岛”“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中可以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统治C.罗马帝国的扩张D.雅典民主政治5.古罗马法律缜密,法律体系完备。
该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这部法律是
A.《法理概要》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新法典》
6.有个家庭,成员是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
A.1B.2C.3D.4
7.阿富汗境内的巴米扬大佛包含希腊化的造像元素,这应该与下列哪位人物的历史活动有间接关联
A.伯里克利B.亚历山大C.胡夫D.查理大帝
8.从“元老院操纵国家政权”“布匿战争”“奴隶起义”“角斗士”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雅典文明的兴盛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9.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图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0.《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
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
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
11.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莫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
12.“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
”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
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3.《新全球史》中写道:“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A.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B.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
14.阿拉伯帝国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其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的作品是
A.《荷马史诗》B.《神曲》
C.《天方夜谭》D.《罗密欧与朱丽叶》
15.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
”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A.经济繁荣B.帝国庞大C.民主政治D.文化昌盛
16.伯利克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A.B.
C.D.
17.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
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下列哪一国家的内湖
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D.拜占庭帝国
18.有一句古谚说:如果一个人到了罗马而不去看看万神殿,那么,他来的时候是头蠢驴,走的时候还是头蠢驴。
这一谚语一定程度上生动地反映了
A.古罗马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B.古代罗马曾地跨欧亚非三洲
C.古代罗马是基督教的发源地
D.古代罗马创制了《十二铜表法》
19.“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他的名言。
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被誉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就是古希腊著名学者()
A.凯撒B.屋大维C.亚历山大D.亚里士多德20.《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
这一条款()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对平民利益有一定的保护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21.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
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十将军委员会
D.陪审法庭
22.如图人物曾被马克思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是
A.德谟克利特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23.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24.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流行
B.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西欧大学纷纷兴起
D.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25.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从独立到现在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历史。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激化
C.种族之间矛盾尖锐
D.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欧洲法学的渊源,不属于《罗马民法大全》,故C符合题
意;《查士丁尼法典》、《法理概要》、《新法典》属于《罗马民法大全》,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国家政权。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
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廷),故称“拜占廷帝国”。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素丹穆罕默德二世通过53天的围攻,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沙场,古老的千年帝国灭亡,故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④②,B项符合题意;ACD排列顺序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古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经过梭伦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C正确;AB是大帝国,排除;D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C。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征服意大利半岛”“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可知与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有关,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过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控制了元老院,故B正确;AD与古希腊有关,故AD错误;凯撒死后,屋大维掌握政权,建立罗马帝国,故C错误。
故选B。
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与罗马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使量刑定罪
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是6世纪查士丁尼时期颁布的《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部分,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在当时,只有全体男性成年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奴隶不是雅典公民,男孩、女孩未成年和妇女不能参加公民大会。
只有这家的男主人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因此,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1人。
排除BCD,A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巴米扬大佛包含希腊化的造像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文化贸易的联系,经这一途径,希腊和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操纵国家政权;布匿战争,它属于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迦太基进行的战争;“奴隶起义”“角斗士”与古代罗马共和国有关,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民生凋敝。
375年,日耳曼人大举入侵罗马帝国。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故③处应填写的是罗马帝国,故B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成了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故选A。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可知,题干表明罗马法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B 符合题意,ACD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
”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
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
D 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3.D
解析: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哥伦布到达的美洲,他只是误以为自己到达的是东方的印度;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的首先是达·伽马,而不是哥伦布;完成了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ABC项均不符合史实,哥伦布向西半球航行,发现美洲,从而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故选D。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C符合题意;《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明,A排除;《神曲》是意大利的但丁的作品,B排除;《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D排除。
故选择C。
15.B
解析:B
【分析】
【详解】
雅典是古希腊诸城邦中最繁盛的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但雅典是一个城邦,不是一个帝国。
ACD叙述正确,故选B。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主要包括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
雅典在国王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因此,BC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泊。
这里曾是下列罗马帝国的内湖。
所以答案选B。
1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谚语一定程度上生动地反映了古罗马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建筑与艺术紧密结合,公路四通八达。
古罗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其拱券式及柱廊的建筑结构均得到了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学者。
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被誉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他的名言。
D项符合题意;凯撒是罗马共和国的最后一位统治者,A项不合题意;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开创者,B项不合题意;亚历山大是希腊马其顿帝国的国王。
C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可知,由于借款的主要以平民为主,这一条款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A 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内容的含义,“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保护,其他选项不能反映出材料中的含义。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职责是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民众法庭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元老院是一个审议的团体,它在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政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涌现出许多著名学者。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被马克思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C项符合题意;德谟克利特、柏拉图、苏格拉底只是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排除ABD三项,故选择C。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
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利建立津贴制度是伯利克利改革的内容,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属于奴隶制时期,不属于封建时代,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C项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
本题的关键词是“封建时代”。
2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激化、种族之间矛盾尖锐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