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塘清塘需谨慎,药物残留危害大
- 格式:docx
- 大小:91.92 KB
- 文档页数:3
河蟹塘清塘需谨慎,药物残留危害大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整个水环境越来越恶劣,各药物残留严重超标;苏北地区的河蟹养殖业也不另外,甚至部分地区的蟹农在高温时期不敢采用外源水。
当前,河蟹养殖者必须对药物残留引起高度重视。
笔者就苏北地区河蟹塘主要清塘药物(菊酯类,生石灰,有机磷类,漂白粉,皂角素等)作用机制、特点进行总结归纳。
1、菊酯类
常见的有甲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
通过干扰神经机制,引起过度兴奋,痉挛最后引起死亡。
塘面上留水30cm,建议用量100-200g/亩,浸泡一个星期,解毒放水重复3次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河蟹对菊酯类特别敏感,菊酯类半衰期长,在使用后,黏附在池塘底部,随着温度升高逐渐被释放出来,导致河蟹中毒,蜕壳延迟半个月或者蜕壳不遂死亡,一定要多次解毒换水才能放养蟹种,最好在放养前先试苗,安全后方可大量放苗。
一般菊酯类用于龙虾较多的蟹塘。
2、生石灰
主要成分氧化钙,洒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钙,使水体成强碱性,同时释放大量的热,使水生生物蛋白质变性,失活。
使用量100-300kg/亩,塘面上留水10-20cm,全池泼洒后浸泡7-10天。
生石灰不仅可以清塘时使用,也可以在养殖期间使用,可以改善池塘底质,调节水
体酸碱度,补充水体的钙溶解量,具有很好的消毒杀菌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对水草伤害大,养殖期间使用量要适当;同时泼洒时产生大量热不便操作,容易潮解不便保存。
3、有机磷类
主要以敌百虫为主,通过抑制体内细胞酶活性,破坏机体功能从而引起生物体死亡。
使用量500-800g/亩,塘面上留水30cm,泡塘5天左右。
有机磷类呈酸性,降解速度相对较快,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宜用金属容器存储且不宜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生石灰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一般蟹塘出现抖抖病,使用后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4、漂白粉
含氯的的消毒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氯化钙;溶水后可以释放活性氯,使生物体蛋白质变质失活。
使用量50-100kg/亩,泡塘时间3天即可。
药效快,分解也快,泡塘1个星期即可放养蟹苗。
需要注意的是,对水草有伤害作用,养殖期间减少使用量,见光易分解,需避光保存。
5、茶皂素
从茶籽粕中提取的;通过改变细胞渗透压,使细胞膜破裂从而引起死亡,主要与含亚铁的血红素发生作用,虾蟹的耐受力要远大于鱼类。
塘面上留水30cm,使用量10-20kg/亩,泡塘5-7天。
残留少,对野杂鱼杀灭效果好,对虾蟹、水草、水质无影响,但对螺蛳有一定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2017年河蟹销售已渐入尾期,部分塘口已经清塘、干塘,蟹农在选择清塘药物时一定需谨慎,根据自己塘口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塘药物,清塘后一定做好解毒、多次换水等操作;药物残留不仅减少河蟹产量、降低规格,甚至放苗1个月内引起河蟹泛塘。
作者:魏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