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 格式:pdf
- 大小:309.21 KB
- 文档页数:4
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A、B两物体如图叠放,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粗糙竖直墙面向上匀速运动,则A的受力个数为()
A.2B.3C.4D.5
第(2)题
荡秋千,是一项在生活中常见且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
一同学进行荡秋千表演,已知秋千的两根绳子均为10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kg。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踏板的速度大小为8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 )
A.425N B.395N C.800N D.820N
第(3)题
图甲所示是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其原理简图如图乙所示,在板状收集器A与线状电离器B间加恒定高压,让废气从一端进入静电除尘区经过净化后从另一端排出,其中一带负电的尘埃微粒沿图乙中虚线向收集器A运动,P、Q是运动轨迹上的两点,不计微粒重力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不考虑微粒运动过程中的电荷量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点电势比Q点电势高B.微粒在P点速度比Q点的大
C.微粒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Q点的大D.微粒在P点具有电势能比Q点的小
第(4)题
铀核是核反应主要原料之一,其中一种核反应方程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是重核裂变反应,其中是中子
B.该核反应产物的放射性可以通过人工手段去消除
C.该核反应产物的结合能之和等于核反应前反应物的结合能之和
D.核反应时释放能量,根据,核反应后的总质量数减少
第(5)题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固定在斜面底端,t=0时刻,一物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直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的速
度v和加速度a随时间t、动能E k和机械能E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第(6)题
一遥控小车在遥控器控制下在水平地面上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碰到前方挡板后反弹,小车与挡板作用时间不计,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两斜线的斜率相等。
以静止开始运动起点为坐标原点,以小车开始运动时刻
为t=0时刻,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小车运动的图像是( )
A.B.
C.D.
第(7)题
极光是由太阳发射的高速带电粒子受地磁场的影响,进入两极附近时,撞击并激发高空中的空气分子和原子引起的。
假如我们在北极地区仰视,发现正上方如图所示的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弧状极光,则关于这一现象中的高速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带负电
B.该粒子轨迹半径逐渐增大
C.若该粒子在赤道正上方垂直射向地面,会向东偏转
D.地磁场对垂直射向地球表面的该粒子的阻挡作用在南、北两极附近最强
第(8)题
天文学家分析观察数据,发现了目前最大的超大质量双黑洞,总质量相当于280亿倍太阳质量,黑洞之间相距24光年,若两者围绕其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太阳质量和引力常量,则可以计算出()
A.任意一个黑洞的密度B.黑洞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
C.黑洞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D.黑洞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三峡水力发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三峡水库蓄水后,平均水位落差约为100m,水的流量约为。
船只通航需要约的流量,其余流量可全部用来发电。
水流冲击水轮机发电时,水流减少的机械能有20%转化为电能。
则三峡
发电站( )
A.最大功率约为
B.年发电量约为
C.天发电量能充满约辆新能源汽车
D.通航一天流失的能量
第(2)题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一直角三角形abc,ab与ac夹角为30°,bc边长10cm,d为ab边中点。
电场方向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a、b、c三点电势分别为1V、9V、7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点电势为4.5V
B.d点电势为5V
C.场强大小为40V/m方向由b指向a
D.场强大小为10V/m,方向由c指向b
第(3)题
如图所示,小物块质量,长木板质量(假设木板足够长),各接触面摩擦系数从上至下依次为,
,小物块以初速度向右滑上木板,木板初始受力F为14N,初速度为0,F维持1.5s后撤去,以初始状态为计时起点,
,则( )
A.经过1s二者速度第一次大小相等
B.速度第一次大小相等后二者一起加速,再一起减速
C.小物块相对长木板向右最远运动3m
D.经过1.625s二者速度第二次大小相等
第(4)题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在力F(大小可以变化)的作用下沿图中虚线由A至B做竖直向上的匀速运动.已知力F和AB间夹角为θ,A、B间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力F大小的取值范围只能在0~
B.电场强度E的最小值为
C.小球从A运动到B电场力可能不做功
D.若电场强度E=时,小球从A运动到B电势能变化量大小可能为2mgd sin2θ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手中有如下的器材: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若干、铁架台、纸带和复写纸、毫米刻度尺、天平、重锤等.
(1)其中在本次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
(2)在某次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清晰的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数据所示,所用交流电源的频
率f=50 Hz,设重锤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g= 9. 8m/s2.打下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 B=_____________m/s;打点计时器自打
下B点开始到打出E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 p=___________J,重锤的动能增加量△E k=_____________J.(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____________关系,打点计时器自打下B点开始到打出E点的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
第(2)题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实验中,用一个被压缩的弹簧沿粗糙水平面弹出一个小物体,测得弹簧被压缩的距离和小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
d/cm 1.00 2.00 3.00 4.00
x/m 1.00 4.029.0116.02
(1)由此表可以归纳出,小物体滑动的距离与弹簧被压缩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为x=___(式中的常量用表示).
(2)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被压缩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为=____ (式中的常量用k
2表示).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将质量均为1.5kg的两个小球A,B从地面上同一点先后竖直向上抛出,初速度分别为和,重力加速度大小,设空气阻力大小恒为9N,小球可视为质点,求:
(1)若两球未相碰,从抛出到返回抛出点A球所受空气阻力的冲量的大小;
(2)若要使A球抛出后与B球相遇在B球运动的最高点,B球应滞后多少时间抛出?
第(2)题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1Ω.电阻R1=6Ω、R2=5Ω、R3=3Ω,电容器的电容C=2×10−5F.
(1) 若将开关S闭合,电路稳定时通过R2的电流I为多少?
(2) 断开开关S后,通过R1的电荷量q1为多少?
第(3)题
玻尔建立的氢原子模型,仍然把电子的运动视为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他认为,氢原子中的电子在库仑力的作用下,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电子质量为m,元电荷为e,静电力常量为k,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为r1.
(1)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可等效为环形电流,求此等效电流值.
(2)氢原子的能量等于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动能、电子与原子核系统的电势能的总和.已知当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时,点电荷电场中离场源电荷q为r处的各点的电势.求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的能量.
(3)处在激发态的氢原子向能量较低的状态跃迁时会发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光,形成氢光谱.氢光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下面的巴耳末—里德伯公式来表示
,n ,k分别表示氢原子跃迁前后所处状态的量子数.k=1,2,3,……对于每一个k,有n=k+1,k+2,k+3,……R称为里德伯常量,是一个已知量.对于的一系列谱线其波长处在紫外线区,称为赖曼系;的一系列谱线其波长
处在可见光区,称为巴耳末系.用氢原子发出的光照射某种金属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赖曼系波长最短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U1;当用巴耳末系波长最长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U2.真空中的光速为.求:普朗克常量和该种金属的逸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