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8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POM)是一个涵盖了企业生产和运营活动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组织、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有关运作和生产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成为能够有效管理企业生产与运营的专业人才。
课程内容1. 运作管理概论•运作管理的定义和范围•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运作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趋势2. 生产策略与规划•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制定•产品开发和设计•产能规划和需求预测•生产调度和排程3.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供应链网络设计和优化•供应链协调与合作•供应链风险管理4.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方法•六西格玛和业务过程改进•质量认证和认证体系5. 现代生产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在生产中的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的使用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学生将能够:1.理解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生产策略和规划的方法和工具,能够进行产品开发、计划调度和需求预测;3.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设计和优化供应链网络;4.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能够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5.了解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能够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技术改进生产流程。
教学方法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通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2.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训和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参观企业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生产和运作活动,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4.作业和项目: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和项目,独立或小组完成相关任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代码:030137二、课程类别及性质:工商管理专业必修课三、课程学时学分:54学时(教学:54实践:0)3学分四、教学对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五、课程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马士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六、开设系(部):工商管理系七、先修课:管理学、市场营销、运筹学、物流管理、质量管理【教学目的】随着企业生产管理实践的丰富以及对于生产理论的深入探讨,生产与运作管理逐步成为较为完整的体系。
本课程讲述基本的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基本概念、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维护与改进等方面,介绍有关企业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提供的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先进生产方式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生产理论并掌握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过程,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及掌握MRP、JIT、ERP等先进生产方式。
坚持理论与案例教学并重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结合案例和讨论使学生熟练掌握生产与运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和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基本概念(3学时)第一节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基本要求:理解社会组织的概念,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服务业的兴起的基本原因,理解生产的概念并且了解生产概念的扩展,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
重点: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管理;第二节生产运作的分类基本要求:理解生产运作的两种基本分类:掌握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的基本的特征。
重点: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的基本的特征第三节生产运作的类型基本要求:了解生产类型的划分的类型,理解不同生产类型的特征,掌握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效率的途径。
重点:不同生产类型的特征;难点: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效率的途径第四节能力与需求的匹配基本要求:理解供需链的概念,供需链瓶颈及其对生产运作管理的影响,掌握如何使生产运作能力适应需求的变化,了解理想的供需关系:准时生产。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具体涵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生产运作系统布局、质量管控、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
产生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展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生产与运作管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代特征: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绿色生产,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产运作的分类根据产品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生产运作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原材料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服务性生产:指不通过物质产品的转化,直接为顾客提供所需服务的过程,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4.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涉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空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设施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布局、设备布置、工作站设置等,目的是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时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问题,包括作业计划、流程控制、交货期管理等,目的是确保生产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生产与运作战略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基本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执笔人:制定时间: 2010年8月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生产与运作管理英文名称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课程代码090011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分3总学时48开课学期第五学期修读类别必修课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等先修课程市场营销、运筹学主讲教师胡彪、许彦、王秀丽、李国刚考核方式及各环考试课,平时成绩(含实验课)20%,期末考试80%节所占比例课程概要本课程系统讲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内容包括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战略管理、新产品开发与选择、生产设施选址与布置、计划与控制、供应链管理、先进生产管理方式。
是工业工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
教学目的及要求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制造业及相关领域所有管理过程中最为基本的环节,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驾驭任何制造系统的能力,学习该门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以计划组织与控制为主线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技能。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陈荣秋、马士华编著,《生产与运作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版教学参考书如下:[1]Richard B.Chase,Nichoals J. Aquilano,F.Robert Jacobos 《Operation Management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ninth Edi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Jay Heizer Barry Render,《Operation Management》 Sixth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2001年9月第1版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部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第一章基本概念(讲课6学时)课时细分:典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业务流程、生产与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3学时,生产运作的分类、生产能力等3学时。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简称POM) 是一个涵盖生产过程和运作决策的管理学科,它关注如何优化资源使用,以实现组织目标。
本章将介绍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目标和重要性,以及其在组织中的职能和作用。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管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中与生产和运作过程相关的决策和活动。
具体而言,它包括产品开发、物料管理、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或服务质量。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生产和运作过程,以满足组织的需求。
通过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等手段,生产与运作管理旨在为组织创造价值,并提高其竞争力。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性生产与运作管理对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加组织的利润。
其次,通过优化产品或服务质量,生产与运作管理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再次,它还可以通过有效管理物料和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因此,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生产与运作管理在组织中的职能和作用生产与运作管理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和作用。
首先,它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和调度,确保生产按时交付,并满足客户需求。
其次,它负责物料管理,包括采购、库存控制和供应链管理。
再次,它负责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生产与运作管理还负责质量管理,包括品质控制、问题解决和持续改进。
通过这些职能和作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确保了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五、结语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关注如何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章概述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目标和重要性,以及其在组织中的职能和作用。
《⽣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纲《⽣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纲(Production and 0perations Management)总学时:54 学分:3⼀、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专业主修2、开课学期:53、适⽤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4、课程修读条件:管理学原理、运筹学5、课程教学⽬的:本课程的教学⽬的在于使学⽣掌握⽣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
要求学⽣牢固掌握⽣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法,了解⽣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及其最新理论和⽅法。
基本具备灵活利⽤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教学基本要求或建议:本课程要求采⽤多媒体课室进⾏教学,每章内容配置⼀定量的作业题和案例。
授课过程要求穿插1-2次的⽣产运作现场参观。
课程结束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也可结合专业实习进⾏。
通过实践环节锻炼,加深学⽣对本课程理论的掌握程度,提⾼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三、内容纲⽬及标准:(⼀) 理论部分学时数(100%)第⼀章基本概念[教学⽬的] 掌握⽣产运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产运作系统的结构和运⾏原理、分类及其特点,⽣产运作管理原则和要求、对象和内容结构体系、运⾏环境,了解现代⽣产运作理论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运营系统概念、类型的认识,运营组织的要求,⽣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和内容体系.第⼀节运营系统及其管理⼀、组织⼆、⽣产/运营系统三、⽣产与运作管理四、⽣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体系(⼀) 运营系统的总体战略(⼆) 运营系统的设计(三) 运营系统的运⾏(四) 运营系统的维护第⼆节运营系统分类⼀、制造性⽣产与服务性运营(⼀) 制造性⽣产1. 连续型⽣产与离散性⽣产2. 备货性⽣产与订货性⽣产(⼆) 服务性⽣产1. 分类2. 特点第三节运营系统构成⼀、运营系统设施构成(⼀) 制造型运营系统设施构成(⼆) 服务型运营系统设施构成⼆、运营系统物流构成(⼀) 制造型企业物流系统(⼆) 服务型企业顾客流与物流系统三、运营系统信息流构成(⼀) 制造信息流构成(⼆) 服务信息流构成第四节运营过程的组织⼀、产品⽣产过程的概念⼆、组织⽣产过程的原则(⼀) ⼯艺专业化原则(⼆) 对象专业化原则三、组织⽣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四、零件在加⼯过程中的移动⽅式(⼀) 顺序移动(⼆) 平⾏移动(三) 平⾏顺序移动第五节⽣产与运作管理发展与趋势⼀、发展史;⼆、发展趋势;三、竞争因素的变化;四、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五、能⼒与需求的协调;六、理想的供需关系;七、集成的概念;⼋、集成的作⽤;第⼆章运营战略[教学⽬的] 了解现代企业的⽣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对企业运作系统的影响,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理论,掌握⽣产运作战略的内容,⽣产与运作战略决策⽅法。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产与运作管理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学时:32学时。
其中讲授24学时,实践8学时。
学分:2学分开课学期:第4学期大纲执笔人:XX大纲审核人:XX制定时间:20XX年XX月一、课程简介课程类型:学科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内容要点:《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管理学知识基础上开设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我国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有效得运营企业。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战略、企业选址、企业生产过程管理、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质量管理等内容。
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企业如何运营,使学生在步入企业之前对企业的运行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并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后续课程:公司治理结构与案例分析、内部控制二、课程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1.知识目标 1.1通用知识了解企业运营的全部流程、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学会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1. 2专业知识掌握企业战略研究方法、选址的步骤与方法、生产过程管理方法、客户服务及质量管理相关方法。
2.能力目标 2. 1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制定生产计划,优化运作管理方法,会运用选址与规划的方法,能综合客户关系与产品服务,优化企业战略2. 2获取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对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运用本学科、本专业常规方法手段获取并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素质目标 3. 1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通过丰富的课程案列学习,并结合其他课程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经济生产管理专业素养。
3.2树立正确的生产运作意识形态通过课堂学习、课后实践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形成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应具备的企业经营管理意识形态。
3.3具备生产与运作职业意识通过完整的课内课程教学和模拟实践,使得学生体会企业的生产运作全套流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总学时: 64(理论学时32践学时32)适用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先修课程:管理学、管理经济学后续课程: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管理二、课程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工商企业管理专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生产与运作是企业的三大基本职能(财务职能、生产与运作职能、营销职能)之一。
企业把人力、设备、物料、信息、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通过生产与运作过程加工转换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服务)。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掌握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科学方法,通过合理配置各项资源,达到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最终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等目的。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已经成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及从业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设置为学生今后的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理论学习通过结合校内实训和社会调研、暑期社会实践、企业顶岗实践等方式,熟悉对企业实际生产与运作管理过程。
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注重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方法,利用相关技术和软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晦涩难懂的理论,让学生通过各项任务的操作熟悉整个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过程的关键。
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在理论上,更主要在动手能力上有良好的效果,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用学到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的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
能力要求:(1)了解生产运作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把握生产运作管理与企业其它职能管理(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之间的关系;(2)全面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体系;(3)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常用方法和技术;(4)学会借助一定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条件教学场所要求:多媒体教室、实训室、讨论室`教学仪器设备要求: 电脑、手机、实训软件、手机软件等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计划(于教学进度表填写即可)六、考核的内容及要求考核内容:本课程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自学部分不做考试要求;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30%)和期末成绩(40%)的比例,其中,实验成绩计入平时成绩(沙盘比赛取得名次的可加分)。
生产与运作管理培训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技能,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生产过程和运作流程。
课程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计划与控制:学员将学习如何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确定生产数量、时间表和资源需求,并了解如何进行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以确保生产进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
2. 质量管理:课程将介绍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3. 库存管理:学员将掌握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包括订货点和经济订货量的确定,以及如何通过准确的库存记录和及时的库存补充,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
4. 运营优化:课程将介绍如何优化生产和运作流程,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成本的最小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运作效率。
5. 供应链管理:学员将了解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包括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物流管理等内容,以确保供应链的顺利运作,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及时交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全面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解决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生产与运作管理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掌握有效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技能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管理人员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全面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解决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其中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是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生产与运作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在质量管理方面,本课程将涵盖制定高效的质量管理计划的方法,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策略,以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客户的期望和要求。
学员将学习如何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如六西格玛、质量功能展开等,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另外,本课程还将重点介绍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生产运作管理》一、课程简介1.教学内容简..本课程是经管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 也是工程类各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 了解本课程最新理论和方法。
使学生具备灵活利用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和服务企业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1)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2)运营战略与竞争力;(3)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4)生产系统的布局与布置;(5)劳动组织设计;(6)随机服务系统;(7)生产能力计划;(8)总体计划;(9)生产作业计划;(10)项目型生产计划;(11)生产控制的概念;(12)生产进度控制;(13)库存控制;(14)成本控制;(15)MRP/MRPII/ERP;(16)精益生产;(17)大规模定制与供应链管理;(18)运营管理中的绿色理念与方法。
2.学习目标(1)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2)熟悉生产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3)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方法体系;(4)能够运用生产运作原理与方法解决企业中的生产计划、库存、成本等问题。
3.重点(1)生产运作过程组织;(2)生产运作计划;(3)物流需求计划与制造资源计划;(4)生产运作现场管理。
4.难点(1)生产运作系统设计;(2)生产计划与控制。
5.学习要求具备《管理学》、《高等数学》等课程基础知识, 通过实地调研或者网络媒体等方式对企业管理具备一定感性认识, 认真阅读课程教程, 主动查阅相关课外资料, 积极参与课程学习过程的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
二、大纲1.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在介绍生产系统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生产系统设计的基础上, 强化生产与运作战略、现代生产运作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 并着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 分析和讨论各类典型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计划与最优控制问题, 为深入研究新型生产运作管理系统提供新的思想和理论分析工具。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简介
撰稿人:王磊
课程名称:生产运作管理
英文名称: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课程代码:182007
开设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管理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行课程:运筹学、管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内容简介:生产运作是研究人力、物料、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变换为有形产品和/或服务(无形产品)的过程。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和非制造业的服务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它涉及生产系统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包括生产系统的设计、构建、运行与维护四个大的阶段。
在介绍生产系统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生产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强化生产与运作战略、现代生产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并着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和讨论各类典型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的计划与最优控制问题,为深入
研究新型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提供新的思想和理论分析工具。
参考教材: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理查德B.蔡斯,尼古拉斯.J.阿奎拉诺,F.罗伯特.雅各布斯著,任建标等译,《运作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3版;2011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考核说明
课程名称:生产与运作管理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专科)
启用时间: 2011年3月
主持教师:刘乃民
编写日期: 2010年12月20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考试中心
一、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
2.启用时间
从2011年春季开始使用。
3.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使用学生对生产及其运作过程有比较明确和全面的认识,并对生产与运作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
理解生产运作系统、产品质量、生产运作计划、库存、设备是如何在生产运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并能够对上述专项管理活动的组织、计算以及改进有明确的认识。
4.考核依据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生产与运作和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张仁侠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制定的。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5.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分为两种形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70%。
课程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者,方可获得课程的相应学分。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目的
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控,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与地方电大老师共同实现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
通过形成性考核,使学生通过练习,强化和巩固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应用,并使学生能够对实践中的和生活中的生产运作管理实例有一个自觉的了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并为终结性考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考核手段
形成性考核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
3.考核形式
形成性考核由计分作业和平时表现构成。
4.形成性考核各形式所占比重及计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按百分制计分,每次形成性考核任务也按百分制计分。
形成性考核任务由纸质作业和综合评价组成,其中纸质作业4次,由中央电大布置,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80%;综合评价由地方电大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预习情况、提问发言情况、学习笔记、面授辅导出勤情况等综合确定,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
5.形考要求
(二)终结性考试
1.考试目的
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
旨在评价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基本理论的灵活运用程度。
2.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控制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之内。
(2)考试命题覆盖本课程教材1—10章,突出重点。
(3)每份试卷所考的内容,覆盖本课程所学内容的70%以上的章节。
(4)试题应难易适中,可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程度,所占比例大致为:容易占30%左右,适中占50%左右,较难占20%左右。
3.考试手段
终结性考试采用纸质考试。
4.考试方式
终结性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5.考试时限
终结性考试时间长度是90分钟。
三、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解答举例
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分析题和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题2分)
1.六西格玛管理的设计目标是: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
A.缺陷次数 B.波动性 C.缺陷概率 D.波动概率
2.素养是要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活动后在达到一种()
A.常态 B.思想境界 C.习惯D.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
1.在定置管理中,物的定置三要素体现在()
A.物的存放场所 B.物的存放姿态 C.现场标志
D.人与物的结合 E.物与场所的结合
2.按照库存的作用可以将库存分为()
A.经济库存 B.安全库存 C.周转库存 D.调节库存 E.在途库存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简述流水线生产的优缺点
(四)论述分析题(20分)
结合宾馆银行接待投诉绘制其流程图(要求不少于10个步骤)
(五)计算题
1.某流水线生产实行每天三班制,每班有效工作时间为7.5小时,现每天计划产量1000件,求该流水线节拍,若每10件为一批,求流水线节奏。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A.2.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E
(三)简答题
流水线生产的优点表现在:
第一,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
在流水线的每个工作地上仅承担一个或极少几个工序加工就可以了。
由于加工内容高度一致,属于大批大量生产,因而大大提高了专业化程度。
第二,生产节奏性强。
是按照一定的节拍或节奏有规律的连续的进行生产,使生产的均衡性加强。
第三,生产过程封闭性强。
自成系统,便于控制、协调。
第四,流水线上各工序之间生产能力可相对控制。
由于工序间多采取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短,使生产过程保证比例性、平行性、同步性。
从流水线生产具备的优越性看出,流水线生产能满足市场对产品大批量需求,使产品成本低、效率高、供应快,而流水线生产本身又有利于管理,形成了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企业进步的优势。
流水线的缺点表现在:
第一,流水线生产的自身设置决定了流水线有一些不足,突出之处是它只能生产一种或一类产品,一旦市场需求变化了,它的适应变化能力则往往跟不上,这一点在生产现实中表现比较突出。
第二,流水线生产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它的最大产量在流水线生产上是固定的,搞超产受到了制约。
第三,流水线生产,由于操作者始终固定在一个工作地或工序上,进行重复性劳动,给工人身心带来了一些不当的影响,应定期轮换工作内容,适当做一些调节。
(四)论述分析题
(五)计算题
1.分钟)(35.11000/605.73/=⨯⨯==N Fe r
分钟)(5.131035.10=⨯=⨯=Q r r
四、课程考核的相关内容
终结性考试命题按重点掌握、掌握和了解三个不同层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其中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试题比例的70%,掌握的内容约占试题比例的20%,了解内容约占试题比例的10%。
各章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章 生产运作管理导论
重点掌握:
1.生产运作管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