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柔廖成长三角区—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典范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6
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位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最西端,与泰王国、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
金三角经济特区起源于东盟经济旅游开发区。
2007年4月,老挝中央政府和赵伟先生旗下公司签订开发协议,在老挝波乔省东鹏县境内设立东盟经济旅游开发区,开发面积827公顷(8.27平方公里),规划将其打造成为金三角独具风格的“木棉旅游小镇”。
经过近三年的投资建设,开发区已经面貌一新,从一个传统落后的东南亚村庄逐渐具备了现代化城镇的雏形: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坚固宽阔的滨江长堤、独具特色的老挝第一安置村庄、拔地而起的建筑群,以及自然生态的热带农业基地等。
诚挚的态度和快速的发展赢得了老挝中央政府的信任,结合政府越来越开明的改革开放政策,开发区迎来了一次巨大的飞跃。
2010年2月,经过东盟经济旅游开发区的申请、政府的审查和批准,老挝发布《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波乔省东鹏县金三角经济特区的组织、活动和管理政令(总理府第090号)》,正式批准成立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规划建设面积10227公顷(约102.3平方公里),除涵盖原东盟经济旅游开发区范围并扩大成为特区中心区外,还增加了:班磨地区(规划工业区)、苏万那空地区(规划历史佛教文化旅游区)、金龙山原始森林地区(规划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区)。
金三角经济特区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旅游立区”的发展目标。
特区背倚横断山脉余脉——金龙山、面朝中南半岛母亲河——湄公河,拥有深厚的东南亚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在近代尤其以殖民史和毒品史闻名于世。
丰富的历史资源、世界闻名的宣传便利性、“一眼看三国”的地理特殊性、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四季无冬的热带季风宜人气候、温和淳朴的民俗民风以及先行且优的泰国旅游产业范例均使得金三角经济特区拥有了良好的多元化旅游产品开发基础。
特区的正式成立以及金木棉集团的巨额资金投入使得在特区发展旅游产业拥有良好的政策和经济保障。
除旅游产业外,金三角经济特区思及当地劳动力水平以及传统经济优势,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出台旅游配套服务业、生态农业、金融服务业以及特色资源加工业等适宜产业的发展鼓励政策,以期形成“旅游立区”与“配套产业并进”良好发展局面。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一、合作发展宗旨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以澜沧江—湄公河为纽带,以“同饮一江水、共建幸福家园”为理念,以推进次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开发和开放为动力,以项目合作为突破口,坚持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合作机制,按照WTO和次区域合作总体框架及各项协议的要求,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发展合作伙伴关系;沟通次区域陆上大通道,实现次区域与中国、东南亚和南亚市场的对接;营造一个适合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的环境;通过对话确定共同实施的项目,建设经济走廊、产业带,使次区域合作得到扩大和发展,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尽快形成;把次区域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验示范区和陆域经贸区;创造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改善次区域生态环境,实现次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顺应世界经济大潮,增强次区域国际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共建次区域一体化经济,建立稳定而长久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计划时间和年限计划编制基准年为2002年,计划年限为2004—2008年,2008年后作远期展望。
三、次区域预期发展目标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阶段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
近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东南亚国家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和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预计2004年—2005年,次区域国家GDP和对外贸易额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相互投资稳步增加,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基本实现已有或新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信息通讯的畅通,为货物进出口和人员往来提供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较好地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与自由贸易区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争取“泛亚铁路”东线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将大通道建设上升为联合国促进次区域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加大投入,促进大通道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中期:次区域国家的GDP、外贸进出口额和外资利用率继续稳定增长,境外投资力度明显加大,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三产业的比重有较大增长,各国产业结构趋向合理;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大提高;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重要口岸和城镇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提高城镇化水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次区域各国一些重要沿边结合部,即泰国北部清莱府与缅甸交界地区、中国西双版纳磨憨与老挝么丁交界地区、中国河口与越南老街交界地区、中国德宏瑞丽与缅甸木姐交界地区等,建成重要的经济园区和生产基地;争取泛亚铁路中、西线开工建设。
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广西外贸发展的提升路径作者:覃敏聿罗丽萍来源:《今日财富》2024年第15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区域贸易合作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策略。
近两年,RCEP协议的生效为成员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窗口,正积极应对新一轮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注重提升科技含量,推动外贸升级,主动抢抓机遇。
为此,广西应借RCEP之力,从加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扩大水产品的出口量、发展现代临港产业、深化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合作、发展海上物流和运输业等路径着手,积极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区域贸易合作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策略。
在亚太地区,RCEP协议的生效为成员国创造了更为广泛的贸易机会,降低了贸易壁垒,提高了贸易便利性。
这将有助于推动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在成员国之间流通,促进区域内贸易的蓬勃发展。
广西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参与RCEP协议的外贸发展前景一直备受关注。
RCEP政策红利在广西逐年显现,根据南宁海关统计,2023年共签发2381份RCEP原产地证书,同比增长28.56%,签证金额13.12亿元,同比增长49.61%;企业自主出具RCEP原产地声明188份,同比增长10.1倍,涉及金额1.49亿元,同比增长10.62倍。
当RCEP还处于谈判阶段时,就有学者研究了RCEP成员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政策调整和意图,发现RCEP使得东亚国家和澳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变得更紧密,从而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有学者通过运用GTAP模型,分析得出RCEP实现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将有效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也有外国学者运用比较分析,认为RCEP相较于东盟自由贸易區、“东盟+1”“东盟+3”等区域贸易协定,是东亚国家更为理想的选择。
随着RCEP即将生效,东亚国家贸易合作“朋友圈”扩大,RCEP作为一个互惠互利的高质量自由贸易协定,其在亚太区域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RCEP的到来将显著提升成员国经济一体化水平,不论是对于推动东亚区域的整体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还是全球贸易和经济福利增长,都起到了正面作用。
微专题十二推动中国-东盟融合进展的新一代【背景材料】2022年7月26日,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闭幕。
其间,第四十九届东盟外长会、中国—东盟(10+1)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东亚峰会外长会和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相继进行。
通过中国与参会国家,特殊是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系列外长会始终保持对话与合作的基调,为今后中国—东盟关系开拓了奇特的前景。
在中国—东盟(10+1)外长会上,中方强调连续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愿与东盟以纪念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推动双方关系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迈向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针对有个别国家外长在东亚峰会外长会发言中提及南海仲裁案,王毅表示,仲裁从程序和法律适用、事实认定以及证据采集等多方面都布满了疑问和谬误。
概括起来就是“三个不合法”:一是仲裁的提起不合法;二是仲裁庭的成立不合法;三是仲裁的结果不合法。
中国实行的立场完全正值,目的是维护国际公正与正义,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本次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议聚焦合作、进展。
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总理通伦·西苏里在东盟外长会开幕式致辞时说,在过去49年中,东盟经受种种考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往来不断增加。
作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东盟已经形成单一市场与生产基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6万亿美元。
2022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
假如说这25年是中国—东盟关系的成长期,将来25年就是双方关系的成熟期。
成长期的关键词是从无到有,中国已经跟东盟之间建立起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构架,而成熟期的关键词是提质升级。
【考点链接】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1.税收的作用。
当前,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而消退税收障碍已成为税收国际协调的重要特征,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税收国际协调的历史进程应与地区税收国际协调的一般步骤大致相同,即关税协调、其他间接税协调和直接税协调。
东盟南部增长区东盟南增长三角是东盟最早出现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域,1990年正式建立。
这一经济合作区最初只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柔佛州和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因此又被称为“新柔廖增长三角”。
东盟南增长三角发起之始,其合作主要集中于新加坡和印尼廖内群岛中的巴淡岛以及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因而曾被称为“新加坡柔佛巴淡增长三角”,或是“新柔廖增长三角”(Sijori,Singapore的Si,Johor的jo和Riau的ri)。
随着合作的不断推进,1996年扩大到包括马来西亚南部4个州和和1997年印尼的6个省,故后来又称为“新马印尼增长三角”(IMS-GT,Indonesia–Malaysia–Singapore Growth Triangle),有时也称为“东盟南部增长三角”。
南增长三角利用新加坡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结合马来西亚柔佛州和印尼廖内省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发展迅速,是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较为成功的范例。
一、成员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二、宗旨1994年12月17日,三国政府签署了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认为,该增长三角的发展应该是私人部门导向的和市场驱动的,私人部门应该是增长三角的“发动机”;政府的作用将是支持、鼓励和协助谅解备忘录下合作项目的成功实施,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推动增长三角区域内商品、服务、人员和投资的迅速自由的流动。
三、组织机制(一)部长级会议(Ministerial Meeting),部长级会议应该一年至少召开一次。
(二)高官会议(Senior Officials Meeting)(三)工作小组(Working Groups)(四)工商会议和工商理事会(Business Meetings and Business Council)四、决策机制。
RCEP释放巨大市场潜力惠及各国工商界文 /本刊记者 王莉莉2020年12月16日,中国贸促会举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交流研讨会,邀请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等RCEP成员国驻华使馆及商协会代表进行深度交流。
各国代表一致认为,各成员国应加快生效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做好权威解读和公共宣传,帮助企业充分利用RCEP带来的发展机遇,使得RCEP的优惠条款能够更快更好地惠及域内工商界。
促进东亚地区合作和世界经济复苏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表示,RECP的正式签署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面对疫情和单边主义冲击,RCEP对稳定和推进东亚地区合作和世界经济复苏具有重大意义。
“自贸协定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签署,更在于生效和实施。
RCEP作为一个高标准的自贸协定,实施后将带来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助于形成东亚地区一体化的大市场。
中国工商界期待RCEP各成员国能够尽快完成各自国内生效程序,推动这艘巨轮正式起航,使RCEP的各项利好能够早日惠及各国工商界。
”张少刚说。
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杨正伟表示,中方已经启动了RCEP国内协定核准程序,力争在6个月内完成生效的准备工作,预计在2021年5月底或6月初得到批准。
杨正伟特别展望了RCEP协定带来的机会。
一是RCEP会带动区域内货物贸易的增长。
“RCEP各成员将整体上对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并且采取了非常包容性的原产地累计规则。
还将推动更加深入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取消各种关税、非关税的壁垒,简化海关的程序,这都将进一步降低RCEP成员之间的贸易成本,推动区域内贸易的增长。
”他说。
二是RCEP将推动区域内产业链得到加强。
杨正伟强调:“RCEP有利于形成更加稳固的企业间的合作,特别是对上下游之间商业联系的建立都非常有帮助,对区域内形成更加富有强度、韧性的供应链取得支撑作用,并且也能使我们的供应链的效率得到提升,能够使海关合作和商业合作结合起来,使得供应链更具高效性。
区域主义视角下RCEP对亚洲各国经贸相互依存的促进作用、挑战及其对策建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李浩东京东大数据研究院 林 江摘 要:国家间的相互依存是统一的区域经贸一体化体系能够成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RCEP的签署过程表现出东亚国家间特殊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开放的区域主义理论指导下,为全球治理赤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提供了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
RCEP以其广覆盖和包容性的特点,有利于促进东亚各国主动优化产业布局,重塑东亚生产网络。
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后RCEP时代亚洲经贸合作还面临保护主义抬头、封闭的区域主义、日韩贸易摩擦等因素的阻碍。
为了更好地利用RCEP签署的契机发展亚洲经贸合作,我国应该支持开放的诸边主义,加速中日韩FTA谈判进程,加快推动FTAAP建设及中国加入CPTPP进程。
关键词:RCEP 相互依存 自由贸易协定 开放的区域主义中图分类号:F74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51(2020)23-0013-09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ComprehensiveEconomicPart nership,RCEP)正式签署,15个成员国经贸部长通过视频方式签署协定,这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协定成功启动。
①15国签署协议的同时也给印度未来再次加入预留了窗口。
RCEP自2011年由东盟首次提出,至今共进行了31轮谈判和4次领导人会议。
2020年,受疫情影响,RCEP的谈判和11月15日最后签署协议的第四次领导人会议都通过线上进行。
特别是,2019年11月第3次领导人会议之后,包括印度在内的16国领导人在联合声明中确认,除印度外的15国已经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准备第二年签署协议。
②评论界认为,RCEP15国决定在没有印度加入情况下签署协议,但是向印度敞开谈判大门。
之后,虽然在2020年,日本一度表态拒绝签署没有印度参与的RCEP,这使协议达成遇到一些波折,但是最终还是同意签署。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宣言(全文)文章属性•【缔约国】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条约领域】政治,外交,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经济,贸易,工业农业,环境资源能源,铁路运输•【公布日期】2024.11.07•【条约类别】声明/宣言•【签订地点】昆明正文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宣言——聚焦创新发展,共建美好家园(2024年11月7日,中国云南昆明)我们,柬埔寨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联邦共和国、泰王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政府首脑,举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八次领导人会议。
我们对全球成功控制疫情并恢复常态表示赞赏,同时意识到全球和各国经济除了失去增长势头外,还面临其他更广泛的长期挑战。
我们认识到GMS第七次领导人会议上核可通过的《GMS2030战略框架》正得到切实落实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该会议于2021年9月9日由柬埔寨以视频方式主办。
我们忆及在2021年GMS第七次领导人会议宣言中,曾重申致力于推进GMS合作,全面实现更加融合、繁荣、可持续和包容的次区域愿景,构建次区域命运共同体。
我们重申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和真正的多边主义;构建非歧视性、开放、公平、包容、公正、透明、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坚持协商一致、相互尊重、平等、共商互协、共建共享原则;通过促进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方向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
我们认识到为成功应对当前及未来挑战,亟需培育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的创新文化,通过构建鼓励创新、研究、适应行动及技术突破以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生态系统,确保各成员国多样化的经济能迈向转型发展阶段。
我们重申对区域合作一体化承诺,认识到各成员国命运紧密相连、要通过相互合作、共享知识、汇集资源、深化区域合作、协调政策、建立密切跨境通道等,充分释放经济联通的潜力,让次区域蓬勃发展。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领导人宣言》我们,柬埔寨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联邦、泰王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政府首脑与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齐聚老挝万象,举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三次领导人会议。
在柬埔寨金边和中国昆明举行的前两次领导人会议上,我们为大湄公河次区域规划了一个融合、和谐与繁荣的远景,通过了《次区域发展十年战略框架》,提出要加强联系性、提升竞争力和建设大家庭。
我们重申了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通过的GMS合作原则,强调GMS项目合作应灵活务实、注重实效。
我们注意到,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和区域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蓬勃发展,经济一体化加快,周边新兴市场崛起。
这些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仍有很多挑战。
在此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集中力量、深化合作,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我们应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快一体化建设,以充分利用GMS合作带来的机遇,以及应对上述挑战。
我们重申致力于实现融合、和谐与繁荣次区域的庄严承诺,决心继续携手努力、密切合作,改善次区域人民生活。
GMS经济合作的进展1992年以来,次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成果具体实在。
贸易投资与旅游日益拓展,人民之间的理解与互信明显增加、交通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
GMS合作取得的成就让我们深受鼓舞。
我们特别注意到,次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东西、南北、南部三条交通走廊基本建成,《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客货跨境运输协定》顺利实施,阻碍人员和货物跨境流动的壁垒大幅减少。
次区域人员流动成本降低、时间缩短,跨境货物流量增大,经济发展机会增加,各国联系更为紧密。
我们欢迎在中越、越老、老泰边境口岸初步实施《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客货跨境运输协定》。
我们还注意到次区域各领域合作都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能源领域,我们正新建一些发电和输电设施,为次区域开展电力贸易和建设电力市场奠定基础;在电信领域,我们已建好次区域电信骨干网络,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进入新阶段;在旅游领域,我们正在制订一项具体的行动计划,推动在未来五年内把次区域建设成单一旅游目的地;在农业领域,我们执行一项促进农产品跨境贸易、确保食品安全、改善农民生活的项目;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我们开展跨境传染病防控合作以及实施金边计划;在环境领域,我们实施应对次区域环境挑战的全面计划,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的试点;在贸易投资领域,我们执行《大湄公河次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显著改善了次区域商业环境。
商圈纪事BUSINESS STORY共享RCEP发展红利 树立疫后复苏良好范例文 /本刊记者 刘馨蔚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下称RCEP)。
为帮助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共享RCEP发展红利,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下称论坛)于2021年4月25—26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
论坛以“共促复苏、共享机遇、共谋发展”为主题。
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会长高燕在论坛上致辞指出,在百年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交织叠加的大背景下,RCEP的签署,意味着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正式启航。
这将有力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巩固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人才链,为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的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
RCEP将推动中国1/3贸易实现零关税RCEP成员国多为中国重要贸易伙伴,彼此之间经济联系紧密、企业往来频繁、合作成果丰硕。
高燕指出,作为全面、高质量、互惠的自贸协议,RCEP 将推动中国1/3的贸易实现零关税,还将带动相应的服务和投资开放,促进贸易便利化和营商环境提升,显著降低区域内企业的经营成本,带动企业重构区域内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优化区域内的商品流动、技术流动、服务流动、资本流动,形成很强的正面贸易创造效应。
据预测,到2025年,RCEP可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对外投资存量、GDP额外增长10.4%、2.6%和1.8%。
“青岛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经济节点的世界定位城市,在参与RCEP区域经贸合作中,具备天然地缘优势,深度参与RCEP经贸合作将为青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攻坚发展格局,提升战略空间提供重大机遇。
”高燕称。
目前,中国已向东盟秘书处正式提交RCEP核准书。
高燕呼吁,各国工商界持续做好其成员国相关工作,携手推动RCEP尽早生效实施。
她透露,中国贸促会已设立54家自贸协定地方服务中心,建立了自贸协定服务网,还将举办更多RCEP相关经贸活动,加大宣介培训力度,编纂政策解读手册,优化原产地证签发服务,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打造更多平台。
每日时事:2024年11月15日国内外时事新闻一、国内热点新闻国际高能物理学界高度关注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又有了新进展。
两卷本的CEPC《概念设计报告》11月14日在北京正式发布。
中科院高能物理探讨所所长、CEPC指导委员会主席王贻芳院士透露,CEPC预料于“十四五”支配时期起先建设,并于2030年前竣工。
CEPC支配是中国科学家于2012年提出的,旨在高能物理领域探究和理解希格斯粒子性质、宇宙早期演化、反物质丢失、找寻暗物质、真空稳定性等一系列未解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找寻新的物理规律。
11月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的管理,坚决遏制追星炒星等不良倾向,严格限制综艺节目嘉宾片酬。
对于综艺嘉宾片酬,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作出明确规定,全部嘉宾总片酬不得超过节目总成本的40%,主要嘉宾片酬不得超过嘉宾总片酬的70%。
政策调控之下,有消息称,一些综艺节目的明星嘉宾正在退还部分片酬。
此举意味着,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的节目模式难以为继,国产综艺节目或将迎来发展拐点。
11月15日至21日,习近平主席将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文莱和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在巴新同建交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见,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其次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这是中国为亚太合作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的重要外交行动。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加速演化,逆全球化和爱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亚太合作面临更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
作为全球经济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亚太对于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担当重要职责与使命。
随着2024年茂物目标期限接近,亚太经合组织合作也正迎来一个重要节点。
在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高官会上,亚太经合组织高官会议主席伊万·波马卢直言,经济不确定性和其他挑战威逼区域经济旺盛、一体化和稳定,希望各方团结一样,以更有成效和包涵性的方式应对挑战。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官方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征求看法稿)》以及起草说明,并向社会公开征求看法。
次区域次区域合作二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东亚经济高速增长并出现通过扩大内部需求-供给来促进自身发展的特征以及冷战结束后东亚各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在这种背景下,东亚出现了次区域经济合作这种新的经济合作方式。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亚的次区域经济合作踊跃出现,主要有新-柔-廖、珠-港-澳、图门江地区和澜沧江-湄公河地区的经济合作。
1989年,新加坡副总理吴作栋倡议,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之间的三角地带建立经济开发区,并称其为“成长三角”。
1990年6月,马来西亚、印尼政府对此表示赞赏,新-柔-廖经济合作进入探索阶段;1994年,新-柔-廖三方建立经济合作协调机制。
珠-港-澳经济区主要是由市场推动而形成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从“三来一补”为主的加工贸易阶段到“三资企业”为主的产业合作阶段再到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全面合作阶段的发展过程,是发展层次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成长三角”。
1. 定义次区域经济合作是相对于区域经济合作而言的,指若干国家和地区接壤地区之间的跨国界的自然人或法人,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在生产领域内,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而开展的较长时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其实质就是生产要素在“次区域”这个地缘范围内的趋向自由化的流动,从而带来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相应提高,主要表现为在这个地缘范围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因而,在经济范畴上,它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范畴。
2. 特征(1)通常只涉及成员国领土的一部分;因此,其失败的政治风险得以分散;(2)建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一个国家可以同时参加几个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3)具有不同于贸易集团的开放性,其产品市场和投资资本都主要或首要依赖于本次区域以外的地区,不歧视非成员国;(4)有别于出口加工区,合作范围十分广泛,通常包括贸易、投资、旅游、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等;(5)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主要靠参与方之间的“协调”;(6)地方政府是次区域合作的主体。
新柔廖成长三角一、新柔廖成长三角基本情况东盟南成长三角发起之始,其合作主要集中于新加坡和印尼廖内群岛中的巴淡岛以及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因而曾被称为“新加坡柔佛巴淡成长三角”,或是“新柔廖成长三角”(Sijori,Singapore的Si,Johor的jo和Riau的ri)。
随着合作的不断推进,1996年扩大到包括马来西亚南部4个州和和1997年印尼的6个省,故后来又称为“新马印尼成长三角”,有时也称为“东盟南部成长三角”。
新柔廖成长三角作为东盟区域内进行经济合作的重要试验地,已经成为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最成功的典范。
二、新柔廖成长三角成立情况和次区域合作的进展南成长三角是东盟最早出现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它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于1989年12月首先提出的,当时仅仅是发展“新加坡-柔佛(马来西亚)-巴淡岛(印尼廖内群岛的一个岛屿)成长三角”的构想。
1990年,这一构想得到印尼总统苏哈托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积极响应,印尼将合作范围扩展到廖内群岛的其他岛屿,故被称作是“新柔廖成长三角”。
1996年和1997年,该成长三角又被扩大到马来西亚南部的马六甲、森美兰、彭亨州和印尼的西苏门答腊、南苏门答腊、占碑、明古鲁、西加里曼丹等省。
(一)新加坡—柔佛州之间的双边合作新加坡与柔佛州的关系历来很密切。
自70年代末,新加坡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它把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工序转移到柔佛州,从而促进了柔佛州的经济快速发展。
成长三角计划实施前,新在柔总投资额为7.94亿马元(1981—1990年),约占柔外资的20%,位居第二;到1991年则上升为14.3亿马元(约合5.8亿美元),占23%,上升到第一位;1993年第一季度批准外来投资额1.19亿马元,其中新加坡为0.476亿马元,占40%,比重继续增大。
”(二)新加坡—廖内群岛之间的合作印度尼西亚政府为吸引外资流入,采取工业园和工业区的形式进行成片开发,外资可在岛上的投资项目持有100%股权。
北部湾开发与深圳开发十大对比——30年河东30年河西深圳经济特区:1.时间:1979年2.区位优势:背靠香港、位于珠江三角洲3.中国经济增长级:第一级4.国家领导关怀:1979年春邓小平亲临5.一手颂歌:《春天的故事》6.主要投资方式:国家、部门投资(引进金融产品:股票)7.主要特征:建设“深圳速度”8.国家态度:改革开放政策、文件9.调控人员方法:拉铁丝网、办边防证(控制过量人群流,解决地区承能力)北部湾新经济改革特区1.时间:2006年开始2.区位优势:依托中国-东盟、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功能定位:中国政府给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侍暴口早北部湾、服务。
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进开发建设,努力建设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3.中国经济增长级:第四级4.国家领导关怀:06年8月胡锦涛亲临北部湾指出: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级国家主席-胡锦涛明确指出: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新的一极是什么?1979年的第一个春天,深圳珠海的大开发带动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同时,也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称之为第一极;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激发长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称之为第二极;2000年以天津新区的开发带动了渤海湾的经济活跃,称之为第三极;广西北部湾的开发称之为第四极。
前三个极是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事,而第四级则是涉及东盟,是国际的大事,其开放的力度,广度,深度和可持续性将大大超出前三极,为世人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大的商机。
广西北部湾是中国沿海最后一块尚未开放的处女地,其发展意义远远超出了所有沿海地区。
北增长三角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有益尝试
李皖南
【期刊名称】《中国-东盟博览》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面对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与各国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的现实,东盟各国政府都竭力寻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途径。
除了大东盟整体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如自由贸易区和投资区外,由东盟各国自愿组成的各个增长三角已成为东盟进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并促进了东盟各国问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
东盟南增长三角、北增长三角完全是由东盟国家参与,不涉及区域外的国家和地区,因而成为东盟区域内进行经济合作的有益尝试。
【总页数】3页(P58-60)
【作者】李皖南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14.46
【相关文献】
1.东盟南增长三角: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 [J], 李皖南
2.东盟"增长三角"的发展历程对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启示 [J], 廖少廉
3.区域合作、利益协调与机制设计——基于泛珠三角与东盟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 [J], 程永林
4.图们江和澜沧江-湄公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研究 [J], 丁斗
5.何妨经济合作在先——日益拓展的亚洲次区域“经济增长三角” [J], 吴德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柔廖成长三角
一、新柔廖成长三角基本情况
东盟南成长三角发起之始,其合作主要集中于新加坡和印尼廖内群岛中的巴淡岛以及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因而曾被称为“新加坡柔佛巴淡成长三角”,或是“新柔廖成长三角”(Sijori,Singapore的Si,Johor的jo和Riau的ri)。
随着合作的不断推进,1996年扩大到包括马来西亚南部4个州和和1997年印尼的6个省,故后来又称为“新马印尼成长三角”,有时也称为“东盟南部成长三角”。
新柔廖成长三角作为东盟区域内进行经济合作的重要试验地,已经成为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最成功的典范。
二、新柔廖成长三角成立情况和次区域合作的进展
南成长三角是东盟最早出现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它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于1989年12月首先提出的,当时仅仅是发展“新加坡-柔佛(马来西亚)-巴淡岛(印尼廖内群岛的一个岛屿)成长三角”的构想。
1990年,这一构想得到印尼总统苏哈托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积极响应,印尼将合作范围扩展到廖内群岛的其他岛屿,故被称作是“新柔廖成长三角”。
1996年和1997年,该成长三角又被扩大到马来西亚南部的马六甲、森美兰、彭亨州和印尼的西苏门答腊、南苏门答腊、占碑、明古鲁、西加里曼丹等省。
(一)新加坡—柔佛州之间的双边合作
新加坡与柔佛州的关系历来很密切。
自70年代末,新加坡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它把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工序转移到柔佛州,从而促进了柔佛州的经济快速发展。
成长三角计划实施前,新在柔总投资额为7.94亿马元(1981—1990年),约占柔外资的20%,位居第二;到1991年则上升为14.3亿马元(约合5.8亿美元),占23%,上升到第一位;1993年第一季度批准外来投资额1.19亿马元,其中新加坡为0.476亿马元,占40%,比重继续增大。
”
(二)新加坡—廖内群岛之间的合作
印度尼西亚政府为吸引外资流入,采取工业园和工业区的形式进行成片开发,外资可在岛上的投资项目持有100%股权。
自1978年以来的20多年来,巴淡岛一直是免税的保税区,这是巴淡岛招商引资最大的优势。
截至2004年9月,巴淡岛上共有17个园区,在巴淡岛投资的外商企业共有735家,分别来自34个国家,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4亿美元。
目前,新加坡工业园是巴淡岛最大的工业园,另外还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园和工业区,包括:台湾在巴淡岛设有“光华工业区”,占地340公顷;巴淡岛东岸的卡比(Kabil Industrial Estate)工业区,占地180公顷。
民丹岛的开发形式也是发展工业园。
民丹工业园,占地4000公顷,至1998年初期,已有29家公司安家落户,已投入生产的17家公司租户在1997
年度的出口总额达9500万新元。
新—廖经济合作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就是旅游业。
巴淡岛已发展成为印度尼西亚仅次于雅加达和巴厘岛的第三大旅游胜地。
到巴淡岛的游客中,以新加坡人为最多。
新加坡的码头每天都设有到廖内群岛的巴淡岛和民丹岛的定期轮渡。
(三)柔佛州—廖内群岛之间的双边合作
柔佛州与廖内群岛之间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上比较接近。
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方面,柔佛州优于廖内群岛;但在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租金方面,廖内群岛则低于柔佛州。
双方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相互间争夺资金的竞争性。
而且,双方在供水方面也是竞争者。
印尼于1995年底在马来西亚柔佛州设立了领事馆,以协调廖内群岛同柔佛州的经济合作关系。
迄今为止,双方之间的经济合作比较有限。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成长三角”,实际上只有新—柔、新—廖这两条边。
总的来说,新—柔—廖成长三角作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事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绩效。
1995-2003年间,东盟南成长三角共吸收外资达579.53亿美元,是同期新、马、印尼三国吸收外资总额的38.89%,其中,新加坡吸引的外资最多,达364.32亿美元,占南成长三角吸收外资总额的62.86%,其次是印尼的各省区,共吸收128.89亿美元,比重为22.24%,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居第三,引进外资86.33亿
美元,比重14.90%。
从外资来源国看,南成长三角既吸引着东盟区域内的投资者,也吸引了大量区域外的投资者,而且,区域外的资本是主要的外资来源。
其中,美国、日本、欧盟是最大的投资者,分别占南成长三角吸收外资总额的29.63%、17.85%、16.87%。
但是,美国、日本、欧盟的投资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将资本大部分都投向了新加坡。
亚洲“四小”(新加坡除外)中,中国台湾对南成长三角的投资金额最多,为避开同美、欧、日资本的竞争,台湾的中小企业资本主要投向了印尼的廖内省和马来西亚的柔佛州。
区域内的资本也是南成长三角的一个重要来源,1995-2003年,东盟共向该成长三角投资43.90亿美元,占南成长三角吸收外资总额的7.57%,是第四大投资来源地,其中,95.90%的资本来自新加坡。
这也进一步表明新加坡的支持态度及其提供的强大动力在南成长三角经济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新柔廖成长三角合作机制
新、马、印尼三国政府为推动新—柔—廖成长三角的合作进程,建立了操作具体事务的协调机制。
1994年12月17日,三国政府签署了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对今后该成长三角的合作思想和合作框架做了明确的规定。
谅解备忘录认为,该成长三角的发展应该是私人部门导
向的和市场驱动的,私人部门应该是成长三角的“发动机”;政府的作用将是支持、鼓励和协助谅解备忘录下合作项目的成功实施,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推动成长三角区域内商品、服务、人员和投资的迅速自由的流动。
谅解备忘录还规定了部长级会议(Ministerial Meeting)、高官会议(Senior Officials Meeting)、工作小组(Working Groups)、工商会议和工商理事会(Business Meetings and Business Council)等不同层次的具体协调机制的工作任务和程序,例如,规定部长级会议应该一年至少召开一次。
四、新柔廖成长三角成功所具备的因素
新柔廖成长三角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经济互补性强。
新加坡拥有先进的技术,完善的通讯、港口设施、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充足的资金,但缺乏劳动力和市场,而柔佛州与廖内群岛有着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丰富在自然资源和的庞大的市场,但缺乏开发的资金和技术,三者的结合达到了取长补短,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
第二,各国之间有着广泛的政策协调,整个三角区的发展计划从一开始就得到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从人力、财力到政策上的支持,政府间有专门的协定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各国都有专门政府机构来筹划、协调三角区的发展;第三,实行完全开放的政策,有将近30%的新加坡厂商在柔佛州或廖内群岛设厂,三角区的建立不但吸引了三角区成员国内部的投资,也吸引了包括日本、台湾、
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大量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