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1)
- 格式:ppt
- 大小:4.97 MB
- 文档页数:42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所称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发生自然灾害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视情启动本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达到本预案响应启动条件的,启动本预案。
发生其他类型突发事件,根据需要可参照本预案开展应急救助工作。
1.4 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
(2)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灾民自救,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
2. 组织指挥体系2.1 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减灾委)为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制定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2.2 地方各级减灾委员会地方各级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地方减灾委)分别为地方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指导、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3. 预警预防机制3.1 监测预警各级减灾委要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利用气象、地质、水利、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的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提示。
3.2 预防措施各级减灾委要根据自然灾害预警信息,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措施包括:(1)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合理规划土地和资源利用。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课程标准1.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2.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结合救灾情景,让学生了解救灾过程,归纳灾前、灾中和灾后的救灾重点;基于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目的,使学生理解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应对某一种自然灾害,可以使灾害救助得到保障。
通过灾害发生过程的视频、图片的资料,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信念。
教材分析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学习各种自然灾害的特征,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防灾减灾。
在防灾减灾的过程中,现代技术的应用在逐渐推广,加强了对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但在灾害发生时,究竟应该做哪些事情?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是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动员社会力量,减轻甚至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生存和发展而开展的社会性活动。
本节主要突出开展救援、救助的核心环节: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
1.重点: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的主要任务及措施,这些任务主要通过图示法来展示,生动形象的展现于学生的眼前。
2.难点:根据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在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感受。
教学过程引言:上一节的学习是我们有了监测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是在灾害来临时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去进行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该做哪些事情?1.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的概念是指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来减少甚至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恢复基本生存条件,以保障灾区人民生存与发展而开展的社会性行动。
2.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图3.9展示了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
(一)灾前准备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2.认识灾前准备主要涉及的问题。
3.了解什么是灾中应急以及灾中应急的内容。
4.掌握灾后恢复的目的,对灾民的主要救援形式。
一、灾前准备1.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①________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②____________。
前者是救灾的③____________,后者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④____________。
2.⑤________________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3.我国的救灾物资储备基地(1)目的:提高⑥____________能力。
(2)基地:天津、⑦________、沈阳、合肥、郑州、⑧________、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思维活动1.我国救灾物资主要分为哪几大类?二、灾中应急1.概念: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⑨__________和⑩____________。
2.目的:尽可能地挽救⑪________,保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3.核心(1)交通通行能力直接关系到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⑫____________,所以在受灾时要实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以保证救援区与灾区的交通畅通。
(2)救灾应急预案是政府应对灾害的⑬__________紧急行动方案,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思维活动2.保护生命线工程是灾中应急的一个重要方面,哪些属于生命线工程?三、灾后恢复1.目的:一方面是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另一方面是增强未来灾害发生的抵抗能力。
2.对灾民的救援形式:有⑭____________、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3.我国的救灾工作方针和救灾管理体系(1)方针:坚持“以预防为主,⑮____________相结合”的防灾抗灾工作方针和“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措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挑战,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灾害救助应急措施。
而面对____年的自然灾害风险,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既有的救助方案,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进行调整和优化。
本方案的目标是提高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社会生活秩序。
二、应急救助主要内容(一)机构体系的建设1.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制。
明确指挥机构、指挥权限,形成统一指挥,协调应对的工作格局。
2. 加强地方救援力量建设。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专业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鼓励企事业单位成立自愿救援队伍。
(二)信息系统的建设1. 建立完善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2. 建立全国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平台。
不同部门之间共享自然灾害信息,实现快速响应和精准救助。
(三)应急物资和救援队伍的储备1. 建立统一的救援物资储备系统。
按照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统筹物资储备,确保应急救援能够及时到位。
2. 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救助能力。
通过培训和练兵,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救助水平,保证其能够在自然灾害发生后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四)应急救助机制的建立1. 健全应急救助协调机制。
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救助工作效率。
2. 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
通过多渠道筹措应急救助资金,确保救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方案实施步骤(一)灾害预防和减灾阶段1.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预测准确度和时效性。
2. 完善灾害防御设施。
在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区域加强防洪、防风、防震等设施的建设。
3. 加强社会防灾意识和能力培养。
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防灾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自然灾害救助的主要内容
自然灾害救助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紧急救援:在自然灾害发生后,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包括消防、救护、地震、抢险救援等,救援被困人员、提供急救和医疗救助,确保生命安全。
2. 临时安置:为灾民提供临时安置,包括设置避难所、搭建临时住所,为无家可归的灾民提供食物、水、床铺等基本生活物资。
3. 国家支援:政府发起救灾行动,调动各种资源,包括物资、人员和资金支持,为受灾地区提供必要援助。
4. 疏散和撤离:在灾害来临前,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运送受灾人员到安全地方。
5. 恢复重建:自然灾害过后,需要修复和重建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房屋、供水系统等,以及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6. 心理援助: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受灾群众处理灾后创伤和心理压力。
7. 预防和减灾:通过加强灾害预警系统、推广灾害防治知识和技术,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总之,自然灾害救助的主要内容是从紧急救援到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援助,旨在保护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并帮助他们重新恢复正常生活。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5篇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5篇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导致的、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福祉影响和破坏的事故事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精选篇1为确保我司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我司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1、领导小组我司防震减灾工作在市教育局及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
组长:副组长:成员:2、主要职责(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公司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人员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工作局面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人员宣传教育,做好员工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提高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能力,保障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我国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国内外自然灾害救助经验以及我国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干旱、冰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把保障受灾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及时组织救援,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2)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加强自然灾害预警预报,提高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同时做好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损失。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领导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有力的救助机制。
(4)社会参与,共同应对。
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发挥志愿者和慈善组织的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的救助格局。
二、组织指挥体系2.1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设立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由国务院分管领导担任指挥长,成员包括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统计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国家林草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门负责人。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部,负责日常工作。
2.2 地方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机构地方各级政府应设立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机构,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协调机制。
三、预警预报与信息发布3.1 预警预报各级气象、地震、水利、林业和草原等部门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做好防范工作。
3.2 信息发布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自然灾害救助信息的收集、整理、审核和发布。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自然灾害救援与救助的目标包括()①减少甚至消除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②防止和杜绝灾害消息的发布和泄漏,维护社会稳定③恢复灾区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④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存与发展⑤疏散人群,动员灾害多发区人们迁出原居住地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②⑤解析:灾害发生后应即时发布灾害消息,采取救援与救助措施。
有些自然灾害多发区,如干旱多发区,无法大规模地动员人们迁出原居住地。
答案:A2自然灾害救助的三个核心环节的实施程序是()A.准备—应急—恢复B.应急—准备—恢复C.准备—恢复—应急D.恢复—准备—应急解析:根据自然灾害救助的先后顺序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A3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A.确定储备物资的种类B.储备救灾物资C.保证交通便捷D.确定储备物资的地点解析:储备救灾物资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答案:B4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是()A.沈阳B.哈尔滨C.重庆D.长沙解析:我国国家级的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有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答案:C泰国宣布建成东南亚地区最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可在2分钟内分析出海啸方向、速度和抵达海岸的时间,并在15分钟内发出预警。
据此完成第5~6题。
5在防灾减灾工程中,预警属于哪种手段?()A.灾害监测B.灾害预报C.防灾D.抗灾6为减少海啸带来的损失,海啸易发区为提高应急能力,可建设()A.灾害监测系统B.灾情预报系统C.救灾物资储备基地D.沿海防护工程解析:第5题,预警属于灾害预报。
第6题,“提高应急能力”是关键信息,即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将救灾物资送到灾区,这就需要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答案:5.B 6.C7我国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灾物资包括()①生活类用品②救生类物品③医用物品④取暖御寒类物品⑤建筑装修材料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解析: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灾害种类不同,救灾物品的储备要求因时、因地、因灾种不同。
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处置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可能遭受台风、洪涝、地震、雷击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处置。
二、处置措施(1)应急指挥部立即向各应急救援小组通知自然灾害情况,下达自然灾害抢险救援指令。
(2)应急指挥部根据灾害类别、灾害情况和救援工作的需要,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和相关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3)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应急救援人员根据自然灾害的类别、性质,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救援方案和救护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
严格控制进入受灾区域或场所的人员数量。
(4)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现场应急指挥部安设专人,记录事故抢险方案和执行情况,监测监控事故发展态势,以便提前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
(5)应急指挥部各应急救援小组按各自职责投入抢险救灾中。
(6)应急指挥部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需要外部救援时及时报请政府。
(7)灾情过后,尽快落实善后处理工作,全面恢复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
若灾情较大,将介入灾情调查和统计工作;财务部配合保险机构做好核实理赔工作;人事行政部门积极做好受灾员工救助工作和灾后防疫、伤亡人员救治处理工作。
2.1台风应急处置措施(1)台风来临时,要根据各种媒体及时了解台风的动态,检查防台风准备措施是否完善,以及各区域是否安全,要听从当地部门的安排,不要在危险范围内活动。
如果被通知撤离,要立即执行,以确保人身的安全。
(2)安排专人值班,直到解除警报为止。
(3)非值班人员不要随意走动,留在安全处避风。
(4)如遇到险情或财产受到损失时,值班人员及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听从指挥,统一行动,不得单人行动,防止人身伤害。
(5)当台风信号解除以后,要在撤离地区被宣布为安全以后才可以返回,并要遵守规定,不要涉足危险和未知的区域,在尚未得知是否安全时,不要随意使用电气线路等,并随时准备在危险发生时向有关部门求救。
(6)如有伤员,应抓紧抢救,做好检疫和预防疫病流行等后期预防工作。
(7)全力以赴投入救灾复产的工作,争取尽快排除内涝积水,并组织力量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求助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求助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求助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灾前准备和灾中应急——————情景导入先思考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
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思考探究:你能说出哪些有关自然灾害救援与救助的措施?提示:在灾害来临之前,积极准备,备好防灾物资;在灾害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灾后,要积极行动,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灾前准备1.内容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2.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
3.我国的救灾物资储备(1)救灾物资分类:生活类物品、救生类物品、医用物品、取暖御寒类物品.(2)十个国家级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二、灾中应急1.含义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
2.最主要目的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减少灾害影响和危害。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旱灾(干热风灾害),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和其它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1.3 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订,以适应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需要。
组织指挥体系2.1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代表组成,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2 地方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地方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同级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预警和灾情报告3.1 预警体系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体系,提高预警预报能力。
气象、水利、地震、地质、农业等部门要密切监视自然灾害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2 灾情报告各级民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灾情报告制度,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完整。
灾情报告主要包括:灾害发生时间、地点、程度、受灾人口、经济损失等。
应急响应4.1 响应启动根据灾情报告和预警信息,指挥部办公室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启动应急响应的建议。
经指挥部批准,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2 响应措施启动应急响应后,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以下措施:(1)调度掌握灾情信息,组织开展救灾工作;(2)根据灾区需求,组织协调救援力量和物资,开展紧急救援;(3)指导灾区开展受灾群众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4)组织协调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发生;(5)组织协调交通运输、通信、能源等部门保障救灾工作顺利进行;(6)组织协调社会各界参与救灾工作;(7)向国际社会请求援助,开展国际救援合作。
自然灾害急救措施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飓风等。
这些天灾往往具有突发性、广泛性、破坏性和致命性。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们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下面将介绍自然灾害的急救措施。
地震地震是地球上强烈的地震波所引起的地壳振动,其持续时间较短,但震级较高,破坏性极强。
面对地震,人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安全躲避: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避开窗户、墙角、燃气、电线柱等易坍塌的地方,尽量躲到桌子或者抱住头部躲避。
如果在户外,尽量远离高楼和电线杆。
2.灭火救人:纵然有些道路被阻断,也要坚持救人,切勿望而却步。
同时,如果遇到燃气泄漏等问题,应及时灭火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应急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大声呼喊或发短信的方式向外求救。
同时,可以搜集火灾和地震应急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洪灾洪灾是指由于大雨、台风、山洪等因素引起的地面积水。
洪灾时期往往伴随着水淹房屋、道路中断等严重情况。
在面对洪灾时,人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提早撤离:在洪灾即将到来之前,应提前撤离,尽量远离危险区域。
对于无法撤离的孩子、老人及身体不便的人,需要提前安排好救援。
2.防蚊虫叮咬:在洪灾期间,由于洪水泛滥,往往会导致许多蚊虫和疫苗的生长。
为了防止被蚊虫叮咬,应随时擦拭防蚊水或者穿长袖衣物。
3.储备干粮:在可能遭受洪灾的地区应提前储备一定数量的干粮、饮用水等基本生活用品,以保障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飓风飓风是强烈的气旋风暴,带来的破坏力非常强大。
在面对飓风时,人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关闭门窗:在飓风到来之前,要尽量关闭门窗,以保护室内的物品和人员。
2.往内部躲避:飓风时,应迅速往室内躲避,并躲到相对稳固的隔断前。
同时,为了防止风雨侵入室内,要及时使用封条堵住门窗。
3.紧急救助:在飓风过后,需要紧急救助相关重伤者,防止患者情况恶化。
总结自然灾害虽然不可预测,但是在灾害发生时,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护家人和我们自身。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2019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3.02•【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9号•【施行日期】2019.03.02•【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自然灾害救助条例(2010年7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7号公布根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
第三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
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承担国家减灾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自然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人民政府安排的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红十字会、慈善会和公募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依法协助人民政府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国家鼓励和引导单位和个人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