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栽培学经典复习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牧草栽培及加工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222210)
一、名词解释
1、生育期:植物从种子到种子所要经历的时间。
2、青贮:利用乳酸菌产生的乳酸长期保存青绿饲料多汁营养的一种方法。
3、苗期:禾本科牧草从出苗到三叶期之间和豆科牧草从出苗到长出第一片真叶的时期成为苗期。
4、追肥:在作物生长期内结合降雨或灌溉使用的肥料。
5、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与土壤湿重的比例。
6、速效养分: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
7、顶凌播种:冬季无积雪或积雪较少地区,经过冬季的冻融、蒸发,地表均有一定的干土层(2-3cm)。春季当表土层解冻3-5cm,下层结冻,机车可进地作业播种,俗称顶凌播种。
8、绿肥:有青绿牧草或饲料作物翻压沤制而成的肥料。
9、复种指数:单位时间(年)种植和收获植物的世代数。
10、营养生长:植物开花前的生长为营养生长。
11、生殖生长:植物开花后到种子成熟期间的生长为生殖生长。
12、牧草:广义上泛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藤本、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等各类栽培或野生的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13、高温应激:植物体在遇到不适合其生长的高温条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在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反应。
14、低温应激:植物体在遇到不适合其生长的低温条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在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反应。
15、种用价值:种子检验中纯净可正常发芽的种子占被测种子的比率。
16、发芽率:发芽实验正常发芽种子数与被测种子数的比率。
17、种子活力:种子所具有的成长为正常植株的内在潜力,一般以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的数目来表示。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总复习
第一章目标育种
1 目标的概念?
育种目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经济及耕作栽培条件下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具体指标
2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1)育种目标必须反映当地生产发展的要求。
(2)育种目标必须分清主次,明确具体。
(3)育种目标必须注意品种组合。
(4)育种目标还必须预见农牧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第二章牧草种质资源
1 种质、种质资源的概念?
种质:只要具有该物种或品种全套遗传物质、并能繁殖,传递给下一代的一切生物体、均可称为种质。
种质资源:在遗传育种领域内,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统称为种质资源。
2 种质资源的类别?
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3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种植保存和贮藏保存
第三章牧草繁殖方式与育种
1 植物的繁殖方式可分为几种?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 有性繁殖植物根据其授粉方式分为哪几种?
有性繁殖植物按其授粉类型分为:自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
3 无性繁殖系的概念?
由同一植株无性繁殖的后代称为无性繁殖系。
4无融合生殖概念:可代替有性生殖,不发生雌雄配子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无融合生殖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1)单倍体配子体的无融合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2)二倍体配子体的无融合生殖。
(3)由珠心细胞和珠被细胞直接形成不定胚。
5 如何采用遗传试验测定自然异交率?
F1代中具有显性性状的植株数
自然异交率(%)= ×100
F1代的总植株数
第四章引种
1 引种的概念?
把外地或外国的优良品种、品系、类型或种质资源引入当地,经过试种,作为推广品种或育种材料应用,称为引种。
名词解释
1、牧草:广义的牧草泛指一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及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狭义的牧草专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栽培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
保护播种是指多年生牧草在一年生作物保护下进行播种的方式。
发芽率:指可萌发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供试种子中有生命能力种子的多少。种用价值=净度*发芽率种用价值:是指播种材料中能够发芽的种子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发芽势:指规定时间内已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它反映了种子萌发的集中程度和整齐性,
轮作:指同一块田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轮换采用不同的复种方式,轮作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概念。
10、连作:连年在同一地块种植同一作物或采用同一种复种方式。豌豆不耐连作,易白粉病
12、大田轮作:是以生产粮食、棉花、油料及其他工业原料为主要任务的轮作。分为水田轮作,水旱轮作,旱地轮作三种类型
9、饲料轮作:是指以生产青贮料、干草、青草和放牧型牧草为主要任务的轮作方式。
4、生育时期:指牧草在一年中在外部形态特征上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也就是说在牧草的全生育过程中,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可划分为几个生育阶段,如出苗期等。
5、种植指数:就是一个地区全年播种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率。复种是指在同一块耕地上,于同一年内播种一茬以上生育季节不同,能依次替代的作物的种植方式。在有复种的地区种植指数又通称为复种指数
生长期;指牧草可能生长的时期或牧草从出苗(返青)到种子成熟(种子生产时)或地上部分枯黄(生产饲草时)所经历的天数。前者叫气候生长期,后者叫牧草生长期。间作:是指2种或2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宽度或行数划为条带相间种植。其播种期相同而收获期不一定相同。如果在同一地块内或在同一行内混合种植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该方式称为混作。
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饲料:广义上:一般指牲畜可以食用的所有草本植物,包括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小灌木、半灌木、灌木和一些树木的枝叶。
狭义:仅指被家畜采食的一切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饲料作物:指用作牲畜饲料的种植作物。
牧草生长发育:从种子萌发到新的种子产生,要经历一系列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复杂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牧草的生长发育。
人工草地种植:人们计划开垦部分土地,因地制宜,采用翻耕播种的方式,人工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牧草灌木或半灌木,以获得优质丰富的牧草,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牧草混播:在同一地块,同期混后种植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牧草的种植方式。草田轮作:以粮棉油为主要任务的轮作中加入多年生牧草的轮作方式。
多年生牧草保护播种:在一年生作物保护下播种多年生牧草的方法。土壤耕作:指在牧草生产的全过程中,通过农业机械的物理和机械作用,调整土壤耕作层和表层条件,改善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之间关系的农业技术措施,为牧草播种、出苗、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二、各章重点
介绍
1、栽培种与野生种在适应性和外部性状方面存在哪些差异1)株体及各器官变大
2)有效养分含量增加3)生长期和成熟期变得整齐集中4)种子休眠减弱或缩短5)保护功能减弱
6)自行传播繁衍的功能减弱7)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变窄
第一章
1、牧草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主要有哪些
一株完整的植物通常有六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被称为器官,每个器官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如果根系垂直和水平延伸,则适合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将营养物质从茎转移到其他器官;叶片被压平,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有机物;花色不同,其亮度也不同,以吸引昆虫授粉等。其中,根、茎和叶主要用于吸收和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称为营养器官。它们是植
一、名词解释
1.分蘖:禾本科牧草在生长到一定时期距离表较近的几个节上向上发出新枝、向下生根称为分蘖。
2.硬实:一些植物的种子由于其种皮的不透水、不透气的特性使其在遇到适宜的发芽条件时仍不能萌发,这种特性称为硬实。
3.发芽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5℃左右,空气流通,水分充足)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检验种子的百分率。
4.种子活力:种子所具有的成长为正常植株的内在潜力,一般以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的数目来表示。
5.发芽势:发芽试验的初期,规定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验种子数的百分率。
6.疏丛型禾草:分蘖节埋于地下,形成的株丛比较松散的牧草。
7.密丛型禾草:分蘖节接近地表,形成的株丛比较紧密的牧草。
8.上繁草:植株上部分枝较多而下部较少,适合于刈割的牧草。
9.下繁草:植株下部分枝较多而上部较少,适合于放牧的牧草。
10. 速效养分: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
11.总状花序:花有梗,排列在一个不分枝且较长的花轴上,花轴能不断向上生长。如白三叶。(紫花苜蓿为短总状花序)
12.穗状花序
13.圆锥花序:
14.返青:多年生植物在夏季或冬季枯黄后在秋季或来年春季恢复生长现出绿色称为返青。
15基肥:播种(或定植)前随整地施入土壤的肥料。
16.追肥: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
种肥:播种(或定植)时施于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的肥料。
17 光周期现象:一些植物,如冬小麦、晚稻等,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一定的光周期诱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18.种子用价:即种子利用率,是指供检验种子真正有利用价值的种子数占供试验样品的百分率。
牧草栽培学经典总结标准
牧草栽培学是农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用于牲畜饲养的植物,即牧草的培育、生长、管理及利用等方面的知识。牧草是动物饲养和畜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畜牧业生产环境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牧草栽培学的经典总结标准进行探讨,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首先,种质资源选育。牛羊等家畜对不同牧草品种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在牧草栽培学中,种质资源的选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选育的目标应该是培育出适应不同地域和环境条件的优良牧草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在选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研究,通过选择和杂交等方法,不断提高牧草的品质和适应能力。
其次,栽培技术管理。牧草的栽培技术管理对于牧草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栽培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施肥和灌溉,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还应该注意合理的割草和管理方法。此外,还可以利用合理的轮牧和草地转换等方式,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延长草地的使用期限。
第三,饲草价值评价。牧草的饲草价值评价是衡量牧草品种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饲草价值评价通常包括牧草的蛋白质含量、纤维素含量、能量含量、消化率等指标。在评价过程中,应
该综合考虑牧草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因素,选择具有高饲草价值的品种进行栽培。对于不同用途和不同动物,应该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提供合理的饲料组合,以满足其不同的营养需求。
第四,特色牧草培育。特色牧草的培育是牧草栽培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特色牧草通常指具有一定经济或生态价值的特殊品种。在培育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等特点的牧草类型进行培育。例如,水生牧草、盐碱地牧草、草本牧草等,这些特色牧草对于改善土地利用、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株完整的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种子六大部分。植株的各个部分称为器官,各
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如
根纵横延伸,适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茎支撑植株,向其他器官输送养分和水分;叶
平展,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
机物质;花色不同,其鲜艳程度也各异,以吸
引昆虫传粉授粉等。其中,根、茎、叶以吸收
和合成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主,被
称为营养器官。它们是植物产生花、果、种子
的基础。花、果、种子主要与繁衍后代有关,称为繁殖器官。
二.茎是植物地上部的枝条、主杆。茎上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生叶。茎的顶端有顶芽,节上
有腋芽。禾本科植物的茎呈圆柱形,节间中空
或有髓,称为秆。
1.茎的类型
直立茎:茎直立向上生长。
缠绕茎:茎细长柔弱,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必须螺旋缠绕于其他植物或支架上才能直立起来。匍匐茎:茎匍匐于地面生长,并在与地面接触的节上生出不定根。
攀援茎:茎依靠卷须等特殊的变态器官攀援于其它物体上才能直立生长。
根状茎:茎蔓生于土壤中,节上有小而退化的鳞片叶,腋芽能向上长出新的植株,并产生不定根。块茎:茎短缩、膨大成块状,顶端有顶芽,四周螺旋排列有许多“芽眼”。
三.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有机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于叶的光合作用。
1.【双子叶植物】的成熟叶在形态上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个部分。三部分俱全的称完全叶,如三叶草、百脉根等。缺少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称不完全叶。
【禾本科植物】的叶由叶片、叶鞘、叶舌、叶耳、叶枕五部分组成。凡具有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的为完全叶;叶片退化,只具叶鞘的为不完全叶。叶片上有许多清晰可见的脉纹称为叶脉。叶片中央纵向最大的一条叶脉称为中脉。中脉的分枝称侧脉。
牧草栽培学习题
第一章
一、解释下列专业术语
1、牧草:
2、饲料作物:
二、填空题
1、王栋教授1950年出版的《牧草学通论》(上、下篇),后经
修订出版为《牧草学》,是我国第一部学科教材。
2、牧草栽培属于范畴,为第一性生产,是种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直接服务于,而且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环境保护方面,是一门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学科。
3、牧草栽培学的任务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及农业科学技术成就,揭示在各种丰产技术条件的综合作用下的规律,从而为畜牧业生产提供高产、优质的牧草饲料,同时使牧草以及饲料作物在和
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简述题
1、简述牧草以及饲料作物的作用
四、论述题
1、试论牧草栽培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第二章
一、解释下列专业术语
1、放牧型牧草:
2、刈割型牧草:
3、上繁草:
4、下繁草:
5、莲座状草:
二、填空题
1、人类最早栽培牧草是用于,后又从这些牧草中分出用于农田肥地,故在近代牧草栽培中,牧草较牧草有了更大的发展。
2、美国学者J.R.Harlan(1981)对目前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利用的栽培牧草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收集和整理,并就其起源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栽培牧草在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有如下四个起源中心:
(1)中心;
(2)中心;
(3)中心;
(4)中心。
3、紫花苜蓿在我国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
4、按分类系统划分,栽培牧草可划分为:(1);(2);(3)。
5、依据牧草的寿命和发育速度,栽培牧草可以分为:(1);(2);(3)。
6、依据利用年限,多年生牧草可划分为:和。
7、依据牧草地上枝条生长特点和再生枝发生部位的不同,栽培牧草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饲草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花序:花在花轴上的排列情况,可分为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
2.荚果:荚果的果实扁平或圆筒形,成熟后果皮易沿背腹开裂成2片,含种子1至数粒,种子着生于腹侧。大
豆、苜蓿、三叶草等豆科植物的果实为荚果。
3.直根系:根系中有一条较粗壮的主根,在主根上着生各级侧根的根系。
4.青贮饲料:是指经过在青贮容器中的厌氧条件下发酵处理的饲料产品。
5.牧草:广义上泛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
6.颖果:颖果的果皮与种皮愈合,不易分开,果中只有一粒种子。禾本科植物的果实都为颖果,如玉米、黑麦
的子粒。
7.圆锥花序:圆锥花序的花轴上生有多个总状或穗状花序,整个花序形似圆锥。
8.须根系:根系中主根不发达(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须根)组成的根系。
9.种: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
10.品种:指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栽培植物,其遗传性稳定,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简答
1.混播牧草的选择顺序
①适应种植区的自然环境条件②混播牧草的利用目的③混播牧草的利用年限④混播牧草相容性
2.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①具有支持叶片、花、果实等器官的作用②输送作用能将吸收到的水分养分输送到地上各器官,并将光合作
用产物运送到根系和贮藏组织③茎也是贮藏有机物、水分等的重要器官④茎秆表层组织中含有叶绿素,能进行部分光合作用⑤可用于无性繁殖。
3.根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①根系深扎土壤起着固定和支撑植株的作用②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养分③根系具有贮藏养分的作用
牧草栽培学—课后复习题
各位同学大家好!
按以下章节顺序,每次课后完成相应的复习题,保存好电子版。待课程结束后,交纸质打印版,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自己独立完成,不准相互抄袭。
第一章
一、词解释
1.牧草:广义上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植物,包括草本型、藤木型及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等各类型栽培或野生的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大部分是豆科和禾本科牧草。
2.饲用作物:指用于栽培作为饲用家畜的作物,如玉米、高粱、燕麦、大豆、马铃薯等各类作物。
3.人工草地:
4.灌木:
5.半灌木
6.木本饲用植物
7.草牧业
8.种植业结构
9.三元种植
10.混播草地
11青干草
12.青贮料
13.草畜供求平衡
14.高寒地区
二、简述
1、要想畜牧业稳产高产,为什么必须发展人工草地?
2、在畜牧业发达国家,人工草地的发展现状是什么?
3、紫花苜蓿有多种用途,试列举之。
4、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人工草地的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
5、近年来,我国大力实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粮改饲”是其中主要的举措之一,请你分析为什么在全国范围内研究和推广“粮改饲”?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优良草种、
杂草、
毒害草、
饲草再生性、
上繁草、
下繁草、
分蘖节、
根颈
二、简述
1、什么是牧草的适应性、生产性能和种间相容性?
2、牧草和饲用作物的产量,可以用哪些指标表示?
3、饲草的适口性、营养组成分别指什么?饲草的“饲用价值”包括哪些指标?
4、根据牧草分蘖、分枝形成侧枝的方式,可以把牧草划分为几类?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种子萌发、
种子、
种质资源、
种子千粒重、
硬实种子、
牧草栽培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选择适合的牧草品种
1. 生长周期:短周期的牧草适合于草场换作制度,长周期的适合于可持续养殖;
2. 适应性:选择适应性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低的品种;
3. 利用价值:根据畜禽的喜好、饲用价值、营养价值等方面选择;
4. 耐病性:选择对各种病虫害抵抗能力强的品种。
二、土壤准备
1. 土壤测试: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
2. 土壤改良: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矿质肥和改良剂;
3. 耕作:深翻耕作,保持土壤疏松通气;
4. 土壤消毒:对于存在病虫害的土壤,进行合理的消毒处理。
三、播种
1. 选时: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
2. 地面准备:将土壤表层平整并去除碎石、杂草等;
3. 播种方式:可采用直播、育苗后移植、压路机压播等方式;
4. 密度控制:根据品种特性和生长特点,控制合理的播种密度。
四、施肥
1. 基肥:播种前进行基肥施用,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进行合理的施肥方案;
2. 追肥:在牧草生长期间,根据生长状况进行追肥,使牧草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3. 肥料选择:根据牧草对养分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用量;
4. 肥料施用方式:包括撒施、灌溉施肥、叶面喷施等多种方式。
五、灌溉
1. 合理浇水:根据牧草生长需水量和土壤含水量进行合理的浇水;
2. 浇水频率:根据天气条件和土壤状况控制浇水的频率;
3. 水质预处理:对于含盐量高的地区,需对水质进行预处理;
4. 灌溉方式:包括滴灌、喷灌、渗灌等多种方式。
六、病虫害防治
1. 病虫害监测:定期巡视,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
2007《牧草栽培学》试题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A 及答案
本试题共 5 道大题,共 1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 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单项选择题(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A 贾慎修 ( ( (
B ) 1、我国最早讲授《牧草学》地为
B 王栋 蒋彦士 D 孙醒东;
C B ) 2、草木樨为牧草; A 一年生 B 越年生 C 多年生 都不为
D A ) 3、根系中有一条较粗壮地主根,在主根上着生各级侧根地根系称直根系; A 直根系
B
须根系
( A )4、部分植物具有地埋藏于地面下可横向生长并具有向下生根与向上发芽抽枝地茎 称为; A 根茎 B 根颈 C 根蘖 D 根系
( C )5、花有梗,排列在一个不分枝且较长地花轴上,花轴能不断向上生长,这样地花 序为; A 穗状花序 B 肉穗花序 C 总状花序 D 圆锥花序
( ( ( A ( 为
(
(
(
(
C ) 6、白三叶具有 B ) 7、紫云英具有; A 穗状花序 A 穗状花序 B 肉穗花序 C 总状花序
D 头状花序 B 伞形花序 C 总状花序 D 头状花序 C ) 8、由小花构成禾本科牧草花序地二级单位为;
小花 B 花穗 C 小穗 D 花序
D ) 9、成熟时果皮易裂成两片而脱落,留在中间地为假隔膜,两侧着生多数种子 ; A 颖果 B 荚果 C 瓠果 ) 10、被称为牧草皇后; ) 11、可以又称为苜蓿; ) 12、生长为; A 不可逆 D 角果 A 银合欢 A 草木樨 B 胡枝子 B 红豆草 C 红豆草 D 锦鸡儿 C 柱花草 D 银合欢 C C A A B 可逆 C 不清楚; ) 13、多年生黑麦草属于; A 长日照植物 B 短日照植物 C 中日性植物 D 日中性植物 C3 植物地;
牧草栽培及加工学复习
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牧草栽培及加工学》复习题
2012年03月10日下午14:00-15:30
一、名词解释
1、牧草:广义上泛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藤本、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等各类栽培或野生的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2、高温应激:植物体在遇到不适合其生长的高温条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在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反应。
3、低温应激:植物体在遇到不适合其生长的低温条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在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反应。
4、种用价值:种子检验中纯净可正常发芽的种子占被测种子的比率。
5、发芽率:发芽实验正常发芽种子数与被测种子数的比率。
6、种子活力:种子所具有的成长为正常植株的内在潜力,一般以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的数目来表示。
7、根茎:部分植物具有的埋藏于地面下可横向生长并具有向下生根与向上发芽抽枝的茎。
8、根蘖:部分植物的根具有横向生长的特性,当生长一定距离又可向上发枝向下生根,这种习性成为根蘖。
9、根颈:豆科牧草根与茎相接的部分,分蘖节集在它的上面。
10、根瘤菌:是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
11、分蘖:禾本科牧草在生长到一定时期距离表较近的几个节上向上发出新枝、向下生根成为分蘖。
12、掌状三出复叶:由三片小叶构成,分布呈掌状。
13、上繁草:植株上部分枝较多而下部较少,适合于刈割。
14、上繁草:植株下部分枝较多而上部较少,适合于放牧。
15、春化:部分植物花芽的分化需要低温短日照,这一条件常在春天得到满足,所以成为春化。
经济植物:指有经济用途的植物或有商品价值的植物。
草地经济植物:指草地中各种有经济用途的植物的总称。
草地:草和其着生的土地构成的综合自然体,土地是环境,草是构成草地的主体,也是人类经营利用的主要对象。
草业:以开发草地资源为基础的多层次综合利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草地培育:以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理论来指导利用和改造草地,使它在最大限度地生产畜产品的同时,得到多种的的综合利用,并能长期保持和不断提高其生产能力,使草业生产稳定、优质、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由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提供的服务效能。分蘖:是指枝条自地表或地下茎节、根颈、根蘖上形成枝条的过程
生物多样性:指一个区域、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多种多样活的有机物有规律的结合在一起的总称。它包括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畜种结构:指所牧养家畜的种类及其数量的比例
品种结构:是指同一畜种中不同经济用途品种的数量比例.
种子处理:种子清选及晒种,去芒,擦破种皮,浸种,豆科牧草根瘤菌接种,种子的丸衣制作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是在非生物(大气与土地)、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与社会因素(劳动生产因素、科技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以草本植物为基础,有家畜或野生动物生存,以收获饲用植物和动物及动物产品为主要生产目的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一个分支,包含4个生产层次: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外生物生产层。
植物生活型:植物有机体(营养器官)对环境适应的表现形式。(趋同适应)。
一名词解释
1、牧草:狭义的牧草是指可供家畜采食的各种栽培的和野生的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主要是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其他科种类较少。广义的牧草除各种栽培和野生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可供家畜采食的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类可供栽培的或野生的植物。
2、饲料作物:指人工栽培作为家畜饲料的各种作物。
3、生长:细胞分生引起植物体积、重量和数量的不可逆增加,使植物体由小变大,最终
变为成熟植株的现象叫生长。
4、发育:细胞分化引起不同部位细胞群发生变化,形成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
这种植物体的构造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就是发育。
5、土壤肥力:土壤及时供给和调节牧草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6、生育期:以籽实或果实为收获对象的牧草,其生育期是指从种子出苗(返青)到新种
子成熟所经历的总天数。
7、生育时期:牧草饲料作物的生育时期是指一个生长季中外部形态特征上呈现显著变化
的若干时期。或者说在牧草饲料作物生育过程中,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而划分的几个生育阶段。
8、土壤耕作:是根据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应用人工的或机械的方法,建
立土壤的良好耕层构造,以达到调节土壤中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理化及生物学性状,消除杂草和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等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9、混播:在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牧草的种植方式称为混
播。
10、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置和状况取决
于该物种的形态特适应性、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
11、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放牧后重新恢复绿色株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