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知识结构】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初步建立: 召开(1)背景:胜利发展(2)任务:筹建(3)时间、地点:1949年9月(4)代表特点:广泛性(5)内容:A、通过了《》内容①规定国家性质是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领导的、以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②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
性质:共同纲领确立了,具有的性质。
)B、选举产生了。
C、决定了、、和。
(6)职能(1949—1954):代行的职权2、正式建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1)主要职能:、;(2)政协的性质:组织。
3、发展(新阶段):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年,中共提出“”的方针。
(2)组成最广泛的。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根本政治制度)1、创立: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内容:(1)通过《》(五四宪法)①内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②原则:和;③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的宪法。
④作用: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2、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原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目的:,, .3、法律依据①规定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正式确认。
4、含义: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
5、实施:(1)1947年,自治区(2)50年代:新疆、广西、宁夏(3)1965年自治区6、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的愿望,实现了,也保证了和。
总结: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内容:1、2、3、【巩固训练】1.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
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2020·江苏高考·12)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
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
”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B.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
C.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D.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
【解析】民众对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击天花等疫病所取得的成果十分认同,这从侧面反映出新中国获得了民众的政治认同,故选B项;材料表明民众对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击天花等疫病所取得的成果十分认同,没有涉及三大改造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表明民众对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击天花等疫病所取得的成果十分认同,没有涉及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排除C项;建国初期,卫生防疫体系开始建立,但没有全面建立,排除D项。
【答案】B。
第四单元第1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学法指导】课程标准内容: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联系的,也是中国的国情和特点所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战胜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
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正在日趋健全和完善,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知识网络构建】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背景政协会议的召开形成与发展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难点导析】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它是怎样确立和发展的?具有那些鲜明特点?历史证明民主党派的议会斗争失败,救国方案未能实现。
最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第一,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
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
各民主党派自1949年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起就正式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后又写入他们各自的历次党章,成为他们共同的政治准则。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内容(1)新中国的成立标记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
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起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记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政治协商会议,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5)“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
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6)《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二、现代中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成果“一法三制”,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特点(1)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原则(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和代表性。
②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实行一院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④实行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政党地位:中国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而为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公认的。
中共和民主党派彼此在法律上是同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
②政党关系:政治上是亲密合作关系,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关系。
③合作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④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①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②文革时期遭受重创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加快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中国现代史的分期:1949年——1956年为过渡时期1956年——1966年为十年建设时期1966年——1976年为文化大革命时期1976年——1978年为徘徊时期1978年————至现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程标准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一、新中国成立(一)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何时何地召开?主要任务是什么?会议的内容是什么?(一)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时间、地点、任务、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2.确立了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3、规定了新政协的性质和地位4、决定了首都、国旗、国歌等。
《义勇军进行曲》(一)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时间、意义)(二)成立:开国大典P91 开创了~ 标志着~ 进入了~是~的胜利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二)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类别副总理政务院领导成员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总人数421109民主人士数21149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主席、副主席)中,中共党员4名,民主党派3名。
这三位(民主党派)副主席是: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
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第一届政府的组成体现了什么特色?材料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含义: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含义: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横向: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纵向: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特别提醒】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复习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例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文明的历史,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例2】以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1.文明的差异:考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
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2.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
3.文明的融合:从文明的吸收、内化、演进的视角去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程。
也要注意一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交融。
4.文明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思维的启示:①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
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扬弃。
②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
如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现代化进程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多样化的道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种文明相互影响。
③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三、现代化史观1.基本含义:现代化也称近代化。
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线索: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理性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
2.现代化模式的类型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
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
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
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例1】中国近代化为例(1)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2)近代化的内容:(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第一阶段:近代化的启动阶段(1840~1895年)第二阶段:近代化的发展阶段(1895~1915年)第三阶段:近代化的深化阶段(1915~1927年)第四阶段: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第五阶段: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四、社会史观1.基本含义: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
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2.主要线索: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
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
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例1】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为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第二次:1911年,辛亥革命后: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四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五、革命史观1.基本含义: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2.主要线索: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
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六、唯物史观1.基本含义: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2.主要线索: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③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④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⑤继承和发展⑥原因和结果⑦现象和本质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⑨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七. 生态史观1、基本含义: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人与自然关系史2、主要线索:(1)纵向梳理①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②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④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
(2)横向梳理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例1】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的认识A从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B从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C从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D从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例2】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A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B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
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C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D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
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
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从社会史观看,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