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5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沪科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2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高二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高二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以力和运动的知识为基础,进一步讨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从牛顿运动定律出发可以推导出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一系列重要的物理规律。
牛顿运动定律还是学习热学、电磁学的重要基础。
因此,这一章内容在力学和整个物理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
(二)教学内容、教材体系与教学目标本章教材在牛顿第肯定律之后,安排了一节"运动状态的转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既是对牛顿第肯定律的深化,使同学进一步认识到力是产生加速度的缘由,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也是为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做的铺垫,使同学认识到物体的加速度由力和质量两个因素决断,并且对它们的关系有了定性的认识。
本节教材利用掌握变量的试验方法,分别讨论了加速度跟力、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再把这两个关系综合起来,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然后把牛顿第二定律从物体受一个力的非常状况,推广到受多个力的一般状况,从物体受恒力的状况推广到物体受变力的状况,并且进一步强调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和瞬时性。
依据以上分析和大纲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结合同学的实际状况,确定的知识教学目标为:1.知道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及表达式,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和瞬时性。
3.知道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应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让同学通过讨论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的试验,掌控掌握变量法。
在总结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让同学体会试验讨论、分析数据、总结规律的科学讨论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同学试验、观测、分析、归纳、概括的技能。
(三)教学方法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同学的实际状况,采纳的教学方法是:以演示试验为基础,以引导同学探究规律的活动为主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1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下面我分部分内容来讲述我的设计思路。
首先是分析教材、分析学生。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直线运动、力学和牛顿定律之后编排的,是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际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核心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是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生活、生产中两类动力学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以加速度为中心的力与运动关系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力学的解题范围。
但高一的学生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他们往往存在重结论、轻过程,习惯于套公式得结果。
加上刚学完牛顿第二定律,对受力分析还不是很熟悉,我们只能逐步展开、加深,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并理解正确的力与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解题规范、画出正确的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景图的能力;通过本节课,使80%的学生能基本解决中等难度的力与运动的题目。
作好受力分析图,弄清物体的运动情景,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根据此特点,我采用了师生讨论,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通过复习提问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引入新课,然后通过三个案例分析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接着是通过练习巩固加深,提升能力。
最后小结布置作业。
下面一起来看看我是怎么突破重难点的。
宝来汽车是大家熟悉的,首先以它作为背景,设计了两个例题。
提出我的问题:例1、例2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目的让学生自己归纳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种类型的动力学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说课稿《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说课稿《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知识的核心内容。
将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知识结合可推导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将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结合,可研究天体运动规律;此外,牛顿运动定律在电磁学、热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牛顿运动定律实际上几乎贯穿了经典物理学的全部内容。
在历年的高考中,单纯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的题目并不多见,主要是牛顿第二、第三定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牛顿运动定律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知识点,而是作为一个知识基础体现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是经典物理学的核心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本部分内容的考题突出了与实际物理情景的结合,出题形式多以大型计算题的形式出现,从近几年的高考形式上来看,20xx年上海物理卷第22题、海南卷第15题、江苏卷第13题、安徽卷第22题、山东卷第24题、xx年上海单科卷第21题、海南卷第15题,xx年海南卷第16题均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
总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本节复习课是力的知识,运动学知识和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学生学好整个物理学奠定基础。
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如下三维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的解题方法,进一步学习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变式学生探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学会画受力分析图和过程示意图,培养学生分析物理情景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养成积极思维,解题规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物理知识,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牛顿第二定律。
它选自人教版高一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⑴、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动力学又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电学等其它部分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牛顿第二定律是本章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从教材的编排看,本节之前“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使学生对第一定律的认识得到强化;启下,即是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定性地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同时学习完本节牛顿第二定律知识,也为今后动量定理的推导及天体力学等方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它在工、农业、国防等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提供知识的基础。
⑵、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学生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几乎为零,因此本节教材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以及我对本节教材的具体分析,我将拟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②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③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⑵、过程与方法:①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②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物体的a、F、m三个物理量进行研究;运用列表法、图象法处理数据,使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教学重难点本节的重点是做好演示实验。
理由: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从而有说服力地归纳出a与F和m的关系,即可顺理成章地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关系式。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篇通过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教师若希望在教学中脱颖而出,应高度重视教案的撰写和规划,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实验课程探究加速度、质量与力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总结,在知识上要求知道决定加速度的因素、理解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将力学和运动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是动力学中的核心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通过上一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道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把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间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培养学生严谨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策略】回顾与思考→创设物理情景→分组讨论→老师讲解→总结规律。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回忆上节课探究的a与f、m关系。
向学生提问:回忆上节实验探究课内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我们研究了哪几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能用公式反应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回忆上节课知识,集体回答。
牛顿第二定律一、教材分析(一)本节的地位和作用牛顿第二定律它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也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
而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延续,是整个运动力学理论的核心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
它在力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力、加速度、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是一条适用于惯性系中的各种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是经典牛顿力学的一大支柱。
而且牛顿第二定律在生活生产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设计机器、研究天体运动,计算人造卫星轨道等等都与牛顿第二定律有关。
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分成了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实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
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
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表述,得到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教科书突出了力的单位“1牛顿”的物理意义,并在最后通过两个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
鉴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本节安排课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1课时的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部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的描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知道力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牛顿”是这样定义的。
(3) 能从同时性、矢量性等各个方面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能理解为什么说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桥梁。
过程与方法(1)以上节课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进而总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能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中抽象出模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初步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认识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价值。
(3)通过讨论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更加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考纲要求)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本文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3篇《《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一我说课的题目是《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我按下列程序展开。
首先是本章本节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属于新课标3-5模块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知识在旧版教材中是紧接机械能之后,而在新课程教材中则是大幅后移。
但我认为动量知识在新教材中的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所拓展。
3-5模块之前,学生接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属于经典物理,而3-5模块中其余知识则属于微观粒子内容,“碰撞”是粒子性的一个典型特征;比如,原子核结构就是利用粒子碰撞的方法研究得到的,动量知识则是研究微观粒子的碰撞所必须的。
因此,“动量”知识被放在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等内容之前学习。
可见,新教材中“动量”知识除了巩固了传统意义上在物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之外,还强化了在从经典过渡到量子过程中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动量定理是力学中的重要规律,它比牛顿运动定律具有更大的普遍性,牛顿运动定律不适用的领域,例如微观粒子方面,动量定理仍然适用。
此外,在研究碰撞和反冲问题时,利用动量定理要比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方便得多,不必详细研究整个运动过程,只需要比较运动过程的初末状态即可,给解决问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在生活生产中,动量定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进行课堂授课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鉴定标准。
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应用数学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科学探究能力。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各位xx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牛顿第二定律》。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本节在第二节实验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它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此定律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在整个教材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所教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
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气垫导轨与光电测时系统或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会应用CAI课件处理实验数据。
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
二、重点、难点在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时我认为不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更应注重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故重点是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难点是通过简单应用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及数学表达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因果关系;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出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学生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11篇《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下面我对这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如: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一章第6节的内容,它是在学习过动量守恒定律之后,为进一步深入的探究动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而编写的。
它侧重于力在时间上的积累,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且本节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②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可以使用于变力;③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并能掌握一维情况下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是学生认识物理模型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②通过一维形式动量定理的定量讨论,增强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推导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难点: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四、说方法教法:本节课我采用演示实验,分小组讨论,进行推理验证并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法: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从而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教学程序通过以上分析,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一)引入新课小实验引入新课:演示实验1:鸡蛋落地让鸡蛋落入垫有海绵桶中(海绵不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推测鸡蛋的“命运”,最后展示结果。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高中物理第5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5.3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沪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高中物理第5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5.3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沪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高中物理第5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5.3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沪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5.3《牛顿第二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2.过程与方法:(1)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物体的a、F、m三个物理量进行研究;运用列表法、图象法处理数据,使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的重点内容是做好演示实验。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从而有说服力地归纳出a与F和m的关系,即可顺理成章地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关系式.因此,熟练且准确地操作实验就是本课的关键点。
同时,也只有讲清实验装置、原理和圆满地完成实验才能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研究的方法,才能达到掌握方法、提高素质的目标。
2.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简单完美,记住并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关联;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学生来说是较困难的.三、教具朗威DIS实验室、微机、铁架台、气垫导轨、学生天平、滑块、细线、小钩码、配重片等。
2018-2019高中物理第5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5.3 牛顿第二定律学案沪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高中物理第5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5.3 牛顿第二定律学案沪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高中物理第5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5.3 牛顿第二定律学案沪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5.3 牛顿第二定律[目标定位]1。
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3。
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一、牛顿第二定律[问题设计]由上一节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当小车的质量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即a∝F,当小车所受的力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即a∝错误!,那么小车的加速度a、小车的质量m以及小车所受的力F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由于a∝F,a∝错误!,所以a∝错误!写成等式为F=kma若F、m、a都用国际单位,则F=ma.[要点提炼]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公式:F=kma,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当各物理量的单位都取国际单位时,k=1,F=ma。
(3)力的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即1 N=1_kg·m/s2. 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瞬时性:a与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为瞬时对应关系.(2)矢量性:F=ma是矢量表达式,任一时刻a的方向均与合力F的方向一致,当合力方向变化时a的方向同时变化,即a与F的方向在任何时刻均相同.(3)同体性:公式F=ma中各物理量都是针对同一物体的.(4)独立性:当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各个力都满足F=ma,每个力都会产生一个加速度,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即为物体具有的合加速度.故牛顿第二定律可表示为错误!3.合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1)力与加速度为因果关系.力是因,加速度是果,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0,就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与合力方向总是相同、大小与合力成正比.(2)力与速度无因果关系.合力与速度方向可以同向,可以反向;合力与速度方向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3)两个加速度公式的区别.a=错误!是加速度的定义式,是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a与v、Δv、Δt均无关;a=错误!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加速度由其受到的合力和质量决定的.[延伸思考]在地面上,停着一辆卡车,你使出全部力气也不能使卡车做加速运动,这与牛顿第二定律矛盾吗?为什么?答案不矛盾,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中的F指的是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卡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只受到推力,还同时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它们相互平衡,即卡车受到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故卡车不做加速运动.二、物理量与单位制[问题设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世纪末曾发射过一个火星探测器,但它由于靠火星过近,结果因温度过高而起火,并脱离轨道坠入火星的大气层.航空航天局调查事故原因时发现:原来探测器的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计算加速时的力使用了英制单位,而喷气推动实验室的工程师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提供的数据是以国际单位制算出来的,并把这些数据直接输入电脑.从这次事故的原因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答案在国际上采用统一的单位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要点提炼]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1)基本量和基本单位首先被选定的几个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选定长度(l)、质量(m)、时间(t)、电流(I)、热力学温度(T)、物质的量(n)、发光强度(I)七个量为基本量;对应的七个基本单位是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2)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如速度、加速度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2.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1)基本单位长度l,单位:m;质量m,单位:kg;时间t,单位:s.(2)常用的导出单位速度(v),由公式v=错误!导出,单位:m/s。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范例
撰写说课稿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编准备了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一、教材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动力学又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电学等其它部分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内容。
所以,牛顿第二定律是本章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为了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认识自然、和谐,本节之前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使学生对第一定律的认识得到强化;启下,即是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定性地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本节教材是在前一节的基础上借助电脑通过实验分析,再进行归纳后总结出定量描述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关系的牛顿第二定律。
由实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是我们认识客观规律的重要方法。
由于本实验涉及到三个变量:a、m、F,因此我们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先确定物体的质量,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确定力,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在以后学习气体的状态变化规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金属导体的电阻等内容中都用到了这一方法。
控制变量法也是我们研究自然、社会问题的常用方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一列表法和图象法,了解图象法处理数据的优点:直观、减小误差(取平均值的概念),及图象的变换,从a-m 图(曲线)变到a-1/m 图(直线),在验证玻-马定律中也用了这种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本。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一、引言《牛顿第二定律》作为高中物理必修一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初次接触经典力学的关键。
本说课稿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含义和应用,并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学生将能够准确地陈述牛顿第二定律,并能够运用定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二、知识点的解释和分析2.1 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力学的重要基础之一,简称为F=ma。
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具体而言,当物体受到合外力时,它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数学表述,是分析物体运动的关键工具。
2.2 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根据第二定律的表述,当一个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也就是说,如果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增大,物体的加速度也会增大;而如果物体的质量增大,加速度则会减小。
这一定律是描述力学系统中物体运动行为的重要规律。
2.3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物理问题中。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力学问题。
比如,计算物体受力后的加速度、计算物体受力后的速度和位移等。
牛顿第二定律不仅可以解决静止物体的力学问题,还可以解决运动物体的力学问题,是力学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明确F=ma的含义;2.掌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3.清晰地表达自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4.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和含义;2.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3.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其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牛顿第二定律
物理思维方法
1.理想实验法:所谓“理想实验”,又叫“假想实验”“抽象实验”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理想实验”不同于科学实验,它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层次的抽象的思维活动.
惯性定律的得出,就是理想实验的一个重要结论.
2.控制变量法:这是物理学上常用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先让其中一个量保持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确定F、m、a三者的关系时,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以后我们还能用到.3.整体法、隔离法:这是我们处理实际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整体法是把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隔离法是把系统中的某个物体单独拿出来研究.将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灵活运用,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思路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完牛顿第一定律,明确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力与运动状态变化间的定量关系,是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探究,而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形式,并进一步总结、阐释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以及介绍单位制的概念和重要性.本节的重点是实验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及表达形式,难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分析.
控制变量法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手段(实验仪器、设备等)主动干预或控制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发展的过程,在特定的观察条件下探索客观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是研究各物理量之间的实质性联系的一种重要的探究方法.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水平,已经基本具备了进行猜想——假设——控制变量——验证假设的能力,但还需要必要的指导.
本节内容在猜想和实验探究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直观的、感性的认识.讲授时再通过严谨的科学分析和适度练习,深化学生的感性知识,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进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合作与讨论1
控制变量法是我们在研究客观规律时,为了得到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实质性联系,而主动地干预和控制实验条件,使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研究客观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猜想,我们知道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质量有关.那么我们如何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你能够根据课本P106提供的实验器材来设计实验的步骤及记录表格,来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及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间存在的关系吗?
·通过你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合作与讨论2
我们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物体的加速度和质量、物体受到的合外力间的关系,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F=kma.上式在国际单位制中可简化为F=ma,我们知道力和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那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加速度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呢?加速度与物体的速度间又存在什
么样的关系呢?
·一辆汽车满载货物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加速前进,你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吗?
·一架小型的客机停在起飞跑道上正要起飞,你分析一下飞行员刚刚开始启动飞机的瞬间飞机有加速度吗?此时飞机的速度是多大?那你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前面学习的有关运动规律的知识,归纳一下加速度和速度间的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