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管理体系与实践课纲
- 格式:xls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产品创意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产品创意设计与制作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提出并实现产品创意设计;2.培养学生产品制作的实践能力,从概念设计到最终制作过程中的技术操作;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制作;4.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够将创意产品与社会和文化相结合,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创意思维与设计方法1.创意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包括启发式思维、侧写思维、关联思维等;2.设计方法与过程:介绍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设计过程中的需求调研、头脑风暴、草图设计等;3.市场研究与用户体验:了解市场需求与用户喜好,从用户体验出发进行创意设计。
第二部分:产品原型制作技术1.材料与工具介绍:介绍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包括软件设计工具、手工工具等;2.造型技巧与表现方法:教授不同造型技巧和表现方法,包括手绘技巧、数码建模等;3.制作工艺与工序:介绍产品制作的具体工艺和工序,包括模型制作、加工、喷涂等。
第三部分: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1.项目管理基础知识: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项目目标确定、时间管理、风险评估等;2.团队沟通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介绍团队沟通与协作的技巧;3.创意产品团队项目:学生分组进行创意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从需求调研到最终产品的呈现。
第四部分:创意产品与社会文化1.创意产品的社会意义:介绍创意产品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2.可持续设计与创新:引导学生进行可持续设计和创新,关注环境和社会影响;3.创意产品展示与推广:学生展示和推广自己的创意产品,包括策划展览活动、宣传和推广策略等。
评价方式:1.个人作品评价:根据学生的个人创意设计和产品制作实践进行评价,包括设计思路、技术操作、产品质量等;2.团队项目评价:根据学生在团队中的合作表现和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团队合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3.考试与作业:通过课堂小测、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进行评价。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大纲一、导论1. 工商管理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1 工商管理的概念1.2 工商管理的基本特征2. 工商管理的发展历程2.1 工商管理的起源2.2 工商管理的发展阶段3. 工商管理的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3.1 工商管理的学科体系3.2 工商管理的研究方法二、市场营销管理1. 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1.1 市场营销的定义1.2 市场营销的基本特征2.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2.1 政治经济环境分析2.2 技术环境分析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3. 市场细分与产品定位3.1 市场细分的概念与方法3.2 产品定位的原则与策略4. 产品与价格管理4.1 产品发展与创新管理4.2 价格策略与定价方法5. 渠道与营销网络管理5.1 渠道选择与管理5.2 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6. 销售与促销管理6.1 销售管理与组织6.2 促销策略与实施三、企业战略管理1.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1.1 企业战略的基本概念1.2 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2. 环境分析与企业定位2.1 环境变化与机会威胁分析2.2 产业结构与竞争格局分析3. 企业资源分析与核心竞争力 3.1 企业资源的特征与分类3.2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4. 企业战略选择与实施4.1 企业扩张战略4.2 企业多元化战略5. 企业绩效评价与调整5.1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5.2 绩效调整与战略落实四、组织管理与人力资源1. 组织管理理论与实践1.1 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1.2 组织文化与管理创新2.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2.1 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理论2.2 招聘流程与方法3.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3.1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3.2 薪酬管理与激励机制4. 员工培训与发展4.1 培训需求分析与课程设计4.2 职业发展规划与导师制度五、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1. 企业财务管理基础1.1 财务管理与财务职能1.2 会计基本原理与财务报表分析2. 投资决策与资本预算2.1 投资决策的基本理论2.2 资本预算方法与实践3. 融资与资本结构管理3.1 融资渠道与融资工具3.2 资本结构优化与管理4. 风险管理与财务衍生品4.1 风险识别与评估4.2 货币市场与外汇风险管理5. 财务管理与企业战略5.1 财务目标与企业战略一致性5.2 财务预算与战略执行六、经济法律与企业管理1. 经济法律基础1.1 法律与治理1.2 市场竞争法与反垄断法2. 合同法与企业合同管理2.1 合同的要素与效力2.2 合同违约与纠纷解决3. 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创新3.1 知识产权的分类与保护3.2 企业创新战略与实践4. 劳动法与劳资关系管理4.1 劳动法基本原则4.2 劳资纠纷处理与预防七、企业信息管理与决策分析1.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1.1 信息技术基本概念1.2 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2. 信息系统规划与建设2.1 信息系统规划流程2.2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3.1 数据收集与整理3.2 决策支持技术与工具4. 电子商务与企业营运管理4.1 电子商务模式与应用4.2 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五、总结与展望1. 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1.1 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1.2 信息化与数字化趋势2. 工商管理师的职业发展与素质要求2.1 工商管理师的职业特点2.2 工商管理师的素质要求大纲仅供参考,具体课程设置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学课程编码: 11305C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48先修课程:经济学开课系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本课程在对管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以及主要管理流派理论讨论基础上,围绕计划、组织、激励、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分别阐明各职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目的与一般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思想和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应用方法。
使学生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理解:管理的定义,管理的五种职能,管理者所扮演的三大类角色,管理者所具备的三大技能;了解:各种管理定义的联系与区别,各种管理职能的具体含义及相互关系,管理的两种属性及区别;掌握:学会对身边的管理者能否胜任其工作指出判断,学会对所熟悉的组织可能遇到的有些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思路。
重点:管理的定义、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要求难点: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了解: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定义,道德观的种类,社会责任观的种类,对特定组织——企业来说,其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理解:每种道德观的内容与区别,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中外社会责任观的内容与区别,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的各种理由,企业社会责任与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
掌握:学会判断民主管理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学会判断某个企业是否承担了必要的社会责任,学会帮助那些处于道德困境的组织怎样走出这种困境。
(2020年整理)教育部综合实践课程纲要学海无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熟悉、分析息争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欢迎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本课程面向学生完全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研究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实在体验,建立研究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要制止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举行活动设计。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履历实践进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
在实施进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按照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进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4.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本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
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
《产品创新小想法》教案教案:产品创新小想法教学目标:1.了解产品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3.引导学生提出产品创新的小想法并进行讨论和展示。
教学内容:1.产品创新的概念介绍;2.创新能力的培养;3.小组讨论和展示。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向学生介绍产品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2.以一个例子来说明产品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益处。
二、讨论(15分钟)1.分成小组,每组5-6人;2.让每个小组讨论并提出一个产品创新的小想法;3.鼓励学生开阔思维,提出不同的想法,并记录在纸上。
三、展示(15分钟)1.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产品创新想法;2.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3.让每个小组互相交流,分享对其他想法的看法,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总结(5分钟)1.回顾并总结每个小组的产品创新想法;2.提醒学生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和不断改进;3.鼓励学生将创新思维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让他们明白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五、作业(5分钟)1.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堂讨论的产品创新想法,进行更加详细的设计和规划,并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2.要求学生在报告中明确产品的创新点和市场需求,展示自己对市场和消费者的理解。
六、拓展活动(20分钟)1.让学生在家庭、社区、学校中观察常见的产品或服务,找出可以进行创新的点,并用纸笔记录下来;2.下节课,让学生对自己观察到的创新点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产品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会了如何提出自己的产品创新想法,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学生锻炼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接下来的课程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课程背景与意义管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对于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技能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对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学习管理学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01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02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03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具备初步的管理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管理的定义、性质、职能、原则等基本概念,以及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原理和方法。
战略管理分析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以及战略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探讨优秀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如领导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介绍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不同流派的理论观点和实践应用。
组织文化与行为研究组织内部的文化建设、员工行为激励和团队建设等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与伦理讨论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遵守伦理规范。
课程内容与结构管理定义及职能管理的定义管理是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工作活动,以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职能,这些职能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管理过程。
管理者角色与技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等多重角色,这些角色要求管理者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能力。
管理者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专业知识和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系统原理管理系统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要求管理者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
人本原理管理活动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动机和行为,通过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组织目标。
★★★本(专)科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黑体小四号加粗)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32 课程学分:2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管理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工商管理类9大核心课程之一,是工商管理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以现代社会组织为客体,研究社会组织持续发展的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一门课程;是综合社会组织发展实践及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系统论述组织管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为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两个层次:一是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二是将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运用全面的、发展的和系统的观点以及所学理论,观察分析现实的管理问题。
具体可以表述为:(1)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组织上的领导人、员工素质和员工积极性放在管理学的研究重点。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科学方法。
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环境研究、决策方法、管理计划、组织结构、人员配备、领导者、激励、沟通、控制等诸多环节相关联的系统管理学知识。
(3)掌握管理过程的基本运行规律。
管理学反映的驾驭资源必须遵守的基本运行规律,在理论上得到了证明,在先进国家的管理实践中也得到了证实,是我们分析现实管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都应该掌握。
(4)掌握运用所学管理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习不仅要掌握管理知识,还要将管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用以解决现实问题。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教学目的理解和掌握管理的含义,管理的性质;了解管理者的分类;掌握管理者技能要求及其分类;了解管理职能的内容及管理的意义;理解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I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为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员理解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纲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背景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亏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e当今社会变迁日边严坐了-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课惶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阪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功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一)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均以唇动为非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傲"、"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管理教学大纲(马工程)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创新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以培养马工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研究,学生将掌握创新管理的关键理论和实践工具,了解创新管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等形式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2. 掌握创新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3. 能够运用创新管理工具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创新管理概述- 创新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创新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与联系2. 创新过程与创新策略- 创新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创新策略的制定和实施3. 创新文化与组织创新- 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发展- 组织创新的关键要素和实践4. 创新项目管理- 创新项目的定义和特点- 创新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5. 创新团队与团队协作- 创新团队的构建和管理- 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发展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创新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创新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3.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创新项目,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问题讨论和解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堂作业。
2. 期中考试:考察对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项目:根据实际创新项目,要求学生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和评估。
六、参考教材1. 《创新管理导论》王小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2. 《创新策略与管理》彭逸琳,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3. 《组织创新实践》李翔宇,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以上为初步教学大纲,具体内容和安排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欢迎学生们参与讨论和提供宝贵意见。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内容(1)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2)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实践能力;二是职业素质;三是创业能力;四是职业资格证书。
(3)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 调整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
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同时考虑职业素质教育,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籍管理制度。
3.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学目标,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制定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
课程设置要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应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技能鉴定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既可让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性方向,又可避免重复考核。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的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目标。
4. 制定专业技能规范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系统的技能训练要求并规定必须完成或选择完成的内容。
5. 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实践教学计划,使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注重实效性。
要避免重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而轻实践教学质量的倾向。
《创新、企业、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创新、企业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研究创新理论、企业实践以及文化影响因素,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1. 创新理论
- 创新的概念与类型
- 创新管理与创新过程
- 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2. 企业实践
- 企业创新案例分析
- 企业创新策略与实施
- 创新团队与领导力
3. 文化影响因素
- 文化对创新的影响与作用
- 跨文化管理与创新
- 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
4.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
- 案例分析
- 小组讨论
- 实地考察
- 学生报告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本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小组报告、课堂参与和期末考试等。
四、参考教材
- Peter F. Drucker. 创新与创业.
- John Kotter. 企业变革之道.
- Geert Hofstede. 文化与组织行为.
以上为《创新、企业、文化》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具体的教学安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和知识领域,以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精讲课程背景很多企业的产品研发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和困惑——研发闭门造车,技术创新无需,知识和技术积累主要依赖员工个人,研发资源不足,产品缺乏市场导向和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升产品研发效率等等问题!其实,在引入IPD体系之前,华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随着华为公司的产品成功越来越受到关注,也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华为所采用的产品研发管理体系——集成产品开发(IPD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IPD体系,作为一套先进、成熟的研发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
在全球范围内,众多成功企业(如三星、飞利浦等等)都采用了类似的管理体系,并有效的提升了产品创新及研发能力。
在华为更是得到了完美的落地和升华。
在华为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了解并相继实施了IPD体系,行业涉及电子、通信、软件、自动化、集成电路、机电设备、材料、日化等,尽管这些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行业领域各异,但多数均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培训收益多年来在IPD体系设计、推行、变革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
本课程在讲授华为IPD体系的同时,结合这些业界实践,力求让学员深刻理解以下核心问题——IPD究竟是怎样一套系统,为何具有巨大的威力?IPD思想如何运用于于中小企业和不同行业?IPD 的精髓是什么?应该如何实施IPD?……培训特色1、著名IPD体系专家授课,权威的知识与系统讲解,真正的国际化视野2、全景式实战案例教学,分组研讨与演练,最大限度实现知识转化3、充满智慧的幽默分享,令人印象深刻的互动交流,答案就在现场客户评价(摘选):1、曾接受过华为公司IPD咨询服务的学员,在培训后表示:这是一次醍醐灌顶的培训,之前虽然听过华为公司IPD的培训课程,但这次才真正让我理解了IPD体系真谛!2、曾接受过IBM公司IPD培训的学员表示:这和以往IBM提供的培训有很大的区别,杨老师确实身经百战,案例很切合我们企业的实际,给出的建议也很接地气,很多观点令我豁然开朗,希望能够得到老师长期的指导和帮助!3、出身华为、艾默生的“科班”学员评价:虽然之前有十几年的时间接触IPD,并运用其中的流程开展工作,但杨老师的授课仿佛让我真正推开了IPD的一扇大门,刚刚才真正明白IPD的精髓所在。
《产品创新管理体系与实践》课纲
1.2.1 德鲁克与熊彼得如何定义和看待创新?1.2.2 七种创新的来源(德鲁克)
1.2.3 摩尔的创新分类方式
1.3 创新的动机
1.3.1 企业生存的需要
1.3.1.1 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趋势
1.3.1.2 产品研发周期的变化趋势
1.3.2 企业发展的需要
1.3.
2.1 知识的更新速度
1.3.
2.2 谁将成为赢家?
1.3.3 未来企业竞争核心——创新制胜
2 创新思维与方法
2.1 案例:找到解决之道
2.2 产品创新思维的八大原理
2.2.1 组合原理
2.2.1.1 同类组合原理
2.2.1.2 异类组合原理
2.2.1.3 主体附加组合原理
2.2.1.4 重组组合原理
2.2.2 还原原理
2.2.3 移植原理
2.2.4 逆反原理
2.2.4.1 原理逆反原理
2.2.4.2 属性逆反原理
2.2.4.3 方向逆反原理
2.2.4.4 大小逆反原理
2.2.5 变性原理
2.2.6 完满原理
2.2.6.1 整体完满充分利用原理
2.2.6.2 部分完满充分利用原理
2.2.7 迂回原理
2.2.8 群体原理
2.3 打破思维的禁锢,开启创新的天窗
2.3.1 培养思维创新的习惯
2.3.2 试错法
2.3.3 和田法
2.3.4 Brain-Storming 方法及在创新中的应用2.3.5 QCC 及其应用
2.3.6 其他创新方法简介(TRIZ 等)
2.3.7 跳出思维定势
2.3.8 跳出经验定势
2.4 创新误区与正确的创新意识
2.5 创新思维小结
3 产品创新管理体系
3.1 新产品创新战略
3.1.1 产品战略与愿景、目标
3.1.2 案例:全球知名企业的愿景、目标、战略
3.1.3 业务战略分析——BCG 三四矩阵
3.1.4 业务战略分析——波士顿矩阵
3.1.5 产品战略类型(Miles & Snow Type)
3.1.6 平台战略及案例分析
3.1.7 突破性创新与渐进创新
3.1.8 不同程度创新的风险与收益分析
3.1.9 技术推动 vs. 市场驱动
3.1.10 产品创新的收益与风险
3.1.11 产品的创新周期与鸿沟跨越
3.1.12 技术的适应周期
3.1.13 市场增长期的创新策略
3.1.14 成熟市场的创新策略
3.1.15 衰退市场的创新策略
3.2 先进的创新管理体系介绍及比较
3.2.1 Stage-Gate/Review 体系简介
3.2.2 CMMI 体系简介
3.2.3 PACE 体系简介
3.2.4 IPD 体系简介
3.3 IPD 模式下的产品管理与开发
3.3.1 产品创新的市场与需求分析
3.3.1.1 产品市场分析的六大步骤
3.3.1.1.1 正确、全面的理解市场
3.3.1.1.2 准确到位的市场细分
3.3.1.1.3 系统的组合分析
3.3.1.1.4 制定产品战略和业务计划
3.3.1.1.5 融合与优化业务计划
3.3.1.1.6 管理业务计划和评估绩效
3.3.1.2 产品需求分析的八大要素——¥APPEALS 模型
3.3.2 创新产品开发流程(新产品开发的六个阶段)
3.3.2.1 概念阶段——初步业务计划,总体策略的快速评估
3.3.2.2 计划阶段——清晰定义产品及计划,确保合理的管理
3.3.2.3 开发阶段——正确的开发过程,保证产品设计与实现质量3.3.2.4 验证阶段——必要的修正和改进,产品发布就绪
3.3.2.5 上市阶段——市场成功才是产品的成功
3.3.2.6 生命周期阶段——持续的产品保障、维护和升级与退市3.4 创新型组织文化与氛围
3.4.1 创新组织的特征
3.4.2 跨功能团队与矩阵式组织结构
3.4.3 新产品开发组织形式
3.4.4 创新文化与氛围的建立
3.4.5 案例:Google 等企业的创新文化
4 课程总结
4.1 课程总结
4.2 阅读书籍推荐
● 顾问介绍——王小刚先生
◇ 中国软件协会(CSPIN)专家委员会委员
◇ 产品与研发管理专家
◇ 过程改进专家
◇ 业界资深顾问和讲师
工作经历及专业背景
王老师拥有13年的研发、项目管理与质量管理经验,曾先后供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商用机器技术有限公司(IBM Solution and Services Co.)、中移动无线数据研发中心和QAI(外资全资咨询顾问公司)等多个企业,担任过项目经理、质量保证高级专家、质量管理部高级经理、咨询顾问等多个职务。
他深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咨询经验以及犀利而又不失亲和力的咨询风格使得他近年来在业界屡获殊荣——
◇ 2008年度过程改进大会(CSPIN,中国软件协会系统与过程改进分会),获得中国软件生产力风云榜“新锐咨询师”称号(2008/09南京);
◇ 2008年度中国 CMM/CMMI 咨询与评估行业年度人物和最佳案例评选活动中(2008/11北京),获得“行业年度人物”提名;所提交的“如何准确而又细致的捕获用户需求——CMMI-3需求开发过程域实施案例”同时获得最佳案例提名;
◇ 2009年度 CMM/CMMI 咨询与评估行业年度人物和最佳案例评选活动中(2009/11深圳),再度获得“行业年度人物”提名;凭借所提交的“CMMI-SVC 在服务外包企业中的实施案例”,再次获得“最佳实施案例”提名;
◇ 2009年度软件工程大会(CCSE/希赛网,2009/11深圳),获得“杰出贡献专家”称号。
擅长管理领域
王老师善于规划和建设覆盖市场、研发、销售、维护支持等覆盖全价值链和全业务的管理体系,对各种方法论和模型了解清楚,运用自如;善于将BSC、PMP、CMMI 、PCMM与ITIL、ISO 9000等多个模型、标准或方法论之间进行系统的整合,以各个模型/方法论的协同运用来解决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而并不拘泥于某一个特定的模型/标准。
另一方面,凭借长期实际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的实际开发和管理经验,他尤其善长于在工程与技术方面过程改进的引导和规范工作,对一线的员工(项目经理、需求分析人员、架构设计人员、设计开发工程师及测试工程师)有很强的亲和力,使他们能够很快的体会到管理所带来的乐趣和益处。
核心课程
◇ 质量管理&过程改进体系/模型/方法论介绍与最佳实践分享课程系列
平衡积分卡在研发组织中的运用--战略执行与落地
CMMI实务(基于CMMI-DEV 及 CMMI-SVC)
People CMM实务
◇ 研发项目管理进阶系列实战课程
研发项目管理沙盘高级实战
实用软件项目估算(基于功能点和COCOMO II方法)
实用软件度量
统计过程控制与量化项目管理
◇ 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能力管理系列课程:
人员能力架构:定义、使用与维护
量化的绩效管理
部分培训及咨询客户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管理中心(CNNIC) 国家开发银行(总行)营运中心
兴业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 招商银行(总行)信息中心
中软国际(iCS&S)通讯事业群 中软集团(CS&S)上海浦东分部
中远集运(COSCO)信息中心 步步高集团终端事业部(BBK)
2013年4月19-20日 深圳 | 2013年7月26-27日 北京
(更多开课时间,请来电咨询)
课程热线:4OO-O33-4O33(森涛培训中心,提前报名可享受更多优惠)
参加费用:3600元/人
参加对象:各类研发总监/副总、技术/研发部门经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研发骨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