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优势科和表征科的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崆峒山灌木种质资源及分科检索表作者:卞义宁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1期摘要:1987—1994年利用8年时间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对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具有植物分布代表性且植被资源相对丰富的崆峒山进行实地调查,在分析研究陇东黄土高原区灌木种质资源及其分类的基础上,按照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Engler System)要求,提出了陇东黄土高原区灌木种质资源分科检索表,为本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其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
关键词:崆峒山;灌木种质资源;检索表1 崆峒山自然概况与灌木分布特性1.1 崆峒山自然概况崆峒山属5A级风景明胜区,座落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境内,距平凉市城区12 km,位于东经35°33′ 12”~35°34′03",北纬106°31′15”~106°31′58”之间。
崆峒山是六盘山的东向支脉,主峰马鬃山海拔为2 046.00 m,总面积为30 km2。
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脊柱—贺兰褚带的南段,主要由古生代及中生代的三迭纪、白垩纪等地层组成,气候类型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
七月最高温度为36℃,1月最低温度为-26.4℃,年雨量在517 mm以上,相对温度为80%,全年无霜期只有161 d。
土壤以石灰性褐土为主,阳坡土层较薄,岩石裸露,土壤有机质含量少,阴坡土层较厚,积叶形成较厚的腐殖质层,深达30 cm以上,土壤肥沃。
1.2 崆峒山灌木分布特性通过采用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按照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Engler System)要求,对崆峒山的灌木、亚灌木、木质藤本按科、属,种进行分类,经过分析研究,崆峒山灌木种质资源共分为39科,75属,142种。
崆峒山灌木主要的属于华北植物区系,与关山、麦积山、秦岭、华北植物有着十分鲜明的分布上的联系。
Z h o n g z i n o n g y a o统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属六盘山系支脉。
本植物区系植物资源丰富,既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人文景观。
甘肃太统山种子植物区系共有野生种子植物!"科,包含"#$属%#!种,根据&'())*对世界植物科的分布型的划分,本植物区系有世界广布科+$个、热带科",个、温带科#%个、间断分布科"个、以南半球为主的科-个、地域性特有科#个、异常科+个。
因此,对本植物区系的组成、性质和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太统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的建设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教育基地的建立等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科的组成根据调查,有!"科"#$属%#!种野生植物物种分布在太统山种子植物区系中,其中裸子植物有"科,包含"属%种,分别占全国裸子植物科属种的",.、,'!-.和"'+,.;被子植物有!,科,包含"#+属%##种,分别占全国被子植物科属种的#-'$/.、+,'$$.和#'"+.。
#'科的分布型简析根据&'())*对世界植物各科分布型的划分,七大类科(世界广布科、热带科、温带科、间断分布科、以南半球为主的科、地域性特有科和异常科)在本种子植物区系均有分布,现将太统山种子植物区系科的分布结构和特点分析如下。
#'+世界广布科世界广布科在全世界共有%-个,在我国有$,个,在本区系有+$个,其中包含有+$"属"+$种,分别占同类别的+%'!-.、$$'+$.和$-'+".。
如菊科、唇形科、禾本科、百合科、豆科等,它们在本植物区系分布最广,含有的属数和种数最多,是本植物区系的优势科。
缘乞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年3月第23卷第6期甘肃太统一嵯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毒菌物种调查研究杨苗,鲍双玲■,杨鹏举(甘肃太统一唸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平凉744000)摘要:于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对甘肃太统一嵯啊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野生大型毒菌资源调查,经过野外实地调查,初步统计到该区有大型毒菌15种,隶属6科6属。
结果表明:该林区内大型毒菌资源种类较少,但分布较为广泛,且极毒种有2种。
旨在为该地区大型毒菌资源研究提供参考,并警示当地居民在采食蘑菇过程中要谨防误食毒蘑菇,以防中毒。
关键词:太统一嵯啊山自然保护区;大型毒菌;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Q9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6-0162-031引言大型毒菌是大型真菌中能使人、畜食后引起中毒或者死亡的一类真菌的总称,俗称毒蘑菇。
毒菌在菌物界中不是一个自然分类单元,由于具有人畜误食后能引起中毒反应的共同特征,故将其划分为一类,是大型真菌中比较特殊的类群自然界的毒菌估计达1000种以上,我国至少有500种。
通过对甘肃太统一嵯晌山自然保护区毒菌调查,发现分布于该区的毒菌有15种,种类较少,但分布广泛。
甘肃太统一嵯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西部,六盘山系东侧支脉,黄河支流泾河中上游地区平凉市嵯恫区境内,距城区15km。
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6°26'18"〜106°37'24",北纬35°25‘08"〜35°34‘50",总面积16283hm20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是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地质遗迹和古文化遗迹。
保护区处于东亚季风区边缘,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分布维管植物群落野生种120科482属1139种,区内主要乔木林有人工落叶松林、人工油松林、人工杨类林、人工刺槐林、辽东栋林、白桦林、阔叶混交林、山杨林、针阔混交林、杜梨林、杂木林等;主要灌木有沙棘、黄刺玫等;主要草类有蒿类、莎草等[2>3:0目前,对该区大型毒菌没有开展过调查研究工作。
甘肃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优势科和表征科的分析【摘要】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的表征科是桦木科、麻黄科、胡颓子科、忍冬科、罂粟科、榆科、金粟兰科、虎耳草科等。
该植物区系的优势科是麻黄科、唇形科、杨柳科、桦木科、凤仙花科、槭树科、清风藤科、车前科等。
不论是优势科还是表征科,大多是主产于温带的科。
【关键词】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优势科崆峒山是耸立在陇东黄土高原西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该区既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人文景观。
该区以暖温带半湿润区落叶阔叶林为主,物种资源与遗传多样性丰富,是华北、华中、横断山、蒙新、中国—喜马拉雅等多种植物区系的交汇点。
区系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古老性、过渡性和复杂性。
因此对崆峒山植物区系种类的调查和研究,对该区资源的开发和农、林、牧业的合理规划、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自然地理概况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总面积182.52km2,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6°26′18″~106°37′24″和北纬35°23′24″~35°37′52″范围内。
东起平泾公路甘家坟,西至大、小马圈一带,南至大阴山、十万沟,北至马屯山分水岭。
根据气候区划分,该区处暖温带半湿润区,崆峒山年均气温8.6℃。
空气湿度大,年均气压86600Pa。
年平均降水511.2mm,且多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为1430mm 左右,是降水量的2倍多。
冬季积雪较厚的时间较长,积雪平均厚度达25cm。
与上述气候水热条件相适应,崆峒山地区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和草甸草原,与之相应,土壤主要划分为山地棕壤土、灰褐土和红土。
2.植物科的组成根据调查,崆峒山地区有种子植物90科356属714种。
其中野生种有88科345属680种[1](本文仅分析野生种子植物的性质和特点),栽培种2科11属34种。
在所分析的野生种中,有裸子植物3科3属5种,分别占全国同类别的30%、7.50%和2.59%。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乔永平【摘要】Objective:To survey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 ranunculaceae in natural reserve KongTong Shan. Methods: The botanical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at different periods, all searched and identified indoor by the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and major investigations, in the region of TaYuan as the core, radiated in four directions, four channels mainly. Results: The plants of ranunculaceae contained 13 genera, 37 species and six variants, 23 kinds recorded in the Compil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re were 25 sorts of medicinal plants among them. Conclusion: Natural reserve KongTong Shan is abundant in medicinal plants ranunculaceae, we should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the utilization and the protection.%目的:对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内毛茛科药物植物资源进行调查。
方法:采用全面踏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自然保护区内塔院为中心,向四面辐射,以4条路线为主,分不同时期采集植物标本并对所有采集标本进行室内检索鉴定。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及评价童红梅【摘要】为了摸清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状况,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资料、路线、样地和补查相结合方法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以崆峒山后山百合科药用植物的丰富度(2.74)与多样性指数(0.41)最高,共有18属37种,分别占本区百合科植物资源总属数的78.26%和82.22%,主要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地理分布以温带分布为主,占本区总属数的33.33%;中国特有种占到总种数的54.05%;药用部位以根状茎类入药的最多;药用功效主要有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化痰止咳等;并参照国家药典药用价值综合评价标准对37种百合科药用植物进行了评价.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百合科药用植物具有生物多样性特点,总体药用价值较高,极具开发与利用价值.【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8)005【总页数】4页(P82-85)【关键词】崆峒山;百合科;药用植物;多样性;药用价值;评价【作者】童红梅【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平凉7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93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平凉市西南部,属六盘山支脉,其多变复杂的地理位置,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本区蕴藏着较为丰富的百合科植物资源。
多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实习对崆峒山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作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
目前,有关崆峒山植物区系分布的研究有一些报道[1],但针对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及药用价值的评价报道少[2-3]。
因此对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及药用价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旨在为本区百合科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提供支撑依据。
1 崆洞山自然概况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属六盘山支脉国家5A级景区,面积约182.52km2。
地形以丘陵为主,海拔高度为2 123.5m,河谷纵横,属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6.5℃,年均降水量700mm左右,平均相对湿度67%,无霜期约150d。
第45卷第3期2020年09月甘肃林业般Journal of Gans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gyVol.45No.3Sep.2020文章编号:1006-0960(2020)03-0012-02太统一嵯11同山保护区蔷薇属植物调查刘有斌(甘肃太统一嵯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平凉744000)摘要:蔷薇属植物抗性强,观赏性高,是干旱半干旱区重要的资源物种。
采用样地法调查太统一嵯响山保护区蔷薇属植物。
结果显示,太统一嵯嶋山保护区自然分布蔷薇属植物6种,栽培3种;以黄刺玫分布最多,在阳坡、半阳坡常形成黄刺玫灌丛,面积86&8hm2,黄刺玫灌丛盖度适中,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群落比较稳定。
关键词:太统一嵯山同山保护区;蔷薇属植物;调查;灌丛中图分类号:Q949.751.8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0960.2020.03.004 Investigation on Rosa Plants in Taitong—KongtongMountain ReserveLIU Youbin(Taitong一一Kongto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Pingliang Gansu744000,China)Abstract:Rosa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specie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 with strong resistance and high ornamental value.The Rosa plants in Tai t ong一一Kongtong mountain conservation area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ample plot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6species of Rosa were naturally distributed,and 3species of Rosa were cultivated in Taitong一一Kongtong Mountain reserve.Rosa xanthina was the most distributed,and shrubs on sunny and semi-sunny slopes often formed,covering an area of868.8hm2.The shrub coverage of Rosa xanthina was moderate,the biodiversity was rich and the community was stable.Keywords:Taitong一Kongtong Mountain Reserve;Rosa spp・;survey;brush蔷薇属植物具有很好的抗性和观赏特性,是干旱区域生态修复的重要资源物种叫能够满足区域绿化的要求,并可以用作月季抗性育种的原始种质材料。
甘肃崆峒山种子植物多样性分析
吴晓菊;王宏宇;曹昀;陈学林
【期刊名称】《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3(039)002
【摘要】崆峒山植物区系有种子植物680种,隶属于345属88科.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在属和种的水平上均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中国特有分布在种的水平上明显比在属的水平上多.分析Raunkiaer生活型组成,地面芽植物以196种,占总种数的28.82%而居首位;Drude生活型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共482种,占总种数的
70.87%.在水分生态类型中,中生植物共544种,占总种数的80.00%,而水生植物仅有3种,占总种数的0.44%.根据经济用途的不同,把植物资源分为9类.分析结果表明,崆峒山种子植物的多样性丰富.
【总页数】5页(P66-70)
【作者】吴晓菊;王宏宇;曹昀;陈学林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平凉四中,甘肃,平凉,74400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8
【相关文献】
1.甘肃太统山种子植物多样性分析 [J], 吴晓菊;马继英
2.甘肃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科的分析 [J], 吴晓菊;陈学林
3.甘肃小陇山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及多样性分析 [J], 王一峰;张海栋;金杰强;秦晶晶;王娟娟
4.甘肃平凉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和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J], 张耀甲;王有元;陈道军;张永泽
5.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与其他植物区系相似性分析 [J], 吴晓菊;马继英;陈学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甘肃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各种自然资源丰富,囊括了草地、高山、沙漠、湖泊等各种自然景观。
其中,甘肃地区具有非常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药用植物是广泛应用的天然药物来源,其中大部分是从野生植物资源当中获得的。
然而,由于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剧,甘肃省的药用植物资源数量逐渐减少并且消失,这对保护和利用我国的天然药物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甘肃省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和分析,了解甘肃省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种类、数量和保护现状,以期为科学、合理地利用甘肃省的天然药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保护和利用甘肃省的天然药物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甘肃省的药用种子植物进行实地调查,确定甘肃省的药用植物种类、分布范围和数量,并对不同种类的药用植物进行分类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调查和分析方法:(1)实地调查: 通过田野走访、样地调查等方式,确定甘肃省药用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范围和数量,同时也获取药用植物的生态学和生产学信息。
(2)文献调研: 通过文献资料库相关文献、专家学者资料以及公共数据库的查询、获取和收集,准确归纳、总结、分析相关的生态学和生产学资料,以完善药用植物数据库的建设。
(3)数据处理: 参考自然资源保护部的相关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以获取药用种子植物的分布状况和保护措施等相关信息。
三、预期结果和具体可行性通过对甘肃省药用种子植物的区系观测和分析,本研究预期将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1.研究各个县区药用种子植物的分布情况、种类和数量。
2.建立甘肃省的药用植物数据库,提供有关甘肃省药用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物种多度等生态信息。
3.根据对甘肃省药用植物的保护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关保护对策和措施。
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优势树种的害虫研究张亚莉;鲍双玲;马雄;晏民生;马正学【期刊名称】《甘肃科学学报》【年(卷),期】2014(26)4【摘要】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按照调查线路和固定样地,分四个季节对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主要天然林、优势树种——白桦、杨树、山桃、华山松林的害虫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到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有害虫286种,隶属于昆虫纲的7目51科198属.其中鳞翅目(Lipidoptera) 24科117属174种,占总种数的60.84%,为第一大类群;鞘翅目(Coleoptera) 11科42属61种,占总种数的21.33%,为第二大类群;半翅目(Hemiptera) 21种,同翅目(Homoptera) 17种,分别各占总种数的7.34%和5.94%;其余有直翅目(Orthoptera) 10种、膜翅目(Hymenoptera)2种、竹节虫目(Phasmida)1种.【总页数】6页(P44-49)【作者】张亚莉;鲍双玲;马雄;晏民生;马正学【作者单位】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平凉744000;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平凉744000;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南合作74700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3【相关文献】1.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研究Ⅱ [J], 李剑;张亚莉;马正学2.甘肃平凉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和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J], 张耀甲;王有元;陈道军;张永泽3.陇东地区主要树种的病害研究——以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J], 鲍双玲;张亚莉;马雄;晏民生;马正学4.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动物资源调查研究 [J], 杨鹏举;杨喆;薛彦铭;朱彦辉;鲍双玲5.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毒菌物种调查研究 [J], 杨喆;鲍双玲;杨鹏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周玉霞;周晓雷;刘晓娟;苏静怡;杨燕燕【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24()3【摘要】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按照踏查路线和典型样地法相结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筛选,共筛选出具有观赏性的野生植物398种,隶属于89科,241属,其中包含变种、亚种以及变型的野生植物。
蕨类植物13种,隶属于10科,11属,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77科228属372种。
在398种野生观赏植物中,我国特有植物有128种,占32.16%。
根据野生植物观赏的特性以及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将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为观花类野生植物、观果类野生植物、观树形类野生植物、垂直绿化类野生植物和地被类野生植物五大类,筛选出观花类野生植物资源39种,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观果类野生植物资源18种,包括乔木和灌木,观形类野生植物资源15种,垂直绿化类野生植物资源10种,地被类野生植物资源24种。
将野生观赏植物的最佳观赏特性进行描述(包括观花时期、观果时期以及生活型),对城市绿化造景有所启发,针对崆峒山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现状提出保护及开发利用对策。
【总页数】7页(P66-72)【作者】周玉霞;周晓雷;刘晓娟;苏静怡;杨燕燕【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相关文献】1.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及分析2.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落针病初步调查3.黄土高原“孤岛绿洲”——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纪实4.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动物资源调查研究5.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毒菌物种调查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童红梅;赵剑鸣;潘润存;王金权
【期刊名称】《经济林研究》
【年(卷),期】2010(28)3
【摘要】为给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崆峒山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在编撰崦峒山药用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对崆峒山药用价
值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崆峒山的药用植物种类共有110科、364属、560余种,其多样性特征明显,在科属种、地理分布、生活类型、药用部位、药效、
珍稀濒危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并就崆峒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问题提出了几条建议.
【总页数】6页(P100-104,154)
【作者】童红梅;赵剑鸣;潘润存;王金权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平凉,744000;甘肃省平凉农校,甘肃,平凉,744000;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平凉,744000;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平凉,7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95
【相关文献】
1.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及评价 [J], 童红梅
2.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J], 童红梅
3.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J], 乔永平
4.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J], 乔永平;
5.崆峒山自然保护区豆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J], 程亚青;宁永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省种子植物新资料苏晶晶;陈学林;侯勤正;晏民生;马正学【期刊名称】《西北植物学报》【年(卷),期】2012(32)3【摘要】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发现了2个甘肃省新记录种狐尾藻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 (Pall.)DC.]和野蓟(Cirsium maackii Maxim.).%The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has been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in the Taitong-Kongto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wo newly recorded species are found in Gansu Province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are Oxytropis myriophylla (Pall. ) DC. And Cirsium maackii Maxim. .【总页数】2页(P622-623)【作者】苏晶晶;陈学林;侯勤正;晏民生;马正学【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751.9;Q949.783.5【相关文献】1.甘肃省苔类植物新资料 [J], 韩国营;任强;赵遵田2.甘肃省丛藓科植物新资料 [J], 胡素静;贾恩睿;张华;赵东平3.甘肃省被子植物新资料 [J], 罗巧玲;陈学林;王桔红;西道加;刘立;苏晶晶4.闽东北种子植物新资料 [J], 雷祖培;刘西;林莉斯;谢文远;梅旭东;陈征海5.广东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资料 [J], 王妍;赵万义;陈再雄;李绪杰;廖文波;凡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崆峒山灌木种质资源调查及群落演替过程李珍存;张峰【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年(卷),期】2015(013)006【摘要】崆峒山区内植物种类较多,植被类型复杂,有种子植物90科356属702种,其中野生类有88科343属662种,是一所难得的自然物种基因库.在近十几年内其植被得到迅速恢复,至2011年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37.4%增长到45.8%,灌木林地由1996年的3 216 hm2增加到3 865 hm2.灌木林地面积增加的同时,其群落结构也经历了复杂的演替变化.为研究崆峒山不同生境条件下灌木群落结构及植被景观变化,采用样线技术调查方法,对崆峒山灌木群落及成份进行全面调查,就崆峒山灌木群落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不同生态条件下灌木群落组成、灌木群落结构及灌木群落的演替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崆峒山灌木、亚灌木、木质藤本物种142种,分属于39科、74属,除1科、1属、2种为裸子植物外,其余均为被子植物;不同灌木物种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随海拔变化的垂向分布具有一定层次性;4种坡向条件下灌木群落组成不同,其中,阳坡分布的主要树种12种,以白刺花为建群种,半阳坡分布的主要树种14种,以沙棘为建群种,半阴坡和阴坡分布的主要物种分布分别有12种和15种,以虎榛子为建群种;在不受外界扰动情况下,灌木群落的演替始于裸露荒地,期间大致经历天然草地、灌草混生、灌木群落、亚灌木群落(单优群落),并最终向乔木群落演替.【总页数】8页(P133-140)【作者】李珍存;张峰【作者单位】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730020,兰州;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730021,兰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7.2【相关文献】1.传统豆瓣辣酱发酵过程细菌群落演替与发酵过程的对应关系 [J], 于松峰;郑宇;杨帅;谢晓林;王敏2.崆峒山灌木种质资源及分科检索表 [J], 卞义宁3.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酒醅的原核生物群落演替过程 [J], 李泽;邱磊4.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酒醅的原核生物群落演替过程 [J], 李泽;邱磊5.酱香型酒醅堆积发酵过程中优势菌群和稀有菌群对细菌总群落演替模式的影响[J], 赵亮;闵卓;吴福勇;江璐;李芳香;钟艳霞;张阳;莫新良;何惠;王新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优势科和表征科的分析
【摘要】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的表征科是桦木科、麻黄科、胡颓子科、忍冬科、罂粟科、榆科、金粟兰科、虎耳草科等。
该植物区系的优势科是麻黄科、唇形科、杨柳科、桦木科、凤仙花科、槭树科、清风藤科、车前科等。
不论是优势科还是表征科,大多是主产于温带的科。
【关键词】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优势科
崆峒山是耸立在陇东黄土高原西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该区既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人文景观。
该区以暖温带半湿润区落叶阔叶林为主,物种资源与遗传多样性丰富,是华北、华中、横断山、蒙新、中国—喜马拉雅等多种植物区系的交汇点。
区系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古老性、过渡性和复杂性。
因此对崆峒山植物区系种类的调查和研究,对该区资源的开发和农、林、牧业的合理规划、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自然地理概况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总面积182.52km2,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6°26′18″~106°37′24″和北纬35°23′24″~35°37′52″范围内。
东起平泾公路甘家坟,西至大、小马圈一带,南至大阴山、十万沟,北至马屯山分水岭。
根据气候区划分,该区处暖温带半湿润区,崆峒山年均气温8.6℃。
空气湿度大,年均气压86600Pa。
年平均降水511.2mm,且多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为1430mm 左右,是降水量的2倍多。
冬季积雪较厚的时间较长,积雪平均厚度达25cm。
与上述气候水热条件相适应,崆峒山地区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和草甸草原,与之相应,土壤主要划分为山地棕壤土、灰褐土和红土。
2.植物科的组成
根据调查,崆峒山地区有种子植物90科356属714种。
其中野生种有88科345属680种[1](本文仅分析野生种子植物的性质和特点),栽培种2科11属34种。
在所分析的野生种中,有裸子植物3科3属5种,分别占全国同类别的30%、7.50%和2.59%。
被子植物85科342属675种,分别占全国同类别的29.24%、11.07%和2.51%。
(表1)
表1 崆峒山、中国及世界种子植物比较*
*崆峒山种子植物科属种均不含栽培种,但包括变种和亚种;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种的数字引自吴征镒。
3.科的统计
在崆峒山区系中,其大科的排列顺序与中国和世界大科相比,不仅数量差异
大,而且存在着显著的顺序差异。
最突出的像兰科、大戟科、樟科等热带性大科,其大科的排列顺序明显靠后,世界性热带大科有桃金娘科,野牡丹科、番荔枝科等,本区没有分布[2]。
而百合科、十字花科排序位置明显提前。
含20种以上的科仅有8个(表2),但它们所含的属种数量却占有一定的优势,共计162属,357种,分别占本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量的46.96%和52.50%。
这8个科中除兰科是以热带分布为主的科外,其余7科或是世界分布科,或是温带分布科,都具有温带性质,体现了本区的温带特征。
在上述的那些大科中,除蔷薇科、豆科、虎耳草科的少数属为木本植物外,其它各科均为草本植物,是该区草本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
但它们在本地区森林植物区系中所起的作用较小,而含属较少的松科、桦木科、壳斗科、槭树科、榆科等则是本区森林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
表2 崆峒山种子植物科的科属种数量统计
3.1 优势科和表征科
按各个科占该科世界种数和属数的百分比值大小排名(表3),则与其优势科的排名不同。
按占该科世界种数排名在前的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植物区系的地方特征,可看作该植物区系的表征科。
如桦木科、麻黄科、胡颓子科、忍冬科、罂粟科、榆科、金粟兰科、虎耳草科等。
同样,按各个科占该科世界属数百分比排名在前的科,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该植物区系的发生特征,亦可视为该植物区系起源意义上的优势科,如麻黄科、唇形科、杨柳科、桦木科、凤仙花科、槭树科、清风藤科、车前科等。
不论是优势科还是表征科,大多是主产于温带的科。
3.2 崆峒山产的单种科和单属科
单种科和单属科反映了植物科进化过程中两个相反的方向,一个是新产生的科,其属种尚未分化;另一个是演化终极的科,属种已大量消亡,现存的是残遗种类。
对单种科和单属科的分析可反映出一个地区植物进化的历史和现状[3]。
本文仅讨论本区产的单种科和单属科。
崆峒山地区种子植物有本区单属单种科22个,单属非单种科13个,占本区种子植物总科数的39.77%,总属数的10.14%。
本区产的22个单属单种科分别是百花丹科、防己科、樟科、漆树科、葫芦科、薯蓣科、马钱科、壳斗科、亚麻科、藤黄科、列当科、芝菜科、柏科、胡桃科、木兰科、省沽油科、金粟兰科、马齿苋科、酢浆草科、檀香科、清风藤科和凤仙花科。
其中百花丹科是世界广布型;樟科、漆树科等7科是热带分布型;亚麻科、藤黄科等6科为温带分布型;木兰科、省沽油科和金栗兰科是间断分布科;檀香科等3科是以南半球为主的科;清风藤科为地域性特有科;凤仙花科为异常科。
由上可知,本区产的单种科和单属科所占比例较大,科的分布型齐全,从单种科和单属科的水平上说明了崆峒山植物区系的多样性是丰富的。
表3 崆峒山植物区系的代表科及排名
4.结论
(1)太统山植物区系共有野生种子植物83科、324属、628 种,分别占我国同类别的27.58%、10.40%和2.32%。
(2)通过对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优势科和表征科的分析可知表征科是桦木科、麻黄科、胡颓子科、忍冬科、罂粟科、榆科、金粟兰科、虎耳草科等;优势科是麻黄科、唇形科、杨柳科、桦木科、凤仙花科、槭树科、清风藤科、车前科等。
不论是优势科还是表征科,大多是主产于温带的科。
(3)少属种科和单属种科比例很大,反映了本区系和其他植物区系的广泛联系。
参考文献:
[1] 高维衡.崆峒山植物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87.
[2] 黄大燊.甘肃植被[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 潘晓玲,党荣理,任光和.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地理与资源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