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1、图纸审查图纸会审时,仔细审查图纸,对于楼板设计指标(板厚、钢筋)偏于临界值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协调,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加板厚、双层双向配筋等)。
2、严格管理严格遵循混凝土进场验收制度,对进场的预拌混凝土坍落度进行逐车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严禁在运输和现场浇筑过程中加水,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被人为破坏,确保混凝土浇捣的质量,以防止裂缝的发生。
3、提高工艺提高模板制作、安装工艺,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立杆、龙骨间距严格按照方案施工,使之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避免由于模板的弯曲变形造成混凝土的开裂。
支撑拆除应考虑已浇筑楼板面混凝土强度的可承载力和实际挠度变形要求。
4、严格保护层厚度严格控制板面附加筋的保护层厚度,下部钢筋采用专用水泥垫块,上部负弯矩筋采用通长钢筋马镫进行控制,从而有效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避免支座处因钢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
5、预埋管线针对楼面板内预埋管线,应布置在上下层钢筋中和轴附近,并与钢筋交叉布置。
严禁三层及以上管线交叉叠放,同时,宜在管线处增设抗裂网加强措施。
6、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在主要通道部位设置通行马道,避免踩踏钢筋;在浇筑过程中,安排钢筋工对不合格部位进行整修,尤其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及裂缝易发生处应重点关注,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布料机覆盖范围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案,楼板施工缝留设于板跨度1/3部位,不得随意留设。
7、禁止踩踏、堆放物料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及浇筑完毕后一定时间内,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材料及安装模板支架。
8、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楼板大面必须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安排专人养护,养护次数及持续时间满足规范要求,针对夏季高温天气,卫生间等多水房间,应及时覆盖土工布或棉毡进行保湿养护,延长多水间的保湿养护时间,有效减少裂缝的发生。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摘要】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问题和施工质量不达标。
为了有效控制墙体裂缝的发生,我们可以加强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严格执行施工工艺。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控制不仅关乎建筑的美观和使用功能,更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墙体裂缝的控制至关重要。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施工质量,才能有效地避免墙体裂缝的出现,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行业应当重视墙体裂缝问题,加强规范管理,全面提高建筑质量水平。
【关键词】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控制措施、设计、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工艺、结构控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筑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建筑结构中,墙体裂缝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还可能导致结构的不稳定。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存在主要是由设计、材料和施工环节的问题导致的。
设计不合理是导致墙体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考虑到结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容易造成墙体裂缝。
材料质量问题也是影响墙体裂缝的重要因素,如材料质量不达标或选用不当,会导致墙体质量下降,容易出现裂缝。
施工质量不达标也是导致墙体裂缝的原因之一,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质量隐患,会直接影响墙体的稳定性。
为了有效控制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设计合理、材料符合标准、施工工艺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墙体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控制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措施,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和启示。
1.2 问题提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结构完整性,更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墙体裂缝预防与处理措施墙体裂缝是常见的建筑物维修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还可能会导致墙体结构的不稳定和安全隐患。
因此,预防和处理墙体裂缝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墙体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1.设计合理: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和计算,确保墙体结构的稳定性。
同时,要注意墙体的布置和连接方式,避免出现局部压力集中的情况。
2.使用优质材料:选择质量好的建筑材料,特别是墙体用的砖、石材、混凝土等,要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3.控制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泥浆的浇注和固化时间,避免因固化速度过快或过慢导致的应力集中。
4.加强地基处理:地基的稳定性对墙体的稳定和承重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在建造过程中,要加强地基的处理,例如通过地基加固和深基础等方式,提高地基的承重能力。
5.控制温度变化:温度变化是引起墙体裂缝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和使用环境中,要控制温度的变化,避免突然的温差对墙体产生影响。
处理措施:1.了解裂缝的原因:首先需要了解墙体裂缝的原因,是由于材料失去原有的强度和稳定性,还是受到外力的影响,例如地震、土壤沉降等。
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补强和加固:根据裂缝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
比如,在裂缝处加装装饰条或增加混凝土梁,可以有效地增加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3.浇筑填充材料:对于较细的裂缝,可以使用填充材料进行修补。
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例如聚合物修补剂、水泥浆等,填充进裂缝中,然后抹平表面。
4.进行监测和修复工作:定期对建筑物进行巡视和监测,发现墙体裂缝及时进行修复工作。
同时,要注意维护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例如避免有害物质的渗入和清理排水系统。
总结起来,预防和处理墙体裂缝需要从设计、施工、使用和维修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工作,及时采取措施修复裂缝,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有效防治建筑墙体面层开裂的方法建筑墙体面层开裂是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建筑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所致。
为了有效防治建筑墙体面层开裂,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选择抗裂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如高强度水泥、特种水泥、抗裂剂等,可以有效减少面层开裂的可能性。
同时,要确保建筑材料符合国家标准,避免使用低质量材料。
2.加强墙体结构设计:在墙体结构设计中,考虑墙体面层的力学性能和变形特性。
合理设置横向和纵向的钢筋加固,以增加墙体的抗裂能力。
此外,墙体应设置伸缩缝或施加预应力,以适应温度变化和地震等外部力的作用。
3.控制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墙体面层的施工工艺,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特别是墙体面层抹灰的工艺要严密,避免抹灰层与墙体脱离或出现空鼓等问题。
此外,要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避免大风、高温、干燥等极端情况对墙体面层的影响。
4.加强质量检查: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墙体结构的质量检查。
对墙体的抗拉强度、水泥结合性能、墙体垂直度等进行检测,确保墙体面层的质量符合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开裂的进一步扩大。
5.定期维护保养:墙体的面层开裂往往与墙体的维护保养有关。
定期检查墙体,及时修复、补强裂缝,防止裂缝扩大。
同时,要做好防水措施,避免墙体面层受潮或水渗透,导致开裂。
以上是防治建筑墙体面层开裂的几个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加强结构设计、控制施工工艺、加强质量检查、定期维护保养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墙体面层开裂的可能性,保障墙体的稳定性和寿命。
建筑行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按照标准施工,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墙体裂缝是指建筑物外墙或内墙上出现的裂缝。
墙体裂缝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美观性,因此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防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墙体裂缝防治技术措施:1.加强基础:扩大墙基宽度,增加地基承载力,提高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可以通过加固地基或者进行地基改造来增强基础。
2.使用抗裂砂浆:在墙体砌筑或修补过程中,使用抗裂砂浆,可以有效减少墙体裂缝的形成。
抗裂砂浆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水泥基材料胶合力。
3.墙体加固:对已经出现裂缝的墙体,可以进行加固处理。
常见的加固方法有植筋加固和钢筋混凝土加固。
植筋加固是在墙体内部钻孔,注入混凝土,形成预应力,增强墙体的承载能力。
钢筋混凝土加固则是在墙体上加贴钢筋网或者钢筋板,提高墙体的抗拉强度。
4.墙体防水处理:墙体渗漏是造成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进行墙体防水处理也是预防裂缝的重要措施之一、通常采用的防水材料有防水涂料、防水胶带等。
5.适当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墙体砌筑的厚度和强度,保证墙体的质量。
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快速干燥和收缩应力过大导致的裂缝。
6.加装防震设备:在地震活跃地区,可以采取加装防震设备的措施,提高建筑物的地震抗力,减少墙体因地震而引起的破坏和裂缝。
7.定期维护检查:定期对墙体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墙体裂缝。
特别是在新建的建筑物,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和观察,确保墙体的稳定性。
总之,墙体裂缝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如加强基础、使用抗裂砂浆、墙体加固、墙体防水处理、施工工艺、加装防震设备和定期维护检查等。
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墙体裂缝的发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施工防裂措施引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止墙体出现裂缝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墙体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还可能导致墙体的结构不稳定,甚至威胁到建筑的安全。
因此,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施工防裂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施工防裂措施,帮助您在建筑施工中避免墙体裂缝的出现。
1. 结构设计优化在施工阶段,首先应从结构设计的角度考虑,采取一些优化措施来减少墙体裂缝的产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构设计优化措施:•合理设置伸缩缝:在建筑物设计中设置合适的伸缩缝可以承受建筑物因温度、湿度变化而产生的伸缩变形,减少墙体裂缝的形成。
•控制钢筋的布置:在墙体结构中,合理布置钢筋,避免出现过于密集或错综复杂的钢筋情况,以减少墙体变形和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梁柱连接处设置“缓冲”区:在梁和柱的连接处设置一定的“缓冲”区,可以有效分散连接处的应力,减少墙体裂缝的产生。
2. 施工过程控制良好的施工过程控制是防止墙体裂缝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施工过程控制措施:•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浇筑温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早期收缩,增加墙体开裂的风险。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温度,避免过高的温度。
•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逐渐增强其力学性能。
养护期间,应加强对混凝土的湿润和保温措施,确保其充分养护。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早期收缩,降低墙体裂缝的风险。
•控制施工速度:施工速度过快会导致混凝土损失水分过多,增加墙体开裂的风险。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施工速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防止外力冲击:在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外力对墙体产生冲击。
避免重物的撞击、机械设备的碰撞等情况发生,以减少墙体的损伤和裂缝的形成。
3. 墙体裂缝处理即使采取了一系列的施工防裂措施,有时仍然难免出现一些墙体裂缝。
在发现裂缝时,及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补强裂缝部位:如果墙体出现细小的裂缝,可以使用专业的墙体补强材料进行填充。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摘要】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强度不足、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和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墙体裂缝的发生,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选用适当的建筑材料,加强地基处理,提高墙体强度,并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监管。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墙体裂缝的产生,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发生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还会危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因此对于墙体裂缝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避免墙体裂缝问题给建筑工程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关键词】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强度不足,建筑材料,质量问题,设计问题,控制措施,建议,建筑材料选用,地基处理,墙体强度,监管加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一旦出现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裂缝的出现给建筑工程带来了诸多隐患,因此对于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裂缝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强度不足、建筑材料质量问题以及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等。
了解裂缝形成的原因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防止裂缝的产生。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结构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以帮助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更加科学、合理,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2. 正文2.1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强度不足、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和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地基沉降是导致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基沉降可能是由于地基土质不均匀或承载力不足造成的,长期受重物压力也会引起地基沉降,使墙体承受不均匀的力而出现裂缝。
温度变化也是造成墙体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季节更替或昼夜温差较大时,墙体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易出现裂缝。
强度不足是墙体裂缝的另一主要原因之一。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和控制对策解析
混凝土裂缝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其成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施工、设
计和材料等方面。
为了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我们需要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
形成。
下面将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控制对策进行解析。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问题:施工时,如果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太快或者振捣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
内部产生过大的内应力,从而引发裂缝的形成。
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也可能导致混凝土
内部产生应力,进而引发裂缝。
2. 设计问题:如果混凝土的设计不合理,其强度、韧性等性能不符合实际要求,也
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
3. 材料问题:混凝土中的骨料、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以及掺合料的使用不当,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进而引发裂缝。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2. 优化混凝土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使用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等,并进
行详细的混凝土配方设计,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等性能符合要求。
3. 检查材料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确保水泥、骨料等原材料符合标
准要求,并对掺合料的添加进行合理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4. 加强施工监督:建立健全的施工监督机制,加强对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的检查和
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可能引发混凝土裂缝的问题。
墙板结构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墙板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裂缝,这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
这些裂缝如果不得到控制的话,会导致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在墙板结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1.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收缩量就越小,从而减小了裂缝的产生可能性。
应选择合适的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要求。
2.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应选择低收缩性的混凝土材料,如低碱度水泥和矿渣粉等,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
3.控制施工温度:墙板施工过程中,应尽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避免温度差过大引起的收缩裂缝。
可以采取水冷却、覆盖遮阳网或降温剂等措施进行温度控制。
4.预留伸缩缝:在墙板结构中预留伸缩缝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裂缝的措施。
通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留一定宽度的缝隙,使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能够通过伸缩缝释放,从而减小了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5.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振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振捣的力度和时间,以避免过度振捣导致的混凝土溶剂沉降过快和收缩过大,从而引起裂缝。
6.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开始硬化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的发展。
7.纵横钢筋布置:在墙板结构中适当设置纵横钢筋,能够增加墙板的抗裂性能。
纵向钢筋能够抵抗墙板的拉力,横向钢筋能够抵抗墙板的剪力和扭矩,从而减小裂缝的产生。
8.粘贴膨胀胶带或贴片:在墙板结构中可以粘贴膨胀胶带或贴片,这样当裂缝产生时,膨胀胶带或贴片会充分膨胀,填充裂缝,以减小裂缝的宽度和发展。
总之,墙板结构施工中控制裂缝的措施是多方面的,包括混凝土的配制、施工温度的控制、预留伸缩缝、振捣控制、养护等。
通过综合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提高墙板结构的抗裂性能,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建筑混凝土地面裂缝qc范例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地面裂缝是常见的问题。
正确的质量控制(QC)非常重要,以确保地面的均匀和耐久性。
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提供一些QC范例。
1. QC范例一: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为了减少混凝土地面裂缝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1 控制施工温度: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温或低温环境。
高温会导致混凝土过快干燥收缩,而低温则可能引起冷凝水结冰,加剧混凝土的开裂风险。
因此,室温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1.2 控制混凝土含水量:适量添加水会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但过多的水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易裂。
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并保持在合适的水灰比范围内。
1.3 进行适当的基础处理:地面基础的处理对于减少裂缝的发生也非常重要。
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地基处理,确保地基的平整和稳定。
2. QC范例二:适当的施工方法在施工混凝土地面时,应遵循以下适当的施工方法:2.1 充分的浇筑:确保混凝土充分覆盖地面,并使用振动器进行充分的振捣,以排除气泡和空洞。
2.2 均匀的浇筑: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确保混凝土均匀浇筑,避免厚度不均导致的应力集中。
2.3 控制材料配比:混凝土中的材料配比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应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材料配比,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要求。
3. QC范例三:适当的维护和保养混凝土地面施工完毕后,适当的维护和保养是保证地面质量的关键。
3.1 保持湿润:在混凝土刚浇筑后的初期,应采取湿润措施,防止过快的水分蒸发。
可以使用喷雾器喷水,覆盖湿润的棉布等方法,保持湿润状态。
3.2 控制负荷施加:在混凝土地面下方施加额外负荷可能导致地面开裂。
因此,在混凝土固化期间,应尽量避免重物、机械设备等负荷施加在地面上。
3.3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混凝土地面,发现裂缝或其他问题应及时采取维修措施。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强和填缝。
总结: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施工方法和维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地面裂缝的发生。
建筑工程墙体裂缝控制与措施摘要: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对施工人员来说比较棘手的问题。
建筑工程现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支柱,因此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分析。
在工程施工期间,应全面维护工程建设质量,以此保障工程项目成功率。
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极易出现裂缝问题,严重威胁结构质量与安全。
当建筑出现裂缝时,将会威胁建筑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必须科学控制和处理建筑裂缝问题,消除建筑安全隐患。
关键词:建筑工程;墙体裂缝;控制措施一、建筑施工中产生墙体裂缝的原因(一)环境温差过大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墙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温差过大。
在实际墙体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人员可能会提前去除模具,导致模具的保持时间不够,墙体未得到应有时长的固定。
还有一些施工人员未采取科学的保温措施,使墙体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裂缝。
尤其是高强度墙体施工中,如果现场施工人员未施加温度控制措施,墙体出现裂缝的风险会大大提高。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强度墙体使用的是凝胶材料,这种材料会产生更高的水化热,水化热导致墙体温度升高,一旦墙体内部温度和墙体外部温度的差值达到15℃,出现裂缝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
另外,为降低环境温差对墙体的影响,施工现场还需要指派专业工种对墙体进行洒水保湿,但是如果洒水工作没有达到要求,导致墙体水分不足,不能抵抗外界温度的影响,就有可能造成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裂缝。
(二)施工不够规范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墙体裂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施工不够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墙体状态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规范施工会大大提高墙体出现裂缝的可能。
比如,规范中要求,施工现场在对墙体进行施工时,砂浆需要随时搅拌,以便在使用时砂浆能够保持最佳的性状。
但是有些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对于砂浆随搅随用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砂浆使用时,性能达不到要求,使砂浆凝固后较易产生裂缝。
另外,浇筑砂浆的强度不足也是造成墙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外墙墙面裂缝防治措施1.加强基础建设:外墙的稳定性与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基础承载力不足容易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因此,在建筑初期,需要根据地基情况进行合理的加固,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2.增加外墙墙体的柔韧性:外墙墙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为了防止外部因素(如温度变化、地震等)对墙体造成影响,可以在墙面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柔性材料,如聚酯纤维、无机纤维等,增加墙体的柔韧性,减缓墙体的变形。
3.控制墙体温度变化:温度变化是外墙墙面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通过选用适合的外墙材料,如具有良好热传导性的石膏板、复合材料等,来减少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4.合理设置伸缩缝:在墙体施工过程中,合理设置伸缩缝是减少墙体裂缝的有效方法。
伸缩缝能够吸收墙体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膨胀和收缩,并减少墙体受力的集中,从而减少裂缝的发生。
5.加强墙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地震是造成墙体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可以增加墙体的抗震支撑结构,如设置剪力墙、加固墙体连接等,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6.定期进行维护修补:定期对外墙墙面进行检查,并及时修补维护。
发现细小裂缝时,可以采用刮腻子、填充剂等进行修补,以防止裂缝扩大。
7.提高施工质量:墙体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施工质量不达标。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减少墙体开裂的可能性。
总之,外墙墙面裂缝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是通过合理的加强基础建设、增加墙体柔韧性、控制温度变化、合理设置伸缩缝、加强墙体抗震能力、定期维护修补以及提高施工质量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外墙墙面裂缝的发生。
同时,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外墙的检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来减少裂缝的发生及其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1.设计阶段的裂缝控制:在建筑设计阶段,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混凝土裂缝的风险。
例如合理设置结构的伸缩缝,以容纳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避免因温度和湿度变化导致的裂缝产生。
2.原材料的选择和控制:选用优质的混凝土原材料,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特别要注意混凝土的水灰比,合理调整水灰比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的风险。
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骨料的粒径分布也是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
3.施工工艺的控制:在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浇注高度和浇注厚度,避免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过大的液压头,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混凝土初凝和硬化阶段,要注意及时进行湿养养护,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4.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环境条件,合理控制施工时的温度和湿度,例如采取遮阳措施、喷水降温等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及时覆盖和湿养养护等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湿度,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风险。
5.施工质量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工艺规范。
控制模板的合理拆除时间,避免过早拆模引起的混凝土裂缝;优化混凝土的振捣操作,避免因振捣不均匀而引起的裂缝等。
6.监测和维护:在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例如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来监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情况,及时采取修补措施来防止裂缝的扩大和损坏的进一步发展;定期进行养护和维修,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控制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的规范管理以及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问题,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解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结构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的各种复杂性和技术难度的增加,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而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的美观性,还可能对建筑的使用安全性产生较大的隐患。
了解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解析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问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材料问题是导致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如果质量不达标,或者受到了外部环境的侵蚀和破坏,就会导致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下降,从而出现裂缝。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使用的水泥、钢材等材料如果掺假或者质量不达标,就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裂缝。
1. 加强质量管控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材料质量管控是避免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重要手段。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严格把关建筑材料的选取和使用,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严禁使用劣质材料,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建筑结构的质量。
2. 完善设计方案完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是避免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重要手段。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基情况、负荷及风荷载等可能引起结构变形的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
还应进行严密的设计计算,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避免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
3. 严格执行施工标准严格执行施工标准是避免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重要手段。
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4. 增强结构抗震能力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是避免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重要手段。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震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和结构材料,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还应进行抗震验算,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符合抗震要求,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剖析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措施土木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裂缝问题,裂缝的出现不但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性,更可能会影响其结构安全,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下面我们就来剖析一下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的措施。
一、原因分析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裂缝的出现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
主要的原因包括:1. 土地沉降:地面土地沉降是常见的裂缝产生原因之一。
土地沉降可能由于土地下沉或者土地上边坡滑坡等原因造成,这将导致基础不稳定,从而引发裂缝出现。
2. 材料质量:土木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如果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材料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不符合要求,就有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开裂现象。
3. 施工工艺: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工艺不当,施工质量较差,就很容易引发裂缝出现。
4.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地震等自然因素,都可能导致土木工程出现裂缝。
二、裂缝处理措施在面对裂缝问题时,需要根据裂缝的类型和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常见的裂缝处理措施。
1. 填充材料法填充材料法是最常见的裂缝处理方法。
填充材料可以起到密封,加固,防水和美观等多重作用。
常见的填充材料包括聚合物填缝剂、聚氨酯填充料、橡胶密封胶等。
这些填充材料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弹性,能够有效填充裂缝,并且经过处理后能够使裂缝处的造型看起来更加美观。
2. 粘接修复法粘接修复法是一种对裂缝进行胶合修复的方法。
通过在裂缝处加固材料,能够有效预防裂缝的蔓延和扩大。
常见的粘接修复方法包括使用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等材料对裂缝进行包裹,使其增强承载力和抗拉强度。
3. 混凝土加固法对于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可以采用混凝土加固法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进而修复裂缝。
加固方法包括添加钢筋混凝土,使用预应力技术等,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从而使裂缝得到修复。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裂缝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们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
使用寿命。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措施:
1. 使用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
要求确定合适的水泥、砂、石料和水的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稠度,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没有及时控制,会导
致温度差大,进而产生较大的应力,从而引起裂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采取降
温措施,如利用冷却剂或降低环境温度等。
4. 使用扩散剂: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扩散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防
止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产生大的收缩应力。
5. 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振捣:振捣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混凝土
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从而减少裂缝的发生。
过度的振捣也会引起混凝土的分层和集料的分离,因此需要控制振捣的力量和时间。
6. 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如添加纤
维材料(如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和改善混凝土的骨料粒径分布等。
7. 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如采
用连续浇筑、分段浇筑或预应力施工等,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应力。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裂缝的产
生和发展,提高建筑物的结构质量和使用寿命。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常见的问题,其可能会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本文将从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以及控制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希望对解决墙体裂缝问题有所帮助。
一、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1、施工质量不良施工质量是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在砌砖过程中,如果砖头不够密实,砂浆不够糯性,可能会导致墙体砖缝不牢固,最终裂缝。
2、地基问题建筑物的地基是其稳定性的基础。
如果地基没有处理好或者土质较差,可能会发生地基沉降或者变形,从而导致墙体的裂缝。
3、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也是墙体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墙体受力分布不均,导致墙面产生紧张裂纹。
4、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也会对墙体裂缝起到一定的影响。
例如,建筑物的振动频率、荷载施加方式等都可能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砖头的密实程度和砂浆的糯性。
同时,要注意施工工人的操作技能。
2、加强地基处理地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地基的处理,例如灌浆、地基加固等。
3、加强保温措施保温措施是防止墙体裂缝的重要措施之一。
例如,在冬季对墙面进行加温,减少室内外温差,可以减少墙面紧张程度,从而减少墙体的裂缝。
4、选用合适的材料墙体的材料也会影响墙体裂缝的产生。
在选材时,应该选择质量好、密实度高的材料,这样可以减少墙体裂缝的产生。
合理的结构设计是预防墙体裂缝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加强钢筋梁、调整荷载分布和设置合适的抗震支撑等方式来减少墙体裂缝的发生。
综上所述,墙体裂缝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施工质量不良、地基问题、温度变化以及建筑物的结构设计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解决该问题可以从改善施工质量、加强地基处理、加强保温措施、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等多种手段入手。
希望该文对解决墙体裂缝问题有所启发。
建筑结构楼板裂缝的分析和控制措施一、建筑结构楼板裂缝的主要类型根据当前房屋整改工作中资料收集数据发现,楼板裂缝的主要类型有五种:1.1纵向裂缝,这种裂缝最为常见,也就这沿着建筑物纵向出现一道裂缝,主要就是板下皮,上下贯通的并不多见。
1.2横向裂缝,也就是沿着建筑物横向所出现的裂缝,一般出现在跨中1/3 的范围内,与纵向裂缝一样板下皮居多,贯通的较少。
1.3不规则裂缝,也就是裂缝没有任何规则可言,既不是纵向、也不是横向的裂缝,这种裂缝在任何楼板结构中都可能出现。
1.4角部裂缝,也就是房屋的各个角上出现的裂缝,一般是板下皮。
1.5顺埋电线管方向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较常见,一般出现在楼板下皮。
二、房屋结构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房屋结构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设计上的原因,也有施工过程中原因,还有使用过程中的原因,根据已完成项目建筑工程的结构楼板裂缝资料收集做了如下总结:2.1 设计方面的原因。
设计单位为满足建设单位的经费需求,未按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未设计“2缝1带”(伸缩缝、沉降缝与后浇带)或仅设计沉降缝,施工图交底时,设计单位未向施工单位陈述清楚,未向建设单位陈述必要设置重要意义。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设计规范不重视,施工单位总是以“按图施工”为理由未设置(伸缩缝、沉降缝与后浇带)或少设置。
设计单位为满足建设单位的建造成本需求,结构设计降低含钢量即配筋率、降低混凝土指标即砼含量,用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方式来达到设计验算满足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
楼板板厚不足。
现在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基本上都是 C30,就其材料强度来说不存在强度不够的问题,但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骨料粗细、水灰比等混凝土配料信息总是凭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结果控制,但不能完全考证和控制。
因此楼板的刚度与板的设计厚度有关、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原因综合因素有关。
在我们楼板跨度比较大或是异形板中过分相信设计单位的计算软件设计荷载值,会不会忽略了挠度计算值,从而把板的厚度取得比较薄,虽然我们施工中的板配筋足够了,但是由于挠度过大板也会开裂。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混凝土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还会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 积极采取施工工艺措施(1)合理搅拌混凝土:采用合理的搅拌设备和搅拌工艺,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石子分布均匀,以减少裂缝的发生。
(2)适当控制混凝土坍落度:过高的坍落度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松散,易发生裂缝;过低的坍落度则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浇筑到位,裂缝也会增加。
在施工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3)施工过程中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控制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快干燥和过快升温,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和相应的裂缝。
2. 合理设计结构和施工缝(1)合理设置伸缩缝: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伸缩缝,能够有效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应力,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2)合理设置构造缝: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荷载特点,合理设置构造缝,分开承受荷载的不同部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传播。
3. 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方和材料(1)选择合适的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易产生裂缝;水灰比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干燥困难,易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应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2)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混凝土中存在大量微孔和毛细孔,这些孔隙会导致混凝土的吸湿性和渗透性增加,易产生裂缝。
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方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的数量和尺寸。
(3)使用外加剂和添加剂:合理选用适宜的外加剂和添加剂,如延缓剂、减水剂、抗裂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发生。
4. 做好施工过程监控(1)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工艺可控性,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参数:及时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浇筑时间、养护时间等数据,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以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解析建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解析建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摘要:混凝土结构裂缝在住宅建筑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出现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功能。
本文就通过对混凝土出现的裂缝进行科学分析,找出产生裂缝的原因,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和解决方法,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外观不合格的建筑,即使功能再炫目也难以得到青睐。
而在建筑施工中,裂缝的预防和控制始终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裂缝,不但影响建筑外观,而且有可能影响构件刚度和结构
整体性。
当裂缝宽度超出一定限度,有时会造成钢筋锈蚀,影响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尽量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一.裂缝控制的意义
在房屋建筑中,虽然大多数混凝土的裂缝,早期裂缝一般出现在一个月之内,中期裂缝约在6个月之内,其后1~2年或更长时间属于后期裂缝。
相当一部分裂缝对建筑物的受力及正常使用无太大的危害,但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会对钢筋产生腐蚀,是受力使用期应力集中的隐患,应当尽量在各方面给予重视,以避免裂缝的出现或把裂缝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温度变化、徐变影响、应力作用和施工操作等因素。
根据形成原因不同,裂缝可以分为沉降裂缝、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施工裂缝和钢筋锈蚀裂缝等。
分析裂缝的成因是控制裂缝的基础,明了裂缝的形成机制,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1 由温度、收缩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和水组成,这些材料容易使混凝土结构产生收缩裂缝。
试验表明,水泥水化反应所产生的凝胶体积,小于水泥与水的体积之和,引起混凝土的收缩。
如硅酸盐水泥,每100kg水泥完全水化后,总体积减少7-9ml。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越大,需水量越多,形成的胶凝就越多,收缩就越大。
另外粒径小、针片状含量多、细度模量小的骨料,因其表面积较大,需要较多的胶凝材料包裹,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也相应增加,也就加大了混凝土的收缩;颗粒级差的粗骨料,因其骨料间的空隙较多,需要较多的细骨料和胶凝材料填充,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也较大,混凝土的收缩也较大。
含有粘土的骨料,由于粘土减弱骨料对水泥的抑制作用及自身容易收缩,进一步加剧混凝土的收缩。
水泥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还伴有热量的释放,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这样一来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2.2 混凝土干缩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干缩裂缝是因为毛细管张力所造成的。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越大,需水量越多,而用水量的增加,又会使混凝土结构内部毛细孔的数量增加;泌水增加后,混凝土中更多的毛细孔就会相贯通,使毛细孔中的水分蒸发更快,因而产生较大的毛细管张力,混凝土体积也会变小,因为混凝土的四周是有约束的,而内部又存在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混凝土干缩裂缝。
2.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在施工建筑中,工人的施工水平、机械的操作技术以及现场施工操作的进度等都会使得建筑上产生裂缝,称为施工裂缝。
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或者没有按照规定设置管道、楼板的厚度未达要求、没有合理的养护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要求、没有妥善处理施工缝、钢筋在浇注之前变形就很大、过早的将混凝土的模板拆除掉、浇注混凝土的速度太快、钢筋的保护层过大、没有在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等等。
2.4 沉降作用产生的裂缝砌体房屋或高层建筑很容易出现沉降裂缝。
因为在这种建筑的地基上,结构应力比较大的地方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这种沉降就容易产生裂缝。
这种裂缝长度往往比较大,甚至会向上发展到第二层。
若建
筑地基的承载能力突然发生变化,这种裂缝也可能向下发展,如果裂缝严重还可能布满整个建筑。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没有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或者是设计不科学。
若在建设时使用的是桩基础,那么在检测地基的承载力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得出的数据通常都不准确。
这就对桩基础的施工和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会造成建筑基础出现沉降,从而产生裂缝。
三.建筑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 3.1
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
高温季节浇筑时可以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结构尺寸相关,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
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通冷水或者冷气冷却,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加强混凝土温度的监控,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
预留温度收缩缝。
减小约束,浇筑混凝土前宜在基岩和老混凝土上铺设5mm左右的砂垫层或使用沥青等
材料涂刷。
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
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混凝土中配置少量的钢筋或者掺入纤维材料将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
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3.2 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施工缝处的止水带设置是施工裂缝防渗重要环节之一,止水带的宽度和物理性能要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缝和气泡,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叠接,接缝要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
止水带位置设置应正确,止水带上不得穿孔,固定要牢靠。
底板后浇带3m范围内在砼垫层上铺设一层4mm厚钢板、一层SBS柔性防水层。
在施工底板时,注意保护该层防水,不得划破。
后浇带立面用镀锌钢板网拦隔一次成型,砼后浇带施工的砼防水除满足设计防水外,强度及防水等级提高一个等级并掺人微膨胀剂,后浇带浇筑时,必须清除后浇带内的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石子及软弱混凝上层,并用水冲洗干净,使接缝处混凝土充分湿润,
残留在砼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
3.3沉陷裂缝控制措施
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
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
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
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
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3.4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有关研究指出,若普通混凝土是在水中进行养护则可以有效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
但若温度较高施工时,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易出现脱水现象,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剥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其中水分过快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因此在混凝土浇注结束以后,要尽快用草帘等进行覆盖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后浇带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混凝土养护至其强度达到1.2N/mm2以上,始准在其上行走或安装模板支架。
养护采用草帘覆盖,并洒水保持润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后浇带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混凝土养护至其强度达到1.2N/mm2以上,始准在其上行走或安装模板支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也是提高建筑施工质量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在设计与施工等方面通力合作,要科学合理地考虑各种存在的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予以预防控制,并依赖于科技进步,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丰富和完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夏红忠.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与处理[J].福建建材.2012.01.
[2]曹芸,张弘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防裂处理[J].山西水利,2009(10).
[3]杨国祥.浅谈建筑施工裂缝成因和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2(3).
[4]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2.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