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对外贸易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的对外贸易高中政治知识点我国的对外贸易是指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交换。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行,我国的对外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政治学习中,我国的对外贸易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我国对外贸易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概况我国的对外贸易可以分为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
进口是指我国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服务和资本;出口是指我国向其他国家出口商品、服务和资本。
根据最新数据,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突破了4万亿美元大关,居全球第一,其中出口额居全球第二,进口额居全球第一。
我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是亚洲国家、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经济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外贸易的拓展,我国可以扩大市场,发展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2.增加就业机会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和稳定经济增长。
我国的出口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3.提高国际地位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
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势和不足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资源丰富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这种资源的优势是我国能够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产品,进而赢得国际市场的青睐。
2.劳动成本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我国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3.市场广阔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但是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国对外贸易的高度发展,也导致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一旦国际市场扰动或者贸易战出现,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就会较大。
2019高考政治经济常识高频考点:世界市场和对外贸易下面是本网准备的2019高考政治经济常识高频考点:世界市场和对外贸易,供大家复习参考,更多高考备考内容请关注本网站更新。
2019高考政治经济常识高频考点:世界市场和对外贸易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市场交易原则从不同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
因原则各有其特点,又相互联系。
它们和市场的一般特征有天然联系,但又不能混同。
平等性既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竞争性必须以遵循公平原则为前提。
违背公平原则需要法律和道德来调节,又体现市场的法制性和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
2、消费包括家庭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
广义的消费还包括生产消费。
适度消费是指在家庭消费中要量入为出,既不黯后也不超前。
不滞后就要不抑制消费。
不超前消费就是要量入为出,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
鼓励消费与提倡节约是不矛盾的。
艰苦奋斗与鼓励消费也是不矛盾的。
3、消费者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消费者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依法。
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与市场交易原则是一致的。
4、货币的购买力与货币的外汇汇率是不同的,但两者有密切联系。
货币的升值与贬值是指货币与外汇的汇率变化,不是指购买力变化。
一国货币贬值,意味着该国货币能换的外汇更少,在对外贸易中有利于产品出口,升值则不利于出口。
5、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作用是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外债。
6、对外贸易不等于对外商品贸易,它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
对外贸易也不等于对外经济关系。
对外经济关系包括对外贸易、对外资金交流、发展国际旅游等。
我国的对外贸易2020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一.备考指导1.高考考点(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2)关税(3)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4)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2.学科内知识渗透(1)用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看待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及我国对外贸易坚持的原则与我国对外政策及其决定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国际竞争的是指密切相关。
3.命题趋势高考在本讲的命题,有纯理论的考查,但更多的是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既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基础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要善于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培养能力。
比如运用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新水平的意义;运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和世贸组织的规则等知识,分析对外贸易中我国应如何应对产品的倾销,以及面对外国的反倾销调查和贸易壁垒时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说明保护民族工业的重要性。
二.知识网络三.考点全析(一)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和构成世界贸易。
2.对外贸易的范围国际商品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国际劳务贸易。
3.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对外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构成。
进口贸易是指从国外购买技术设备、劳务和国内需要的商品;出口贸易是指将国内生产的商品销售给其它国家和地区。
4.全面认识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的关系。
(1)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构成一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它们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努力扩大出口贸易。
因为出口贸易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具体表现在:第一,出口贸易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为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等,要进口就需要外汇,而我国外汇主要来源于出口贸易。
出口商品带来的外汇在我国整个外汇收入中约占so%。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五课5.3.2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复习提问1.外交政策的含义是什么?2.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是什么?3.(设计以上问题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的对外政策的内容。
)导入新课教师小结: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由该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我国的外交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呢?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板书)先看投影材料:1997年1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会议,就危是马拉和平进程向危地马拉派驻155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核查停火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由于危地马拉政府连续四年在联合国一再悍然支持制造“一中一台”、破坏中国统一的活动,特别是执意邀请台湾当局参加危地马拉的和平协定签署仪式,因此中国投了反对票,使决议草案未获通过。
1997年1月20日,安理会再次对该草案进行表决,由于危地马拉答应不再从事损害中国统一的活动,中国投了赞成票,使该决议草案获得通过。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并思考二个问题:第一,我国在危地马拉决议草案问题上的立场说明了什么问题?第二,它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什么内容?(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导出我国对外政策的具体内容。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板书)独立自主的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坚持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板书)独立,这两个字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为了它,中国人民在一百多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中,牺牲了多少生命才换来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今天,才取得了国家的独立。
所谓“独立自主”,就是任何时候,我国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也不受任何外来压力所左右。
这一原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
正如毛泽东在建国前指出:“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为什么要把独立自主作为我国对外政策基本立场。
高中政治对外贸易部分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是经济常识部分,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高一政治中我们可以学习到生活与消费,供求关系及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学习这些知识对于我们开展日常经济生活,了解国家经济政策都有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学业有成,工作顺利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1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知识点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政治知识点2、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政治知识点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2)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
高三政治对外贸易知识点高三政治对外贸易重点知识点1、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分类(1)国际贸易含义: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2)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1)根据货物移动方向,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出口贸易——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国外市场销售;进口贸易——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国内市场销售;过境贸易——甲国经过丙国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2)按照商品形式,可分为货物贸易(有形贸易)和服务贸易(无形贸易)。
有形贸易是指商品的进出口;无形贸易是指国际间的劳务交换。
2、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4种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的。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补:如果生产者所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较少,就说明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该理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
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使双方获得收益。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即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3)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也称“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开始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来解释各国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同,重新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要素禀赋理论。
(4)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形成了当代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第八课8.2.1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重点: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内容;难点:如何正确地理解对外贸易中的顺差、逆差问题;素质要求:1、知识方面:识记:⑴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⑵对外贸易的几种方式;⑶海关和关税的基本含义;理解:说明征收关税的道理,以及关税保护对于发展民族工业的意义。
2、能力方面:理解能力:通过外贸的内容、构成及出超、入超、贸易平衡的学习,正确理解“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
3、思想觉悟方面:辩证思维能力:在对外贸易中,要对“入超”和“出超”作辩证的分析。
一般情况下,出超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但了不能一概而论,笼统地认为“出超”就一定越多越好。
复习提问:请看两组材料(放投影片)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它所必需的72种矿物原料中,有30多种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从国外进口。
美国棒球运动员使用的手套等体育用品,大部分是从日本进口的,而日本用以制作该手套的牛皮来自巴西,巴西以加工的生牛皮又是从美国进口的。
请问:(1)上述事实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上述现象属于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哪一种活动?(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有二:一是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更加全面认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二是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导入新课:上述事实反映了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拥有本国发展所必需的全部资源,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占有优势,不可能生产本国需要的一切产品,不可能中限于消费本国生产的产品。
随着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更加密切,联合更加广泛,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日益形成。
上述现象属于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对外贸易活动。
那么,什么是对外贸易?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对外贸易中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及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呢?这些问题正是第二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第八课8.2.2 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重点: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难点:如何理解“发展对外贸易,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素质要求:1、知识方面:理解:根据典型实例或统计资料,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能力方面:⑴识记能力:识记我国对外贸易的几种重要方式;⑵理解能力:通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配置,节约社会劳动,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来加深对外贸易作用的理解。
3、思想觉悟方面:培养改革开放意识。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以,支持四项基本原则,支持改革开放。
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支持改革开放。
我们要认识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
复习提问请看资料片:我国对外贸易由世界第27位(1978年)上升到第10倍(1997年)请问:(1)什么叫对外贸易?它有哪些基本类型和主要内容?(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哪些基本情况?(设计此问的目的在于: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承上启下,引发学生对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的思考。
)导入新课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包括对外商品贸易、劳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三种类型,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构成。
上述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成就和现状。
从纵向看,1997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出口贸易扩大了17.7倍,年均增长16.7%;进口贸易扩大了12.1倍,年均增长14.5%;在世界贸易中的排位也由第27位升到第10位。
从横向看,1997年我国对外贸易居全球贸易的第10位,可称得上是世界贸易大国;而且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实现了外贸易顺差,反映了我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在世界市场的商品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1、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
2、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1)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交易的一方凭借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人为地使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背离商品的国际价值。
(2)主要方式:压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提高发达国家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不断扩大二者价格的剪刀差。
(3)本质:是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的主要手段。
3、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
性质:被称为"经济联合国",是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
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
我国于20xx年12月11日加入该组织。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国际金融组织。
(3)世界银行:是主要协调对发展中国家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
中国是后两个组织的创始国之一,1988年5月5日恢复其合法席位。
4、外汇、汇价、汇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00单位外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叫人民币的外汇汇率;100单位人民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币,叫人民币的本币汇率。
5、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1)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即外汇汇率上涨),本币贬值,通常会引起出口扩大和进口的减少,吸引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国内物价上涨,国际储备增加,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
(2)本国货币汇率上涨(即外汇汇率下跌),本币升值,通常会引起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减少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国内物价稳定,国际储备减少,就业和国民收入下降。
6、汇率与币值变化的关系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是相辅相成,不能对立。
我国要对进口严格控制,或采取反倾销措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民族工业;我国的民族工业也应积极走进世界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
外贸常用知识点总结高中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外贸领域的知识点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和重要。
下面是一些外贸常用的知识点总结,供高中生学习和参考。
1.国际贸易的定义和特点:国际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它的特点包括跨国交易、双方利益互惠、不同国家资源的互补性等。
2.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
商品贸易主要指的是货物的买卖活动,而服务贸易则包括提供的各种服务,如金融、运输、旅游等。
3.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主体:国家、企业和个人。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家通过政府和企业来参与贸易活动,个人则是作为消费者或者参与商业活动的一方。
4.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进口和出口。
进口指的是国内购买外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则是国内商品和服务的销售到海外市场。
6.自由贸易的概念和优势:自由贸易是国家之间在贸易领域没有任何限制和壁垒的贸易形式。
自由贸易的优势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效率、拓展市场等。
8.国际支付的方式和工具: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托收、电汇等。
而支付工具包括现金、信用卡、银行汇票等。
9.国际贸易的支付风险和解决方法:在国际贸易中,存在支付风险,如违约、货物损坏等。
解决支付风险的方法包括使用信用证、保险、仲裁等。
10.WTO的概念和作用:WTO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简称,是一个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
WTO的主要作用包括制定贸易规则、处理贸易争端、促进贸易自由化等。
以上是外贸常用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高中生们了解国际贸易和相关内容有所帮助。
外贸领域的知识非常广泛,需要持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才能在这个领域有所发展和竞争力。
高三对外贸易的知识点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外贸易成为了各个国家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对外贸易的知识点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内容,更是一个了解国际经济格局的重要窗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高三学生应该了解的对外贸易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对外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对外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买卖商品、劳务或其他方式进行经济交流的活动。
它有三个基本原则:互利互惠、平等互利和自由便利。
互利互惠是指各方通过贸易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实现共同发展。
平等互利是指各个国家在贸易活动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自由便利是指贸易应该在合理、公平的基础上自由进行,并且可以通过协商和谈判来解决贸易矛盾和争端。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
对外贸易主要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跨境投资。
货物贸易是指各国之间买卖商品的活动,是对外贸易中最主要的形式。
服务贸易是指各国之间提供和使用服务的交换,如旅游、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
跨境投资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形式。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
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等。
此外,贸易政策和贸易壁垒也对对外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配额政策、汇率政策等,而贸易壁垒则包括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和贸易救济措施等。
这些政策和壁垒的变化会对贸易的规模和结构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国际贸易组织和协议。
国际贸易组织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多边合作而成立的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
这些组织通过制定和推行贸易规则,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合作。
同时,还存在一些区域贸易协定,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这些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贸易壁垒,促进了地区内贸易的发展。
最后,我们要了解一些对外贸易相关的概念和指标。
对外贸易知识梳理一、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1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及类型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注意】此概念掌握三个要素:中心词——交换活动;主体——国家或地区之间:内容——商品、劳务和技术。
2.类型:商品贸易——一国一与别国进行的以商品为主要内容的交换活动。
它是一国对外贸易的传统形式,也是一国对外贸易中居主导地位的形式。
劳务贸易——劳务输出国向输入国提供满足某种需要的活劳动,以获取外汇的贸易活动。
技术贸易——是指一国与别国进行的有偿的技术转让活动。
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技术知识的买卖;一是转让技术的有关机器设备的买卖。
【举例】商品贸易:今年以来,中美贸易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今年全年中美双边贸易额有望突破9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到8月,中美双边进出口贸易额达到6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430亿美元,增长22.7%;从美国进口171.8亿美元,下降1.7%。
中国对美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纺织品、玩具、鞋类、家具、贱金属、塑料制品和橡胶制品、皮革制品等。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医疗设备、光学仪器和产品以及飞机等。
【思考】引进技术就是引进先进设备,对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①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②技术贸易有两种形式:一是技术知识的买卖;一是与技术有关的机器设备的买卖。
因而引进技术不仅仅是引进先进设备。
③实际上,只有在购买机器设备的同时,由对方提供这些设备的专门技术或委托培养人员和聘请专家指导,使我们掌握技术,形成发展技术的能力,才是真正引进技术。
【举例】仅仅十几年时间,我国就发展成为电冰箱生产大国,改变了进口冰箱垄断市场的局面。
从引进冰箱生产线和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一跃而发展成为出口冰箱、进而出口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其中一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关键设备,还返销到曾出口技术给我们的国家。
我国的对外贸易一、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1.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1)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和构成了世界贸易。
(2)在当代,一国对外贸易包括对外商品贸易、对外劳务贸易和对外技术贸易。
第一,国际商品贸易是指一国与别国进行的以商品为主要内容的交换活动。
它是一国对外贸易中的传统形式,也是一国对外贸易中居主导地位的形式。
第二,国际劳务贸易是指劳务输出国向输入国提供满足某种需要的活劳动,以换取外汇的贸易活动。
劳务贸易提供的活劳动,可以是从事服务性劳动,也可以是从事物质生产性的劳动。
第三,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一国与别国进行的有偿的技术转让活动。
技术贸易有两种形式:一是技术知识(又称软件)的买卖;一是与转让技术知识有关的机器设备(又称硬件)的买卖。
二战后,国际技术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1)对外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构成。
从国外购买一些技术设备和国内需要的商品,叫进口;将国内生产的商品销售给其它国家或地区,叫出口。
(2)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逆差,又叫入超。
如果进出口总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
(3)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努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只有使出口贸易较快增长,才能增加外汇收入,也才能保证多进口。
(4)进口是对外贸易中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扩大出口贸易的同时,要适当增加进口,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
进口往往还能带动出口。
3. 海关征收关税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1)关税是指由国家海关当局依法对准许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
(2)征收关税是一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施,同时还起着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和作用1. 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对等贸易、展卖、加工贸易、补偿贸易(1)对等贸易是指卖方承担向买方购买同等价值商品或劳务的贸易方式。
我国的对外贸易高中政治知识点我国的对外贸易是指中国与外国进行的商品、服务、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以下是我国对外贸易相关的高中政治知识点。
第一点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随着国际分工的加深,我国的对外贸易愈加重要。
我国已与世界上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
在这些贸易中,我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技术、资源和能源等方面。
此外,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在地理位置、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分量。
因此,我国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就业、政治影响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点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贸易体量也不断扩大。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比如,我国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不断提升对外贸易的自主性和稳定性,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建设等等。
第三点是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挑战。
尽管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
例如,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对某些商品过度依赖进口;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诸多隐形成本;我国所涉及的一些领域受到国际贸易规则的限制等等。
在这方面,我国需要加强贸易规则的研究和制定,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与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具体实施一些措施,如优化出口退税机制,大力发展高质量进出口贸易等。
总之,我国的对外贸易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其相关的高中政治知识点,积极应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所遇到的挑战,争取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进展。
第四点是我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的政策和措施。
为了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提升竞争力,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例如,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出口退税政策,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数字化和国际化进程;提高了关税壁垒的自动化水平,加强了贸易自主性。
高三国际贸易知识点国际贸易作为一个经济学的重要领域,关乎到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发展。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了解国际贸易的知识点不仅可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还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的定义、主要参与方、贸易形式、贸易壁垒以及贸易规则等方面介绍高三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一、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跨国界的商品买卖活动。
它是各国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通过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二、主要参与方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方包括进口国和出口国。
进口国是指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国家或地区,出口国则是指将商品或服务出售给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家或地区。
三、贸易形式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商品进出口活动,而服务贸易则是指跨国界的服务流动,例如旅游、金融、咨询等。
四、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影响国际贸易的各种限制和阻碍。
主要分为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贸易关税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
非关税壁垒则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壁垒、反倾销等各种措施。
五、贸易规则国际贸易有一系列的规则和机构来约束和管理贸易行为。
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它是全球范围内负责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管理贸易争端的国际组织。
此外,还有一些国际贸易协定和地区贸易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
六、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可以扩大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国际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国利益最大化。
同时,国际贸易也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技术创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了解国际贸易的知识点对于高三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掌握国际贸易的定义、主要参与方、贸易形式、贸易壁垒以及贸易规则等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必修1政治第八课知识点总结复习高中必修1政治第八课这部分内容,把握体系,明晰重点知识点非常重要,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必修1政治第八课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必修1政治第八课知识点一、当代世界市场:1、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2)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第一,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第二,商品结构复杂化;第三,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第四,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第五,市场竞争激烈;2、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2)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O)于1995年1月1日成立。
它被称为“经济联合国”,是一个专门协调国家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该组织;(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文缩写IMF)与世界银行(WorldBank)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全球性的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4)国际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作用:第一,指导成员摆脱国际收支困境;第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3、世界市场价格:(1)世界市场节歌是指世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的价格;(2)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虽然都是劳动创造的,但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国别商品价值是世界市场商品交换的唯一依据,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都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在世界市场上进行交换;(3)外汇使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4)外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5)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6)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拥有的外国货币、外国政府公债和外国公司债券、股票等;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1)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已成为全球性的不可逆转的大趋势;(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3)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主要几个方面:第一,生产的国际化;第二,市场的国际化;第三,资金的国际化;第四,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第五,信息传播国际化;二、我国的对外贸易: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1)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2)国际商品贸易是指一个与别国进行的以商品为主要内容的交换活动;(3)对外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构成;(4)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逆差,又叫入超。
高三政治经济成就知识点一、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
在此过程中,我国不仅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还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1.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现代化进程对整体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2. 工业体系日趋完善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工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扩张,而且在技术水平上也不断提升,一些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3. 服务业迅速发展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金融、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4.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国在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速铁路、5G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在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建设成果显著,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我国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增强,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1. 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我国通过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2. 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市场体系的完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9高三政治对外贸易知识点
2019高三政治对外贸易重点知识点
1、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分类
(1)国际贸易含义: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2)国际贸易的分类:
国际贸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1)根据货物移动方向,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出口贸易——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国外市场销售;进口贸易——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国内市场销售;过境贸易——甲国经过丙国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2)按照商品形式,可分为货物贸易(有形贸易)和服务贸易(无形贸易)。
有形贸易是指商品的进出口;无形贸易是指国际间的劳务交换。
2、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4种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的。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补:如果生产者所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较少,就说明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
该理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
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使双方获得收益。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即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3)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也称“要素禀赋理论”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开始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来解释各国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同,重新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要素禀赋理论。
(4)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形成了当代贸易理论
该理论认为: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3、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1)响出口贸易因素: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汇率水平;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
(2)影响进口贸易因素:一国的经济总量和总产出水平;汇率水平;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
4、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
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免受
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包括进口贸易的干预和出口贸易的干预。
(1)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
关税限制:征收高额进口关税来现值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外贸政策。
非关税限制——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等。
其中: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歧视性公共采购是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有关法律制度,给予国内的供应商优先获得政府公共采购订单的措施,这种政策是对外国供应商的一种歧视。
(2)对出口贸易的干预
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间接补贴包括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
1.2019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90个
2.2019中考政治必考知识点汇总
3.2019中考必考政治知识点大全
4.2019年考研政治九大必考知识点
5.2019高考政治热点:里约奥运会知识点汇总
6.2019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