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咚咚锵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9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学习歌曲《咚咚锵》,了解音乐节拍和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跟随歌曲节奏做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歌唱和舞蹈中体验到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咚咚锵》,并能够跟着节奏做动作。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音乐节拍和节奏,以及在歌唱中保持音准和节奏的稳定。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教学课件、音响设备、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让幼儿了解歌曲《咚咚锵》的主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歌曲学习(10分钟):先让幼儿听歌曲,感受音乐节拍和节奏;教唱歌曲,重点指导幼儿掌握歌词和音准;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4. 实践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幼儿在歌唱和舞蹈方面具有很高的兴趣和潜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我也注意到了幼儿在音乐节拍和节奏方面的掌握程度,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方面的辅导。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2. 歌曲演唱评价:检查幼儿对歌曲《咚咚锵》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音准把握、节奏感等。
3. 实践活动评价:评估幼儿在歌曲表演中的表现,包括动作协调、团队协作、创意展示等。
七、教学拓展1. 同类音乐教学:推荐幼儿学习其他具有相似节奏和主题的歌曲,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以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案名称: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咚咚锵》教案编写:教案编辑专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学习歌曲《咚咚锵》,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节奏和唱腔。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咚咚锵》歌词、乐器(如小鼓、铃铛等)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教学内容:一、教学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2. 教师播放歌曲《咚咚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氛围。
二、歌曲学习(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咚咚锵》的歌词,让学生跟读并熟悉歌词内容。
2. 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选择一种乐器,如小鼓、铃铛等,为歌曲《咚咚锵》伴奏。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演唱歌曲的演奏乐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咚咚锵》,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快乐,提高了他们的节奏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教师还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乐器和音乐形式,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成长。
六、歌曲展示(10分钟)1. 邀请各小组进行歌曲《咚咚锵》的表演,其他学生担任观众,给予掌声和支持。
2.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强调团队合作和音乐表现力。
七、创意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用自己的方式为歌曲《咚咚锵》编写新的歌词或节奏。
2. 学生可以单独或小组合作,进行创作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优质教案《咚咚锵》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的手鼓》,详细内容包括《咚咚锵》歌曲的学习与表演,通过歌曲节奏的敲击和舞蹈动作的展示,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唱《咚咚锵》歌曲,并掌握歌曲的节奏。
2. 培养幼儿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完成音乐表演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咚咚锵》的演唱与节奏感培养。
难点:舞蹈动作的协调与表演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鼓、音响设备、教学PPT。
学具:小手鼓、彩虹伞、动物手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熊,手拿手鼓,以森林舞会的形式邀请幼儿参加,激发幼儿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咚咚锵》歌曲,引导幼儿跟唱,通过敲击手鼓培养节奏感。
3. 舞蹈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注重动作的协调与美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舞蹈动作和歌曲演唱的练习,鼓励幼儿互相帮助,提高合作能力。
5. 表演展示(5分钟)每组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咚咚锵》2. 歌曲节奏: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3. 舞蹈动作:小熊走、小熊跳、小熊转圈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咚咚锵》歌曲和舞蹈动作,并拍摄视频。
2. 答案:根据幼儿的练习情况,家长可适当指导并拍摄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歌曲学习、舞蹈动作学习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咚咚锵》歌曲和舞蹈动作。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共同举办一场亲子音乐会,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培养音乐兴趣。
同时,可以增加其他类似节奏的歌曲学习,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咚咚锵》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咚咚锵》是一首富有节奏感和趣味性的音乐作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该曲目展开,包括教材《幼儿园音乐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详细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准确地唱出《咚咚锵》的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卡片、小鼓等。
2. 学具:小铃铛、沙锤、手鼓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动物,用卡片展示不同的节奏,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和节奏。
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感受节奏的变化。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用钢琴弹奏《咚咚锵》的歌曲旋律,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同时,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演唱《咚咚锵》,注意指导幼儿掌握节奏和音准。
在演唱过程中,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4. 分组合作(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乐器(如小铃铛、沙锤、手鼓等)。
教师指导各小组按照歌曲节奏,进行合奏练习。
各小组进行展示,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咚咚锵》歌词2. 歌曲旋律简谱3. 节奏卡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练习演唱《咚咚锵》。
2. 答案: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旋律,表现歌曲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次教学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创作简单的节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中班音乐教案《咚咚锵》教案简介:《咚咚锵》是一首富有节奏感、简单易学的打击乐歌曲。
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旨在培养中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感,同时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能够准确地敲打出歌曲的节奏。
2.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咚咚锵》的节奏,能够准确地敲打出歌曲的节奏。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表现歌曲的节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咚咚锵》音乐、歌词卡片、打击乐器(如小鼓、碰铃、木鱼等)。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保证幼儿活动空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咚咚锵》音乐,让幼儿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如“咚咚锵”、“咚咚锵”。
(二)歌曲学习1.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带领幼儿朗读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幼儿跟随演唱。
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三)节奏练习1.教师出示小鼓、碰铃、木鱼等打击乐器,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乐器的名称。
2.教师示范用打击乐器演奏《咚咚锵》的节奏,让幼儿跟随模仿。
3.教师分组,每组选用一种打击乐器,进行集体演奏练习。
(四)团队协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负责组织团队协作。
2.教师宣布比赛规则,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演奏《咚咚锵》的节奏。
3.教师组织比赛,评选出最佳团队,给予奖励。
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演奏《咚咚锵》,增进亲子关系。
2.活动拓展:教师可组织幼儿参加音乐比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反思1.加强个别辅导,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
2.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趣味性。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咚咚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动感节奏》,详细内容为《咚咚锵》歌曲学习。
该章节通过不同节奏的敲击、拍打等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受和模仿简单的节奏,培养音乐节奏感。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集体荣誉感。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并能够准确地敲击乐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力,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铃鼓、小鼓、木鱼等打击乐器。
2. 学具:幼儿用小鼓、沙锤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让幼儿感受节奏。
邀请幼儿模仿教师敲击乐器,共同创造有趣的节奏。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咚咚锵》歌曲,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节奏。
分组进行歌曲学唱,教师指导幼儿掌握歌曲节奏。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如何用打击乐器演奏《咚咚锵》歌曲。
讲解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如拍打、摇动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打击乐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邀请幼儿进行成果展示,共同欣赏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出《咚咚锵》歌谱,标注节奏。
2. 画出不同乐器的简图,旁边标注乐器名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身边的物品(如瓶子、筷子等)制作打击乐器,并练习演奏《咚咚锵》。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幼儿自由发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但在乐器分配方面还需更加合理。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创作自己的节奏,并与家长分享,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并能够准确地敲击乐器。
中班音乐教案《咚咚锵》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趣味节奏》,详细内容包括《咚咚锵》歌曲学习,节奏感知训练,以及简单的肢体动作配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唱出《咚咚锵》歌曲,并掌握歌曲的节奏。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3. 通过肢体动作配合,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掌握,尤其是切分音的感知与表现。
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节奏感培养,以及肢体动作的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卡片、小鼓等。
2. 学具:小鼓、手摇铃、沙锤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感受不同的节奏。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咚咚锵》,引导幼儿注意歌曲中的节奏。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切分音的掌握。
3. 节奏感知训练(10分钟)教师用卡片展示不同的节奏,让幼儿模仿。
幼儿分组进行节奏传递游戏,提高节奏感。
4. 肢体动作配合(10分钟)教师示范肢体动作,引导幼儿跟随节奏进行动作配合。
幼儿分组练习,相互协作完成动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跟随音乐节奏为表演者加油。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咚咚锵》2. 节奏卡片:展示不同的节奏,方便幼儿模仿学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长协助幼儿用小鼓、手摇铃等学具,模仿《咚咚锵》的节奏。
家长引导幼儿边唱边进行肢体动作配合。
2. 答案:视频记录幼儿完成作业的过程,教师针对每个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
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加音乐主题活动,如音乐会、歌唱比赛等,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中班音乐教案《咚咚锵》精选教案中班音乐教学——《咚咚锵》教学时长: 40分钟教学目标:1. 孩子们能流畅地演唱《咚咚锵》,感知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感。
3. 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咚咚锵》的旋律和节奏。
在音乐活动中实践和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咚咚锵》的歌词和音符。
教学用具:小乐器、节奏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1. 音乐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如拍手、跺脚,以引入课程。
提问:你们听到过哪些动物的叫声?它们是怎么叫的?2. 歌曲学习(5分钟)教师播放《咚咚锵》,孩子们跟随节奏模仿动物叫声。
分句教唱歌曲,解释歌词中动物叫声的节奏和韵律。
3. 歌曲演唱(5分钟)孩子们分小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选取小组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4. 音乐活动(5分钟)开展“节奏接龙”游戏,加强孩子们对节奏的感知。
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准确地完成节奏任务。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课程内容,强调音乐的重要性和集体合作的乐趣。
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人演唱《咚咚锵》,并尝试用家里的物品创造节奏。
2. 选择一种动物,创作一首简单的歌曲描述它。
教学反思:课后反思教学过程,观察孩子们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探索更多音乐教学方法,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上述修改,教案内容更加贴近教学实际,教学语言更加生动活泼,有助于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同时,教案中加入了更多的互动环节和作业布置,让孩子们在课堂内外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幼儿园中班音乐课精品教案《咚咚锵》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音乐游戏》,主题为《咚咚锵》。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简单节奏,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韵律,学习用打击乐器模拟不同声音,培养孩子们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说出《咚咚锵》节奏特点。
2. 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孩子们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3. 培养孩子们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能够准确把握《咚咚锵》节奏,用打击乐器模拟出不同声音。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打击乐器(如小鼓、木鱼、沙锤等)。
学具:每人一份打击乐器,白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课堂上模拟一场盛大音乐会,邀请孩子们成为音乐家,通过演奏打击乐器,为音乐会增添气氛。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咚咚锵》节奏特点,示范如何用打击乐器演奏。
引导孩子们模仿,并注意纠正动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咚咚锵》节奏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孩子们掌握节奏。
4. 音乐游戏(10分钟)开展“音乐列车”游戏,让孩子们按照《咚咚锵》节奏,依次传递打击乐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邀请各小组进行展示,评选出最佳表演奖,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咚咚锵》节奏图谱2. 打击乐器图谱3. 各小组表演顺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本节课学习《咚咚锵》节奏,并尝试教给他们。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对《咚咚锵》节奏掌握较好,但在团队协作方面还需加强。
下节课将针对此问题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家庭、社区等场合,展示本节课所学,将音乐融入生活,提高他们自信心和表现力。
同时,可尝试学习其他节奏,拓展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二、例题讲解1. 咚咚锵节奏规律,如强弱音分布。
幼儿园中班音乐课教案《咚咚锵》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第一篇:幼儿园中班音乐课教案《咚咚锵》及教学反思中班音乐课教案《咚咚锵》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认识各种打击乐器的基础上,创编歌词,并用乐器演奏,感知小鼓和小锣敲出的不同音色和节奏,初步学习分角色欢快地对唱,体会两种乐器互相对话的情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课《咚咚锵》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感知小鼓和小锣敲出的不同音色和节奏,初步学习分角色欢快地对唱。
2.在认识各种打击乐器的基础上,创编歌词,并用乐器演奏。
3.体会两种乐器互相对话的情趣。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图谱、鼓、锣、圆舞板、小铃活动过程:一、熟悉鼓和锣的节奏1.出示鼓T: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小鼓)知道小鼓有什么本领吗?2.敲一敲鼓的节奏T:小鼓是怎样唱歌的。
T:你们的小耳朵真灵!原来小鼓是这样唱的(出示节奏谱×× ××∣×× ×∣)T:把你们的小鼓敲起来!(加动作敲)3.出示锣T:这么热闹的鼓声把谁给引来啦。
(小锣)小锣是怎么唱歌的呢?4.敲一敲锣的节奏T:原来小锣是这样唱的(出示节奏谱× ×∣ × ×∣),小锣和小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小锣的节奏还要比小鼓的节奏慢。
T:把你们小锣也敲起来吧!5.示范鼓和锣合奏T:小鼓和小锣是一对好朋友,你听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对话呢。
6.鼓和锣合奏T:小鼓和小锣说得真开心,现在请一半小朋友做小鼓,请一半小朋友做小锣,我们来对话。
二、学唱歌曲T:大家说得真热闹,听,小鼓和小锣一起唱起歌来啦。
1.教师范唱T:你听到他们唱了什么?2.有节奏念歌词T:真厉害,你们都听出来了,我们一起看着图谱说一说。
T:小鼓、小锣我们也来对话吧。
注意在“我们两个一起敲”的地方我们大家一起说。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咚咚锵》一、教案概述教案目标通过本节音乐课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中班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合作能力。
通过学习和演唱《咚咚锵》这首儿歌,使幼儿能够领略到乐器的不同音色,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并能够通过打击乐器和身体节奏搭配完成简单的节奏表演。
教学重点1.通过《咚咚锵》这首儿歌,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让幼儿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并能够模仿乐器音色。
3.通过打击乐器和身体节奏搭配,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1.音乐教材:《咚咚锵》这首儿歌音频。
2.打击乐器:小木琴、鼓、铃铛等。
3.舞台道具:颜色鲜艳的绒布,用于表演节奏动作。
4.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等。
二、教学过程1. 温习与导入(5分钟)使用幼儿熟悉的歌曲热身,并引导幼儿回忆《咚咚锵》这首歌曲的部分歌词和动作。
2. 引入新知(10分钟)播放《咚咚锵》这首儿歌音频,让幼儿聆听,感受乐器的音色。
引导幼儿模仿音乐中的乐器音色,如木琴声、鼓声、铃铛声等。
同时,老师也可以辅助演示,通过使用打击乐器展示乐器音色。
3. 教唱(15分钟)分段教唱《咚咚锵》这首儿歌,并进行逐句教唱和整体合唱。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音乐水平,适当调整教唱速度和难度。
4. 身体节奏操练(15分钟)结合音乐的节奏感,教授身体节奏操练动作。
从简单的拍手和跺脚开始,逐渐加入其他动作,如摇头、拍手、跺脚、踢腿等。
通过与音乐的配合,让幼儿感受节奏的魅力。
5. 打击乐器表演(20分钟)给幼儿分发打击乐器,并进行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
老师可以事先编排一段简单的节奏表演,让幼儿跟随着节奏敲击打击乐器,并按照指挥完成演奏。
6. 教学总结与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幼儿总结自己的收获和发现。
同时,也给予幼儿正面的鼓励和肯定。
三、教学反思在本次音乐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咚咚锵》这首儿歌。
通过热身活动和引入新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咚咚锵》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咚咚锵》含反思!活动目标:1. 复习并理解四种音符的时值。
2. 英语学习:学习句型,How many apples Four apples.3.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歌曲《咚咚锵》节奏卡片,钢琴,鼓类、铁类乐器。
活动过程:1. 复习歌曲《咚咚锵》2. 引导幼儿了解每种音符的时值(吃几个苹果)3. 英语学习。
!出自:快思老.师!教师:“What is this”幼儿:“Apple.”教师:“How many apples”教师带领幼儿指着apple数数,one two three four,引导幼儿回答出:“Four apples.”(1)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What is this”幼儿:“Apple.”教师:“How many apples”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数:“One two three four. Four apples.”(2)教师:“Ok now I want to some to practice at here.”教师请两名幼儿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
活动反思:通过简易的图谱让幼儿认识节奏并学会打击,幼儿掌握节奏之后。
我再教整首歌曲,在歌曲的节奏部分用锣和鼓来表达。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咚咚锵》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唱准歌曲《咚咚锵》的歌词,了解歌曲所表达的喜庆氛围。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能够用轻快的步伐跟随音乐节奏走、跳。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咚咚锵》的歌词,能够用轻快的步伐跟随音乐节奏走、跳。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曲《咚咚锵》的歌词卡片、红色圆形卡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热身运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 教学基本部分:(1)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咚咚锵》的歌词,讲解歌词中的节奏变化,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歌词。
(2)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唱歌曲。
注意指导幼儿唱准歌词,掌握节奏。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节奏训练,用红色圆形卡片代表不同的节奏,让幼儿根据卡片进行走、跳等动作。
(4)巩固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让幼儿在集体中展示所学。
3. 教学拓展部分: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节日,让幼儿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4. 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表现、歌曲演唱和节奏感表现等方面,评价幼儿对《咚咚锵》歌曲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1)观察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歌词记忆和节奏感表现。
(2)表演法:让幼儿在集体面前演唱歌曲,展示其所学。
(3)同龄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鼓励彼此进步。
一、活动目标1. 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鼓、铃鼓、木鱼等打击乐器。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
2. 教师介绍打击乐器,讲解正确的演奏方法和姿势。
3. 幼儿分组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教师指导。
4.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5. 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四、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安全使用打击乐器。
2. 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和行为,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活动。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音乐角,提供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
3. 教学内容拓展:开展其他类型的音乐活动,如歌唱、舞蹈等,让幼儿全面发展音乐素养。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提高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自创音乐作品。
3. 通过音乐活动,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集体协作能力。
七、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鼓、铃鼓、木鱼等打击乐器;音乐乐谱。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音乐播放设备。
八、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
2.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并进行分组练习。
3. 教师提供音乐乐谱,指导幼儿按照乐谱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4. 鼓励幼儿自创音乐作品,并进行表演。
5. 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咚咚锵》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听辨和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沟通能力。
3.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拍等。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咚咚锵》是一首欢快的儿童歌曲,歌词简单易学,适合中班幼儿学习。
通过唱歌、敲击乐器等活动,引导幼儿在音乐中享受快乐,培养节奏感和听觉。
2. 音乐游戏•游戏1: 听音辨识–活动流程:播放《咚咚锵》乐曲,让幼儿仔细倾听,然后让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不同乐器声音。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和对不同乐器的感知。
•游戏2: 敲击乐器–活动流程:让每个幼儿手持不同的乐器,如小鼓、木琴等,按照音乐的节奏敲击乐器。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3: 合作创作–活动流程:引导幼儿合作创作属于自己的舞蹈动作,配合《咚咚锵》的节奏进行表演。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设备2.多种乐器,如小鼓、木琴、铃铛等3.班级音乐区域的布置4.歌曲《咚咚锵》的录音或CD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让幼儿坐在音乐区域,引导他们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并复习一些乐器的名称和音色。
2. 歌曲学唱•指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学唱《咚咚锵》。
3. 音乐游戏•游戏1:听音辨识–播放《咚咚锵》乐曲,让幼儿仔细倾听,然后让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不同乐器声音。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听觉感受。
•游戏2:敲击乐器–让每个幼儿手持不同的乐器,如小鼓、木琴等,按照音乐的节奏敲击乐器。
引导幼儿注意手的动作和乐器声音之间的联系,鼓励幼儿自由发挥。
•游戏3:合作创作–引导幼儿合作创作属于自己的舞蹈动作,配合《咚咚锵》的节奏进行表演。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并尝试不同的动作和表演方式。
4. 教学总结•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引导幼儿回顾整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并总结《咚咚锵》的特点和乐器声音的不同之处。
中班音乐《咚咚锵》文档中班音乐《咚咚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教材是中班音乐课程《咚咚锵》。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 学习歌曲《咚咚锵》,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2. 学习简单的打击乐器,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特点;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咚咚锵》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独立演唱;2. 学会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3. 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咚咚锵》的旋律和节奏的掌握,打击乐器的使用。
难点:打击乐器的协调配合,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等)、录音机;学具:乐谱、歌词卡片、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听一首欢快的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2. 歌曲教学:教师弹奏钢琴,教学生演唱歌曲《咚咚锵》,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3. 打击乐器学习:教师展示各种打击乐器,讲解乐器的使用方法和声音特点,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4. 团队协作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歌曲的节奏进行协作演奏,教师巡回指导;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歌曲《咚咚锵》的旋律和节奏,各种打击乐器的声音特点,团队协作的要点。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演唱歌曲《咚咚锵》,并尝试使用家里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2. 家长签字确认,第二天带回学校,教师进行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 对于表现不足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4.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自己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歌曲,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的解析:2.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音乐是一种集体艺术,需要每个成员都能够默契地配合,共同完成作品。
中班奥尔夫音乐咚咚锵中班奥尔夫音乐:咚咚锵活动目标:1、熟悉音乐旋律,学会演唱歌曲,感受喜庆的热闹气氛。
2、学会用鼓、锣正确演奏“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的节奏。
3、巩固幼儿对四分、八分音符的辨别。
活动准备:音乐、乐器等活动过程:一、暖身活动:问候歌师:看,谁来了?二、复习歌曲《围个圈圈》三、学习歌曲:《咚咚锵》1、出示手鼓图谱,引导幼儿用手拍出手鼓的节奏。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乐器宝宝,看,是谁呀?你们知道手鼓属于哪类乐器吗?(告诉幼儿这是“皮类乐器”。
)听,手鼓会发出什么声音?(咚)看,这里有几个手鼓,手鼓走呀走,走到我们的小手上,怎么拍?一边拍一边念。
2、出示小锣图谱,引导幼儿在腿上拍出小锣的节奏。
师:我还带来了一个乐器宝宝,看,是谁呀?小锣属于哪类乐器?(告诉幼儿这是“金属类乐器”。
听,小锣发出什么声音?(锵)看,这里有几个小锣,小锣走呀走,走到我们的小腿上,怎么拍?3、出示手鼓、小锣的图谱,引导幼儿在小手、小腿上拍出“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的节奏。
师我是一个魔术师,变变变,这里既有手鼓又有小锣,怎么拍?(1)拍“咚锵咚锵”的节奏。
(2)拍“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的节奏。
(3)分两组把“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的节奏敲奏出来。
师:手鼓、小锣两个住在一个格子里,就向titi宝宝,所以我们要念得快一些。
4、师朗诵歌词,幼儿跟读。
师:听,小鼓、小锣在说话。
5、学唱歌曲《咚咚锵》。
师:听,小鼓、小锣唱起歌来咯!6、幼儿进行乐器演奏。
师:你们唱歌真好听,我们拿着乐器为歌曲伴奏吧!四、舞蹈:《恭喜恭喜》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敲锣打鼓的?(喜庆的时候,节日里)是呀,在这些时候,不仅敲锣打鼓,还会载歌载舞呢。
现在请你们小鼓找小锣,一起来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