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旧唐书卷七十五列传第二十五苏良嗣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旧唐书》的阅读答案及译文《旧唐书》的阅读答案及译文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
亮幼聪敏好学,善属文。
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
喜游名贤,尤善谈论。
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
陈后主闻而召见,使赋诗,江总及诸辞人在坐,莫不推善。
祯明初,为尚书殿中侍郎。
陈亡,入隋为东宫学士。
大业中,授太常博士。
时炀帝将改置宗庙,亮奏议曰:“今若依周制,理有未安,杂用汉仪,事难全采,谨详立别图附之。
”议未行,寻坐与杨玄感有旧,左迁西海郡司户。
时京兆郡博士潘徽亦以笔札为玄感所礼,降威定县簿。
当时寇盗纵横,六亲不能相保。
亮与同行,至陇山,徽遇病终,亮亲加棺敛,瘗之路侧,慨然伤怀,遂题诗于陇树,好事者皆传写讽诵,信宿遍于京邑焉。
薛举僭号陇西,以亮为黄门侍郎,委之机务。
及举灭,太宗闻亮名,深加礼接,因从容自陈。
太宗大悦,赐物二百段、马四匹。
从还京师,授秦王文学。
时高祖以寇乱渐平,每冬畋狩。
亮上疏谏曰:“臣闻尧鼓纳谏,舜木求箴,茂克昌之风,致升平之道。
伏惟陛下应千祀之期,拯百王之弊,平壹天下,劬劳帝业,旰食思政,废寝忧人。
用农隙之余,遵冬狩之礼。
获车之所游践,虞旗之所涉历,网唯一面,禽止三驱,纵广成之猎士,观上林之手搏,斯固畋弋之常规,而皇王之壮观。
至于亲逼猛兽,臣窃惑之。
何者?筋力骁悍,爪牙轻捷。
连弩一发,未必挫其凶心;长戟才捴,不能当其愤气。
虽孟贲抗左,夏育居前,卒然惊轶,事生虑表。
如或近起林丛未填坑谷骇属车之后乘犯官骑之清尘小臣怯懦私怀战栗。
”高祖甚纳之。
太宗每有征伐,亮常侍从,军中宴筵,必预欢赏,从容讽议,多所裨益。
又与杜如晦等十八人为文学馆学士,十六年,进爵为侯,食邑七百户。
后致仕归于家。
卒时年八十八。
太宗甚悼惜之,不视朝一日,赠太常卿,陪葬昭陵,谥曰康。
(《旧唐书》)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亮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属:写B.亮亲加棺敛,瘗之路侧瘗:埋葬C.信宿遍于京邑焉信宿:两天时间D.军中宴筵,必预欢赏预:事前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或近起林丛未填/坑谷骇属车之后/乘犯官骑之清尘/小臣怯懦/私怀战栗B.如或近起林丛/未填坑谷骇属/车之后乘犯/官骑之清尘/小臣怯懦/私怀战栗C.如或近起林丛/未填坑谷/骇属车之后乘/犯官骑之清尘/小臣怯懦/私怀战栗D.如或近起林丛未填/坑谷骇属/车之后/乘犯官骑之清尘/小臣怯懦/私怀战栗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褚亮年幼时聪颖过人,博览全书,过目不忘,祯明初年,担任陈朝尚书殿中侍郎,陈朝灭亡,归顺隋朝。
《旧唐书》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旧唐书》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旧唐书》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旧唐书》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篇1李愬以父荫起家,授卫尉少卿。
愬有筹略,善骑射。
元和十一年,用兵讨蔡州吴元济[注]。
七月,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战败,又命袁滋为帅,滋亦无功。
愬抗表自陈,愿于军前自效。
宰相李逢吉亦以愬才可用,遂充随唐邓节度使。
兵士摧败之余,气势伤沮,愬揣知其情,乃不肃部伍。
或以不肃为言,愬曰:“贼方安袁尚书之宽易,吾不欲使其改备。
”乃绐告三军曰:“天子知愬柔而忍耻,故令抚养尔辈。
战者,非吾事也。
”军众信而乐之。
士卒伤痍者,愬亲自抚之。
贼以尝败高、袁二帅,又以忽名位非所畏惮者,不甚增其备。
愬沉勇长算,推诚待士,故能用其卑弱之势,出贼不意。
居半岁,知人可用,完缉器械,乃谋袭蔡。
尝获贼将丁士良,召入与语,辞气不挠,愬异之,因释其缚。
士良感之,乃曰:“贼将吴秀琳总众数千,不可遽破者。
士良能降秀琳。
”愬从之,十二月,吴秀琳以兵三千降。
愬乃以秀琳之众攻吴房县,收其外城,胜捷而归。
或劝愬遂拔吴房,愬曰:“取之则合势而固其穴,不如留之以分其力。
”初,吴秀琳之降,愬单骑至栅下与之语,亲释其缚,署为衙将。
秀琳感恩,期于效报,谓愬曰:“若欲破贼,须得李佑,某无能为也。
”佑者,贼之骑将,有胆略,守兴桥栅,常侮易官军,去来不可备。
愬召其将史用诚诫之曰:“今佑以众获麦于张柴,尔可以三百骑伏旁林中,又使摇旆于前,示将焚麦者。
佑素易我军,必轻而来逐,尔以轻骑搏之,必获佑。
”用诚等如其料,果擒佑而还。
愬解缚而客礼之,署为散兵马使,令佩刀巡警,出入帐中,略无猜闲。
愬乘间常召桔,屏人而语,或至夜分。
愬益知贼中虚实。
陈许节度使李光颜勇冠诸军,贼悉以精卒抗光颜。
《旧唐书·苏世长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旧唐书·苏世长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旧唐书·苏世长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原文:苏世长,雍州武功人也。
周武帝时,世长年十余岁,上书言事。
武帝以其年小,召问:“读何书?”对曰:“读《孝经》《论语》。
”武帝曰:“《孝经》《论语》何所言?”对曰:“《孝经》云:‘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
’《论语》云:‘为政以德。
’”武帝善其对,令于兽门馆读书。
隋文帝受禅,世长又屡上便宜,颇有补益,超迁长安令。
武德四年洛阳平世长首劝弘烈归降高祖与之有故寻授玉山屯监后于玄武门引见语及平生恩意甚厚。
从幸泾阳校猎,大获禽兽于旌门。
高祖入御营,顾谓朝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进曰:“陛下游猎,薄废万机,不满十旬,未为大乐。
”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世长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又尝引之于披香殿,世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所作耶?是何雕丽之若此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真,其心实诈。
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设诡疑而言炀帝乎?”对曰:“臣昔在武功,幸常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之时,亦以为足。
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
今初有天下,而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深然之。
后历陕州长史、天策府军谘祭酒。
秦府初开文学馆,引为学士。
与房玄龄等一十八人皆蒙图画,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正色于庭,匪躬之故。
”贞观初,聘于突厥,与颉利争礼,不赂遗,朝廷称之。
出为巴州刺史,覆舟溺水而卒。
世长机辩有学,博涉而简率,嗜酒,无威仪。
初在陕州,部内多犯法,世长莫能禁,乃责躬引咎,自挞于都街。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五》,有删节)译文:苏世长,雍州武功县人。
周武帝时,苏世长10余岁,就上书言事。
武帝因其年幼,召见问他都读些什么书,回答说:“读《孝经》、《论语》。
”武帝问:“《孝经》、《论语》上都讲些啥?”答说:“《孝经》云:‘为政者不敢侮于鳏寡。
突破练19 文言简答题要精准筛选,分层概括(限时40分钟,赋分38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梁元帝尝为吾说:“昔在会稽,年始十二,便已好学。
时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
闲斋张葛帏避蝇独坐,银瓯贮山阴甜酒,时复进之,以自宽痛。
率意自读史书,一日二十卷,既未师受,或不识一字,或不解一语,要自重之,不知厌倦。
”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况其庶士,冀以自达者哉?(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梁元帝为帝子时在学习方面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简要概括。
(3分)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邓训,字平叔。
为护乌桓校尉,吏士常大病疟,转易至数十人。
训身煮汤药,咸得平愈。
其无妻者,为适配偶。
训坐私与扈通书,免归。
燕人思慕,为之作歌。
拜张掖太守,以身率下,河西改俗,邻郡则之。
(节选自《东观汉记》) 邓训担任护乌桓校尉、张掖太守时,如何赢得民心?请简要概括。
(3分)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良嗣,京兆武功人。
祖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
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
帝异之,迁荆州长史。
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
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称:“远方求珍异以疲道路,非圣人抑己爱人之道。
又小人窃弄威福,以亏皇明。
”言甚切直。
疏奏,高宗下制慰勉,遽令弃竹于江中。
徙雍州,时韦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良嗣器之。
关内饥,人相食,良嗣政上严,每盗发,三日内必禽,号称神明。
(节选自《新唐书》《旧唐书》) 苏良嗣认为从江南采集怪竹运往上苑有什么危害?请结合文本概括。
(3分)4.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旧唐书》译文及阅读理解答案《旧唐书》译文及阅读理解答案本大题7小题,共35分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人也。
登进士第、宏辞科,杜鸿渐深器重之。
为郭子仪朔方从事,子仪入朝,令黄裳主留务于朔方。
邠将李怀光与监军阴谋代子仪,乃为伪诏书,欲诛大将温儒雅等。
黄裳立辨其伪,以告怀光,怀光流汗伏罪。
诸将有难制者,黄裳矫子仪命尽出之,数月而乱不作。
后入为台省官,为裴延龄所恶,十年不迁。
贞元末,为太常卿。
王叔文之窃权,黄裳终不造其门。
尝语其子婿韦执谊,令率百官请皇太子监国,执谊遽曰:丈人才得一官,可复开口议禁中事耶!黄裳勃然曰:黄裳受恩三朝,岂可以一官见买!即拂衣而出。
邠州节度使韩全义曾居讨伐之任,无功,黄裳奏罢之。
刘辟作乱,议者以剑南险固,不宜生事;唯黄裳坚请讨除,宪宗从之。
又奏请不以中官为监军,只委高崇文为使。
黄裳自经营伐蜀,以至成功,指授崇文,无不悬合。
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人谓崇文曰:若不奋命,当以刘澭代之。
由是得崇文之死力。
既平辟,宰臣入贺,帝目黄裳曰:此卿之功也。
后与宪宗语及方镇除授,黄裳奏曰:陛下宜熟思贞元故事,稍以法度整肃诸侯,则天下何忧不治!宪宗然其言。
由是用兵诛蜀、夏之后,不容藩臣蹇傲,克复两河,威令复振,盖黄裳启其衷也。
黄裳有经画之才,达于权变,然检身律物,寡廉洁之誉,以是居鼎职不久。
黄裳性雅淡宽恕,心虽从长口不忤物始为卿士女嫁韦执谊深不为执谊所称及执谊谴逐黄裳终保全之洎死岭表请归其丧以办葬事。
及是被疾,医人误进其药,疾甚而不怒。
然为宰相,除授不分流品,或官以赂迁,时论惜之。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裴延龄所恶恶:讨厌B.黄裳终不造其门造:到去C.不宜生事宜:适合D.寡廉洁之誉寡:缺少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诸将有难制者②议者以剑南险固B.①即拂衣而出②疾甚而不怒C.①当以刘澭代之②稍以法度整肃诸侯D.①王叔文之窃权②黄裳有经画之才7.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杜黄裳经画之才的一组是(3分)①杜鸿渐深器重之②诸将有难制者,黄裳矫子仪命尽出之③王叔文之窃权,黄裳终不造其门④黄裳使人谓崇文曰:若不奋命,当以刘澭代之。
《旧唐书于休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及翻译《旧唐书于休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
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
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实词【试题解析】C项“励精”一词,意为“振作精神”。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断句【试题解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
《旧唐书》文言文阅读答案及译文——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
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游丹霞记》的原文与阅读附答案游丹霞记【清】袁枚甲辰春暮,余至东粤,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另买小舟,沿江往探。
山皆突起平地,有横皴,无直理,一层至千万层,箍围不断。
疑岭南近海多螺蚌,故峰形亦作螺纹耶?尤奇者,左窗相见,别矣,右窗又来;前舱相见,别矣,后舱又来。
山追客耶,客恋山耶?舛午惝恍,不可思议。
行一日夜,至丹霞。
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
人侧身入,良久得路。
攀铁索升,别一天地。
借松根作坡级,天然高下,绝不滑履;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
到阑天门最隘,仅容一客,上横铁板为启闭,一夫持矛,鸟飞不上。
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凿崖作沟,引水僧厨,甚巧。
有僧塔在悬崖下,崖张高幂吞覆之。
其前群岭环拱,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间有豪牛丑犀,犁靬幻人,鸱张蛮舞者。
余宿静观楼。
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梦亦觉重。
山腹陷进数丈,珠泉滴空,枕席间琮琤不断,池多文鱼在泳游。
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
次日,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
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
倘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
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工也。
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景胜矣。
又问:“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
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
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
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旧唐书》阅读答案参考5篇《旧唐书》阅读答案参考5篇在各个领域,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旧唐书》阅读答案参考,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旧唐书》阅读答案参考1旧唐书程千里列传程千里,京兆人。
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
本碛西募人,累以戎勋,官至安西副都护。
天宝十一载,授御史中丞。
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归碛北,数为边患。
玄宗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
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令其相应。
献忠势穷,归葛禄部。
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
十三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佐羽林军。
禄山之乱,诏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载正月,迁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
贼来攻城,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
千里恃其骁果,开悬门,率百骑,欲生擒希德。
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希德所执。
仰首告诸骑曰: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
军人闻之泣下,昼夜严兵城守,贼竟不能拔。
千里至东都.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
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
其年十二月,上御丹凤楼大赦,节文曰:忠臣事君,有死无贰;烈士徇义,虽殁如存。
其李憕、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
自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B.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C.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D.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宋史·列传第七十五》阅读答案及译文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
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
举《五经》,至大理丞,监京东排岸。
庆历宿卫之变,奎上疏曰:“涉春以来,连阴不解。
今卫士之变,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
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
人谓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而左右辄屠之。
此必其党欲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遂乞召对面论,仁宗深器之。
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
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奎劾开封府尹魏瓘,出瓘越州。
彭思永论事,诏诘所从受。
奎言:“御史法许风闻,若穷核主名,则后谁敢来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
”上为罢不问。
至和三年,大水,诏中外言得失。
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储嗣未立。
陛下勿听奸人邪谋,以误大事。
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
臣不愿以圣明之资,当危亡之比。
此事不宜优游,愿蚤裁定。
”帝感其言,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
富人孙氏辜榷①财利,负其息者,至评取②物产及妇女。
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
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③。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
逾月,参知政事。
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
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
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
”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④诋韩琦,奎状其过。
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
陶又疏奎阿附。
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
司马光谏曰:“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
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
”帝乃召奎归中书。
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
明年薨,年五十八。
赠兵部尚书,谥曰文肃。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注】①辜榷,垄断。
②评取:评,凭,仗势;取,拿走,抢走。
③浮屠事,佛教礼仪。
④文德不押班事:文德殿,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押班,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
《旧唐书·王忠嗣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旧唐书·王忠嗣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王忠嗣,太原祁人也。
初名训,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起复拜朝散大夫、尚辇奉御,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
肃宗在忠邸,与之游处。
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
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
玄宗谓之曰:“尔后必为良将。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
希望即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
既下新城,忠嗣之功居多,因授左威卫郎将,专知行军兵马。
是秋,吐蕃大下,报新城之役,晨压官军,众寡不敌,师人皆惧焉。
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
三军翼而击之,吐蕃大败。
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
尝谓人云:“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
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
”但训练士马,缺则补之。
军中皆日夜思战,因多纵间谍以伺虏之隙,时以奇兵袭之,故士乐为用,师出必胜。
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
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
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
”玄宗因不快。
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
六载,会董延光献策请下石堡城,诏忠嗣分兵应接之。
忠嗣僶俯而从,延光不悦。
及延光过期不克,诉忠嗣缓师,故师出无功。
李林甫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称往任朔州刺史,忠嗣为河东节度,云“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
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
会哥舒翰代忠嗣为陇右节度,特承恩顾,因奏忠嗣之枉,词甚恳切,请以己官爵赎罪。
玄宗怒稍解。
十一月,贬汉阳太守。
七载,量移汉东郡太守。
明年,暴卒,年四十五。
(选自《旧唐书·王忠嗣传》,有删节)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肃宗在忠邸,与之游处游:游览B.专知行军兵马知:掌管C.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抚:安抚D.量移汉东郡太守量:权衡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B.三军翼而击之夫列子御风而行C.缺则补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吾其还也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旧唐书王叔文传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旧唐书王叔文传(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王叔文者,越州山阴人也。
以棋待诏,粗知书,好言理道。
德宗令直东宫。
太子尝与侍读论政道,因言宫市之弊,太子曰:寡人见上,当极言之。
诸生称赞其美,叔文独无言。
罢坐,太子谓叔文曰:向论宫市,君独无言何也?叔文曰:皇太子之事上也,视膳问安之外,不合辄预外事。
太子谢之曰:苟无先生,安得闻此言?由是重之。
密结当代知名之士而欲侥幸速进者,与韦执谊、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定为死交。
德宗崩,已宣遗诏,时上寝疾久,不复关庶政,深居施帘帷,百官上议,自帷中可其奏。
其日,召自右银台门,居于翰林,为学士。
叔文与吏部郎中韦执谊相善,请用为宰相。
叔文初入翰林,自苏州司功为起居郎,俄兼充度支、盐铁副使,数月,转尚书户部侍郎,领使、学士如故。
内官俱文珍恶其弄权,乃削去学士之职。
制出,叔文大骇。
王伾为之论请,乃许三、五日一入翰林,竟削内职。
叔文在省署不复举其职事引其党与窃语谋夺内官兵柄乃以故将范希朝统京西北诸镇行营兵马使韩泰副之。
初,中人尚未悟,会边上诸将各以状辞中尉,且言方属希朝,中人始悟兵柄为叔文所夺,中尉乃止诸镇无以兵马入。
希朝、韩泰已至奉天,诸将不至,乃还。
无几,叔文母死。
前一日,叔文置酒馔于翰林院,宴诸学士及内官李忠言、俱文珍、刘光奇等。
中饮,叔文白诸人曰:叔文母疾病,比来尽心戮力为国家事,不避好恶难易者,欲以报圣人之重知也。
又曰:羊士谔非毁叔文,欲杖杀之,而韦执谊懦不遂。
叔文生平不识刘辟,乃以韦皋意求领三川,辟排门相干,欲执叔文手,岂非凶人耶!叔文已令扫木场,将斩之,韦执谊苦执不可。
叔文未欲立皇太子。
顺宗既久疾未平,群臣中外请立太子,既而诏下立广陵王为太子。
皇太子监国,贬为渝州司户,明年诛之。
(选自《旧唐书王叔文传》)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德宗令直东宫直:值班B.因言宫室之弊弊:弊端C.辟排门相干干:冒犯D.内官惧文珍恶其弄权恶:厌恶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王伾为之论请之二虫,又何知B乃削去学士之职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C乃以韦皋意求领三川不然,籍何以至此D引其党羽窃语奔车朽索,其可忽乎1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叔文与吏部郎中韦执谊关系很好,就请求韦执谊任命自己做宰相。
初中语文《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年级:姓名:《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周少司空石泉公褒之曾孙也。
其先自琅邪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
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
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
元昌览书而遽止。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
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
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
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
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
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
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
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既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
方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
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定。
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
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
'当时从讷所议。
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
"则天从之。
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以山迳危悬,欲御腰舆而上。
方庆谏曰:"昔汉元帝尝祭庙,出便门,御楼船,光禄勋张猛奏曰:'乘船危,就桥安。
'元帝乃从桥,即前代旧事。
今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比于楼船,安危不等。
陛下蒸人父母,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
"则天纳其言而止。
长安二年五月卒,赠衮州都督,谥曰贞。
中宗即位,以宫僚之旧,追赠吏部尚书。
方庆博学好著述,所撰杂书凡二百余卷。
尤精《三礼》,好事者多询访之。
每所酬答,咸有典据,故时人编次,名曰《礼杂答问》。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
《旧唐书》阅读答案及翻译《旧唐书》阅读答案及翻译刘弘基,雍州池阳人也。
父升,隋河州刺史。
弘基少落拓,交通轻侠,不事家产,以父荫为右勋侍。
大业末,尝从炀帝征辽东,家贫不能自致,行至汾阴,度已失期当斩,计无所出,遂与同旅屠牛,潜讽吏捕之,系于县狱,岁余,竟以赎论。
事解亡命,盗马以供衣食,因至太原。
会高祖镇太原,遂自结托,又察太宗有非常之度,尤委心焉。
由是大蒙亲礼,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义兵将举,弘基召募得二千人。
王威、高君雅欲为变,高祖伏弘基及长孙顺德于厅事之后,弘基因麾左右执威等。
又从太宗攻下西河。
义军次贾胡堡,与隋将宋老生战,破之,进攻霍邑。
老生率众阵于城外,弘基从太宗击之。
老生败走,弃马投堑,弘基下斩其首,拜右光禄大夫。
师至河东,弘基以兵千人先济河,进下冯翊,为渭北道大使,得便宜从事,以殷开山为副。
西略地扶风,有众六万。
南渡渭水,屯于长安故城,威声大振,耀军金光门。
卫文升遣兵来战,弘基逆击走之,擒甲士千余人、马数百匹。
时诸军未至,弘基先至,一战而捷。
高祖大悦,赐马二十匹。
及破京城,功为第一。
从太宗击薛举于扶风,破之,追奔至陇山而返。
累拜右领都督,封河间郡公。
又从太宗经略东都,战于璎珞门外,破之。
师旋,弘基为殿。
隋将段达、张志陈于三王陵,弘基击败之。
武德元年,拜右骁卫大将军,以元谋之勋,恕其一死,领行军左一总管。
又从太宗讨薛举。
时太宗以疾顿于高坡城,弘基、刘文静等与举接战于浅水原,王师不利,八总管咸败;唯弘基一军尽力苦斗,矢尽,为举所获。
高祖嘉其临难不屈,赐其家粟帛甚厚。
仁杲平,得归,复其官爵。
会宋金刚陷太原,遣弘基屯晋州。
裴寂为宋金刚所败,人情崩骇,莫有固志。
金刚以兵造城下,弘基不能守,复陷于贼。
俄得逃归,高祖慰谕之,授左一总管。
从太宗屯于柏壁,率兵二千自隰州趋西河,断贼归路。
时贼锋甚动,弘基坚壁,不能进。
及金刚遁,弘基率骑邀之,至于介休,与太宗会,追击大破之。
累封任国公。
寻从击刘黑闼于洺州,师旋,授秉钺将军。
卷七十五列传第二十五○苏世长(子良嗣) 韦云起(孙方质) 孙伏伽张玄素苏世长,雍州武功人也。
祖彤,后魏直散骑常侍。
父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
周武帝时,世长年十余岁,上书言事。
武帝以其年小,召问:"读何书?"对曰:"读《孝经》、《论语》。
"武帝曰:"《孝经》、《论语》何所言?"对曰:"《孝经》云:'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
'《论语》云:'为政以德。
'"武帝善其对,令于兽门馆读书。
以其父殁王事,因令袭爵,世长于武帝前擗踊号泣,武帝为之改容。
隋文帝受禅,世长又屡上便宜,颇有补益,超迁长安令。
大业中,为都水少监,使于上江督运。
会江都难作,世长为炀帝发丧恸哭,哀感路人。
王世充僣号,署为太子太保、行台右仆射。
与世充兄子弘烈及将豆卢褒俱镇襄阳。
时弘烈娶褒女为妻,深相结托。
高祖与褒有旧,玺书谕之,不从,频斩使者。
武德四年,洛阳平,世长首劝弘烈归降。
既至京师,高祖诛褒而责世长来晚之故,世长顿颡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
岂有获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陛下应天顺人,布德施惠,又安得忘管仲、雍齿之事乎!且臣武功之士,经涉乱离,死亡略尽,惟臣残命,得见圣朝,陛下若复杀之,是绝其类也。
实望天恩,使有遗种。
"高祖与之有故,笑而释之。
寻授玉山屯监。
后于玄武门引见,语及平生,恩意甚厚。
高祖曰:"卿自谓谄佞耶,正直耶?"对曰:"臣实愚直。
"高祖曰:"卿若直,何为背世充而归我?"对曰:"洛阳既平,天下为一,臣智穷力屈,始归陛下。
向使世充尚在,臣据汉南,天意虽有所归,人事足为勍敌。
"高祖大笑。
尝嘲之曰:"名长意短,口正心邪,弃忠贞于郑国,忘信义于吾家。
"世长对曰:"名长意短,实如圣旨;口正心邪,未敢奉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
忠嗣初名训,以父死王事,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
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
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
玄宗谓之曰:“尔后必为良将。
”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
属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
希望即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
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
尝谓人云:“国家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
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
”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甲仗充牣矣。
初,忠嗣在河东、朔方日久,备谙边事,得士卒心。
及至河、陇,颇不习其物情,又以功名富贵自处,望减于往日矣。
天宝四年四月,固让朔方、河东节度,许之。
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
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
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
"玄宗因不快。
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
李林甫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
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
十一月,贬汉阳太守。
七载,量移汉东郡太守。
明年,暴卒,年四十五。
其后哥舒翰大举兵伐石堡城,拔之,死者大半,竟如忠嗣之言,当代称为名将。
先是,忠嗣之在朔方也,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来辄买之。
故蕃马益少,而汉军益壮。
及至河、陇,又奏请徙朔方、河东戎马九千匹以实之,其军又壮。
迄于天宝末,战马蕃息。
宝应元年,追赠兵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王忠嗣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B. 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C. 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D. 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10-13题。
苏良嗣,雍州武功人,高宗时迁周王府司马。
王时年少,举事不法,良嗣正色匡谏,甚见敬惮。
王府官属多非其人,良嗣守文检括,莫敢有犯,深为高宗所称。
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高宗使宦者缘江采异竹,将于苑中植之。
宦者科舟载竹,所在纵暴。
还过荆州。
良嗣四之,因上疏切谏,称:“远方求珍异以疲道路,非圣人抑已爱人之道。
又小人窃弄威福。
以亏皇明。
”言甚切直。
疏奏,高宗下制慰勉,遽令弃竹于江中。
永淳中,为雍州长史。
时关中大饥,人相食,盗贼纵横。
良嗣为政严明,盗发三日内无不擒擿。
则天
..临朝,迁工部尚书。
寻代王德真为纳言,累封温国公。
为西京留守,则天赋诗饯送,赏遇甚渥。
时尚方监裴匪躬检校西苑将鬻苑中果菜以收其利良嗣驳之曰昔公仅仪相鲁犹能拔葵去织未闻万乘之主鬻其果菜以与下人争利也匪躬
遂止。
无几,还入都,迁文昌左相
..、同凤阁鸾台三品。
载初元年春,罢文昌左相,加位特进,仍依旧知政事。
与地官尚书韦方质不协,及方质坐事当谏,辞引良嗣。
则天特保明之。
良嗣谢恩拜伏,便不能复起,舆归其家,诏御医张文仲、韦慈藏往视疾。
其日薨.,年八十五。
则天辍朝三日,举哀于观风门,敕百官就宅赴吊。
贈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易细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
兼降玺书吊祭。
其子践言,寻为酷吏所陷,配流岭南而死。
追削良嗣官爵,籍没其
家。
景龙元年
....,追贈良嗣司空。
践言子务玄,教袭爵温国公。
开元中,为邠王府长史。
(节选自《旧唐书.卷七十五.列传第二十五苏良嗣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尚方监裴匪躬检/校西苑将鬻苑中果菜以收其利/良嗣驳之曰/昔公仪相魯/犹能拔葵去织/未闻万乘之主鬻其果菜以与下人争利也/
B.时尚方监装匪躬检校西苑/将鬻苑中果菜以收其利/良嗣驳之曰/昔公仪相鲁/犹能拔葵去织/未闻万乘之主鬻其果菜以与下人/争利也/
C.时尚方监裴匪躬检校西苑/将鬻苑中果菜以收其利/良嗣驳之曰/昔公仪相魯/犹能拔葵去织/未闻万乘之主鬻其果菜以与下人争利也/
D.时尚方监装匪躬检校西苑将稟苑中果菜以收其利/良嗣驳之日/昔公仪相鲁/犹能拔葵去织/未闻万乘之主/需其果菜以与下人/争利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天,即武曌,通称武则天或武后。
唐高宗时为皇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自立为武周皇帝,崩逝后,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
B.左相,即左丞相,春秋末齐景公置左、右相各一人,战国时秦武王始置左、右丞相各一人,秦代因之,后世时置时废。
在古代中国以右为尊,右丞相的地位要高于左承相,拿管的实权也要大得多。
C.薨,死亡。
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
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这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
D.景龙元年,景龙为年号。
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良嗣不畏权贵,严守法规。
他任周王府司马时,周王年轻,做事常不合法,苏良嗣严肃地规劝并纠正,周王对他深怀敏畏。
为此,他深得唐高宗称赞。
B.苏良嗣忠诚国事,敢于直谏。
高宗派人沿长江边采办异竹,严重滋扰沿途百姓。
对此,苏良
嗣上疏直谏,直指其严重危害。
最终,高宗下令中止采办。
C.苏良嗣为官正义,却遭诬陷。
他与地官尚书韦方质关系不睦,韦方质因犯法被判死刑,却在供词中攀诬苏良嗣,不过苏良嗣被武则天保全了下来。
D.苏良嗣虽死得突然.却备享哀荣。
他去世后,武则天下令停止上朝三日,在观风门外举行追悼仪式,并令百官到苏良嗣家中慰问,且追赠官职.赏赐物品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宦者科舟载竹,所在纵暴。
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
(5分)
(2)其子践言,寻为酷吏所陷,配流岭南而死。
追削良嗣官爵,籍没其家。
(5分)
10. C
11.B[解析]“在古代中国以右为尊,右丞相的地位要高于左丞相,掌管的实权也要大得多”表述有误,应改为“基本上右丞相的官职大于左丞相,但也有例外,秦朝左丞相大于右丞相"。
12.A[解析]该选项中“为此,他深得唐高宗称赞”强加因果。
唐高宗称赞他,是因为他坚守法令,整治约束了周王府中不称职、不守条规的官吏,而不是因为他匡正了周王。
13. (1)宦官征用民船运送这些竹子,到处放纵自己的暴虐行为。
回来经过荆州时,苏良嗣把他们扣押起:来,接着上疏恳切进谏。
(“科”“所在”“还过”“因"各1分,句意1分)
(2)他的儿子苏践言不久被酷吏陷害,被发配流放到岭南而死。
苏良嗣也被削去官爵,被登记没收了家产。
(“寻”“为..所”“配流”“籍没”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苏良嗣,是雍州武功人,唐高宗时任周王府的司马。
当时周王李哲年轻,做事常不合法,苏良嗣严肃地纠正、规劝李哲,李哲对他十分敬畏。
周王府的官吏大多不称职,苏良嗣坚守法令,严格约束他们,使他们再不敢违规,他的行事深为高宗所称道。
苏良嗣升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高宗指派宦官沿长江边采办奇异竹子,打算移植到御苑之中。
宦官征用民船运送这些竹子,到处放纵自己的暴虐行为。
回来经过荆州时,苏良嗣把他们扣押起来,接着上疏恳切进谏,说:“皇室到远方搜求奇珍异品,使沿途百姓受扰,这不是圣明君主约束自已爱护百姓的办法。
再加上小人擅自耍弄威权,以致亏损了皇上的圣明。
”他的话十分恳切正直。
上疏奏明后,高宗下令抚慰勉励他,并迅速让他把所有采办的竹子抛到长江中。
永淳年间,苏良嗣调任雍州长史。
当时关中闹大饥荒,出现人吃人现象,盗贼横行。
苏良嗣施政严明,凡有偷盗案件发生,他必在三日之内抓获盗贼。
武则天临朝听制后,提升他为工部尚书。
不久,取代王德真任纳言之职,并多次受封直到封为温国公。
担任西京留守时,武则天作诗设酒送他,奖赏待遇十分优厚。
当时,尚方监裴匪躬负责管理西苑、建议贩卖西苑中的蔬果来为朝廷谋利,苏良嗣对此加以拒绝,反驳他说:“从前公孙仪做鲁国宰想,尚能够不与人民争利,没听说过大国的君主卖掉自己的蔬果来与老頁姓争利啊。
”裴匪躬于是停止了自己的行为。
不久,苏良嗣返回东都洛阳,升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正三品。
载初元年春天,他被罢去文昌左相之职,加拜特进之职,同时仍任参知政事。
他与地官尚书韦方质关系不好,到韦方质因犯法被判死刑时,供词中攀诬苏良嗣,但武则天特意保护他。
他谢恩时拜伏于地,便昏倒不能再站起身,被人用车送回家中,武则天派御医张文仲、韦慈藏前往诊视。
但他当天就去世了,时年八十五岁。
武则天停止上朝三日,在观风门举行丧礼,召令百官到苏良嗣家中吊唁。
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赏赐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同时下诏书悼念他。
他的儿子苏践言不久被酷吏陷害,被发配流放到岭南而死。
苏良嗣也被削去官爵,被登记没收了家产。
景龙元年,朝廷追赠苏良嗣为司空。
苏践言之子苏务玄,被允许袭爵温国公,开元年间,任外王府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