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专题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8
题组一把握思想情感专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燕子矶①□ 施闰章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
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
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
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注]①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形似燕子展翅欲飞。
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诗人借钓者形象,抒发了对朝代更替、世事浮沉的沧桑之感,表达了对恬淡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风□ 王安石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②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③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北首:向北。
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
②原:原野。
③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
(1)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李璧在《王荆文公诗笺注》中说本诗有“经理(收复)燕山之意”。
请结合全诗,谈谈这种意向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答案:(1)诗人以不见迎春花作结,含蓄地表达了国土被占的愤恨之情。
(2)从首联两句可以看出。
诗人乘着春风,跃马扬鞭踏上辽国的土地,却似乎感觉是来到了“旧山河”,没有一丝脚踏异国土地的感觉。
含蓄的语言,蕴藏着诗人收复国土的理想。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 卢纶①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①卢纶(748~约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的前期。
②估客,指商人。
(1)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远见”“犹是”所蕴涵的作者的情感变化。
(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颈联“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评价的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变化”一词,这提示我们“远见”“犹是”蕴涵的情感是不同的。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并且明确指出从情与景的角度入手。
高考诗歌鉴赏之二————情感把握《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
”《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篇云:“《诗》言是其志也。
”一、把握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鉴赏六把金钥匙:题目注释意象技巧关键词关键句【一】看题目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传达诗人的情感;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一个“思”字,表达游子思乡之情。
【二】、看注释注释中提供了介绍或背景的诗人,不能忽视。
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所以,爱国忧民的杜甫可以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雄浑悲慨;内向温婉的李清照就有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绵密悱恻;曹操横槊赋诗,《观沧海》慷慨悲凉.【例1】欧阳修《梦中作》①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分)【赏析】在古典诗歌中,写梦或梦中作诗为数不少。
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说陆游的集子里,记梦诗竟多至九十九首。
这类作品有的确实是写梦,有的则是借梦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情。
欧阳修此诗四句分叙四个不同的意境,都是梦里光景,主题不大容易捉摸,因为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曲折而复杂的情怀。
借助注释①知其仕途失意又无奈的心情,借助②思家,渴望归乡的心情【参考答案】(1)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三】、抓意象诗人把感情汇聚在某一或某些物象上,物象因包含了诗人的感情而形成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例2】辛弃疾《鹧鸪天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思想感情类(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局部考查)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整体考查)(二)分析思路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2)抓意象、意境;(3)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
【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专用)07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原卷版)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标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查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题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命题趋势】.. (2)【备考策略】 (3) (2)考点1:把握诗句情感 (2)考点2:把握整首诗的情感 (3)考点3:比较两首诗的情感 (5) (5)把握诗歌情感六法 (5) (6)【课标要求】“把握古诗词情感”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写作风格、诗词类别、诗词情境、关键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领会人物精神、体会蕴含的感情基调及作者的情绪。
【考查重点】古诗情感中,有单项(单一)的,更有多项(丰富、复杂)的,而情感内容的丰富、复杂而变化的特点,在近几年的中考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情感类试题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切口小,多为对局部语句思想感情的理解、领悟,但需要多角度、多层面挖掘;一是从整体上理解,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关涉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一类,其答案都是多点、多层面的。
因此,答情感题时应特别注意多角度、多层面地开掘,以免缺失要点。
【主要题型】古诗词情感考查的方式通常有: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3.这首诗的某一句或某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命题趋势】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是古诗学习和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情感题专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
甚:为什么。
云山:田园。
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
抵死:终究,毕竟。
14.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 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 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和规划。
D. 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15. 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捣衣杜甫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
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是思妇捣衣之因。
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
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5. 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
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 - 15题。
郡斋明•李攀龙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
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
古诗鉴赏之思想情感练习第一篇:古诗鉴赏之思想情感练习“古诗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题练习1、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2、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战后,杜甫曾闲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
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3、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5分)4、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5、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6、岁暮(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问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的分析?(问二: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7、菩萨蛮·塞上秋望(清)冯云骧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
古诗鉴赏之情感类试题训练及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面问题。
清平乐·弹琴峡①题壁[清]纳兰性德泠泠②彻夜,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
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搏,声若弹琴”。
②泠泠:水流声。
[题干]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边塞景象:作用:情感:[答案](1)描绘水声泠泠、关塞入云、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的边塞景象,渲染苍凉肃杀的气氛。
(2)联系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烘托作者行旅天涯的悲凉凄苦,为结尾抒情做铺垫。
(3)(第二、三步)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关塞行役的艰辛、背井离乡的无奈、英雄失路的落寞及对朝代兴衰的感叹。
[解析]这阕词,上片由水声泠泠起兴,慨叹知音难觅、前朝如梦、边愁难写等等,其复杂交织的悲感皆由这鸣琴一样的水声勾起。
这是由听觉上引来的愁情落笔。
下片仍是前景后情,从视觉、眼前景上进一步渲染这种愁情,结二句则由辛弃疾词句化出,自然浑成,表达了千古英雄皆寂寞的落寞情怀。
词的上片落寞幽清,下片写景却是异峰突起,于清越中显雄壮,词意颇有险绝之势。
人随落雁西风,亦是苍凉肃杀之句。
峰高入云,则秋风苍劲,鸿雁低飞。
独立绝顶,胸中层云涤荡,人便有御风而翔之势。
心意沉浮,风满袍袖,人的身心仿若全部融入苍茫时空之中。
词的结句,取辛弃疾《水龙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一感“无人会,登临意”之悲慨,直抒其郁勃胸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赠阙下裴舍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起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注:①当时,裴舍人的地位较高,诗人想得到举荐。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情感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情感题1.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中秋月①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②,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该诗是苏轼任职徐州时与其弟苏辙中秋相聚所作。
②清寒:这里指月光清亮。
(1)简要赏析“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这两句诗。
___(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2.古代诗歌鉴赏。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颈联写出了山西村的乡俗民事,“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
C.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流连忘返。
尾联写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恋恋不舍之情。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却处处切中“游”字。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根据提示写出你的感悟。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只要再坚持一下,你也能欣赏到别样的风景。
同样,在人生的道路上,___。
3.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诗歌讲述了卖炭翁___的悲惨故事。
(2)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
【真题链接】(中考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6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俟。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2.这首诗所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2分)【满分答案】1.深秋的早晨,河边的芦苇长的很茂盛,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芦苇叶上。
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露凝霜结、清凉凄清画面。
(2分)2.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可通过抓关键诗句来解答。
诗歌中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地一再追寻,也暗示了“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3.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具有节奏感。
(1分)(湖南岳阳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4分)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②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蘸(zhàn)水:贴着水面开放。
②断桥:指湖水漫过桥面。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2 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满分答案】1.“蘸”本义是指是用物沾染液体的意思,这里理解为贴着水面,这里采用了拟人手法,“蘸”字把桃花拟人化,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桃花依水的状态,进而使人联想到水中桃花的倒影,意趣盎然。
古典诗歌鉴赏之情感分析题答题方法与试题练习答案古典诗歌鉴赏之情感分析题一、把握情感分析的原则1.紧扣主旨,分析有据,不可任意拔高或转移,更不可一知半解,就句论句。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先对全诗的主旨情感基调有个大致的把握,在这样的前提下方能展开分析。
分析时既要扣住所给文字,又要兼顾全诗,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紧紧扣住语言作具体分析,不可空泛、笼统,套用一两个术语。
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雨杨万里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这是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尾联之愁,正是反衬出对雨的喜爱。
尾联写了两种愁,往年愁没有粮食和酒,是真愁;这场雨带来丰年,今年将愁没有储粮储酒之器,是“假愁”,是以愁反写喜。
因此,尾联先以真愁衬假愁,再以假愁衬喜悦,从而更突出对雨能带来丰收、丰年的喜爱。
【赏析】:此诗描绘了雨中(后)万顷田地的庄稼郁郁葱葱,风吹过,绿浪翻滚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颈联中,“遥”,生动描绘雨后水涨河宽两岸相距更远,但人们仍然兴奋不已,隔河大声互语的情形;“忽”,生动描绘雨后树枝积水很多,而鹭却习惯性立于其上,终至树枝折断,鹭惊惧而飞的情状。
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主要意图在于:以愁衬愁,往年愁没有粮食与酒,这场雨带来丰年,今年将愁没有储粮储酒之器;以愁衬喜,今年愁无储粮储酒之器,反衬出喜雨;出人意料,先写“雨惬群情”的诸多情形,结尾转写愁情,反写喜悦,出乎意料,使得诗歌脉络跌宕起伏。
二、善于使用五个“抓手”1.挑字析古诗写作重炼字,以至“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这样的字,有时表现在高度凝练的情感词语上,这叫“情字”。
分析某句、某联或全篇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把这样的“情字”挑出来分析。
有时,“情字”并不是那么显豁,而是藏在某些富有表现力的实字或虚字中。
【高中古诗词阅读】高考古诗定向训练:把握住古诗丰富复杂变化的情感【高中古诗词阅读】高考古诗定向训练:把握住古诗丰富、复杂、变化的情感定向训练三把握古诗词丰富、复杂、多变的情感[练前须知]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具有以下特点:① 它大多含蓄、晦涩,很少直截了当。
内敛含蓄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② 三是把握古诗词丰富、复杂、多变的情感【练前点拨】古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具有以下特点:①其中大多数都是含蓄和晦涩的,很少是直截了当的。
内敛含蓄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②很多人都是富有而复杂的,很少有人是单身。
③有时它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了解这些特点,对答好情感题大有帮助。
如善于披景入情,抓住情感变化的脉络去梳理,不能只抓一点,不顾其余;答案要多层面、多要点等。
[实践与理解]1.(·(湖北)阅读下面是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歧路,空负曲江花。
据说狼山连接狼园,在楼顶看不到你的房子。
孤独的城市,寒冷的日子等等。
分离的悲伤很难做到,红树林也很遥远。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现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郎源”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这个词包含丰富的情感。
请简要总结一下。
答案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的忧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抓住小注中的提示,同时抓住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语句:“我记得金銮一起唱了第一首歌。
乡间春风习习。
"写出了诗人与远道来访的朋友相聚时回忆往事的高兴和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如今,伯欢已经到了世界的尽头。
石七路空负曲江花。
"将诗人的那种对宦海浮沉的无奈写了出来。
“孤独的城市,寒冷的日子等。
分离的悲伤难以结束,红树林远离夕阳。
"写出了孤城寒日,天色将晚,与友人分别在即,离愁难尽。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即事叶采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作者在诗中流露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请试作简述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1.【参考答案】例1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
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2答:作者在诗中流露出了一种恬静、悠闲、喜悦的情感。
“双双瓦雀”在瓦屋上跳跃,把它们的影子投上书案,点点杨花从窗外飘落于砚池,没有恬静、闲适的心境是难以观察到的。
诗将作者足不出户、埋头书案(“读周易”)、淡泊名利的形象和情感生动地展示了出来。
3.答: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1分)。
高考古诗鉴赏之诗歌的情感练习题2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赤壁歌送别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①唐突②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注]①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
②唐突:触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出了赤壁之战前紧张的氛围,“二龙争战”指曹操和孙刘联军隔江对峙,胜负存亡,即将一战而定。
B.次句紧承首句,直接写出赤壁之战的结果,曹操大军楼船被一扫而空。
“扫”“空”极写周瑜军队势如破竹的战力。
C.第三句直接描写赤壁战场上大火的惨烈,又是对第二句战争结局的原因的解释,“张”“照”表现了曹操军队的气势。
D.第四句看似平淡,但饱含着诗人对儒将周瑜的赞美,表现了周瑜在赤壁战场泰然从容、指挥若定、气定神闲的风度。
解析:选C C项,“表现了曹操军队的气势”不正确,这里是在表现东吴军队的气势。
(2)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从诗题可以看出,诗人的创作意图在于把歌咏赤壁和送别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讲的是赤壁之战的事迹,通过古人古事,抒发怀古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后四句则是送别时的有感而发。
参考答案:①怀古之情。
前四句写赤壁之战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不义战争的否定。
②送别之意。
后四句主要写送别之情,希望朋友观看到赤壁古战场的景象后,向自己写信告知,表达了自己壮心不已的豪情以及对朋友奋发有为的期许。
(每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白话诗歌]犹如二龙争战以决雌雄,赤壁一战,曹操的楼船被一扫而空。
烈火熊熊焰烟冲天,照耀云海,周瑜于此地大破曹公。
君去大江观看青碧澄明的江水,也会看到当时大战留下的争斗的遗迹。
请您将实地的观感一一写信给我,使我看过信后也大快一下壮心。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高考诗词鉴赏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作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这支曲子的题目是“夜雨”,全曲却没有一个“雨”字,作者是如何写“雨”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落灯花,棋未收”两句就刻画人物形象来看属于怎样的描写方法,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通用)高考语文考前保分专题3 古诗鉴赏训练四情感把握(含解析)不分版本训练四情感把握练前提醒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对于这种题型,要从审题、答题两方面努力。
(1)审题,要弄清两个根本问题:①是分析还是概括(说明);②是整体还是局部。
(2)答题:一方面,从微观入手,即理解并体悟“意象〞的内涵,联系诗词创作的背景(写作背景、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情感内容。
同时,还要注意诗中说明情感倾向的“直接情语〞和“间接情语〞。
另一方面,从宏观入手,即从梳理作者“起、承、转、合〞的思路,从章法或结构的角度,逐句分析,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内容。
要特别关注关键诗句,如首句、尾句,尤其是尾句,诗人一般会“卒章显志〞。
因此,从尾句入手,细析层次,细品语言,可以化难为易,事半功倍。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9分)阅读文签:七律+用典抒情秋日酬王昭仪①汪元量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②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土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①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后汪元量为道士南归,这期间两人多有诗歌唱和。
②碧玉:据《乐苑》记载:“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碧玉,汝南王妾名。
〞读懂点睛:(1)请勾画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
(2)结合注释和诗歌中的意象,思考“愁〞的内容。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首联以“愁〞统领全诗,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这一连串的细节,表现了浓浓的愁意。
B.颔联“碧玉调将空好音〞直抒胸臆,说明纵使有优美的音乐,无人欣赏也是枉然。
C.颈联由眼前秋风中万叶齐摇的景象,遥想故土一灯夜雨的情景,渲染出萧瑟的气氛。
D.尾联以景结情,梧桐夜雨,寒气萧萧,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答案 B解析“颔联‘碧玉调将空好音’直抒胸臆〞错。
从注释来看,《乐府诗集》卷四五引《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①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②。
[注释]①五湖:指太湖。
②白频:水中浮苹,花白色,故名。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表达诗人送别友人的离愁别恨。
(或依依惜别之情)
辋川六言(其五)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2.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
(2分)
诗人向往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也向往如颜回和陶渊明那样安于清贫的宁静生话。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落木多。
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代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做官。
3.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
感,请作赏析。
(3分)
“少年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
(3分。
结合诗句分析,每点1分,写出3点即可。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
荞麦花如雪。
4.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苍苍霜草,切切虫吟,行人绝迹,万籁无声,前两句勾画出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流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月光皎洁,四野寂寥,土地寥阔,荞麦花雪白,后两句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恬淡的乡村月夜景象,表现出诗人惊喜愉悦的情感。
金陵三迁有感①宋·梁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
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
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
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
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
5.(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
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诗人因关心南宋末年动乱时局而多愁善感,忧心如焚,感情十分沉痛。
(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赏析。
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以“蜂蝶黄花老”写出秋色愁人,转而写在“明月”照临下,“园林”的景色充满春意,透露生机,从而形成对比,表明作者身处逆境仍然满怀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水仙子·夜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馆③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居江湖,已十年不归。
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6.本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漂泊的孤苦、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