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语境因素对口译输出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76.36 KB
- 文档页数:2
口译的方法和技巧
口译是一种需要专业技能和深厚语言功底的工作,下面介绍一些口译的方法和技巧:
1. 熟悉语言环境:在口译前,需要对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原文的含义。
2. 听懂原文:在口译过程中,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听懂原文的意思,尤其是避免听错或误解原文内容。
3. 建立语言联系:在口译过程中,需要将源语言转换为目标语言,这需要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含义。
4. 注意语法和词汇:在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语法和词汇的正确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或用词不当的情况。
5. 流畅表达:在口译过程中,需要尽可能流畅地表达原文的含义,避免出现停顿、卡顿等问题。
6. 注意语音和语调:在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语音和语调的正确性,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情感和语气。
7. 练习和经验:口译是一种需要不断练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练习和经验积累,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口译水平。
口译是一项需要高超技巧和深厚语言功底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做得更好。
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作用【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交流迅猛增长。
口译成了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职业。
然而来自不同国家说不同语言的人总是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当他们相聚在一起时,彼此之间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口译员不仅应该在口译中注意双方的语言障碍,而且还应关注双方的文化差异,文章力图对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作用作探索性的研究。
【关键词】:口译;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1. 口译和跨文化之间的关系交际可分为同一文化内部成员间的交际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 即跨文化交际, 它指的是不同文化的交际双方以语言为媒介, 通过信息源--编码--信息传递--解码--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连续过程。
在此过程中, 信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编码, 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解码。
译者作为跨文化意识的载体, 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桥梁作用, 旨在传递信息, 促进交际的成功实现。
2. 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它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这种语言和文化都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现模式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这些差别即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
作为口译人员,要想方设法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必要的误解,保证交流双方的初衷,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局面,甚至笑话和不快。
口译人员作为交际双方的中间人,了解这些差异并采取必要的补偿手段,对于弥合文化沟壑,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关于一些习语翻译上,口译员能否译好习语,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理解习语的含义。
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切不可望文生义,以免引起误解。
例如,澳大利亚有一位官员访问日本时说,日本在粮食和其他原材料的供给方面可以依赖澳大利亚。
”We happen to live in a land which has the capacity to supply you with food, and we will. We are not going to play funny buggers.”其中”play funny buggers”是澳大利亚的俚语,意思是”开玩笑”、”骗人”。
英汉互译中的语境把握一、语境的重要性英国有句名言,“no context, no text”。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任何篇章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翻译的过程自然离不开语境。
可以说,没有语境,就没有翻译。
二、什么是语境语境,简而言之即语言环境。
语境分两种: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1.语言语境:词组、句子、段落和篇章语境,即话语的上下文,语篇的上下句、上下段。
2.非语言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1)情景语境:语言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交际目的和方式和所涉及的对象以及相关非语言信号(交际者的姿势、表情等)(2)文化语境:说话人所在的语言社会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
翻译过程中,语境的把握对词义的理解和确定、信息的取舍和语体的选择至关重要。
三、英汉互译中语境的把握(一)根据语言语境理解并确定词义翻译中常见一词多义现象。
无论是词还是句子,一旦离开语境,其意义往往就无法确定。
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具体语境,如微观语境(前后所搭配的词语等)来准确定位词义。
比如white这个单词(1)a crisp white shirt一件挺括的白衬衫(2)white middle-class families白人中产阶级家庭(3)white with shock震惊得脸色发白(4)white coffees加牛奶的咖啡我们在确定词义时还经常“求助于”相邻的句子、段落乃至前后章节,否则,就可能导致译文语义不连贯,这其实就是有语篇语境意识的体现。
(二)根据情景语境把握词义:从情景语境定义(如第一节中所述)可知,情景语境多见于口译、与交际行为、解释说明等相关的笔译中。
不同情景中,所包含的语境组合和重点各有不同,需加以识别后确定词义。
(三)从文化语境把握词义: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有时,原文中没有任何生疏的词语,但由于不谙有关文化背景知识,无法做到准确理解原文。
这时,译者需要查阅和了解有关知识,并考虑在译文中如何向读者提供有关文化的语境。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1. 文化差异导致翻译困难文化语境的不同往往导致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文化中的礼貌称谓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词汇,而某些英语习语在汉语中也难以直接翻译。
在翻译时,如果不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语境,很容易导致翻译困难和错误。
2. 文化背景影响翻译选择翻译活动中,翻译者往往会受到自己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过度本土化或异化的现象。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翻译者难免会受到自己的文化观念和审美取向的影响,导致译文和原文在情感色彩和意境上产生差异。
3. 跨文化传播效果受限文化语境的差异使得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受到限制。
即使翻译工作做得再好,也很难完全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原始意义。
这就需要翻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够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1. 政治和社会环境对翻译的影响2. 经济因素影响翻译市场3. 社会价值观影响翻译内容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也会对翻译内容产生影响。
某些敏感话题或涉及国家安全的内容,可能会受到社会审查和道德规范的限制,从而在翻译过程中面临一些难题。
三、应对策略1.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者需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以更好地理解源语言的意义和情感,并将其准确地传达到目标语言中去。
2. 注重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翻译者需要注重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保持翻译工作的客观性和中立性,避免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保证翻译质量和可靠性。
3. 加强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翻译者需要加强自身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提升自己在不同文化语境和社会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翻译情况。
4. 注重实践经验和专业培训翻译者需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参与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市场需求。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翻译者需要加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翻译情况。
吉尔理解公式
吉尔的口译理解公式为:理解(Comprehension)=语言知识(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非语言知识(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分析(Deliberate analysis)。
这个公式说明,译员的理解能力由三部分组成: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和分析能力。
这三部分都是影响口译质量的关键因素。
1. 语言知识:包括对目标语言词汇、语法和语境的掌握,以及口译过程中的语言感知和理解。
2. 非语言知识:涵盖了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例如科学、技术、历史等。
对于口译员来说,拥有相关的非语言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源语言的信息,并将其准确地翻译成目标语言。
3. 分析能力:译员需要具备分析源语言信息的能力,包括对语言的逻辑结构、语境和语义含义进行深入分析。
此外,译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以便在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或复杂句子时进行合理推测和判断。
综上所述,吉尔理解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译员更好地理解口译过程中涉及的因素,从而提高口译质量和准确性。
语境顺应论关照下的口译与口译教学【摘要】本文探讨了语境顺应论在口译与口译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介绍口译与口译教学的重要性,然后概述语境顺应论对口译的影响。
接着详细讨论语境顺应论在口译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在口译教学中的引入,并强调了实践和教学的结合。
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在口译过程中如何顺应语境。
结论部分指出语境顺应论有助于提高口译质量,口译教学也需要关照语境顺应论。
整体来说,语境顺应论在口译与口译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了口译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培养。
【关键词】口译、口译教学、语境顺应论、应用、结合、案例分析、提高口译质量、教学需关照、语境、口译过程、引入、重要性、概述、结论1. 引言1.1 介绍口译与口译教学的重要性口译作为跨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口译能够帮助人们跨越语言障碍,促进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国际会议、商务谈判、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口译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口译教学也具有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习口译的重要性。
口译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跨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口译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口译及口译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当今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口译在促进各国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口译教学也是培养未来人才,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合作的关键一环。
关注口译及口译教学的重要性,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概述语境顺应论对口译的影响语境顺应论对口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何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困难。
在口译过程中,译员需要不仅关注言辞的准确性,还需考虑到语境的变化对意义的影响。
通过适时的语境顺应,译员可以更好地传达源语言的信息,同时保持目标语言的自然流畅。
这种综合考虑语言和语境的能力是成功口译的关键。
口译中的话语分析口译中的话语分析是口译员在处理口译任务时对所听到的源语言(原文)的话语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的过程。
话语分析不仅涉及语法和词汇的理解,还包括对上下文、语境、说话者意图等方面的考虑。
以下是口译中的话语分析的关键点:1. 语法和词汇分析•词汇理解:确保对源语言中的每个词汇的准确理解,包括词义、词性、搭配等。
•语法结构:确认句子结构,理解各个成分在句子中的功能和关系。
2.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场景分析:考虑言语事件所处的具体场景,例如会议、演讲、对话等,以更好地理解话语的语境。
•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可能涉及的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背景信息,以便更全面地理解话语。
3. 说话者意图分析•目的和意图:推测说话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这有助于理解信息的重点和重要性。
•情感和语气:分析说话者的语气和情感色彩,以确保传达的信息既准确又传神。
4. 修辞和隐喻分析•修辞手法:识别和理解可能存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讽等,以确保在口译中保留修辞效果。
•隐喻解读:注意可能存在的隐喻和象征,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5. 非语言信息的处理•肢体语言和语音特征:考虑说话者的肢体语言和语音特征,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其表达的含义。
•重音和语调:关注重音和语调的变化,以获取更丰富的语言信息。
6. 注意专业术语和行业背景•专业词汇:对于特定行业或领域的专业术语,口译员需要具备深入的了解,以确保准确传递专业信息。
•行业文化:了解特定行业的文化和惯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并传达相关信息。
在进行口译任务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口译员可以更全面、准确地理解源语言的话语,并通过有效的翻译传达给目标语言的听众。
不同语境文化下的汉英翻译方法-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任何一种语言信息的传达都是由言语和语言环境构成的, 语言环境, 即语境, 影响着人们言语交际的行为。
语境的高低差异, 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表意时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尽相同。
同时, 译者在做汉英翻译时, 也会因为受到语境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
主要从汉语所属的高语境文化和英语所属的低语境文化对比着手, 对汉英翻译策略翻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语境文化; 低语境文化; 汉语; 英语; 翻译策略;Abstract:The conveying of any languages is including the language and the context. The context has got some influence to the communicative behavior. The differences of high and low context become the difficulties for the translators when they are doing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because of the high and low dependence in expressing meanings of the two languages. The author compares thehigh and low context cul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makes analysis and research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Keyword:high-context culture; low-context culture; Chinese; 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 THall) 在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将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非语言语境在言语交际中重要意义摘要:言语交际的完成离不开语境的重要作用。
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 语境问题会直接影响语言交际得体性、经济性和艺术性, 是影响制约交际成功的最基本的因素。
交际者只有合理的把握语境因素,才能说话得体,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
语境可以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本文主要分析非语言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非语言语境文化语境社会语境情景语境言语交际语境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而所谓语言环境,不仅仅指说话的场所,还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身份,并且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各种背景,如文化背景、语言背景、思想意识背景、风土习惯背景,以致听话者同说话者的目的。
非语言的语境因素主要包括文化背景( cultural contex t) 、社会背景( so cial co ntex t) 和交际情景(situatio nal co nt ex t ),他们主要影响制约交际主体的信息与心理准备过程和准备状态。
发话人的交际行为过程具有两方面的涵义, 一是交际的实际行为——具体的语言行为, 二是交际的过程。
语境对发话人交际行为的影响制约也就体现在了这两个方面。
对发话人的交际行为过程产生影响制约的语境因素, 包括了一切可能存在的语境因素, 即已经对交际主体的准备过程和准备状态发生影响制约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 正在形成中的交际情景和上下文。
这里的上下文, 相对于特定语言单项来说, 既包括特定发话人语言的上下文, 也包括其他交际参与者语言所形成的上下文。
一.文化语境对言语交际的意义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交际参与者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和交际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即文化语境,主要制约交际参与者的语言心理、语言行为、语言认知与语言认同。
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环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语言片段孤立起来分析,就会很难确定该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对汉英口译产出的研究即兴发言广泛应用于会议、推介会、发布会等场合。
法国释意学派理论将翻译分为三个步骤: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及表达,“脱壳”可以指导即兴发言口译的完成。
标签:汉英口译;即兴发言;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即兴发言的语言风格研究。
Giuliana Ardito(1999)认为,即兴发言句子中断、句式松散、成分残缺、逻辑过渡不明显。
Shlesinger(1989)认为即兴发言冗余、停顿、重复频繁,同时其口语化程度高。
洪磊、王斌华(2011)就即兴发言的特征总结为:有声停顿、更正、冗余、语气助词、插入语等。
释意理论“脫壳”的研究。
释意理论要求译员在充分理解原语的基础上,“得其意而忘其形”,其在理解与表达之间加入了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过程(王斌华,2008)。
Setton和Motta(2007)通过实验也归纳四种主要“脱壳”方式:(1)一类解释:娴熟的、根据语境选择的词汇。
(2)二类解释:额外连词、解释或衔接以及说明。
(3)一类复述:句子顺序重排。
(4)二类复述:原语意义在译语句法结构中重塑。
借鉴上述四种形式,本文将即兴发言口译“脱壳”归为:句子重组;解释、增加及总结;简化省略。
并选择郎咸平《财经郎眼》——“中国制造2025”的例子,分析如下:句子重组。
原语: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我们通过大量的调研说话,德国、美国成功的基础是什么?先发展中小企业。
先解决中小企业的难题之后,然后呢?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发展高科技。
译员可以将设问句形式转化为陈述句,口译为“我们的调研显示了”“德国、美国成功是由于先发展中小企业”,突出设问句后的回答,并通过重组减少句子数量,节省口译时间。
解释说明使用。
当即兴发言出现句式松散、逻辑过渡不明显的现象或主题之间的切换突兀时,译员可以在后文将意思补足。
原语:要什么概念股呢?就是这两部曲的概念股。
第一个概念股——有创新制造业的股票;第二个——和工业互联网相关的股票都会大涨,祝你们发财。
语言新探浅析释意理论下影响外交口译的因素刘瑛邵阳学院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领导人也频繁参与各种外交活动,外交口译的作用日益重要。
由于外交口译的独特性,其对译员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拟从释意理论的角度分析影响外交口译的因素。
关键词:释意理论;外交口译;因素一、释意理论20世纪60年代,达妮卡•塞莱斯科维奇提出释意理论,也称之为达意理论,是产生于翻过的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的学派。
该理论认为讲者传达的是源语的意思和观点,而不是语言形式。
译者不仅需要主动的理解、思考和处理源语信息,同时还要恰当的用目的语表达信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达到意思的真正的转达。
因此,释意理论将口译分为三个过程:源语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译语表达。
其中核心就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
释意派认为,译员在积极听取理解源语信息之后,要采用听众能接收的方式表达理解的思想。
口译的过程就是释意的过程,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既是对源语理解的结果,又是目的语表的基础。
因此在整个口译过程中,译员要始终抓住源语的整体信息,跳脱出源语的语言形式和符号,根据自己所处的情景,对语言进行思维加工,进而译出基本思想。
释意论已经成为口译理论研究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二、释意论下影响外交的因素(一)讲者讲者负责产生源语信息,释意理论认为,讲者地位、政治观点以及专业会决定源语信息的内容,有关讲者的因素可分为如下几点:1.身份。
演讲者的语言需要符合其身份地位。
在外交场合,讲者通常是政府发言人、部长、外交官等,他们代表着整个国家,他们的发言可能直接影响政治状态。
音系,政治身份决定讲者的语言通常是严肃、正式且严谨的。
换言之,他们使用的通常可称之为外交语汇。
了解江浙的身份可以帮助译员做好准备工作,理解源语信息。
2.政治立场。
讲者对某事件的观点、判断及态度,就是他所持有的政治立场。
尽管有时候如西方国家不同政党有不同的政治立场,但是基本原则都是有利于国家利益。
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因素分析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语言往往是最基本的沟通工具。
然而,仅仅依靠语言的沟通往往不能完全传达信息的准确含义。
除了语言,非语言因素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非语言因素,如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眼神接触等都可以传递出大量的信息。
本文将分析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因素,并探讨其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首先,面部表情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对于面部表情的理解和使用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微笑通常表示友善和愉快,而在一些亚洲文化中,微笑可以表示尴尬或难为情的情绪。
因此,在跨文化场景下,了解并恰当地使用正确的面部表情显得尤为重要。
商务人士需要学会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并通过其来衡量谈判的进展和对方的态度。
其次,手势也是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必须注意的非语言因素之一。
不同文化对于手势的使用和解读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竖起大拇指表示赞美或称赞,而在一些非西方文化中,竖起大拇指可能被视为侮辱。
在商务谈判时,了解对方文化中手势的含义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同时,商务人士还应尽量避免使用可能被误解的手势。
姿态也是非语言沟通中的关键要素。
姿态可以传递出商务人士的自信度、尊重和谦逊等信息。
例如,保持直立的姿态通常被视为自信和尊重对方,而低头或缩小身体的姿态则可能被解读为缺乏自信。
因此,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商务人士需要注意自己的姿态,并根据不同文化的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
另外,眼神接触也是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重要非语言因素。
眼神接触可以传递出信任、尊重和诚意等信息。
然而,不同文化对于眼神接触的要求也存在差异。
在一些文化中,长时间的眼神接触可能被视为无礼或挑衅,而在另一些文化中,缺乏眼神接触可能被视为不诚实或缺乏兴趣。
因此,商务人士需要了解对方文化中对于眼神接触的要求,并据此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时,对于非语言因素的准确理解和恰当使用至关重要。
《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下的口译员能力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口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为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提供了重要视角。
本文旨在探讨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下,口译员所需具备的能力及其特殊性。
二、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概述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是由美国文化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该理论将文化分为高低语境两类。
高语境文化注重非语言信息的交流,如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社交礼仪等,信息传递隐含性高,直白性低;而低语境文化则更侧重于语言信息的直接传递,信息表达明确、直接。
了解并掌握这一理论,对于口译员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传递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低语境文化下口译员的能力要求1. 语言能力:无论在高语境还是低语境文化中,口译员的首要任务是准确理解并传达信息。
因此,他们需要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此外,对于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用语要有深入的了解。
2. 文化敏感性:口译员需要具备高度的文化敏感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
在高语境文化中,口译员需要更加注重非语言信息的传达;在低语境文化中,则需要更加关注语言的精确性。
3. 跨文化交际能力:口译员不仅是语言的传递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不同文化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这包括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
4. 快速应变能力: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经常面临时间紧迫、信息量大等挑战。
他们需要具备快速应变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
5. 心理素质:口译工作往往压力巨大,口译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抗压能力、情绪调控能力等。
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保持冷静和专注,是口译员必备的素质。
四、高低语境文化下口译员的特殊性能力1. 在高语境文化中,口译员需要更加注重非语言信息的传递。
例如,在东方文化中,人们往往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传达情感和态度。
《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下的口译员能力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愈发频繁。
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口译员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其能力在高低语境文化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下,口译员所需具备的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二、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概述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是由美国文化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用来描述不同文化在信息传递和解读方面的差异。
高语境文化强调非语言信息的交流,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信息传递往往隐含、间接;而低语境文化则更注重语言信息的直接传递,信息明确、直接。
了解这一理论有助于口译员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工作。
三、高低语境文化下口译员的核心能力1. 语言能力:口译员需具备流利的双语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并传达不同语境下的语言信息。
在高低语境文化中,语言能力的运用需灵活多变,既要理解隐含信息,又要确保信息的直接传递。
2. 文化敏感度:口译员需具备较高的文化敏感度,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避免因文化误解导致的信息传递失误。
在高语境文化中,需关注非语言信息的传递;在低语境文化中,需注重语言的明确性和直接性。
3. 心理素质:口译员在高低语境文化中需保持稳定的心理素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能够冷静应对,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 专业知识:口译员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领域,以应对不同领域的翻译需求。
5. 应变能力:口译员需具备快速应变能力,能够在翻译过程中迅速调整策略,应对突发情况。
四、口译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1. 加强语言学习:口译员应不断加强语言学习,提高双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
同时,了解不同语言的语用特点和文化背景。
2. 跨文化交际培训:通过跨文化交际培训,提高口译员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包括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
口译理解对象:语言还是言语?
袁颖磊;张添琼
【期刊名称】《中美英语教学》
【年(卷),期】2007(004)008
【摘要】在口译活动中,对原语的接受和理解是起始阶段,也是最难以被观察考
量的阶段。
根据巴黎高等口笔译学院的观点,构成交际意图的正是言语意义的产生。
本文运用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等跨学科论点,提出意义集群理论和口译要求等式,以更好地认识从事适一古老而新兴的职业活动。
【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袁颖磊;张添琼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口译思维中的言语理解过程 [J], 阮雯
2.非语言语境因素对口译输出的影响 [J], 肖礼华
3.言语理解的比较研究——以《心理语言学基础》和《神经心理语言学》为例 [J], 别春红
4.语言分析与前语言理解——弗雷格论专名和对象 [J], 高松
5.异质中的同质区分——论索绪尔语言理论中言语、语言的区分及正确理解 [J],
聂志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顺应论角度看语境因素在口译活动中的应用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口译作为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口译活动中语境因素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语境是指语音、语调、语气、词汇、语法结构等加上与语言使用者发出语言构成的文化环境的状况。
在口译活动中,语境因素的应用对于准确传达讲话者意图、保持原意、提高翻译质量和增强交流效果都至关重要。
顺应论是一种翻译理论,主张语言交际中应根据语言环境和翻译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和文化背景。
从顺应论的角度看,语境因素在口译活动中应用可以提高翻译品质,增加准确性和流畅度,保持原话中的语言亲切感和文化色彩。
因此,从顺应论的角度探讨语境因素在口译活动中的应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探讨语境因素在口译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对口译活动中常见的语境因素进行分类和阐述,包括语音、语调、语气、词汇、句子结构和文化背景等。
其次,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口译时如何根据语境因素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和增译三种翻译策略。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选取,具体分析探讨语境因素在口译活动中的应用,并对顺应论翻译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反思和评估。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
预计本研究将阐明语境因素在口译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为提高口译员的翻译质量和能力提供指导和借鉴。
同时,本研究也将证明顺应论在口译中的适用性与重要性,对翻译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