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5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能够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
2、能够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归纳、分析、比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能分析形成的原因。
3、能举例说明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一、课前准备: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1)全球性地域分异:分异和分异。
(2)的地域分异: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2、陆地自然带是由下列哪些要素组成的()①气候②植被③土壤④地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带沿纬度变化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其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B.距离海洋远近不同C.地势的起伏D.沿岸洋流的影响原因:2、分异基础:。
3、规律:自然带沿延伸,沿的方向更替。
4、典型地区:纬、纬地区。
三、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分布。
2、分异基础:。
3、规律:自然带从向内部有规律的更替。
4、“巴黎—北京国际汽车拉力赛”的路线,横穿了亚欧大陆。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所经过的自然带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二、新课导学:※学习探究探究点一1、读教材图5.7“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完成下列问题。
(1)非洲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体现了怎样的分异规律?(2)为什么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最突出?2、读教材图5.12“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完成下列问题。
(1)为何该山上南坡带谱较北坡完整?(2)图中北坡为何缺少森林带?(3)为何南坡高山草甸位置比北坡高?积雪冰川位置比北坡低?探究点二如何从总体上把握三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完成下表,对比规律』「规律总结」判断是哪种地带分异规律主要根据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
一般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沿等高线延伸沿海拔高度变化的方向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1.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存在地域差异性?答:陆地上不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形成不同的水热组合—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着与之统一的植被和土壤类型.2.在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哪些自然带是横穿整个大陆的?它们分布在什么纬度?答:高纬度的苔原带、针叶林带和低纬度的热带雨林带横穿整个陆地.3.在中纬度地区自然带的分布有着怎样的规律?答:在大陆的东岸、西岸和大陆内部各自形成了特定的组合.在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混交林带;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陆内部中部为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及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带.推进新课师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同学们长途旅行过吗?现在让我们沿着中国东西向的铁路大动脉——陇海铁路做一次旅行.(出示图片“陇海铁路”)(在陇海铁路东端、中部、西端相应的地方各出现一幅典型景观图)(东端动画出示图片“温带落叶阔叶林”,中部出示“温带草原”,西端出示“温带荒漠”)师请同学们思考,沿陇海铁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三类景观的更替?(生讨论,师总结)从沿海向内陆,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干湿状况差异很大,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的变化.师这种变化在什么纬度体现得最明显?生中纬度.(活动)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有人主张造林,有人主张种草,也有人建议种植灌木.请讨论,哪种主张较合理,并说明理由.(生讨论)师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生长的典型植被是高大的树木,而西部地区则是以草原和荒漠景观为主?生水分条件不同.东部地区水分充足,而西部地区水分缺乏.师对.森林、草原、荒漠植被三者对比,它们生长的速度有何不同?为什么?生森林生长得最快,因为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总面积最大,光合作用的产物最多.荒漠植被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最小,光合作用的产物最少,因此生长得最慢.草原介于森林和荒漠植被两者之间.师事物都是辩证的,森林虽然生长得快,可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总面积最大,耗水量也最多.荒漠植被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最小,需水量也最少,草原的需水量则介于森林和荒漠植被两者之间.那么,在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中究竟应该种植什么呢?生不一定.师为什么?生因为西部地区也因地区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水分条件,要结合当地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师很好!北京奥运提出的口号是“绿色奥运”.有人建议在北京大量种植常绿阔叶树种,请同学们结合北京的气候和所处的自然带,想一想,这样做合适吗?生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在北京的绿化中,应该以种植温带落叶树种和适应温带地区的草类植物为主.常绿阔叶树种不能很好地适应北京的气候,成活难度大,养护费用会很高.师对.因此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过渡)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都是水平方向的分异规律.在地球表面上有许多高大的山岭,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分布规律.师请同学们看P98“活动”,分析为什么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垂直带谱有着很大差异?(生思考讨论)师查看地图,请说一说喜马拉雅山的纬度大约是多少,属于什么气候带.生大约处于北纬30°,属于亚热带气候.师对.这里平地上应该是怎样的植被景观?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师对.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的山麓地带为什么自然带不同?生南坡山麓的海拔低,只有1000米左右;而北坡的山麓海拔高,达4000米.师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吗?生有.南坡处于北印度洋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而北坡处于背风坡.师很好.为什么南坡的自然带谱比北坡丰富得多?生因为北坡相对高差小,而南坡相对高差大,水热变化的空间大,因此南坡的自然带谱比北坡的复杂得多.师很好,而且南坡的纬度也比北坡低.综合以上原因,所以南坡自然带谱较北坡复杂.师查看地图,思考为什么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谱非常丰富?生乞力马扎罗山的纬度很低,山麓属于热带草原,海拔高,水热状况垂直变化明显.师对.因此,山麓与水平带是一致的,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的数目就越多,垂直带谱也就越完整.(P99“阅读”)师农业生产为什么要因地制宜?生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要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师我国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在气候要素上有着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如何影响我国的农业的地域差异?生我国自南向北热量条件越来越差,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这种热量和水分条件自东南向西北的逐渐变化,引起了我国自东南向西北动植物种类、生长期、耕作方法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生产力也呈现地域性差异.师对.在我国贵州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为什么?对农业有着怎样的影响?生贵州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垂直高差显著,气温和水分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变化,水热的垂直差异使土地形成了立体利用.师对.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有地域差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规律性.请大家用一幅简略图总结本节的知识结构.。
云南省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3.1地理环境的差异异2【学习目标】1.说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表现及原因和亚洲东部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2.正确读图,试着找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和气候类型分布之间的关系。
3.说出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和基础。
学习重难点: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和基础。
【前置作业】(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
2.不同地域由于所处不同,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和,并在地球上呈,构成。
由于自然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所以自然带往往以命名。
3.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
它体现了气候、植被、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在空间上的规律性,主要包括和。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和,前者的分异基础是,后者的分异基础是。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
受其控制,形成了大致与平行,沿方向延伸,方向更替的热量带:。
植被、土壤等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在山区,和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和类型组合。
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
造成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原是。
4.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及,通常是,,自然带越丰富。
(三)陆地环境某些地区,因受、、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地域分异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
称此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与此相对的为。
【问题与例题】【问题1】读图3-1-1,思考:(1)你能说出这些植物生长分布区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吗?(2)不同地区自然景观为什么会产生差异?(3)这些差异有什么规律可循?【问题2】读图填空:(1)读图3-1-2,说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到北极的主要自然带:,体会其变化规律性。
(2)请你将图3-1-2与图2-4-1对照,然后填写出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地区)热带草原气候(10度纬度和回归线之间)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和30读纬度之间的大陆中、西部)热带季风气候 ( 回归线和10度纬度之间的大陆东部)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25度-35度之间的大陆东部或30度-40度纬度之间的大陆东部)地中海气候(30度-40度纬度之间的大陆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40度-60度纬度之间的大陆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的内部)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的东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圈地区)极地气候气候( 极地地区) 。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 一 课 时重点与考点: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探究学习主干知识:1、地域差异:(1)含义:从总体上看,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环境是一个 ,但是各地区又存在 。
(2)普遍性: 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 的区域。
(3)空间尺度 的地形分异:包括 、 23、读“世界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示意图,并说出各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重点解析:为什么说自然带既能反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能体现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自然带内的地理环境因素是相互影响的整体,其气候、土壤、生物分布具有相似性,反映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由于各地所处的位置不同,水热条件和土壤类型也不相同,存在着地域差异,因此自然带是地理环境的综合表现。
陆 地 自 然 带 自 然 景观 特 征分 布 规 律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热带雨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某天然野生动物园邻近赤道,有斑马、长颈鹿等大型哺乳动物。
该园所在地位于()A.刚果盆地 B.马来群岛 C.亚马孙平原 D.东非高原解析:注意本题题干中的条件:邻近赤道,有斑马、长颈鹿等大型哺乳动物,可推断出这是一个热带草原条件下的野生动物园,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或季雨林区。
故答案应为答案D2、下图数码①-⑦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
读图,回答(1)--(3)题:(1BC沿南纬某纬线乙大陆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D 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2)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A ①与⑤B ①与⑥C ③与⑤D ③与⑥(3)与①所处纬度相当的表层海域相对于⑦东侧表层海域()A 温度高,盐度低 B温度高,盐度高 C 温度低,盐度低 D温度低,盐度低解析:第(1)题,根据甲大陆陆地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可判断甲大陆是非洲大陆,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带的含义,掌握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难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学情分析】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要使学生对这个规律具有深刻的印象,就要激发学生对本课题的重视与探究的心理状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制导学案、空白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课前自主”学习情况的检查与交流。
了解学生预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情境导入〗用景观图片引入。
教师出示两幅反映不同地域特点的自然景观图片,问学生能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点?(或者,教师提问学生旅游经历,将不同学生到过的不同地区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对比)〖导学方案〗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
然后说明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相同的区域,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
由以下概括得出自然带的定义:自然带的定义有三部分组成:a: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是自然带的形成因素b:组成要素为气候、植被、土壤c:成带状分布是自然带的分布特点总结:植物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因此自然带的名称用植物带的名称命名承转: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个规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3-1-2,观察后说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或者引导学生从热带、亚热带等热量带对应的植被类型中得到启示。
2、对照下图表引导学生对比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可以发现大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气候的不同是形成各个不同自然带的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和案例探究、资料阅读等方法增加感性认识,为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奠定基础。
2.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熟悉主要的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
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分布有什么规律呢?
纬度方向上的地
带、热带雨林带。
在中纬
常绿阔叶
带组合有两种形式: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
水较少,气候干
夏季吹东南季风,
压、气温、空气
线大体平
珠穆朗玛峰的垂总结规律时要时刻注意分析清楚方
漠带,而缺少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主要是分布在赤道以北地区。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布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能够具体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2、能够根据图表判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3.理解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重难点】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第二课时预习案要求:请同学们先预习课本内容而后在十分钟内独立完成本节内容。
一、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1.定义:在山区,随着海拔的增加,____________和________也随之发生变化,使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
2.原因: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3.发育程度的影响因素:通常是____________越低,________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二、非地带性分异现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组合,某些地区由于受海陆分布、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其主要表现可以总结为“缺失”、“改变”、“约束”、“起伏”等几方面: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苔原带。
2.改变:由于地形起伏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侧是温带荒漠带,这是由于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形成的。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4.块状:位于荒漠地带中的________,如我国新疆天山山麓为绿洲。
我的疑惑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拓展】(1)地带性或非地带性的判断方法依据某种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
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2)(鲁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运用景观图片和地理分布图等,学会分析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
学习重难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主要表现:地理环境 及其 上的差异2.自然带的形成:纬度位置→ 差异→ 水热组合 →代表性 植被 →自然带海陆位置→ 差异 土壤3. 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带与自然带之间都有明显的界限②每个自然带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③自然带的分布~般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④垂直分布的自然带,纬度越高,自然带类型越多A.①④B.②③C.①② D.③④2.2008年2月份,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使湖南、贵州等19个省份受损森林面积达2.79亿亩,相当于全国森林面积的1/lO。
本次遭受雨雪冰冻灾害最严重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 亚寒带针叶林3.下列地域差异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途中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的不同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的变化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明显更替唐代诗人自居易游览庐山香炉峰大林寺时题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据此回答4-5题。
4.自然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明显,产生诗中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 A.光照 B.地形 C.土壤 D.水源5.诗句反映了自然带存在 (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的分异图2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7、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8、下列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A.喜马拉雅山 B.乞力马扎罗山 C.阿尔泰山D.落基山9、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 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B. 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C. 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D. 沿经线方向的分异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10、图中①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 D.热带季雨林带11.图中①②③三地自然条件相比较 ( )A.②地降水最多 B.只有③地的植被为森林C.①地年均温最低 D.②③两地均受暖流影响12.造成南美安第斯山南端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东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环流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C.海陆分布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13. 关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主要位于纬度30°至40°之间的大陆西岸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4.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温度B.水分变化C.热量D.水热状况二、综合题15.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学习目标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延伸方向、更替方向)⇨影响因素⇨基础⇨分布地区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延伸方向、更替方向)⇨影响因素⇨基础⇨分布地区3.垂直分异规律⇨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判断阴坡、阳坡和迎风坡、背风坡二、课前检查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
据此回答(1)~(2)题。
(1)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三、课内知识学习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2)干湿度分异规律2.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约6 ℃,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山地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高其分布的海拔降低。
(4)山地中自然带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
(5)山体所在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越简单。
(6)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③降水:一般降水多的山地或坡向雪线低。
(第2课时)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93文字及下右图,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山地的垂直分异的形成由于的变化,引起差异,形成了,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2、山地垂直带谱:指从至,由不同的组成的序列。
3、山地垂直带谱的分布规律X k B 1 . c o m山麓的自然带(基带)与山地所在地理位置的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纬度相同的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数量越;越往高纬的山地,其垂直自然带数量越。
课堂探究:1、垂直带谱的分析与应用。
例读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不考虑其他非地带性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四山地相比较,①山地没有冰雪带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低B、降水量偏少C、相对高度小D、坡向影响(2)四山地中,②山地垂直带谱最丰富的原因是()A、纬度最低B、相对高度最大C、山地走向不同D、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3)③山地的坡向描述正确的是()A、北坡为阳坡,南坡为迎风坡B、南坡为阳坡,北坡为迎风坡C、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D、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4)四山地中,④山地垂直带最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高B、相对高度太小C、山地走向为南北向D、海拔高度小(5)下列说法可能与实地一致的是()A、①位于新西兰某地B、②位于欧洲某地C、③位于亚洲某地D、④位于非洲某地(6)下列关于四地位置的正确叙述是()A、四地纬度自北向南的排序为①②③③B、四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④②③①C、位于南半球的是②④D、位于北半球的是②③w W w .x K b 1.c o M2、完成教材P93“活动”3、阅读教材P94“阅读”材料,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
4、阅读教材P95~96“问题研究”提供的材料,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你是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的?(2)请你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城市绿化提几条建议。
学习小结:(用框图的方式描述本节的知识结构)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要点·疑点·考点一、概述1、整体性是的,差异性是的;2、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①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②区域性的地域分异:3、自然带的形成:形成不同的陆地自然带4、地域分异是有的。
二、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一)基本分异:海洋和陆地(二)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分异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①形成基础:②影响因素:③分布规律:方向延伸,方向更替④低纬地区:自然带由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过渡高纬地区:自然带由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过渡其中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大陆东岸:中纬地区:大陆中部:大陆西岸: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①形成基础:②影响因素:③分布规律:方向延伸,方向更替④由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地带性在大陆中纬度表现明显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部受西风控制深居内陆,离海较远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多水分趋于减少降水较多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训练1】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1)结合景观图片简要说明各自然带的名称、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的特征。
(2)以亚欧大陆东海岸为例,指出从赤道向北极自然带的更替规律:(3)以亚欧大陆的25°N~50°N地区为例,指出从东西两岸向内陆自然带的更替规律:(三)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①形成基础:②影响因素:③分布规律:方向延伸,方向更替④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的变化规律;⑤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 (称带)⑥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山地的及等因素有关;⑦纬度海拔山脉表现最明显【训练2】读“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呈明显的分布规律,这种山地垂直带是随着增加,状况而相应变化造成的。
(2)南坡与北坡自然带垂直变化不同,自然结构复杂的一侧为珠穆朗玛峰坡,自然带结构简单的一侧为坡。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1.知识目标(1)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由沿海到内陆的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2)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分析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一、概述1、整体性是的,差异性是的;2、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①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②区域性的地域分异:3、自然带的形成:形成不同的陆地自然带4、地域分异是有的。
二、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一)基本分异:海洋和陆地(二)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分异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①形成基础:②影响因素:③分布规律:方向延伸,方向更替④低纬地区:自然带由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过渡高纬地区:自然带由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过渡其中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大陆东岸:中纬地区:大陆中部:大陆西岸: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①形成基础:②影响因素:③分布规律:方向延伸,方向更替④由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地带性在大陆中纬度表现明显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部受西风控制深居内陆,离海较远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多水分趋于减少降水较多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训练1】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1)结合景观图片简要说明各自然带的名称、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的特征。
(2)以亚欧大陆东海岸为例,指出从赤道向北极自然带的更替规律:(3)以亚欧大陆的25°N~50°N地区为例,指出从东西两岸向内陆自然带的更替规律:(三)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①形成基础:②影响因素:③分布规律:方向延伸,方向更替④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的变化规律;⑤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 (称带)⑥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山地的及等因素有关;⑦纬度海拔山脉表现最明显【能力提升】(2010年天津文综)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2题。
1.据各自然带在图甲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D.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解析]由图可知:o→b自然带呈现从热带向寒带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以热量为基础。
湘教版必修一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适用年级:高一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第2课时
(三)垂直分异规律(赤道向两极地带分异规律)
【任务一】请大家找一找珠穆朗玛峰自下而上的自然带分别有哪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规律:随高度上升,温度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
•自然带更替方向:随________延伸;_________方向更替
•形成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______组合
自然带更替方向形成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
(一)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
(三)垂直分异规律
(从山路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任务二】垂直分异规律和之前学习的哪个分异规律比较相似呢?
山地垂直分异规律类似于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但不完全一致。
【任务三】珠穆朗玛峰山麓的自然带是什么?为什么?
珠穆朗玛峰的基带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是(),阿尔卑斯山的基带是()
山麓自然带(基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_________
【任务四】对比珠穆朗玛峰和我国四川的峨眉山,两山的自然带数量哪座更多,为什么?
【附加任务】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因素
①山体海拔高度:海拔越____,自然带谱越丰富
②山体海拔高度:纬度越____,自然带谱越丰富
③山顶与山麓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____,自然带谱越丰富
【任务五】珠穆朗玛峰的针叶林带大约在多少千米?如果这座山位于热带,或者温带,针叶林带会更高还是更低?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
①山体所在______:纬度越高,自然带越_______
②坡向:自然带分布高度,阳坡______阴坡
【任务六】珠穆朗玛峰的雪线,南坡高还是北坡高?
影响雪线的因素:
①、温度:阳坡雪线___,阴坡雪线低
②、降水: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越____;背风坡降水量少,雪线越___
【学以致用】
1、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天山山脉南北坡垂直带谱有显著差异。
2、北坡能形成山地针叶林带的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差异B.热量差异C.相对高度的差异D.距海远近的差异
3、天山雪线北坡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北坡是
A.阴坡B.阳坡C.迎风坡D.背风坡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
1、西北荒漠中出现的绿洲是怎样形成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这些地区本应该分布荒漠,但由于受到高山地形、土壤和______的影响,形成了绿洲。
(水分因素)
2、南半球缺失了哪些自然带?为什么北半球有而南半球同纬度没有?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_______带,其原因是南半球所在纬度大部分是_______。
(海陆分布因素)3南美洲南部大陆东西两岸的自然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南美洲40°S以南的大陆东岸为__,西岸为______带,其原因是大陆西岸为_____带的迎风坡,降水________;大陆东岸为_____坡,降水________。
(地形、大气环流因素)
4赤道穿过的东非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带呢?
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为_________带,其原因是_________,热量和水分不足,不能形成热带雨林带。
(地形因素)
5为什么美洲大陆西海岸的自然带南北延伸呈带状?
美洲大陆西海岸的自然带南北延伸呈条带状,其原因是受_________山系的阻挡。
(地形因素)
6、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带的成因?
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受到_________的阻挡,抬升,迎风坡多地形雨。
还有,东澳大利亚____流,增温增湿。
因此澳大利亚东北高温多雨,形成了热带雨林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地形、大气环流、洋流因素)
【学以致用】
皮拉大沙丘(图)位于大西洋畔的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1、这里森林植被属于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2、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现象
3、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区的自然景观,其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景观表现了从沿海向因陆的地域分异
B. 林地、草地的成因是由于此地降水丰富
C. 林地、草地可能是附近高山冰雪融水所致
D. 林地、草地的成因主要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三)
【任务一】降低;先变大,后变小;等高线;垂直;水热
【任务二】纬度
【任务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珠穆朗玛峰位于亚热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相一致
【任务四】高;低;大
【任务五】纬度;低;高于
【任务六】高;低;高;低;高
【学以致用】1、C;2、A;3、C
(四)
1、水分
2、苔原;海洋
3、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西风;多;背风;少
4、热带草原;东非地区为高原,海拔高
5、科迪勒拉
6、大分水岭;暖
【学以致用】1、C;2、D;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