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17.36 KB
- 文档页数:8
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一、违反法律规定,挪用、私分抗震救灾款物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立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在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中,违反了有关规定,严重影响了灾区救灾工作,造成恶劣影响的,对相关责任人员将给予严肃处理。
其中,
(一)对于恶意挪用、私分抗震救灾款物的责任人员,将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开除党籍、取消政治待遇、开除职务、追究刑事责任等严惩措施。
(二)对于过失挪用、私分抗震救灾款物的责任人员,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分。
严重的,将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轻的,将给予口头警告或书面通报批评的处分。
(三)对于其他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也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加强抗震救灾款物的监管力度,防范和惩治违法违纪行为。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健全抗震救灾款物的流转、使用、监管制度;严格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程序,确保抗震救灾款物的落实到位。
对于抗震救灾款物的流转、使用情况,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对于
违法违纪行为,要依法依规予以处理,确保救灾物资用于救灾,让灾区群众真正受益。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抗震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的通知正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抗震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8〕5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税务总局按照中央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在第一时间拨付救灾资金,并将大量物资陆续运往灾区,国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也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
目前,救灾款物已逐步到位,为管好用好救灾专项资金和物资,根据《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的通知》(中纪发〔2008〕12号)精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执行抗震救灾款物管理的规章制度。
各级国税局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规范募集救灾款物,不得用本单位中央财政拨款进行捐款。
对筹集的资金和物资及时登记,做到手续完备、专人管理、账目清楚,堵塞管理漏洞,确保救灾资金物资安全。
要加强救灾款物管理,制定和落实相关款物筹集、分配、拨付、发放、使用等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障救灾款物真正落实到灾区税务系统和干部职工及其家属。
二、确保救灾物资及时入账并合理使用。
救灾资金和物资的接收部门要对拨付资金及时准确入账,对于物资中的固定资产要登记固定资产账,如需调拨的应及时办理资产调拨手续。
要按照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合理分配的原则,使用和分配救灾资金和物资,保证救灾物资用于恢复税务系统正常工作秩序,解决受灾职工及家属的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办公楼维修和设备维护维修,以及恢复重建倒塌损坏的房屋等方面。
救灾物资的发放,除紧急情况外,都要坚持公开发放,做到账目清楚,手续完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惩处涉抗震救灾款物犯罪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的通知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惩处涉抗震救灾款物犯罪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的通知(法[2008]286号2008年9月24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及国际社会向受灾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救灾和重建款物,依法惩处涉救灾重建款物的各种犯罪,是确保救灾重建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通过依法惩治犯罪,确保抗震救灾资金物资使用安全,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级人民法院要把依法审理贪污、盗窃、挪用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等犯罪案件作为当前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救灾资金物资的安全有效使用,要求确保全部救灾款物真正用于灾区和受灾群众,确保廉洁救灾,向人民群众交一个明白账、放心账。
对涉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犯罪要严肃查处。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要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法审理好有关犯罪案件,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依法严惩涉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犯罪,坚决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对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发生的针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以下犯罪行为,人民法院要坚持特殊时期、特殊案件、特殊办理的方针,依法及时受理,依法从重从快审判:(一)贪污、挪用、侵占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犯罪行为。
救灾款物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救灾款物,保障受灾群众的生活和安全,提高救灾效率和效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基本原则1. 尊重受灾群众的意愿,确保款物分发公平公正;2. 严格执行救灾款物分级管理制度,保证救灾款物的有效使用;3. 加强监督和检查,防止救灾款物被挪用、浪费或滥用;4. 完善救灾款物的记录和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真实可靠。
三、救灾款物管理责任1. 政府部门- 负责组织救灾款物的采购、储备和分发;- 制定救灾款物的管理办法和相关政策;- 进行救灾款物的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问题。
2. 捐赠单位- 捐赠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政府部门报告捐赠的款物;- 捐赠单位应当确保捐赠款物的质量和数量真实可靠。
3. 接收单位- 接收单位应当按照政府部门的统一安排,协助接收、分发救灾款物;- 接收单位应当做好救灾款物的清点和记录工作。
四、救灾款物的采购和储备1. 政府部门在灾害发生前应当及时采购适量的救灾款物,储备在指定的仓库中;2. 采购的救灾款物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确保受灾群众使用安全可靠;3. 救灾款物的仓库应定期清点、验收,确保款物完好无损。
五、救灾款物的分发1. 政府部门应根据受灾情况,制定合理的救灾款物分级管理制度;2. 救灾款物的分发应当实行登记领取,确保每个受灾群众得到公平分配;3. 恶劣天气条件下,应当优先分发生活必需品、棉被等急需物资;4. 救灾款物的分发应根据受灾群众的真实需求,杜绝浪费和滥用。
六、救灾款物的记录和报告1.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救灾款物的记录和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2. 接收单位应当每日报告分发款物的情况,包括款物的种类、数量、分发对象等;3. 遇到重大事件或新情况,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协调处理。
七、救灾款物的监督和检查1.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监督和检查工作,防止款物被挪用、浪费或滥用;2. 对不合规定使用救灾款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追究责任并给予处罚;3. 受捐赠款物应当实行定期检查,确保款物的安全和质量。
救灾款物发放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1.1救灾款物为应对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向受灾群众提供紧急救助和恢复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资和资金。
1.2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救灾款物的发放和使用,确保救灾款物能够合理、透明、公正地使用。
1.3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救灾机构、慈善组织以及其他救灾机构在灾害发生时的救灾款物发放和使用管理。
二、救灾款物发放要求2.1救灾款物应当及时、准确地发放给受灾群众,以满足其基本生活和生产恢复的需要。
2.2救灾款物的发放应当按照受灾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不得有任何歧视性。
2.3救灾款物的发放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得侵占、挪用、截留或滥用救灾款物。
2.4救灾款物的发放应当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流程,以确保发放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三、救灾款物使用管理要求3.1救灾款物的使用必须符合救灾目的,用于恢复生产生活、重建灾区基础设施、修复灾害损失等。
3.2救灾款物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不得滥用、浪费或个人私用。
3.3救灾款物使用必须建立有效的审批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使用规定,不得违规操作或滥用职权。
3.4救灾款物使用必须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和使用规定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确保惩罚力度适度、公正。
四、救灾款物发放和使用的程序4.1救灾款物发放程序:4.1.1受灾群众需向当地救灾机构申请救灾款物。
4.1.2救灾机构按照受灾群众的申请进行审核,并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
4.1.3审核通过后,救灾机构按照统一的发放标准和程序,将救灾款物发放给受灾群众。
4.2救灾款物使用程序:4.2.1受灾群众需向当地救灾机构申请救灾款物使用。
4.2.2救灾机构按照救灾款物使用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审核,并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
4.2.3审核通过后,救灾机构将救灾款物用于受灾群众的生产恢复、基础设施重建等合理用途。
4.3救灾款物发放和使用过程中应当留下相关的记录和档案,并定期进行审计和监督。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甘政办发电〔2013〕9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给我省6个市州的29个县区造成重大损失。
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社会各界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
为加强和规范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规范捐赠行为。
省民政厅、省红十字会、省慈善总会负责接收救灾捐赠款物。
其他单位和社会组织只能向内部职工或成员单位组织开展募捐活动,所募捐款物要及时移交民政部门或者红十字会、慈善总会。
凡在公共场所设立救灾捐赠站(点)或以义卖、义演等形式举办捐赠活动的,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甘肃省慈善捐助管理办法》的规定,报请民政部门审批后,方可设立或举办,否则一律按照非法募捐对待,由工商、公安、民政、城建等执法部门予以查处。
接收救灾款物必须做到手续完备、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款相符、账目清楚。
二、集中调拨分配。
救灾捐款由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调拨分配,未经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调拨捐款;捐赠的物品在向省民政厅报送清单后,按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审定的调配方案,直接运往灾区。
灾区政府要管好用好分配的捐助款物,提高使用效益,把有限的款物用到最急需的地方,重点向受灾严重地区倾斜,搞好各项应急救灾工作,积极防疫治病,帮助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水利部关于加强对水利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08.05.21•【文号】水监[2008]158号•【施行日期】2008.05.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地质灾害正文水利部关于加强对水利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的通知(水监〔2008〕158号)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实施坚强领导,确保了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水利系统也紧急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尽职尽责做好各项水利抗震救灾工作。
目前,大量水利抗震救灾资金物资集中调拨四川等受灾地区,为加强对这些款物的管理和监督,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的通知》(中纪发〔2008〕12号)精神,结合水利抗震救灾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严格执行水利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各级水利部门要严格按照各专项资金物资使用管理办法使用资金物资,做到手续完备、专款专用、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目清楚,保证救灾款物管理严格规范。
对于中央下达的特大防汛补助费、应急修复工程投资、重点小型病险水库、乡镇供水设施补助等用于抗震抢险救灾的专项资金,原则上要按照现行的《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印发<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字[1999]238号)、《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印发<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619号)、《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印发<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917号)等相关办法执行;对中央财政安排的抗震救灾工作经费,要严格按照批复的资金使用范围和开支内容执行。
对抗震救灾急需的,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已经使用的资金,事后要按照有关规定尽快补办相关手续。
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印发《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5.29•【文号】中纪发[2008]15号•【施行日期】2008.05.29•【效力等级】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奖惩正文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印发《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通知(中纪发[2008]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监察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纪检组(纪委)、监察局,中央纪委各派驻纪检组,监察部各派驻监察局、监察专员办公室,中央直属机关纪工委,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军委纪委,四川汶川大地震有关受灾市(地、州)、县(市、区)纪委、监察局:现将《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了大量专项资金、调集了大批物资,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人华侨以及国际社会予以慷慨捐助。
目前,大量救灾资金和物资集中调拨四川等受灾地区。
为加强对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监督,防止抗震救灾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严厉惩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中央纪委监察部制定了这个规定。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切实履行职责,严格监督检查。
对违反本规定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中央纪委、监察部。
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请有关单位以最快速度将此件发送至民政部确定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有关受灾市、县纪委、监察局。
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2008年5月29日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对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监督,防止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严厉惩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抗震救灾款物及时用于灾民救助和群众基本生活,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作如下规定。
雅安市防震减灾局防震减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试行)为认真贯彻落实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规范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一、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自由裁量行为的基本原则(一)过罚相当原则。
防震减灾行政处罚必须与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实事、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做到轻重有度。
1.正确区分当事人是故意违法还是过失违法情节,视情况给予处罚。
2.正确区分当事人是初次违法还是多次违法:当事人违法行为属初次发生,且在查处中能够积极改正违法行为的,可给予较低数额处罚;当事人违法行为属多次重复发生,可给予较高数额处罚。
3.正确区分当事人违法行为造成社会危害的轻重程度:社会危害程度轻微的可给予较低数额处罚;社会危害程度严重,影响恶劣的,可给予较高数额处罚。
(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根据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设定的行政处罚额度,行使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是防震减灾行政执法机构实施的一项行政行为。
能否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客观、公正的行使自由裁量权,是衡量防震减灾执法机构执法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制度入手,杜绝行政执法中的随意性,是加强防震减灾执法机构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
通过制定防震减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达到规范防震减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的目的,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有效推进公开、公平、公正执法和公道服务。
二、防震减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为的依据和处罚标准防震减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为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和《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四川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四川省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规定》、《四川省大型水库地震监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水利部关于对抗震救灾水利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文号】水监[2008]323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水利部关于对抗震救灾水利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通知(水监(2008)323号)各有关省(市)水利厅(局),部机关及直属各有关单位: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全国各地、社会各界、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社会踊跃捐款捐物,积极支援,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和物资保障。
管好用好抗震救灾款物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的通知》(中纪发〔2008〕12号)以及中央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的有关指示精神,为加强对水利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监管,水利部决定对水利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检查的目的了解和掌握各有关省(市)水利部门和部机关及直属有关单位涉及水利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确保救灾款物全部用于应急抢险和灾后恢复重建,督促有关单位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确保救灾款物专人负责、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向全社会交一本明白账、放心账。
二、检查的范围本次检查的范围主要是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湖北、云南、湖南、贵州8个省(市)各级水利部门和部机关及水电局、水文局、服务局、水规总院、中国水科院、灌排中心、长江委、黄委、南京水科院。
三、检查的方式本次检查采取自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办法。
先由各有关省(市)水利厅(局)和部机关及直属各有关单位将本系统和本单位在抗震救灾中的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和总结,水利部再组织检查组分赴各有关省及有关单位进行实地检查。
四、检查的主要内容(一)检查的资金物资主要包括:1、接受捐助的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主要检查受灾地区(包括地方水利部门和部直属系统基层单位)接受各类捐助的资金和物资在管理和使用各环节的情况。
关于严肃抗震救灾期间工作纪律的通知第一篇:关于严肃抗震救灾期间工作纪律的通知珙县文化体育局文件珙文体发〔2008〕52号珙县文化体育局关于严肃抗震救灾期间工作纪律的通知各下属事业单位、局机关各股室:为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和县纪委、监察局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纪律要求,坚守岗位,维护稳定,加强措施,尽最大地努力确保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支持地震灾区抢险救援。
局行政决定,从现在起至地震灾情警报解除,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值班工作纪律:一、增强责任意识,做到有备无患,积极防范,努力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效。
立即启动《文化体育旅游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为明确职责,努力预防,按照《应急预案》确定的应急指挥组,全面指挥本期间防震应急抗灾工作。
二、强化值班意识,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入应急备战状态。
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除正常上班外,其余时间由1名领导、1名中层干部和1名职工履行值班工作职责(具体分班由局办公室实行每周排定,并依次轮转。
周六和周日全天候值班)。
值班工作职责重点是:机关办公大楼及其办公物品安全(文物库房由文管所确定专人值班)、文体旅游系统职责辖属区域应急信息上传下达。
应急指挥组成员必须确保通讯联络24小时畅通。
三、严格请销假工作纪律。
抗震救灾、应急救援是本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精力集中,在本期间文化旅游系统所有干部和职工一律取消休假,非特殊事宜一律不准请事假。
四、加强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
加强地震知识宣传,增强广大干部的防灾意识,做好应急准备,提高自救能力,科学避难,消除不稳定情绪。
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切实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努力做到及时、准确的上传下达各类信息,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形成整体合力。
五、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责任追究。
值班工作纪律纳入考勤记录和工作考核。
凡在值班中因未到岗或未履职,由此而受到上级部门、县委、县政府、县纪委等追究,按机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地震灾害救援资金的使用与监督规定地震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高效地进行地震灾害救援,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以及建设灾后重建,政府出台了地震灾害救援资金的使用与监督规定。
以下是对这一规定的详细描述。
资金使用范围:地震救援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救援行动:包括人员的紧急转移、生命救助、物资运送等。
2. 应急救助:向受灾群众提供紧急救助,包括食品、药品、庇护场所等。
3. 伤员救治:为受伤的人员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并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4. 灾后重建:重建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住房,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
5. 相关支出:包括救援物资的购置、人员的安置费用等。
资金使用程序:1. 评估与申请:地震灾害发生后,有关部门会进行灾情评估,确定需要救援的地区和资金需求量。
然后,地方政府会向上级政府提出救援资金申请,并提交详细的救援计划。
2. 资金拨付:上级政府根据灾情评估和救援计划,决定拨付多少救援资金给地方政府。
资金拨付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资金的调配公平、透明。
3. 资金使用:按照救援计划,地方政府将拨付的救援资金用于救援行动、应急救助、伤员救治、灾后重建等相关事项。
资金使用应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不得挪作他用。
4. 资金报账:地方政府需要对所使用的救援资金进行报账,详细记录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向上级政府进行审计。
审计结果应及时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5. 资金追责:对于滥用救援资金、挪用资金或其他违法行为的个人或单位,要依法追究责任,并追回违法所得。
资金监督机制:为了确保地震救援资金的正当使用和有效监督,以下是相关监督机制:1. 内部监督: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监督和审计机构,加强资金的内部监督,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2. 外部监督:社会各界、媒体等可以对地震救援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曝光。
有关部门应及时对民众的监督意见进行回应和处理。
3. 信息公开:救援资金的调配及使用情况应及时向社会公开,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司法部关于加强司法行政系统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司法部•【公布日期】2008.06.03•【文号】司发通[2008]89号•【施行日期】2008.06.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司法部关于加强司法行政系统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工作的意见(2008年6月3日司发通[2008]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监狱局,部机关各司局、直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的通知》(中纪发[2008]12号),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司法行政系统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
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具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
中央领导同志强调,“确保救灾资金、物资用到灾区灾民身上,坚决防止并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司法行政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做好救灾款物的监管工作,是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自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抓紧抓好救灾款物的监管工作,确保廉洁救灾,确保救灾款物用于灾区灾民,确保不发生违法违纪问题。
二、建立报告制度。
四川等受灾省(区、市)司法厅(局)要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募集、分配、拨付、发放、使用情况,按照现行财务统计渠道,逐级上报司法部计财司、监狱局、劳教局,同时抄报驻部纪检组监察局。
三、加强监察审计。
要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进行全程跟踪审计、监察,发现违规问题,责令有关单位及时整改。
通过加强监督,促进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做到来源、数额、用途、去向“四个清楚”。
受灾省(市)司法厅(局)要将审计情况及时报告驻部监察局。
四、组织专项检查。
司法部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组,赴四川等有关省(市)开展检查工作。
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监督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监督专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6号《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已经2008年6月4日国务院第1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八年六月八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第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三)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四)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五)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必要时成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五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物资,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并积极提供物资、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支持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
国家接受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需要的援助。
第六条对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过渡性安置第七条对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应当根据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投亲靠友、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
办地震抗震捐赠款物管理使用发文单位:办文号:国办发〔2008〕39号ﻭ发布日期:2008—5-31执行日期:2008—5—31ﻭ生效日期:1900—1—1**、**、直辖市人民府,**部委、**直属机构: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全国**族人民、港澳同胞、同胞、以及外国府、国际组织和国际友人慷慨捐助,为抗震提供了大量和物资。
为和规范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依据有关,经同意,现就有关问题如下:一、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的基本原则ﻭ地方**级人民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捐赠工作的重要性,组织领导,规范捐赠活动,管好用好捐赠款物,切实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灾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原则:ﻭ(一)自愿捐赠,不得摊派。
募捐要坚持自愿的原则,不得摊派或变相摊派.ﻭ(二)尊重意愿,专款专用。
捐赠款物的使用要充分尊重和体现捐赠人的意愿,不得将捐赠款物挪作他用。
(三)统一规划,突出重点。
捐赠款物的使用要根据抗震和灾后恢复重建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有效使用,重点向受灾严重地区倾斜。
ﻭ(四)公开透明,监督.规范捐赠款物的安排使用程序,及时向公开安排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确保捐赠款物的安全。
ﻭ二、规范捐赠款物接收管理,保证捐赠工作有序进行ﻭ**级民部门负责以府名义接收捐赠款物,**有关部门可接收本系统的捐赠款物。
**级红十字会、慈善会等具有宗旨的公募基金会可以名义向开展募捐活动,接收捐赠。
没有宗旨的公募基金会以名义开展募捐活动,应经民部门批准,未经批准已经开展募捐活动的公募基金会要及时到民部门补办审批手续.其他组织接收的捐赠款物要及时移交民部门或者红十字会、慈善会等具有宗旨的公募基金会。
组织开展义演、义赛、义卖等**类募捐活动,要按规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募集的捐赠款物要及时移交民部门或者红十字会、慈善会等具有宗旨的公募基金会。
捐赠款物接收部门和单位要依照《人民公益事业捐赠法》及有关策,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明确纪律要求,建立责任制度.接收款物必须做到手续完备、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款相符、账目清楚,并向捐赠人出具财部或省级财部门统一印制的。
民政部关于救灾物资接收、分发、使用、管理的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1991.08.05•【文号】民电[91]323号•【施行日期】1991.08.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民政部关于废止部分民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发布日期:2000年11月10日实施日期:2000年11月10日)废止(适用期已过)民政部关于救灾物资接收、分发、使用、管理的规定(民电(91)323号1991年8月5日)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四川、浙江、贵州、湖南省人民政府并民政厅:目前,国内外及港澳台捐赠的各类救灾物资陆续发往灾区。
国内外对于救灾物资的分配、使用都极为关注。
能否合理、准确、及时地分发,用于救灾、不仅关系到救灾的效果,也关系到救灾工作的声誉。
为了切实加强对救灾物资的分发、管理工作,除按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1991〕10号文件、民政部《关于做好外援抗震救灾款物接收、发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1988〕民政函第289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境外救灾援助和捐赠款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1991〕20号)的规定办理外,再作如下具体规定:一、救灾物资的种类、使用范围和发放对象:1.粮食、食品、食油、糖、菜蔬类,发给缺粮而又生活困难的灾民;饮料、营养品类,主要用于灾区儿童、病人的补养。
2.生活用品、日用杂品和小型生产工具,一定要发给缺少上述物品的灾民。
3.衣、被、棉毯类,要发给缺衣无被难以过冬的灾民。
对于数量较少的毛毯,主要发给灾区的光荣院、敬老院、福利院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
4.药品及医疗器械,一律交灾区医疗抢救单位统一管理,安排使用。
5.建材类:水泥、木材、钢材、重点用于灾区光荣院、敬老院、福利院的维修与重建,多余部分一律用于无房户灾民修建房屋。
帐篷、油毡等物,主要用于无房户灾民的临时居住和搭建简易住所。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7.04•【字号】鲁政办发[2008]40号•【施行日期】2008.07.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的指导意见(鲁政办发〔2008〕40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全省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为支援灾区抗震救灾提供了大量资金和物资。
为加强和规范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的通知》(国办发〔2008〕3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使用指导意见》(国办发〔2008〕51号)以及民政部《救灾捐赠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35号)等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全省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本意见所指的捐赠款物包括:全省各类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接收的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的各类资金物资和各级组织部门接收的特殊党费。
二、严格遵循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的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抗震救灾捐赠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抗震救灾捐赠活动,管好用好救灾捐赠款物,切实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灾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原则:(一)自愿捐赠,不得摊派。
救灾募捐要坚持自愿的原则,不得摊派或变相摊派。
(二)尊重意愿,专款专用。
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要充分尊重和体现捐赠人的意愿。
5月12日后全省各地所接收的捐赠款物,除有明确捐赠意愿的要按照捐赠人意愿使用以外,要全部用于支援四川省北川县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任何地区和单位不得截留和挪用。
(三)统一规划,突出重点。
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要根据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实际需要,在省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合理安排,有效使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资⾦物资监督检查⼯作的意见》的通知⽂号:建办[2008]131号颁布⽇期:2008-07-22执⾏⽇期:2008-07-22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各省、⾃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东省、江苏省建管局,新疆⽣产建设兵团建设局,部机关各单位、直属各单位,部管各社会团体:现将《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资⾦物资监督检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
有关情况和建议,请及时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附件: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资⾦物资监督检查⼯作的意见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年七⽉⼆⼗⼆⽇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资⾦物资监督检查⼯作的意见四川汶川⼤地震发⽣后,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各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部职⼯,认真贯彻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的⼀系列决策部署,紧急⾏动、全⼒以赴,调集⼤批⼈⼒、物⼒、财⼒⽀援灾区,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前抗震救灾⼯作已经进⼊新的阶段,⼯作重点逐步转到安置受灾群众、恢复⽣产和灾后恢复重建上来,中央和地⽅各级政府还将投⼊⼤量资⾦(包括社会捐赠款物)。
党中央、国务院⾼度重视加强抗震救灾资⾦物资监管⼯作。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
中央专门成⽴了抗震救灾资⾦物资监督检查领导⼩组,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的通知》(国办发[2008]39号)、《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资⾦物资监管的通知》(中纪发[2008]12号)、《中央纪委关于印发<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违法违纪⾏为处分规定>的通知》(中纪发[2008]15号)等⼀系列重要⽂件。
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特别是四川等受灾地区和承担对⼝⽀援任务的19个省市建设主管部门,⼀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度重视,认真履⾏职责,加⼤⼯作⼒度,切实把监督检查⼯作贯穿到抗震救灾资⾦物资管理使⽤的各个环节,确保廉洁救灾。
X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实施办法XX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处理实施办法(试行)为了加强全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处理作业,按照《陇南市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处理实施细则(试行)》和《X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处理的定见》,结合XX县实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条监督处理机构(一)县、城镇树立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查看领导小组,担任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处理运用的监督查看,查办各类违纪问题。
(二)树立村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发放监督小组,由纪检小组长担任,驻村城镇干部、村组干部、村纪检小组成员、乡民代表等组成,担任该村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接纳、分配、发放、运用状况的查看,监督资金物资揭露、公正、公正发放。
(三)派驻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接纳发放监督员。
县、城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查看领导小组在县、城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接纳发放点派驻监督员,分级担任县、乡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接纳发放全程监督。
(四)延聘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特邀监督员。
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查看领导小组在县、乡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退休干部中,延聘特邀监督员,参加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监督查看作业。
第二条职能部分的监督处理责任(五)纪检监察机关背负组织协调和监督查看责任,催促各部分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仔细履行责任,避免不尽职不尽职、作业不力形成严重后果,查办违反纪律行为。
(六)审计部分担任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筹措、分配、拨付和运用作用的全程盯梢审计,定时发布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运用的审计状况。
(七)民政部分担任组织协调救灾捐助活动,依法规范捐助行为,担任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分配、发放的组织监督处理作业。
(八)财务部分担任对一切抗震救灾资金的筹措、分配、拨付和运用作用状况的监督处理作业。
(九)其他各部分、单位按照“谁主管、谁担任”的准则,加强内部处理,规范作业程序,担任本部分、本单位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监督处理作业。
第三条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处理准则(十)实施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发放和灾情核对计算上报签名责任制。
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处
分规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对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监督,防止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严厉惩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抗震救灾款物及时用于灾民救助和群众基本生活,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作如下规定。
一、严格禁止并严肃查处以赈灾、募捐名义诈骗、敛取不义之财行为。
有关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开展抗震救灾款物的募集活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应当公开名称、地址、银行账号及接收捐赠情况,并将全部捐赠款物及时通过正规渠道送往灾区。
对打着赈灾、募捐旗号,非法募捐,诈骗民众钱财,敛取不义之财的,党内给予开除党籍处分,行政给予开除处分。
二、严格禁止并严肃查处截留、挤占或者无故迟滞拨付、发放抗震救灾款物行为。
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协作、积极配合,提高抗震救灾款物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无故迟滞拨付、发放抗震救灾款物。
违反规定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党内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行政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党内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行政给予开除处分。
三、严格禁止并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抗震救灾款物行为。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如实上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受灾情况,不得虚报灾情或者骗取、冒领抗震救灾款物。
违反规定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党内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行政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党内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行政给予开除处分。
四、严格禁止并严肃查处利用职权为自己、亲友和有关单位徇私发放或者有偿发放抗震救灾款物行为。
各地区各部门在抗震救灾款物分配使用过程中,要规范管理,保证抗震救灾款物的分配使用公平、公正。
不得利用职权为自己、亲友和有关单位徇私发放或者有偿发放抗震救灾款物。
违反规定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党内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行政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党内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行政给予开除处分。
五、严格禁止并严肃查处擅自改变抗震救灾款物用途,挪作他用行为。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坚持专款专用、专项专用、重点使用、合理分配,定向捐赠的抗震救灾款物要尊重捐赠人的意愿。
不得向非灾区拨款;不得用于弥补救灾之外的其他社会救济费的不足;不得擅自扩大抗震救灾款物使用范围,用于地方其他事业费和任何行政经费开支。
违反规定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党内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行政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党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行政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挪用抗震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党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行政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党内给予开除党籍处分,行政给予开除处分。
六、严格禁止并严肃查处擅自变卖抗震救灾物资行为。
对灾区不适用的境内救灾捐赠物资,经捐赠人书面同意,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变卖。
对灾区不适用的境外救灾捐赠物资以及无法取得捐赠人同意的救灾捐赠物资,应当报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准后变卖。
变卖救灾捐赠物资应当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实施。
违反规定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党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行政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
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党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行政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变卖抗震救灾捐赠物资所得款项,应当作为抗震救灾捐赠款管理、使用。
七、严格禁止并严肃查处故意违背政府应急救助和灾后重建规划使用抗震救灾款物行为。
各地区各部门对抗震救灾款物要依法管理、合理安排、科学调度,按照政府应急救助和灾后重建规划使用抗震救灾款物。
故意违反规定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党内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行政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党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行政给予撤职处分。
八、严格禁止并严肃查处伪造、变造和毁损抗震救灾款物原始登记资料及相关账簿行为。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按照规定设立抗震救灾款物账户和登记制度,做到账目清楚、手续完备。
不得伪造、变造、私设抗震救灾款物会计账簿或者在非紧急情况下,不登记、不如实登记捐赠款物;不得违反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不得违反规定保管抗震救灾款物原始登记资料,致使其毁损、灭失。
违反规定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党内给予警告、严重警告
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行政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党内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行政给予开除处分。
故意毁损、灭失抗震救灾款物原始登记资料及相关账簿的,从重处分。
九、严格禁止并严肃查处隐瞒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分配信息,依照规定应当公开而不公开的行为。
各地区各单位要主动公开抗震救灾款物的来源、数量、种类和去向。
市、县两级要重点公开抗震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
乡镇要重点公开抗震救灾款物的发放情况。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要公开发放的对象和原则;公开上级拨来的抗震救灾款物数量;公开得款户、得物户的名单和数量。
违反规定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党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行政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党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行政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十、严肃查处在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中玩忽职守、贻误工作行为。
有关部门和人员在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过程中,应当忠于职守、勤勉尽责,不得敷衍塞责、消极懈怠。
对疏于管
理,致使抗震救灾款物被贪污、挪用、毁损、灭失或者浪费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党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行政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党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行政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对因失职渎职影响灾民生活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加重或者从重处分。
十一、严肃查处贪污、私分抗震救灾款物行为。
经手管理使用抗震救灾款物应当手续完备、专款专用、专人负责、独立核算、账目清楚。
对贪污抗震救灾款物的,党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行政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党内给予开除党籍处分,行政给予开除处分。
以集体名义将抗震救灾款物私分给个人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党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行政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党内给予开除党籍处分,行政给予开除处分。
少数人私分抗震救灾款物的,以贪污论。
十二、有违反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有关规定行为的单位,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违反抗
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有关规定行为的个人,应当承担纪律责任。
属于下列人员,按照本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一)党员;
(二)行政机关公务员;
(三)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四)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五)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
(六)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十三、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纪从快、从严查处。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对违反上述规定的案件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一经发现,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十四、本规定所称抗震救灾款物,是指各级财政投入、拨付的和社会捐赠的用于抗震救灾的资金、物资。
十五、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规定发布前,有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
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依照本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