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命科学(浙教版)总复习教案:第37讲 常见的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10
科学初中科学九年级全套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2. 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理解化学变化与能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通过生活中的化学实例,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原理和能量变化。
教学重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基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原子模型、元素周期表挂图、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等)。
2. 学具:学生用元素周期表、实验报告册、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燃烧、电池等,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化学原理。
2. 新课导入:讲解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概念,配合原子模型、元素周期表挂图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化学反应原理、能量变化等难点知识。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进行化学实验,如金属与酸反应、燃烧实验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变化与能量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初中科学九年级教学内容2. 内容:(1)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层、核外电子(2)元素周期表: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3)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4)化学反应与能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原子结构,并解释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2)列举三个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并说明其反应原理。
(3)实验报告:金属与酸反应实验。
2. 答案:(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核外电子按能量大小分层排布。
原子序数表示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对原子质量表示一个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
(2)示例:燃烧、铁生锈、电池放电等。
(3)实验报告见附件。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化学部分熟记内容初中科学化学部分熟记内容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生石灰—— 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食盐——NaCl 火碱、烧碱、苛性钠—— NaOH 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 NaHCO3铁锈、赤铁矿——Fe2O3磁铁矿—— Fe3O4金刚石、石墨—— C 干冰——CO2水银——汞天然气(甲烷)—CH4酒精(乙醇)—— 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1、检验稀盐酸(或Cl-)——滴入少量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如AgNO3+KCl=AgCl↓+KNO32、检验稀硫酸(或SO42-)——滴入少量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样品含有 SO42-(Ba(NO3)2+H2SO4=BaSO4↓+2HNO3)\3、检验CO32-——滴入几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K2CO3+2HCl=2KCl+ CO2↑+H2O4、检验NH4+——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5、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
6、鉴别Ca(OH)2和NaOH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CO2气体(或各滴入几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Ca (OH)2,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7、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者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8、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9、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红色的固体——Cu、Fe2O3、P(红磷)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白色的固体——KClO3、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 等暗紫色的固体——KMnO4黄色的固体—— S蓝色的固体——CuSO4•5H2O蓝色絮状沉淀——Cu(OH)2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蓝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等含Fe3+溶液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考点跟踪训练37常见的化学反应(A组)1.(2013十堰)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毒B.可以燃烧C.密度比空气的小D.能还原氧化铁2.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并用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有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可使外层两包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此时便可对内层食品进行加热。
这两包化学物质的最佳选择是( )A.浓硫酸和水B.生石灰和水C.石灰石和水D.氯化钠和水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4.现有下列事实:动物呼吸;白磷自燃;食物腐烂;火药爆炸。
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发光B.都剧烈燃烧C.都是氧化反应D.都发生爆炸5.(2013百色)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6.(2012广州)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7.(2011宁波)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B.火灾时,只能用CO2灭火C.高楼发生火灾,应该跳楼逃生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8.(2013北京)肼(N2H4)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吸湿性。
点燃时,迅速而完全燃烧,生成N2和H2O,并放出大量的热。
下列有关N2H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密封保存B.完全燃烧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可用作燃料D.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9.初中科学教材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①氧化性;②还原性;③可燃性;④毒性;⑤吸水性;⑥溶解性;⑦酸碱性;⑧腐蚀性。
浙江省中考科学讲义复习八年级科学部分化学总复习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中考科学讲义复习八年级科学部分化学总复习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中考科学讲义复习八年级科学部分化学总复习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化学总复习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年级:初二辅导科目:科学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A /B / C/ D / E/F段主题化学总复习教学内容复习巩固第2章和第3章中的化学知识。
1、上次课后作业习题讲评.2、回忆第2章和第3章的主要知识内容.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
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以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和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如:交通符号、电学符号、元素符号…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1。
图2。
表3。
计算机图像 4.公式5。
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1。
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
第37讲 常见的化学反应, 分类一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知道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 【考点梳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反应类型 概念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_一__种化合物的反应 分解反应 _一种__化合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 一种_单质__跟一种_化合物__生成另一种_单质__和另一种_化合物__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特例,两种化合物相互_交换成分__,生成两种_新化合物__的反应【活学活用】 1.(2013·温州)高氯酸是已知酸中最强的酸。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高氯酸加热到92 ℃以上会发生爆炸,其化学方程式为4HClO 4=====加热2Cl 2↑+7O 2↑+2H 2O ,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B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复分解反应D .置换反应 2.(2013·台州)自来水中常含有次氯酸(HClO)。
次氯酸不稳定,易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变化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该反应类型属于( C )A .化合反应B .置换反应C .分解反应D .复分解反应, 分类二 氧化—还原反应) ,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梳理】1.物质_得到氧__的反应叫氧化反应,物质_失去氧__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进行。
如氧气、氧化铜等是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具有_氧化性__,是常见的_氧化__剂。
2.氧化剂:在反应中,向其他物质提供氧元素(即自身失去氧元素)的物质。
(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在反应中,向其他物质夺取氧元素(即自身得到氧元素)的物质。
(具有还原性) 【活学活用】3.(多选)下列反应中说明CO 有还原性的是( BC ) A .CO 2+C=====高温2CO B .2CO +O 2=====点燃2CO 2C .CO +CuO=====△Cu +CO 2 D .2C +O 2=====点燃2CO4.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物质的氧化性) 【考点梳理】氧气、氧化铜等物质在氧化反应中能提供氧,具有_氧化__ 性,是一种常见的_氧化__剂。
【活学活用】5.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分析问题:(1)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A 中发生的现象是_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请写出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Fe +2O 2=====点燃Fe 3O 4__。
上述三个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氧元素的化合价_降低__(填“升高”或“降低”)。
(2)通过类比、分析反应2Na +Cl 2=====点燃2NaCl 发现,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_氯气__(填名称),该反应属于_化合__(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
, H 2和CO 的可燃性、还原性)【考点梳理】H 2和CO 的可燃性、还原性的比较:氢气 一氧化碳可燃性化学方程式2H 2+O 2=====点燃2H 2O 2CO +O 2=====点燃2CO 2 实验现象 产生_淡蓝色__火焰,放出热量产生_蓝色__火焰,放出热量,产生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的气体 还原性化学方程式 H 2+CuO=====△Cu +H 2O CO +CuO=====△Cu +CO 2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_红色__,试管口有_水珠__生成黑色粉末变_红色__,产生能_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的气体【活学活用】6.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
(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_B__(填序号)。
A .黑色 B .易溶于水C .可燃性D .常温下稳定(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 +2CuO=====高温2Cu +CO 2↑__,该反应中碳表现出_还原__(填“氧化”或“还原”)性。
7.下列叙述中不符合下图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B )A .说明CO 具有还原性B .说明生成物CO 2的密度比空气大C .说明CO 能燃烧D .可以防止有毒的CO 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同时又可以充分利用能源, 分类三 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 , 区分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 【考点梳理】1.燃烧:一般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_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__反应。
2.爆炸:一般指物质在_有限__空间内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气体体积_急剧膨胀__的现象。
如火药爆炸。
3.缓慢氧化:进行速度慢、不易察觉、没有发光但有_放热__的一种_氧化__反应。
如_铁生锈、呼吸作用__等。
【活学活用】8.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B ) A .动植物的呼吸 B .蔗糖的溶解 C .酒和醋的酿造 D .食物的腐烂9.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D )①氢气 ②汽油蒸气 ③面粉粉尘 ④棉尘 ⑤天然气A .①B .①②⑤C .①②③⑤D .①②③④⑤, 知道燃烧的条件) 【考点梳理】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_与空气接触__;(2)_温度达到着火点__。
【活学活用】 10.一场大火可能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
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 A )A .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 .提供可燃物C .提供氧气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1.(2014·杭州)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
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_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__,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_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着火点__。
, 知道常用的灭火原理和方法) 【考点梳理】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1)_隔离可燃物__;(2)_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__; (3)_隔绝空气(氧气)__。
【活学活用】 12.(2013·台州)2013年4月25日,台州市某废金属收购厂发生火灾,十几吨金属镁爆燃,八辆装满清水的消防车却没有用武之地,最后用十三吨沙土才将大火扑灭。
(1)此场合不能用水灭火,因为金属镁在高温条件下会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Mg +2H 2O=====高温Mg(OH)2+H 2↑__;(2)沙土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_隔绝空气(隔氧)__;(3)火灾现场的另一种金属A 却没有发生燃烧,但其表面变黑。
由此判断:镁的金属活动性_>__(填“>”“=”或“<”)A 的金属活动性。
, 火灾自救的有效措施) 【考点梳理】火灾自救的有效措施:(1)室内浓烟密布时,应_俯伏在地上爬行__,并用_湿__毛巾掩盖口鼻; (2)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_浓烟__渗入; (3)打开背火面的窗户,在窗前呼救。
【活学活用】13.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C )A .遇到火灾时,应沉着冷静,用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救,同时拨打119求救B .当发现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现场C .打开窗户,赶紧往下跳,脱离火灾区D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考点梳理】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能量的变化,有些反应要从环境中吸收热量,有些则要放出热量。
如氧化反应总是_向环境放热__;光合作用_要吸收太阳能__,在黑暗的环境里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缓慢氧化的一种,也要_释放__能量。
【活学活用】14.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 )A .航天飞机飞行B .水车汲水灌溉C .太阳能供热D .风力发电 15.(2014·台州)化学反应过程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
小明通过实验研究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将大约20克已研细的氢氧化钡晶体倒入烧杯中,再把烧杯放在事先已洒上少量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大约10克氯化铵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后静置片刻,提起烧杯,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粘在一起,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如图)。
(1)由实验可知,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时_吸收__热量。
(2)实验过程中,小明闻到了一股刺激性气味,说:“怎么像厕所里的气味?”这是因为反应生成了_NH 3__。
, 专项一 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重点提示】H 2、CO 都具有可燃性,还原性,但反应产物不同,因此,通常根据它们燃烧后的产物不同来进行鉴别。
【例1】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B .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C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CO=====高温Fe +CO 2 D .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CO 还原Fe 2O 3实验的掌握。
由反应原理可知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由于CO 有毒,是大气污染物,故产生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答案】A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C 中玻璃管内产生的现象是_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__。
(2)实验开始时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②__(填序号)。
①先点燃酒精灯,后通入一氧化碳 ②先通入一氧化碳,后点燃酒精灯(3)试比较实验过程中,装置B 和D 出现的现象分别为_B 中石灰水无变化__、_D 中石灰水变浑浊__。
(4)装置E 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回收尾气,防止尾气中的CO 污染空气__。
, 专项二 化学反应类型)【重点提示】化学反应类型是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或类别进行分类的。
【例2】如图是烯烃反应的示意图: CHHCHR 1+CHHCHR 2催化剂CHHCHH +CHR 1CHR 2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 【点拨】此反应中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D2.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 +CO 2=====点燃C +2MgO 。
该反应属于( C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 专项三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重点提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要有可燃物;(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