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77 MB
- 文档页数:203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
计
一、教学内容
1. 第五章:平面几何初步
第一节:平行四边形
第二节:矩形、菱形、正方形
2. 第六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解法
第二节:根的判别式
第三节: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2. 学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3. 理解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2.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与根与系数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几何模型。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实物,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的美。
2. 新课导入:讲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探究判定方法。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强调根的判别式与根与系数的关系。
4.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左侧:列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2. 右侧:列出四种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2. 答案:
(1)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结果及理由。
(2)x^2 5x + 6 = 0 的解为 x1 = 2,x2 = 3;x^2 3x 4 = 0 的解为 x1 = 4,x2 = 1。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D
B
C
A
E F O
A
B
C
D
E
二.【效果检测】
1.如图1 (1),在△ABC 与△A 'B 'C '中,若AB =A 'B ',AC =A 'C ',∠C =∠C '=90°,这时Rt △ABC 与Rt △A 'B 'C '是否全等?
导学: 把Rt △ABC 与Rt △A 'B 'C '拼合在一起 ,如图1(2),因为 ∠ACB =∠A 'C 'B '=90°,所以B 、C(C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因此,△ABB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知道∠B =∠B '.根据AAS 公理可知Rt △A 'B 'C '≌Rt △ABC 。
请你按照上面的分析,尝试着完成本题的证明过程。 证明:
反思:1.为什么要说明B 、C(C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呢?
2.前面我们曾用画图剪拼的方法,比较感性的获得“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全等。”但由于观察并不一定可靠,通过今天严谨逻辑证明,我们确信这是一条数学真理。
3.根据勾股定理、SAS 公理你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
三.【布置任务】师生互动探究
问题1. 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点拨:1.我们可构造如图1(2)的图形所示中,在等边三角形AB B '中,如 ∠BA C =30°,那么△ABC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且BC =21AB 。 四.【小组交流】学生展示
问题2. 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D 是BC 中点,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DE =DF . 求证:AB=AC
34D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学习目标】
1、在回顾与思考中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复习有关定理的探索与证明,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尺规作图等。
2、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提高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论证过程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例题的讲解和课堂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难点:本章知识的综合性应用。
【学习过程】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边);(角);“三线合一”的内容。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边);(角)。
3、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边);(角)。
4、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有:(边);(角)。
5、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逆定理:。
三角形的垂直平分线性质:。
6、角的性质定理:。逆定理:。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性质:。
7、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8、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9、方法总结:
(1)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1)可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
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5)中垂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证明两角相等的方法:1)同角的余角相等;2)平行线性质;3)对顶角相等;4)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5)等边对等角;6)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
(3)证明垂直的方法:1)证邻补角相等;2)证和已知直角三角形全等;3)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4)等腰三角形的证明:主要用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和三线合一性质解题。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能力目标:能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解简单的几何计算证明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认知目标:了解梯形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索;
难点: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
教学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
教学方法:启发法
学习方法:讨论法合作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说出每辆汽车车窗形状(投影)
2板书课题:5梯形
3练习: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是梯形?(投影)
结梯形概念:只有4总结梯形概念:一组对边平行另以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5指出图形中各部位的名称:上底下底腰高对角线。(投影)
6特殊梯形的分类:(投影)
(二)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究
【探究性质一】
思考:在等腰梯形中,如果将一腰AB沿AD的方向平移到DE的位置,那么所得的△DEC是怎样的三角形?(投影)
猜想:由此你能得到等腰梯形的内角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操作讨论作答)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求证:∠B=∠C
想一想:等腰梯形ABCD中,∠A与∠D是否相等?为什么?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操练】
(1)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B=60o,BC=10cm,AD=4cm,则腰AB=cm。(投影)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CA平分∠BCD,求证:∠B=2∠E.(投影)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
下册全册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单元分析】
本章是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的继续,在“平等线的证明”一章中,我们给出了 8 条基本事实,并从其中的几条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了有关平行线的一些结论。运用这些基本事实和已经学习过的定理,我们还可以证明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结论。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图形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探索的同时也经历过一些简单的推理过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从而为本章进一步严格证明三角形有关定理打下了基础。
【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过程与方法
(1)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由情景引出问题,探索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再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2)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
【单元重点】
在证明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证明过程,掌握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够借助数学符号语言利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单元难点】
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等。【教学思路】
1.对于已有命题的证明,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过去的探索、说理过程,从中获取严格证明的思路;对于新增命题,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探索、证明过程,关注该命题与其他已有命题之间的关系;对于整章的命题,注意关注将这些命题纳入一个命题系统,关注命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对相关图形整体的认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部教案
*本文档由草庐一苇整理制作,共284页*
*更多精品文档,请访问我的主页*
*/liuyx866 *
目录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
§1.1 不等关系 (3)
§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7)
§1.3 不等式的解集 (13)
§1.4.1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 (17)
§1.4.2 一元一次不等式(二) (21)
§1.5.1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 (27)
§1.5.2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二) (32)
§1.6.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 (36)
§1.6.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 (41)
§1.6.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三) (47)
§1.7 回顾与思考 (52)
本章检测题 (58)
第二章分解因式 (59)
§2.1 分解因式 (59)
§2.2.1 提公因式法(一) (63)
§2.2.2 提公因式法(二) (67)
§2.3.1 运用公式法(一) (71)
§2.3.2 运用公式法(二) (76)
§2.4 回顾与思考 (81)
本章检测题 (86)
第三章分式 (87)
§3.1.1 分式(一) (88)
§3.1.2 分式(二) (92)
§3.2 分式的乘除法 (97)
§3.3.1 分式的加减法(一) (102)
§3.3.2 分式的加减法(二) (108)
§3.4.1 分式方程(一) (115)
§3.4.2 分式方程(二) (120)
§3.4.3 分式方程(三) (125)
§3.5 回顾与思考 (129)
本章检测题 (134)
第四章相似图形 (136)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单元分析】
本章是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的继续,在“平等线的证明”一章中,我们给出了8 条基本事实,并从其中的几条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了有关平行线的一些结论。运用这些基本事实和已经学习过的定理,我们还可以证明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结论。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图形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探索的同时也经历过一些简单的推理过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从而为本章进一步严格证明三角形有关定理打下了基础。
【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过程与方法
(1)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由情景引出问题,探索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再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2)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
【单元重点】
在证明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证明过程,掌握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够借助数学符号语言利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单元难点】
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等。
【教学思路】
1.对于已有命题的证明,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过去的探索、说理过程,从中获取严格证明的思路;对于新增命题,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探索、证明过程,关注该命题与其他已有命题之间的关系;对于整章的命题,注意关注将这些命题纳入一个命题系统,关注命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对相关图形整体的认识。
§5.3 相似三角形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掌握定义中的两个条件,理解相似比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通过相似三角形概念的引入过程,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意识,增进数学应
用的眼光.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教学难点:
准确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度。
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讨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请同学们都拿出文具盒中的三角板,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再与教师手中的木制三角板比较,观察这些三角形的关系,这是有全等的关系也有相似的关系.从全等与相似的类比,不难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二、给出定义
1.从∠A=∠A,∠B=∠B,∠C=∠C,AB:A’B’=BC:B’C’=AC:A’C’可知△ABC∽
△A’B’C’
2.板书定义.叫学生写在笔记本上.
3.什么叫相似比,说明相似比的意义.
注意:(在记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时候,和记三角形全等一样,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这样可以比较容易找出相似的对应的角和边) △ABC和△A’B’C’的比与△A’B’C’和△ABC的比不一定相等,而是成倒数的
关系.
三、导出定理
1.讨论为什么“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的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如图:如果DE∥BC,∠ADE =∠B
∠AED=∠C;
AD:AB=DE D E
全新修订版教学设计
(教案全)
八年级数学下册
老师的必备资料
家长的帮教助手
学生的课堂再现
北师大版
目录
1 证明
1.1等腰三角形 (6)
第1课时三角形的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6)
第2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0)
第3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 (13)
第4课时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7)
1.2 直角三角形 (21)
第1课时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21)
第2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26)
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0)
第1课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0)
第2课时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及作图 (33)
1.4 角平分线 (36)
第1课时角平分线 (36)
第2课时三角形三条内角的平分线 (40)
2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1不等关系 (42)
2.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4)
2.3 不等式的解集 (47)
2.4 一元一次不等式 (49)
第1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9)
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52)
2.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56)
第1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56)
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59)
2.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62)
第1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62)
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64)
3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1图形的平移 (67)
第1课时平移的认识 (67)
第2课时坐标系中的点沿x轴、y轴的平移 (70)
3.2 图形的旋转 (74)
第1课时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74)
第2课时旋转作图 (77)
1.1 不等关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不等式概念的理解 难点:
怎样建立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
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1. 如图1-1,用用根长度均为l ㎝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
(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2,那么绳长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2)如果要使圆的面积大于100㎝2,那么绳长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3)当l =8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l =12呢?
(4)改变l 的取值再试一试,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分析解答:在上面的问题中,所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2
)4
(l ,圆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2
2⎪⎭
⎫ ⎝⎛ππl 。 (1) 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2,就是
25)4(2≤l ,即2516
2
≤l 。 (2) 要使圆的面积大于100㎝2,就是
2
2⎪⎭
⎫
⎝⎛ππl >100, 即 π
42
l >100
(3) 当l =8时,正方形的面积为
)(416
82
2cm =,圆的面积为)(1.54822cm ≈π, 4<5.1,此时圆的面积大。
当l =12时,正方形的面积为)(916122
2cm =,圆的面积为)(5.1141222cm ≈π
, 9<11.5,此时还是圆的面积大。
(4) 不论怎样改变l 的取值,通过计算发现:总是圆的面积大,因此,我们可以猜想,用长度增
色为l ㎝的两根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无论l 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即
π42l >16
2
l 2. (1)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能计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m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_×1999(2)998×1002
导入新课: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_+1)(_—1);
(2)(m+2)(m—2)
(3)(2_+1)(2_—1);
(4)(_+5y)(_—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_+2)(3_—2);
(2)(b+2a)(2a—b);
(3)(—_+2y)(—_—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习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
(a+b)(a—b)=a2—b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难点: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