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8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1、所有到医院门急诊就诊的患者均应得到有效的就医指导,首诊接诊医师应认真负责地进行诊治,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治。
2、不是本科的疾病应认真及时转诊或请会诊,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晰不得推诿患者,对于急诊转诊值班医师(120)应负责护送以免发生危险。
3、所有收入各病区的患者均应得到及时的检查治疗,若发现本科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请有关科室会诊,必要时转入相应科室进行治疗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若有本科相关的疾病应负责随诊继承协助治疗。
二、三级查房制度(1)科主任每周至少查房____次。
(2)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____次。
主治医师查房每日____次。
(4)住院医师查房每日____次,上下午各____次,对危重病人____小时随时查房。
(5)节假日查房每日____次,分别在上午正常上班____个半小时内,下班由值班医生再查。
(6)急诊由门急诊二线医生或副主任医师和一线医师及实习医师查房,每日常规查房____次,节假日在上班____个半小时以内进行查房。
三、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1、对疑难患者(1)、各病区收治的疑难病例应在各病区主任的指示下尽快完善各项检查。
(2)、全科每周进行____次疑难病例讨论,各病区疑难病例必须提交全科病例讨论,以最终确诊并明确治疗手术方案。
讨论须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相关医师参加,病例中及记录本中应详细记录。
讨论前经主治医师应预备好相关材料,必要时检索文献。
(3)、对科内讨论不能明确诊治方案的患者,应报告院方以组织全院或相关科室联合会诊或请院外专家会诊。
(4)、节假日或急诊疑难患者,应由值班医生向本级上级主管医生汇报,医师主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做好详细记录,并向科主任及院总值班汇报,以明确诊治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2、对危重患者(1)、各治疗组(或病区)在病房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带领下,应及时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护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病程。
医疗安全专项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药店等。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医疗风险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事故报告、处置和纠正机制,及时处理医疗事故,避免事故扩大。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权益保护机制,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和隐私。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遵守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不得违规从事医疗活动。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制定相关规范和流程,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用品的采购和管理,保证医疗用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减少医疗事故和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监督,激励医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制度,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三章医疗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临床风险的评估和防范,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患者发生意外。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置医疗事故。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协调解决医患纠纷,维护医疗秩序。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医疗安全培训和演练,提升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医疗安全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四章患者权益保护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权益保护制度,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和隐私。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患者信息的保密,不得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
医疗安全预警制度及处理程序、登记、报告制度医疗安全预警制度及处理程序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预警制度及处理程序。
该制度重要包括预警机制、处理程序、登记报告制度和跟踪评估制度等方面。
一、预警机制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一套防备和掌控医疗事故发生的预警机制,早期发觉风险,削减潜在危害。
医疗安全预警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风险评估:医疗机构应当每年对医疗常见操作、手术、药物使用等行为进行风险评估,识别风险因素并做出相应管理措施。
2.监测: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掌控中心,对医疗活动进行持续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和借鉴其他医疗机构的阅历来取得相关信息。
3.预警建议:当监测显现医疗安全隐患或变化趋势时,应当进行风险评估,并订立相应的预警建议和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向医务人员传达。
二、处理程序当预警发生时,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处理程序,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1.立刻处理:当预警显现时,医疗机构应当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组织与布置,立刻启动应急机制,确定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2.隔离:对存在风险的患者,应将其隔离特别化处理,直到确定安全处理方案。
3.排查原因:立刻进行事故调查,快速查明原因,避开事故进展,削减危害范围,适时挽救被损失的人命和健康。
4.通报和协调:在排查出原因之后,应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患者家属通报相关情况,协调处理进一步的工作,确保安全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三、登记报告制度为更好地监督医疗安全预警工作的开展,适时发觉和矫正工作中的问题,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登记报告制度。
1.信息收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包括患者信息及事件信息在内的登记报告台帐,定期更新,并收集患者诉求和建议。
2.报告程序:当医疗安全事件发生时,必需适时报告。
报告程序应当包括报告路线清楚,责任人明确,落实到每一层级和部门,保证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反馈。
3.保密措施: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隐私和权益必需得到保护,报告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避开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处理流程一、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1)医疗委员会:医疗委员会是医疗机构中负责决策和管理医疗质量安全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医疗机构领导、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组成。
医疗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情况。
(2)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该部门应有一名专职负责人,具备医疗质量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
(3)职能部门:医疗机构的各职能部门(如临床科室、护理部、药剂科等)应制定相应的工作操作规范和流程,保障医疗过程中各环节的安全。
二、医疗质量管理(1)医疗质量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评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医患沟通等。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对存在问题的科室进行查找原因和整改措施。
(2)医疗服务标准: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医疗服务标准,明确各类医疗服务的规范和要求。
制定标准应广泛征求专业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3)医疗质量监控: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监控系统,对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防止医疗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三、医疗事件处理流程(1)事件发现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事件发现和报告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和病患及其家属积极反馈医疗事件。
发现事件后,应立即报告给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并启动事件处理流程。
(2)事件评估和调查:医疗机构应成立事件调查小组,对事件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找出事件的原因和责任,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调查结果应及时向相关人员通报,并记录在案。
(3)整改和追踪:根据事件调查结果,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按照计划进行整改。
同时,还应追踪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4)责任追究和惩处:对于严重的医疗事故和违规行为,医疗机构应及时追究责任,并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惩处。
同时,对于存在问题的科室或个人,还应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医疗质量安全意识。
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及流程1.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并执行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安全、有效、及时、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安全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安全管理的原则、目标、责任、流程和措施,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
-医疗服务风险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服务风险管理制度,定期评估、控制和处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疗服务投诉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服务投诉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能及时得到处理和解决。
2.医疗服务流程医疗服务流程是指患者从就诊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一系列环节和操作。
一般包括以下流程:-接诊与挂号:患者到达医疗机构后,接待处会进行登记,然后发送至相应的科室进行医生接诊和挂号。
-诊断与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医生还会开出相关的检查、化验、影像等检查项目,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手术与康复:如果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医生会进行手术安排,并在手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
-护理与服务:医院会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和服务,包括病房护理、膳食、家属陪护等。
-出院与随访:治疗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出院后,医生还会进行随访,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复查和评估。
此外,医疗服务流程还应包括医疗质量控制、安全风险管理、护理质量控制、医患沟通等环节,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全面管理和协调。
总之,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和流程是医疗机构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而设立的一系列规定和操作。
它不仅关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也对医疗机构的发展和信誉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以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
报告医疗安全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工作,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对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因素和事件进行预防、控制和处理的一系列行为。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工作制度,明确医疗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具体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有序、高效的医疗环境。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医疗安全工作。
第六条医疗安全管理机构应当设立医疗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医疗安全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各科室、部门应当明确职责,共同参与医疗安全工作。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医疗安全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医疗安全操作规程。
三、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流程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调查制度,对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总结。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控制、医疗风险管理、医疗安全培训、医疗安全考核等。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监测系统,对医疗安全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预警。
四、医疗安全措施与培训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安全措施,防范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医疗安全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医疗安全事件的能力。
五、医疗安全考核与奖惩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考核制度,对医疗安全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奖惩制度,对在医疗安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医疗安全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认真学习《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认真履行《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五项义务。
二、严格遵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规定的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的各项规定,严格做到本章所规定的一个必须,一个严禁和二十三个应当履行的职责。
三、牢固树立“医疗安全第一”的观念,坚持医疗管理中安全有效的原则,杜绝事故,减少差错和缺陷。
四、努力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强化观念。
严格执行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基本医疗制度、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落实医疗安全责任目标。
五、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转诊制、危重病人抢救制、手术分级和手术审批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病历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医疗管理制度。
六、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及时、真实、完整、正确书写病历。
严格执行知情同意的原则,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健全和执行患方签字制度,尊重患者或家属的知情权、选择权、决定权。
七、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定期门诊,主治、高年资医师门诊把关。
科室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医疗防范措施,强调岗位责任制,人人在岗在位,随叫随到。
八、急诊科按各科抢救常规进行抢救,抢救常规图表上墙。
做好急诊登记,保管好留观病历。
九、护理部、药房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发错药、配错药、用错药、打错针、搞错剂量、贴错标签、写错用法,不发配伍禁忌或不符合规定、皮试阳性或需做皮试而未经皮试的药物。
发现错误的处方或医嘱要退回,由医师更正后方能发药。
十、保障抢救药品供应。
急救器材、药品定量、定位、定人管理,使之处于应急状态。
十一、麻醉、剧毒、贵重药品按规定保管。
十二、严格执行院感的有关规定。
十三、严格执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液入库、发血、输血等相关规定,避免和减少医源性的事故发生。
十四、医技科室必须做好室内、室间质控。
一、总则为加强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生产责任1. 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 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3. 全体职工应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三、安全生产管理1.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2.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
4.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安全设施完好、有效。
5. 加强消防管理,严格执行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消防演练。
6. 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
7.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四、安全生产流程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医疗机构应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2. 安全教育培训。
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安全隐患排查。
各部门应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4. 安全防护设施维护。
定期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完好、有效。
5. 消防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消防演练。
6. 危险化学品管理。
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
7. 医疗废物管理。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五、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疗机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医疗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及安全准则医疗实验室是进行各种医疗实验和研究的场所,涉及到许多危险的化学品、生物制品和放射性物质。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一套完善的医疗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
一、医疗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 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是医疗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
实验室应当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实验员和实验参与者的安全责任,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 实验室安全培训制度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实验员和实验参与者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操作技能。
3. 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实验室安全。
4. 实验室应急预案制度实验室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应急资源和应急措施,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5. 实验室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实验室应当公开安全信息,包括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生物制品和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管理措施、事故应急预案等,提高实验室安全透明度。
二、医疗实验室安全流程1. 实验室准入流程实验室应当建立准入制度,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
2. 实验室安全操作流程实验室应当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流程,明确实验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措施。
实验员和实验参与者必须按照流程进行操作。
3.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实验室应当制定废弃物处理流程,明确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置方法,防止废弃物对环境和安全造成污染。
4. 实验室安全事故报告流程实验室应当建立安全事故报告流程,明确事故报告的内容、途径和时限。
发生安全事故时,必须及时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三、医疗实验室安全准则1. 实验室建筑设计和安全设施实验室建筑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具备防火、防爆、防泄漏、防辐射等安全设施。
2. 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实验室化学品应当分类存放,标签清晰,安全数据表齐全。
一、目的为保障医院安全,维护患者、医务人员及医院合法权益,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及流程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行政职能部门及后勤保障部门。
三、组织架构1. 医院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医院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监督、检查医院安全工作。
2. 各科室设立安全小组,负责本科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安全管理内容1. 医疗安全(1)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
(2)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3)做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
2. 药品安全(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
(3)做好药品库存管理,确保药品供应。
3. 医疗器械安全(1)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质量。
(2)加强医疗器械维护保养,确保医疗器械正常运行。
(3)做好医疗器械报废和销毁工作。
4. 后勤安全保障(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完好。
(2)加强治安安全管理,确保医院内部治安秩序。
(3)加强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确保医院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5. 人员安全(1)加强医务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做好医务人员健康检查,确保医务人员身体健康。
(3)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五、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1.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1)医患沟通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2)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明确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包括医患协商、第三方调解、司法调解等。
(3)医疗事故报告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及时报告医疗事故,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
2. 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1)药品采购制度:要求严格执行药品采购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要求加强药品储存管理,确保药品储存环境符合要求。
(3)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规范,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15篇)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篇1】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安全生产工作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医院的发展,根据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等有关规定,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医院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执行医院院长负责制,各部门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第三条对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处理,触及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论处。
第四条医院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是医院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机构,由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研究制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调查处理事故等工作。
第五条各级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在审核、批准技术计划、方案、图纸及其它各种技术文件时,必须保证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技术运用的准确性。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必须在本职业务范围内做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
第七条各生产单位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要协助本单位领导贯彻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处理本单位安全生产日常事务和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工作。
第八条各机房,生产班组安全员要经常检查、督促本机房班组人员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做好设备、工具等安全检查、保养工作。
及时向上级报告本机房、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
做好原始资料的登记和保管工作。
作业员必须熟悉本岗位的操作顺序或经培训后达到作业要求.作业员开始操作前应检查机械设备各部位紧固件是否脱落或松动迹象。
调整机器时必须停机,断掉电源,下班时必须关闭所有设备的总电源。
第九条职工在生产、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和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爱护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劳动保护用品。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
二、医疗安全管理组织架构1. 成立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医务部、护理部、质量管理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医疗安全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监督和指导医疗安全管理工作。
2. 医务部负责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包括组织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医疗安全培训、处理医疗安全事件等。
3. 各临床科室设立医疗安全员,负责本科室的医疗安全管理,包括落实医疗安全管理措施、收集医疗安全信息、协助处理医疗安全事件等。
三、医疗安全管理内容1. 医疗风险评估与控制医务部定期组织医疗风险评估,对医疗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2. 医疗安全培训与教育医务部定期组织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法律法规、医疗安全知识、急救技能等。
3. 医疗安全制度建设医务部组织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安全操作规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
4. 医疗安全事件处理医务部负责医疗安全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和总结工作,对医疗安全事件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医疗安全事件处理流程1. 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医疗安全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医务部报告,医务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类。
2. 医疗安全事件调查医务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医疗安全事件进行调查,查明事件原因,评估事件影响,制定整改措施。
3. 医疗安全事件处理医务部根据调查结果,对医疗安全事件进行处理,包括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培训、处分等。
4. 医疗安全事件总结医务部组织对医疗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分析事件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及工作流程一、引言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机构的生命线,是医疗工作的核心。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1. 医疗质量安全组织架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等,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负责医疗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医疗质量安全的标准和目标,制定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3. 医疗质量安全监测与评估: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监测与评估体系,对医疗质量安全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质量安全问题。
4. 医疗质量安全改进措施: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疗质量安全监测与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医疗质量安全改进措施,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5. 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公开: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医疗质量安全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6. 医疗质量安全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质量安全培训与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7. 医疗质量安全考核与评价: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考核与评价制度,对医疗质量安全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促进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
三、工作流程1.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设立流程: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规模和业务需要,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等组织,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工作的有效运行。
2.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定流程: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医疗质量安全的标准和目标,制定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3. 医疗质量安全监测与评估流程: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监测与评估体系,通过收集、分析医疗质量安全数据,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质量安全问题,并根据监测与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医疗质量安全改进措施。
一、总则为保障中医诊所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医诊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中医诊所应设立医疗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2. 医疗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诊所负责人、医务科负责人、护理部负责人、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三、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 医疗人员资质要求(1)中医医师应具有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
(2)护士应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熟悉中医护理技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医疗设备与药品管理(1)中医诊所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安全可靠的医疗设备。
(2)诊所内药品应按照国家药品管理法规进行储存、使用,确保药品质量。
3. 诊疗规范与操作规程(1)中医医师应遵循中医诊疗规范,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程。
(2)中医诊所应建立健全中医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对诊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
4. 医疗废物管理(1)中医诊所应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置等规定。
(2)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5. 医疗纠纷处理(1)中医诊所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确保患者合法权益。
(2)医疗纠纷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四、医疗安全流程1. 诊疗前(1)中医医师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必要的检查、诊断。
(2)告知患者诊疗方案、风险及注意事项。
2. 诊疗中(1)中医医师应严格按照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诊疗。
(2)护士应协助医师进行诊疗,确保患者安全。
3. 诊疗后(1)中医医师应告知患者诊疗结果、注意事项及后续治疗方案。
(2)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
五、监督检查1. 医疗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工作流程一、首诊负责制度1. 患者首次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
2. 首诊医师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作出初步诊断与处理,并认真书写病历。
3. 诊断为非本科疾病,及时转至其他科室诊疗。
若属危重抢救患者,首诊医师必须及时抢救,同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杜绝科室间、医师间推诿患者。
4. 首诊医师请其他科室会诊,必须先经本科上级医师查看患者并同意,被邀科室须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参加会诊。
5. 被邀会诊的科室医师要按时会诊,认真执行医院会诊制度,形成书面会诊意见交申请科室医师。
6. 两个科室的医师会诊意见不一致时,须分别请示本科上级医师,直至本科主任。
若双方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由首诊医师负责处理并上报主管院长或医务科、总值班协调解决。
二、三级查房制度1. 初级查房:由初级医师进行,了解患者病情,执行医嘱,向上级医师报告患者情况。
2. 中级查房:由中级医师进行,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指导初级医师工作。
3. 高级查房:由高级医师进行,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调整治疗方案,指导中级医师工作。
4. 查房记录:各级医师查房时,需在病历中记录查房时间、内容、诊断、治疗方案及更改情况。
三、会诊制度1. 首诊医师认为需要会诊时,应向本科上级医师报告,并填写会诊申请。
2. 本科上级医师同意会诊后,首诊医师向被邀科室发出会诊邀请。
3. 被邀科室收到会诊邀请后,应派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参加会诊。
4. 会诊时,首诊医师应向会诊医师详细介绍患者病情,双方共同商讨治疗方案。
5. 会诊医师根据会诊情况,提出会诊意见,填写会诊记录,交给首诊医师。
6. 首诊医师根据会诊意见,调整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四、术前讨论制度1. 手术前,由主刀医师组织术前讨论,参与人员包括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相关科室医师等。
2. 讨论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手术方案、术中注意事项、术后管理等。
3. 术前讨论结束后,主刀医师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风险、可能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保障患者安全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它包括从医疗安全的理念、目标、责任到安全措施的制定、实施和监控等方面的内容。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证,下面将以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为话题进一步探讨。
一、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医疗安全理念:明确医疗机构对医疗安全的重视,使全体医务人员始终保持安全意识,将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
2.医疗安全目标:确立医疗安全的总目标,并将之分解为细化的目标,每个目标都高度贴近患者的需求,并且可测量。
3.医疗安全责任:明确医疗机构内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的责任划分,要求每个人牵头负责医疗安全工作,并制定明确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制度。
4.医疗安全控制措施:制定各种安全控制措施,包括感染控制、药品安全、手术安全、输血安全等方面,以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风险。
5.医疗安全培训:制定医疗安全培训计划,不定期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6.医疗安全监控与评估:建立医疗安全监控体系,将各类医疗安全指标纳入监控范围,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7.医疗安全事件报告与分析:建立医疗安全事件的报告与分析机制,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上报医疗安全事件,并对事件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二、医疗安全处理流程1.事故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流程(1)立即救治:在事故发生后,首先要立即展开救治工作,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报告上级:医务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事故发生的情况,并在医疗安全事件报告系统中填写相关内容,确保领导层能够及时了解并安排处理。
(3)事故调查与分析:医疗机构应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责任所在。
(4)整改与追责:针对调查分析结果,医疗机构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将责任人追究到位,并建立相应的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正确处理医疗投诉与纠纷,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及医院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创建平安医院,根据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医疗管理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修订本办法。
?1.医疗安全管理基本规定?患者或其家属认为医院或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存在失误或过错并导致患者人身、财产、精神受到损害,或者对服务态度和服务价格以及医疗过程中的其它服务不满意,向有关人员或部门投诉要求维护其权益者称之为医疗投诉;如通过解释沟通后仍不能理解,要求医院和医务人员赔偿或承担其他责任甚至采取妨碍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时称之为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医患双方协商、第三方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和诉讼三条途径,必要时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务部有义务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
?医务部总体负责全院医疗安全。
住院病人和急诊病人关于医疗、医技方面的投诉和纠纷由医务部负责接待并处理;门诊病人关于医疗、医技方面的投诉由门诊部负责接待并处理。
其他方面的投诉由医务部或门诊部接待后根据具体情况分流指引到相关部门处理:护理方面的投诉由护理部负责处理;医德医风方面的投诉由监察办负责处理;医疗收费方面的投诉由财务部和监察办负责处理;医院秩序、治安方面的投诉和纠纷由保卫办负责处理;后勤服务方面的投诉和纠纷由后勤办负责处理。
护理方面的投诉以及门诊病人有关医疗医技的投诉上升到医疗纠纷时移交医务部处理。
?各有关部门均设投诉电话与接待专人,在接待投诉和处理纠纷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主动、热情、耐心解释并做好记录,所有患方和院方书面及电子资料均应存档。
?医疗纠纷发生后,科室应指派专人立即完善病历及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等原始资料并妥善保管,严禁涂改、伪造、隐藏、销毁,患方复印或封存后禁止对病历进行任何修改。
各种有关药品和材料均应制定专人妥善封存保管,不得擅自采取转移和调换等方式改变其原貌。
如有标本者必须保留,以备鉴定。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医院有关医疗安全工作的规定,如《曹村镇卫生院患者安全目标》、《关于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的有关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的通知》等,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质量安全相关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办理流程为了进一步增强预防和正确办理医疗投诉和纠葛,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及医院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创立安全医院,依占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例、部门规章和医疗管理制度,联合我院实质,特订正本方法。
1.医疗安全管理基本规定1.1 患者或其家眷以为医院或医务人员在诊断护理过程中存在失误或过失并致使患者人身、财富、精神遇到伤害,或许对服务态度和服务价钱以及医疗过程中的其余服务不满意,向有关人员或部门投诉要求保护其权益者称之为医疗投诉;如经过解说交流后仍不可以理解,要求医院和医务人员赔偿或肩负其余责任甚至采纳阻碍医院正常医疗次序的行为时称之为医疗纠葛。
1.2 医疗纠葛的解决门路有医患两方磋商、第三方调停(行政调停、司法调停、人民调停)和诉讼三条门路,必需时进行医疗事故技术判定,医务部有义务向患者或其家眷说明。
1.3 医务部整体负责全院医疗安全。
住院病人和急诊病人对于医疗、医技方面的投诉和纠葛由医务部负责招待并办理;门诊病人对于医疗、医技方面的投诉由门诊部负责招待并办理。
其余方面的投诉由医务部或门诊部招待后依据详细状况分流引导到有关部门办理:护理方面的投诉由护理部负责办理;医德医风方面的投诉由督查办负责办理;医疗收费方面的投诉由财务部和督查办负责办理;医院次序、治安方面的投诉和纠葛由捍卫办负责办理;后勤服务方面的投诉和纠葛由后勤办负责办理。
护理方面的投诉以及门诊病人有关医疗医技的投诉上涨到医疗纠葛时移交医务部办理。
1.4 各有关部门均设投诉电话和招待专人,在招待投诉和办理纠葛时,有关工作人员应主动、热忱、耐心解说并做好记录,全部患方和院方书面及电子资料均应存档。
1.5 医疗纠葛发生后,科室应指派专人立刻完美病历及各样有关记录、查验报告等原始资料并妥当保存,禁止涂改、假造、隐蔽、销毁,患方复印或封存后禁止对病历进行任何改正。
各样有关药品和资料均应拟订专人妥当封存保存,不得私自采纳转移和调动等方式改变其原貌。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相关流程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核心制度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以下是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的十八项核心制度及其相关流程:1.卫生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流程:包括建立医疗质量委员会,定期召开医疗质量评审会议,制定医院医疗质量目标,提出改进措施等。
2.医务人员管理制度:流程:明确医务人员的任职条件和资质要求,建立健全医务人员的考核、评价和培训机制,落实日常监督和管理。
3.医疗项目规范管理制度:流程:建立医疗项目审核制度,严格控制医疗项目的上线,加强对医疗项目的监管和审查,确保医疗项目的质量和合法性。
4.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流程:建立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制度,定期组织器械的检查与维护,并建立相关的报废和更新制度。
5.临床操作规范制度:流程:制定临床操作规范,包括各类手术、检查和治疗操作的具体步骤和要求,确保医务人员的操作标准化和规范化。
6.护理工作规范管理制度:流程:制定护理工作规范,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加强医护协作,确保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7.药品管理制度:流程:建立药品采购、验收、存储和使用的各个环节的标准和流程,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和监测,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合理性。
8.患者隐私保护制度:流程:建立患者信息的保护制度,包括患者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存储等方面的规定,保护患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9.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流程: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包括接收投诉、调查核实、协商解决、处理结果反馈等环节,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10.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流程:建立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包括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调查、处理和防范等环节,及时处理和纠正不良事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11.感染控制制度:流程:建立感染控制小组,制定感染控制计划和操作规范,监测和分析感染情况,对感染病例进行控制和隔离,提高医院的感染控制水平。
12.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流程:建立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维修和报废制度,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为了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正确处理医疗投诉与纠纷,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及医院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创建平安医院,根据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医疗管理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修订本办法。
1.医疗安全管理基本规定1.1患者或其家属认为医院或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存在失误或过错并导致患者人身、财产、精神受到损害,或者对服务态度和服务价格以及医疗过程中的其它服务不满意,向有关人员或部门投诉要求维护其权益者称之为医疗投诉;如通过解释沟通后仍不能理解,要求医院和医务人员赔偿或承担其他责任甚至采取妨碍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时称之为医疗纠纷。
1.2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医患双方协商、第三方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和诉讼三条途径,必要时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务部有义务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
1.3医务部总体负责全院医疗安全。
住院病人和急诊病人关于医疗、医技方面的投诉和纠纷由医务部负责接待并处理;门诊病人关于医疗、医技方面的投诉由门诊部负责接待并处理。
其他方面的投诉由医务部或门诊部接待后根据具体情况分流指引到相关部门处理:护理方面的投诉由护理部负责处理;医德医风方面的投诉由监察办负责处理;医疗收费方面的投诉由财务部和监察办负责处理;医院秩序、治安方面的投诉和纠纷由保卫办负责处理;后勤服务方面的投诉和纠纷由后勤办负责处理。
护理方面的投诉以及门诊病人有关医疗医技的投诉上升到医疗纠纷时移交医务部处理。
1.4各有关部门均设投诉电话与接待专人,在接待投诉和处理纠纷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主动、热情、耐心解释并做好记录,所有患方和院方书面及电子资料均应存档。
1.5医疗纠纷发生后,科室应指派专人立即完善病历及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等原始资料并妥善保管,严禁涂改、伪造、隐藏、销毁,患方复印或封存后禁止对病历进行任何修改。
各种有关药品和材料均应制定专人妥善封存保管,不得擅自采取转移和调换等方式改变其原貌。
如有标本者必须保留,以备鉴定。
1.6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医院有关医疗安全工作的规定,如《曹村镇卫生院患者安全目标》、《关于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的有关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的通知》等,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质量安全相关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
1.7各科室、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应经常进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和不良事件,并积极上报。
主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医疗纠纷者,医院将给予一定奖励。
1.8严禁医院工作人员对医疗纠纷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唆使病人或家属到医院吵闹或有意扩大事态。
1.9医务部定期将重大、复杂的医疗纠纷提交医院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讨论,分析原因、明确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吸取教训,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1.10院务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专题会议定期讨论重大医疗纠纷处理情况,探讨全院医疗安全形势和对策,适时全院通报。
1.11医院每年根据科室医疗安全情况评选医疗安全优秀奖。
2.医疗纠纷处理程序2.1凡直接投诉到医院有关职能部门者,由相关职能部门接待人员耐心解释,涉及专业等特殊问题时应通知当事科室负责人,科室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到相应部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说明,患方仍不满意时,当事科室需在3天之内集体讨论后出具书面意见交相关职能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再与患方沟通。
2.2患者在住院科室出现不满情绪或有异议时,各级医务人员应及时发现并主动耐心解释沟通;一旦发现医疗纠纷苗头,应立即逐级向医疗小组负责人、病室负责人、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汇报,有关负责人应认真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耐心做好解释沟通工作,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争取在科室内妥善处理;如事态有可能扩大或后果较严重、科室内难以处理的,科主任应立即向医务部安全办汇报,并在24小时之内组织本科室专家对诊疗过程进行讨论,明确性质后书面向医务部汇报,由医务部介入处理。
2.3属以下情况的医疗纠纷,科室应在第一时间汇报,医务部应立即介入处理:患者死亡的;患者或家属不听科室解释、事态恶性扩大、影响医疗秩序的;科室讨论认为诊疗过程存在明显不足或过失的。
2.4若出现患方干扰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情况如吵闹、抢夺病历、打砸公共财物、打骂围攻医务人员、影响其他患者诊疗甚至采取其他更为严重的行为时,当事科室主任应立即赶到现场,同时向保卫办和医务部报告。
保卫办工作人员应召集足够数量的保安人员迅速赶赴现场,维持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务人员和医院财产安全;医务部安全办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介入处理,必要时向医务部主任和主管院领导汇报。
2.5患者死亡的,科室医务人员、医务部和保卫办工作人员应做好家属工作,要求家属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立即将遗体移送太平间或火葬场,对于死亡原因有疑问的应告知家属有进行尸解的必要和时间要求,如家属拒不移尸,保卫办应汇报湘雅路派出所后在死亡后2小时内采取强制措施。
2.6医务部安全办工作人员召集相关科室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了解患者的诊疗过程及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并组织相关科室当事医务人员参加协商,根据情况必要时要求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参加处理。
2.7协商在指定地点进行,保卫办工作人员带领足够数量的保安人员维持秩序,严格控制参与协商的患者及家属不得超过5人,并保障参与协商人员的人身安全。
2.8医务部同时立即汇报宿州市埇桥区卫生局,必要时报告卫生厅医政处。
保卫办立即报告警务室、曹村镇派出所、埇桥区公安分局等相关部门,书面报告材料由医务部提供。
2.9如经协商患者或家属仍不理解,医务部安全办工作人员应建议择期再行协商、由第三方进行调解或进入诉讼程序,并建议患方进行尸解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2.10如患方同意择期协商,医务部应要求患方写出书面意见,根据患方意见组织医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进行讨论,根据与患方协商的约定在1-7天内出具书面回复。
特殊情况下,医务部应立即组织医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进行讨论,明确纠纷事件性质后决定协商原则,并向主管副院长汇报。
最终讨论书面意见应包括诊疗过程具体分析(有无责任)和针对患者意见的回复,如当事科室认为存在一定责任时应表明纠纷处理态度和意见,并由科主任签字。
2.11如患方愿意调解,则由相关第三方组织进行调解。
2.12若患方要求复印或封存病历时,科室应及时向医务部报告。
医务部安排1名工作人员、保卫办安排1名保卫人员、科室安排1名医务人员与患方代表共同完成病历的复印或封存,病历按卫生部相关规定在病案信息科复印相关内容,封存后的病历由医务部专人负责保管。
2.13如患者已达出院标准,仍强行占床不出院者,经相关科室、医务部与患者和家属反复沟通无效后,上报相关部门后,保卫办应采取强制手段强行督促其出院。
2.14经协商或调解后决定给予患方减免部分医疗费或给予一定经济补偿或赔偿时,医务部提出初步方案呈报主管副院长或院长,同意后方可执行。
2.15对于医学会受理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和法院已受理的医疗诉讼案件,由医务部、相关科室及医院法律顾问参与处理。
当事科室应指派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和业务能力强、了解诊疗过程的医务人员参加,必要时科室主任参加。
3.医疗安全奖惩制度3.1医院经济损失的承担3.1.1医疗事故: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各承担医院经济损失的30%,其上限分别为3万元,超过部分由医院承担。
3.1.2医疗纠纷: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各承担医院经济损失的20%,其上限分别为2万元,超过部分由医院承担。
3.1.3如责任人为实习生和通科实习阶段的长学制学生,由带教老师负责;如责任人为担任经治医师的长学制学生、研究生,则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适当予以经济处罚;如责任人为专科医师培训学员或进修生,其经济承担责任按本院职工的50%处理,情况严重者终止进修或培训。
3.1.4如当事科室明确存在责任的纠纷,透支的医疗费由科室承担。
3.2对于发生医疗事故和屡次发生医疗纠纷者,医院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院有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并安排到医务部安全办轮训1-3个月,必要时停止其执业3.3医院对于责任科室的处罚采取扣科室管理分的方式,管理分每1分对应2000元劳务费。
情节严重、性质恶劣者医院另对当事人予以罚款。
3.4医务部每月中旬对上个月发生的投诉、纠纷和事故进行讨论,根据其情节轻重、责任大小和后果严重程度扣科室管理分,如配合积极、补救及时者扣分可以酌减,不积极配合甚至消极抵抗者加重处罚。
3.4.1医院实行“零投诉”管理制度:a、患者或家属直接投诉至相关部门且科室和个人无责任的,不扣科室管理分;科室和个人有责任的,扣0、5分-1分;b、患者或家属已在科室提出异议的,因当事科室未耐心解释而投诉到相关部门者,即使科室没有明显责任,亦扣科室管理分0、2分;科室和个人有责任的,扣科室管理分0、7分-1、2分;c、如科室已耐心解释患方仍不理解,当事科室在患者投诉到相关部门之前已行汇报的,无责任时不扣分,有责任的按上述扣分酌减。
3.4.2因医疗技术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扣科室管理分1分-3分。
3.4.3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责任心不强引起的医疗纠纷,扣科室管理分2分-4分。
3.4.4因告知不全引起的医疗纠纷扣科室管理分1分-3分。
3.5对于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违反有关要求的,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扣科室管理分或个人罚款。
3.5.1隐瞒不报医疗不良事件导致医疗纠纷或后果加重的,扣科室管理分1分3.5.2科室不得擅自与患方协商有关减免医疗费用、补偿或赔偿相关事宜,擅自私了者,扣科室管理分1分。
3.5.3涂改、伪造、隐藏、销毁或未及时认真完善医疗文书以及患方复印封存病历后修改病历造成纠纷处理被动的,扣科室管理分1分-3分。
3.5.4未妥善保管与纠纷有关的药品、材料和患者标本造成纠纷处理被动的,扣科室管理分0、5分-1分。
3.5.5医院工作人员对发生的医疗纠纷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唆使病人或家属到医院吵闹或有意扩大事态者,罚款500-2000元,情节严重者,由人事和监察部门介入处理。
3.5.6医疗纠纷发生后,不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者,扣科室管理分0、2分-1分。
3.5.7医疗纠纷发生后,不积极组织讨论、未按要求出具书面回复者,扣科室管理分1分。
3.5.8医疗纠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法院诉讼时不按要求积极参与处理、推诿回避的,扣科室管理分0、5分-2分。
3.6所有应负责任的医疗投诉、纠纷以及上述扣分的详细情况均在《曹村镇卫生院医讯》上向全院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