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盘新生血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一)
- 格式:docx
- 大小:11.81 KB
- 文档页数: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本病是以眼底微小血管损害为特征的一种糖尿病所引起的严重的、致盲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体现。
属于中医“视瞻昏渺”范畴。
多因气虚血滞、阴虚火旺及脾虚湿盛所致,重者痰瘀互结而成顽疾。
【诊断】1糖尿病史,眼前闪光感,视物不清,最终盲无所见。
2 .在非增殖期,眼底见微血管瘤,小片出血,硬性渗出,棉絮斑。
荧光血管造影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
上述病变随病情发展不断加重。
3 .在增殖期,眼底出现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纤维增殖,最终导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治疗】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是防治本病的关键,非增殖期患者中医治疗有一定效果,增殖期患者难以取效。
一、辨证论治1气虚血滞眼前闪光,视力下降,眼底视网膜轻度水肿,散在微血管瘤,小片出血及硬性渗出。
伴体虚乏力,舌淡苔薄,脉细涩。
治法:益气和血明目。
方药举例:党参、黄黄、黄精、意及仁、茯苓、泽泻、当归、芍药、蒲黄、牡丹皮各IOgo4 .阴虚火旺视物不清,甚者眼前黑影飘动,眼底视网膜水肿,出血色鲜量多,伴体虚盗汗,口渴咽干,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止血。
方药举例:知母、黄柏、生地黄、山萸肉、泽泻、牡丹皮、车前草、侧柏叶、龟甲、鳖甲各10g。
5 .脾虚湿盛视物不清,眼前黑影飘动,眼底视网膜水肿明显,渗出多,出血少,玻璃体混浊,伴食后腹胀,大便清稀,舌淡苔白微腻,脉濡。
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举例:太子参、意瑟仁、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陈皮各IOg,六一散、牡丹皮、山楂、神曲各5g。
6 .痰瘀互结视物不清,甚至盲无所见,眼底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可见新生血管及纤维增生。
治法:祛瘀化痰明目。
方药举例:陈皮、半夏、茯苓、昆布、赤芍、丹参、红花、蒲黄、山楂各IOg,全蝎6g,牡蛎、石决明各20g。
二、中成药知柏地黄丸每次5g,每日2次。
适用于阴虚火旺。
香砂六君丸每次5g,每日2次。
适用于脾虚湿盛。
脉络膜新生血管最佳治疗方案概述脉络膜新生血管是一种眼部疾病,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中。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会导致视网膜病变、视力丧失以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轻病情,需要制定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方案,并提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方案包括激光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主要方法。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方法。
它通过聚焦的激光束烧灼或凝结新生血管,以达到控制其生长的目的。
激光治疗的优点是非侵入性、疗程短以及可控性强,适用于早期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然而,激光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影响视力并导致视野缺损。
因此,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应谨慎使用激光治疗,并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和类固醇制剂。
抗VEGF药物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和渗透,从而减轻病情。
类固醇制剂则可以抑制眼部炎症,降低血管通透性和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长。
药物治疗的优点是可控性强、不影响视力和视野,但需要长期用药,并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和患者的反应,并调整治疗方案。
最佳治疗方案针对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最佳的治疗方案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
以下是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的一些建议:1.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对于早期、轻度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激光治疗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对于晚期、重度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药物治疗可能更加适用。
2.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其他潜在的并发症。
有些患者可能存在其他严重疾病,治疗时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和考虑。
3.治疗方案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治疗方案的效果可能因患者个体差异、病情进展等原因而有所不同。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疗及护理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与糖尿病病程、发病年龄、遗传因素和控制情况有关。
病程越长,发生率越高。
【主要表现】
(1)症状:病变早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及视野缺失等症状,最终可致失明。
(2)体征:检查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微动脉瘤、视网膜内出血、硬性渗出、视网膜水肿,随病程发展,血管变化更为明显,静脉呈串珠状或腊肠状,动脉变窄,出现棉绒斑等。
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主要标志是新生血管形成,可发生在视盘上或其附近,也可在视网膜,主要沿血管弓生长,视网膜大血管附近卷曲的细血管网。
新生血管是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视网膜前出血和玻璃体出血。
严重者可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治疗与护理】
(1)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的治疗:应每年做眼科检查,尽量控制好血糖水平及糖尿病合并症,如高血压、贫血、肾病等。
对有广泛视网膜缺血、增殖前期病变,应积极进行眼科治疗。
可采用局部视网膜光凝或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
光凝的基本作用,是将缺血区、视网膜中周部需氧量最高的外层视网膜灼伤成瘢痕,使后极部及内层
得到较多氧供应,防止因缺氧而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2)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后期的治疗:可采用广泛视网膜光凝术,或采用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等技术,治疗新生血管膜引起的玻璃体出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及对光凝无效的慢性黄斑水肿。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之方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一种中老年人易患的代谢障碍性疾病。
临床以糖尿病伴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出血、渗出及增生性改变为特征。
本病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加长而增高,在我国近年来呈急剧上升的趋势。
眼底病变随病程加长而逐渐加重,增殖型随病程加长而增多。
周边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5年内、视乳头周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2~3年内,有50%失明。
本病的形成主要与长期高血糖造成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有关。
治疗应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根据眼底具体情况采用激光视网膜光凝、玻璃体切割等方法。
【临床表现】1.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患者。
2.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微血管瘤,新生血管形成,出血,渗出,或发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按眼底所见可分为两型六期。
(1)单纯型:Ⅰ期:有微动脉瘤或合并有小出血点。
(+):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Ⅱ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合并有出血斑。
(+):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Ⅲ期: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合并有出血斑。
(+):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2)增殖型:Ⅳ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合并有玻璃体出血。
V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M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生视网膜脱离。
总之,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眼底改变。
对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必要时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则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治疗方法】(一)中药方1.知柏地黄丸加减。
知母15g,黄柏10g,干地黄24g,牡丹皮10g,泽泻15g,山药12g,山茱萸10g,茯苓10g。
2.驻景丸加减方加减。
楮实子20g,菟丝子18g,枸杞子15g,茺蔚子15g,车前子15g(包煎),三七粉2g(冲服),炙黄芪20g,白术10g。
加减:大便干燥,加火麻仁10g、肉苁蓉10g;兼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足水肿、夜尿频多,加巴戟天10g、淫羊藿10g、肉苁蓉10g。
3.温胆汤加减。
法半夏9g,陈皮6g,炒麦芽15g,茯苓15g,枳实10g,竹茹10g,甘草5g,丹参10g,郁金10g。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影响眼部的视网膜组织。
当人体长期患有高血糖的情况下,可以导致视网膜血管的损伤,进而引发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常见的症状包括:1.视力模糊:视网膜病变会导致视力模糊或失明的感觉,尤其是在短时间内变化。
2.彩虹圈:有些患者会出现彩虹圈的现象,即在光源周围看到彩虹色的圈。
3.针刺感:部分患者在眼睛周围会感到针刺般的疼痛。
4.视野缺损:视网膜病变导致视野缺损,患者可能看不到某些区域的物体。
如何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是控制血糖水平。
以下措施可以帮助预防疾病的发生:1.良好的血糖控制:通过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合理控制饮食,按时服用药物,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2.定期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接受眼科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视网膜病变。
3.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减轻糖尿病的症状,并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使用抗VEGF治疗或类固醇治疗可以有效阻止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视力。
这些药物通常通过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
2.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可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一些特定病变类型,可通过焦点激光或网状激光来处理病变。
3.玻璃体手术:对于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需要进行玻璃体手术。
这种手术通常用于清除眼部内部的异常血管,以减少视网膜的损伤。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通过良好的血糖控制、定期眼科检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儿童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视网膜是眼睛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输至大脑。
然而,儿童在其视网膜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出现。
视网膜病变可能会对儿童的视力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能够及早了解儿童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儿童视网膜病变的症状1.视力模糊或下降:儿童视网膜病变往往会引起视力问题,如模糊或下降。
孩子可能会抱怨看东西不清晰或无法正确辨认物体。
2.眼部疼痛或不适:如果儿童视网膜发生病变,可能会导致眼部疼痛或不适感。
孩子可能会频繁揉眼或抱怨眼睛疼痛或刺痛。
3.眼球漂浮物: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儿童眼球前面出现漂浮物,这些物体可能会干扰视线,造成视觉困扰。
4.眼球偏移:某些情况下,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儿童的眼球偏移,即眼睛的位置不正常。
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眼睛可能看向不同的方向。
二、儿童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在一些儿童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医生可能会通过开具药物处方来治疗疾病。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症状,控制疾病的发展。
2.激光治疗:对于一些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激光治疗中,医生会使用激光光束照射视网膜上的异常区域,以减轻病变和预防视力进一步下降。
3.手术治疗:在一些严重的儿童视网膜病变病例中,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来修复或改善视网膜的功能。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植入人工晶体或矫正视网膜的位置来纠正问题。
4.早期干预与康复训练:在诊断儿童视网膜病变后,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非常重要。
这包括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和必要的康复疗程,以帮助孩子尽早适应和改善他们的视力问题。
5.眼镜、隐形眼镜或视力辅助设备:视网膜病变可能引起儿童的视力问题,因此佩戴适当的眼镜、隐形眼镜或视力辅助设备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总之,儿童视网膜病变早期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孩子的眼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育者应定期带孩子做眼科检查,以便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该吃什么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治疗方法之一是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将激光束对准新生血管光凝,以破坏新生血管和封闭渗漏的血管。
因为视网膜不含感觉疼痛的神经,激光光凝术不会引起疼痛。
如果血管损害引起了广泛出血并进入了玻璃体,则可能需做手术切除(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可能提高,而玻璃体逐渐被眼内液取代。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西医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1)长期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治疗是治疗糖尿病。
原则上应当首先并经常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虽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能否随糖尿病的控制而好转或退行尚有争议,但有较高血糖水平的病人,即严重的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其视网膜病变更为严重,这一点已很少被怀疑。
不少学者认为,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全身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对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进展和减轻病情肯定是有益的。
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实验”研究机构作了一个多中心随机实验,对1441例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追踪观察4~9年。
该组病人年龄13~39岁,病程1~15年,其中726例无视网膜病变,715例有轻(只有微动脉瘤)到中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在无视网膜病变组和有视网膜病变组中又分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
常规治疗组每天1~2次胰岛素注射,每天自动监测尿糖或血糖,治疗目的是解除高血糖症状和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C1)值不被用于指导治疗,除非超过了13%的上限。
强化治疗组每天通过注射或体外泵给药3次或3次以上,用药量根据自动血糖监测结果来调整(每天至少4次),以及规定食物摄取量和锻炼,目标是空腹血糖水平在3.9~6.7mmol/L,餐后血糖10mmol/L,每月测1次,HbAC1在非糖尿病范围(6.05%)。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有哪些,都给您总结好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成人首位致盲眼病,DR患者的失明危险比普通人群高25倍。
中国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DR的患病人群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24%~37%,病程>10年的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甚至可达69%~90%。
按我国现有1.1亿糖尿病患者计算,目前就有逾3500万的DR人口。
DR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给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
DR分为六期:Ⅰ期:微血管瘤、小出血点;Ⅱ期:出现硬性渗出;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
以上Ⅰ~Ⅲ期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V期:纤维血管增殖、玻璃体机化;Ⅵ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失明。
以上Ⅳ~Ⅵ期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是可防、可控、可避免致盲眼病中的首位疾病,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对延缓病变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
今天来说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
1.控制血糖长期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损害的重要因素,而DR的发生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直接关系,血糖的波动以及低血糖会加重眼底改变,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预防或延缓DR的发生及进展。
推荐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科学降糖,同时重视降糖的速度与幅度,谨防低血糖的发生。
2.控制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对1型及2型糖尿病的DR 发生或进展有保护作用。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推荐RAS阻断剂为首选药物,但不推荐RAS阻断剂作为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预防视网膜病变的药物,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查肾功能及血钾,当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大于265μmol/L时不能使用。
当患者血压较高时,往往需要采取联合用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长效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疗效不佳时还可再加小剂量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3.调节血脂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脂代谢紊乱,而脂代谢紊乱不仅可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而且更有可能出现视网膜渗出物,渗出物越多,患者视力下降概率越大。
视盘新生血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一)
新生血管生长于视盘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生长于视网膜其他部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更具危险性,它常常引起玻璃体出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严重丧失。
对于此型糖网,目前国内外已广泛采用激光治疗。
对于玻璃体出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者,可采用激光联合玻璃体切割术。
我们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治疗的一组病人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198例208眼,年龄38~71岁,平均55岁;视力0.02~1.0。
患者均为视盘新生血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2方法激光治疗使用氩绿激光,能量100~750mW,平均250mW,以视网膜上出现Ⅲ级灰白斑为限;曝光时间为0.2s;光斑直径500μm。
206眼均行全视网膜光凝,初次治疗量为1600~2000点,分3~4次完成。
8周后行检眼镜及FFA检查,若存在未消退的新生血管,可增加激光治疗量。
对于难以吸收的玻璃体出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波及黄斑部者,行玻璃体切除或联合眼内填充术,术中、术后补充激光治疗。
1.3激光量的统计激光总量为第一至最后数次激光治疗量的总和。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0.0进行χ2检验。
观察视力、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和激光总量。
观察期为3~72个月,平均48个月。
2结果
2.1激光前后视力的改变以视标0.25为界的统计学分析结果(χ2值为0.105,P>0.05)表明此组患者术前、术后视力改变差异无显著性。
2.2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初次行全视网膜光凝后,26眼新生血管消退,消退率为14.3%。
对于新生血管无变化或加重者,增加激光治疗量后,90眼新生血管消退,消退率为6
3.7%,36眼新生血管变细变少,30眼无变化或加重。
激光联合玻璃体切除术26眼中,术后19眼新生血管消退,1眼新生血管变细,消退率为76.9%。
2.3激光量的统计208眼平均激光治疗量为2800点(1000~6000点),视盘新生血管平均激光治疗量为2360点,视盘合并视网膜新生血管平均激光治疗量为2870点,视盘新生血管合并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前出血平均激光治疗量为2770点。
3讨论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新生血管生长的位置可分为视盘新生血管型(NVD)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型(NVE),前者较后者发展快,并发症多且预后差,及时发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NVD患者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激光治疗。
激光的作用在于通过光凝使视网膜和脉络膜形成瘢痕,减少视网膜耗氧量,使视网膜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消退,防止由其所致玻璃体出血、纤维增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从而保持病人的视力。
有研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