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精选)用法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之字的用法表示所属关系引导定语从句引导宾语从句等之字的用法表示所属关系、引导定语从句、引导宾语从句等之字有多种用法,可以表示所属关系、引导定语从句、引导宾语从句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其不同用法及相应的例句。
1. 之字表示所属关系:之字可以用于表示所属关系,类似于英语中的"of"。
通常用在名词之间,表示前一个名词属于后一个名词。
例如:(1) 人民之友:表示人民之间的友谊。
(2) 世界之心:表示世界的核心。
(3) 博物馆之门:表示博物馆的入口。
2. 之字引导定语从句:之字还可以用来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名词。
定语从句中的关系词可以是“之一”、“之所以”、“之前”等。
例如:(1) 老师之一是我的亲戚:这句话中,“之一”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老师”,表示“老师”是我亲戚中的其中一个。
(2) 父亲之所以生气是因为考试没考好:这句话中,“之所以”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父亲”,表示“父亲”生气的原因是因为考试没考好。
(3) 会议之前需要准备报告:这句话中,“之前”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会议”,表示“会议之前”需要准备报告。
3. 之字引导宾语从句:之字还可以用来引导宾语从句,说明主句中的动作或状态。
常见的关系词有“之后”、“之前”、“之外”等。
例如:(1) 办完手续之后,我们就可以入住了:这句话中,“之后”引导的宾语从句说明了主句中的动作,即“办完手续”。
(2) 他先请我吃饭之后,我们一起去看电影:这句话中,“之后”引导的宾语从句说明了主句中的动作,即“他请我吃饭”。
(3)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之外,他终于取得了成功:这句话中,“之外”引导的宾语从句说明了主句中的状态,即“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以上是之字的几种常见用法。
之字不仅可以表示所属关系,还可以引导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丰富了汉语表达的方式。
在使用之字时,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其具体的意义,以保证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之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之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汉字,在汉语中有多种用法和意义。
下面将对之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归纳总结。
一、代词的用法:1. 之作主语,表示不具体的事物或动作。
例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意思是说,“大道”的行为是天下为公的。
2. 之作宾语,表示抽象事物。
例如:探寻真理,研究之妙无穷。
意思是说,“研究”的妙处是无穷的。
3. 之作介词,表示方向、目的、属性等关系。
例如:望之欣悦,归之安宁。
意思是说,向着这个方向看很欣悦,回到这个地方很安宁。
4. 之作定语,修饰表示人或物的名词。
例如:犹豫之际,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意思是说,在他犹豫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5. 之作状语,修饰表示状态或动作的动词。
例如:年复一年,他不断奋斗,终于获得了成功之后。
意思是说,经过年复一年的奋斗,他最终获得了成功。
二、连词的用法:1. 之和一般名词、代词、数词等连用,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例如:三人之中,他是最出色的。
意思是说,在三个人中,他是最出色的。
2. 之和一般名词连用,表示所属关系。
例如:父亲之命,儿子必行。
意思是说,按照父亲的命令,儿子必须去执行。
三、动词的用法:1. 之和动词连用,表示动作的结果或目标。
例如:解之于急,讲之在当下。
意思是说,解决当前的紧急情况,讲述在现在的情况下。
2. 之和动词连用,表示某种动作或过程的经历。
例如:凡经过千锤百炼之人,必定能够取得成功。
意思是说,任何经历过重重困难的人,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四、形容词的用法:1. 之和形容词连用,表示状态或性质。
例如:苦之后甜,劳之后逸。
意思是说,经过苦难之后会有甜蜜,经过劳累之后会有休息。
五、介词的用法:1. 之和介词连用,表示方向、目的等关系。
例如:从南之北,从东之西。
意思是说,从南边到北边,从东边到西边。
以上是对之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归纳总结。
之在汉语中的词性非常多样,可用作代词、连词、动词、形容词和介词,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
在不同的语境中,之可以表示方向、目的、性质、关系等不同的意义,为表达提供了便利。
之的九种用法“之”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汉字,也是一个非常多义的字,具有多种用法。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之”的九种常见用法。
一、表示代词。
“之”可以用作人称代词,代替特定的人或事物。
比如:“货车司机是世界之最”,这里的“之”代替了“世界”,表示货车司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二、表示介词。
“之”可以用作介词,表示“的”,多用于文言文中。
比如:“匪夷所思之事”,意思是非常离奇的事情。
三、表示连词。
“之”可以用作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名词或形容词。
比如:“山高之水长”,表示山高水就长,形容两者都很大。
四、表示副词。
“之”可以用作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程度或感情色彩。
比如:“笑之可掬”,意思是笑得非常可爱。
五、表示结构助词。
“之”可以用作结构助词,表示句子结构的完整性。
比如:“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之后,改判无罪。
”这里的“之后”表示一审判决之后。
六、表示时光。
“之”可以用来表示时间的推移或过去的事情。
比如:“已往之事,如烟消云散。
”七、表示补充。
“之”可以用来承接上文并且进行补充说明。
比如:“喜欢旅行,尤其钟情于沿海城市,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喜欢海的宽阔和湛蓝。
”八、表示相对关系。
“之”可以用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
比如:“两国友谊之深厚,让我们共同前行。
”九、表示引申义。
“之”可以用来表示一种抽象的概念或指代不确定的事物。
比如:“诗人眼中的爱情之美,无以言表。
”通过以上九种用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之”是一个非常多义的字,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在写作和交流中,正确理解和运用“之”的用法,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之”的行文方法,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准确、优美。
编前按:在整个初中乃至高中及大学的语文文言文学习中,“之”字的理解方法应该是最多的几个字之一,而且是最常见的多义字。
以下罗列的几种用法是最常见的,可能有所不全。
仅供分享。
之⑴【代词】他,她,它(们)。
例:①人皆吊之。
(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
(之:它,指狼。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
(之:他们,指齐军。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
(之:他,指相如。
)⑥以杜君言泛讯之。
(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⑧遽扑之,入石穴中。
(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
例: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塞翁失马》)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
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
(本义项指第一个“之”)⑷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
(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
例: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之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之是汉语中的一个多功能词语,可以作为代词、连词、助词等形式出现。
它的用法相当灵活,可以表示所属关系、指代上下文中的事物、表示关系等,因此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对之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一、之作为代词的用法1. 代指事物:之可以用来指代上下文中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例如:“他对此毫不在意,反而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之上。
”这里的“之”表示“这件事情”或“这个问题”。
2. 所属关系:之还可以表示所属关系,表示物主的关系,如“他的书”可以用“他之书”的形式来表示。
例如:“这是我之所获奖品”,表示这是我获得的奖品。
二、之作为介词的用法1. 表示处所:之可以表示处所或方向,这时的用法相当于介词“在”、“向”,如“上之”、“下之”、“前之”等。
例如:“挂钟悬于厨房之上”,表示挂钟悬挂在厨房的上方。
2. 表示关系:之还可以表示关系,用在名词后表示该名词和前面的名词之间的关系,常用于文言文中。
三、之作为连词的用法1. 连接动词:之常常用来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连续的动作或状态,例如:“看之泪下”,表示看着看着就流泪了。
2. 连接句子:之还可以连接两个句子或短语,表示递进或因果关系,如“劳心而不中之谓虚”,表示劳心而不中就叫做虚。
四、之作为助词的用法1. 之还可以用作助词,用在定语后面,表示强调或者避免重复,如“随着时代之变迁”,表示随着时代的变迁。
2. 在成语中的应用:许多成语中也有“之”字,如“天下为公”,“万里长城”,这些成语中的“之”字起着强调作用,增强了语气。
五、“之”字的意义与象形“之”的本意为疆界,界限。
在古代,它是一种表示所属关系、指示方向的符号,后来演变成了多种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灵活的词语。
其形象也很有意思,它从原始的象形字演化而来,“之”字的上面和下面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场地,中间的一横是指示这两种场地的分界线。
“之”字的用法一、“之”作代词用“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之”作动词,解释为:到…去格式:人称代词+之+地方的名词三、“之”作助词用“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结构助词“的”,格式:名词(或形容词)+之+名词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③④⑤⑥4、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者可省)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韩愈《马说》)5、之作代词⑴作第三人称代词意义:他、他们⑵第一人称代词意义:我⑶指示代词意义:这,此。
之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之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多功能的汉语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下面将对之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
一、之的基本意义1. 代词:用作古汉语的代词,表示所属关系或指代特定的事物或人。
例句:吾之家(我的家);子之书(你的书)。
2. 介词:用作介词,表示所处位置或时间的范围。
例句:东之国(东方的国家);古之时(古代的时代)。
3. 动词结构:结合动词构成“……之……”的结构,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者动作的结果。
例句:言之无物(说了没什么实质内容);不寒而栗之(不由自主地感到发冷)。
二、之的常见用法1. 用在名词前作定语,表示所属关系。
例句:吾之家(我的家);子之书(你的书)。
2. 用在名词后表示受事或所属关系。
例句:无人之境(没有人的地方);秋风之夜(秋风的夜晚)。
3. 用在形容词后,构成“之”字结构,表示程度或范围。
例句:冷之极(极其寒冷);美之画(极美的画)。
4. 用在动词前,表示目的、结果、对象等。
例句:告之三者(告诉他们三件事);思之如梦(想得如同做梦)。
5. 用在数词或时间词后,表示限定范围,往往表示一段时间的长短。
例句:两之间(两者之间);昔之日(往日,以前的日子)。
6. 用在古体词或文言文中,作为连词,表示连贯关系。
例句:行之者(行为者);闻之者(听到的人)。
7. 用在形容词补语之前,表示被修饰的对象。
例句:难之若易(难成容易的样子);贵之而涌(昂贵且奢靡)。
以上是之常见的用法和意义,通过对这些用法的总结归纳,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之的用法主要有6种和造句一、"之"的用法及其六种情况"之"作为一个常见的汉字,在中文语法中有着多种用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其主要的六种用法,并通过造句加以说明。
以下是对这六种用法的详细介绍。
二、表示所属关系例如:那是我的书→ 那是我之书。
三、表示代替关系例如:他说话很有理→ 他之言甚是。
四、做补语引导词例如:上山采蘑菇去了→ 上山采蘑菇之行。
五、作动宾复合词例如:解决问题→ 解决之道。
六、连词而已意思空泛,只靠后面的名词来解释。
例如:凡夫俗子皆可成佛→ 凡夫俗子之所以可成佛,全靠持戒敬佛行善福报而得之。
七、与动宾短语结合使用例如:求贤若渴→ 求贤若渴之人方能成大器。
以上就是对于“之”的主要六种用法的描述。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造句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用法。
一、“之”表示所属关系:1. 我们领取了这些奖品。
→ 我们领取了此之数不尽的奖品。
2. 这本书是我的。
→ 这本书是我之所有。
二、“之”表示代替关系:1. 他的观点非常中肯。
→ 他之所言甚中肯。
2. 这首诗写得很有深意。
→ 这首诗具有无穷之意味。
三、“之”做补语引导词:1. 他去旅行了。
→ 他去旅行之行让人艳羡不已。
2. 小明决定参加比赛。
→ 小明做出了参赛之决定。
四、“之”作动宾复合词:1. 解决问题需要智慧和努力。
→ 解决问题乃我们挑战之道。
2. 理解对方感受是沟通的关键。
→ 理解对方感受为构建和谐关系之重要条件。
五、“之”连词而已,意思空泛,只靠后面的名词来解释:1. 她在游戏中完全投入状态。
→ 她以奋斗精神参与游戏,自由闯荡不亦乐乎。
2.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天下至理为各取所需,机会总花费一些成本。
六、“之”与动宾短语结合使用:1. 他渴望拥有更好的生活。
→ 他只有像渴求水源一样追寻进步,才能获得理想之生活。
2. 她勤奋学习,为了将来有所作为。
→ 她要不断锐意进取,通过知识之积累实现梦想。
通过这些造句的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之”的六种用法。
“之”字的用法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
”(《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劝学》)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
”(《烛之武退秦师》)之:代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
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
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
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
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
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及例句一、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在古代文言文中,字有着丰富多样的用法。
其中一个常见的用法是“之”。
它是一个副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补充说明、限定和强调等功能。
下面将分别介绍“之”的几种常见用法及相应例句。
1. 表示性质、状态或属性“之”可以用来表示名词前面所修饰的性质、状态或属性。
例如:(1)天子之志:指天子的志向。
(2)吾心之所愿:指我内心的愿望。
(3)学问之难易可见:表明学习知识的难度或容易程度。
2. 表示方位关系或动作目标“之”还可以表示方位关系或动作目标。
例如:(1)归去自其内,唯义与人焉:表明回到自己内心去寻找真理,在道义和人才方面得到满足。
(2)教化四方,亦为至妙事也:表明教育影响万方,并希望达到最妙的境地。
3. 作为宾语前置语“之”还可以作为宾语前置语,使得宾语更加具体明确。
例如:(1)朝闻道,夕可死矣:表明听说了道理,晚上就可以心满意足地去死。
(2)欢喜者不见于其金屋也:说明开心快乐的人并不一定住在金碧辉煌的大宅之中。
4. 标志名词性短语“之”还常常标志名词性短语,以达到修辞或表达的需要。
例如:(1)汉家天子:表示汉朝的皇帝。
(2)儿女宾客:指儿女和客人。
二、文言文中之字的例句为了更好地理解“之”的用法,下面列举一些典型的例句,并给出简要解析:1. 盖闻贤者之言多奇而已。
(《鲁仲连传》)这句话通过“贤者之言”这个名词性短语,突出强调了贤者们所说话语的奇特与不凡。
利用“之”这个副词加以修辞增强语气效果。
2. 君子作赋以记功业也,请象自太公朝稽首次郴陵山水而不能成东晋文章之盛运。
(《新序·刘子阳伏藏篆隶传》)这句话通过“东晋文章之盛运”这个名词性短语,表达了君子作赋不能够达到东晋盛期文章如山水画般的美妙情境的意思。
3. 羡余以死去已病人之乐。
(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这句话用“病人之乐”这个名词性短语,非常精确地表达了羡慕自己的死而无从享受快乐的感慨。
之的⽤法_之的四种类型 之字在中学课本上也频频出现,其的⽤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之的⽤法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之的⽤法 1.⽤作代词,⼜分⼏种情况: (⼀)可以代⼈、代物、代事。
代⼈多是第三⼈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①太后盛⽓⽽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乃市井⿎⼑屠者,⽽公⼦数存之。
(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姊邪?(之:我)(《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恐汝⽇⽇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 (⼆)指⽰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 ①夫⼦欲之,吾⼆⾂者皆不欲也。
(《季⽒将伐颛臾》) ②君⼦疾夫舍⽈欲之⽽必为之辞(前⼀个“之”,这样。
后⼀个“之”,它。
)(《季⽒将伐颛臾》) ③之⼆⾍⼜何知。
(《逍遥游》) ④均之⼆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助词,也分⼏种情况: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在定语和中⼼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在中⼼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 古⼈之观于天地、⼭川、草⽊、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不在也。
(《游褒禅⼭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个分句时,“之”⽤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独⽴性的作⽤,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之⽆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也。
一、“之”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如:1、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3、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4、渔人甚异之。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如: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五种)1、“之”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如: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
(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爱莲说》)译:各种草木的花。
④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
(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放在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之字的七种用法之的7种用法:代词,他,她;的;动词,往;这,此;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主谓结构中;用在句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文言文中之的7个用法⑴【代词】他,她,它(们)。
例:①人皆吊之。
(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
(之:它,指狼。
)⑵翻译为:的。
例: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塞翁失马》)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⑶【动词】往,到......去。
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⑷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⑹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⑺用在句中(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例: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之的基本字义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
不速之客。
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
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文言文之字用法归纳及例句第一、用作代词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
之:代指桃花源人。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
之:代指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
之:代指齐国军队。
④又数刀毙之。
(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
之:代指狼。
⑤箬篷覆之。
(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
之:代指船舱。
⑥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魏学伊《核舟记》)译:关上窗户。
之:它,代指窗户。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为非常惊异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译:到蜀州上任。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史记陈涉世家》)译: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第二、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第三、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文言虚词"之"字用法归类汇总1.、用作代词(这一类较多):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代事一般翻译为:这(些)、这样、这件事。
如:使之冲烟而飞鸣、为之怡然称快、驱之别院、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观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诲女知之(指:事物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它)、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它)、下车引之(他)、人皆吊之(贺之)(他)\忽啼求之(这些东西)、传一乡秀才观之(他的诗)、邑人奇之(这件事)、余闻之也久(这件事)、卒之为众人(他)(最终他成为普通人)、数刀毙之、亦毙之(它)、受之天也(它,指聪明通惠,受之于天,从先天得到的)、彼其不受之天也(它)、不受之人(教育)、夫不受之天)、或以钱币乞之(他的诗)于舅家见之(他)、妇拍而呜之(他)、复投之(指骨头)、渔人甚异之、具答之、处处志之、闻之,欣然规往、箬蓬覆之、闭之,则右刻……、石青糁之、左臂挂念珠倚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它、工艺品,这只“小船”)、如鸣佩环,心乐之(这)、属予作文以记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或置酒而招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录毕,走送之、乃记之而去、属予作文以记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亦、览物之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山间之朝暮、山间之四时、四时之景不同、宴酣之乐、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若脱笼之鹄、曝沙之鸟、呷浪之鳞、余之游将自此始、己亥之二月也、黔娄之妻有言……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之千里者(马中的日行千里的马)、虽有千里之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益慕圣贤人之道、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无鲜肥滋味之享、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然足下卜之鬼乎(它)、楚人怜之(他)、固以怪之矣(这件事)、令辱之(他)、皆下之(它们)、杀之以应陈涉(他们)、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愿终守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时人莫之许也(这件事)、先主器之(他)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他)、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先主解之曰(这)、欲报之于陛下也(它)悉以咨之(他们)、先帝称之曰能(他)、愿陛下亲之信之(他们)、子墨子闻之、愿借子杀之、请说之、宋无罪而攻之、吾即已言之王矣、欲窃之、子墨子九距之、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亲戚畔之、天下顺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得之则生、呼(蹴)尔而与之、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子往见之、子知之乎、鵷鶵过之、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问之客曰、孰视之、暮寝而思之、燕赵闻之、跳往助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这一类最多)。
故民之从之也轻的之字用法
之字是汉字中的一个常用字,它的用法非常广泛。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之字”的用法。
1.作介词,表示方位或关系。
例如:
天之美景:指天的美景。
国之栋梁:指国家的栋梁人物。
父之爱子:指父亲对子女的爱。
2.连接两个词或短语,表示属于或关系。
例如:
宝剑之士:指拥有宝剑的士兵。
书店之中心:指位于书店中心的地方。
3.作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延续。
例如:
行之有效:指某种行动或方法有效。
用之不竭:指某种物品使用后不会用尽。
4.作拟声词,模仿某种声音。
例如:
风之响:指风的声音。
雨之声:指雨的声音。
5.作形容词或动词的补充说明语。
例如:
痛之入骨:形容痛苦非常深。
激动之情:形容非常激动的情绪。
6.在古代汉语中,还可以用作人称代词,表示第三人称。
以上就是“之字”的多种用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疑问,请继续提问。
“之”用法的归纳一。
作代词的情况:“之”字在动词后一般作代词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二.作动词的情况:一般来说“之”字后接(表处所的词),“之”字作动词用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3.吾欲之南海三。
作结构助词的情况:a。
在偏正短语中,“之”字相当于“的”字1.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请问:划线的短语是什么短语?偏正短语b。
作为结构助词的另一种情况: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3.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划线的短语是什么短语?主谓短语。
在主谓短语间,“之”字用于取消短语在句中的独立性四。
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例子: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
顷之,烟炎张天。
小结:“之"字的用法:1、作代词:代第三人称,作宾语2、作动词:意思相当于“去”或“前往”3、作结构助词:在偏正短语中相当于“的”;在主谓短语中,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作音节助词:补足音节用5、作为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的标志:巩固练习:1、刺人而杀之。
(《寡人之于国也》)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3、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4、儿之成,则可待也. (《项脊轩志》)5、何陋之有?(《陋室铭》)6、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7、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9、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10、沛公之参乘樊哙也。
(《鸿门宴》)答案:1。
作代词2。
音节助词3。
做代词 4.音节助词(5.6。
和8)宾语前置的标志. (9。
10).偏正短语之间练习:请说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1.顷之,烟炎张天。
文言虚词“之”字用法教学总结
文言文“之”的用法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
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
所以在学习中要学会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高中知识: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孔雀东南飞》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鸿门宴》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高中知识:
行不知所之。
——《庄子》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译为“的”。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高中: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贾谊《过秦论》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高中: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高中:1填然鼓之。
——《孟子?粱惠王上》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四、之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
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高中:例: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五、之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