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储蓄向资本市场分流问题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9.62 KB
- 文档页数:2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作者:王聪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4年第10期摘要: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心,这一点当前在我国已经得到共识。
但因为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市场环境,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必须从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及金融市场等多个方面同时入手,采取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多种措施,共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从而在做好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防范我国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流动性管理;资产;破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必须应付储户的存款和提存需要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它的管理目标在于回报储户利息和满足客户的合法贷款需求。
当商业银行不能以合理的成本增加一定数量的负债或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弥补缺乏流动资金导致的资金不足时,商业银行就将面临流动性风险。
如果流动性风险不被控制并日益扩大,将使商业银行的“运行”出现问题,最终导致商业银行破产。
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必须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
在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金融业金融风险不断增加,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可以通过这一分析来防止商业银行各类风险的产生和扩大,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一、商业银行经营中必须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货币业务的特殊企业,其资金来源和运用的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其经营过程中的生命线。
第一,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种储户提供的存款,商业银行自有的资金一般不超过10%,所以商业银行是一个典型的负债经营模式。
同时,商业银行存款的净流出也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的资金流量多少取决于顾客的储蓄愿望和自身的投资策略,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是商业银行自身的意志可以将之转移的。
一旦流动性需求不足,或者出现储户不满意的情况,会导致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信心动摇,引发流动性危机,这类情况会出现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任何时间。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高储蓄率的解决对策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已开始向房地产、消费等实体经济扩散,全球经济将继续降温。
鉴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的趋势愈加明显。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被摆在突出位置,并被反复强调。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背负巨额不良资产的同时还能正常运转,其原因在于储蓄率居高不下,银行有源源不断的社会资金流入。
如果哪一天储蓄率下降,背负着纵多不良资产的我国金融体系就会出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银行的问题将会波及整个中国经济,所以高储蓄产生的“囚徒困境”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过热向平稳水平回归的整期,高储蓄率对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关注,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一、银行高储蓄率的解决对策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最根本、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近日,由于金融风暴肆虐全球,对中国的影响也逐渐开始加剧,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安排了约4万亿元的投资。
这4万亿元中,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制度建设两方面,这些投资也会带动其他行业和一些地方的投资。
国家的这些举措,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中国的高储蓄来了一次“消肿”。
不得不说,这次金融危机为我国解决高储蓄问题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目前的高储蓄率,反应出中国人民对生活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主要存在于养老、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报告课题组 执笔人:李 焰[内容摘要] 我国的经济改革使银行信贷方式的融资成为主要的融资方式。
随之而来的是由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导致的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从而使发展直接融资刻不容缓。
从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状况看,利率管制、国有企业高负债率、信息披露程度低及信息获取不公平这三个问题的存在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十分不完善,加快资本市场建设任重道远。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利率[作者简介] 李 焰,1956年生,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获硕士学位,1996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投资和资金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企业的资金来自于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这两条渠道。
其中财政拨款部分用于满足企业长期投资的需求和流动资金平均占用余额部分的需求,银行只对企业流动资金中超过平均占用余额的部分提供贷款。
由于企业的折旧率很低,经营利润全部上交财政,企业内源融资的力量几乎为零。
由于财政拨款是企业的非负债资金来源,企业的负债率相对较低。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政府对企业放权让利以及其它改革措施的实施,使财政收入在全社会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迅速下降,个人收入所占比重迅速上升,财政已无能力继续扮演企业资金主要供应者的角色,国家银行填补了这一空白。
自80年代以来,银行贷款不仅针对企业流动资金中超过平均占有余额部分,而且对流动资金的平均余额和固定资产部分提供贷款。
从而导致银行事实上成为企业大部分外源资金的供应者,形成企业金融主要依赖银行的局面。
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企业风险也集中于银行的局面,事实上扩大了社会的风险。
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适度分散银行的风险,已经成为管理层的共识。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分散银行风险。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发展证券市场,开辟直接融资的渠道,将银行的风险转移给直接投资者。
资本利用中的矛盾以及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国内积累了大量资本,但大多以储蓄的形式沉积于银行机构,或者闲置,或者流入低回报率的领域,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大量进入我国,相应的,这部分投资所得收益大部分也将流向国外,而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也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在国内资本和国外资本利用中的矛盾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通过对我国国内资本的正确引导、对外资的合理监管、国家金融体系的完善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够从根本上化解这一矛盾,使我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本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国内资本充足,但利用率不高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12月底,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
2005年全球平均储蓄率为19.7%,而国内储蓄率高达51%。
近1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数次降低储蓄利率,但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却以每年0.5个百分点的速度节节攀升。
高储蓄率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资金来源,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
但同时,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仍不完善,不能有效地消化巨额民间资本并将其转化为高回报率的投资。
在资本的分配和利用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一)非法集资。
居民手中有大量的储蓄,这些储蓄中的一部分有投资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规模偏小,合法的投资渠道和投资品种较难满足居民的投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非法集资打着高收益率的幌子往往就能骗取带有很强逐利性的资本。
此外,一些民营企业需要扩大规模时,也会进行民间融资,但由于其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一旦企业不能维持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就不得不采取借新还旧的措施,持续下去,可能最终无法偿还借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银行坏账。
储蓄的高增长使我国形成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而债券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却总体发展滞后,结果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银行除了贷款给企业,很少有其他渠道来消化存款,因此承担了一些本应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风险,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
银行业资金流动性管理的整改与优化一、引言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资金流动性管理对于银行业的稳定运营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业资金流动性管理面临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需要进行整改和优化。
本文将围绕银行业资金流动性管理的整改和优化策略展开论述。
二、现状分析1. 资金流动性管理面临的问题在金融危机后,银行业资金流动性管理面临着以下问题:(1)资金流入流出不平衡:银行业在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时,往往面临资金流入流出不平衡的情况,这会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增加。
(2)市场变动的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对银行业的资金流动性管理构成了极大的挑战,需要应对市场变动的影响。
(3)监管要求的提高: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资金流动性管理的要求日益严格,需要银行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
(4)缺乏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一些银行在资金流动性管理方面缺乏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导致风险控制不够有效。
2. 整改与优化策略为了改善银行业资金流动性管理的现状,以下是一些整改与优化的策略:(1)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对流动性风险的评估、监测和控制,确保银行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得到有效管理。
(2)多元化筹资渠道:银行应该通过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包括向市场发行债券、吸引境外资金等手段,增加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以应对资金流入流出的不平衡。
(3)加强风险压力测试:银行应该加强对资金流动性的风险压力测试,通过模拟各种不同的市场情况和变动,评估银行在不同情境下的资金流动性状况,提前做好应对和规避措施。
(4)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银行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动,合理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确保流动性资产与负债的匹配,减少流动性风险。
(5)有效利用金融工具:银行可以通过使用金融工具,如利率互换、远期合约等,来管理资金流动性风险,并提高流动性的灵活性和效率。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银行业资金流动性管理的整改与优化,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ABC银行在金融危机后面临了严重的资金流动性问题。
资本市场流动性问题分析与应对对策近年来,资本市场流动性问题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流动性是指市场中买卖双方能够快速并有效地买卖某种资产的能力。
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越高,市场中的资金越活跃,价格波动也就越大。
而当市场流动性不足时,交易变得困难且资金难以流通。
这种情况下,市场活跃度将迅速下降,价格也会变得异常波动。
本文将深入探讨资本市场流动性问题,并提供一些应对对策。
一、资本市场流动性问题分析资本市场流动性问题通常是由市场资产、投资者需求和市场规则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资本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具体因素:1.流动性储备大型机构投资者通常会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储备。
这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和成本高昂的负面事件。
但是,当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大量的投资者本息兑付或者政治经济环境恶化等情况时,大型机构投资者通常会将这些储备资金用于防御。
2.资产管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受到资产管理机构的影响。
大多数资产管理公司都有着分散化的投资策略,以确保他们可以为客户的投资组合提供最优的回报。
然而,当市场出现逆风、恶劣的环境或机构性缺陷等情况时,资产管理公司可能会卖出或换入资产,导致市场流动性的下降。
3.市场规则市场规则会直接影响到流动性。
与高流动性的市场相比,那些流动性不足的市场规则往往更加繁琐。
这样的规则可能会限制交易双方的资本,从而导致市场流动性的不足。
二、资本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应对对策1.优化资产配置优化资产配置是一种优化流动性的方法,应该是包括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私人银行顾问和投资经理在内的所有投资者所学习和实践的方法。
通过最佳化你的资产配置,你可以缓解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2.参考流动性指数作为一种策略性指标,流动性指数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的流动性状况,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
就中国而言,由中国中央清算公司发布的人民币现券流动性指数可作为一个参考,股票市场的全面流动性指数(CMI)也同样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指标。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分析引言:金融市场作为资金的重要流通和配置渠道,对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市场运行中,流动性问题成为制约金融市场有效运转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对金融市场流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市场的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什么是流动性问题?流动性是指市场上可获得的资金或资产快速转化为现金或其他能支付的货币工具的能力。
一个市场越具备流动性,资金的流通就越顺畅,交易成本也较低。
然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金融活动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导致了市场参与者交易行为的不一致性,从而使市场流动性产生波动。
例如,在市场出现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会因担心资金不能及时提取而选择从市场撤离,导致市场流动性降低。
其次,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结构也会影响流动性。
如果市场上只有少数参与者,那么市场流动性将受限。
此外,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市场参与者,例如机构投资者,其持有的资产较多且较为专业,他们在市场中的行为可能会对整体市场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制度设计也会对流动性产生影响。
监管机构的政策和监管措施可能会限制市场的流动性,虽然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市场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市场的制度设计也会影响市场流动性,例如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和市场结构。
二、流动性问题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对各类市场参与者产生广泛影响,从而对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流动性问题会导致投资者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
当市场流动性较低时,投资者难以迅速买入或卖出资产,在交易过程中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手续费和价差成本。
其次,流动性问题可能导致市场动荡和剧烈波动。
当市场出现不确定性或重大新闻事件时,市场参与者可能会出现恐慌情绪,进而引发抛售潮。
这种情况下,市场流动性会迅速消失,造成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
此外,流动性问题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也构成了挑战。
金融机构需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来应对可能发生的资金流出,以确保资金的可用性。
某银行储蓄发展原因分析及措施一、储蓄发展原因分析1.利率问题:利率是决定储蓄利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存款利率较低时,储户的增加动力相对较小,因为他们可以寻找其他投资渠道,获取更高的回报。
2.服务不到位:银行在储蓄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支行只提供基本的储蓄业务,缺乏差异化和专业化服务,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3.风险意识不强:一些潜在的储户可能缺乏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将资金放在银行是较为稳妥的选择。
然而,银行没有充分宣传金融知识和风险管理知识,因此,一些潜在储户选择了其他投资方式,而不是储蓄。
二、储蓄发展措施为了促进储蓄发展1.调整利率政策:银行可以考虑提高存款利率,使储蓄对储户更具吸引力。
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环境和竞争情况,灵活调整利率水平,让储户在选择储蓄方式时更倾向于该银行。
2.改善服务质量:银行可以通过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储蓄服务来吸引潜在的储户。
比如推出手机银行、网上储蓄等服务,提高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3.宣传金融知识:银行可以积极开展金融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金融知识和风险管理的认识。
可以举办讲座、培训班等活动,向客户普及金融知识,提高他们对储蓄的认识和信心。
5.优化储蓄产品:银行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和风险承担能力,推出多样化的储蓄产品。
如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储蓄存款等,让客户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银行在储蓄发展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利率问题、服务问题、风险意识问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通过调整利率政策、改善服务质量、宣传金融知识、加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优化储蓄产品,银行可以促进储蓄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储户。
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变动因素的研究1 引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2012年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的城镇居民倾向于“更多投资”(如购买理财、股票、基金等)分别占31.5%,34.5%,26.0%;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分别占36.0%,30.5%,35.5%;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分别占32.5%,35.5%,38.5%。
由此看出,投资与消费起伏跌宕,而储蓄存款一如往日的呈上升趋势。
尽管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居民储蓄形式趋于多样化,但银行存款依然是储蓄的绝对主体部分。
我国居民存款储蓄率比较高,这与我国的特殊国情有一定的联系,考虑到住房,未来子女教育,养老,医疗,和不确定性支出。
然而高额储蓄扮演了双刃剑的角色,它虽然曾经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重要保障,但现在又成为国内投资消费的软肋,甚至成为了外部经济失衡的症结。
高储蓄导致国民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国内消费持续疲软。
受市场化水平和金融发达程度的制约,居民高储蓄存款成为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阻力之一,使居民部门这一原本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一方面,中国居民的投资渠道狭窄,难以通过财富效应来增加消费支出,强烈的谨慎性储蓄动机导致银行体系储蓄压力长期存在。
另一方面,大量沉淀在银行体系的居民储蓄存款未能通过投融资渠道顺利地流向资金需求方,社会投资资金的需求缺口无法得到填补,造成资金利用率低下。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关键所在,这要调整城市居民的储蓄形式,来减少银行储蓄的规模。
鉴于中国居民银行储蓄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研究其决定因素十分必要。
1.1.2研究意义学术界对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更多地是以资产价格与消费的财富效应为理论基础,所选取的对象及研究的因素不相同,导致得出的结论存在不确定性。
消费理论及实证技术的最新发展还是给中国问题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空间,本文作此选题是为了从居民银行储蓄的角度来窥探中国高储蓄问题,并尝试将理论研究向前推进。
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对于国民经济的支持和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而居民储蓄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何有效地将居民储蓄转化为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已成为我国金融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来引导和鼓励居民投资,提高居民投资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一、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为了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需要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
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目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繁多,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投资门槛过高、投资期限不够灵活、风险控制不足等。
金融机构需要设计更加符合居民需求的金融产品,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让居民更加容易地将储蓄转化为长期资金。
金融机构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保障居民的投资安全,提高居民的投资信心。
二、提高金融素质和投资意识为了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需要提高居民的金融素质和投资意识。
目前,我国居民的金融素质和投资意识整体还不够高,很多居民对于金融投资的了解和认识有限,容易被市场波动和风险所影响,导致投资的不稳定性和短期性。
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投资教育,帮助居民提高金融素质和风险意识,引导居民进行长期稳健的投资,从而将储蓄有效转化为长期资金。
三、强化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四、打破信息壁垒,引导多渠道投资为了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需要打破信息壁垒,引导居民进行多渠道投资。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壁垒较多的问题,导致居民投资渠道受限,影响了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供给。
金融机构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度,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投资信息,同时积极引导居民进行多渠道投资,包括股票、基金、债券、期货、外汇等多种投资方式,从而增加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来源,提高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和稳定性。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对银行代销证券投资基金营销策略 的观察与思考学生姓名 : 覃慧怡 学号 : 04121219 系部 : 工商管理系 专业 : 市场营销指导教师 : 杨米沙 副教授提交日期 : 2008年4月19日广东金融学院 2007-JX16—毕业论文基本要求1.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结合专业学习,选取具有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题。
2.论文篇幅一般为8000字以上,最多不超过15000字。
3.论文应观点明确,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流畅,结构严谨。
4.论文字体规范按《广东金融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论文样板”执行。
5.论文应书写工整,标点正确,用用微机打印后,装订成册。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生签名: 时间: 年月日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广东金融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1.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2。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在校园网上提供服务;3.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同意上述规定。
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摘要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基金业的蓬勃发展,银行基金销售业务异军突起,推动中国内地银行业的金融服务向客户细分、理财规划等方面深度发展。
开放式基金属场外柜台交易业务,而银行代销基金则是一种边缘性的金融创新业务,直接连通着银行业和证券业。
2005 年以来,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牛市格局的确立, 银行代销基金业务日益火爆,这既改变着百姓的理财方式,又牵动着银行储蓄的分流、转化。